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

时间:2019-05-12 20:4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

第一篇: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

做好调研工作,写好调研报告,无论是对领导还是文秘人员来说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写好调研报告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调研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以确凿的事实反映存在的矛盾、问题和现象,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实质、影响等,提出解决措施和处理意见的书面材料。调研报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展开,其关键在于提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写作大量的调研报告,写好调研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调研报告写作的要点。

一、深入实际,选择广受关注的问题进行调研

写作调研报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选题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正如加里宁所说:“如果你说的平常,但却触及到了群众所关心的最迫切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又给予了解决,那么一篇最平常的文章也会发生很大的政治作用。”作好调研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课题。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但这些问题有主次之分,要侧重解决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解决当前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注那些领导急于解决的和有争议的问题,以及一些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党和政府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现实问题的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的前提是对存在的问题准确而周密的调查。

(二)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应自觉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态度。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深入了解实情,敢于讲真话,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3.坚持群众路线。要把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过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过程。

(三)使用科学的调研方法,提高调研资料的有效性。调研方法的正确选用有助于实现调查目的。当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有普查、实地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间接调查等。具体实施的调查方式有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要结合实际问题选用适当的调研方法,调研方法选用得好,可以使获得的资料全面有效,反之,则事倍功半。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了解情况,使调查的事实、数据及引用的资料都真实可*,准确无误,才能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发挥现实指导作用提供可*保障。

取消农业税这一农业新政策实行后,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使地方财政陷入困难,造成农村公共服务难以自处。针对这一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作者深入相关地区36个行政村,并发放有效问卷300份,综合使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进行大量调研分析后写成了《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对策研究》。

二、挖掘材料,对问题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

调研报告一般先提出问题和现象,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办法。分析和研究部分是调研报告写作的重点。对于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认真甄别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全面系统地阐释和剖析问题的表现和原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提炼观点,提高认识,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分析研究时,可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反映事物的情况和特征;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质、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和判断。在运用定量分析时,也可以综合运用归纳、演绎、对比、阐释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全面、辩证地分析材料,防止片面性,使分析系统化、条理化,在此基础上获得正确的结论。

前述《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对策研究》的开头部分以一个问句:“在国家投资有限、地方财政吃紧、摊派集资废止、‘一事一议’筹资难度大的情况下,农村公益事业怎么办?”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然后简要介绍说明调研过程和方法。主体部分采用两段式结构,首先提出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教育、出行、文化卫生、农村社保体系构建难、“以奖代补”资金配套难、“一事一议”制度落实难等问题,其中列举了大量典型的事实和数据,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做了适当的分析。第二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调研方法科学,分析精当有力,措施具体可行,很好地实现了调研报告的写作目的。

又如《对青岛市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一文,即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开头简要概述弱势群体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介绍调查的基本过程和结果。主体部分首先指出青岛市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现状,然后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对现状进行准确精炼、简明有序地阐述后,分析与综合并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从经济发展、经营环境、管理、食品监管体制和宣传等方面指出了制约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的因素。在分析农村食品经营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时,为了说明农村食品进货渠道混乱,作者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列举了大量的调查事实和数据,又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并据此提出解决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的具体对策,突出了思辨性,能帮助读者认识问题,掌握规律。

三、把握政策,从全局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一篇调研报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策建议上。调研人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新的角度和视野研究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和把握领导意图,站在领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改革发展中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重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本质和规律。不仅要掌握下情,而且要“吃透”上情,要了解上级出台的方针政策,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理论认识。调研人员要适应形势,运用超前思维,提出创造性建议,真正做到审时度势。在写作过程中,调研人员还需掌握提炼加工、谋篇布局的技法,学会组织整理材料,把握上下文的衔接,紧密结合事实材料和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对策,写出既有事实依据又有现实指导性的文章。在真正搞清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措施的调研报告,真正做到“语当其时,谏当其用”。

如,针对当前党中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者自觉深入地调查研究后撰写了《当前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该文针对“退耕还林”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展开。调研报告开头首先肯定了党中央的退耕还林决策,然后针对当前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危害和影响,使人们看到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文章的开头部分:

党中央决策实施的退耕还林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惠及人类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目前在保持水土流失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具体实践中,因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百姓具体利益的得失,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将会引发较多的新矛盾,给农村社会带来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在主体部分简明地列出小标题“存在问题”和“预防对策”。在“存在问题”部分,从宣传力度、村干部与农民的矛盾、大户与普通农民的矛盾、管理漏洞、干部不良行为等几个方面简要归纳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针对“宣传引导力度不够,退耕农户对补助期满后‘吃什么’心存惶惑”这一问题,文中分析指出原因“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农民传统意识浓厚,吃的方面主要*自耕地。眼下有的农户除留少量菜园地以外,其余土地几乎退完。还‘林’的品种中极少有几年就能见效益的经济林,绝大部分属生态林,而在退耕还林地区,同时也是林木禁伐区。国家对退耕农户补助是有限的,补助年限期满后,到底*什么吃饭,老百姓心里无底,这是退耕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担忧心理。”这些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基于调查基础上对农民心理的把握,为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接下来的“预防对策”部分承接上文,依据相关政策,从五个方面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更新传统观念,加大扶贫力度。目前,山区农民仍然对退耕还林政策缺乏理性认识,依旧是‘一碗泥土一碗饭’的耕作。我们各级政府要引导说服他们……另一方面,要尽量多地争取国家扶贫政策,最主要的还是要*退耕农户自力更生,自我解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通过迁移式扶贫、多种经营等措施解决退耕补助过后‘吃什么’的问题,消除后顾之忧。……”该部分不仅提出了措施,而且阐述了具体的做法要求,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和问题的解决,使调研成果能很好为领导决策服务,实现了调研报告的写作目的。

第二篇:写好调研报告需要把握的重点

做好调研工作,写好调研报告,无论是对领导还是文秘人员来说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写好调研报告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著名论断。邓同志深刻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调研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以确凿的事实反映存在的矛盾、问题和现象,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实质、影响等,提出解决措施和处理意见的书面材料。调研报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展开,其关键在于提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写作大量的调研报告,写好调研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调研报告写作的要点。

