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粮食局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粮食局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为提高全市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日前,粮食局组织全市粮食企业负责人到美国、韩国等地粮食企业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了参观学习,主要是学习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每到一处,他们认真听、专心记,并不时询问,提高了学习效果。通过参观学习,找出了自己单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端正了工作态度,转变了思想观念,理清了发展思路,确定了工作重点。根据所见所感,回来后每人都及时写出了一份学习感悟,并结合自己单位实际制定出了今后的发展规划,真正达到了学先进、找差距、谋发展、上台阶的目的。
第二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2015年12月26日,费县实验中学组织高
一、高二班主任,由张京虎主任带队,到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临沂市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这次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由《班主任》杂志社主办,在临沂市沂州实验学校举行。本次研修班邀请了三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担任主讲,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感受与感悟,运用鲜活的事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北京第55中学的李梦莉老师,围绕“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这个中心,从“时代特征提升班主任素质”“时代特征改变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两个角度,对新时代对班主任的素质以及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川省班主任教研中心组成员,《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中国自主教育实验负责人、四川成都石室中学班主任梁岗老师主要分析了当前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现状,指出了班主任角色应该正确定位,并针对“当前班主任管理体育发展破解之术”这一问题,给出了五种具体解决方法。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新教育“完美教师”缔造者、江苏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班主任俞玉萍老师,以“教育——朝向生命的幸福蓬勃”为主题,分“飞向学习之旅——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飞向宁静之旅——让每一个孩子活在当下”“飞向阅读之旅——让每一个孩子与书相伴”“飞向关爱之旅——让每一个孩子充满希望”四个方面向老师们介绍了自己做班级工作的切身体会。
三位主讲老师都是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一线班主任老师,他们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参加培训的班主任老师。他们决心珍惜学校安排的外出学习的机会,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提升自己的管理理念,改进班级及学生管理方法,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为学校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关于学习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报告
关于学习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报告
大郑镇党委政府 2011年12月2日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我们大郑镇党委政府发动机关干部在网上收集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组织机关干部学习讨论和交流。并结合静脉园区的发展实际,带领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到深圳天安数码城参观考察。大家认为,市政府这次活动设计别出心裁,用极低的成本换来很大的收获。通过活动,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明确了思路,坚定了信心。
一、先进地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青岛李哥庄镇工业兴镇、商贸促镇、人气活镇。李哥庄镇位于胶州市东北部,总面积75平方公里,8.26万人口,辖41个村,城镇建成区面积7.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3万,城市化率达到52%。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百强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作为环胶州湾重要的节点城市,李哥庄镇在建设发展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工业兴镇。设立一个占地20平方公里的青岛大沽河工业聚集地,工业聚集地规划为五个区中园,区中园实行专业化发展,创办为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全镇共有三资企业500多家,形成了建材、食品、木制品等四大主导产业,94% 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真正实现了“农民变市民”。
2、商贸促镇。全镇共有个体工商业户3200多家,其中90%在镇驻地,建设了香港商业街、上海华联超市、青岛利客来超市等大型商贸设施,商品交易额年达到5.1亿元,新建商业网点每年以4万平方米的速度增加,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3、人气活镇。镇区人口增长速度每年以5000多人的速度增长。有3个村庄整体搬迁到了镇驻地,建设了十四个居住小区,入住率达到90%以上。在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通过协调企业(村集体)出资或企业(村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等办法,到2010年,全面实施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人有保障、户户都安居、村村都富裕,推进社会保障向社会福利转变。
(二)山东的农业产业化渐进式的转型升级。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早期大多是“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后来发展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目前涌现出大批“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新形式。由于专业合作组织的介入,密切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解决了农户分散的问题,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呈现出“企业跟着市场跑,结构围绕企业调,项目依托基地建,农民跟合作组织走”的格局。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 成为先进要素的导入载体,农业投资的载体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载体。现在,龙头企业对土地、资金、劳力、组织、制度等方面配合与支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农民也逐渐意识到龙头企业就是市场、就是载体、就是靠山,逐渐由被动依赖转变为主动合作。村级组织及基层政府,也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在产业规划、组织协调、配套服务、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配合支持,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村企互动、共谋发展”的良好互动局面。
