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9--10落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具体措施
10—11学年度落实“减负”工作具体措施
新开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2010.8
10—11学年度落实“减负”工作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津教督导室[2 0 0 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给小学生纯真、活泼的阳光童年;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营造“减负增效”浓郁氛围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都把减负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以下几个观念:
1、“减负”是硬道理。要把减负作为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重要内容,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任何人不得违反市教委《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
2、“减负”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献爱心。教师只有怀着高度的责任心,精心钻研,提高课堂有效性,才能胜任减负背景下的本职工作。同时,减负意味着教师要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关心学习困难生的个别辅导,要付出更多的爱与关怀。
3、“减负”不等于“无负”。要科学认识“减负”,不是减去所有的学业任务,而应该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作业。为做好“减负增效”的宣传学习,更新观念,为具体落实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
1、制订方案,组织学习;
2、召开教师会,举行集体宣誓签名仪式;
3、召开家长会,发放公开承诺书;
4、在网站开辟相应栏目,接受社会监督。
(二)完善制度,健全网络,建立“减负增效”有效机制
把“减负增效”工作作为党总支、行政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四结合”控制机制,完善“减负增效”责任
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监督制度。学校成立“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蒙建利
副组长:张海东
成员:韩卫东、唐中、李士彦、张家振
学校教务处协同做好监督检查,通过教学巡视、案头检查、推门听课、走访学生、走访家长等形式,将“减负增效”工作坚决执行到底。要与考核、奖惩、职评挂钩,对违反“减负增效”规定的,要及时整改,坚决不改的,调离工作岗位,接受上级调查、处罚。
(三)强化管理,规范操作,落实“减负增效”各项要求,教务部门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落实“减负增效”,教师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施“减负增效”,教学工作要强调“规范”,管理要求要强调“严格”,工作目标要强调“有效”。
1、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严禁教师随意调课或私自代课,调课必须通过教务处批准,并且发出调课通知单,缺漏的课要在最短时间内补齐。按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教学进度,任何年级、学科严禁提前结束新课。
2、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从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做到让学情“入心”。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严禁使用旧教案或网上下载的教案上课。
3、遵守课堂制度。教师要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做到提前候课,按时下课。
4、组织有效教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容量适度,教学环节紧凑流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选准教学起点,面向中下层学生,落实三维目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营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积极互动、充分体验的教学氛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多种途径开展学习活动。
5、作业布置。按照课程标准设计和选编作业,作业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课堂作业
在课内完成,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一小时,严禁布置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严禁组织使用教育主管部门限定外的各种教辅用书;适时布置学生感兴趣、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外作业。课堂作业要在课内完成。
6、作业改评。教师要认真及时批改与讲评作业和练习,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对特殊学生的作业要面批,对非书面作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运用短语加等级等激励性评价手段批改作业,使用的符号要规范、统一,让学生能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评语,学会按教师评语订正作业,培养学生“自查”“自纠”“自清”的习惯。
7、个别辅导。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个别辅导,要从最后一名关心起,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教师首先做到“课内防差”入教案,其次做到课后“因材施辅”,严禁“一锅煮”的无效辅导。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关注学习信心不足或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多与他们交流与谈心,让他们在辅导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要针对不同辅导对象和辅导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上好辅导课,切实提高辅导效率。
8、改进考试。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不得组织“周测”、“月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成绩排名次或变相排名。
9、组织活动。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早晨学生到校后,教师进班维持读书秩序;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将跳绳、踢毽校本特色融入其中。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开展新星诗社、机器人活动、信息技术辅导、体育兴趣小组等活动。严格执行有关学生竞赛活动的管理规定,不组织学生参加除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以外的任何竞赛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充分利用校园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统一安排,从三年级开始,每个班级从活动课中安排每周一节阅读课,从上午第三节课到下午第三节课,图书阅览室均要有学生读书。阅读课实行“无障碍”借阅,将图书室与阅览室合二为一,学生“超市式”自选书籍,简化借阅繁琐手续。班级图书角要常换常新,专人管理,班主
任、语文教师负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中的凤凰论坛,开展读书讨论、好文推荐、习作发表等活动,建构立体式读书平台。定期开展各种读书汇报活动,通过征文、演讲、评比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班级可根据班情,选择适合的课题开展研究,力争创造出研究性成果。
10、改进评价。建立健全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机制,强化对学生学习品格、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业成绩、身心发展等综合评价,学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引导家长、社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正确的人才观,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引领家长、社区共同为学生减负。
(四)强化教研,推进课改,通过“增效”落实“减负”
贯彻“减负”的终端执行者是教师,“减负”后教师可能担心质量下降,家长可能担心质量下降,我们除了做好解释工作,更重要的是练“内功”。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每节课的效益。做好“减负增效”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教科研力度:
1、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组织者、主备人、开课人。
2、加强教研管理。教研活动要以新课改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中心,切实开展听评课、赛课、课题研究、网络教科研等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3、加强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学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举办课堂教学有效性讲座、校本研讨。鼓励教师阅读经典,参加网络教育教学博客、论坛的研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
新开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2010年8月
第二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具体措施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具体措施
为规范办学行为,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真正落到实处。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专项班主任、科任教师责任目标考核制度。把“减负”工作作为对班主任、科任教师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师评职、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2、严格按日课表、作息时间表、教学计划上课,不拖堂、不集体补课。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不超过7小时,不得早于8:00时组织学生上课,保证学生有9小时的睡眠。早锻炼、晨间活动时间教师维护纪律,确保活动安全。不准在自修课和休息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上课,只能对确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下班答疑,不组织学生早自修,晚自修教师不得组织上课。
