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四调数学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4年四调数学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试卷考点分布
试卷 初三四月调考 项目
题类 题号 考察内容 涉及考点
考点难度 ★识记理解 ★★基础运用 ★★★综合运用2 3 4
选择5 题7 8 9 10 11 12
填空13
题
15解答17 题
有理数比较大小 有理数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次根式、解不等式 实数运算 实数的基本运算 数据分析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整式运算 整式的加减乘除 位似 坐标系内位似 三视图 三视图 数据与统计 饼状图 找规律 幂的规律 圆 隐圆、动点、最值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 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 古典概型
概率 一次函数图像信息题 进出水类应用题 反比例函数
K的几何意义 三角形内几何综合等边三角形、角平分线
类相似
解分式方程 注意要检验 一次函数与不等式
综合一次函数、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23简单全等证明 旋转作图 概率与统计综合 圆的证明和计算 全等三角形 旋转 概率与统计 ★ ★ ★★ 圆、勾股定理、三角函★+★★ 数 表格类应用题,考查最二次函数应用题 ★+★★★+★★★ 值 相似 三角形中动点与相似
二次函数、相似、中点
坐标 ★+★★+★★★ ★+★★★+★★ 25 二次函数代几综合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体现了四月调考为中考指导备考方向,并为考生提供实战练兵机会的功能。因而整体难度偏易,但要拿高分仍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选择题部分,第1题到第9题均为基础题。
第10题分析
今年四调的第10题如我们所预料的一样,考察圆中的“动点与最值问题”。动点与最值问题往往呈现出三种出题方向:
1.圆上一动点到圆外一定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2.直线外一定点到直线上一动点的最小值;
3.根据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来判断线段的最值问题。
以上三种出题方向均可以结合圆的知识点来进行综合考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圆中的动点与最值问题”。
纵观2014年四调数学选择题压轴,不难发现这道题的出题方式仍属于我们上面总结的第二或第三种情形。
思考这道题可以从两个维度寻找切入点:
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的距离。
由题意可知,△ABC为直角三角形,O点为斜边的中点。不难想到,过O做
BC边的垂线段,OM垂直AB,交AB于点M。这样,我们可以由中位线性质得到,欲求BC的最大值,就是求OM的最大值。
那么OM作为点O到射线AP上的距离,在何种情形下会产生最大值呢?我们可以看到,A点是动点,AP便是运动的射线。此外,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值得注意,即在通常情况下,P、M、O三点可构成直角三角形,OP为斜边,OM为直角边,而且点M会随着射线AP的位置运动而发生运动,当M点与P点重合时,OM由直角边变成了斜边,这个时候OM为最大值,即BC为最大值。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题意,不难算出答案为。
2.根据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来判断线段的最值问题。
如果有同学觉得上面那种方面难以想到的话,不妨尝试下另外一种思路,即通过三角函数值判断线段的最值情况。
同样由题意可知,在Rt△ABC中,斜边AC为定值6,BC为变量。那么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可知,BC的变化情况由∠A的正弦值来决定。即当∠A最大时,BC为最大。那么这时问题便转化为“在什么情况下,∠A为最大?”
我们可以通过OP为定长分析出P点在以O为圆心,OP长为半径的圆中,将这个圆画出来后,我们可以发现原图就有一组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那么,A、B点在外圆上,P点在内圆上,且A、P、B三点共线,做出图像可知,可将问题转化为“线段AB与内圆O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当AB与内圆O相切时,∠A最大。这时OP恰好为Rt△ABC的中位线。
填空题部分,第11题到第14题均为基础题。
第15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基本知识点,四调考试主要考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设点坐标,根据点的坐标求距离与勾股定理结合达到求题中未知数的目的,今年该题考察的比较简单,属于学生必须拿到分得题!
