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

时间:2019-05-12 20:5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

第一篇: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能力提升训练(提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2010·合肥一检)“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2.(2010·苏州调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C.生活必需品

B.个人消费品 D.物质总产品

6.(2009·上海)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 ②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 ③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 ④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0·临沂期中)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据此回答7~8 题。

7.2009年9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被称为“限薪令”)。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的依据在于

A.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8.要解决我国上述收入差距大的问题,还应该

①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0·泰州模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初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3.(2010·济南模考)据某管理科学研究机构调研显示:中国各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收入是一线工人年收入的5~10倍左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薪酬

A.是按劳分配的具体体现 B.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 D.有利于防止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增加财政支出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D.扩大财产性收入

10.(2009·南通期末)观察下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

11.(2010·海门模拟)改革开放30年来,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权法》明确规定,保护一切合法财产;党的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样的变化

A.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有利于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C.必将使个人资产增值

D.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表中员工工资与外国专利费分别是按什么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益 A.劳动、资本C.管理、技术

B.资本、技术 D.劳动、技术

5.(2010·福州质检)国务院决定,从 2009 年起三年内我国医改投入8 500 亿,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样做

A.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B.是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 C.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要求

12.(2010·苏州调研)根据下图中从A点到B点的变化趋势,你认为在B点适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A.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C.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2010·青岛质量检测)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据此回答13~14题。

13.国务院通过开展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社会养老保障,实现“养老不犯愁”。这说明

A.国务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国务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国务院践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D.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14.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使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这说明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我国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合理的、完善的 C.中央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D.中央财政是农民平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的法律保障

15.(2009·广东单科)2009年我国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财政赤字预计达9 500亿元。这表明本年度我国

A.国债支出大于国债收入C.税收支出大于税收收入

(2010·南通二调)2009年我国财政安排了9 500亿元赤字,其中包括2 000亿元的地方债,该地方债为期三年,个人购买可免利息税。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选项中,对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 B.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 C.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 D.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 17.发行政府债券和征缴税收的区别是

①前者具有有偿性,后者具有无偿性 ②前者不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后者以政治权力为后盾 ③前者具有非固定性,后者具有固定性 ④前者发行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后者征缴的主体是中央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2010·潍坊一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有专家建议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现行的2 000元提高到3 000元,原则上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认可,可望择机实行。到时,月薪7 500元的职工实际少缴多少税款

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

A.725元

C.1 000元

D.175元

B.550元

19.(2010·临沂期中)财政部于2009 年6 月再次提高我国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自2008 年8 月以来第七次大范围提高出口退税率,相比此前的6 次上调,这次覆盖商品范围更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B.这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

C.表明税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D.表明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0.(2009·佛山二测)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时候,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时,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B.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D.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打折优惠。商家的行为是

A.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是一种抗税行为 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2009·广州二测)根据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答21~22题。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1.造成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所反映的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我国税收的性质需要改变 B.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 C.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不高 D.政府部门存在着大量腐败现象

22.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②公民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③我国税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④税款的缴纳是公民行为,税收的使用是政府行为

A.①②

二、非选择题

23.(2009·海口模拟)“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1)财产性收入中的“利息、红利、租金”属于我国现阶段的哪种分配方式?

(2)我国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居民收入70%左右,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只有2%左右。试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出的合理性及意义。

24.(2010·抚顺月考)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十七大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更加注重公平的精神下,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优越?

(2)中央强调,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努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3)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B.②③C.②④D.③④

25.(2009·苏州调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我国石油利用效率低、单耗水平高、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大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燃油污染也日益严重。

我国高油耗、大排量汽车发展迅速,而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因发展环境不利而受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品油价税费环节上缺少有效的手段,以引导公众的消费行为,购买、使用节能环保汽车。

为此,我国适时进行了费税改革,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开征燃油税。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开征燃油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6.(2010·济南模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项重大任务。在紧急困难时期,中央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请用哲学知识,分析我国政府的上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将标准提高到人均纯收入1 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 007万人。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今后三年中央财政再支持5 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 000所县级医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中央政府“大手笔”投入,体现了政府强烈的民生情怀。