(三)苏州市娄葑镇致力于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娄葑镇西邻苏州古城区,东靠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大镇,娄葑镇多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第一镇、全国千强镇排名第5等荣誉称号。
娄葑镇推进城市化得益于以下四点:一是大辐射的带动。娄葑镇地处近城靠区的地理位臵,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和园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其产生着强大的辐射作用。二是大规划的引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程序,做好总体规划,先后规划开发了镇区、娄东、斜塘、车坊四个分区,确保了良好的开发建设秩序,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充足的载体。三是大动迁的推动。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娄葑镇共动迁农民3万户左右,大规模的农村动迁,加快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四是大建设的促成。按照城市 副中心的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近20多亿元资金,基本完成了区域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了与市区、园区的无缝对接。目前,娄葑镇已从过去的农业小镇发展为二、三产为主的现代化南部城市副中心。
二、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我们的启示
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有两方面,一是要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用思路打开发展的出路;二是实行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用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开展。综合分析大郑镇的区位和发展基础,我们认为,大郑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加快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和规划区集中,形成南部工业带,中部城镇带,北部绿色经济带的发展格局,推进全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以静脉产业园区为重点,推进工业化进程。园区是承载项目的载体,是产业集聚的平台。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前提,集中力量推进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承载项目的功能。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注意在“引”上下工夫,在“选”上做文章,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到园区落户,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上下游产业招商,拉 长产业链,形成集群效应。
二是以大郑新城为重点,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大郑新城和老城的有机结合,是推进地区城镇化进程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要完善配套,健全功能。加快完善路网及排水工程,搭起城市框架,快速推进给水、供电、供暖、燃气、通讯等配套工程。要有序推进居民回迁楼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把新城建设成为园区生产生活的配套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三是以设施农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要推进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突出科技兴农、突出多元投入、突出培植龙头企业,发展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大区,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先导,抓住“六化”建设契机,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打造北部绿色经济发展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安排(一)园区建设要实现三突破。
一是要在硬件建设上实现突破,主要抓住“一港”“一区”建设,满足园区发展的要素需求。“一港”指的是庄河港。尽管庄河港已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但其经营范围仅为散杂货码头。而进口固体废物需集装箱装载或捆扎并指定 港口。从园区的长远发展看,庄河港需为进口固体废物指定港口。应将庄河港纳入大连港支线港口,完善港口功能,并将其确定为进口固体废物指定港口,并同时做好海关和检疫检验部门的工作。我们和东达集团正在做这项工作。“一区”指的是在园区内设立保税库区。保税库区是园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吸引企业落户园区的重要条件。设立保税库区,可以实现套期保值,使企业规避阶段性的价格波动,对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已建议由东达集团提出意见,市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共同向上争取。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今年年底前,完成2平方公里七通一平和厂房主体建设,明年完成余下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
二是在项目引进上要实现突破,主要抓住“两个基地两个中心”建设,壮大园区实力。最核心的要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园区,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国内其他园区已出现企业转移的迹象,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可能多地吸引企业落户园区,特别是吸引牵动力强、产业链条长的大企业。要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协会联合,围绕“两个基地两个中心”开展工作。两个基地,一个是建设总部基地。将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引到园区,企业可以将总部建在园区,将工厂放在外地或境外;另一个是再生资源科技研发基地。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实施自主创新,不断开 发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在吸引项目,集散货物的同时,将园区打造成再生资源产业科技研发基地。现在大连理工大学有意在园区建设再生资源产业研究所,我们和东达集团一起,正在与其协商。两个中心,一个是着手建立碳交易中心。这对园区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减少排放,又能形成收益。虽然国家现在还没有出台配额碳交易政策,但可以尝试自愿碳交易,这样等到国家政策一旦推出,就能顺利进行配额交易。另一个是建设再生资源文化创意中心。我们的想法是,要把静脉产业跟文化创意结合起来,赋予产品文化的内涵,提升园区的档次。要通过融合,将企业生产、宣传教育、旅游观光、文化创意融为一体,将园区打造成节能减排的宣教基地,打造成庄河、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工业旅游基地,打造成效益好、品位高的文化创意基地,把园区建设成一个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循环产业园区。目前,我们已与中国再生资源协会有色金属分会接触,要在园区建设再生金属文化创意中心。年内,有色金属分会要在大连举办静脉产业与文化创意论坛。我们还要与东达集团一起,到日本招商和考察。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要促进项目落地达产。2012年6月底前,已签订入园协议的10家企业全部投产;2012年12月底前,2平方公里摆满企业并保证其全部开工建设,其中50%的企业当年投产;余下约2平方公里的企业进驻率达到50%并保证其全部开工建设。三是在管理服务上要实现突破,主要抓住“一个机制”建设,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目前的形势对园区的发展极为有利,国际国内有原料,也有市场。在国内,国家对再生资源产业越来越重视,老牌园区和企业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一部分企业将实行转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打造良好的软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现在的境况与深圳天安数码城十年前转型时颇有几分相像。我们正在研究借鉴天安数码城的运作模式,探索大连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运作模式。目前,我们与东达集团实行联合规划、联合建设、联合招商的工作机制,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建立企业投资建设,政府管理服务,园区快速发展的园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城镇建设要实现两个推进。
