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19-05-12 20:3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

第一篇: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

实习报告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一、实习目的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对《基础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和《税法》,《经济法》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单位情况

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今年三月份我来到了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西化建”),这是一家从事石油化工建设和安装的公司。陕西化建是国家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是陕西省唯一从事石油化工建设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组建于1951年,先后隶属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陕西省石化厅,陕西省国资委,2001年企业改制成立了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相对控股公司,2006年划归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2月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其持有的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

公司资产,并通过划转、收购,成为“陕西延长石油化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延长化建”,股票代码600248)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具有完整的技术经济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三证合一”认证。公司具有A2、D1、D2类压力容器制作和球型贮罐现场组焊许可证,具有一级锅炉安装许可证、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同时公司还具备钢结构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土石方工程、防腐保温工程、消防工程等多项资质。公司各工种齐全,专业配套,技术精湛,尤其是焊接水平在陕西省名列前茅,多次在陕西省焊工比武中摘取桂冠,曾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焊工比赛并获得全国总分第四名。

我所实习的单位是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级项目——陕西化建榆天化14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施工地点在榆林市榆横工业园区,地处毛乌苏沙漠腹地,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伊克昭盟)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据考证,古时候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这里曾流传着“榆林三迁”的故事。今非昔比,现在的榆林已是“塞上名城”。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中国大沙区之一。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总面积为3.98万平方公里。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陕西化建所承建的是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40万吨/年煤制甲醇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一期60万吨/年甲醇项目,该项目是陕西省重点项目,工程投资32.82亿元,由煤气化、变换、净化、甲醇合成、精馏等生产装置以及配套的辅助生产项目组成。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包了其中704(灰水处理)、705(变换)、706(低温甲醇洗)、708(硫回收)、714(沉渣池)、801(甲醇合成)、802(甲醇精馏)、803(氢回收)等8个工号的各专业安装工作。我所实习的岗位是项目经理部劳资财务部出纳一职。

三、实习主要过程

一)、实习内容:

1、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2、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3、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4、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1)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一定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5、员工工资的发放

二)主要工作流程:

1、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并留意票面的真伪;若收到假币予以没收,由责任人负责。

2)现金一经付清,应在原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3)把每日收到的现金送到银行;不得“坐支”。

4)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做好现金结报单,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5)通常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特殊情况需审批。

6)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2、银行账处理

1)登记银行日记账时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开汇兑手续。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结报单。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4)公司账务章平时由出纳保管;每日下班后账务章交总经理处。

3、报销审核

1)在支付证明单上经办人是否签字,证明人是否签字;若无,应补。

2)附在支付证明单后的原始票据是否有涂改;若有,问明原因或不予报销。

3)正规发票是否与收据混贴;若有,应分开贴。

4)支付证明单上填写的项目是否超过3项;若超过,应重填。

5)大、小金额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应更正重填。

6)报销内容是否属合理的报销;若不属,应拒绝报销,有特殊原因,应经审批。

7)支付证明单上是否有总经理签字;若无,不予报销。

以上三点就是我在实习单位的主要工作流程,虽然繁琐生活单调,但是我一天也乐在其中。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深度结合,让我终于明白了出纳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出纳工作是财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的方面来讲,其职能可概括为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

1、收付职能

出纳的最基本职能是收付职能。企业经营活动少不了货物价款的收付、往来款项的收付,也少不了各种有价证券以及金融业务往来的办理,这些业务往来的现金、票据和金融证券的收取和办理,以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经过出纳人员之手。

2、反映职能

出纳的第二个主要职能就是反映职能。出纳要利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通过其特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的各种明细分类账,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以便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

3、监督职能

出纳不仅要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还要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4、管理职能

出纳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管理职能。对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进行保管,对银行存款和各种票据进行管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金融信息,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方案评估、投资效益预测分析等也是出纳的职责所在。

四、实习感悟

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所经历的三年多大学生活中难以学习到的。比如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多跟同学们打交道,而自己也尽量虚心向他们求教。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的同事相处好,那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会更高,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会计是比较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但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觉得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起劲。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