一、深入实际,选择广受关注的问题进行调研

写作调研报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选题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正如加里宁所说:如果你说的平常,但却触及到了群众所关心的最迫切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又给予了解决,那么一篇最平常的文章也会发生很大的政治作用。作好调研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课题。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但这些问题有主次之分,要侧重解决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解决当前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注那些领导急于解决的和有争议的问题,以及一些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党和政府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现实问题的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的前提是对存在的问题准确而周密的调查。

(二)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应自觉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态度。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深入了解实情,敢于讲真话,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3.坚持群众路线。要把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过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过程。

(三)使用科学的调研方法,提高调研资料的有效性。调研方法的正确选用有助于实现调查目的。当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有普查、实地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间接调查等。具体实施的调查方式有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要结合实际问题选用适当的调研方法,调研方法选用得好,可以使获得的资料全面有效,反之,则事倍功半。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了解情况,使调查的事实、数据及引用的资料都真实可*,准确无误,才能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发挥现实指导作用提供可*保障。

第三篇:提高认识把握重点

提高认识把握重点

强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临邑县司法局2003年以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2003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司法局(普法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全民中开展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在全县上下认真开展了“四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整个活动紧紧围绕领导干部、司法执法人员、青少年和企业经管人员四大普法教育重点对象和 油区治安混乱村镇单位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普治并举,标本兼治,努力实现新时期普法教育“两个转变”和“两和提高”的工作要求,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转变了工作观念,提高了法律素养,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前提。

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平安临邑”,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为此,2001年以来,我们始终绷紧普法依法治理这根弦,始终把“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组织领导力量上实行重点倾斜。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县领导班子换届调整后,我们及时研究调整充实了县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保障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组织领导工作的连续性。调整充实了县普办的工作力量,选派3名年富力强,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到普法办工作,对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划区域、分类检查指导,加强了对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各乡镇、各部门也都相应调整加强了领1

导和办事机构建设,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立定期会议制度。2001年以来,为全面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我们积极协调组织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定期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县人大和县政协有关领导积极参与支持,不遗余力,齐抓共管,推动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县里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县财政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普法依法治理的软硬件建设,为“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分解责任,落实任务。为全面开展“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构建临邑和谐社会,2003年以来,我们连续组织召开三次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调度会议,协调分组检查指导《临邑县在全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和《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督导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县普法办根据检查汇总情况,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和工作要点,加强工作指导。按照规划要求,县委县政府同各乡镇及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目标,将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纳入考核内容,确保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是扎实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要想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必须做到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根本目标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矛盾工作,实现与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紧密结合,与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利益工作的紧密结合。为此,2003年以来我们着力开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学习了《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金融法》、《拆迁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消费者、市场主体和市场监管者的法制观念。在“平安临邑”建设中,加大了关于“严打”整治

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防范和打击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安全的意识。加强信访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上访,预防和减少上访案件的发生,促进社会稳定,加强诚信宣传,努力加强公民社会公德建设,培养公民诚信意识,构建和谐社会。

(二)强化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教育,增强了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是抓好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能力和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是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需要,也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需要。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关于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县理论中心组每月28日集体学法制度,执法干部学法讲座培训制度,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制度。2001年以来,共培训执法干部2000余人次,组织普法考试3次,参考人数达3000人次,参考率达到了100%。优秀率达到95%,全面提升了我县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第二,严格执法责任制,促进司法执法干部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司法和行政执法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主法治水平。做好执法干部的普法教育学习工作,提高执法干部的执法水平,规范执法干部的执法行为至关重要。为此,我县逐步建立了健全执法资格考试培训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执法公开制度,严把执法资格关,先后对全县1500余名执法干部进行了岗前培训考试,对1020名成绩合格的人员颁发了执法上岗证;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建立行为规范制度,明确了责任,提高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推行了执法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执法责任感,提高了司法执法干部的执法水平和能力。第三,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教育,努力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阵地化、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为

此,我们结合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逐步建立健全了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完善了“三项制度”,即法律教育月制度、应届毕业生培训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坚持了“四个落实”,即领导机构落实,教育内容落实,学法时间落实,师资力量落实。各中小学校均从公检法司等各部门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不定期地到各类学校上法制课20余场次,10000余名师生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提高了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临邑一中还在学生会中成立了普法部,各班均选配了普法委员,编写了普法特刊,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了系统的法制教育,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第四,是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普法教育。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各级领导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单位单位的领导,必须加强法制学习,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学习。为此,我们和县委党校联合举办了企业经管人员法律培训班,共举办6期,培训企业经管人员1200余名,提高了企业经营人员依法经营,依法治企的水平和能力。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提升全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

全面提升全县各个层次各个阶段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基础。为此,我们组织各个部门各单位都采用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活动。几年来,我们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出动宣传车160余车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工商、税务、信访、环保、水利、土管等单位,利用3.15,信访法规颁布日、12.4宪法宣传日、世界水日等有利时机,以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大力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县广播电视台,还开设了《法制园地》、《与法同行》等法制宣传栏目,以案释法,以案说法,全面提升了全体公民的整体法律意识。

四、标本兼治,深化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基层民主与法

制建设。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基层搞好了依法治县工作也就做好了。首先,结合我县地处油区腹地,油区治安形势严峻这一实际,在油区我们组织开展了以打击为主,以法制宣传教育为辅的油区 治安专项治理活动。县委、县政府与油区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法制宣传与治安管理责任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基层,落实到村,保障了油区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农村,我们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办)开展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的依法治村工作。以全面建章立制为重点,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修订完善了各项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把农村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全面推行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了农村依法治理,推进了我县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2005年,我县“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取得了优异成绩,临邑县司法局被德州市司法局荣记集体三等功。

临邑县司法局2006年4月12日

第四篇:履行职责把握重点

履行职责把握重点

为维护全州社会政治稳定贡献力量 ——在全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现场会议和“一打三整”活动总结表彰暨开展春

夏季严打攻势动员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州司法局龙文高

(2007年4月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州委、州政府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春夏季严打攻势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州委、州政府《关于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的意见》精神,实现全州社会政治治安大局持续平稳的重要举措。综观各类犯罪人员都是忽视法律、践踏法制的人,有的社会治安案件也是由于民事纠纷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成功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也有的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护铤而走险,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司法行政部门及司法行政队伍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春夏季严打攻势活动中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责无旁贷。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为确保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春夏季严打攻势活动顺利进行,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将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五五”普法契机,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认真总结“四五”普法经验,抓住实施“五五”普法的良好机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州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格局。