第16题分析
一直以来,本题的出题背景都是四边形。这次则采用等边三角形的背景。辅助线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做出三线合一的高线AH,进而在三角形ACH中得到非常常见的角平分线类相似的经典推论:HD:DC=AH:AC.进而得到我们所要求的BD:CD.这道题难度偏易,解题方法除了以上方法还有多种方法。相信基础较好的学生都可以顺利得到答案。
解答题部分,17-21题为基础题。
第22题分析
考法比较常规,依然是圆中的计算和证明。第一问比较基础,考查了切线长定理,通过角度关系来证明平行关系。第二问的难度适中,略低于去年的四月调考和今年的元月调考。∠P三角函数值的给出,就指明了解题的方向---把∠P放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很自然的由A点向PB做出垂线,之后利用切线长定理推导线段的关系,通过弦切角的把∠C转化到∠ABD即可求解。总的来说,这次的22题偏简单,弦切角的概念虽然初中不会学习,但是平时的练习接触很多,应该能够做到熟练应用。
第23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以及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实际问题的应用,仔细分析图表数据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该题类型与去年中考如出一辙.
第24题分析
难度对比:与去年四调和中考的24题相比,把问题分解的比较细,实际降低了难度。
考察方式:多动点,运动时间。(主要方法:把各边用t表示出来)
考点:三角形相似,角平分线性质
首先第(1)问考察的是满足四边形是平行四边特例,那很自然应该想到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的性质,再把对应边用t表示,很容易计算出t的值。主要还是为(2)(3)做铺垫,后面可以参考该做法
第(2)证明角相等,无非是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但是题目没有明确各边长度,再联系运动过程中有DE//BC不变,应该联想到相似中的A字型,那么就可以考虑证明△ABF和△CBD相似来证明角相等,即证BD:BF=BC:BA,而已知AD=BF=t,ED=DB,那么等价于
ED:AD=BC:BA,这就正是我们A型相似(△ADE和△ABC相似)的结论。
第(3)问有两小问,第一问根据要证明结论,就可以借鉴(1)(2)中的A字型相似,MN//AC 可得出DN:CN=DM:EM,而那么就只需证明DM:EM=BF:CF,到这里就回到前面的相似了,即△ADM和
△ABF相似,△AEM和△ACF相似,所以DM:BF=AM:AF=ME:CF,从而DM:EM=BF:CF得证。
第二小问就可以直接用第一问中的结论,再进一步就是FN//BD,MN//AC,而MN=FN(与八年级中点四边形模型相同),那么就可得到AF平分∠BAC,BF:CF=AB :AC =5:4,(角平分线的基本性质,当然也可以用相似推导)。
第25题分析
1)因为过第一象限定点P,坐标与a的值无关,所以可以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简成y=a(x2-4)+4的形式,所以可以得到x2-4=0,则x=2或-2(舍),所以得到P(2,4).2)由PC=PD,可以得到∠PCD=∠PDC,然后将角度转化到两个角的正切值相等(tan∠PCD=tan∠PDC),然后就可以用A、B、P三个点的坐标来表示,设A(x1,y1),B(x2,y2),P(2,4).表示形式如下:
然后将y1=2x1+b y2=2x2+b 代入到上式,并化简就可以得到:
4x1x2+(b-8)(x1+x2)-4b+16=0,看到这种形式想必很多学生都知道下面该怎么做了,就是根与系数的关系,于是我们将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联立,可以得到x1+x2=2/a,x1x2=(-4a+4-b)/a,代入4x1x2+(b-8)(x1+x2)-4b+16=0中,就可以计算出a=-0.5。
3)设Q(x,y),因为M(2,0)运用中点公式可以得到N(2x-2,2y),将N(2x-2,2y)代入抛物线y=-x2+8(因为a=-1),即可求出C2的解析式:y=-2x2+4x+2
所用知识点:
1)P点坐标与a无关,也就是将a提出来,其余部分为0,就可以求出P点坐标。
2)①由线段相等转到角相等,再转到正切值相等。
②用两点的坐标表示角的正切值。
③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计算。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中点公式,以及点的轨迹求法。
三、试卷特点
所有的题都是以课本知识为轴,考查基本概念及基础方法的掌握熟练程度和
灵活运用能力,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基础内容,必须识记。这整个试卷和三月份教科院出台的2014中考数学考纲基本一致,没有任何一题的题型超出我们的预料,除了位似的题型从样题的第三题后移到第六题。但对整体没有影响。
整个选填没有难题,10、16都比较平易。最值问题出现在第10题圆的背景中,16题用简易的相似模型就可以顺利解决。解答题中,一向作为试卷分水岭的22题难度较今年元月调考卷也有所降低,辅助线虽多,但都是可以自然想到的,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初学切线长定理就会接触的题型。23题和去年中考23题基本一样,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第24题(2)(3)问,第25题第(2)问难度稍大。但第三问比较容易。
总体来说,此次四月调考难度偏易,考查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
四、学习建议
四调一出,中考现形。四月调考是我们研究今年中考题型的最佳范本。在这次考试中,一定要总结归纳考试中体现出的知识漏洞,进一步摸清考点,在最后的中考备考冲刺期找准方向,查漏补缺。扫荡失分点,强化薄弱点,攻克重难点。将前两轮复习中长期积累的量变转化为第三轮复习中的质变!
第二篇:高一数学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高一数学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命题介绍及试题分析
(一)命题的依据与方法
