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经济学家为什么长寿有感
谈经济学家为什么长寿有感
很荣幸聆听了周勤教授“经济学与人生法则——经济学家为什么长寿”的讲座。周教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为我们介绍了自1969年以来6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均是高寿的,这些经济学家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参悟了财富人生的诸多烦恼。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短短的十几个字道出了伟大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久久回味。
据统计,1969年至今共有69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去世的经济学家平均寿命约85.7岁。到目前为止,超过100岁的有三人(三人都健在),分别是1911年出生的法国人Maurice Allais、1911年出生的挪威人Trygve Hoavelmo和1910年出生的英国人Ronald H.Coase(罗纳德科斯)。超过90岁的有14位(其中有7位健在)。已经去世的22位经济学家仅有一位低于75岁,3位80岁以下。
下面继续分析一下他们的获奖年龄。平均获奖年龄是66.85岁,1901年前出生的6人全部去世;1902——1911年出生的有9人,其中3人在世;1912——1921年出生的有15人,其中7人在世;1922——1931年出生的有9人,仅一人去世;1932年以后出生的都健在。获奖年龄最大的是1917年出生的莱昂尼德赫维奇,200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年龄最小的是1921年出生的肯尼斯阿罗,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阿罗也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提出者。
周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3位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分别是马寅初(1882——1982),1916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陈岱孙(1900——1997),1926年获哈佛博士学位;张培刚(1913——2011)1945年获得哈佛博士学位。
查阅相关资料后,我认为经济学家长寿的最主要原因是境界。他们有一种止于至善追求最优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一种坦然乐观淡泊的态度。马寅初生于1882年,于1982年逝世,活了整整一个世纪。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专家,以“新人口论”在中国现代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的长寿秘诀到底在哪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健身和他坦然淡泊的心境。
1960年,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6亿人口正好,不能太多,多了以后,森林不够,土地不够,水资源也不够,粮食也不够。由于“人多力量大”的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马寅初所提倡的虽具前瞻性,却不合时宜,结果受到批判,北大校长职务被撤,人大、政协职务均纷纷被撤。本来理论很科学,却遭到了不公正的批判,这是莫大的冤屈,结果人家什么事也没有。百年风雨世情,老人不改淡泊本色,回家后写了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与世人共勉。这么大的打击,他都能坦然面对,可见马老的肚量与心态。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9月11日,他才被平反、恢复名誉,并被教育部任命为北京大学名誉校长。马寅初先生大半生经历坎坷,却能笑对世态炎凉,坦荡面对宦海沉浮,这与他坦然的人生态度密不可分。坦然,是一种高尚的心灵境界。老子说:对不争者,人莫能与之争。这里的不争就是一种坦然,属于自己的,不必争;不属于自己的,争也争不来,争了,将来会失去更多。对别人的成绩要由衷地赞赏,发自真心地祝贺,不要嫉妒,因为嫉妒别人就是伤害自己的开始。
讲座最后周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两位英年早逝的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凯恩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的一生的确是非常辉煌的,他对经济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思想和政治舞台的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也是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应付内外危机、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策和思想传统的根本转换的枢纽型人物。在30年代,凯恩斯发起了一场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根本转变的革命(即著名的“凯恩斯”革命)。在40年代的“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凯恩斯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之前身)等机构(它们构成了所谓的“华盛顿体系”)的组建工作,是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98年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在150名经济学家的投票中,凯恩斯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排名第二)。
1936年2月4日,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这是“凯恩斯革命”的核心文献)的出版,立即在大危机后惊魂未定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西方学者对此评论道:“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有的学者把凯恩斯的理论比做“与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凯恩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经济学原理财富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的成就,与他的背景和个性有关。凯恩斯的父亲(内维尔)是剑桥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母亲(佛萝伦丝)也是剑桥毕业生,曾任剑桥市长。因此,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有机会同一些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接触,并结识一些有文艺才能和创新精神的朋友。后进入剑桥大学专攻数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到剑桥国王学院任经济学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召进财政部工作,曾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并因对德国赔款问题的意见未被接受而忿然辞职回到剑桥。凯恩斯长期担任权威刊物《经济学杂志》的主编,先后出版过几本名著,从事证券投资获利数十万英镑,兼任不少公司的顾问或董事,开办过艺术剧院,担任过皇家学院总务长。“二战”期间凯恩斯担任了英国财政部顾问,是英国战时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战争结束前后,又忙于英美贷款谈判和布雷顿森林会议等一系列活动。1946年4月21日辞世。可见,凯恩斯为20世纪经济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还是辉煌的。
还有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经济学的殿堂里最具
