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思形态》心得(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20:4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意志意思形态》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意志意思形态》心得》。

第一篇:《德意志意思形态》心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心得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年青时期的重要著作。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马恩初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世界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略读了马恩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们关于分工思想的描述。

众所周知,分工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百年管仲的“士农工商”的分工理论。之后,墨子,孟子等也都对分工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与阐释。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色诺芬,柏拉图从社会等级的角度来理解分工,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分工是国家得以产生的基础,只要国家严格贯彻社会分工原则,才能实现国家的正义。色诺芬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分工,已基本接近现代意义的分工。之后,亚当斯密,李嘉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等也分别对社会分工进行了研究。

在《费尔巴哈》章中,“分工”是一个核心词汇,它出现的频率甚至超过了“生产力”、“交往形式”(马恩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最初的表达)等词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下.分工的起源: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要分析分工的起源,首先要弄清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相区别,“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换言之,因为动物之间不存在社会关系,所以也就不存在意识,动物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本能。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本能是一种意识到了本能,或者说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虽然历史地看,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意识的产生很难确定先后顺序;但是,从唯物主义出发,逻辑地看,生活资料的生产先于意识的产生。所以马恩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分工的发展阶段:马恩认为,分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性行为的分工阶段。这是动物也具有的,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第二个阶段,是自然形成的分工阶段。“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如前所说,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而产生的。这里马恩在“自然地”上面加了引号,说明这种分工并非和动物一样,而是伴随着最初的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人们对这种社会交往的意识又是比较淡薄或者受制于客观条件而能动性不够的。这一阶段也可看作是社会分工的萌芽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的分工阶段。与“自然地”形成的分工相对的是社会的分工或有意识的分工。在此阶段,分工不断深化和扩大。分工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类历史的每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都是伴随着分工的扩大和深入的。第一次大的分工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因为,“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这种分工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贡献巨大。马恩在书中只是简短地写了这样一句“分工对科学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也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而且也主要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因为被压迫阶级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这样的工作的。物质劳工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引起了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的对立曾经一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也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度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这导致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城市贵族和农奴,“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生产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是在分工形式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分工的每一个阶段总是对应着相应的财产形式。马恩着重分析了随着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随着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还是非常少的,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凡是用他的工具能够做的一切,他必须都会做”随后就是商人阶层的产生。“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紧接着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在17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阻挡地集中于一个国家——英国。这也造成了原先的生产力难以满足的新的需求。“这种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正是引起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动力,它产生了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而大工业正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的历史阶段。“大工业不仅使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

第四个阶段,是消灭分工阶段。“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这里必须准确地理解马恩所说的“消灭分工”的含义。马恩所说的消灭分工并非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就不再划分为各种不同的部门,人们之间就没有分工协作。他所指的是,人们可以来驾驭分工,也就是不再被分工这种形式所固化,而只能从事一种工作,使人成为受局限的动物。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当将分工与“组织劳动”区别开来。马恩认为实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马恩在这里有一段富有诗意的设想:“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

分工与所有制及国家的关系:马恩认为正是由于分工而产生了私有制。“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子是丈夫的奴隶。”马恩认为,私有制与分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分工的发展还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产生。“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

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而分工所决定的阶级则是国家产生的基础。

分工包含的矛盾:马恩认为,分工是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的一个根源,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消灭分工。“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分工的最终结果或者说引起的最大矛盾是劳动对于人的“异化”。“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分工使每个人都局限于一定的社会活动中,“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

第二篇: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20121141116王铎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看当下社会分工问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共同撰写的第二部著作,也是对《神圣家族》中所初步阐述的唯物史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被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全书分两卷来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一卷主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哲学,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麦克斯·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通过对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分析,宣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尽管是中文系的学生,但很惭愧,对哲学类著作接触不多,以至于读起来有陌生感,难以行进。而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著作作为我党理论发展完善的基础,也的确不甚了解。粗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没有整体的感悟,在各种导读浅析文本的帮助下,对其中部分观点论断---社会分工理论,有些许看法。

