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分类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20:5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体的分类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体的分类说课稿》。

第一篇:物体的分类说课稿

《物体的分类》说课稿

引言: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是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物体的分类》。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依据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体的分类》来设计的,教学力图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了解分类的方法,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着重于学生活动中的观察体验和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联系实际情况,根据现场环境,适时调整。

在活动中,渗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观,主要安排了分书包、分玩具和废品的分类回收这三个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借助实物、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的方法学习知识,提高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1)能按材料种类对物体进行分类。

(2)知道在生活中和生产中需要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分类的基本方法

(2)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材料可回收利用

三、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说教学重难点,在本着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身边的物体用自己的方法来分类,并

对收集到的有关分类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整理、概括、应用,完成小组学习探究活

动。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教学工具:铅笔、水珠笔、塑料杯、玻璃杯、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布娃娃、布小熊、书、积木、不同材料的垃圾等。

五、教学策略: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1、说教法: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和“情景创设”的教学设计方法,课堂开始时是围绕一个问题情景:教材呈现的情景是波波凌乱的房间。通过收拾整理房间的物品这一具体任务,产生如何把物品进行分类的疑问。并通过活动1:给书包里的物品分类;活动2:用自己的方法来分类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参与完成任务,解决生活中的分类问题,并在课时最

后让书本上的知识拓展到生活中去——废品的分类回收。采用这种教学设计能令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参与性强。

2、说学法:

学生根据这些已知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身边的物体用自己的方法来分类,并对收集到的有关分类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整理、概括、应用,具体的来说是希望学生在经历研究的过程中,以材料作为分类标准对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自己确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意识到材料可再回收利用,完成对材料的分类的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1、引入:上个星期波波邀请我们到他家玩,趁着今天天气凉爽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2、(出示图片)师述: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3、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4、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请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我考虑到这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常见,但如何让学生认识分类这一概念,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品分类呢?我想到了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这个环节。身边的人物,常见的问题更易激起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探究1——给书包里的物品分类

1、小组长把大书包放上桌面。

2、明确活动要求:选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负责分类。小组合作,按照材料的不同把书包里的物品分类。

3、合作“分书包”。

4、派代表汇报。(投影学生的书本表格若干)

5、提问:观察一下,哪种材料制成的物品比较多?(板书)

6、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按照材料的不同来分类,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按照颜色、大小、形状、新旧、用途等等的方法来分!

设计意图: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书包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以材料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根据物体的相似特点进行分组是分类的基本规则,为第二个环节自定分类标准打下基础。

(三)活动探究2——给玩具分类。

1、师:同学们的脑筋可真灵活,现在老师另外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物品有塑料杯、玻璃杯、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布娃娃、布小熊)

2、明确活动要求:选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负责分类,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2、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分类练习(教师巡视,着重指导学生商量好分类的标准)。

3、汇报:哪个小组想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怎样分?还有别的分法吗?

4、评一评:

A、你认为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比较好?(指名回答)

B、哪个同学的发言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指名回答,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小结分类方法。(板书)(现在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把玩具放好。)

设计意图:我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并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学生亲自经历了分类的过程,发现了物体分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拓展延伸——废品的分类回收。

1、谈话: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也利用了分类?(超市、商店、书店、图书馆等)

2、(出示实物)提问:你们知道这里哪些物品是可以回收,循环再利用的吗?(小组观察、讨论)

3、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大家分得很准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主要集中在——金属、玻璃、纸和塑料这四类材料。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知道分类方法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强化了教学目标。二是使学生意识到材料可回收利用,提醒他们平时注意回收,渗透环保意识。

(五)师生共同总结。

提问: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你的小伙伴说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把知识反馈的时间真正留给学生。

(六)布置课后实践。

1、回家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2、登陆“小学科学网”,和家人共同设计一个“物品回收利用”的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 给学生,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说教学反思:

第二篇:新版按物体名称分类说课稿

教案目标:

1、能把相同名称的物体归并到一起。

2、能用“把X X和X X放一起”进行表述。

教案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认识苹果、香蕉、梨等水果,能正确说出名称。

2、物质准备:分类盒人手一个;苹果、梨、香蕉等实物若干;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教案过程:

1、以“参观水果店”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水果。

教师:水果店里的水果真多,小朋友仔细认一认,都有哪些水果?

2、分水果,引导幼儿把相同名称的水果放一起。

(1)幼儿自主操作,提问:你是怎么整理的?