根据市教育局和市教育研究中心的统一安排,上学期末对全市高一年级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并且全市统一网络评卷。试题由市命题组成员针对高一年级的教学实际经过多次研究与审核命制完成。全卷分为三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为150分。其中选择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填空题有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解答题有5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50分。本次命题为高一第2学期阶段性的学业监测,考查的内容只有必修3与必修4,所以命题的形式与高考有明显区别。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的易、中、难比例预设为各占60%、30%和10%。预计全市均分达到103.9分。目的就是让大多数同学有成功的经历,让试题更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真实水平,让老师能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二)对部分试题的再研究
本次监测全市的平均分为73.8分,这与我们预计的全市平均分103.9少了30.1分,问题出在哪了呢?
1、从各小题的得分率找到难点在哪?
从上面的得分率可以看到,得分率较低的有17题、18题、19题、20题,22题、23题、24题的第三问、25题。
2、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难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突破这些难点? 【17题】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各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 ,每次抛掷这样两个相同的骰子,规定向上的两个面的数字的和为这次抛掷的点数,则每次抛掷时点数被4除余2的概率是。
本题的难点在于先要转化为正弦型函数,而后函数是偶函数这个条件如何使用。而突破这个难点的方法是对辅助角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偶函数这个条件解答时是使用偶函数的定义完成的,其实也可以用“把x0代入使正弦获得最值”的方法完成。第(2)问的难点不在于平移或是伸缩而在于单调区间的获得。对于一个正弦型函数的单调区间问题首先是一个复合函数单调性的问题,其次是一个周期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是学生遇到的较难的问题。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一般为“转正,写出正弦函数的单调区间,解不等式之后正确表达即可。
3、从命题的角度给出如下建议:
(1)17题考查古典概率模型,题目设置一个“被4除余2”,这是一个小学问题,而这个问题确实难住了好多考生(很多学生答案为
2)。我们知道,在讲算法案例的时候,学生已经9遇到了这个问题,在后面必修5学习数列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总是有一部分学生会忽视被4除余2的正整数中2也是其中的一个。感觉这里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障碍,并没有起到对古典概率模型学生掌握情况的真实考查。
(2)18题题目虽然不错,知识点也都很重要,但难度过高,并且这种方法在第8题中也有考查。所以这个题目降低一下难度可能会更好。
(3)19题对学生的身高进行一个“一加一减,然后求平均数”的统计,不知该统计有什么价值?学生对结果的表示方法难住了,没有达到对程序框图或其它重要知识的考查目的。本题目出题者是想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相关的知识进行考查,设置了一个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立意很好。但我有一个不成熟的问题需要提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分组时需要等距,请问剩下的低于50分的是否都高于40分?如果不都高于40分,补充直方图应该如何补充?如果宽一些,怕是总面积不能为1了。我们在统计中是先获得数据,而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而列表或是画图都是处理的方法罢了。本题出现了图与数据无法对应的问题,值得商榷。
(5)22题应该是考查古典概率模型与几何概率模型,但加了一个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做为入口,虽然简单但却难倒了大部分学生,感觉这个设置入口如果低一些是不是会更好?(6)25题中“圆的弦切角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这一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并没有学习,如果把这个知识点给出,可能对我们了解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应用情况如何的考查会更好吧?!综上所述,期末监测命题应该注意上:
(1)当使用学期两本书以外的知识点与方法时,应该尽量简单或可以通过某种提示降低难度,防止这个难度干扰对本学期内容的考查。
(2)在对试题进行改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也必应用于现实,所以一定要符合现实。考查的目的应该明确而具体,题目的难度应该来源于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二、成绩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从各校的平均分上看学校之间的进步与退步情况。
1、各学校中考均分与高一第1学期期末及第2学期期末成绩对照表(表中数据由于计算方式不同或是个别分数未剔除有少许误差,但不影响对比。表中学校顺序以中考分数从高到低排列。从折线图我们容易看出这次考试与入学考试相比,平沙校区超过了两所学校(市三中与北师大附中)。珠海女中超过了一所学校(市四中),但同时被另一所学校超过(市一中附校)。市一中附校超过了两所学校(市四中和珠海女中)。金海岸中学超过了两所学校(北大附校和市艺术高中)。东方外语超过了一所学校(北大希望之星)。