一是推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搭建大郑新城主框架,初步完成城区主干路网建设,确保打通贯通南北的唐府大街。完成自来水主管网铺设,完善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商业街和星级酒店的开发建设。分别新建两个市场和一个园区,即一个农资交易市场,一个煤炭交易市场,一个工业园区。
二是推进老城区开发建设。以大郑村为中心,在现有小城镇建成区基础上,进行老城改造和拓展,发掘老城区的商 业价值和市场潜力,年内预计完成商品房开发5万平方米。年内要力争完成潘店、银窝、郭屯等7个村新农村整村上楼工程,打造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三)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打造一个基地。
即打造以生态庄园为主的绿色果蔬基地和生态观光基地。以葛炉生态农庄和富阳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为模本,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标准规划建设大郑北部地区,努力把大郑镇打造成绿色果蔬基地和生态观光基地。葛炉生态农庄全面完成水、电、路、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规划建设好温室有机蔬菜区、陆地有机树莓区、水果采摘区、休闲垂钓区和接待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努力把农庄打造成现代农业的典范。富阳农业科技生态园要稳步推进,按照规划,建成“酒庄服务区”、“水上休闲运动区”、“都市农业区”、“植物园休闲疗理养生园”、“民俗风情区”五大板块,具备“生态建设、商品生产、休闲旅游、文化教育、观光娱乐、产品贸易、示范辐射”等多重功能。全镇每个村每年都要新上1—2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并与村干部报酬挂钩,以此推进绿色果蔬和生态观光基地建设。
第四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赴山东寿光三元朱村学习考察感悟
突泉县太东乡党委书记 耿成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充分挖掘设施农业在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市场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推进我县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就按照盟委组织部有关要求,11月上旬我有幸参加全盟苏木乡镇(场)党委书记潍坊—苏州一体化培训班,赴山东省寿光市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参观了享誉全国的寿光蔬菜生产基地——我国最早采用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寿光市三元朱村,总的感觉是该市农业经济,特别是设施农业十分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以蔬菜产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经验对于拓宽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的视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寿光市及三元朱村基本情况
寿光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4个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2万,是“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该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了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全 市经济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生产总值416.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7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00元。目前,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万个,形成了万亩萝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注册了 “乐义”等商标,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我们考察的三元朱村位于寿光最南端,紧靠济青高速公路。全村共有216户,865口人,耕地面积1295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600亩,果园310亩。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元朱经济的迅猛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之路。全村总收入由1978年的18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4280万元,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01元增加到2009年的11700万元。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经济村”、“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科普先进村”和“省级文明村”。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先进性教育联系点。三元朱村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三元朱村广大干部群众勇立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博采各种最新技术成果,大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低效问题。今年,该村在完成土地调整360亩,新建大棚118个的同时,投资近200万元,研制开发了领先全国 水平的第五代高档次、高科技温室大棚;并投资6702万元,新建设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现在已连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5000亩。二、三元朱村发展历程给人的启示
