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要点(2013年)

时间:2019-05-12 20:0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要点(2013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要点(2013年)》。

第一篇: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要点(2013年)

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救灾处

(2013年1月21日)

一是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减灾委的作用。

加强减灾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农业、地震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完善信息共享、灾情会商、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救灾快速反应能力。

二是修订完善救灾应急预案,促进救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救灾预案,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加强应急救助演练,针对演练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实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

三是强化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提升灾害救助能力。

确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内救灾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确保受灾群众在过渡性安置期间实现“五有”,即: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的饮用水、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三是开展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试点工作,探索灾害救助新机制。

开展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由政府主导、保险服务、社会参与的政策性自然灾害救助新机制,最大程度弥补百姓经济损失,有效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的发生。

四是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为救灾工作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力保障。

积极推行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分期、分批完成现有灾害信息员队伍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逐步实现持证上岗,推动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

五是加强基层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强公众灾害防范自救能力。

以每年5〃12 “国家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继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六是实施防灾减灾工程,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

采取救灾仓库自储和商业企业代储等形式,建立规模适度、功能齐全、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灾害救助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确保24小时内将救灾应急物资送达全市任何一个灾害发生地。

第二篇:2020年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2020年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3号)确定的改革目标,2020年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注重打基础促规范,尽快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推进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统筹灾害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行业管理责任。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根据“苏发〔2018〕3号”文件要求,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镇(街道)要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关注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村居救灾救助工作体系可能出现的断档问题,在确保原有乡镇防灾减灾救灾职能不变的前提下,强化乡镇街道、村居防灾减灾救灾责任。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等部门要加强极端天气、汛情旱情、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和森林火情、地震监测预警,建立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工作综合督查和防汛抗旱、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不留盲区。

三、推进综合减灾工程建设,强化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决策部署,建立完善市、县(市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南通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市级联席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工程,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加固工作。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排涝能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督促各地抓紧薄弱隐患水利工程治理及应急修复工作,切实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场所,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安置服务。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特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研究编制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尽早开工建设。发展改革、行政审批等部门要加强服务,做好项目立项、审批指导工作,财政部门要为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加强对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跟踪督促落实,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四、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救灾准备工作

健全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完成《南通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各地要结合实际,组织修订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紧急状态下的救助工作程序。抓紧落实自然灾害专项预案修订工作,市级机关相关部门及县(市区)要根据已印发的市级专项预案,组织修订配套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做到上下配套、左右衔接、运转协调,形成预案体系。要加强预案演练,并根据预案规定,做好灾害救援应急准备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救灾保障能力

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救灾物资保障计划,做到门类齐全,满足需求,保障供给,调拨快捷。立足常见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先进设备和特殊装备器材配备,提高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尽快形成履行综合救援任务的基本能力。要结合南通实际,合理规划和建设市、县(市区)、乡镇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完善市级救灾物资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各县(市区)要推进救灾物资库建设,满足本行政区域救灾工作需要。健全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多渠道救灾物资社会储备机制。建立“一图两单”,完善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搭建应急物流网络,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要充分利用好“民生保险”“农业灾害保险”等,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自然灾害损失分担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强救灾资金预算管理,保证有足额的资金用于抢险救灾。要组织开展灾害风险普查和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研究防灾减灾项目方案,完成“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防灾减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减灾支持。

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救灾效能

建立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灾前、灾中、灾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与防汛防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等主要灾种指挥机构和灾害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工作协同制度,健全工作规程,形成救灾合力。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灾情动态通报、灾区联合勘测、救灾力量需求、应急资源保障等机制,实现军地高效有序联动。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切实贯彻落实领导带班制、24小时昼夜分班制、首办负责制、不定时点名制、交接班制等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和突发灾害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突出解决乡镇(街道)短板,选择在海门市试点,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灾害救助工作体系。

七、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时段为契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全力提升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加大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推进力度,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护等知识教育培训。指导各地制定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计划,有计划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选取符合条件的社区(村)试点放样,适时召开现场观摹会,全面规范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水平。

第三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2篇)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1

为了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很多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自助救济技能,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_月_日,学校开设了防灾减灾橱窗宣传栏,贴上宣传画,组织全体师生观看。

在同一天的升旗仪式上,政教所呼吁全体师生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己参加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导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防灾训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开始。