(二)从总分相近的不同班级个别题目得分率的差异看教学中的不足,及时确定补救的方案。从表中可以看出,第2题与第13题红旗中学的得分比和风中学要低,说明红旗中学应该在算法语句与平面向量等简单知识点的教学要加强。第5题与第12题,红旗中学比和风中学得分要高,说明和风中学可能要在三角函数中一些简单知识点的教学应该加强。例2:对比平沙校区与实验中学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6、7、11题平沙校区略有优势,而第5、9、12、15、17、22题平沙校区就需要加强。相关的知识点包括:三角函数同角关系,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三角函数的值域,系统抽样的等距性,不等式的恒成立等。
当然,从小题得分上看,各学校对不同的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优势.从分数段上人数的分配上也可以看到各学校对优生的培养情况,这里就不再多分析了。
(三)对必修3与必修4教学的建议
1、应该注意补充初中相关的知识点
(1)小的整数除以大的整数,商为0,余数为这个小的整数
(2)因式分解的几种常用方法,比如提取公因式,十字相乘,分组分解法,公式法等(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4)平面几何中与圆相关的知识,比如弦切角、切割线定理等
2、应该渗透高中阶段还没有系统学习但又可以使用的相关数学知识与方法(1)关于等式或是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2)与勾股定理有关可以使用三角换元引入角参数的方法(3)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3、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难点的突破
(1)确定“复杂”角的关系时,可使用乘法及加或减让未知角消失的办法
(2)在讲授正弦型函数f(x)Asin(x)的单调区间时,注意应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先用诱导公式把转正,然后看A的符号确定使用正弦函数ysinx的增或减区间解不等式,最后根据单调区间的长度是周期的一半粗略进行检验即可。
(3)在学习习近平面向量时,应该注意平面向量运算中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法、向量的数量积以及向量的模的几何意义与代数运算方法的对应关系.使学生在解题时能充分体会并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经验分享(备课组的建设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必要手段)
1、制定出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执行。
2、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每周至少集中一次。由学校统一要求,统一检查。
3、建一个小群,只有备课组内的几个人。方便平时交流与资料汇总。
4、对平时小测进行分析,取长补短。
5、最重要的一点是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平行班之间有可比性,存在竞争,但是为了竞争而有所保留则就是没有充分的合作,受损的是自己的学生与学校。成绩相当的不同学校存在竞争,但是为了竞争而不能坦诚相待,受损的是个别学校与全市。所以,每一名老师都要有一份责任心,这份责任心不只是自己的班级,不只是自己的学校。
谢谢大家 2016年9月
第三篇:一诊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兰州市十九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毛生福
试卷分析:
2012年初三数学一诊试题,试题结构顺序是由易到难,难易适中,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没有出现怪题、偏题。试题能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重了对学生四基(知识技能、数学方法、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及四能(运算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加大了试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如如第3、11、12、22、24、25、27题。通过考试能够对考生近期一段时间的复习起到诊断的作用,同时也对下一阶段的数学复习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复习建议:
1.要认真全面梳理知识体系,不能脱离课本,应回归基础和课本,把复习的重点放在课本涵盖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上。自己要善于总结各种有针对性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常用的辅助线作法等)。
2.加强专题模块复习,进行专题模块复习时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果及效率,为此考生要学会选题,围绕一些典型问题,充分思考和挖掘。数学中考中的七大模块是: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四边形、反比例函数、圆的综合性题目、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次函数中的数形结合及动点问题。每个专题模块怎么出?常考什么知识点?考生要通过复习,对典型试题反复训练,注意解题后的反思,以此拓展解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达到举一反三目的。
3.以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为依据,体会和总结试题中所蕴含的中学数学中几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理解数学试题中的通性通法。复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积法。注意这些思想及方法在进行问题解决时的高效性及一题多解如第25题。不要以题论题,要以题论法,以题为载体,探究解题思想和方法。