第一章第一卷,费尔巴哈章节中提到社会分工理论。“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从分工的历史发展和分工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区分了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分工发展阶段不同,所有制的形式也就不同。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这个阶段分工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产生的分工进一步扩大。第二种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时的分工已经比较发达,出现了无知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第三种是封建的或等级所有制。在封建制度下,等级结构表现突出,但并没有什么大的社会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使农业分工受阻,手工业分工也是很少,商业上有一些分工。第四种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大机器生产使得分工最为广泛。社会分工是阶级形成的基础。那么既然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必然需要消灭分工。《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到“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照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直接指明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而且包括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分工。

社会分工必然会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消灭,但当下中国社会分工所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基本矛盾似乎更具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态势。从部落所有制到资本主义所有制,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大踏步的前进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晰与多样化。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农抑商,使农业作为主体,但其分工并不明显,至近代鸦片战争以后,工农商业都得到发展,并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分工也随之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得以发展壮大,尽管不具有西方社会发展变革的规律,但仍具有较为相似的社会分工结构。我们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促成了当下格局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分工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结果,但同时无法否认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当下的分工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是不完善的。可是当下分工结构暴露的问题又是不可不逾越的鸿沟,突出表现是收入差距,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知识型从业者高于体力型劳动者,与此同时,同一行业的地域差异也能够造成收入的差距。合理的差距存在是正常现象,抑或有利于社会发展,但当下差距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负面效应使社会分工问题也将得如履薄冰。正如前文所言,社会分工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但是一旦社会分工偏离轨道,出现问题,畸形发展,那么社会发展能否稳步前行,仍有疑问。

第三篇:《德意志形态》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有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第一章《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整部书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各种内容。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确,任何历史阶段都无法掩盖它给当下个人所带来的真实境遇。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每个人都是不能忽视的存在,不管是伟大的英雄还是普通的人民,只要他存在着,就一定为历史的创造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会提出诸如“人类的历史不是英雄的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伟人”的观点。

然而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历史的呢?文章为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另外,通过两个“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关系:“一个是精神生产活动,一个是人类的繁殖”,我们可以全面的认识到,应该把社会活动看作是三个方面。从人类的祖先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并且至今发挥着作用。人类历史缺少了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寸步难行,但是总有一种意志力图以第一个前提的基础性打压本该齐头并进的其他活动。正是这种妄图以整体的人压制个体的人的意志,企图以封建思想摧残平等自由的精神!所以为了粉碎这种封建思想,广大群众必然联合起来,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民主国家。这个过程坎坷重重,一轮又一轮的阶级斗争在历史舞台不断重演。“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在这里,国家代表的不是单个利益,也不是全体利益,而是共同利益。但共同利益同样存在弊端。共同利益是彼此牵制而相互妥协的表现形式,相当于国家就是“强迫”的代名词,在这种“强迫”中应该容许妥协的各方在适度的范围内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提示我们要从对“主体性”的探讨转向对“主体间性”的研究,透过“主体间性”的特征才能更准确地分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意识形态的特征和本质。

而这种渗透在共产主义精神里的“主体间性”,来源于与他人共在的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在历史发展的每时每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社会、历史的发展虽然冷酷无情,但是它塑造了缔造完美社会形态的战士。历史走到今天,已经把人类带向一个非此即彼的极端境地,要么人类以自身持久的努力把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毁灭,要么整个世界翻天地覆,人类走进一片全新的天地,这个全新的天地就是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所有清楚地看到了这样一条道路的人,都将对“共产主义”的现实性有一份理论的信心。

第四篇:德意志论文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点

院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U201114890 姓名:上官赢

摘 要:

提起德国,世人往往思绪多端: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德国独具一格,有许多他国没有的特色。最近两个多世纪,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人物,正面的、反面的比比皆是。它有不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雄踞世界前列,广泛造福于整个人类;同时,它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动者,给人类造成了旷古未闻的浩劫。它屡屡大分大合,大起大落,兴风作浪而又为风浪所摧挫。但它败而不馁,衰而不朽,依旧是当今世界一个超群出众的强国。举世公认,德国曾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抹杀不掉的痕迹。当代德国作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欧洲联盟支柱成员和联合国重要成员之一,行为,动态仍然相当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德国人的性格,应该对此有着全方面,深刻的影响。关键词:

