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谈立志》有感(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4:5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谈立志》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谈立志》有感》。

第一篇:读《谈立志》有感

读《谈立志》有感

读《谈立志》有感

书名:《谈修养》

作者:朱光潜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武大校内湘皖两派内讧,遂以朱光潜出任教务长来调和,因为他是皖人而和湘派较友好。按国民党规矩,学校“长字号”人物都须参加国民党,朱光潜名义上被拉入国民党(后挂名三青团中委和国民党常务监委)。并让他在国民党的《中央周刊》上经常写稿。虽然如此,他并不屈从任何政治偏见,忠于理论思想的撰文,陆续发表了各类说诗、论文、谈修养的文章,后来整理编辑,集成两本书《谈文学》、《谈修养》。《谈立志》就是《谈修养》中的一章。

读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书中的《谈立志》一文,其中“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给我映像最深,我觉得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发生问题时老是从他人的身上找缺点,从来不看看是否是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后果。我们应该养成自己的责任自己担当,成功是自己的成功,失败也是自己的失败。能够养成责备自己,信赖自己这样才能够离成功更加接近。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但是我认为这句话成立也是有前提条件的,所谓立志,即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古人云:“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所有立下志愿的人都可以努力达成自己的志愿,那要看他的努力程度以及志愿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是脱离实际情况而凭空想象,如果凭空想象那就是空想了。

然而志愿的大小也是成功与否或者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有志者事不成者也是很多的,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都是神话>故事,具体的愚公是否真移走了太行、王屋二山,精卫最后是否真的把大海填平也无从考证。朱先生吿诫我们年轻人,有志是好的,但是不要做常立志之人,而要做立常志之人,这样的青年才会有大作为,不会碌碌无为的虚度光阴,要做对家庭、公司、社会的有用之人。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凡是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他们的志愿都是切合实际情况而定,且为之努力奋斗。念书时,我想我们都曾经写过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都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很高的幻想,都有自己的理想,可是现实呢,我们又有几个人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工作后,领导经常让我们写自己的规划,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是一些事情往往就存在自己的观念之间,在写规划时往往是想的特别好,等真正实施时却是困难重重,有很大的可能性自己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牵绊而推脱自己的任务,推脱自己的责任,致使那个工作或者生活没有发展下去半途而废就是这样来的。人们常说:不怕路远,就怕志短。志愿宏大与矮小的区别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也不能做常立志之人,而要做立常志之人。

蔡爱芹

第二篇: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很久不曾这样静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总觉得很忙,忙着赶作业,忙着兼职,忙着实习,忙着处理人际关系„„闲暇的时候,总是打开电脑,看看电影,或者写写日记,看得最多的刊物就是报纸和杂志,好像在这样忙碌焦躁的时代,让人焦躁得完全静不下心来,静静地读一本好书。曾经强迫自己去看一些好书,但是每次不是无疾而终,就是看完之后觉得索然无味。

当我翻开朱光潜先生的《谈美》的时候,我正坐着公车去兼职。在那样喧嚣的环境下,我却能看得津津有味。原来我觉得美学可能是一门挺艺术化,挺高深的学科。可是,朱光潜先生却把美学的各种深沉的道理,用生动浅显的话语表达出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他说的道理。

看一本书,不得不看的是它的前言。这本书的开场白中,朱光潜先生就表明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他希望通过谈美,教会人们如何去“怡情养性”,去“免俗”,最终达到净化心灵,拯救社会的作用。虽然这本书的年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我觉得对于现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名已经成为了一件很简单的事。类似“凤姐”这样的以其不同常人的思想和行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样粗俗的卖点竟然也可以达到这样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我想人们确实需要学习如何去“免俗”。这个世界应该有很多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欣赏和关注。“免俗”了之后,我们的心灵就被充实了,被净化了,社会也就更和谐进步了。

这本书分为十五章来谈美,每一章其实都教会了我很多,我最喜欢的或者说感悟最深的就是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四章“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第十四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十五章“慢慢走,欣赏啊!”下面我就简要谈谈对这几章的感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我们会说的一句话,朱光潜先生用这句广为人知的话,告诉我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都需要一定的距离。很多人都有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但是只有少数人可以将这种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转化为一种艺术。艺术的创造不光需要一种感情,还需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观赏。而对于任何事物的欣赏,我们都要也都需要适当的距离。当你身在其中时,或许你会被很多实际的需求、欲望或者其他种种因素制约,而蒙蔽了你去发现美的眼睛。“艺术都是主观的,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在生活中,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与人相处,距离近了,我就会发现别人身上各种缺点,然后对一个人的印象就慢慢变差。假若是隔着一定的距离,那么我了解和看到的就只是别人的一面,至于其他的一些面,我就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我理想的那样。所以,要保持美感,我想人和人之间还是需要一定的距离。但假若那种距离必须消失,就好像恋爱和婚姻,那么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由“美”到“不美”的转变。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实际上是朱光潜先生的一个十分微妙的比喻。希腊女神雕像在这里就代表着艺术的美感,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就代表着快感。英国19世纪的一位著名学者罗斯金曾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很多人把快感和美感混为一谈。朱先生认为,美感有两个要素:

