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诉讼法学专业
诉讼法学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106)
一、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诉讼法学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运用该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刑事诉讼法学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通过学习西方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和理论,为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和理论支撑。
2、民事诉讼法学了解中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历史及司法现状,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民事诉讼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民事诉讼立法、司法实践及相关理论。
3、行政诉讼法学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当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通过了解西方主要国家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为中国行政诉讼法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知识资源和理论支撑。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要求前两个学期基本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
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2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
五、课程设置
1、学位公共课3门8学分
2、学位基础课3门7学分
3、学位专业课2门4学分
4、选修课不少于6门11学分
其中,跨学科课程1门,2学分
5.前沿讲座2学分
(1)前沿讲座的目的和内容。
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生基本了解本学科和本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硕士生参 1
与活动的兴趣和和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2)前沿讲座的形式
一是硕士生本人做专题综述(讨论班),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做出杰出成绩的专家做学科前沿系列报告。可以有讲授、讨论和对话等多种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
(3)前沿讲座的次数
硕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10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2次。主讲者要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要有个人见解,能够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新动态。
(4)前沿讲座的考核要求和方式
由参加讲座的教研室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成绩及格以上记两学分。
6.补修课
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入的研究生须修本科主干课程两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四学期初由院(部)中期筛选领导小组对硕士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各层次研究生只有在获得考核合格以上成绩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进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
1.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研究项目等相结合。
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初期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教研室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每隔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
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有关教师、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导师、指导小组及院、部(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主管院长、主任,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5.在学期间,应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本专业有关的论文(第一作者),不包括增刊、研究摘要、译文、参编著作、会议论文。
6.争取参加一两次省级以上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7.要求论文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论据充分,语言通畅,逻辑结构合理,须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内容须有一定的独创性。论文字数不少于4万字。
八、实践环节
学生在系统地掌握诉讼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到司法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并写出调研报告。
附1:阅读文献和书目:
(一)外国部分
1、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罗伯斯庇尔著:《革命审判和法制》,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6、韦德著:《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7、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9、勒内·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0、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和诉讼(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当代法学名著译丛,(共出9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12、儒攀基奇著:《刑法理念的批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博西格诺著:《法律之门》,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5、布莱克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6、哈德罗•伯曼著:《美国法律讲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
17、福柯著:《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5年版
18、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7年版.19、罗尔斯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年版
20E·A·霍贝尔著:《初民的法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2、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4、波斯纳著:《法律理论的前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美国法精要(影印本),法律出版社,读其中的《联邦证据法》《刑事程序法》《民事程序法》
26、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詹宁斯著:《法与宪法》,三联书店1997年版
28、弗里德谢赫德·胡芬著:《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
30、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和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1、诺涅特·谢尔滋尼克著:《转变中的法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2、特纳著:《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3、罗杰·科特威尔著:《法律社会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4、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艾伦·德肖微茨著:《最好的辩护》,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37、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8、米尔思:《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二)中国部分
1、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5、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中青年法学文库:龙宗智的《相对合理主义》、李心鉴的《刑事诉讼构造论》、左卫民的《刑事程序问题研究》、张明楷的《法益初论》、陈兴良的《刑法哲学》
7、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梁慧星的《民法解释学》,徐国栋的《民法基本原则解释》,吴汉东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等,法律出版社
8、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文库(现已经有17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9、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何家弘:《证据学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
11、樊崇义:《诉讼法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12、陈兴良:《刑事法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刘善春等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4、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5、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版
