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文档

时间:2019-05-12 20:2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自清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自清文档》。

第一篇:朱自清文档

朱自清作品集

《雪朝》(诗集)1922年出版 商务

《背影》(散文集)1928年出版 开明

《踪迹》(诗与散文集)1929年出版 亚东图书馆《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出版 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年出版,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出版,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出版,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出版,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1947年出版,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出版,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出版,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出版,名山书屋《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出版,观察社《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出版,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出版,古籍《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出版,三联《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出版,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出版,江苏教育(未出齐)朱自清散文集:《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背影》《航船的文明》《荷塘月色》《我爱的女人》《<梅花>后记》

10《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怀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儿女》

14《哀韦杰三君》

15《旅行杂记》

16《飘零》

17《说梦》

18《白采》

19《一封信》

20《序》

21《春》

22《绿》

第二篇: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它们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这些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其中让我映像最深刻的是《背影》。此文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文章的主题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故事开始的时候,是描写父子处身于艰难的困境中。作者的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刚刚失业。到处借钱办完了丧事后,他们到了南京。父亲要在那里找工作而他度过几天后就要从那里回北京念书。在车站上,当作者看见父亲托茶房照应他的时候,作者心里认为他很婆婆妈妈。可是,看看父亲那么辛苦地替他买橘子,他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之后,接到父亲的信,令他想起父亲当时的背影。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就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的确,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难道我们不应该孝敬他们吗?

第三篇: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教案

09外汉一 杜灿 09260547

教材分析: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

学情分析:

本文通过写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别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父爱之情。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文章

2.熟读课文的同时,标注字词。

3.课前做好教案,准备ppt等相关图片,文字解说课文。

教学方法:结合PPT等,让同学们熟读课文,质疑探究,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情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子爱父? 父疼子!⑴开篇: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穿戴:色、布──家庭惨淡、心情沉重;

感动之泪── ⑵买橘: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走姿:蹒跚──年纪

大,身体不便;

惆怅之泪── ⑶告别: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爬月台:探、攀、缩、倾──艰难;

思念之泪── ⑷读信: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好,我们开始上课。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五岁时去了扬州,在那里时间较长,所以说他是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朱自清有很多散文,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可以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可以说,《背影》是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散文。

《背影》到底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为什么会这么有名?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写的什么事?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文章一共几次写到背影?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中心?

三、生字新词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一定预习过课文的生字新词,那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检查。请一位同学上来给生字新词注音,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本子也注一注。关于生字新词的解释,同学们可以参照书本下面的注释去掌握一下。

四、整体感知,细读课文,默读课文,质疑探究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屏幕显示问题组)

1、本文四次出现“背影”,请找出相关句子,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2、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这与其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不同之处,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作者在文中流了几次眼泪,能说说原因吗?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篇课文说的是父子深情,那我们就联系自己想一想,从小到大,你们是不是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是不是有办法让父母少操一份心,多露一丝微笑呢?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300字的作文,写你和你父母之间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下节课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分享一下,好,下课。

第四篇:浅谈朱自清

浅谈朱自清《背影》的艺术魅力

[摘要]《背影》虽是朱自清早期作品,但它充分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笔触质朴、简洁有力,结构凝练精美,情感诚挚深沉充沛,善用白描,语言准确自然等特点。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言“《背影》是用心和灵魂去观照所写的作品”它贴近生活,表现人生,表现心灵世界,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情味”。

[关键词]朱自清 《背影》艺术魅力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闪出了夺目的光辉,充分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他的散文风格平淡质朴,洗尽铅华脂粉,给人以咀嚼不尽的甘腴之味,《背影》就是一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射出璀璨的艺术魅力。