1.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2.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好看,帅气一般都是快感,而非美感。真正的美,应该像希腊女神雕像一样让人在欣赏的时候沉浸进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欣赏,更不会知道自己是否喜欢。等到这个过程结束后,才回想起刚才的欣赏过程很愉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常常勉励自己努力学习的一句话。在这里,朱光潜先生引用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创作的灵感也是从功夫中出来的。很多人认为天才就是遗传和环境造就的,和本身的努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凡是取得成就的天才虽然有遗传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但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即使平凡的人也可以创造美,创造艺术。但是下功夫不光是指在书本上,还应该注重在各个领域的拓展。我们做任何事,不光是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假若没有一定宽度和一定深度的见识,只专注于工作上的小范围的提高,仍然很难得到很大的突破。所以不妨在闲暇的时间,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见识,读书、看报、上网、旅游,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做的一些事。

“慢慢走,欣赏啊”其实也是朱光潜先生对读者的一个忠告。人生中处处都有艺术和美,我们对于人生要抱着严肃的态度,认真地对待生活,但是也不应失了豁达的情怀。生活在当代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大多为了房子、车子和票子不断地拼搏。但是有多少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呢?虽然整天忙成一团,但是忙乱之后,伴随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空虚。要想获得情趣丰富的幸福生活,我们就应该偶尔停下脚步,站在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立场,去观察我们的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美。艺术是情趣的活动,当你懂得欣赏艺术的美,你的生活也就会瞬间变得情趣丰富。

我想对于一本书的参悟,只此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三年、五年以后,重新拾取这本书,我可以有更深刻的见解。

广电803班

200820940525张瑜

第三篇:谈读《韩愈》有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谈读《韩愈》有感

公文 谈读《韩愈》有感

我外孙从外省来汉看望我们,在他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中有一篇写《韩愈》的,读后深为韩愈蒙冤被贬之后仍能为民办事实、办好事之举而感动。

韩愈是1200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曾任监察御史,其诗文写得好,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有些诗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中,如《师说》就是讲的“从师学习的道理”。还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等。这些至理名言,如今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在广东潮州有一韩公祠,依山傍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一山,叫“韩山”。祠前有一江,曰“韩江”。当地人说“韩祠、韩山、韩江”皆因韩愈而名。为何一介书生一个小官能享如此之礼呢?这还得从唐宪宗说起。原来这位皇帝十分痴迷佛教,他评说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有释迦文佛的指骨一节,便派遣特使用香花把它迎进京城皇宫。动员臣民捐款捐物。韩愈对此很反感、很厌恶。因为韩愈是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他就上表报谏,说“佛如有灵,能作富崇,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触怒了唐宪宗,竟把他问成死罪。后经当朝宰相裴度等大力解救,免得一死,但被贬至广东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潮州作一刺史。潮州当时被视为荒蛮,充满瘴气之地。

韩愈报谏,说明他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和不顺。李白只是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柳永只是屡试不第而已。而韩愈一下子被打入18层地狱。在其被贬之后,其家眷也被逐出京城长安,12岁的女儿惨死驿道旁,弄得家破人亡。此时韩愈的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甚至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其在过蓝关(陕西省商县)时写了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诗是写给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孙湘的(即民间传说韩湘子),其心境可见一斑。

韩愈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境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气候、水土条件不错,但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学校不兴。农耕方式原始、落后。有钱人养奴成风,而唐律明文规定不能设良为奴,而此地还在买卖人口,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人们长年累月生活在浑噩之中。韩愈见此情景大吃一惊。他想,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不管呢?但韩愈是贬臣,理应老老实实等待时机,不可主动参政。但他忍不住,他觉得用自己的知识还能为百姓做点事,与百姓的苦相比,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算不了什么。他到任后,如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样,连续作了几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地潮江中鳄鱼多,为害甚烈,但当地人迷信,只知投食牲畜以祭,这徒劳无益得不偿失,韩愈用弓弩、毒剑矢之,大除其害。二是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三是废除农奴制,释放奴婢,不设蓄奴。四是请先生、建学校、兴办教育,倡导讲普通话。从他到潮州后至调离潮州共8个月,就办了这4件事。且不说事之大小,但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诚心。一个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乃难能可贵了。