17、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9、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
24、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贺卫方:《司法的理念和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贺卫方:《具体法治》,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7、谢晖:《法律信仰的理论和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冯殿美、周静著:《国际刑法通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刘荣军著:《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法律出版社
30、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四川人民出版社
31、吴磊主编:《中国司法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2、王洪俊、张卫平著:《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
33、陈桂明著:《诉讼公正和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
34、陈新汉著:《社会评价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5、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和平衡—外国民事诉讼研究引论》,成都出版社
36、王甲乙等著:《民事诉讼法新论》,三民书局1981年版
37、邱联恭著:《司法之现代化与程序法》,三民书局1995年版
38、杨与龄著:《强制执行法论》,三民书局1978年版
39、沈达明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40、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年版
42、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43、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4、王名扬著:《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5、于安著:《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张正钊主编:《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傅思明著:《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8、刘善春著:《行政诉讼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9、《中国行政诉讼法教程》,全国法院业大教材,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
50、皮纯协、胡锦光著:《行政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1、张步洪著:《行政诉讼程序规范和判例创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52、杨建顺著:《行政诉讼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3、林莉红著:《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左卫民等著:《诉讼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5、甘文著:《行政与法律的一般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6、张正钊、韩大元著:《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8、方世荣主编:《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9、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熊先觉主编:《中国行政诉讼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62、杨海坤主编:《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版
63、袁曙宏、宋功德著:《WTO与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薛刚凌著:《行政诉权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65、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6、颜运秋著:《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67、胡建淼主编:《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8、姜明安主编:《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9、张尚鷟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三)学术刊物:
1、中国社会科学
2、法学研究
3、中国法学
4、中外法学
5、法商研究
6、法律科学
7、法学
8、法学评论
7、政法论坛
10、现代法学
11、中国刑事发杂志
12、比较法研究
1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
14、各重点大学文科学报
第二篇: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一、性质地位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
因此,毕业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时间安排
1、毕业论文的时间为8周;
2、一般在毕业前一学期,社会调查完成之后进行。
三、选题原则
1、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在法学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法律专业的特点;
2、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分为规定性命题和自选命题两种。选题时应当结合我国司法实践,选择应用性强或当前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
3、鼓励学生对当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四、写作要求
1、论文应中心突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述清楚、文笔流畅,符合规
范的格式;
2、论文应达到一定的字数
本科:8000字以上
专科:6000字以上
3、论文应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的、有学生自己观点和见解的学术性
论文。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导师,严谨为学,诚实为人。收集资料、占有材料均要实事求是,摘录要符合作者原意,不能
断章取义,资料要注明出处。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应培养严谨的学术作风。
4、学员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写作应有计划地进行,论文内容应包括:
(1)前言含简要说明选题的意义,主要创新观点、见解、对策和结论;
(2)论证分析部分 这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思路清楚、逻辑严密、文字通
顺、结论科学。全文应论点层次分明,要分章节或大小标题,标题要简洁醒目;论文不能只是材料的堆积,要言之有物,运用材料说明问题,论据充分、材料丰富且运用得当;论文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3)对策建议 创新见解要在这里总结、表述清楚。
(4)结束语。
(5)参考资料目录(包括:专著、著作、学术论文等)。
五、写作计划
论文应制定写作计划,包括:论文大纲,大小标题,基本论点和论点句;进度计划(社会调查计划,资料调研计划,时间进度表)。
学员撰写论文可以参照以下程序:
1、准备阶段:
(1)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学习;
(2)了解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及要求。
2、选题阶段:
(1)收集、阅读、分析资料和文献;
(2)在导师指导下选题、命题和构思论文。
3、读书报告阶段:
(1)在选好题目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含社会调查)、阅读消化、调查研究。要求每位学生阅读20篇以上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专著、著作、学术论文等;
(2)写出3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最后与论文一并交指导教师)。
4、撰写论文初稿阶段:
学生在读书报告基础上,撰写提纲并进行写作论文初稿。
5、论文修改完善阶段: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论文做进一步的充实、修改与完善。
6、论文提交阶段:
(1)根据导师最后提出的定稿意见做最后的完善;
(2)检查论文的格式和文字等细节;
(3)按照论文的统一格式排版并将最终的论文定稿打印、装订;
(4)提交的论文为一式三份;
(5)提交论文定稿的电子版给导师。
7、论文评审与答辩阶段:
(1)由相关部门组成毕业论文评审、答辩小组组织毕业论文评审、答辩。
(2)答辩在江苏大学或符合条件的校外教学站进行;
(3)给出毕业论文综合成绩。
六、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及主持答辩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法学教师、法学研究人员或具有同等资历并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五年以上的人员,其资格由我校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审核;
2、指导教师只能指导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跨专业指导;
3、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0名,指导每个学生不得少于10个学时;
4、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一般应包括指导学生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提纲、撰写初纲、提出修改意见,直至定稿和写出评语。
七、论文格式
1.论文要求一律用A4白纸打印。
2.封面:论文一律用统一封面,论文封面格式另行规定
3.任务书:内容包括论文要求、主要内容、进度安排等。任务书由学校统一印制。
4.摘要与关键词:论文要有150-200字的摘要,并列出论文3-5个关键词(中、英文对照)。