3、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次数,降低文化课考试难度。期末考试的难度值控制在0.7以上,考试科目按有关规定执行。不得以分数在班上给学生排名次。成绩评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实行百分制,其它科目实行等级制。
4、严格控制乱印、滥发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学生集体购买未经上级有关部门许可的配套教材和助学用书,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5、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要求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必须全改全批。教师不得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随意性、惩罚性、刁难
性作业。要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一些代表性强、难度适中的作业。
6、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内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禁止满堂灌,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气氛和谐、融洽、活泼、愉快。
7、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教师实行集体备课制。分工负责,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环节。
8、严禁在节假日、双休日给学生集体补课,不准在寒暑假期间办各类补习班、培训班。
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学校自身的资源,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健康的课余生活场所。
10、强化科研兴教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减负增效”课题研究。教师要积极探索“减负高效高质”的有效途径。学校要通过“名师工程”,改善师资条件,优化教师队伍。
11、学校设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督。
校办公室电话为:2640421,教务处电话为:***。
金龙乡中心学校
第三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的具体措施
关于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举措
济宁市实验初中
为了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主要做法如下:
1、实验初中是我区一所新建初中,我校严格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所有教学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课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上课、不提前下课。坚决杜绝不按时上课和随意调课行为。
2、加强师德修养,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向学生推荐任何教辅资料;不搞有偿家教。
3、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加强阳光体育课程的实施,保证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4、对学生作业量、考试次数明确标准。严格控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作业。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学,课后习题、练习册要在课堂内完成,要求不留课后作业,当堂学习、当堂消化和巩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可适当留少量课后作业,但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5小时。学校通过检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作业量和作业批改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积极构筑理想课堂,利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课程的建设,大力推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实施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估分层。允许学生作力所能及的选择,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可接受的平台上,完成从学习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6、加强对各类在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管理,对各类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建立各类在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档案。
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行小组捆绑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
8、严格考试管理,不组织、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学校、班级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等。
9、根据新教育实验的实施计划,开展多种项目的活动,推进每月一事,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坚持上好每周的公民素养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动,组织好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占领课余时间和阵地,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及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健康心理。
10、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原则,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
11、在客观分析学生情况下,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查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和所用时间两个基本因素,不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次。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和奖惩教师的主要标准。
12、充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对减负工作的错误认识,作大量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减负不是不要质量,不是不考试,也不是社会就没有了竞争,而竞争会日趋激烈,但这种竞争是一种综合素质的竞争,科学文化素质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篇: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以这个“关键点”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实现这个“关键点”的突破,从而切实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关注课堂,研究课堂,让常态课走向优质
“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容易导致教师拖课或利用课余时间集中补课,也容易导致教师布置机械、大量的作业练习来掩盖、弥补“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只有密切关注课堂,研究课堂,让常态课走向“高效”“优质”,才能切实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自2011年起,把“减负”的重点锁定在“聚焦常态课堂教学”上,努力处理好“减负、提效、优质”三者之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聚焦课堂,深入调研,发现教学的“真问题”
学校行政和教导处同时调研,下班级听推门课,重点关注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和学科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定,评定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每半个学期形成学校常态课的评价报告。报告能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倾听能力差,低年级学生未能很好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课堂导入平淡无味,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等,进而提出全校优化常态课教学的指导意见,由教导处督促学科教研组结合各
年级的学情,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在几年的深入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目前的常态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类:其一,乏味低效的课。即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甚至一部分学生一无所获。其二,浮躁空洞的课。有的教师的确有教改的热情,总想在教学中求新求变,因而在课堂上运用了许多“时尚”的教学技巧,例如:刻意追求媒体的运用,设置许多提问,不时安排小组合作交流,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一节40分钟的课在热热闹闹中结束了,但让人看到的只是空洞和浮躁,老师丢掉了应当重点讲解和落实的“双基”知识与技能。丢掉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深度思维能力的提升。从“常态课”存在的“问题”所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教师的发展规划时要立足于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认真剖析,要立足于指导教师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或计划),力求整体与个人的有机统一。
