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时间:2019-05-12 20:0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主体一: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1)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人民的范畴)(2)民主内容的广泛性-------政、经、文、社领域等

真实性表现在:(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重大成就。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公民的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③监督权。

(2)公民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7、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舆论监督制、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9、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公民应该在享受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求助于政府、监督政府;

主体二: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履行职能: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原则和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依法行政: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措施: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合理分工、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政府。④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审慎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在决策、执行等各个环节自觉接受监督。

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原因:(1)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2)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必须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提高决策水平。措施:(1)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3)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度(4)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7、接受监督: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实施政务公开。意义:(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3)才能提高工作水平和行政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4)才能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8、权威政府: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9、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主体三:政党——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中共中央、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乡党委、党组织等。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6、领导方式: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7、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8、三好、三发展:党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主体四: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国家权力,集中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重要表现。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权(2)决定权(3)监督权(4)任免权

3、人大代表的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4、人大代表的职责: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

民监督。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行使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质询权。

主体五:国际关系(凡是涉及国与国之间关系或是我国在外交上的立场都属于这个知识点)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8、我国在国际中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其它:

政协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党听取征求意见、建议)、民主监督(区别于人大的监督权)、参政议政(各民主党派等通过提案等形式主动提出意见、建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政体”)。

2、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在(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3、优越性:(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恣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①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多党合作,不是共同执政。)②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的领导,而组织上互相独立。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第二篇:《政治生活》知识点

《政治生活》知识点

1、熟练掌握“公民”、“政府”、“人大”、“党”、“政党”、“民族”、“国际社会”相关知识的框架结构

2、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3、我国的国体(背);

4、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我国民主真实性和广泛性的表现;

5、P6最下面虚线方框中的内容;

6、P7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背);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7、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背);

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三个原则(背);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对公民的要求;为

什么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

9、直接、间接选举、等额、差额选举的优点和缺点;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为什么要珍惜

公民的选举权利(背);如何珍惜选举权利(背);

10、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表现;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四个方式(背);民主决

策的意义(背);

11、P24第一至第五段的内容;居委会的性质;群众自治的意义(背);

12、熟悉P27第二段话;民主监督的四个渠道(背);民主监督的意义(背);如何进

行民主监督(背);

13、我国政府的性质(背);我国政府的职能(背)并熟看P37第二至第五段话;如何

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14、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背);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背);

15、依法行政的含义;依法行政的意义和必要性(背);怎样做到依法行政(背);

16、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背);怎样对权力进行监督(背);

17、政府权威的含义;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背);政府权威的特点;如何树立政府权

威(背);

18、我国的政体(背);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方各级人

大的性质;人大的职权(背)并能充分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义务和权利(背);

19、民主集中制的地位和表现(背);熟悉P60最后一段话;P61人大制度的优越性;

20、党的地位、性质、宗旨、三个执政及相互关系、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论(背);

21、为什么要坚持党领导P63(背);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22、我国政党制度的名称、地位(基本政治制度)、特点(背);

2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及关系(背)

2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三个级别、自治机关、核心内容;

2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我国宗教的四个政策P8026、主权国家的地位、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

27、国际组织的分类(背)、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28、国家利益的三句话(背);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背);

29、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背);和平的重要性;战后世界维持总体和平的原因;

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的原因;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30、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背);

31、我国外交政策的名称、决定因素、宗旨和基本点(背)

第三篇:2017高考 政治生活 主体归纳

2017年高考 经济生活 知识体系图+主观题解题角度分析

一:公民角度知识归纳

要点:国体;权利;义务;原则;途径;有序;素养;材料提取。(1)国体:(2)权利:

①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政治自由; ②公民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性;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义务:

(4)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xx原则(具体哪点结合材料)(5)途径:

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具体哪点结合材料,意义类见以下要点)。

①民主选举: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 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驶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②民主决策: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③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④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又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6)有序: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依法有序参与)。(7)素养:公民要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素养。

(8)材料:主体定位法,材料提取法,结合材料阐述对公民、对政府、对党、对国家、对某个具体事情的意 义。如:政府;人大;中共;民族;宗教;民主政治;国际社会。

(1)政府:公民要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要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

(2)人大:公民要选举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大,并监督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工作。(3)中共:公民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民族: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5)宗教: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对宗教活动,公民应依法参与、理性对待。

(6)民主:公民要树立民主法治观念,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7)国际: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政府知识归纳

要点: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政府作用;宗旨原则;求助有门;依法行政;政府决策;权力监督,政府威信;材料提取。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政府职能:①政府要履行xx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职能)。

②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政府作用:政府要搞好管理和服务,发挥便民利民的作用。

(5)宗旨原则: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具体哪点结合材料)。

(6)求助有门:政府要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使公民求助有门,投诉有道。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

(7)依法行政: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小切口考依法行政要结合一轮清单展开)

①依法行政具体要求:新课本有变动

②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此处可单独作为一个要点)。

(8)权力监督:要对政府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小切口考政府权力监督要结合一轮清单展开)

①关键在于……;②建立全面行政监督体系……;③坚持政务公开……

(9)政府威信: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树立政府威信(小切口考政府威信要结合一轮清单展开)