(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的财政投入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作用。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能力提升训练(提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解析 社会提供的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选A。B、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

答案 A

2.解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项正确。社会总产品中包含的生产资料部分,上交国家和企业自留的净产品不参与分配,A、D两项不选。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是相对应的,不是按劳分配的对象,C不选。

答案 B

3.解析 管理人员的薪酬是按管理要素进行分配的,因而B正确。管理人员所在企业不一定是公有制经济,A项不确定。我国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故C说法错误。这种分配方式易造成两极分化现象,D项错误。

答案 B

4.解析 该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私营,因此员工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专利属技术范畴,外国专利费是按技术要素分配,因此选D。

答案 D

5.解析 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体现了公平原则,选C。答案 C

6.解析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和社会条件,①②③④均正确说明了这种关系,因此选D。

答案 D 7.答案 C 8.答案 B

9.解析 A、B属于再分配,D不符合题意。答案 C

10.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公平在劳动报酬中的表现。A将漫画“同工不同酬”偷换为“工不同酬应不同”,故得出了错误的结论。B、C、D是漫画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 A

11.解析 题目考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意义,D项符合题意。答案 D

12.解析 在B点,经济增长缓慢,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13.答案 C 14.答案 A

15.解析 所谓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预计达9 500亿元,即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9 500亿元,故选D。A、B、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6.解析 略有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赤字过大不属于财政收支平衡,A不选。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是财政盈余,B不选。发行国债只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措施,D不选。

答案 C

17.解析 题目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①③符合题意。答案 B

18.解析 题目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起征点为2 000元时,应税额为7 500元-2 000元=5 500元。应纳税:500×5%+1 500×10%+3 000×15%+500×20%=725元。起征点为3 000元时,应税额为7 500元-3 000元=4 500元。应纳税:500×5%+1 500×10%+2 500×15%=550元。少缴175元。

答案 D 19.答案 D

20.解析 本题考查违反税法的行为的特点。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题干中通过不开发票来达到少缴应纳税款的目的,属于偷税的行为。

答案 A

21.解析 出现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与我国税收的性质无关;C、D两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故本题应选B。

答案 B

22.解析 漫画的主要寓意是取之于民与用之于民的不相符合,故本题应选A;选项③本身错误,我国税收的性质没有改变;选项④对公民纳税意识理解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23.答案(1)按生产要素分配。

(2)①这一表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我国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答案(1)图(二)更优。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图(一)中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收入越高人口越少,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图(二)中,中等收入人口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分配比较均衡,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2)①“金字塔型”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弊端十分明显,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不公平引发的利益分化,必然激化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②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等收入者多,两极人数少,能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再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3)①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25.答案(1)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开征燃油税,有利于理顺税费关系,公平社会负担,形成“多用油多负担,少用油少负担”的机制。

(2)开征燃油税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合理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3)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燃油税的开征还有利于小排量和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促使汽车产业优化升级。

(2)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素质和生活水平;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

(3)面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着力改善民生的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理;保增长是保民生的基础和前提,保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改善民生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和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增长、保民生和保稳定三个重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开来。

第二篇:《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2、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3)原因: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

(1)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的途径(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 1 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3)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财政及作用

(1)财政的含义及实现。

①财政: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②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基本收支计划。③国家决算:上一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2)财政的作用(新)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2.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

①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②财政收入的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国企税后利润、分红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③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A.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B.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②支出的种类(按具体用途分):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另: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其内容: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贫民、灾民)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

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与军人)

(3)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①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②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③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含义

①税收的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必然性: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③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2)税收的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

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我国税收和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①增值税:

A.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B.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C.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D.作用: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②个人所得税:

A.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B.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C.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D.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如何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2)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2013年考试说明:

(三)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财政与税收 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及其种类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三篇: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江苏省运河中学2009届高三政治复习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在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据此回答1-3题。

1、下面对按劳分配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按劳分配的对象是所有的社会产品 B、按劳分配存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中