4.加强阅读类题目(渗透对文字、新型符号、图形等)要认真、细心、耐心审题,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认真规范的写出证明和计算过程,注意答案的严谨性。
5.答题卡的填涂要规范,书写要规整。在平时的答题中要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己的答题习惯,必须要符合答题卡的填涂要求,深思熟虑后认真规范的写出解答过程,字迹工整且答题不能超出答题框,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第四篇:数学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三(2)班 刘艳红
一、试题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考察的知识面广,题量也符合学生的练习要求,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是一份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统计题、应用题等。
2、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3、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二、质量分析:
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但阅读题目能力和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三、存在问题。
填空题和判断题出错较多,出现错误原因就是不认真审题,单位换算不注意单位之间的进率,导致比较大小结果错误。
计算题,也是班里同学失分最多的一题,一是做题马虎,二是不会检查,有的还忘记写得数。以后要从计算方面多加训练,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五题应用题中位置与方向,判断出错,孩子空间想象力不足,应用题孩子做题少,应变能力差,题型变换让孩子们难以应对。以后要注重培养孩子分析能力及认真审题能力。
四、今后教学的方向
通过这次考试,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简单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自己能读懂题意,分析题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词语,读懂题意,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4、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努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让学困生不再对数学恐惧。教师对学困生应宽容以待,不轻言放弃。
总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第五篇:数学试卷分析(模版)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有理数单元考试的试题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以后的教学方向分析如下.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个大题总共10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40%、中档题约占20%、难题约占4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中的相反数,绝对值,数轴,有理数加减乘运算等部分,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全面难易也高一点、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问题分析
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① 学生对试题的理解较差,个别是汉语理解不好的学生,他们不太明白试题,还有同学们做题过程中不太仔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稍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但学生根据要求举生活实例能力稍欠,如选择题第2小题,学生因对“家用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4℃,冷冻室的温度比冷藏室的温度低22℃”理解不透从而得分率不高.② 基本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能力的强弱对数学答题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能力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解答题的第三,计算题,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少错误.③ 学思维能力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填空题的第14题,第18题,第20题和解答题的28题,第29题.④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得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
三、今后的教学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让他们自己分析题目设计解题过程。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从试卷上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新规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