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林散之谈书法》有感
林散之谈书法
林散之 中国书画报
绘画 汤雨舟 ***495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要学点真东西。
要好好学,不要与别人争时名。不要套上虚名,忙于应酬就不行了。古人说: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功。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古人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就是要化千锤百炼功夫,才能把铁炼成绕指柔。古人是不会欺人的。
须从楷书入手。楷书宜学六朝和唐各大家,以后由楷入行、入草,法备而不逾规矩。
要近学古之贤者,他们成名不是偶然,实有独到之处。总之先学一家,不宜学时人,不宜学近代人。
古人云:业精于壹荒于乱。古代大书家只专一两种,怕分散精力。不能见异思迁,浅尝辄止。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頫是行书,苏、米也就是那么二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
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
天天练是必要的。但要认真不苟。从前杂货铺管帐的一天写到晚,不是练字。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很多人重复父辈,由开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小孩子学书,要先由楷入行,由行入草,打好基础。否则钉头鼠尾,诸病丛生,要改也就难了。
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王右军讲执笔之法,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
太快!要能留得住。快要杀得住。米字也是骏快,也是要处处能停。
写字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滞涩不能像清道人那样抖。可谓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刚劲才能秀。秀,恐近于滑,故宜以缓救滑。字宜刚而能柔,乃为名手。最怕俗。
现代人有四病:尖、扁、轻、滑。古人也有尖笔的,但力量到。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
读后感
林散之的这篇文章,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他的学生陆衡先生把他平时关于书法的言论编辑出版的,名为《林散之谈书法》,其中除学生记录的他的言论外,还有他因耳聋和学生交流不便而用字条交流的笔录,以及他写的跋语、诗等。在语言风格上,这本书是语录体。语言简约,立论卓然。我读此书,受益颇多。此书开篇,即讲书品与人品之关系,讲学书者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操守,同时,对学习篆、隶、楷、行、草都多有分析。
林散之对做人、为学、写字三者之间的关系,阐释得最为深刻、透彻:“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他就是这样把艺术同做人联系起来的,主张要做学问,做学人。学人的本质或者说学人的追求,他是这样阐释的:“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
他谈书艺,深沉而凝练。由于是现身说法,所以显得格外生动,令人高山仰止的同时又印象深刻。
他认为学习书法要严谨——“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天天练是必要的。但要认真不苟。从前杂货铺管帐的一天写到晚,不是练字。”“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
同时也要破除僵滞——“写字愈工愈俗。”“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古人作书,笔为我所用,愈写愈活,笔笔自然有力,„„”林老是如何学大王的呢?他自己说了:“学王(羲之)就是随意浓淡不拘,求神似,不求形似。”
他特别强调执笔,强调执笔要保证中锋:“居尝论之,学书之道,无他玄秘,贵执笔耳。执笔贵中锋,平腕竖笔,是乃中锋;卧管、侧毫,非中锋也。”这应该是针对运笔来说的(“不看两头看中间”),否则“振迅”又从何谈起?他对悬肘有独到而深切的体会:“悬肘是基本功之一,犹如学拳的要‘蹲裆’,蹬得直冒汗,水到渠成,便能举重若轻。”“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写大字要用臂力,不能光用腕力。用臂力才能力透纸背,这是真力。”还有一句经验之谈:“写寸楷即可悬肘。”
关于方圆结合,林散之有其独到的领悟。“圆而无方,必滑。方笔方而不方,难写。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关于墨法,林先生说的更加生动。“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墨要熟,熟中生。”
林散之这篇文章,不论对于我们学习书法还是学会做人,都是非常珍贵的指导手册,读完受益匪浅。
第二篇:读《林散之谈书法》有感
<<林散之谈书法>>之读后感
林散之谈书法摘选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古人云:业精于壹荒于乱。古代大书家只专一两种,怕分散精力。不能见异思迁,浅尝辄止。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頫是行书,苏、米也就是那么二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很多人重复父辈,由开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读后感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她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情感的抒发。在鉴赏书法的时候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是大有裨益的。书法最感染人的就是书写者的那个精神性,在作品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情感,让人感觉被人同此心的那种东西抓住了,我认为那就是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鉴赏艺术的灵魂,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动人的因素。
中国书法可以说是世界文字史上的古化石,她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说明了她的存在价值和她的必要性。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和书法鉴赏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持之以恒的练习书法,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持久,使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理解力加深,能够让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书法要严谨——‚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天天练是必要的。但要认真不苟。从前杂货铺管帐的一天写到晚,不是练字。‛‚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
同时也要破除僵滞——‚写字愈工愈俗。‛‚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古人作书,笔为我所用,愈写愈活,笔笔自然有力,……‛林老是如何学大王的呢?他自己说了:‚学王(羲之)就是随意浓淡不拘,求神似,不求形似。‛