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务尤其显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学本科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篇: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包了其中704(灰水处理)、705(变换)、706(低温甲醇洗)、708(硫回收)、714(沉渣池)、801(甲醇合成)、802(甲醇精馏)、803(氢回收)等8个工号的各专业安装工作。我所实习的岗位是项目经理部劳资财务部出纳一职。

三、实习主要过程

一)、实习内容:

1、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2、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3、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4、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1)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一定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5、员工工资的发放

二)主要工作流程:

1、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并留意票面的真伪;若收到假币予以没收,由责任人负责。

2)现金一经付清,应在原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3)把每日收到的现金送到银行;不得“坐支”。

4)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做好现金结报单,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5)通常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特殊情况需审批。

6)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2、银行账处理

1)登记银行日记账时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开汇兑手续。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结报单。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4)公司账务章平时由出纳保管;每日下班后账务章交总经理处。

3、报销审核

1)在支付证明单上经办人是否签字,证明人是否签字;若无,应补。

2)附在支付证明单后的原始票据是否有涂改;若有,问明原因或不予报销。

3)正规发票是否与收据混贴;若有,应分开贴。

4)支付证明单上填写的项目是否超过3项;若超过,应重填。

5)大、小金额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应更正重填。

6)报销内容是否属合理的报销;若不属,应拒绝报销,有特殊原因,应经审批。

7)支付证明单上是否有总经理签字;若无,不予报销。

以上三点就是我在实习单位的主要工作流程,虽然繁琐生活单调,但是我一天也乐在其中。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深度结合,让我终于明白了出纳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出纳工作是财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的方面来讲,其职能可概括为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

1、收付职能

出纳的最基本职能是收付职能。企业经营活动少不了货物价款的收付、往来款项的收付,也少不了各种有价证券以及金融业务往来的办理,这些业务往来的现金、票据和金融证券的收取和办理,以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经过出纳人员之手。

2、反映职能

出纳的第二个主要职能就是反映职能。出纳要利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通过其特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的各种明细分类账,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以便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

3、监督职能

出纳不仅要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还要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4、管理职能

出纳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管理职能。对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进行保管,对银行存款和各种票据进行管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金融信息,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方案评估、投资效益预测分析等也是出纳的职责所在。

四、实习感悟

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所经历的三年多大学生活中难以学习到的。比如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多跟同学们打交道,而自己也尽量虚心向他们求教。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的同事相处好,那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会更高,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会计是比较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但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觉得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起劲。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

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务尤其显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学本科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篇:会计出纳毕业论文1

会计出纳毕业论文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

题目:关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建设问题

名: 徐 慧

准考证号:

业:

会 计 联系电话: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 文 摘 要

我国完会计规范体系包括会计法规规范,会计制度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法规规范包括《会计法》,其他相关的法律以及国务院等制定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虽然涉及会计的法律法规有很多部,但仍有一些法律盲区,都存在性质界定难,操作性差的问题,尤其是会计民事法律制度仍不健全。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民事会计法律责任制度:并拓展各种会计法规的惩罚范围,将影响会计信息生成的各类人员都追究责任。会计制度规范是由财政部,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有关会计制度,本文着重讨论财政部制定得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目前我国实行两者并行的制度,将二者就制定成本,制定效果等进行分析,得出二者一体化的结论,以适应我国国情和会计国际协调的双重要求。对会计标准的制定机构,本文也做了一些探讨,从理论上分析,会计标准的制定机构应该为民间会计职业团体,但鉴于我国会计职业团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较差,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应在有较大发展时成为制定主体。对会计标准的制定程序,在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差距基础上,力求能突出会计标准制定过程的公允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和方式都有其独特性的一面。本文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提出了不断改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会计规范体系是一个发展开放的体系,必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但作为一个整体,其内容和制定过程都应该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力求将会计规范制定得具有前瞻性效果,使得会计规范体系中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各组元素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发挥其整体性结果。