其它角度:人大;中共;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

(1)人大:我国政府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受人大监督,并对人大负责;我国政府要接受人大代表的质询与监督。这体现出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2)中共:我国政府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权或行使权力,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3)民族:我国政府重视民族与宗教问题,要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推进民族区域自治进程,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4)国际: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人大知识归纳

要点:人大性质;人大地位;常设机构;与其它国家机关关系;与党关系;人大职权;原则;材料提取。

(1)性质: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人大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3)关系:其它国家机关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与党:人大接受中共领导,中共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5)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设机构,闭会期间代全国人大履行部分职权。(6)职权: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7)原则:人大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四:人大代表知识归纳

要点:人大代表地位;与人民关系;职权;义务;素养;材料提取。

(1)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2)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职权: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4)义务:人大代表要履行xx义务。

(5)素养:人大代表要提要自身品德和能力,提高素养。

五:中国共产党知识归纳

要点: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党的建设;材料提取。

(1)党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

(2)党的性质: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党的宗旨:中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执政方式:中共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领导方式:中共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6)执政理念:中共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指导思想:中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8)党的建设:中共加强反腐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六:人民政协(政协委员)知识归纳

要点:政协性质;主题;职能; 产生方式;政党制度内容。

(1)政协性质: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政协主题: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

(3)政协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4)政协内容: 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5)政党制度:友党关系;首要前提与根本保障;基本方针。

七:主权国家(中国)知识归纳

要点:要素;权利;义务;联合国;国家利益;我国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材料。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享受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履行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4)与联合国: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内的各项活动。

(5)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性因素(具体哪点结合材料)。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国际关系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任何国家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5)我国利益: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 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正义的。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家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6)国际形势: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7)外交政策:

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具体哪点结合材料)。

(8)发展道路: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

八:依法治国(多位一体)

(1)总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中共: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3)人大:积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4)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完善权力监督、构建法治政府。

(5)司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6)各民主党派和社会组织: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

(7)全体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遵守宪法和法律,有序参与。

第四篇: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主体归纳

《政治生活》主体归纳

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怎样做某事?

(一)公民为什么参与、为什么做某事„„?

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政府的性质、宗旨等角度。

②紧迫性:我国民主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依材料)③重要性(意义):

第一、对公民——有利于激发主人翁精神,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或知情权等)。

第二、对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根据具体参与方式和实际(或材料内容)进行总结。

第三、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怎么办)

①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②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如: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舆论监督制、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方式参与民主监督。

④在态度上:要积极参与,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感、责任感。⑤在能力上:要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学习法律法规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⑥在行动或行为上:要在党的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遵循“合法”“有序”的原则参与政治生活。采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政府怎样做某事?

(一)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②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履行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④是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的体现(此点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有则谈,无则免)⑤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⑥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⑦意义(重要性):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有利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等。

(二)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履行政府职能:切实履行政府主要职能,管理和服务。

②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③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

⑤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⑥政府提高公信力,打造有威信的政府。

三、人民代表大会做某事的原因、措施

(一)人大做某事的原因、依据

1、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由人大的性质、地位决定。

3、人大拥有„„职权。(人大行使有关职权的需要)

4、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若材料讲了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可以用这点)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二)人大应怎样做某事、如何发挥作用(措施)

1、依法行使四项职权。

2、坚持民主集中制。(可围绕概念、三个表现分析)

3、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4、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征求民意,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四、人大代表为何做某事、如何做某事?

(一)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某事

1、由我国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决定。

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由人民选举产生(接受监督的原因)

3、人大代表具有(享有)××权利,做某事正是其行使权利的体现。

4、是人大代表履行××义务(职责)的需要。做某事正是其履行职责的表现。

(二)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某事?(如何履职、如何发挥作用)

1、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权利。(权利要具体指出)

2、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其职责(义务),做到××。(这里主要指的是职责的具体表现)

3、人大代表要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某事、如何做某事?

(一)中国共产党做某事的理由、原因、依据

1、由中共的地位决定(中共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共产党做某事有利于巩固其领导和执政地位。

2、由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3、中共坚持、完善某种执政方式的要求。

4、中共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5、中共贯彻落实指导思想的要求、需要。

6、是加强党自身的建设的需要

7、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政党制度的相关内容分析材料。(材料涉及党与民主党派或政协的关系时才用)

(二)中国共产党应该怎样做某事(措施)

1、中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中共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3、中共要坚持和完善三种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如果单独考三种执政方式的做法,则应以课本为主---从定义着手分析)

4、中共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政理念)

5、中共要贯彻落实指导思想。

6、中共要不断完善其领导方式和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其领导和执政地位。

7、中共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六、人民政协为何做某事、如何做某事?

(一)政协做某事的依据、原因、理由

1、由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二)政协应怎样做某事(措施):主要答职能

(三)政协委员可以借用政协知识。

七、《政治生活》中,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或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国家角度: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前提条件、物质保证);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和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5、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反对民族分裂行为;

6、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公民角度: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八、国际关系及我国外交政策的综合运用

(一)国际关系(对外关系)中,中国为什么、如何做某事?