C、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尺度 D、按劳分配不承认劳动收入和差距的客观存在

2、目前.我国分配体制内“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现象同时并存,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采取了“扩中、保低、调高”的战略。其目的是

A、即鼓励先进,又鞭策落后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消除收人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D.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3、按劳分配不同于平均主义.因为后者

A、抹杀了个人之间劳动能力和劳动效果的客观差异性 B、主张只公平,不要效率 C、主张收入来源的单一化 D、落后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4、上世纪80年代,广东经济腾飞,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但各地面临一个迫切问题:科研技术人才紧缺,而且分布极不合理,10万人集中在广州,“星期六工程师”因势而生。最初,一些科研院所的少数科研人员,利用节假日时间为企业担当技术顾问,并从中获取适量的报酬。对他们获得的报酬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B、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C、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D、违背了当时的法律法规

5、我国现阶段,在收入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直接原因是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

B、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的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6、十七大报告指出7:“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①提高增值税率 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上个世纪初的一位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正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这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可以促进效率的提高 D、公平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8、对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既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又倡导先富帮后富,最终走向“共富” 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⑨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能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维护公

平的是

①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我国正在采取措施使收入分配结构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效率提高 B、促进社会公平C、促进生产发展 D、促进内需扩大

11、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下列可以直接表明财政这一作用的有 ①国家投入资金用于公共卫生事业 ②国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④国家提高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关于财政收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B、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C、政府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不是财政收入,因为它是借来的钱 D、财政收入包含税、债、利、其他收入四种基本形式

2007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据此回答13一14题

13、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就是实施消极的财政政策 ②将削减国债规模 ③可有效削减财政赤字 ④有助于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⑤可有效控制投资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4、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C、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D、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纳税人违反税法要受到处罚。据此回答15一17题。

15、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这一论断说明

A、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C、税收是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的唯一形式 D、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16、税收的固定性是指.

A、征收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具有永远不变性。

B、法定的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间的数量比例,一不经国家行政机关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C、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D、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纳税,不经执政党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17、税收具有强制性,具体说就是

A、每个公民必须限期纳税,否则将受法律制裁

B、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C、征税的对象、数额由法律规定,并强制性执行,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变更,否则将受法律

制裁

D、税收不同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而有自己的特征

18、下列有关纳税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税人只能是法人,不能是自然人 B、纳税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法人

C、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不论是企业还是法人,只有直接缴纳税款才是纳税人

19、下列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对调节个人收入有重要作用 B、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交个人所得税 C、公民的个人所得都在纳税范围 D、实行累进税率不利于社会公平20、2007年4月2日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最后一天。截至4月1日;北京市已经有24.9万名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市民主动进行了申报。全国的最新数字尚未统计出来,据国税总局发布的数字,截至3月29日,全国自行纳税申报人达到137.5万人。这种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把依法纳税作为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②税收是国家无偿取得的收入 ③作为纳税人应将自觉将纳税看成是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 ④有偷税行为的人是不讲道德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选择题答题处:

1一 5 11一15 6一10 16—20

二、简析题 21、2006年,中央财政继续较大幅度地增加用于“三农”方面的投入。.支出总额增加300亿以上,年增长20%,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拟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96亿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等财政投入。

(1)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属于国家财政的那个方面支出?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作用的?

22、在发达国家有这样一句名言:“在我们这里,除享受阳光和空气外都要纳税。”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004年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1)请简述我国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2)请说说为了国家的税收,我们应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四篇:《好卷》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课文主题感悟(48分)

一、命运悲惨:《卖火柴的小女孩》(15分)

1.根据课文填空,展现小女孩的美好幻想。(12分)

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女孩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句中加线的两个“曾经”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

(2)第一个加点的“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3)第二个加点的“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寒冷,就彻底幸福了。()

二、实现愿望:《那一定会很好》(10分)

1.根据课文的内容连线。(4分)

种子

做一棵会跑的树

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大树

停下来,坐着休息

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手推车

能躺下

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

椅子

站起来,呼吸空气

做了把椅子

2.比较,选择正确的说法。()(2分)