关键词:会计规范,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标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criterion system of China is composed of the accounting criteria of law and rule.the accounting criteria of institution and the accounting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morality.The accounting criteria of law and rule include the Act of Accounting.other relating laws and the law that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Department.There are still some empty in the accounting although many law and rule are related to the accounting.The difficulty of confirming the property of the affair and operation is still a serious problem.The accounting institution of civil law is another problem.We should set out a series of civil law institution of accounting liability.The punish scope should be expand and all the people that affect the distort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hould burden the liability.The accounting criteria of institution are esta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local government or the enterprise.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ut the focus on the accounting institution and accounting rule that are esta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In the current, there are two sets of institutions and rules, which are conflict in some aspect.Two sets of institutions and laws should be consolidated to matc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e.This article also gives some advice on the organizations that establish the accounting criteria.In theory, the organizations that establish the accounting criteria should be the civil accounting organization.Because of the authority and the influence, only the civil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has developed to a higher grade can they act as the principal one.Based on the amylase of the distance of establishing proced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we can draw that the fairness of the establishing procedure should be emphasized.The accounting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morality have some particularity in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Having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morality of accounting in China, the author designed the accounting rule of occupational morality and show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occupational morality of accounting.The accounting criteria system is an open and developing system which will be amend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If we see the whole of the system.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we can see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rational theories in establishing the criteria.Only in this way, can we design some criteria that are forth-seeing.all the parts of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tightly.all the element of which can supply each other.Key word: accounting criteria, accounting criteria system, accounting standard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3 一.中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框架结构........................................................................6 1.会计法规体系的含义............................................................................................6 2.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6 二.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8 1.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概念................................................................8 2.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区别和联系....................................................8 三.中外会计准则模式比较...................................................................................9 1.影响会计准则的环境因素...................................................................................10 2.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10 3.差异的环境因素分析...........................................................................................11 四.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13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过程.......................................................................13 2.改组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结构...................................................................14 3.面对国际准则的新发展应如何面对...................................................................14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中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框架结构

1、会计法规体系的涵义

从法理上理解,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体系是以系统存在和运行的整体,是由整体的构成要素在相互联系和配合中构成的以系统运行和存在的和谐的整体。

可见通常所说的“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概念,是指用来指导和约束会计实践工作和会计人员行为的各种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由此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或法律效力等级所组成的整体则为会计规范体系。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即它是由各种会计规范构成的,各种会计规范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二是功能性,即各种会计规范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对会计工作者起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且又具有明显的整体功能;三是互补性,即组成会计规范体系的各种规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从而保证了这一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科学的规范体系不仅是搞好单位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开展内部审计和提高外部审计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2、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

总括的讲,会计规范体系由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两部分组成。其中,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三个层次,具有成文性、强制性等特点;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它存在于会计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它更多地表现为性惯性和自律性,并对会计法律制度的有效施行起着明显的保证作用。

(1)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就是国家立法机关采用文字形式对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应采用的程序和方法,应达到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作为会计工作的指导规范。我国目前会计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常委会制定的,在整个会计法律制度中处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效力,是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的母法。《会计法》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包括总则、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的基本规定、对会计机构和人员的基本规定、法律责任规定和附则。它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原则性、指导性、全面性的特征,是我国经济和会计工作的重要经济法律。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明晰会计法律责任等方面有了历史性的进步,这标志着会计规范体系建设步入法制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新阶段 ②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指以《会计法》为制定的依据,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会计规范,其法律效力低于会计法但高于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总会计师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由于《会计法》的规定比较具有原则性,实践部门对于具体问题有时无法用它加以解决,对《会计法》中所有未能具体明确的内容都需要进行详细得规范,而行政法规相对而言较全面、具体、容易操作。③会计规章制度 会计规章制度主要是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包括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其中会计制度又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又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因其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中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会计准则具有指导功能、约束功能、评价功能、修正功能和协调功能,是会计规范的一种实现形式。在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

(2)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财政部1996年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指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律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1998年又发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往将日益加深,对会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实、可靠。

二、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1、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概念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政府部门制定的规范文件是指财政部门制定发布的,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起重要指导作用,是统一的、通用的、强制性较大;而企业单位以此为依据,自行设计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是专用的、具体的、有一定的强制性。

2、会计法规是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法律、条例、规则、章程、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以会计理论为指导,将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和方法,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下来,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以达到一定目标的经济管理法规。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事务的处理以及有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规定。