5.正文:论文统一用A4纸,计算机打印。正文标题用二号黑体字,行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论文正文打印格式及尺寸要求:版芯尺寸为15CM×23CM,统一用
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6.脚注:论文中引用资料时要加以脚注。法学专业论文脚注统一使用小五号宋体字,脚注按:著者姓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次序标注。
7.参考文献:论文正文后须附参考文献,著明论文所依据的文献资料情况,文献著录格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论 文 集:作者.文章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互联网资料:作者.文章标题,完整网址,年代。
8.鸣谢:本页内,学生可以表达对论文指导教师和在论文写在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其他人的感谢。
9.装订:毕业论文按如下顺序排列和装订:
(1)封面;
(2)目录;
(3)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页;
(4)论文正文;
(5)参考文献页;
(6)鸣谢页;
(7)封底。
读书报告另行装订。
八、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1、优: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论文选题恰当,能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对研究的问题论述清楚,分析透彻,论据充分,资料丰富,层次清楚,文笔流畅;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创建性发挥和见解;答辩时口头表达清晰,回答问题正确无误。
2、良: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论文选题恰当,能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对研究的问题论述清楚,分析透彻,论据充分,资料丰富,层次清楚,文笔流畅;答辩时口头表达清晰,回答问题正确无误。
3、中: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论文选题恰当,能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对研究的问题论述清楚,分析透彻,论据比较充分,资料比较丰富,层次清楚,文笔通顺;答辩时口头表达清晰,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及格:基本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论文选题尚可,能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对研究的问题论述清楚,论据能说明问题,资料符合规定,层次基本清楚;答辩时口头表达基本清晰,回答问题没有明显错误。
5、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论文不及格:
(1)未完成预定的论文写作内容;
(2)抄袭他人的论文或文章;
(3)没有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4)论文分析有明显错误;
(5)论文结构不合理;
(6)质量较差;
(7)字数少于规定要求;
(8)打印装订不合格;
(9)答辩时不能阐明论文内容,又不能回答提问;
(10)其他。
成绩评定方法与原则是:
1、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2、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成绩;
3、最终成绩由江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审定。
九、附则
1、本大纲由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解释;
2、本大纲未尽事宜,由江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另行规定。
2008年4月
第三篇:法学专业
法学专科毕业作业写作要求
(一)关于选题
1,毕业作业的文体,除了学术论文外,可以是学习,工作经验的总结,读书笔记,调查报告,但内容不得超出法律专业的学科范围,一般是指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经济法.2,学生可以自行选题,但毕业作业选题应在法律专业学科范围以内.选题参考,请见附件.3,超出法律专业学科范围的毕业作业计为不及格.(二)关于毕业作业的格式要求
1,前置部分
摘要:字数在200—300之间,排在论文扉页.关键词:排在中文摘要的下方,选3~8个词语,使用规范汉字.2,主体部分
绪论:
正文:其层次编号由大到小一律采用“一”,(一),“1”形式的标题,若有必要进一步细分可采用“(1)”“第一”标题形式.标题“一”“(一)”与标题“1”前面要空两个字符.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其格式采用“序号,作者姓名,文献题目,发表的刊号,年,卷,期,页码”的形式.编号采用“[1][2][3]……”形式.3,正文的字数要求
本科毕业作业的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专科毕业作业的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否则记为不及格.(三)关于毕业作业的原创性要求
毕业作业必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指导老师首先必须对毕业作业独立写作的真实性负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经省校抽查如发现确有抄袭他人作品者,坚决予以严肃处理.毕业作业要对选题所涉及的主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要有一定的创新,不能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要有所升华.(四)关于学生撰写毕业作业的资格要求
学生必须在修满教学计划中课程总学分的80%以上之后,方可提出申请参加毕业作业的写作.附件: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民法学参考选题
1,论民法上的正当防卫
2,试论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
3,论赃物的善意取得及其法理分析
4,试论楼顶空间的权属争议及解决规则
5,浅析根本违约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
6,关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法学思考
7,关于医疗行为举证责任问题的法律思考
8,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初探
9,论私力救济及其行使
10,雇主民事责任浅析
11,发送黄色短信行为的性质及责任
12,试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
13,关于航班延误的法律分析
14,论在校大学生的结婚权
15,试论保险代理人的无权代理行为
16,试析保险合同中的格式条款
17,试析超市的格式条款
18,论“最低消费”条款的法律效力
19,试析职业学校就业安置合同中的格式条款 20,试析电讯服务合同的格式条款
21,电信服务合同规制的若干法律问题
22,小额诉讼程序设立的基本构想
23,浅谈利用未成年人行乞的性质及法律责任 24,商品房预售交易之法律性质探讨
25,试论非婚性行为损害的赔偿问题
26,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26,论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挂名车主民事责任 27,论出租汽车的拒载权
28,论公交公司的安全注意义务
29,论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
30,论宾馆的安全注意义务
二,诉讼法参考选题
31,论民事诉讼中的公告送达
32,民事诉讼伪证问题探讨
33,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探究
34,浅析调解制度中自愿原则
35,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对策
36,论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37,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初探
38,完善我国缺席判决制度之探讨
39,试论自认的效力
40,论民事错诉责任
41,试论亲子鉴定的法律规制
42,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保护
43,对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暂缓起诉的思考 44,我国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5,试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46,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47,试论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
48,暂缓起诉制度探析
49,对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之见
50,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地位评析
三,刑法学参考选题
51,农民工犯罪问题探析
52,境外赌博的刑法遏制思考
53,赌博行为性质界定之探析
54,对我国缓刑制度的几点思考
55,论不作为贿赂犯罪
56,我国刑法立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57,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
58,论婚内“强奸”与罪刑法定
59,论疑罪之司法抉择
60,论我国建立辨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1,刑事诉讼中建立缺席判决制度之思考 62,单位犯罪的自首问题研讨
63,试论安乐死合法化
64,论“亲亲相隐”合法化
66,关于“性贿赂罪”立法的思考
67,试论加大对行贿罪的惩罚及立法完善 68,论加强对不动产所有权的刑法保护
69,关于“见危不救罪”的法理学和刑法学思考 70,加强洗钱犯罪的法律控制之探讨
71,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
72,浅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正确认定
73,建立我国刑事判例制度的思考
四,行政法学参考选题
74,关于政府采购立法的若干思考
75,论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76,关于村民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的思考 76,论行政回避制度
77,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
78,论行政不作为
79,论行政公益诉讼
80,我国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1,我国城镇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2,论行政担保
83,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84,行政许可中的自由裁量权