影响力的大师萨缪尔森2009 年12 月13 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离开了人世, 享年94 岁, 这符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大多长寿的传统。在萨缪尔森刚刚涉足经济学殿堂的时候, 经济学远没有现在这样星光灿烂, 学派林立。但在他离去的时候, 任何一个经济学家, 不管其国别、信仰、观点, 都不会否认, 自己是萨缪尔森的信徒。
“就在伽利略去世那一年,牛顿出生了;到了1883 年,马克思去世,但凯恩斯出生了。”萨缪尔森曾幽默地如是调侃历史。他的出现正赶上经济学变革的关键时刻,美国正在取代英国成为经济学重镇,而其中,芝加哥大学尤受经济学界的瞩目。1929 年的大萧条催生了一个世纪的彻底变化。当时,繁荣与衰退更替而行,专制与民主比邻而居。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恐慌的谷底,经济成为所有社会问题的燃眉之急。旧的经济学,即古典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于1776 年开创后,走到了生命力最为衰弱的时候。这是个需要新的经济学指引的时代。这对一个经济学家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1932 年是大萧条的谷底,由这片腐坏的土壤,迟迟长出了一株今天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新学科。”这株大树就是萨缪尔森经济学。
伟大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走了, 带走了一个让我们怀念的大师辈出的时代。萨缪尔森给自己的定位,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中间妥协。虽然萨缪尔森的整个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并非完美无缺。但不管如何, 每一个经济学人都无法抑制地表示出对萨缪尔森的尊重。哈佛大学的曼昆教授说得好:“在我当学生的20 年中,最令我兴奋的课程是我在上大学一年级时所选的连续两个学期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门课改变了我的一生。”无怪乎萨缪尔森敢有一句豪言:“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编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会在乎是谁在为它制定法律,又是谁在为他起草条约。”
参考文献:《马寅初:坦然和健身是我的长寿药》
《向名家学养生,乐观淡泊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经济学界最后一个通才走了》刘伟 《经济生活文摘》 数据来源:周勤教授《经济学与人生法则——经济学家为什么长寿》PPT记录
第二篇:经济学家谈十二五开局:中国进入经济转型阶段
中国经济50人论坛19日举行2011年年会,众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为如何让“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献言献策。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十多位与会专家踊跃发言。会议围绕“十二五”开局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开局之年要处理好三方面问题
吴敬琏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要开好局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十二五”规划我觉得最值得看的是两个,一个是主线非常正确,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另外一个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全面推进改革。然而,中国在“九五”时期就已经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进展并不大。结果到现在,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临界点附近。
吴敬琏说,需要做好三件事来保证开局之年能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这里讲的比较宽松的环境,不是说货币的宽松,而是资源的宽松。“十二五”时期不要因为追求大规模的投资或者过于追求G D P增长速度使得资源和环境太紧张。
首先是宏观经济政策要保证一致性“比如货币政策,现在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个决策中心或者指挥中心来保证政策稳定,因为看起来措施挺乱的。”吴敬琏说,现在政府打击投资购房,于是民众手中的货币就必然流向消费领域,导致物价上涨。可是政府又同时提出要努力管理通胀预期。类似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各种政策互相协调。
第二件事,“十二五”的投资计划需要调整。“十二五”各地方各行业的投资计划都比较大,比如说铁路建设计划投资3.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投资规模也非常大,包括L E D、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等等。这种投资计划需要重新做审核,否则会影响整个“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三件事,“十二五”期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来自体制改革。他认为,目前的“十二五”规划大多都是讨论具体问题,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其实是明确通过改革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模式,这需要政府有“顶层设计”。
吴敬琏说,目前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应该是一个强力政府控制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也是在政府驾驭下的。那么,要想在“十二五”期间让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现在政府就得加紧着手规划或者是设计。有了“顶层设计”才能规划具体项目,设计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改革。当前社会利益已经固化,如果没有整体设计就转型,可能会有消极后果。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刘伟说,宏观调控和宏观政策选择以及完善宏观政策的效果是“十二五”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一定意义上带有滞胀的威胁。所以短期看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防止资产价格的过高。
刘伟表示,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看到两方面的特殊性:一个是和国际社会相比,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在货币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很大而供给不足,换言之就是流动性不足或者银根紧张。因为在欧美国家,危机首先是金融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往往要求货币当局放松银根。然而中国与它们有很大差别,中国货币市场失衡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是货币供给过大,需求相对供给来说长期不足。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中国的市场投资或者是私人投资内动力不足。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欧美国家表现为金融链条断裂,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缺钱,对货币有强力的需求。但是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有输入性,它首先影响实体经济。出口企业没有订单,于是就不需要货币。同时,中国的银行体系由于存在一道防火墙,所以资金链非常稳定,资金充裕,货币供给充足。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是中国货币的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充裕。