3、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

2、会计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区别和联系

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联系:

(1)可统称会计制度。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一些国家只采用会计准则,而有些国家如法国和改革前的我国只采用会计制度,来规范各自的会计工作,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会计制度。

(2)都是会计标准。会计标准无非是对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依据和准绳,只不过有的标准原则一些,有的标准具体一些。但是它们都可以反映各自运用的会计政策。

(3)都属于会计法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因此它们都是同一层次的部门行政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区别:

(1)规范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就不可能。

(2)适用的范围不同。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即使在美国也未要求股份公司以外的企业严格执行公认会计原则,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

(3)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由于规范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各自规范的具体内容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例如在准则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言:该项收入(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毫无疑问,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从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内容来看,准则是对某一类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加以规定,而制度是对某一类企业或全部企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规定。

(4)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5)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准则和制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尤其是会计基本准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二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可见两者规范的内容是一致的,差别在于准则规范的更理论化,而制度规范的更实务化。因此两者不是分离的,而是密切联系、互为补充的。在实际应用中不能顾此失彼,在深入掌握准则的基础上,更严格执行制度的要求,这样反映会计信息才能符合要求。可见两者在内容上、在实务中都具有并存的必要性。

2、会计制度与会计法规

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都是会计法律规范的总称。会计法规的范围较广,包括会计制度。

三.中外会计准则模式比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影响会计准则的环境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会计准则的根本因素,具体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方式、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企业资本结构、国家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国际贸易及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情况、通货膨胀程度等。经济因素是诸因素中对会计准则影响最直接、最主要的一种。它不仅直接影响会计准则,而且通过影响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间接地影响会计准则。

2.法律因素。法律因素成为影响会计准则的重要因素,许多国家的政府都通过立法不同程度地对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施加影响,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进行统一管理的准则,它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主要来源于制定和颁布法规的部门。在成文法系的国家里,会计一般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会计职业界民间组织的作用相对较小,会计规范非常强调系统、完整和逻辑性,企业财务报告强调“合法性”和“正确性”;在判例法系的国家,法律对会计的约束是宏观的,会计准则的规范一般也是由民间组织来完成,准则强调“真实与公允”原则。3.文化教育因素。会计是一种社会与技术相互影响的行为,牵涉到人和物质技术两方面,不能摆脱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是影响会计准则的重要因素;教育因素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只有普通教育和会计专业教育达到相当水平,才能设计拟定与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并使之顺利付诸实施。

4.政治因素。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进而影响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个政治程序。各国的政治制度对该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一般都有着间接的影响,此外政治事件、政治变革、两国间的政治关系、政治管理体制等都会对各国会计产生重要的影响。

5.税收体制因素。税收体制直接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会计实务,各国税务实务构成了对会计实务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国家税法税则就是会计规则,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存在着所谓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分,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

2、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1.公允价值采纳的范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其适用范围比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更窄一些,限制更严一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前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只适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在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面。我国会计准则规范,既考虑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又考虑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且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只讨论了非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且会计处理方法规定只能采用购买法,完全取消了权益结合法。

3.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我国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转回任意调节利润,规定企业已经提取的减值准备,以后不得转回,特别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发生了减值则可以确认减值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资产后期如遇价值回升时,可以将升值的价值予以转回。

4.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我国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只有存在投资关系而且一方对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并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依存关系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之间才视为关联方。而国际会计准则认为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应该按照关联交易的准则进行充分披露。

5.政府补助问题。新会计准则中政府补助与国际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核算与政府援助的披露的主要差异在于定义及范围和会计的处理都不同。新会计准则中政府补助的定义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国际会计准则中政府补助的定义是指政府通过向主体转移资源,以换取主体在过去或未来按照某条件进行有关经营活动的援助。

3、差异的环境因素分析

1.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待完善和规范

首先,我国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建立,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目前还缺乏充分、合法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交易不规范,例如在国有企业之间关联交易极为普遍,价格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所以公允价值难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我国的特殊情况,而推行建立在高度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利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因此,新的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而在生物资产的准则中,我国规定以历史成本模式进行计量,是由于我国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各类生物资产尚缺乏成熟的市场,公允价值很难取得,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生物资产,可靠性较差。