一是积极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大力推进法制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中形成学法懂法,自觉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是抓住重点对象开展普法,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社区居民、农村群众的经常性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增强全民法律素质。

三是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积极推进依法治州、依法治县(市)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切实化解社会民间矛盾纠纷。一是全面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巩固、充实乡(镇)、村和社区调解组织,大力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加强对村级调解人员的管理、指导和培训,努力提高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组织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二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坚持把定期排查与平时排查相结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减少社会民间矛盾纠纷,切实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严格控制引发社会治安案件源头。

三是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继续扶持刑释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就业,加强帮教扶持责任的落实,一定要把重新犯罪率压到最低程度。

三、扎实推进“三调联动”,强化调解职能、维护群众权益。司法行政系统对这次会议精神将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精心制定好司法行政系统实施“三调联动”工作方案。在加强对人民调解员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好州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处。同时,搞好协调,积极与法院、公安机关、政府法制办配合,完善“三调联动”的对接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司法行政系统一定要严格按照制度办,绝不能因司法行政工作这个环节不到位或不规范,而影响“三调联动”工作的开展。

四、优质开展法律服务,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全州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加大法律服务工作力度。全州司法行政机关一方面必须要求法律服务工作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努力拓展法律服务空间。另一方面要组织广大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投身法律援助工作,着力解决社会困难群众请律师打官司难问题。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贴近农村、贴近基层的优势,组织广大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为发展劳务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服务。加强法律服务市场和法律服务人员管理,进一步增强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五、加强监所监管力度,积极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围绕春夏季严打攻势活动的整体部署,按照“确保安全稳定,提高改造质量,加快监所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推进监管改造工作。

一是坚持把监所安全稳定作为首任,狠抓监管责任落实,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二是在监所中,深挖在押犯余罪,铲除危害社会稳定毒瘤,消除监管安全隐患,确保全州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

三是针对监所执法致重环节,严明工作纪律和操作程序,严格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出监学习、减教手续,维护法律权威性,促使在押改造罪犯获得刑释回归社会后,真正认罪服法,立地成佛,不再危害社会和人民,不再重新犯罪。

司法行政系统将在州委、州政府及州委政法委的统一组织领导和指挥下,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春夏季严打攻势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司法行政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紧抓好,实施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措施,严肃队伍纪律,整顿机关作风。全州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公务员、司法干警和广大法律服务人员,一定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春夏季严打攻势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提高法律服务的社会公信力和满意率,进一步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整体水平,全面树立起司法行政队伍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春夏季严打攻势活动中的良好社会形象,紧紧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为维护社会全面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创建平安湘西州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谢存海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一 ——调研工作概述

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已20多年,无论是自我升华还是对外交流,都感觉很有系统总结一下之必要。即便难免有些是偏见,创造一个让同行给予纠正的机会也将是有益的。基于这个认识,笔者拟采取系列谈的方式,专题探讨一下调查研究问题,由衷地希望同仁们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任何科学都有其既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这门科学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调查研究呢?概括地讲,调查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特定的社会现象作为对象,实地调查、搜集与其相关的各种事实或资料并加以综合、分析、整理,进而科学地阐明社会现象的构成因素及其规律性的过程和方法。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这‚三者‛的关系中,‚解放思想‛是前提,‚与时俱进‛是目的,‚实事求是‛是途径。所谓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求是‛就是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说,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准确地概括了调查研究的基本内涵。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包含着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阶段:一个是调查阶段,主要是客观、准确、全面的搜集掌握情况;一个是研究阶段,主要是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的思路和意见。

在开宗明义,弄清调查研究概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我想根据个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从九个方面粗浅地谈一下怎样搞好调查研究问题。一是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二是调查研究的基本特性,三是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四是调查研究的基本职能,五是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六是社会调查的方法,七是研究分析的方法,八是调查研究的主体形式,九是调查研究的大体步骤,十是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先说个大体轮廓,是以为开篇。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二——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 调查研究有哪些重大意义?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比如说,我们可以从领导角度谈这个问题,也可以从理论研究工作者、部门业务工作者、基层实际工作者、干部教育工作者等多个角度谈这个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查研究是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并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这个原理,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中的认识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的认识规律。从事理论研究、追求理论创新,总是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要做到这一点,理论上的假设、推理、求证固然重要,但从根本上来说必须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毛主席说过:‚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列宁也说过:‚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对于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志来说,把自己与丰富多彩、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隔绝起来,要想取得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是根本不可能的。也许有的同志整天蹲在图书馆或个人的书斋里,也能写出几篇文章来,但是应当清楚,查阅别人的资料也是一种调查,是间接调查。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理论创新,就很难在学术研究上有自己的建树。我们党校有几位在理论研究上很有造诣的教授,看看他们那些创新性的理论成果是怎么取得的,结论也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下大力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功夫越深理论成果的价值就越高。

二、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调查研究与科学决策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经常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具体来说,调查研究与科学决策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任何一项大的决策,就其程序来说,都大体包括确定目标、研究方案、优化方案、修正完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研究方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优化方案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无法优化决策,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二是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调研质量的好坏。决策正确与否和对决策对象认识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正确的调研成果或直接转化为科学决策,或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错误的调研结果,或对决策起到干扰作用,或把决策引向歧途。因而,完全可以说,科学的决策取决于调查研究;对于各级决策者来说,成也调研、败也调研;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必定重视调查研究。重视调研、善于调研、精于调研是各级领导者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三、调查研究是思想进步的客观要求。这里所说的思想进步,不光是政治思想进步,也包括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进步。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相应来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正如毛主席所说过的:‚形势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学习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个是向书本学习,一个是向实践学习。调查研究,分为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直接调研就是亲自深入到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亲身感受不断变化的客观实践,亲手了解现实情况的具体信息,通过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实现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间接调研就是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调研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不难理解,直接调研也好,间接调研也好,调查研究是实现人的思想进步的根本途径。这是由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早已揭示的一个客观规律。