二、制定防灾减灾公约,宣布实施。

重点从安全防范和逃生等方面提出要求。

三、重温20_年_月_日的防震防火紧急避难训练,进一步检查紧急反应能力,提高师生紧急反应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这次的重点是在室内训练。

四、月日,利用课间操作时间开展讲座,部署了防灾减灾宣传的长期工作。

五、_月_日下午班会课,以班级为单位举办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拟举办远离灾一起行动知识竞赛。

这项工作正在进一步实施。

六、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室喉舌作用,广泛宣传,落实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制定长期持续发展。

七、进行校园安全调查,着重于饮食卫生,实现了防止食物中毒的工作。

八、一如既往地把防疫工作放在每天的教育教育工作上。

第十四_周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开展,帮助学生掌握防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提高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防止灾害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中,一如既往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紧张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使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防灾减灾开展情况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2

XX年以来,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安排下,按照相关政策,我们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一、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每年5月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月的国际防灾日,积极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发行各种宣传资料,让大众了解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5年来发行各种宣传资料

2、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成立道县民政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社区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指导社区对照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标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训练活动,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和应急避难场所,设立各种防灾减灾标志和标志。XX年以来,陆续创建了泸溪、小江口、东洲、良田和大坪子五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指导多灾易灾村建立灾害应急避难点。从XX年开始,积极探索建设灾害

二、及时开展救灾工作。

1.创新救灾工作方式。XX年,在局长XXX提出的大救灾工作构想中,以救灾工作为全局整体工作被捕,根据他的提案,将全局工作人员分为8个应急队伍(组),制定了民政局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计划,改变了以往救灾股为中心的单兵作战模式同时积极做好救灾物质储备工作,与业者签订救灾物质供应协议,保障灾害临时有足够的物质供应开展救灾工作。通过创新和完善各项工作措施,从制度、人员、物质等方面保障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及时做好救灾工作。一是积极应对各种各样自然灾害。无论是2013年的3.20特大风灾还是2015年的11.12冬季洪水,只要接到气象、防洪事务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全局就会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开始本局的紧急预案,救灾股的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每天有1~2个紧急队伍在局里待命,发生灾害时,紧急队伍按照分工立即赶到重灾区了解灾害,运输和释放灾害物质,灾害信息组积极收集灾害情况,与农业、畜牧、防汛事务等部门联系灾害数据,根据要求迅速报告灾害,基本上省市,立即报告灾害,发生灾害二是妥善做好灾民救助工作。灾害发生后,我们在12小时内立即将灾害者所需的基本生活物质分发给灾害者,集中配置的灾害者吃饭,立即给灾害倒置的灾害者应急生活救助,保障了灾害者的基本生活。如果因灾害粮食不足,衣服不足,冬春生活困难的话,每年9月进行调查,帐簿,从当年12月到次年5月给予冬春生活救助,保障灾民冬春的基本生活。

第四篇:2014年救灾工作要点

2014年救灾工作要点

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2014年救灾工作坚持减灾与救灾并重、应急与常态并举,重点在提高救灾应急处置能力、加大灾后救助工作力度、加强救灾资金管理等工作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确保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现将2014年救灾工作要点明确如下:

一、总体思路

2014年全县救灾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救灾工作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新时期减灾救灾工作方针,遵循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完善救灾应急机制,加强抗灾能力建设,不断创新和发展减灾救灾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目标任务及措施

(一)救灾工作

1、抓好春荒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一要对冬令救助工作进行自查。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冬令救助资金物资是否全部下拨,救助对象是否准确,救助台帐是否建立,救助资金发放程序和手续是否完善,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违反政策的要坚决纠正。二要认真做好春荒救助工作。统筹安排,实行分类救助,确保灾民每人每天1斤口粮,保证接上夏粮。三要严格执行救助政策。冬春救助资金主要用于灾区 1

群众口粮、衣被等救助,不得挪作他用,切实做到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各乡镇在保障冬令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基础上,迅速摸清春荒期间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情况,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并制定有效的救助工作措施及方案,确保春荒群众生活不出问题。

2、加大对救灾款物的监管力度。一是积极做好救灾资金的审计迎检工作,各地按照审计要求,认真搞好自查,完善手续,对存在的问题要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整改到位,确保审计检查任务圆满完成;二是严格落实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山东省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社发