其次,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普遍存在短期行为,违反准则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企业合并问题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众多差异,例如:新会计准则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纳入合并准则范围之内,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产权交易市场不很成熟,公允价值亦难于取得。

最后,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容量不大,上市公司数量有限,在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存在差异,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以投资者为主,在对会计目标的考虑上必须兼顾国家宏观管理、投资者决策和公司内部管理多方面的需要。

2.会计主体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问题上存在差异,诸如对企业合并范围的界定、确认与计量时间及调账时间、合并商誉等。在会计处理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只能采用购买法,取消了权益结合法。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讨论了两种类型的企业合并,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且规定,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而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些恰好体现我国会计主体的特殊性,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大部分合并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准则就必须规范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解决我国现实中的企业合并问题。

3.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如果我们把会计准则的运行也当作是一项管理活动,那么会计准则的执行者———会计人员则是关键。但是,当前会计行业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会计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些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不利因素,经常表现为会计人员综合知识不完善,会计人员知识屏障过于明显。可见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势必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能力,那么随着新准则的颁布、实 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施,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掌握新知识,最终将导致准则在实际运用中有偏差。

4.理论研究的滞后

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似乎缺少各类颇富实际经验的各方面技术咨询专家,在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中,参与准则制定的人员来自于会计职业界、企业界、证券交易所、专业研究机构、政府、投资人等各个方面,因而准则的制定有着强大的专家队伍为后盾,这对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相当重要的。

四、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过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过程可追溯到1996年9月。在经过了近24年的运作之后,IASC感到,要进一步发挥国际会计准则的作用,必须使各国会计准则“发散”的状况得到“收敛”,必须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透明度和可比性。为此,IASC于1997年批准设立了“策略规划工作组”,负责考察在完成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达成的“核心准则项目”之后IASC应该具有的结构及策略。1998年12月,SWP发表了一份改组IASC的设想草稿,1999年4月至10月,又召集了各种会议对报告草稿提出的建议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终报告,题为《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未来规划的建议》。IASC于1999年12月通过决议采纳SWP的建议,并根据建议任命了一个提名委员会来推选首批受托人。2000年3月,IASC执行委员会批准了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章程;5月,IASC全体团体会员又一致通过了IASC的重组方案和新的章程,同时提名委员会宣布了首批受托人名单。

新章程中反映和采纳了SWP的改组建议。新章程包括ABC三个部分。A部分阐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名称、目标、成员以及基金会的设置。B部分规定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内部结构以及行政部门的具体安排和工作职能。C部分是从1992年10月的章程中选取的,其中的条款在B部分实施后将停止发挥作用。章程还规定了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包括:在财务会计及报告方面具有权威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分析能力;具备沟通技巧;具有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了解财务报告环境;具有合作精神;

诚实、客观以及遵守规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使命以及公众的利益承担义务。

2000年6月,受托人基金会推举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大卫·特威迪为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主席。2000年7月到12月,受托人基金会为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成员的确定而广邀提名,最后将被提名者缩小到45人。受托人基金会在伦敦、纽约和东京对被提名者进行面试后最终确定了14名首届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成员。新准则制定委员会于2001年4月1日走马上任,这标志着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改组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结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章程规定了改组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结构。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指导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

2000年12月,IASC执行委员会在确定新的组织结构时,将原来负责准则制定的IASC执行委员会出(Board)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的独立的法律实体,负责任命准则制定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监督这些机构的工作,并为其筹集资金。常设解释委员会是从原结构中继承过来的,指导委员会是为一些重要准则制定项目提供建议而由有关专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要向基金会和准则制定委员会提供各种咨询意见。

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接收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和解释书,若不发布正式文件修改或终止,这些准则和解释书仍将有效,会议还商讨了IASB的工作议程和一些其他问题。2001年5月,IASB会见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有正式联系的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的主席,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以及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试图与这些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确定统一的发展目标。