性格形成,文化交汇,宗教改革,割据与集权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德意志学者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德尔说,“历史是置于特定地理中的运动”。人们只要看一看世界那些文明古国的今昔,看一看各个国家的状况,便知其言不假。

近代德意志民族是以古代日耳曼人的若干支系为基础,融合一些斯拉夫人及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千余年来,德意志人的许多岁月都是在南征北战、左冲右突、内争外斗的急风暴雨中度过的。

公元4至5世纪,北匈奴西迁,强化了日耳曼人的大举南移。日耳曼人剽悍骁勇,所向披靡,在南欧、西欧、北非建立了一些蛮族王国,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洲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

八、九世纪,罗马贵族起事,将教皇利奥三世撵出罗马。教皇向查理求救。查理率部进入意大利,扶持教皇复位。利奥三世感恩不尽,给查理戴上皇冠,宣布他是“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于是,查理被称为大帝。查理帝国的领土扩及整个西欧。查理814年去世后,870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基本上通行德语,为近代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拿破仑的法国大军,横扫欧、亚、非,普、奥被肢解,莱茵河西岸的德意志地区并入法国版图,不少小邦国被强制合并。拿破仑军队的冲击教育了普鲁士人,他们开始改革;自1830年代起,普鲁士步英、法后尘,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实力渐增,其军国主义政策也变本加厉。普鲁士终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实现了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普王担任帝国皇帝,普鲁士首相任帝国宰相。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浸透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德国连续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不是偶然的。德国人打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仍不服气,又打第二次,吃够了苦头儿,他们才在外国的帮助下幡然悔悟。在历史的磨难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显现了历史给与民族的巨大财富,人们说,苦难是最大的财富,这一点深深融入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在**的年代,德国人体会到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是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两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人由严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历过失败后,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由此,德国人严谨而虔诚,并迅速崛起于西欧,称谓当今世界顶级。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 1 不拍手称赞。

德国在天主教世界是受罗马天主教会榨取最重的地区,也是劳动人民最受剥削的地区。中世纪的城市在11、12世纪兴起后,为了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与控制,城市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教皇兜售赎罪券,这成了宗教改革导火线。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惊人的勇气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就赎罪券问题提出异议。他在论纲里说: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愆的赦。路德提出论纲的时候,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也没有想到要发动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但实际上论纲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接着在西欧引起强烈的反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得到广泛拥护德国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进行了宗教改革”。它沉重打击了欧洲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由于它起源于德国,并由德国逐渐出入欧洲,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德国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并认为认真工作是对上帝最好的报答,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德国人严谨工作,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