[2012]1号)文件精神,建立安全、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因灾倒损房重建补助资金,过渡性救助资金,旱灾生活救助资金、冬令春荒救助资金全面实行“一卡通”社会化发放;对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资金和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可实行现金发放,但要完善好三联单、救灾卡等相关手续,确保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地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三是加强救灾款物管理。救灾款物是“高压线”,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救灾款物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专物专用,决不允许截留和挪作他用。四是严格申报和发放程序,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救灾款物发放要严格遵循“一卡、一账、两公开、四程序”的原则,即灾民领取救助卡,县、乡两级有救灾工作台账,救助人员名单和救助款物数额及时公开,救助对象审批程序按“户报、村评、乡审、县定”进行。发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申请、评议、审核、公示等程序,认真落实灾民救助卡制度,全面推行通过“一卡通”,实现救灾资金社会化发放。救灾物资的管理必须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物相符、账目清楚。五是配合开展审计工作。要配合审计部门积极做好救灾款物的专项审计工作。五是要完善救灾捐赠制度。要加强救灾捐赠款物接收、管理、使用、反馈、统计工作。要建立救灾款物违规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救灾款物真正发放到需救助的灾民手中。

3、切实做好新灾的应对工作。按照“未灾先动,闻灾快动”的工作要求,加强灾情预警、灾情报送、灾情处置、灾民救助等方面能力建设,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准备工作,保证遇有灾情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一要加强灾情会商。要与气象、水利、国土、地震、农业等涉农部门进行灾情会商,对本地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趋势作出预测。二要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根据本地实际需求,协商有关部门采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形成规模适当、供应充足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三要及时上报灾情信息。汛期和较大自然灾害发生期间,要实行24小时救灾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救灾工作人员要保持通讯畅通,灾害发生后要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四要快速采取应对措施。收到预报预警信息后,相关人员要迅速到岗到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组织开展核灾救灾工作。要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房住、有病能及时医治”。五要抓紧开展倒损房恢复重建工作。因灾

倒损农房恢复重建工作要早计划,早安排,早启动,早完成。县、乡两级要建立完整的恢复重建档案。上半年倒损房户,在夏季前完成恢复重建;下半年倒损房户,在入冬前完成恢复重建。

4、完善救灾工作救助应急预案。根据《定陶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关内容,各地结合实际,及时对乡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以此推进预案演练和隐患排查工作,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加大《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报灾力度。根据省、市要求,《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要延伸到乡镇,各乡镇要进一步熟悉掌握系统的操作运用,统一实行系统报灾,提高灾害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6、建立灾情信息预警体系。一是建立县、乡、村灾害信息员队伍,不断提高信息员灾情预警、收集、传递能力;二是建立灾情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各级灾害信息员,增强救灾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二)减灾工作

7、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利用“

5、12”国家减灾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组织居民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8、全面加强救灾减灾基础建设。一要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上半年,各地做好乡(镇)、村(居)两级自然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素质。要在村级灾害

信息员补贴制度上有所突破,探索建立乡镇级灾害信息员的激励机制。二要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预案演练,并结合灾害隐患排查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三要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要结合本地灾害情况和救灾工作需要,通过改扩建、新建和租借等方式解决救灾物资存储场所。县(市、区)级以上民政部门都要有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乡镇民政部门要有救灾物资储备点,并储备有一定数量和品种的救灾物资。四要加强救灾装备建设。要继续争取省厅和本级财政的支持,迅速配齐救灾减灾工作车辆、电脑、传真机、照相机、摄像机等专用设备,适应救灾减灾工作需要。

9、积极争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不断巩固已获得国家级、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做好今年所申报社区的创建工作,力争至少有3个以上社区(村)达到国家和省级创建示范社区标准(村)。

10、继续做好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认真做好投保对象因灾倒房的报案、资料收集和上报,确保所属对象因灾施保,帮助因灾倒房户早日重建家园。同时,积极做好“两属两户”的农房保险投保工作。

11、进一步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做到帐目清楚、摆放有序、清洁卫生,防止霉烂、暴晒、虫咬和丢失等。早计划、早准备,及时做好救灾

物资储备工作,确保灾民应急所需。同时,积极争取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提高全县抗灾救灾能力。

二O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经验教训。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围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特点,持续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高质量富美*县提供坚强保障。

一、工作成效

(一)应急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及时成立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指挥长和政委。下设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11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并逐步健全会商研判、应急指挥、救援协同等工作机制。以适应机构改革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为目标,全面推进县级“1+4”、镇(街道)级“1+6”、村(社区)级“1+2+3”应急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县11个镇(街道)均已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物资仓库和避难场所,并配备至少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478个行政村(社区)设有安全劝导站478个、安全劝导员3397人,灾害信息员、应急消防协调员478人。