四、调查研究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调查研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党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动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我们党是执政党,科学执政是我们党的重要的执政理念,因而党的工作总是结合调查研究进行的。党要及时的领导群众前进,真正发挥‚三个代表‛的作用,需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如何,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好的经验要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可以说,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党的建设、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五、调查研究是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最根本的工作路线。而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真心实意地察民意、摸实情,不仅可以增加与群众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机会,而且可以及时地把党的政策宣传下去,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上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深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永远使党和群众打成一片。可以说,这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根本保证。调查研究系列谈之三——调查研究的基本特性 调查研究的基本特性是指调查研究活动的本质特征及活动机制的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感性活动,不只是跑跑腿、搜集一些信息,而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与技术,遵循规范的调研程序进行的一种比较艰辛的科学研究活动,也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要求调研工作者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去对待调查研究,以达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目的,还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待所调查的客观世界,使自己的调研成果能用之于改造客观世界。这就需要对调查研究的基本特性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调查研究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特性:

一是,调查研究的目的性。就是说,任何一项调查研究活动,都是本着一定的目的进行的。比如说,政研部门的调研是为了服务于领导决策,专家学者的调研是为了创新理论成果,实际工作部门的调研是为了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之前,一定要明确任务目标,防止搞‚闭上眼睛捉麻雀‛式的瞎调研。

二是,调查研究的客观性。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这就决定了调查研究活动本身的客观性特征。那种脱离基层、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做法,是不可能搞好调查研究的。关起门来搞调研,凭拍脑袋搞合理想象,永远得不到生活的真谛。毛主席说得好:‚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三是,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就是说,在调查研究中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要听实话、摸实情、捞实底,有喜报喜、有忧报忧。那种投领导所好、专门给领导说过年话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假大空‛的东西要么对领导决策不起作用,要么给领导决策造成失误,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平时经常说‚形式主义害死人‛,虚假调研更是害死人。这同告状打官司一个道理,满篇都是伪证材料,要想作出公道的判决是根本不可能的。

四是,调查研究的系统性。任何一项调研活动,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都要尽可能地把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搞得清清楚楚,力求系统地占有材料,防止零零碎碎、杂乱无章。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调研活动中顾此失彼,转了一圈有用没用地要来一大堆材料,结果真正用得上的东西并不多。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调查研究的系统性特征,没有通过系统地调研方式获得系统的第一手材料。

五是,调查研究的完整性。调查研究的完整性是相对于片面性而言的。这个问题既涉及到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又涉及到调研方法、调研组织。从调研对象看,要尽可能全面地接触当事人,倾听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偏听偏信;从调研内容看,要尽可能充分地了解情况,把应该掌握的内容全部列入调查提纲,避免以偏概全,挂一漏万;从调研方法来说,要切实防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真正扑下身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把所需要的情况完整地掌握起来;从调研组只看,要尽可能设想周密、安排具体,为全面搞好调查研究提供组织保障。

六是,调查研究的灵活性。调查研究接触的对象是人,而这些人的素质、性格、能力、与调研主题的利益关系、对调研活动的理解支持态度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在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搞得过于呆板。不然的话,就很可能得不到基层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就难以了解到真实可靠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研究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沟通交流的艺术。在这方面,谁的水平高,谁就能够很快取得理解和信任,从而了解到所需要的真实情况;反之,摆出一付居高临下的架子,很容易引起反感,从而给调查研究带来无谓的麻烦。

七是,调查研究的细致性。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决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调研之前要周密地制定调研方案,调查之中要细密地安排每个环节,调查之后要缜密地梳理调查材料,在此基础上还要精心研究思考、力求写出精品调研报告。我们有的同志,在调查研究中费了不少力气,却拿不出高水平的调研成果,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违背了调查研究的细致性原则。粗心大意,粗枝大叶,必然地导致粗制滥造。

八是,调查研究的深刻性。所谓调查研究的深刻性,就是通过大量生活现象的深入调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并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深刻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防止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既要身入更要心入,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看本质,通过对纷繁多变的生活现象的了解,并进行严密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实证、推理等,深刻挖掘事物的本质内涵,进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做出科学的判断,取得高水平、高价值的调研成果。

九是,调查研究的学术性。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都是通过对现实状况的具体了解,探索未知、获取新知的过程,是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进行理论概括、总结和完善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进行升华的过程,因而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调查研究的学术性特点。所以,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理出新思路、拿出新成果,要尽量避免人云亦云、照抄照搬、做无用功。