3、面对国际准则的新发展应如何面对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对待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的委员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国家的问题。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制定者的水平必须是世界一流的。国际会计准则正在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的游戏规则之一,应该承认,这种游戏规则制定的理论和实务在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水平,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将有助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和高标准。因此,通过改组,使得国际会计准则质量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我们就应当支持和认可。当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国际会计准则质量再高也不可能全盘搬入中国。对于已制定和将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尽可能吸收、引进并使其为我所用的态度。

其次,我们应有一个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划。此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在短期内避免了多套国际会计准则的出现,新准则制定委员会若能按预期的那样制定出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则有可能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资本市场所接受,相对统一、“收敛”和公认的国际会计准则有可能逐步达到。如果这种趋势的估计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为此应有一定的规划,在对现有或即将制定的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使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建设与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结合起来,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水平的提高,逐步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去。

再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注重吸纳财务报告编制者、使用者和审计者等方面的代表进入准则制定委员会,为保证各方利益的协调提供了基础。这对我们是有参考意义的。我国证券投资界已呼吁采纳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他们是从财务报告编制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反映着这些群体的意见。若不能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志集中起来,我国会计环境中多重报告要求和规则的“发散”状况就可能会出现或扩大。在如何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方面我们需要有统一的对策,而这种统一对策的形成是各相关利益集团相互协调的结果。

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改革,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后,《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一批具体会计准则又先后出台。在会计改革中通过实施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策略,我国会计规则和会计实务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已大大缩小。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改组及其今后的动向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和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脉搏和步伐,使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相适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结束语

会计规范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历程都表明:会计规范体系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目前基本已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基础的相对比较完整的法规体系。主要由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和会计职业道德构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者、管理者、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因各自立场、利益所在,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会计规范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通过对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现存问题的分析,从宏观上可知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存在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前瞻性问题,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并不完善,而纵观国际会计惯例,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从数量、质量、内容上都存在差距。由此得出应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会计规范体系的整体构建,形成科学稳定的会计法律体系;注重规范内容与层级协调,消除不必要的法律规范冲突;加强会计违法责任的追求力度,完善会计违法的民事、刑事法律规范;吸取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发达国家经验,使我国会计法律与国际接轨。尽管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不可能也没必要一蹴而就,但是立足经济模式,正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完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及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黄林 论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A] 西藏民族学院报,2006-07,27(4)[2]李传宪 浅析我国会计法规体系[S]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3]沈锦文.浅析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S].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4]桑琳.试评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现状及发展方向[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02.[5]莎娜.从诚信角度看会计法治体系的缺陷[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6]张洪君.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基本思路[J].齐殿伟.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7]国际会计司联合发布会.执行国际准则面临的挑战与取得的成果 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Z].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8]Lewis Mayers.The machinery of justice an introduction to legal seg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9]张学谦.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铜陵学院课程论文

目录

一、电算化会计账簿的变化„„„„„„„„„„„„„„„„3(一)改变了数据输入方式„„„„„„„„„„„„„„„„„3(二)改变了数据处理方式„„„„„„„„„„„„„„„„„3(三)改变了数据存储方式„„„„„„„„„„„„„„„„„3(四)改变了数据登记方法„„„„„„„„„„„„„„„„„3

二、电算化会计账簿带来的风险„„„„„„„„„„„„„„4(一)开发和设计软件不严格带来的风险„„„„„„„„„„„4(二)业务操作不规范造成的风险„„„„„„„„„„„„„„4(三)使用管理不规范带来的风险„„„„„„„„„„„„„„4

三、电算化会计账簿的风险防范对策„„„„„„„„„„„„5(一)加强软件购置及开发的管理„„„„„„„„„„„„„„5(二)加强操作控制会计电算化„„„„„„„„„„„„„„„5(三)加强数据输入(出)管理电算化„„„„„„„„„„„„„5(四)加大检查监督力度„„„„„„„„„„„„„„„„„„5 参考文献„„„„„„„„„„„„„„„„„„„„„„„„6

会计电算化论文

[摘要] 电算化会计帐簿相对于传统会计帐簿而言,改变了数据的输入方式、处理方式、存储方式记方法,但它存在因开发与设计软件不严格、业务操作不当和使用管理不规范而带来的风险。其防范为:加强软件购置与开发的管理,加强操作程序控制,加强数据输入与输出管理,加大检查监督力度。