韩愈被贬后心境之苦,不言而喻。但他到潮州后没有消沉没有心灰意冷,牢骚满腹。而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对当地的愚昧、落后没有抱怨,而是泰然处之,脚踏实地尽力去为。有人研究说,韩愈来潮州前,潮州地区只有进士3人,韩愈来后至南宋时有进士172名。这是他兴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所以说,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冤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只认你的功绩。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韩山、韩江,不是纪念他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这是人民群众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微不足道的。但是当其与老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时,就会被社会承认,就将价值无穷。

在1000多年前,韩愈能作出如此有益于人民之壮举,确实是值得称道的,值得纪念的。但这只是一个小局部之举。而现今中国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所作之举,世界瞩目,全民振奋,将永垂青史,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公文

第四篇: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

(一)朱光潜把自己写于1932年的《谈美》称为“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文艺心理学》我是还没有读过,但是这本小书的确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经读过的书库当中很难有一本可以与她相媲美,因为朱光潜先生把枯燥、复杂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倘若如今“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们看见七十多年前朱光潜先生的作为,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赧颜。《谈美》全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她就像一个耐心的长者又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与你交谈。读罢此书恍然大悟:美学也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东西。以下概括《谈美》各个章节的大意—— 《开场话》开门见山地表述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医治社会腐浊、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药是“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话语使读者体验“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得出结论:个人所见事物的形象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木商的实用的态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偏重事物的关系、抽象思考,画家的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因此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广之,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它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而已。人不但移情于物,而且极易模仿物的形象。《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享乐主义的美学错误地将“快感”等同于“美感”,“快感”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作者把弗洛伊德派心理学也纳入享乐主义。“美感”过后伴随着“快感”。《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考证、批评都不是欣赏(美感),但欣赏却要有考据学、批评学作基础。《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美是外物、人心婚媾后所产的婴儿,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但是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错误地承认自然中本来有“美”,它们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通常所谓“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态,“艺术美”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都要根据想象与情感,但是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因为艺术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想象多半是再现的,即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想象也有创造的,创造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创造的想象又可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有选择时就已经是创造。联想可分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又有“拟人”“托物”两种结果。《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情感的阴驱潜率使诗人对于出于己者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旧经验的新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原来似散漫、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散漫、不重复。《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借用写诗词必须受格律约束的道理,说明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后来都做到脱化规律的境界。《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遗传和环境对于天才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这只是一种本钱,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的,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纵观全书,先生博学多才的本事已经领教过了,无论是古典诗词、传说典故,还是艺术流派都信手拈来。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十一、十二章,因为先生系统地阐述创造与想象、情感、格律的关系时竟然把王昌龄的小诗《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优带昭阳日影来。”分析得令人叹为观止:王昌龄使用接近联想写到“团扇”,“寒鸦”是拟人的手法隐喻赵飞燕,“昭阳日影”象征皇帝的恩宠,长信宫四周的许多事物之中只有带昭阳日影的寒鸦可以和弃妇的情怀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显出一种“怨”的情境。《长信怨》前两句拆开来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后两句,但是如果没有前两句所描写的荣华冷落的情境,便显不出后两句的精彩。《长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龄的独创,但是“七绝”这种格律却不是他的特创,他以前和以后也有许多诗人用它。这忽然给我一个启示,通过心理学和美学的分析,原来唐诗如此值得玩味啊,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作。

(二)读《谈美书简》有感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这本书是以信件的方式组成的,大多都是给读者的回信。(这一点,书中也有提到过)因此也就比较浅显易懂。在“知识链接”一栏中,编者提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美的知识。这让我们也提前了解了一些有关美的知识。虽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例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以前读书时候随手记下来的,在电脑上敲出来,也算是对自己的交待吧。我早想整理一下手边那一大堆看书时兴致所致记下的文字,哎,真是乱七八糟,扔的到处都是,又舍不得丢掉。

1、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2、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

把这种生命流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3、“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在此,生活的妙处也在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出现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4、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5、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晋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达而不知道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严肃而不知豁达。

6、老实说,我对许多哲学家的话都很怀疑,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趣。我以为,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都只能当作艺术品去看。哲学与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每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他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一美感对象了。

7、科学家去寻求这一类事实,穷到究竟,也正是因为它可以摄魂震魄,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未隔阂。

8、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9、微笑是一种不动的笑,是一种看不尽的笑;

缘分是一种不可求的联系,是一种不能断的关系;

觉悟是一种不清醒的感知,是一种不可说的透彻。

10、真正的科学家,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具有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

第五篇: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卡桑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即便是对于我来说,内容和结构都不是那么晦涩难懂。在这书的开篇,朱光潜用平和的语句来引导读者,让人们融入这本书,塌下心来认真读下去。这无疑使我感到温暖,作者并没有摆架子,全然是和气的。