十是,调查研究的应用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忙活了一番,调研成果毫无应用价值,这样的调查研究是劳民伤财的‚白调研‛。所以说,每项调查研究活动,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到它的实用性特点,着眼于改进和推动工作,紧紧围绕调研成果的应用性和可行性开展活动。要注意选择有应用价值的调研题目,提出有现实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措施。不然的话,无论文字多么华丽,文章多么漂亮,都只能被束之高阁、弃之一旁。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四——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 调查研究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其基本特性,要求调研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这种素质体现在调研人员诸多的个人修养上,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修养、品德修养、理论文化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调查作风修养、研究意志修养、交际与演讲能力修养、自我调节能力修养、管理能力修养、写作能力修养、调研方法修养、调研实践能力修养等方面。我把这些方面的修养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调研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精神状态的好坏,决定着事业心、责任感的强弱。调研工作是整个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就不可能担负起调研工作的重要职责,就很难开创调研工作的新局面。那么,调研人员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政治素质呢?我认为,一是要政治坚定。就是说,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上级领导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应当明确,讲政治必须落脚到实际工作上,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讲政治,绝不是简单重复一些政治口号,不是搞空头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所以说,调研人员一定要把政治上的远大理想和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自己的实践。二是要思想解放。在现代信息社会,形势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调研人员就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不可能创造性地做好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在现有调研队伍中,不少人员思想陈旧、封闭保守,缺乏新思路、新观念,被动性地应付工作。这种思想状态,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因而,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改革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真正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形势,跟上新变化,在服务领导中争取主动,在参与决策中当好参谋。三是要顾全大局。调研人员尽管不是领导者,但调研工作都往往事关整体、事关大局。调研人员如果不能充分认识自己责任的重大,时时处处为自己打算,那就根本不可能把调研工作做好。这就要求调研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自觉地服从工作需要,善于想全局、谋大事,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心甘情愿地献身事业发展。四是要爱岗敬业。调研工作非常辛苦,既要办文又要办事,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这就要求调研人员,耐得住清苦,受得住寂寞,在平凡的工作中,寻找乐趣、培养兴趣、深化情趣,不断增强敬业意识,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争创一流。五是要遵章守纪。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准则、就是规范。调研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自身形象,而且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表单位形象。特别是在关键要害岗位的调研人员,遵章守纪更具有特殊重要性。因而,每一个调研工作者,都必须严格约束自己,自觉做到‚四个遵守‛(遵守法律、遵守制度、遵守纪律、遵守公德),时时处处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六是要清正廉洁。就是说,调研人员在调研活动中,要严于律已、廉洁奉公,决不能借工作之便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要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七是要作风扎实。工作作风是一个人思想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在具体工作中的经常性、一贯性表现。调研人员政治素质的高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体现在工作作风扎实不扎实上。想得再好,说得再好,干得不好一切都是空的。所以说,调研人员必须努力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二、调研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做一个合格的调研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可以说,政治素质决定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决定工作水平。根据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围绕提高调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应注意强化六个方面的基本功。一是强化口头表达的基本功。开展调查研究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行的。语言表达最起码的要求是准确、简捷、明了。不然的话,观点说不明白,信息传达失误,不仅会给自身工作带来麻烦,而且可能造成领导决策失误。所以说,调研人员一定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讲究语言表达艺术,改变拖泥带水、重复拉杂、不良口语的习惯,尽可能地把话说准确、讲清楚,让人听得明白、听得顺耳。二是强化理论知识的基本功。列宁说过,‚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调研人员理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做一个合格的调研工作者,不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规,而且要学习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国民经济及社会管理理论、财政金融理论、国际经贸理论、企业管理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还要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注意学习外语,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学习微机、网络知识。就是说,要紧密结合本职工作需要,全面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理论功底,掌握搞好调研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强化文字写作的基本功。调研人员总结调研成果的基本手段就是文字写作,包括撰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等方面题裁调研文稿。正因如此,社会上不少人都把调研人员称之为‚笔杆子‛。实际上,就调研工作本身的性质来说,对调研人员的要求比对一般文秘类‚笔杆子‛的要求还应更高一些。可以这么说,调研人员不会写材料等于农民不会用农具、工人不会开机器。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调研工作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学会写材料,把文字写作的基本功搞扎实。做到这一点,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虚心向老调研工作者学习,多动脑、勤动手,在干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四是强化组织协调的基本功。组织协调是调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搞好上下左右间的综合协调,及时交流信息、化解矛盾,才能形成整体合力,推动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调研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自己的综合协调能力,包括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等多方面的协调。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锻炼,不仅是做好调研工作的需要,也是调研岗位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五是强化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干么的吆喝么。从是调研工作就必须努力提高调研本领,学习调研方法,掌握调研规律,真正成为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专门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要努力成为专家型人才。六是强化服务决策的基本功。服务决策的本领是调研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提高服务决策的本领,关键是要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工作纳入领导决策运行轨道,牢固树立决策服务意识,靠紧领导,贴近中心,善于想大事、谋全局、当高参,想领导之所想,做决策之所需,真正使自己的工作与领导决策需求合起拍来,形成一体化的格局,防止出现‚两张皮‛。

三、调研人员应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调研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要求调研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调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保持的健康向上的心态、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具体讲,我认为调研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胸怀宽广坦荡。调研人员不仅要站在领导高度考虑问题,而且要时刻为群众着想;不仅要思考局部问题,而且要谋划全局;不仅要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而且要从别人角度换位思考。做到这一点,没有宽广的胸怀是不行的。同时,由于调研工作需要与上下左右多个方面打交道,工作被动的时候难免受领导批评,基层群众不理解的时候也会落埋怨。这就需要‚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胸襟开阔,胸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要以事业为重,甘于吃亏,乐于奉献,把自己个人的追求融合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二是创新意识强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的前进、不断地发展。习惯于墨守陈规,别人怎么讲自己怎么说,没有独特见解,这样的调研人员只能当‚录音机‛和‚传话筒‛,是很难拿出让领导满意的创新性的成果。因此,调研人员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办法,解决新矛盾,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断地适应新形势,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仅思想观念要创新、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都要创新。三是服务态度端正。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是调研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就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找准自己的工作方位,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要正确处理和领导的关系、和基层的关系、和群众的关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处理和领导的关系上,要无条件服从领导安排,自觉维护领导的权威和威信,多帮领导做工作,少给领导添麻烦。在处理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上,要笑脸相迎、和蔼可亲、满腔热情,真诚待人。四是意志坚强果断。除了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活动以外,调研人员的大量工作是坐‚冷板凳‛,呕心沥血,咬文嚼字,十分辛苦,平时还要经常充实学习,这就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由于调研工作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复杂多变,哪些需要立即解决,哪些需要请示领导,哪些需要沟通协调,都必须果断予以应对,粘粘乎乎、优柔寡断是不行的。要努力培养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良好习惯,当机立断,立说立行,干就干好。五是工作情绪稳定。工作情绪是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内部心情的外在流露。工作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影响公共交往效果和形象。对于调研人员来说,如果没有稳定的情绪,在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牢骚满腹,喜怒无常,很容易给人造成性情粗俗、难以交往、不好接近之感,久而久之,势必给调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但对于调研人员来说,不能把不高兴的事情挂在脸上,心情好时就喜形于色,心情差时就愁眉苦脸。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这是调研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六是性格稳重大方。所谓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性格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对于调研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稳重大方。要求稳重,是因为调研人员面临复杂的调研活动,要善于区别轻重缓急,如果冒冒失失、应应付付,很可能造成工作被动。要求大方,是因为调研人员既要接触领导、也要接触群众,如果在领导面前不敢吭声、在群众面前气指颐使,要么畏首畏尾,要么趾高气扬,既会疏离领导,也会疏远群众。只有加强自身性格的修养,努力培养稳重大方的性格品质,才能树立调研人员应有的良好形象,推动调研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五——调查研究的基本职能