透过三元朱村的发展历程和实地参观学习,三元朱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许多成功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乐义精神诚可贵。在三元朱村学习期间,乐义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执著、创新、俱进、服务”的经营理念是乐义精神的灵魂和精髓。“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是三元朱村两委班子工作的准则和当好村干部的唯一标准。自1978年王乐义同志当选为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一干就是30年个年头。他常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地区富了也不算富,只有全国农民兄弟都能从蔬菜种植中得到实惠,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共产党员才算奋斗的值”。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是这样评价他的“王乐义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他的事迹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2005年4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亲临三元朱村,亲切看望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乐义同志和父老乡亲。总书记离开三元朱时,又嘱托王乐义两件事,一件是你要把技术一如既往地向全国传授,让更多的农民增收。我们国 家有8亿农民,农民达不到小康,我们国家永远达不到小康社会,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二件,你要培养人才,培养人才要从基础做起,首先把农村小学办好,我们国家有了人才就兴旺发达了。
二是科技创造效益。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技术是核心!技术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为蔬菜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竞争元素。冬暧大棚的成功发明和应用,使蔬菜得以凭借低成本改变生产时间,时间上的差异化使蔬菜避开了蔬菜大量生产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同时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一样的蔬菜产生了不一样的效益。
三是示范以点带面。成熟的技术也需要推广,对于这一种可以带来较高收益的技术,他的产生之后迅速地在三元朱村内得以生长,继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广到整个寿光市,乃至发展到全国,而且还将走向世界。在这样一个扩散过程中,示范带动起到重要作用。示范使人们对这种生产方式有了直观的感受,实实在在的效果激发了他们想要参与的愿望。随后,一定的扶持便使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产生了裂变效应,越来越多的地区也由此而走向富裕。
四是品牌的含金量。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三元朱村并没有将这富贵的技术独自享用,而是将其传播到了各个需要他的地方。对此,许多人都抱有这样一种想法:会不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呢?对此,三元朱村有自己的考虑,这就是故步自封是 没有益处的,将技术传播出去并不意味着自己将来没有饭吃,反而由于竞争的存在,自己感受到压力,这样才更有利于长远的发展。对三元朱而言,自己手中的“牌”,就是不断提升产品的内涵以及发挥品牌优势,从而创造出比单纯改变生产时间和提高产量更大的效益。事实证明,三元朱村的想法是正确的,正是他们不断地挖掘蔬菜的潜力,通过新品种、无公害等方式提升了蔬菜的内在价值,并且以自身的实力优势和规范化动作打响了自己品牌,从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对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设施农业发展理念。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用工业化经营管理的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寿光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农业的大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农业,使之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技术的对接、与大生产的对接、与大市场的对接。
(二)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是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以现有植种、瓜菜、日光温室示范点、葡萄种植示范点等为基础,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来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建设我县果蔬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切实做好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 范和推广工作,降低农户引种风险,提高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联系,把一些前沿的科研成果在基地转化推广,把基地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组装配套的设施农业精品工程和对外辐射中心。同时,积极积累新的种植模式和管理经验,为品种、技术的进一步更新、推广奠定基础,形成一种良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体系。
(三)狠抓农产品流通环节服务。一是建市场。根据我县设施农业基地建成面积,充分考虑周边县市蔬菜集散需要,本着交通便利、设施超前的原则,新建适合我县特点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按照农产品基地分布状况建市场。二是加强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建设。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专业合作社,完善章程,规范运作,发挥服务职能。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社在外地建立流通销售网络;与农户合作种植,扩大经营规模,帮助群众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三是设立农村经纪人管理机构,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探索建立绩效联结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纪人在产品流通中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招引果蔬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五是出台吸引外地客商来突泉运销蔬菜优惠办法,畅通产品流通渠道。六是利用宣传优势做好果蔬宣传推介工作。
(四)加快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围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目标,重点组织制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 6 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探索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吸引广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广,形成标准化推进机制。加强质量检测机构和技术队伍建设,配套建立生产记录制度、包装标志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设施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的攻关,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通过多种方式推介和宣传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使产品走出家门,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五)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农民群众是设施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至关重要。