1、国际关系中,中国为什么做某事?(原因)必要性角度:

(1)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

(4)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5)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权利:独立、平等、自卫、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7)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8)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未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9)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意义角度:

(对我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对世界)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中国如何做?(国际关系中)(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内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根据材料选取)(2)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3)行使主权国家的权利、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4)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和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符合宪章精神并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5)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6)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7)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二)中国与某一国家发展国际关系的原因、意义

1、原因

⑴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⑵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⑶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⑷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⑸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也是两国关系波折而又发展的重要原因。

2、意义:

⑴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⑵对世界: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三)涉及国家关系或国际活动的政治意义的考查角度

1、有利于发展友好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建立并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4、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

5、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6、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四)评价某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做法

1、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3、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4、违背(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5、违背(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

7、建立国际新秩序。违背(符合)时代潮流,不利于(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经济生活》不同行为主体知识归纳

一、《经济生活》行为主体——个人

主体:货币财富的拥有者、理智的消费者、新型的劳动者、理性的投资者、诚信的纳税者、作为守法的市场主体。⑴作为货币财富的拥有者

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找准时机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作为理智的消费者

①要坚持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要做市场规则的践行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社会公德;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作为守法的市场主体)(3)作为新型的劳动者

①要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四种)努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②走自主创业之路,以创业带就业;

③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劳动技能培训,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劳动者的要求。④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作为理性的投资者

要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坚持投资多元化,理性投资。(5)作为诚信的纳税人

要树立纳税人意识,自觉诚信纳税,不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同时,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二:《经济生活》行为主体——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1)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

①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样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的; ②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这样在竞争中才处于有利地位。③根据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2)企业作为经营者:★(市场竞争情境下)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价格变动背景下)

6(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以及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5)熟悉和运用世贸规则,要有规则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6)运用关税等经济手段,加强对外贸易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四、政府(或者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或者经济意义

1、经济依据(必要性)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符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虽然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2、经济生活意义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第五篇: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理解人民民主专职的本质及其特点: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特点:对占全国人口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阐明我国民主特点:广泛性、真实性。

4、了解我国在尊重和保全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理解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6、阐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7、说明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必须遵守应尽的政治义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8、理解政治自由与法律、权力与义务的关系:(1)要正确理解政治自由。政治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9、了解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0、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1、评述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对于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保持政治稳定以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对国家权力的运行保持一种自下而上的经常性的影响力,既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又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2.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民主权利的法治化、政治参与秩序化。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不足的公民政治参与则表明民主不完善,只有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对民主最有利。3.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实现在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可以防止社会动荡等不稳定因素,从而保证我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发展。4.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培育政权合法运行的深厚群众基础的前提条件。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意愿及目标选择,可以在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建立起一种机制,来协调或矫正政府行为同公民大众意愿之间的关系。5.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12、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直接选举: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的选民代表进行选举。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选民的选择。差额选举: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13、说明选方式选择的制约因素:时期、地区、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选民人数、候选人人数等。

14、明确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态度: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5、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3)重大事

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16、理解公民参与民主抉择的意义: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17、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形式: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途径:(1)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2)居民委员会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18、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19、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力的渠道和方法、原则:渠道:(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方法: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原则:实事求是。

20、阐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公精神。

21、比较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和后果:区别: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后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1)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2)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不断 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4)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5)有力的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无序参与政治生活:(1)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2)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3)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4)国家、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

22、阐释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宗旨和原则: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23、知道求得政府帮助的途径:(1)开设热线电话(2)设立信访部门(3)推行电子政务(4)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等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多种途径。

24、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意义: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行政管理体制。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5、阐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26、知道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7、评析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8、说明我国政府的权威来源以及树立权威的途径:来源: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途径: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

29、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30、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他监督。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1、说明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他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4、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63

35、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6、阐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

37、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9、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40、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党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1、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和民主党派的名称:性质: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名称:P69

42、说明我国政党制度基本内容:P70

43、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它绝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44、明确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它绝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45、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46、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个

47、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8、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50、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及优越性:(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2)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51、说明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2、了解国际社会的构成: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主权国家具有多样性。按国家性质划分,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53、理解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与义务:(1)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2)最为主权国家,在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54、了解国际组织概况、分类和作用:概况: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名目繁多,规模不一,如我们熟悉的联合国、欧洲联盟、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作用:(1)消极: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2)积极:促进国家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55、说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 觉则为基础的好友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56、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57、阐释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国际关系: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决定因素:竞争、合作、冲突。

58、阐明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9、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邓小平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60、明确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 际新秩序。

61、评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2、理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63、把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及基本点: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4、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下载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

    《政治生活》最详细的主观题必背知识 一、关于公民 1.关于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原因、依据和意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

    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

    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 主体一:公民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的体现。 2、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政治生活知识点(写写帮整理)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

    高三政治生活主体归纳点(精选五篇)

    主体一:公民 公民为什么做: 1、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国家的主人。 2、因为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因为公民要依法履行......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从产生......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一二单元知识点概括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及体现(保证) 1.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政治自由;c.监督权; (1)广泛性:○ 2民......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精品细化总结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