[关键词] 电算化会计 账簿变化 风险分析 防范对策

铜陵学院课程论文

电算化会计账簿的变化及风险防范对策

一、电算化会计账簿的变化(一)改变了数据输入方式

传统的会计账簿主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凭证,逐笔或汇总记录在会计账簿上,登账工作繁琐复杂,易于出错。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账簿的记录直接取决于数据采集端口的原始单据或记账凭证,而原始数据的采集与输入形式已大为扩展,如人工键盘录入,磁盘、光盘、U盘等磁介质导入,远程网络收集与传输,输入方式呈现出迅速、开放、多元、高效的特点。

(二)改变了数据处理方式

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程序中,采用平行登记方法的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是一项原理简单而核算过程繁杂的工作。实行电算化后,账簿数据的整个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会计信息系统基本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即多个子系统采集原始凭证信息,记账凭证一次输入或生成,各种账表数据在记账凭证分录库的基础上派生形成。数据的运算与归集高度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时操作,账账、账证之间的对账环节也不复存在,数据处理呈现出一体化倾向。

(三)改变了数据存储方式

传统的会计账簿以纸介质存储方式保留会计信息与管理会计信息。在计算机方式下,账务处理子系统中的数据存储在凭证文件、汇总文件等数据库文件中,以电磁介质作为会计信息的存贮载体,还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磁盘、内存、磁带等磁介质与光盘等电介质上,需要时可以通过打印机输出纸介质账簿。原始数据的输入端口、高度依存的电算化软件系统、易隐藏信息的存储介质,成为影响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账簿风险的三大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引起了传统会计账簿外在形式的变化,而且带来了会计账簿实质性的变革。

(四)改变了数据登记方法

传统账簿中,会计数据的登记按会计六大要素分别设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账户,并设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而在电算化会计账簿中,所有账户都被赋于一个科目号,科目号的第一位用于标志这个会计科目的大类别,如资产类为

1、负债类为

2、权益类为

3、成本类为

4、损益类为5,前三位用于标志总账的会计科目,如现金是101、银行存款是102,这样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各种账目的处理,实现数出一门(都出自凭证),数据共享的特点。总分类账和各级所属明细分类账也不再是一种重复平行的关系,而演化为一次登记,逐级共享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论文

二、电算化会计账簿带来的风险(一)开发和设计软件不严格带来的风险

目前,国家对财务软件研发环节没有严格、有效的限制性法律条款制约,对财务软件推广环节也没有强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保护。一方面,一些软件企业为打开市场,追求市场占有率,满足少数企业的不正当需要,在“反审记”、“反记账”、“反结账”、“修改数据库”、“删除操作日志”等方面为企业大开“绿灯”,为少数企业和人员违反会计法规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在软件研发过程中,由于研发人员考虑问题不十分全面,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业务操作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企业应用现代化管理工具代替了陈旧落后、繁琐的手工核算,但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没有转变,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同时,由于国家缺乏对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账簿存储介质的严格规定,其原始性与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电子数据转入、修改大为便捷,出现了“无痕迹修改”、“瞬时删除”、“快速拼凑”等行为现象,极大地破坏了会计账簿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滥用或盗用操作密码进行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账簿数据带来了风险。

(三)使用管理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由于国家对财务软件及其安装环境、存贮方式都缺乏明确的规定,例如,有些企业没有用于会计核算的专用计算机,使财务软件与其他的应用软件交错在一起,不利于会计信息的专门监管;对计算机维护不当、操作失误等,也给账簿管理带来了风险。在网络环境下,服务器是数据集中存储介质,也是电算会计账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为达到某些目的,采取隐匿服务器、跨地域存放服务器、以代理形式设置服务器等方式,造成会计账簿的不完整和数据信息风险。