85,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法律思考
86,工伤争议的若干法律问题研讨
87,行政诉讼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对策
88,试析行政垄断的界定
89,试析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90,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
五,经济法学参考选题
91,关于网上交易的法律思考
9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
93,公司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思考
94,论破产法上的免责制度
95,论商号的法律保护
96,浅议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损害赔偿
97,商业秘密的善意取得分析
99,论我国遗产税及其完善
100,关于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几点思考 101,略论我国破产主体范围
102,我国排污费改税之法律探讨
103,试论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及其完善
104,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刍议
105,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
六,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参考选题
106,关于农民工工资清欠的法律思考
107,完善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思考 108,试论我国贫困大学生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完善 109,我国“就业歧视”及法律对策分析
110,改革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 111,论劳动合同的性质
第四篇:A法学专业
A法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B社会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实证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中外社会学主要学派与学说,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各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理论和思潮;
2.熟练掌握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3.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及其发展;
5.了解现代社会学的前沿理论及重要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社会学、法学。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中外社会思想史、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中国社会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讨论、实地参观、社会调查、专业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0-12周。
C社会工作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杜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应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了解社会学的理念和方法;
2.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
3.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社会学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与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社会环境保护、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工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4-16周。
D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
3.具有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政治体制、决策过程以及党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5.了解政治学及行政学、法学、国际政治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3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E国际政治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国际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3.具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涉外工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国对外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组织;
5.了解国际政治的理论前沿和政治学、世界经济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各国政治与经济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及参与课题研究等,一般安排8周。
4F外交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强烈的爱国心,对国际事务和中国外交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有交际和谈判的能力,在政治、业务、作风、纪律和语言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外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外语、外交学和国际政治、法律、经济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和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2.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独立从事工作;
3.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国际法、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知识;
4.有较强的汉语基本功和写作能力,以及交际和谈判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调研能力,以及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
主要课程:外交学、国际关系理论、当代中国外交、国际政治导论、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政治与多边外交、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外国政治制度、宗教与国际政治、谈判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第五篇: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专科)社会调查要求
法学专业专科阶段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法学专业(专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既要求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又要求有司法实践经验,才能对法律有深刻的理解和了解法律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必须重视集中实践环节。为了切实搞好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要求如下。
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接受法学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通过法律实践,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一)、基本要求:
1、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法律实践。否则,不能撰写论文。
2、法律实践必须在修完法学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之后进行。
3、法律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立法、执法与司法实践范围内。
4、法律实践可采取模拟法庭、法律咨询、专题辩论、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实习、调查等
形式。
5、法律实践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书面材料和抽查的结果为依据。
6、参加模拟法庭、法律咨询、专题辩论的学生应写出心得体会,参加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
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学生应写出书面报告。
7、学生根据法律实践的情况,写出心得体会和报告的书面材料应与法律实践相联系,否则,不予
承认。
8、心得体会和书面报告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题目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用宋体
四号字、A4纸打印并从左侧装订。(默认格式)
9、心得体会和书面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确;数据、资料可靠,有出处;结
论有理有据。
10、参加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由所在的法律实践单位写出学生参加法
律实践的基本表现情况及意见,在《社会实践考核表》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二)、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1)内容和文字表达。
2、考核标准为:百分制
3、评定办法
(1)原则上由论文指导教师评定。
(2)初评不合格者,可以补写一次,再次评定成绩最高等级为及格。
4、考核合格给予3学分。
注:书面材料上交时间为:春季进行社会调查的班级在6月10日之前;秋季进行社会调查的班
级在12月10日之前。由导修主任统一收齐交到学校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