环境造就人,人随环境走。德意志某些颇具特色的社会和自然条件,陶冶了德意志人某些颇具特色的素质。正是德意志人若干带有整体倾向性的特质,势必使德意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具有诸多特色。无论你喜不喜欢德意志人,你都不能不重视他们。谈到德意志人,德国内外的人士普遍流露出相当强烈的感情色彩。我们简括地介绍一下那些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性格特点,循规蹈矩,遵纪守法。这似乎是世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特点。温斯顿·丘吉尔说,德国人民像绵羊一般服从法纪和长官。中国改革开放后,到德国读书、工作、经商的人,对德国人的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也有了一些切身体会。据许多中国人亲眼所见,德国人横穿马路时,倘遇红灯,即便路上并无车辆和行人,路旁也无警察,他们仍然规规矩矩地等到绿灯亮起再走。德国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的习惯亦非一日养成。早在18世纪,普鲁士腓特烈大王实行所谓“开明专制”,说“官员是国家的公仆”,他本人则是“国家第一公仆”和“公益保护者”,官民均须遵守法纪。思想上对国民影响巨大的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认为,国家乃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整体的强大应是国家的更加强大,而不是个体的更加强大,整体大于个体之和,义务比权利更重要,自由归根结蒂是国家的自由。”俾斯麦完成德意志千年统一夙愿,缔造帝国,可谓奇功盖世。他任普鲁士首相和帝国宰相28年之后,丢官的第二天就被要求搬出了宰相官邸,不几日又叫他退回了多预支的11天薪俸。这其中固然有继任者的不友好态度在,但从法律制度上说,却也无懈可击。希特勒1933年上台后,以暴力取缔其他政党,大搞纳粹党和民族社会主义的一体化、一元化。一党垄断政权,排斥竞争,执政党首先关心的是维护本党统治地位,根据本党的需要和愿望来制订或修改宪法和法律,甚至不惜以国家机器镇压异己势力。希特勒天天都把“人民”、“革命”、“国家”的词句挂在嘴上,实际上,一党制总是与民主、法治背道而驰的,根本上是破坏社会政治秩序的。但因希特勒是通过民主普选的合法途径上台的,他那满嘴的堂皇口号又颇具迷惑性,再加上当时许多国民对凡尔赛体系的仇恨和对新生共和国的疑虑,致使不少人在若干年内也自觉地或被迫地服从纳粹政权的法纪。人们看到,纳粹肆虐过后,德国人民痛定思痛,汲取血泪教训,义无反顾地摈弃一党独裁、坚持多党民主,更加依法治国、遵纪守法了。施罗德1999~2005年当总理期间,乘飞机外出公干,其妻有时顺路随行,必须自掏腰包买座。看来,德国人遵纪守法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这无疑是好事,于国于民于官皆有大益。德国历史学家戈洛·曼说,“在法律得不到遵守的情况下,德国人通常表现得很笨拙”。纳粹时期一些人的行为大概就是明证。

精益求精。德意志民族长期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本地区又自然资源欠丰,只能靠产品质量取胜。这大概是他们养成精益求精意识的客观基础。对于德国人的这一特点,世人无不赞叹和佩服。丘吉尔在其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中,多次对德国敌人在行军布阵、武器制造方面的认真细致深表称许。早在第二帝国末期,德国工业品已经畅销五洲。全球用户公认,“德国制造”的标签就是质量上乘的标志。产自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德国的就显得精美优秀,令人放心。1974~1982年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说,如今,德国的商品和投资遍布全球,处处受到欢迎;过去用战争达不到的目的现在都超额实现了。

总结

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个体的人复杂,由个人组成的民族更复杂。德意志民族更是复杂。德意志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大民族,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在这世上,没事莫过于战争对人们的影响,但战争不仅仅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同时它也教会了人们警醒、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面对未来的勇气。日耳曼人自古好斗,这和他们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但战争的结果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依我看日耳曼人永远是赢家,因为他们拥有了德意志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信仰,那么无异于一个没有大脑思维的植物人,何谈乞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该从德国的经验,性格取长补短,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强盛。

参考文献

[1] [法]里昂奈尔-查理尔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年 [2] 鲁仁《德国百年行迹》九州出版社 2011年

[3] [俄]戈尔巴乔夫 《我与东西德统一》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 [4] 何炳松 《近世欧洲史》岳麓出版社2011年 [5] 姚介厚 李鹏程 杨深《西欧大观》2007年

第五篇: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02)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就这本著作的体系内容而言,第一卷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途径是深刻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具体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同时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阅读这本著作的节选本,我深刻地体会到,它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是这本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本著作的经典之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首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个人,还决定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活的条件。在认识到唯物史观的前提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该理念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又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也衍生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阐述。正是从这样的逻辑推理之下,从这样的几个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详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与恩格斯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建立了全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闪耀的精华。《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套科学理论不但坚定了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空想和虚幻的,给予了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很大的鼓舞。同时,由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从“现实的人”为前提出发,其间进行的阐述为人自由而又全面地发展提供了正确的道路,这也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目标,为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不遗余力地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阅读完这本著作,我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我充实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理解和相信祖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下载《德意志意思形态》心得(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意志意思形态》心得(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 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正如德国的玄想家们所宣告的,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伍胤鸿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彻底清算以及建立唯物主义史观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心得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心得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其实是一项理论与实践高度一体化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计原理与设计理念,也锻炼了我们的基......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

    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揭示了人类历史过程的主体,科学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人类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