关于方圆结合,林散之有其独到的领悟。‚圆而无方,必滑。方笔方而不方,难写。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关于墨法,林先生说的更加生动。‚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墨要熟,熟中生。‛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林散之这篇文章,不论对于我们学习书法还是学会做人,都是非常珍贵的指导手册,读完受益匪浅。
第三篇:读《事半功倍读书法》有感
读《事半功倍读书法》有感
单甲完小 田翠莉
2013年6月
通过阅读《事半功倍读书法》这本书,使我对读书又有了新的认识。工作了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工作中自己懂得知识实在是太少了,愧对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每读一本书,总不停地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没有更多的智慧,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是心灵的导航,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开拓视野、纵横时光。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学术突飞猛进的知识时代,人人都需要终身学习、高效学习。然而各类书籍层出不穷,让人不寒而栗。如何读好书,读什么样的书确是一个学问。
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人类发展到今天,书籍可谓浩瀚无际,即使是某一学科的书籍,一生也难一读完。我们面对知海书林,最重要的选择,宜背诵的则背诵,宜精读的则精读,宜粗读的则粗读,不宜读的则不读。读书要有选择,选择好书读,不好的书不读。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可以励志。从今以后,我们应该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开启新的读书生活。
第四篇: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很久不曾这样静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总觉得很忙,忙着赶作业,忙着兼职,忙着实习,忙着处理人际关系„„闲暇的时候,总是打开电脑,看看电影,或者写写日记,看得最多的刊物就是报纸和杂志,好像在这样忙碌焦躁的时代,让人焦躁得完全静不下心来,静静地读一本好书。曾经强迫自己去看一些好书,但是每次不是无疾而终,就是看完之后觉得索然无味。
当我翻开朱光潜先生的《谈美》的时候,我正坐着公车去兼职。在那样喧嚣的环境下,我却能看得津津有味。原来我觉得美学可能是一门挺艺术化,挺高深的学科。可是,朱光潜先生却把美学的各种深沉的道理,用生动浅显的话语表达出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他说的道理。
看一本书,不得不看的是它的前言。这本书的开场白中,朱光潜先生就表明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他希望通过谈美,教会人们如何去“怡情养性”,去“免俗”,最终达到净化心灵,拯救社会的作用。虽然这本书的年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我觉得对于现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名已经成为了一件很简单的事。类似“凤姐”这样的以其不同常人的思想和行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样粗俗的卖点竟然也可以达到这样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我想人们确实需要学习如何去“免俗”。这个世界应该有很多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欣赏和关注。“免俗”了之后,我们的心灵就被充实了,被净化了,社会也就更和谐进步了。
这本书分为十五章来谈美,每一章其实都教会了我很多,我最喜欢的或者说感悟最深的就是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四章“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第十四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十五章“慢慢走,欣赏啊!”下面我就简要谈谈对这几章的感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我们会说的一句话,朱光潜先生用这句广为人知的话,告诉我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都需要一定的距离。很多人都有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但是只有少数人可以将这种不平凡的经历或者见闻转化为一种艺术。艺术的创造不光需要一种感情,还需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观赏。而对于任何事物的欣赏,我们都要也都需要适当的距离。当你身在其中时,或许你会被很多实际的需求、欲望或者其他种种因素制约,而蒙蔽了你去发现美的眼睛。“艺术都是主观的,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在生活中,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与人相处,距离近了,我就会发现别人身上各种缺点,然后对一个人的印象就慢慢变差。假若是隔着一定的距离,那么我了解和看到的就只是别人的一面,至于其他的一些面,我就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我理想的那样。所以,要保持美感,我想人和人之间还是需要一定的距离。但假若那种距离必须消失,就好像恋爱和婚姻,那么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由“美”到“不美”的转变。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实际上是朱光潜先生的一个十分微妙的比喻。希腊女神雕像在这里就代表着艺术的美感,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就代表着快感。英国19世纪的一位著名学者罗斯金曾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很多人把快感和美感混为一谈。朱先生认为,美感有两个要素:
1.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2.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好看,帅气一般都是快感,而非美感。真正的美,应该像希腊女神雕像一样让人在欣赏的时候沉浸进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欣赏,更不会知道自己是否喜欢。等到这个过程结束后,才回想起刚才的欣赏过程很愉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常常勉励自己努力学习的一句话。在这里,朱光潜先生引用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创作的灵感也是从功夫中出来的。很多人认为天才就是遗传和环境造就的,和本身的努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凡是取得成就的天才虽然有遗传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但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即使平凡的人也可以创造美,创造艺术。但是下功夫不光是指在书本上,还应该注重在各个领域的拓展。我们做任何事,不光是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假若没有一定宽度和一定深度的见识,只专注于工作上的小范围的提高,仍然很难得到很大的突破。所以不妨在闲暇的时间,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见识,读书、看报、上网、旅游,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做的一些事。