之所以发生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差,大企业没有新产品,无法向新投资领域发展,有钱不敢投,投了就是重复建设;小企业制度创新差,不能公平使用融资市场,有需要也拿不到钱。最终就是中国大小企业对货币的有效需求都不足,于是就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其次,中国的货币往往和财政绑在一起,信贷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政政策来实施。如财政担保的贴息贷款,土地财政等等,这样就使得中国的信贷发放量进一步增大。
另外,中国还面临外汇占款问题,去年的外汇占款已经超过基础货币总量。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另一个特殊性是中国现在的宏观经济失衡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情况不同,一定意义上带有滞胀的威胁。
要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长期看当然要靠创新,培育中国经济对货币的真实有效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实施刺激政策增大货币的供给。在短期就货币政策讲,首要目标是防止资产价格过高。因为中国的特殊情况主要是货币的有效需求不足。要实现这个目标,建议多用数量工具,这比运用价格工具更有效。数量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贴现等,但是不太主张过多地去控制信贷规模。
另外,扩大内需很重要。这次检讨美国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过多地强调了货币政策刺激产生的需求效应,而且忽略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政策对供给的改善。中国度过前段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后,“十二五”期间宏观政策应该在强调短期总量均衡外,多关注供给方面的调整,强调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益。
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未富先老”可能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
蔡昉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可能的特点是“未富先老”。也就是说经济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人口的老龄化已经到来。而且由于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是某一项政策造成的,无法用政策来调控。如果生产力没有显著提升,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他指出,中国除了经济水平在赶超富裕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赶超发达国家水平:“2000年中国的人均G D 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现在大概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7%,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老人比重)程度也在赶超,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老龄化比例是6.8%,和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样,但是去年世界平均水平是7.5%,我们的老龄化比例是8.3%,也就是说我们显著赶超了。”
蔡昉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劳动力供给新增量为零。设定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他分析称,整个“十二五”,农村劳动年龄人口转移数量,不足以补偿城市需求。“先老”的结果是,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加速上涨。无论是一般行业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农民工),还是农业雇工,其工资均加速上涨。
另外,中国长期以来缺技术熟练工人,但是今天的情况是由于劳动力供应不足,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在快速增长,出现了比较显著的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工资趋同的现象。也就是说,农民工这个群体教育回报率在下降,于是对农民子弟来说,出现了一种受教育的负激励。
蔡昉说“先老”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意味着中国丧失了原来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同时“未富”意味着中国不会在短时间内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可能出现比较优势真空。
蔡昉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政策调控就可以改变这一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没有生产力提升的显著支撑,未来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不可避免。不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延长人口红利。
首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内需。他认为,内需和目前生产结构以及资源禀赋相适应,不至于使产业结构调整过于剧烈,可以避免比较优势真空状态出现。
其次,实现产业转移。尽管沿海劳动力成本提高,但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仍然低廉,实现产业转移可以延长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蔡昉分析称,中国目前的生产率提高,更多是资源重新配置,而不是微观的基础效益。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进入新的30年经济转型阶段
王一鸣表示“十二五”的特殊性表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新的30年经济转型阶段。要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经济变动。
他说,从短期调控来看“十二五”时期政府宏观调控面临两难,一方面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潜在增长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如果还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话,就会使通胀压力增大,结构调整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从中长期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一个是劳动力供需形式变化,劳动力工资水平迅速提高。其次,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十二五”的储蓄率可能也会发生调整,进而导致投资率调整。今后维系经济较高的增长就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这取决于技术创新。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让农民工市民化以缓解“民工荒”
樊纲称,从官方统计看,中国按理说不会出现“民工荒”,但是却出现了。这一悖论反应了中国的一个特殊国情———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率。
城市化的核心是农民的入城化过程。转移出的农民工过早地退出城市,这是民工荒悖论后面的重要问题。按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来算,我国的工业化率是70%;按照居住人口来算,城市化率才有48%。