A.心怀哀伤,抱怨生命的每一段历程。

B.心怀美好,享受生命的每一段历程。

C.无所谓,知道生命的历程就是回到原点。

3.如果你是一粒种子,你愿意被种在哪里?成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惊险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13分)

1.整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惊险旅行过程,填上序号。(4分)

()青头不顾疼痛,提醒红头躲过黄牛的牙齿。

()红头与青头玩捉迷藏,躲在草堆里。

()红头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大黄牛低下头来吃草,把红头吃进嘴里。

()红头和草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红头随着草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2.根据红头的旅行过程,整理一个线路图。(3分)

()→()→()→()→()→()

3.读下面的句子,写出你对加点的词语的体会。(6分)

(1)“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思想斗争:《一块奶酪》(10分)

1.想一想,蚂蚁队长经历过怎样的思想斗争,合理的打上“√”。(4分)

(1)奶酪渣太诱人,蚂蚁队长也犹豫过,想吃掉它。()

(2)“吃”与“丢”的选择:丢了可惜,吃了又犯禁令。()

(3)自己吃还是给别人吃的选择:吃了比丢了好,可是给谁吃最合理呢?()

(4)公开与不公开的选择:让大家看着好,还是不让大家知道好呢?()

2.怎么理解是正确的?选择。()(2分)

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A.大家面对奶酪的诱惑,劲头更足了。

B.大家钦佩队长的处理合情合理,劲头更足了。

C.大家畏惧队长的权力,劲头更足了。

D.大家想表现一下自己,想多分点奶酪,劲头更足了。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蚂蚁队长让最小的蚂蚁吃奶酪渣,是大家都认为的最好的决定。()

(2)蚂蚁队长用毅力克制了奶酪渣的诱惑,为大家做出了遵守纪律的好榜样。()

(3)一个好蚂蚁队长,就应该面对奶酪渣,不能闻出香味。()

(4)一个好的集体,就应该做到纪律严明。()

经典片段阅读(15分)

五、课文片段阅读。

《那一定会很好》节选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要是我能停下来,座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废力地跑来跑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作了把椅子。

1.文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用“一边……一边……”写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理解文中的“服务”,选择正确的说法。()(2分)

A.这种服务是无意的,因为手推车只顾着自己享受生命历程。

B.这种服务是被迫的,因为手推车只想成为能动的树。

C.这说明手推车有为别人服务的意识,在服务别人中享受生命历程。

4.理解文意,整理出因果关系。(5分)

(1)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3)因为农夫和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把它做成了一把椅子。

主题阅读拓展(17分)

六、课外阅读拓展。

小蝴蝶花

小蝴蝶花生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的清香,(逗引 招惹)着蝴蝶从远处飞来。她多么高兴啊!

她看看一左一右,不过是平凡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的小花,也很不惹眼,更没有什么清香。小蝴蝶花一下子变得骄傲了,她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花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为伍,几时有出头之日啊!”

不久,小蝴蝶花被花匠发现,被移植到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她初到这里,很有些头晕目眩。她看着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正在(怒放 开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数不尽的名花在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淌 流荡)。小蝴蝶花气馁了,她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什么人也不会理睬我!”

小蝴蝶花正在(愧疚 惭愧)的时候,想不到一群孩子在观看了牡丹、碧桃之后,又来访问她了。有一个孩子嚷道:“来看哪,这是什么花呀?”