一、《背影》笔触质朴、简洁有力。

高尔基说:“真正的美,正如真正的智慧一样,是非常朴素的,并且使人人理解的。”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质朴的美。从《背影》这篇文章对父亲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借助许多绮丽的词句,而是以平白如话的笔墨,以经济的文字,通过读背影的描写,由表及里,栩栩传神地使父亲的地形象跃出纸上。如写父亲背影时,线描摸他的形态,他体态──肥胖,他的穿着──臃肿,他的步履──蹒跚。这一简朴的体型素描,不但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还给人一种憨厚朴实的印象,接着通过动作的描写,挖掘父亲内在的思想感情,如他去买橘子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寥寥数十字,确实简洁极了,却是那么形象传神,这里写的是背影,揭示的却是父亲的心情,1透过那手脚并用,努力攀登的背影,人们不是真切地看到了他为儿子而不辞辛苦的深情,正由于此,所以当他买了橘子回来时心里是那样愉快,“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这一简单动作,就比真的把他为儿子完成了对他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后,那种轻松心情表露无遗了。作品写父亲的对话,只有四次都很简短,但话短情长,含有丰富的潜台词,第一句是儿子劝他不必送时,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担心茶房不周到,第二句是到了车站,儿子劝他回去,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怕儿子在车上口渴,第三句是买回橘子走下车时,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关系儿子旅途安全,第四句是走了几步后回头说:“进去吧,里边没人。”──唯恐行李丢失。这些话确实在简朴不过了,但却包含着千情万绪,其实作者但是已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来往北京也多少次,可是在父亲心目中仍是个孩子,因此他是如此牵肠挂肚,放心不下,这里,对话实际上变成了揭示心理的手段,他把父亲“爱子大如天”的情结──对儿子的无限怜爱、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表现淋漓尽致,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

二、《背影》结构凝练精美。

在《背影》一文中,作者善于抓住瞬息间的生活感受,以背影味行文线索,在不到一千五五百字的短文中,深刻的表现主题,读这篇作品,可以深切的感到,作者笔触式开广又集中,一切都聚在背影这一焦点上,作品开门见山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把题点了出来,但作者却没有立刻扣住背影做文章,而是从北京、徐州、南京、一路写去,散吗?的确有点,然而不乱,文中四次提到背影,背影的多次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包含了一次比一次更深浓的感情。第一次是开篇点题。第二次是写父亲过铁道为作者买桔子,是全文的重点,用笔较重。作者怀着对父亲的无比深情,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虚带了一笔。第四次是作品的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

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篇末的背影把通篇的情感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平淡一语,既和篇首形成呼应,又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悲思。在晶莹泪光中,又看到父亲的背影,作品到此戛然而止,曲终情在,令人久久回味。由此可以看出,朱自清的散文笔触开阔,挥洒自如,把放松和严谨、自然气势和艺术匠心完美地结合起来,显示出驾驭作品的功力。体现出《背影》结构凝练精美的特点。

三、《背影》情感诚挚深沉充沛

朱自清的《背影》,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不是靠浓词艳句织就的过眼云霞。朱自清抒情的特点:诚挚、深沉、充沛,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涌泉,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写实,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文章是在“泪如涌泉”,感情十分充沛的情况下写的,作者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犹如一股泉流奔泻于字里行间,它并没有用很多笔墨直接表述自己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相反的却不断叙说自己悔恨的情绪,后悔直接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这种悔恨正是多年后由于省悟到父亲对自己的体贴而勾起的,在这里,作者巧妙地以悔恨来反衬思念,这样就是思念之情就显得深沉了,结尾一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平淡的一句,蕴含着何等的彻骨的悲思!作品到此戛然而止,曲终情在,令人回味无穷。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四、《背影》白描手法,使用充分

作者写父亲的背影采用了白描的手法。鲁迅先生说“白描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背影》一文不借助比喻,不堆

砌华丽的词藻而是以朴实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再现于读者面前,使人如临其境。作者为什么写买桔子时的背影?为什么说那个背影最感人?因为“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行文至此,在平实中又见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高潮。“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买好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一部分,作者重点描写,细致刻画。写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外貌,语句不多,但情真意切。作者没有过多的形容,只是对当时的情形进行适当的描写,却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那一慕。作者当时是26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这里,慈父爱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这“衣上的泥土”又补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时的形象,文章前后照应,细节传神。父亲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为什么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满足。同时,作者不是通过对话而是通过动作刻画人物心理、感情,表现父亲虽说心情沉重,但因为怕儿子难过,只得强抑离愁,“扑扑衣上的泥土”故意显出“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文字乍读似乎平淡无奇,细细品味饱含真情。从中我们看出朱自清散文《背影》白描手法于平淡中见神奇的艺术魅力。