樊纲说,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能够部分缓解“民工荒”问题。怎么做才能让农民在城市待下来,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在我国没有出现高能力、高质量生产要素禀赋的情况下,能比较长时间保持劳动力优势这一低能力禀赋,以此来维持一个长期的竞争优势,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十二五”调结构应从调整财政收支入手
魏杰表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是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个人收入之间的失衡引起的,“十二五”期间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应重点调整国家财政收支结构。
魏杰认为“十二五”期间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推动企业成本上升,企业利润调整不会太大,它对结构调整的贡献不会太大。重点还是要调整国家财政。第一是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要下降,目前中国的税率过高。第二是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目前我国财政在医疗、教育、保障上支出不足。
在魏杰看来“十二五”经济结构调整,涉及三个层次,一个是出口、投资、消费结构,出口和投资占的比例偏高,导致结构失衡。第二个是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个人收入失衡,这个表现为居民收入过低。第三个是产业结构失衡。
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哈继铭:经济增速将明显下台阶
哈继铭说,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常态,和过去5-20年相比将明显下一个台阶,速度不可能保持10%左右。道理很简单,主要是受制于资源约束,包括劳动力供给不像过去这么充裕。如果劳动力的市场报酬明显提高,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明显下降。
美国也是这样。其实美国的人口红利拐点已经到来,是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未来几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能保持在3%以上就已经是很快了。
哈继铭表示,如果认识到中国经济的这种变化,中国经济未来就应该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速度。
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政府应该让利于民
张曙光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就应该让利于民。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不是技术选择、投资选择的问题,而是体制和利益的问题。
张曙光称,不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十二五”经济结构转型很难成功。1994年之前,政府的收入在下降,国有企业在退出,民营企业在发展,是一个政府让利于民的局面。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老百姓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而且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张曙光说,中央有钱,地方要办事却没有钱,这是个体制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各个地方都要大干快上,经济转型也很难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新情况下也要保护市场机制
王建说,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后,为了反危机,中国经济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为了保增长出现了国有资产在各领域加速进入,为了结构调整又事实上导致民营经济被全面挤出。这都是与市场机制相违背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经济增长严重受到资源约束的时代,瓶颈越来越多不能成为市场机制退出的理由。要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要采取措施,是不是要研究在新的短缺情况下怎么保护市场机制,怎么样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规范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
郑京平说“十二五”要开好局起好步,就要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及市场体制和机制。关键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特别是对市场主体在竞争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进行必要的约束。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规范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县级政府发展模式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奇迹的主要原因,这个发展模式内涵是以县政府为主导,以一个县地域为边界,县和县进行竞争。这种模式的积极意义是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向前发展,释放了巨大活力,体现出了强大的推动力。但是它的不足使得市场竞争中的负外部性约束的主体缺位弱化,政府本来应该是做裁判员,现在变成运动员或者准运动员,只考虑运动成绩,忽视运动成绩创造成本和对社会带来的危害。
怎么样规范?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作为公共事物管理者的意识和作用,把对于县级政府考核目标更多强调在这方面。第二要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在这方面的约束。强化舆论监督,同时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提防出现债务危机
曹远征说,未来5年中国经济发展可能遇到的最大担心是投资下来了而消费却没有上去。中国最近的这一轮投资是在2年前发生的,从经济周期来看,要到明年才能结束。这一轮投资让中国经济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时,未来1、2年看不到消费增长的持续动力。
这就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产能过剩,第二是债务投资。由于这一轮是政府投资,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所以地方融资平台模式高度负债,要小心债务危机的出现。尤其是现在,地方融资平台负债问题与股市、资本市场和银行联在一起,如果债务危机出现,可能导致一系列后果。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不解决体制问题很难转变发展方式
王小鲁说,“十二五”规划强调发展方式转变非常有必要,但是怎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没有说的太清楚。发展方式转变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体制问题,不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很难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现在发展方式的问题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储蓄过度,由此带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未来中国想再靠出口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恐怕不现实,投资增长是不是仍然可以起到主导经济的作用也是个问题。当前中国这样一种发展方式已经很难维持下去,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在体制层面解决这些问题,包括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
第三篇:读《为学》有感
读《为学》有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是清代彭端淑说的,有错吗?