调查研究有哪些职能?回答这个问题要看调查研究的主体是谁。调查研究的主体不同,职能也不尽相同。对党和政府专门担负调研职责的政研部门来说,调查研究主要有以下四项职能:

一是,服务决策的职能。政研部门是专门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部门,政研部门服务决策的基本手段是调查研究。所以说,调查研究的基本职能是为领导决策服务。这就要求调查研究与领导决策合起拍来,把调查研究纳入领导决策运行轨道,形成一体化运行机制。不然的话,决策是决策,调研是调研,搞成两张皮,调研部门与社科院、研究所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调研就没有什么两样了,调研部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作为党委、政府的调研部门来说,要紧紧围绕服务领导决策开展工作,不是领导者要站在领导者的高度思考问题,不是决策者要站在决策者的位臵谋划工作,想领导决策之所想,做领导决策之所需,真正做到搞大调研、出大思路、当大参谋、求大作为。

二是,推广典型的职能。抓点带面,分类指导,靠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这是我们党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毛主席说过:‚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因此,调研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了解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并推而广之,推动党的中心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三是,监督落实的职能。领导决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领导决策实施以后,是不是符合实际,能不能行得通,基层群众反映如何,执行的效果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跟踪调研及时加以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要继续贯彻下去,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完善意见。跟踪调研不是一般性地了解情况,还要深层次地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领导决策落实情况的监督过程。这方面的监督比起一般性的工作督导来说,更扎实、更深刻、更具有影响力。

四是,宣传政策的职能。调查研究部门是专门服务决策、研究政策的部门。应该说,调研部门的同志就自己负责调研的领域来讲,对党和政府某个方面的政策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向基层群众进行有关政策的宣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配合党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中心工作的开展,调研部门也有责任围绕领导决策的有关重大问题,撰写有分量的文稿,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以推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健康发展。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七——社会调查的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繁多,功能各异。按调查的范围,可分为普遍调查法、个案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按在调查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初步调查、试验性调查、反馈调查、正式调查、补充调查、追溯调查、追踪调查;按主要的收集资料手段,可分为提纲调查、统计表调查、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按与调查对象接触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调查、间接调查,直接调查包括观察法、访问法、座谈法,间接调查包括电话调查法、通讯调查法、材料汇报法、查阅文献法等。从政策研究角度来说,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普遍调查。这种方法是对调查对象的总体包括的每一个分子进行毫无遗漏的逐个调查,已达到准确无误地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基本方法。他的好处是通过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缺点是涉及面过大时需要时间较长、耗费人力物力较大。

二、个案调查。这种方法是有别于普遍调查的一种个别调查,其特点是只调查一个单位,通过对这个单位解剖麻雀式的具体了解,达到认识全体的目的。它的优点是深入、具体、细致,投入不大,时间和活动安排灵活;缺点是如果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难以通过个案调查掌握面上的总体情况。

三、典型调查。这种方法是只在对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有了总体的初步认识之后,从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全面、系统、周密、具体的调查,收集大量活生生的感性材料,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情况,搞清所调查现象或问题的性质、特征及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这种调查方法的特点是,调查的单位少,内容系统,反馈快,有深度,便于领导亲自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抓点带面、推动工作。

四、抽样调查。这一方法是按照随机原理,抽取研究对象中的部分代表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来的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推断全体情况的调查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通过科学计算,合理选定抽取样本的个数,并按预定的统计指标调查统计数值,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抽样误差的修正。这种调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效性、科学性、可靠性比较强,但对调研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难以较好地完成任务。

五、座谈调查。这种方法,就是把需要调查的人员召集到一起,通过开座谈会的方法,按照调查内容,逐项请参加座谈者谈情况、谈看法。其特点是,可以当面讨论,直接交流,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有利于优化信息,全面掌握情况。一般来说,召开座谈会之前,预先通知参加座谈的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六、走访调查。又称访谈法或谈话法,是通过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获得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用谈话方式进行的调查活动,分为引导性调查与非引导型调查。所谓引导性调查,就是有重点地引导谈话内容;非引导性访谈,就是不带任何启示、让调查对象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七、问卷调查。所谓问卷是一组与研究目标有关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份为进行调查而编制的问题表格,又称调查表。它是人们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常用工具,是对社会事实及人们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衡量的一种技术手段,是一种常用的科学而经济的传统调查手法。调研人员借助问卷这一测量工具来对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进行准确、具体的测定,并应用社会统计方法进行量化描述,解析所获得的调查资料。

八、文献调查。就是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调查对象和调研内容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图书文献,一种是档案文献,一种是网络文献。无论哪种情况,文献调查法了解的内容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属于间接调查,材料本身的真实性决定这种调查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理论工作者大都采取这种调研方式。它的优点是费劲小、成本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缺点是贴近生活不够。应当指出的是,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往往几种方法交叉运用,并不拘泥于哪种形式,关键是从完成好调研任务出发,掌握所需要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八——研究分析的方法

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是调查研究的命脉。光调查不研究是‚白调查‛,光研究不调查是‚空研究‛。所谓研究分析,广义地讲,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去审查、剖析调查资料中包含的被研究事物或现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要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客观规律性等等,从而做出正确的解释及结论的一种程序和方法。狭义的研究分析,就是将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分解为简单的最基本要素,并通过把所研究对象的某部分或因素临时割裂开来或者将其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在‚纯粹的形态‛上考察对象,以便了解本质对象的本质特点、内部结构和联系。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辩证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整体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社区分析法、类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观察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专题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条件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和预测分析法等。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在调查研究中,统计分析不仅是社会调研重要的科学工具,而且还是调查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统计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得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将其有用信息清晰地显露出来,使调研者有效地认识所研究现象的内在规律,了解各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并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

2、辩证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研究分析社会生活现象,以正确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也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的核心。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具体运用辩证方法,就是在考察、研究调研对象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分析被考察对象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发展过程、发展阶段、发展动因、发展机制、发展特性等,进而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科学的预测。