“她叫小蝴蝶花。”另一个孩子答道。

“多么好看的小蝴蝶花呀!”孩子们都蹲在小蝴蝶花的跟前……

小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她这才知道,过去在小花、小草中骄傲起来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碧桃中间感到自卑也是没有理由的1.在文中在“”里加上标点符号。(3分)

2.用“\”划去括号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

飘散(sǎn sàn)朝(zhāo cháo)霞

3.用“\”划去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4分)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头晕眼花——()姹紫嫣红——()

争奇斗艳——()

5.在草丛中,小蝴蝶花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些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而小蝴蝶花有着__________的花瓣和____________的清香,所以她__________。在花园里,数不尽的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小蝴蝶花认为自己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__________________。(5分)

主题写作训练(20分)

七、习作。

1.补一补:续写故事。

素材:《一块奶酪》 内容要求:蚂蚁们把奶酪搬进洞里,请接着写一段话,描述蚂蚁们分享奶酪的快乐。

2.议一议:怎样对待自己的愿望。

3.写一写:试着写一个童话故事。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1.暖和的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温和、慈爱的奶奶

奶奶带她飞走

反衬现实生活的痛苦,小女孩的幸福只能是幻想

2.(1)√(2)√

(3)√

二、1.2.B

3.示例:如果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意被种在沙漠里,成为一棵白杨,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抵御风沙,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样,祖国的环境就会更好。

三、1.3 1 5 7 2 4 6 8

2.草堆 黄牛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黄牛嘴 出来

3.(1)“拼命”说明情况危急,红头一定非常紧张,它想向青头求助。

(2)“悲哀”说明红头已经绝望,感觉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

(3)“流下了眼泪”说明红头死里逃生,太高兴了,也太感激好朋友青头了。

四、1.(1)√(2)√(3)√(4)√

2.B

3.(1)√(2)√(3)×(4)√

五、1.座 坐 废 费 作 做

2.示例:老黄牛一边走,一边嘴里嚼着草。

3.C

4.(1)手推车服务了很多年 它变老了,跑起来吱吱嘎嘎地响

(2)手推车老了 坐着休息

(3)看到手推车还有用处

六、1.,、。

2.3.4.头晕目眩 万紫千红 争芳斗艳

5.平凡的小草 不开花 开出一朵半朵的小花 紫色 淡淡 很骄傲 名花 争芳斗艳 最寒碜的花 很惭愧

七、例文略。

第五篇:《好卷》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

主题百花园(41分)

一、主题达标。(24分)

1.读拼音写字词。(7分)

(1)wēi

fēng

lǐn

lǐn()的竹节人像健美比赛中浑身gē

dɑ()肉的小伙子,在他手上系上一根bīng

gùn()棒,他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

(2)古时候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如今人们了解了宇宙的许多知识,但“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mí(),仍等待着科学家们去jiē

kāi()。

(3)故宫博物院过去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huáng

gōng()。它规模hóng

dà(),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在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下面画横线。(4分)

(1)得意扬扬  怒气冲冲  念念有词  虎视眈眈

(2)金星    水星    太阳系   天王星

(3)太和殿   乾清宫   中和殿   保和殿

(4)仙女下凡  蟠桃盛会  九天揽月  温室效应

3.照样子写词语。(9分)

轻手轻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悻悻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4分)

(1)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2)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3)(我们)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4)我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苏州园林。()

二、主题探究。(14分)

1.请选择恰当的材料。(4分)

(1)A.做竹节人    B.玩竹节人

C.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抓住,竹节人被没收

D.找竹节人,发现老师在玩被没收的竹节人

E.见老师玩得那么投入,我们笑着溜走了

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2)A.故宫博物院简介    B.贞度门失火事件

C.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D.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

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②给家人介绍故宫的重要景点,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2.《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说明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有()

(多选)(2分)

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

B.必要的水分

C.适当成分的大气

D.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E.有春夏秋冬四季,有大量的植物生长

3.理解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1)“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联系上文可知,“我”并不是把毛笔弄丢了,而是把毛笔杆拿去做竹节人了。()

(2)《竹节人》一文中,“我们”的竹节人被老师缴去,但当看到老师玩竹节人玩得忘乎所以时,“我们”分外开心,“我们”开心的是竹节人得以完整保存。()

(3)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是因为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大气层非常稀薄,没有臭氧层,且表面温度很低,上面没有磁场。()

(4)故宫博物院有三大殿、后三宫等,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三、主题讨论。(3分)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消遣,为了欣赏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有人说:读书前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对阅读是有好处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大舞台(29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12分)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