读了《为学》,我心里就感到隐隐作痛,夜不能眠,它令我脸发烧,心作痛,所以我内心很不平静,心中的涟漪不断荡漾,我不得不暗暗地责问自己:进了初中后,你究竟在赶什么了?
可能是升中考吧!升中考的失败对我的打击实在太大,太大了!升中考的失败使我遭受到许多的白眼,许多的指责。这都足以令我陷入万丈深渊,不能自拔。我对学习失去信心,直到在暑假姐姐引导我学会了《为学》一课后,我对学习有了希望,对生活也有了希望。现在老师让我真正领会到当中《为学》一课的奥秘了。
这《为学》使我看到以前的我:成绩差,总为自己寻找一些客观的原因(藉口),说什么“我很笨”呀、“我基础不好”呀,“试题太差”呀之类的话。殊不知:为了学习知识,搞好成绩,我付出过努力吗?付出过多少艰辛劳动,我又有没有改进学习的方法?我“学之”了吗?我“为之”了吗?
论条件,我会比文中的“穷和尚”差吗?他几乎三餐温饱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但他仅靠他双脚,只是去几千里外的南海,意料之外的是,他竟到达了目的地。他靠得是什么?靠得是他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为现实理想而付诸行动的毅力。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三十二岁
突然耳聋了,当时的他心情痛苦之极了,但他就是靠着他对音乐的那种追求,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困难,创下了一部惊世之作----《第九交响乐曲》。这说明了什么?
论天资,不可否认,我们的同学有的天资较差,反应迟钝,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搞不好学习呢?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侯就是又聋又哑,被人称为“笨蛋”。也许当时他真是十分笨,可是他“笨鸟先飞”,终于靠自己的勤奋刻苦,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可见,“笨”并不是借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笨”而止步不前。“不学”“不为”,又怎能搞好学习呢?
学过《为学》,我如梦初醒,后悔莫及。前人在逆境中,在艰苦环境中能有这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在这样好的条件下,难道没有了吗?
第四篇:读《为学》有感
~-7-9 字数:716昨天我看了清朝作者彭端淑写的一篇文言文——《为学》。文言文注解,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两个和尚去海南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阐述了“是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想到了现实社会,我觉得彭端淑的语言是极赋有哲理性的,并且他所阐述的事理完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正如文中开头所讲:“天下事有难易呼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呼?学之,则难者亦难矣。不学易者则易难矣。”文中说的很对,天下的事有容易和简单之分吗?没有,这正如作者所说:只要去做,难事也会变简单;而不去做,简单的也会边难,就如文中的那两个和尚;富和尚随有财富,却没有志向,而穷和尚随穷,但有远志,有信心。就平这两样,他达到了他最后的目的,以至于最后“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结果。由两个和尚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有心者事竞成的作风。真的,人各立志,每人都能成功吗?不是由古到今,每一个干部都立志,都宣称自己要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可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当他们登上官位时,就志呼所以,贪赃枉法,以至于最后使国家受损失,使人民受害,连自己也不能堂堂正正做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空怀大志,并没有付诸行为,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比如我身边有一些同学,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而他们呢?却不知父母的苦心,看到这些好条件,就不在认真学习了,而是一天乐不思蜀的玩着。他们并不是没有志向,而只是对现实状况感到满足,所以就忘记了自己的行动。人们常说:“寒门出才子”。由此可见,人生立志,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向穷和尚那样,有所想必有所做才行。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第五篇: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很久不曾这样静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总觉得很忙,忙着赶作业,忙着兼职,忙着实习,忙着处理人际关系„„闲暇的时候,总是打开电脑,看看电影,或者写写日记,看得最多的刊物就是报纸和杂志,好像在这样忙碌焦躁的时代,让人焦躁得完全静不下心来,静静地读一本好书。曾经强迫自己去看一些好书,但是每次不是无疾而终,就是看完之后觉得索然无味。
当我翻开朱光潜先生的《谈美》的时候,我正坐着公车去兼职。在那样喧嚣的环境下,我却能看得津津有味。原来我觉得美学可能是一门挺艺术化,挺高深的学科。可是,朱光潜先生却把美学的各种深沉的道理,用生动浅显的话语表达出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他说的道理。