第二,多管齐下,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是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课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近几年来,我校采取了“跟”、“帮”、“展”、“研”、“赛”、“训”等方法方式多管齐下,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常态课走向优质、高效。“跟”:学校安排行政和教导处主任两人一组在同一个班级连续
听课,关注相同的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效果。具体包括常态课中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等环节,学生的认知状况,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表现,都突出了自然的“原生态”特点。通过这种“跟”的办法,可以为任课老师的常态课教学作出很好地“珍断”,从而共同探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之扬长避短,使课堂教学不断走向“高效”“优质”。“帮”:主要适用于刚入门不久的新教师和年青教师。学校结合校情认真地确定帮扶对象,形成“新老结对”一对一的帮扶机制,结对的新老教师主要从同年级同学科中确定。学校要求新老教师每周相互听课,并认真地评课,听课的时间应事先向教导处报备,以利于学校的随机督导检查,使之不留于形式,而且帮扶教师每学期应有帮扶小结(包括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等)。“展”:要求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的常态课面向全校教师开放一周,使年青教师能真实地感受他们的教学风采,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的示范引领作用。“研”:要求各教研组在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学习时,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这一主题上来,要把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常态课”教学,常态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课题”,使课题的实验立足于解决现实常态课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做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努力提高教学教研的成效。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制出学科常态课教学评价标准,使任课教师在上课、评课时有“尺”可依,有“尺”可量(衡量、评价教学的好坏)。“赛”:
开展学校常态课教学大赛。要求各年级选拔的选手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在常态教学中效果好、质量高,二是参赛教师要深受学生喜爱。评选也有别于其他赛事,即评委们在指定的一个学期内随时听取参赛选手的常态课,突出“原生态”的特点,摒弃“多人磨一课,多时磨一课”精心包装出来的优质课。通过开展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大赛活动,有力地引导、推动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使“常态课”教学走向“高效”“优质课”教学:学校投入一定的培训经费,根据事先制定的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定期组织中青年老师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省内外的学科教学培训,然后由他们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在”被培训“与”培训“之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监控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正确运用教学质量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是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有关的”减负“文件中提到要减少考试的科目和次数,并不是否定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必要的监控性检测和评价。作为学校领导,关键是要引导教师转变对检测与评价的认识,改革测评内容与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第一,要使教学检测和评价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而非为过去的”应试教育“服务,必须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即:在测评的性质上,由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判转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在测评的功能上,由对学生的排队、评比转为对学生的诊断、矫正和激励;在测评的标准上,由常模参照标准转为目标参照标准;在测评的内
容上,由仅限于认知领域转向面向全面素质;在测评的评定上,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鼓励性评语式等。
第二,认真做好教学的检测工作。应使检测内容严格控制在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试题难度适中,不准出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偏题,不准出超出教学目标要求的难题,坚持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做到覆盖面广,层次多样,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必须严格依据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把好试卷关。其次要指导教师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的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加以改进。
第三、积极改革评价方法,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传统教学评价的”唯分是问“只会从无形中增加教师的压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一点就是要积极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办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可拓展测评领域,开展学习情感的测评试验,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和日常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查和评定。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可研究拓宽检测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如要求学生进行某种观察、专题调查、某项制作、某项实验等等。
第四,认真落实督查指导的监控机制。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要立足校情认真地制定教学
质量监控制度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同时教导处应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检查指导工作,对教师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等各个环节依照相应的规章、条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跟踪检查,了解教学情况,了解”减负“的贯彻落实情况,做到严格管理,及时调控。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给予表扬推广,对存在的不足,则要求相关的老师限期改正。
总而言之,学校的教学管理应重在长效机制的形成,重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动态监控上。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教学行为的规范、有序;确保”减负、提质、高效"这一目标得以真正地实现。
特殊教育学校
2013年
第五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具体措施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具体措施
(魏家庄小学)2010.9
为了贯彻落实省教委《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以下措施:
1、学校各科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必须用等级制评价,并在期末辅之以激励性评语,推行全面素质侧评报告单制度。
2、学校教导处不得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来评价老师、班级;教师不得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
3、教导处和教师严格按国家、颁发的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做到专课专用。
4、语文、数学学科为考试课目,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考试,其余为考查科目。
5、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科竞赛,不参加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
6、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不安排早自修,教师不得让学生提早到校,或推迟放学,困难班不得上课或补课。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
7、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学生不背书包回家,每日课外作业量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
年级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教师不得布置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抄写作业,不得罚抄、罚读等。
8、严格控制学生的各种复习资料,各教研组不得自行编写,更不能为学生集体订购各种复习资料。
9、学校一律不办各种快慢班、重点班、特长班等。
10、任何教师不得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集体补课或变相上课,保证学生自主支配节假)日、寒暑假及课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