竹节人手上系(jì xì)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xià hè)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没有来由。()

3.找出选文中的一个夸张句画上横线,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写出了竹节人的玩法有()(多选)(3分)

A.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号称“齐天小圣”。

B.手上装两根废弃的钩针,号称“金钩大王”。

C.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取一个更响亮的名号。

D.胡乱对打。

5.从选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主题阅读拓展。(17分)

神秘的“无底洞”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然而中国一些古籍却多次提到海外有个深奥莫测的无底洞。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

它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濒临大海,大海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万多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曾有人怀疑,这个

“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然而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人们就做了多种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枉费心机。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接着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各个湖,满怀()地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水,结果令人()。难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释得太淡,以至于无法发现?

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2分)

愿望  希望  盼望  期望  失望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万多吨。()

(2)为了揭开这个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

3.读短文,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3分)

(1)我国古代科学家曾多次探索过无底洞,所以证实,地球上这个“无底洞

”是确实存在的。()

(2)“无底洞”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

(3)美国曾派出两支考察队分别对“无底洞”的出口进行了不同的试验,但都一无所获。()

4.短文以“神秘的‘无底洞’”为题,你认为这个“无底洞”的“神秘”体现在哪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也一定激发了你的好奇心。请写下你的探究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新视角(30分)

六、习作展示。

题目: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写作前,搜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事例,了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写作时,内容要具体,表达要清晰、流畅。

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一、1.(1)威风凛凛 疙瘩 冰棍

(2)谜 揭开(3)皇宫 宏大

2.(1)念念有词(2)太阳系(3)乾清宫

(4)温室效应

3.示例:呆头呆脑 没头没脑 蹑手蹑脚

念念有词 蒸蒸日上 熠熠生辉 欣欣然

飘飘然 悠悠然

4.(1)√

二、1.(1)①AB ②CDE(2)

①ACD ②AB

2.ABCD

3.(1)√(2)×(3)√(4)√

三、示例:读书前,先想想阅读目的,再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让阅读更高效。

四、1.jì√ xià√

2.(1)叱咤风云

(2)没头没脑

3.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这样写突出了课桌裂缝又宽又长。

4.ABC

5.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玩竹节人的快乐。

五、1.希望 失望

2.(1)列数字(2)举例子

3.(2)√

4.①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②“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不清楚;③每天大量的海水流到哪里去不知道。

5.示例:可以研制一些小型机器人,让它们随着海水流动,把自己在海中的行踪和拍摄到的画面传输到电脑上,便于科学家观察研究。

六、思路点拨:写作前先想想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的事例,如交通、饮食、智能家居等方面,可从多角度来举例说明,赞美科技的巨大力量。

例文略。

下载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下同步优化训练第三单元A卷

    第三单元训练(A卷)一、根底知识平台(16分,每题4分)1.给以下加点的汉字注音。彷徨()宰割()踌躇()迥乎不同()磐石()重荷()深邃()惹人注目()答案:huánɡzǎichújiǒnɡpánhésuìrě2.把以下课......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p59删除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一提法。 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

    第三单元 练习卷

    第三单元 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说明了全国人大在行使A. 决定权B. 立法权C. 任免权D. 监督权2、2、人......

    2014届高三《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3-2014年高三《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2013-8-29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1.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

    七下同步优化训练第三单元B卷

    第三单元训练(B卷)一、根底知识平台(16分,每题4分)1.给以下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仰mù()shuāi()微当之无kuì()wùwù()穷年pán()石hè()然义愤填yīnɡ()心会神nínɡ()答......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一、主题感悟(52分)1.选一选,写一写。(18分)我的祖国风景如画,山川壮美,有____________的黄河,有____________的长江,有____________的珠穆朗玛峰,有___________......

    2014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重点知识

    重要资源 祝你成功 2014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重点知识一、经济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一般主要考查“经济意义”、“经济措施”) 1、价格(物价、CPI、PPI、......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A组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A组 18年高考题 + 18届模拟题 1.(18全国Ⅱ)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