“慢慢走,欣赏啊”其实也是朱光潜先生对读者的一个忠告。人生中处处都有艺术和美,我们对于人生要抱着严肃的态度,认真地对待生活,但是也不应失了豁达的情怀。生活在当代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大多为了房子、车子和票子不断地拼搏。但是有多少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呢?虽然整天忙成一团,但是忙乱之后,伴随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空虚。要想获得情趣丰富的幸福生活,我们就应该偶尔停下脚步,站在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立场,去观察我们的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美。艺术是情趣的活动,当你懂得欣赏艺术的美,你的生活也就会瞬间变得情趣丰富。
我想对于一本书的参悟,只此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三年、五年以后,重新拾取这本书,我可以有更深刻的见解。
广电803班
200820940525张瑜
第五篇:谈读《韩愈》有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谈读《韩愈》有感
公文 谈读《韩愈》有感
我外孙从外省来汉看望我们,在他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中有一篇写《韩愈》的,读后深为韩愈蒙冤被贬之后仍能为民办事实、办好事之举而感动。
韩愈是1200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曾任监察御史,其诗文写得好,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有些诗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中,如《师说》就是讲的“从师学习的道理”。还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等。这些至理名言,如今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在广东潮州有一韩公祠,依山傍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一山,叫“韩山”。祠前有一江,曰“韩江”。当地人说“韩祠、韩山、韩江”皆因韩愈而名。为何一介书生一个小官能享如此之礼呢?这还得从唐宪宗说起。原来这位皇帝十分痴迷佛教,他评说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有释迦文佛的指骨一节,便派遣特使用香花把它迎进京城皇宫。动员臣民捐款捐物。韩愈对此很反感、很厌恶。因为韩愈是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他就上表报谏,说“佛如有灵,能作富崇,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触怒了唐宪宗,竟把他问成死罪。后经当朝宰相裴度等大力解救,免得一死,但被贬至广东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潮州作一刺史。潮州当时被视为荒蛮,充满瘴气之地。
韩愈报谏,说明他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和不顺。李白只是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柳永只是屡试不第而已。而韩愈一下子被打入18层地狱。在其被贬之后,其家眷也被逐出京城长安,12岁的女儿惨死驿道旁,弄得家破人亡。此时韩愈的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甚至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其在过蓝关(陕西省商县)时写了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诗是写给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孙湘的(即民间传说韩湘子),其心境可见一斑。
韩愈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境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气候、水土条件不错,但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学校不兴。农耕方式原始、落后。有钱人养奴成风,而唐律明文规定不能设良为奴,而此地还在买卖人口,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人们长年累月生活在浑噩之中。韩愈见此情景大吃一惊。他想,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不管呢?但韩愈是贬臣,理应老老实实等待时机,不可主动参政。但他忍不住,他觉得用自己的知识还能为百姓做点事,与百姓的苦相比,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算不了什么。他到任后,如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样,连续作了几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地潮江中鳄鱼多,为害甚烈,但当地人迷信,只知投食牲畜以祭,这徒劳无益得不偿失,韩愈用弓弩、毒剑矢之,大除其害。二是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三是废除农奴制,释放奴婢,不设蓄奴。四是请先生、建学校、兴办教育,倡导讲普通话。从他到潮州后至调离潮州共8个月,就办了这4件事。且不说事之大小,但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诚心。一个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乃难能可贵了。
韩愈被贬后心境之苦,不言而喻。但他到潮州后没有消沉没有心灰意冷,牢骚满腹。而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对当地的愚昧、落后没有抱怨,而是泰然处之,脚踏实地尽力去为。有人研究说,韩愈来潮州前,潮州地区只有进士3人,韩愈来后至南宋时有进士172名。这是他兴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所以说,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冤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只认你的功绩。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韩山、韩江,不是纪念他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这是人民群众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微不足道的。但是当其与老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时,就会被社会承认,就将价值无穷。
在1000多年前,韩愈能作出如此有益于人民之壮举,确实是值得称道的,值得纪念的。但这只是一个小局部之举。而现今中国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所作之举,世界瞩目,全民振奋,将永垂青史,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