(2)小结分类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把X X和X X放一起”。

3、操作《按物体的名称分类2》 《按物体的名称分类3》,引导幼儿将相同名称的物体进行分类。

(1)教师介绍材料及玩法:

A、第一组:分动物卡片。

B、第二组:分水果卡片。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把X X和X X放一起”。

(3)请幼儿将操作的分类卡片展示并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4、组织幼儿评价、小结。

活动延伸:

1、把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练习。

2、游戏活动:在娃娃家游戏中,引导幼儿将水果分类收拾。

3、家园共育:引导幼儿对家中的物品按名称进行分类。

第三篇: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观察较为抽象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和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正确辨认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知道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和推理,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是: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学生体

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为了讲清重难点,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观察讨论法”“引导探究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游戏、观察、猜测、验证与交流中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情景创设法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节课上,我准备了小药箱和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供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获取新知,从而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2、观察讨论法为了实现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的目标,必须让学生多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进一步升华,得出结论。

3、引导探究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善学、乐学,我主要采用了“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观察,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以问题引导,组织学生互动,教师及时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说学法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从而乐于探究。

综上所述,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观察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了四个环节: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背《题西林壁》,然后讨论“横看成林侧成峰”,为什么同样的庐山会成岭又会成峰呢?引出: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所以成岭又会成峰,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由此引出课题《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首先,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小药箱,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通过观察讨论,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其次,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观察小药箱,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再次,指导学生观察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扩展,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准备。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小组合作观察圆柱和球,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再次验证上面得到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三)联系实际,理解运用;

首先,做练习八第1题,检查学生能否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其次,做练习八第3题,检查学生能否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然后,做练习八第2题和39页下面的做一做。使学生明白只观察物体的一个面是无法判断出它是什么物体的,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原则。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汇报,补充,来完成本课的总结。

第四篇: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解放路小学 陈 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这七大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三名同学(小红、小刚、小丽)分别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一个小老虎玩具展开,通过三名同学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各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有的还不是很准确,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使其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根据照片或图片,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图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激发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重点:让学生根据照片或图片,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正确辨认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图。

四、教学模式

王敏勤教师和谐高效教学模式指引下,沿用我校的先学后教,训练矫正教学模式,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五、教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学观察物体时,通过电脑动态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的认识,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发现图形特征,作出正确判断。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的过程。

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单元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其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教学观察物体(小老虎玩具)时,学生在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观察法。

学习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用课件出示一名同学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师:看一看,这四张照片一样吗?为什么? 生1:老师站的位置不同,拍出来的照片也不同

生2:老师是从前、后、左、右四面拍的,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揭示课题: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因为拍照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出来的照片也就不同。这节课我们就试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样子不一样,并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观察情境图,了解观察的位置 1.出示情境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信息窗 师:你们看,画面上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呀? 2.观察画面,获取信息

生1:画面上是小刚、小丽和小红,他们在欣赏老虎玩具 生2:他们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布老虎 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生1:他们是站在布老虎的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的

生2:小红站在布老虎的前面,小刚站在布老虎的后面,小丽站在布老虎的侧面。

猜想一下,他们看到的布老虎可能是什么样子。学生想象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布老虎的形状。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信息窗,让学生仔细观察,使其明确名同学观察的角度,并初步立位置不网,观察结果不同的猜想

(三)观察体验,验证猜想

师:图中的三名同学有的从前面观察,有的从后面察,还有的从侧面观察,到底看到的布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想不想自己亲自瞧瞧?

生:想。

师:好,现在就请你们从桌子下面拿出布老虎玩具吧!(教师提前在每个小组桌下摆放一只布老虎玩具)把布老虎玩具面对黑板摆好,你能告诉老你坐在它的哪一面吗?那你看到的它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好了,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观那交流,教师巡视)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观察的结果?注意要说清楚:你坐在布老虎的哪一面,看到的布老虎是什么样的。

生1:我坐在布老虎的正面,看到了它额头上有一个王字,两只大眼睛、两个大耳朵,鼻子、嘴巴和胡须,还能看见两条前竖着的尾巴和老虎的肚子。

生2:我坐在布老虎的后面,看到了它的大屁股,向上翘的尾巴,两条后腿,两只耳朵和老虎的肚子。生3:我坐在布老虎的侧面,看到布老虎的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面的胡须,一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向上翘的尾巴,以及背上的斑纹,还有老虎的肚子。

(结合学生发言,用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布老虎的 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师: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布老虎,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生4:他们看到的不一样 生5: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 生6:他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布老虎玩具,即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布老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正面、侧面和后面的知识。

(四)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师: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看到了布老虎的其中一面,如果想看清楚每一面,有什么好办法?小组同学一起想想看

(学生讨论,教师迅视指导)师:同学们,你们想到好办法了吗?说说看

生1:我们换座位观察了布老虎的前面、后面和侧面 生2:把布老虎转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个面

生3:我们围着布老虎转一圈,就可以看到布老虎玩具的每个面 师:选一个你们喜欢的方法,从正面,后面和侧面去全面观察一下布老虎玩具

(学生选择方法进行全面的现察,并交流讨论)师:谁来说说自己看到的布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学生根据介绍者的叙述进行判断)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1: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的布老虎样子不同 生2这只布老虎,从不同的方向看,样子不一样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想全面了解物体的样子,我们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设计意图:在一列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