铜陵学院课程论文

三、电算化会计账簿的风险防范对策(一)加强软件购置及开发的管理

应惩治财务软件开发商的违规开发、违规推广问题,切实保证财务软件遵从会计及审计法律法规用户购置系统软件应是经过实践应用并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购置的会计应用软件必须是经财政部门评审通过的并有详细的操作说明的。单位自行开发研制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的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设计,开发、研制过程一定要规范,开发、研制出的软件必须符合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开发、研制出的软件在投入运行前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的评审、鉴定,软件的有关文档资料必须齐全。在正式运用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转,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防止研制人员由于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出现偏差。

(二)加强操作控制会计电算化

操作应严格遵循会计业务和处理流程进行,在会计软件中设置防止重复操作、遗漏操作和失误操作的控制程序,如违反操作规程和操作时间应及时予以提示和制止。建立操作日志制度,计算机程序中应对所有操作留有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等。对日记账和已结账业务设置不可进行修改或逆操作程序,要修改必须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冲正或补充登记来更正,以保证账簿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加强数据输入(出)管理电算化

会计系统主要是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三个部分构成。在这些环节中,应预测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考虑系统设计过程中是否该在实现各个功能时嵌入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而嵌入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发挥作用。对于一些潜在的可预见风险,应考虑是否该在系统中采取预防措施,对不可预见风险,应考虑是否留有系统空间等,由此保证各个环节的数据准确有效和账簿数据的安全完整。

(四)加大检查监督力度

要健全企业内部定期检查监督制度,对会计账簿资料定期检查,主要检查电算化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规行事,审核费用签字是不是符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凭证附件是否完整等另外,计算机犯罪具有智能化、隐蔽化的特点。因此,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大网上执法力度,对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进行打击以起到震慑作用的任务势在必行。同时还应配备杀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查杀病毒。总之,在电算化会计下,账簿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我们正视各种风险并认真分析,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严密地风险预防,那么电算化下账簿的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和减少的。

会计电算化论文

参考文献[1]艾文国.会计电算化

[2]黄秋涛.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发展 [3]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

[4]田震.浅谈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专题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在财会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财会专业的特点,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分为规定性命题和自选命题两种。选题时应当结合我国财会实践,选择应用性强或当前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选题范围

(一)会计部分

1、××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分析

2、××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3、××存货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4、××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5、××企业会计电算化开展的调查与研究

6、××企业财产清查工作开展的调查与研究

7、××企业存货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8、××企业利润配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9、××企业期间费用核算与管理的调查与研究

10、××企业工资核算及分配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1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调查与研究

2、××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调查与研究

3、××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4、××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5、××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6、××企业产品成本分析与评价

7、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调查与研究

8、企业成本和费用控制的探讨

9、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0、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

11、企业购销业务内部控制的探讨

12、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1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15、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三)审计部分

1、企业内部审计作用与局限性分析

2、会计师事务所加强质量控制研究

3、民间审计职业道德研究

(四)成本与管理会计

1、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调查和研究。

2、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3、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4、企业业绩考评工作的调查和研究。

5、变动成本法在企业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6、责任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研究

2、××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情况研究

(六)税务

1、企业所得税核算探讨

2、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3、消费税纳税筹划研究

4、营业税纳税筹划研究

5、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

6、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下载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网上搜索的论文题目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要求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系毕业论文撰写说明及参考格式 一、 指导思想: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要求同学们在研究......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关于会计软件帐套设计的研究. 2、浅议工资核算程序. 3、关于成本核算程序的几点思考. 4、关于电子表格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5、浅议新会计制......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2、论诚信理财 3、论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 4、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5、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6、WTO与我国会计的......

    大专会计财务专业毕业论文(汇编)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深化,市政工程项目投资呈现出明显的多渠道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对市政工程财务管理有足够重视度,提高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财务管......

    会计出纳

    财务经理: 1.协助财务总监建立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部门的日常管理、财务预算、资金运作等各项工作进行总体控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2.根据企业中、长期经营计划,组织......

    出纳会计

    福州康利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制度 (1)管理库存现金。掌握每天库存金额,不得超过公司规定的限额,超出部分应及时送缴银行。 (2)不准违反现金管......

    出纳 材料会计

    学生顶岗实习技术总结 系 别: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关于在 出纳和材料会计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