五、《背影》语言准确自然,朱自清对语言是很注意的。他注重语言一是准确,二是自然,特别值得

注意的是自然一点。所以他的散文总用一些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有的甚至是在别人文章里很少见到的纯口语。韩愈说过“唯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所以去陈言固然不容易,要做到新鲜而自然则更难。而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则很好的做到了这点。比如《背影》这篇早期的散文,语言没有做作之气,也不重修辞,而是用朴素自然的文字,表现了真切的内容。全文除了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外,全是叙事,叙述得清楚明白、自然恳切。全篇一千五百字,很少形容、修饰的东西,连生字难词都很少,回忆十年前的往事,老老实实地叙述,真情实感自地然流露出来。《背影》采用这样的语言,是由内容决定的。同时,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也决定了语言的朴素自然。我们读《背影》,能够明显地感到语言与《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的不同,它显示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一种文采和风格。

《背影》一文寥寥一千五百言,所以历久传诵,感人至深,并不是靠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靠的是他的老实,靠的是真情,“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中出来。”读他的文章如品清茗一般,须细细品味方能品出那平淡之中透出的那份真、那份情。这不正是朱自清先生的为人的真实写照吗!

第五篇:朱自清

作者简介

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郁达夫在,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本书是含概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包括了《憎》、《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中的文明》、《正义》、《春晖的一月》、《说梦》、《绿》等。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就是很高的,特别是《绿》、《荷塘月色》。

散文内核

从思想内容说,他散文的核

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朱自清的散文,从题材上说是比较狭窄的,散文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

不过是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即使后期那些议论的文字,也很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少发空论。但就是这样,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却能感动读者。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正如当年作家赵景深说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

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

《荷塘

月色》是写景记人口的名篇。它是清华园中一的荷塘。那时,北京,目睹国民在取代北洋军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先生的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也让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游方面脍炙描绘的荷塘个极其平凡朱自清身居党新军阀正

阀统治状况,心里颇不宁静。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朱自清十分厌恶黑暗社会现实,但又不愿参加现实斗争,处在苦闷彷徨之中,《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境中写成的。作品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变化为经线,以对荷塘月色描写为纬线,从多种角度,以多样的笔法,绘写了令人惊异的,由淡月、薄雾、远山、疏影、微风、清香交织朱自清散文赏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月色》

而成的“无边的荷塘月色”。在这特定意境中,寄托了作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寂寞和烦闷,表现了“四·一二”政变后,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纸醉金迷”、“六朝金粉”的秦淮河,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逐渐失去了昔日风韵,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浓墨重彩为它猛绘一笔,再次展现了浓装艳丽秦淮河的风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发人思古之幽情。富有诗情画意是文章的最大特色,秦淮河在作者笔下如诗、如画、如梦一般。奇异的“七板子”船,足以让人发幽思之情;温柔

飘香的绿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飘渺的歌声,似是微风和河水的密语……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有诗的意境,画的境界,正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作者由灯开始堕入历史,模模糊糊中、恍惚中,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行走的船只,雾里看花,尽是飘飘然,朦朦胧胧;飘渺的歌声,似幻似真……作者借助对历史影象缅怀,将秦淮河写得虚虚实实、朦朦胧胧,让人陶醉,令人神往。

下载朱自清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自清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自清

    《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特点描写。 2、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 3、反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2、学习从景......

    —朱自清

    **―朱自清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

    朱自清

    内容提要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追随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生活的遭遇,表现出了早、中、后期三种不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早期是以自然景物为主的抒情小品散文。他用真挚的感情写真......

    朱自清大全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及感悟 作者: 刘和平(小学语文 甘肃酒泉瓜州小学语文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4 / 7057 发表日期: 2009-08-09 09:36:42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许彩霞 (第1课......

    朱自清[推荐阅读]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

    读朱自清

    读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大凡喜爱和熟悉朱自清散文的读者,都无法忘怀他那洋溢着诚挚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的《背影》,以及他那淡雅清新,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这位浙江才子善......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片段精选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