还记得我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候,满篇的慷慨激昂的句子把我搞得头昏脑胀,只得一字一句地认真解读。如此看来,作者的书倒像是周国平的风格,用那温润平和的语句将深刻的道理解释得更加易于接受。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言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许多比喻和例子。不但有典籍中的,还有贴近生活的这使得整本书所适应的年龄段大大的地扩大了。

另外在结构上,他也体贴地把问题都摆出来,为人们一一解答。

以前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看过这本书的时候却变得犹豫了,甚至是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有点愧疚。

一、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当我看到西藏那独有的韵味时,我就被迷住了。那湛蓝的天空,玄妙的天葬,浓郁的桑烟,凶猛的秃鹫,纯美的佛教,虔诚的朝圣……无不使我心驰神往。就开始幻想有一天离开家乡,到西藏去,爬上最高的佛塔,抵达离天国最近的地方。

可是在看到第二章时,我犹豫了。

难道离开家乡奔赴异地,真的那般美好?

我们将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固然幻想中的都会实现,但是实现的前提中,有一项就是生存。连生存都无法做到,还谈什么实现梦想?

当我们站在事实面前的时候,会被打击得一无所有。因此,艺术是艺术,实际人生是实际人生。

把目光调试到合适的位置,坦然而憧憬地面对每一天。

二、宇宙的人情化

“子非鱼。”

这句话从小就听老人们说过,但是成长至今我都不信,以为那只是骗小孩子要听话的表现。还有一点促使我否定这种观点,那就是换位思考。

许多人教导小孩子,都要求他们会换位思考。可这难道不与“移情作用”这种说法相违背吗?

仔细读了朱光潜的分析,我才有所分辨。

“移情作用”是将自己的想法无恶意的加于它物之上,自己的情感和物体的情感相互融合,达到美的平衡。这虽然不尽是出于理智的,但是达到的效果是和谐的。

“换位思考”是一种反省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达到的效果也是好的。

作者用“宇宙的人情化”来概括这种移情作用,很是富有人情味。

三、“人生的艺术化”

在郊区还感觉不到什么,但是无数次的去北京体验生活,让我感觉到城市中的生活节奏已经比郊区快了近乎一倍。

谁都愿意奋斗,为自己或者珍视的人赢得驾驭生活的资格。殊不知,在忙忙碌碌的生活

中,已经失去了很多次这样的机会。

何谓“驾驭生活”?是的,奋斗是必要的,但是在奋斗的同时不能忘记为生活曾添情趣。比如在堵车的时候听听相声,在烦躁的时候抄抄诗文,不都能使自己过得好受一点么?

没必要跟生活像对仇人一样,生活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那何不享受一下呢?不要对自己太残忍,在一定限度内的放松有助于更好的提升。当然,是放松而不是放纵。

我用了半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遍,隔了一天再读了一遍,并且在摘抄之后又读了一遍,三遍之后,才敢提笔写读后感。并不是晦涩难懂,而是尊重这本书。在其中不仅可以找到美学的知识,心理学、逻辑学也有所涉及,并且通俗易懂,这书是值得读一生的好书。

人生漫漫,多学了一些道理,便有了更大的资本去享受美。

下载读《谈立志》有感(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谈立志》有感(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艺术组黄德钦 “美术”是什么?我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分析了美术的分类,美术的功能等。但我始终不忘跟学生强调说就是一门“美”的“技术”学科。 作为美术老师,......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孩童,会因为浅读了一个奇妙的童话而幻想世界;老人,会因为浅读了一封亲人的书信而倍感温暖;你,会因为浅读了一篇睿智的哲理小品而心生感悟;我,会因为浅读了......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问题的短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有幸拜读之。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出的......

    读《也谈“班主任”》有感

    读《也谈“班主任”》有感 左雅 这篇《也谈“班主任”》可以说与我平日的工作是息息相关,因为我也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所以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格外认真。在平时的工作中总会......

    读《谈美》有感(通用)[全文5篇]

    读《谈美》有感范文(通用6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谈美》有感范文(通用6篇......

    我读《谈美》有感

    我读《谈美》有感 一.写在前面 在我没有真正拿到这本书前,我一度认为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可能会有些枯燥,至少不会是我这个90后喜欢的风格。然而,在仔细研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意外地......

    读《德鲁克谈自我改造》有感

    读《德鲁克谈自我再造》有感 生命中充满了无穷的选择。有一种选择的感觉最精彩,但又是最难体会到的,那就是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这是一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想要的感......

    读《魏书生谈课堂教学》有感

    读《魏书生谈课堂教学》有感之前学校让观看魏书生的视频,已经是收获良多,这段时间读了《魏书生谈课堂教学》更是受益匪浅! 首先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己是教语文的,那么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