师:刚才我们从前面、后面、侧面亲自观察了,都了解了布老的虎的样子,那图中三位小朋友看到的布老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连连看

课件出示: 师:现在请站在不同角度,为同桌拍照,描述一下你拍出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

同桌互相说拍出照片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亲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观察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其空间想象力

(五)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

1.乐乐和云云正在为熊猫拍照,你猜右面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课件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2题)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5题)3.下面的三张照片,都是在小狗的哪一面拍的呢?(课件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3题)4.谈话:观察图片,右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课件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6题)5.谁看到的?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4题)6.连一连。师:虽然都是侧面,但是看到的样子也不一样,而且方向相反。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同想象能力

7.欣赏不同角度的图片,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课件出示一图片)设计意图:通过欣贯不同角度的片,让学生再次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可能不同。

(六)总结收获,积累经验

师:这节课,我们从不同位置观察了物体,说说自已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可以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物体。生2:我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生3: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图片,感觉很美

生4:我们在观察布老虎的时候,可以转圈看,也可以把布老 虎转圈。

师:生活中我们随时会用到观察,学会观察,你就会对事物了解得更全面,有时还会发现另一种美丽。课后请大家选择生活中其他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方面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其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其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

第五篇: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香口乡黄云铺小学王宗艳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第一册我们学过“位置与顺序”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第二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一样”也有体验。在这个认知基础上,这节课要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学会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空间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想象等数学活动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经历自主探究、小组展示交流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从不同位置上观察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方法是教学重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是教学难点和关键点。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课前三分钟,以儿童喜爱的故事情景“盲人摸象”导入,观察图形时搭长方体、观察实物时观察数学书等情景设置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演示法:教学时,出示课件,用学生喜爱的动物小猴为素材,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小猴的样子是不同的。充分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演示,由实物到图画,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

3.发现法:在观察实物部分时,通过学生凃一凃,转一转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搭一搭,看一看的教学活动时,通过让学生猜一猜、连一连引导学生更直观地发现“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让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愉快,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时,学生在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设计让学生学搭一搭,看一看,猜一猜,连一连等数学活动观察物体,在实践操作中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知识形成,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观察法:观察物体教学中的观察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数学书、茶壶小猴、图形长方体的活动中,组织大家讨论,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同学们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不同。这个过程,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观察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主要由三个环节来完成(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讲故事:从前,有四个盲人,他们从来没看见过大象。有一天,这四个人商量好,一起去看大象。1

到了大象身边,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四条腿,说道:大象像一根柱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说道:大象像一堵墙。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道:大象像一条绳子。最后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说道:大象像一把大扇子。

2.提问:这四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3.全班汇报交流。

4.引入新课:由于每个人摸到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就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实物猴,探究新知。

(1)定位观察

提出要求:请组长把动物猴放在桌子的中间,头对准1号同学。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你看到的动物猴是什么样子的?把看到的样子用笔画出来,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组织汇报交流。

小结: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由于每个人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通过定位观察、表述看到的物体的样子等活动,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

(2)、换位观察

请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换位观察物体,请学生说说:你们现在看到的动物猴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你形状看到了动物猴的哪一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个动物猴,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

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动物猴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通过换位观察,加深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3)、全面观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个动物猴,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游戏规则:听清楚老师说哪个小组要看动物猴的哪一面,想一想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

通过从不同位置对动物猴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使同学们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主动地进行实际的观察、比较,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进一步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要求。)

活动二:观察图形长方体,探究新知。

(1)让学生猜一猜,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六个面的颜色均不相同),最多能看到几种颜色? 组织学生小组观察,采用换位观察的方法,引出“正面、上面、侧面”的教学重点。这样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变化角度中,让学生体会这三个面的相对性。同时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2)动手画画,印证新知。

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长方体的形状、颜色画下来。我从正面、上面、侧面各选一张长方体的画,展示,加以印证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不同,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活动三:质疑明理,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只小猴、一个长方体,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 引导小结:因为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观察物体的形状就不一样。

(三)层次练习,应用拓展

1、教材第67页的例1。

(1)出示例1的情景图。

(2)组织学生观察判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在下面标出他的名字。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2、教材67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这本数学书的侧面、正面、后面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3、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自己喜欢的物品,讲出自己的观察体会,从而应用新知。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同一个物体观察的角度不同形状可能不同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侧面看观察者课堂总结

撰稿人:王宗艳

撰稿时间:2011年11月2日

下载物体的分类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体的分类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1课时。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二)教材简析 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1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观察物体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

    《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教案1 活动目标: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学习5以内按长短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依据:......

    2017《物体分类》教学设计.doc

    《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64——6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等过程......

    《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教案1 活动目标:1.能按照数量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分类。2.能用“一样多”“都是×个”等表述分类的理由。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5以内的数。材料准备:课......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 《物体分类》教学反思1 一、活动目标。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3、了解数字在日常......

    物体的质量说课稿(大全)

    物体的质量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体的质量说课稿,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