看一本书,不得不看的是它的前言。这本书的开场白中,朱光潜先生就表明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他希望通过谈美,教会人们如何去“怡情养性”,去“免俗”,最终达到净化心灵,拯救社会的作用。虽然这本书的年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我觉得对于现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名已经成为了一件很简单的事。类似“凤姐”这样的以其不同常人的思想和行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样粗俗的卖点竟然也可以达到这样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我想人们确实需要学习如何去“免俗”。这个世界应该有很多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欣赏和关注。“免俗”了之后,我们的心灵就被充实了,被净化了,社会也就更和谐进步了。
这本书分为十五章来谈美,每一章其实都教会了我很多,我最喜欢的或者说感悟最深的就是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四章“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第十四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十五章“慢慢走,欣赏啊!”下面我就简要谈谈对这几章的感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我们会说的一句话,朱光潜先生用这句广为人知的话,告诉我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都需要一定的距离。很多人都有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但是只有少数人可以将这种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转化为一种艺术。艺术的创造不光需要一种感情,还需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观赏。而对于任何事物的欣赏,我们都要也都需要适当的距离。当你身在其中时,或许你会被很多实际的需求、欲望或者其他种种因素制约,而蒙蔽了你去发现美的眼睛。“艺术都是主观的,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在生活中,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与人相处,距离近了,我就会发现别人身上各种缺点,然后对一个人的印象就慢慢变差。假若是隔着一定的距离,那么我了解和看到的就只是别人的一面,至于其他的一些面,我就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我理想的那样。所以,要保持美感,我想人和人之间还是需要一定的距离。但假若那种距离必须消失,就好像恋爱和婚姻,那么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由“美”到“不美”的转变。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实际上是朱光潜先生的一个十分微妙的比喻。希腊女神雕像在这里就代表着艺术的美感,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就代表着快感。英国19世纪的一位著名学者罗斯金曾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很多人把快感和美感混为一谈。朱先生认为,美感有两个要素:
1.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2.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好看,帅气一般都是快感,而非美感。真正的美,应该像希腊女神雕像一样让人在欣赏的时候沉浸进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欣赏,更不会知道自己是否喜欢。等到这个过程结束后,才回想起刚才的欣赏过程很愉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常常勉励自己努力学习的一句话。在这里,朱光潜先生引用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创作的灵感也是从功夫中出来的。很多人认为天才就是遗传和环境造就的,和本身的努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凡是取得成就的天才虽然有遗传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但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即使平凡的人也可以创造美,创造艺术。但是下功夫不光是指在书本上,还应该注重在各个领域的拓展。我们做任何事,不光是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假若没有一定宽度和一定深度的见识,只专注于工作上的小范围的提高,仍然很难得到很大的突破。所以不妨在闲暇的时间,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见识,读书、看报、上网、旅游,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做的一些事。
“慢慢走,欣赏啊”其实也是朱光潜先生对读者的一个忠告。人生中处处都有艺术和美,我们对于人生要抱着严肃的态度,认真地对待生活,但是也不应失了豁达的情怀。生活在当代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大多为了房子、车子和票子不断地拼搏。但是有多少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呢?虽然整天忙成一团,但是忙乱之后,伴随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空虚。要想获得情趣丰富的幸福生活,我们就应该偶尔停下脚步,站在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立场,去观察我们的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美。艺术是情趣的活动,当你懂得欣赏艺术的美,你的生活也就会瞬间变得情趣丰富。
我想对于一本书的参悟,只此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三年、五年以后,重新拾取这本书,我可以有更深刻的见解。
广电803班
200820940525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