3、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是一种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若干要素有机地组成的、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并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方法就是运用辩证法关于客观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思想,遵循整体功能、等级结构、动态平衡、综合发展、最优目标等原则,按照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系统特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将具体分析和综合研究、静态和动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以语言和数学为工具,精确地研究描述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性的一种科学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在于分析的基础是实际调查资料,分析的结论也是源于实际调查资料,而不是纯思辨的产物。掌握系统分析方法是社会调研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4、逻辑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指按照逻辑规则对事物的概念给以科学的定义,对命题进行正确无误的判断、推理、论证的方法。它包括对事物的定义方法,是概念明确;对概念所组成的命题、命题与命题之间进行推理的方法,使推理无误;对复杂命题的的论证方法,使论证合理。逻辑分析分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逻辑方法是根本方法之一,它贯穿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始终,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5、历史分析方法。所谓‚历史‛是指客观事物产生、发展、灭亡和转化的过程。历史分析法就是把事物当作一个过程,从其产生、发展、灭亡和转化的方面去把握对象。这个方法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现状,而且能把握它的过去和未来。而不了解事物的过去,就不能深刻地认识它的现在,也就不可能预测它的将来。需要说明的是,历史的发展常常是曲折的,历史分析的方法往往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把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经过逻辑分析方法的‚修正‛,使历史本身的规律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

6、因果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指运用因果关系理论,分析研究预测对象发展和变化的前因后果的一种哲学方法。分析原因和结果,是从事物发展过程中揭示事物之间先后相继、相互制约的联系。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因素,结果是由于原因而产生的现象。由于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密切,并带有必然性,所以容易认识它们之间的规律性。因果关系有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等多种情况。掌握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有利于在调查预测工作中,准确了解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把握其发展趋势,提高预测的可信度。、类比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法是运用逻辑学中类比推理的规则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类比推理是从某一个别性知识的前提推出另一个别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形式。它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必须进一步得到实践的证明。这一方法不仅是发现问题、说明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够启发人们的思想,使认识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8、对比分析方法。这一方法也叫比较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分析其异同,求得对事物的特点、本质认识的方法。在调查研究的研究分析阶段,对比方法是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比较知长短,比较知优劣。比较得越全面总结特点的片面性就越小、精确度就越高。

9、因素分析方法。所谓因素分析法,是指调研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从纷繁复杂的调查资料中寻找出若干对事物的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进行系统而周密的剖析和归纳,探寻到对事物起着重要或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要素系列,掌握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症结,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因素分析法具有系统性、细致性、彻底性的特点,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增强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概而言之,在具体调研活动中,往往是多种研究分析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精度、提高调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调查研究系列谈之九——调查研究的主体形式 调查研究的主体是指调查研究的组织实施者。调查研究的主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领导调研、综合调研、部门调研、专家调研、社会调研、联合调研等。分别介绍如下:

一是领导调研。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是党中央提出的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不同的决策重任,亲自动手开展调查研究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根据党中央的明确规定:每年市、县领导干部必须保证2个月以上的时间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可以说,调查研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二是综合调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适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领导干部不可能事事亲自调查研究,大量的调研任务需要领导决策的助手——调查研究部门承担。比如党委的政策研究部门,政府的调查研究部门,都是专门服务领导决策、开展调查研究的综合部门。一般来说,事关综合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调研任务,都应当由综合调研部门牵头承担。

三是部门调研。这里所说的部门,是指党委政府的有关业务部门。这些业务部门分别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管理、党务管理职能。对其负责的专项业务来说,他们最熟悉情况,最有发言权。由这些部门组织开展与其职能密切相关的专项调研,不仅对促进部门工作,而且对推动全局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党中央也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每年除向上级提交工作总结报告外,还应提交调研报告,特别要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因而,重视和加强部门调研是加强整个调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专家调研。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有关部门的研究机构,聚集着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般来说,他们的理论积累比较丰厚、专业特点比较突出、认识问题比较深刻、提出的建议不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专家调研的作用,对于提高调研质量和调研水平十分重要。

五是社会调研。所谓社会调研,是指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者结合本职工作,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关心的问题开展的调查研究。由于这部分同志身处一线、了解实际,对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有切身的感受,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观点、看法、思路和措施。在整个调研工作的规划布局中,社会调研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忽视。

六是联合调研。调查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都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地依靠哪些人、哪个部门往往难以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把领导调研、综合调研、部门调研、专家调研、社会调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合力,进行联合攻关,开展联合调研。这种形式的调研,尽管不是经常采用,但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却很大。

总起来说,要大力倡导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在全社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十——调查研究的步骤

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创新性劳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一般来说,调查研究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调研准备阶段,开展调研阶段,决策转化阶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制定调研方案。通常情况下,制定调研方案应考虑到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的主题和指导思想,主要是说明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指导原则;二是调查研究的内容,本着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要求,逐项列出调查提纲,并设计相关的调查指标和调查表格;三是调研方法,就是采取什么样的调研方式进行调查和研究;四是调研步骤,就是打算分几个阶段完成调研任务,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是什么;五是调研组织,就是如何组织调研力量,由谁牵头,哪些人参加;六是后勤保障,就是明确经费来源,考虑调查研究所必备的物质、技术条件等。

二、进行调研准备。调研方案确定以后,要按照调研方案的要求,周密细致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做好人员准备。及时把调研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必要的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调查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二是做好财务准备。按照预算要求,及时把经费落实到位。三是做好物质技术准备。主要是准备好交通工具、信息手段、表格印制、调查提纲等。

三、开展社会调查。准备充分以后,要按照调研计划安排,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尽可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好调查任务,把应该掌握的情况掌握起来,把应该了解的信息了解到手,切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四、深入研究分析。就是对调查得来的材料,采取科学的研究分析方法,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制作,从复杂的现象之中找出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查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理出清晰的思路,提出正确的观点,拿出可行的措施。

五、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形成基本观点、基本框架之后,要组织调研人员认真搞好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使调查研究的成果通过调研报告表现出来。应当清楚,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系统研究分析的过程。抓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对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整个调研任务至关重要。可以说,调研报告写不好,就等于整个调研活动白忙活。

六、广泛征求意见。写出调研报告的初稿以后,并不等于完事大吉。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讨论稿、向调查对象反馈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领导、业务部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方面面的意见,集思广益,修改完善,最后拿出令人满意的调查报告文本。