(二)灾害预警响应水平稳中求进。

以“一张图、一张网、一平台”为蓝图,高标准谋划应急管理指挥中心项目。整合水文监测、蓝天卫士、气象云图和应急指挥平台等系统,建成了信息化监测预警网络和应急指挥体系,打通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应急指挥体系。通过调度、微信、电视、广播、应急喇叭等多种平台,及时发布灾害风险预警信息,正确引导灾害舆情。共发布34期大风、道路结冰、寒潮、高温、强对流天气等天气预警提示。指导生产企业修编相关应急预案,并

受理备案36家,督促指导县有关单位、各镇(街道)修编总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60项,建成“1+15”防汛预案体系,对应急预案内容、应急响应程序进行再规范、再完善。

(三)应急救援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整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市场监管局、公检法等部门应急力量建立应急救援大队,下辖26个中队共计1322人;镇(街道)抢险救援队伍11支587人;村(社区)抢险救援队伍478支12338人。积极推进应急装备现代化建设,截至目前仓库有装备类163个品种、安置类66个品种,被服类57个品种,食品生活类79个品种。健全管理机制,制定《救灾物资管理制度》《救灾物资调拨调运程序》等制度明确专人保管,建立台账,做到物资有存放地点、有人管理、有人维护、有调运预案。

(四)应急宣传培训活动频繁活跃。

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目前森林公园、方舱医院等4个避难场所已基本完善。先后组织防汛应急培训、自然灾害信息员培训、演练观摩等活动10余次。围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宣传节点,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地震、火灾等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印制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应急自救手册。共展出展板450块,悬挂横幅800余条,发放应急自救手册、宣传彩页2万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4000余人次,全民应急素质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应急管理体系仍需完善。

应急管理改革还处于深化过程中,“统与分”“防与救”的责任链条仍需进一步衔接,牵头抓总、部门配合、条块结合等机制运行还不够顺畅,亟待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基层基础保障相对薄弱。

基层应急组织建设还不到位,关键基础设施承灾能力有待提升,应急救援专业能力不足,大型、特种救援装备配备有限,应急通信、应急物资、科技支撑等保障还不完善,难以满足极端复杂条件下的救援任务需要。安全应急教育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体薄弱,农村应急能力和水平尚待提升。

(三)科技能力支撑有待提高。

灾情快速评估、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风险治理等能力建设滞后。信息获取能力较弱,信息技术转化率不高,科技装备不足。监测预警技术亟待加强,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策制度创新,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加强与消防、城管、武装、综治等单位沟通协作,完善统一指挥、部门配合、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的防灾减灾救灾运行机制,健全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

(二)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充分发掘专业化培训优势,依托市内培训机构、社会公益救援及省内外高校,通过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形式,对全县应急管理干部、抢险救援队伍、灾害信息员等,组织开展分批次、分类专题培训,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三)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升灾害防范能力。

通过窗口单位、医院、餐馆、小区等显示屏和广播电台、自媒体平台、电视防灾减灾宣传专栏以及“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大型广场专题宣传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同时深入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人身保险、装备保障、业务培训、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发展防灾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支持引导防灾减灾救灾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

下载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要点(2013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要点(2013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救灾减灾工作措施[大全]

    近期,我省连续遭遇台风袭击,降雨集中,致使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出现倒伏现象,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抗灾救灾工作。9月4日上午,省委书......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防灾减灾......

    减灾、救灾预案[最终版]

    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

    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业务培训班讲话稿

    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业务培训班讲话稿 同志们: 今年的汛期已过大半,入汛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高......

    2022年全县(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2022年全县(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汇报提纲:一、工作成效(一)应急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二)灾害预警响应水平稳中求进。(三)应急救援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四)应急宣传培训活动频繁活......

    石城县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意见建议

    石城县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意见建议 1、建议上级民政部门支持县(市)减灾救灾指挥中心和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项目建设,包括建设综合办公楼、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大厅、自然灾害信......

    社区救灾减灾应急预案

    2012年东关社区减灾防灾应急预案 为减少灾害给社区居民造成的损失,确保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区稳定,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最大限度地保护辖......

    2021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

    2021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综合协调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信息传递、灾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