一是要加强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有效途径,让广大农民意识到发展设施农业对于增收致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通过组织参观学习,让农民切身感受外地应用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的优秀成果,调动农民学习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三是根据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积极发展农村学习型组织,让农民群众在组织交流中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能力。四是聘请设施农业发展先进地区技术人员指导群众生产实践,帮带群众不断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五是培养造就一批素质较高的基层干部、农产品市场经营与管理人才,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赴山东潍坊考察学习,通过听专家讲授、现场参观,对先进地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发展经验的学习,使我们学到了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开拓了视野、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对今后组织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赴外地学习社区建设先进经验考察情况报告
4月18日至22日,在县委组织部的组织带领下,由组织部、民政局分管党建、社区政权建设的领导,城关镇党委书记,各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共计10人组成的学习考察团赴、西安、天水、甘州等地对社区建设及虚拟养老院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共计观摩街道、社区、虚拟养老院等示范点7个,方法上采取现场看、听取介绍、座谈交流、操作体验等方式进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地的经验与做法考察团观摩的点在全省或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一些特色工作和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对我县今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作用。概括地讲,各观摩点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一是强化理论指导,在工作理念上突出超前性。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改变方式。通过考察,各观摩点普遍给人的印象是理念上高人一筹,措施上高人一招,行动上快人一步,善于把工作与新形势下居民群众的所思所需、所想所盼结合起来,勇于把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与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乐于把改善服务方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结合起来,紧跟时代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使各项工作符合了居民群众的需要,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保证了工作运行有先进理念的指导,服务方式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顺民意、利民众、出实效。市城关区针对人口老龄化突出的问题,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提出的建立“虚拟养老院”的工作理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区域内老人较好地解决了居家养老问题。这种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建设构想给老年人养老问题开辟了一种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带动性。市七里河区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街道、社区探索实施了“民情流水线”工程,把服务居民群众作为街道、社区的重要职责,从民情反映、民事办理、结果反馈等方面系统地规范了工作程序,并依托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和“网格化”视频监控系统,真正把民情、民意作为一项工程去完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二是强化阵地基础,在设施设备上突出先进性。把现代技术应用到服务工作中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服务方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把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工作服务方式相结合,对方便居民群众办事、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不仅生产技术需要创新,管理服务技术更需要创新,只把现代技术的一些成果积极的应用到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当中,才能有效推动社会高效运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市七里河区率先在西湖街道自主开发“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呼叫系统、“一事一评交互式评价系统”和“网格化”视频监控系统,并组织工作人员及时对系统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形成了自主开发、逐年升级、自行维护、高效运行的良好工作格局,在社区数字化管理工作中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一数字化管理系统也在省内有条件的部分县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自主投资近200万元在辖区内重点地段架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全天候监控,高清的画面、自行调节的镜头、画面的灵活切换,既达到了“一人监控,全面了解”的工作效果,又有效震慑了各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城关区在虚拟养老院建设上自主开发了一套呼叫系统,服务热线统一为965885,通过这一服务热线,可实现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的有效对接,使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通过技术开发使虚拟养老院的职能得到了发挥。三是强化自身优势,在工作特色上突出时代性。所观摩的街道、社区在开展工作中都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真正形成了一街一特色、一区一亮点的工作格局。西安市新城区西光社区开展的以“学在家庭、美在家庭、乐在家庭、俭在家庭、安在家庭、和在家庭”为内容的“六在家庭”创建活动,优化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西湖街道西街社区根据社区空巢老人多的实际,开办了“夕阳乐”餐桌,每天为空巢老人配送午餐、晚餐,解决了空巢老人做饭没力量、用餐不方便的问题。甘州区小寺庙社区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党心连民心”系列活动,与辖区单位实施了“五联共建”工程,举办了才艺展示、厨艺比赛等特色活动。西湖街道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成立的“民情通”呼叫服务中心、开展的“一元钱爱心党费”、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实施的“四点半”工程等工作,更是结合了区域内人口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开展的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得到了中央及省委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的经验与做法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上进行了刊登,中组部组织二局调研组撰写的文章《市“民情流水线”工程调查》在《党建研究》上进行了刊载。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在工作运行上突出政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