七、提供决策参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大量的心血开展调查研究,写出调研报告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实现调研成果的价值,使调研成果及时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主要途径有:书面专题报告、当面专题汇报、印报内部参阅件、通过参与有关文件的起草使调研成果直接转化为领导决策、适宜公开发表的通过有关综合或专业刊物发表等。总之,要通过适当途径,尽可能充分地发挥调研成果的作用,实现调研成果的价值。

调查研究系列谈之十一 —— 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调研情况的概括和总结,是调研成果的表现载体,是以书面形式汇报调研成果的一种形式。假如说搞好调查是基础、研究分析是重点的话,写好调研报告则是关键。缺乏这个环节或者说这个环节的工作搞不好,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调研报告的撰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要想写好调研报告,对于调研报告的撰写人来说,必须首先精心地阅读调查得来的各种第一手资料,认真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查阅相关的调研成果,进行充分的理论准备,经过反复酝酿思考,在心目中形成一个大体轮廓。根据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在撰写调研报告的具体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明确主题。调查研究的主题是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在报告中需要说明的事物、阐述的道理。一般来说,撰写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与调查研究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但有时候也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调查研究的主导思想是调研人员在调查研究以前的初步观点,而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则是在调查研究之后形成的观点。这一前一后之差,前者带有主观性,后者则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更具有客观性。明确主题思想,就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撰写调研报告的总体观点和思路。它是统领整篇调研报告的灵魂。确定调研报告的主题非常重要,所谓‚文当其时一字千钧,文过其时一文不值‛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理清思路。就是根据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理出撰写调研报告的大体脉络,以做到心中有数。梳理思路的过程也是打腹稿的过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谋篇,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如何处理,围绕论证和说明调研报告的总体观点具体分解为哪几个方面的细化观点,选用那些方面的调查材料,哪些资料先用、哪些资料后用,怎样利用图表数据资料,采用什么样的叙述、论证、说明方法,等等,都要一一认真思考。可以说思路越清楚,撰写调研报告的初稿越容易。

三是,确定题裁。反映调研成果的体裁形式主要有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典型经验等。调研报告又可分为综合性调研报告、专题性调研报告。在撰写调研文稿之前,必须认真思考采取哪种体裁较为合适。比如说,根据调研主题要求,为了反映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利用调研资料概括出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得出科学的结论,应采用撰写研究报告的形式;为了弄清事物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对策建议,应采用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为了总结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先进经验,进而推而广之,使其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可采取撰写典型经验的形式。有时候根据反映主题的需要,还可以采取几种文体相结合的方式。究竟采用哪种体裁合适,要本着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合理安排。

四是,扎好框架。所谓扎框架,就是拟定调研文稿的结构,它是用具体材料说明或论证主题的层次安排。如果说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就是骨架。结构合理,论述推理就井然有序、脉络清楚。调查报告的结构可分为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纵横结合三种类型。横式结构就是把调查来的资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去找出它们的逻辑关系。纵式结构是用发展的观点去处理资料,按事物的起因、结果安排内容顺序,然后得出结论。纵横结合就是采取横式结构与纵式结构有机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具体采取那种结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1)调查的意义和重要性;(2)阐述前人的调研成果;(3)简介本次调研的时间地点、方法步骤、内容范围、指导原则等;(4)展示调查事实,分析研究成果;(5)提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6)总结与讨论,进一步阐明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7)著明参考资料。就一篇具体调研报告的结构而言,要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安排。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列出调研报告的详细提纲:总题目;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论部分;主体部分的二级题目,二级题目以下的三级题目;三级题目以下的层次内容;等等。框架扎得越细,下一步调研报告越好些。

五是,选好材料。选材是写好调研报告的重要一环。所谓选择材料,就是围绕主题,认真分析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把那些与主题无关的、次要的、非本质的、零碎的材料剔除出去,选出那些能够真正反映事物本质的、主要的典型材料。在选材过程中,要历史的与现实的相结合、口头的与书面的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正面与反面相结合,真正用准确的数据,翔实的资料,鲜明、生动、富于说服力的例证和逻辑推理去充实主题,使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六是,写好初稿。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充分准备,就可以动手写调研报告的初稿了。调研报告的初稿能不能写好,除了取决于准备工作是不是充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执笔人员素质的高低和文字写作的基本功。所以说,要尽量由写作功底扎实的‚大手笔‛亲自担负撰写初稿的任务。撰写调研文稿总的要求是:主题重点突出,结构新颖严谨,语言文字精炼,论证确切严密,选材精当合理,分析全面精辟,建议对症下药,措施可行具体,首尾前后呼应,通篇浑然一体。

七是,征求意见。写出调研报告的初稿以后,要采取各种形式集思广益,充分征求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有关方面的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中肯、很有价值,一种是受各个方面的局限充满偏见。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当然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正确的意见一定要充分采纳,吸收进报告中来;不正确的意见要适当说明,决不能马马虎虎为了所谓的周全而塞进报告之中。就是说,要坚决做到不固执、不苟同。

八是,精心修改。我们经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文章不厌千回改‛、‚千锤百炼出精品‛。这些话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拿出一篇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不仅要重视初稿的写作,更要重视调研报告的修改。精心搞好调研报告的修改,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调研报告的主题更鲜明、观点更准确、结构更合理、层次更分明、逻辑更严密、材料更精确、文字更简简练、文风更清新。就是说,修一遍有一遍的提高,改一遍有一遍的成色。经过反复修改完善,一篇令人满意的调研报告就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决策价值、理论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了。

下载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和撰写调研报告 一、怎样进行调查研究 (一)要弄清两个概念,即“调查”和“研究”。“调查”和“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查”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具体方......

    调研报告格式写作重点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

    怎么写调研报告

    什么是调研报告?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怎么写调研报告

    怎么写调研报告 1.确定调研课题。调研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在动手做调查研究之前先弄清楚。我们的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很多,哪个最急,哪个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哪个有可能......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怎么写(精选多篇) 如何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规......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怎么写 创业者如何编写市场的调研报告 活动结束后编写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是很有必要的.总结活动,整理思路,作为可行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一份好的调研报告必须做到:(1)......

    调研报告怎么写

    什么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指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