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有答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1:4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 《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有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 《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篇:12 《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有答案)

《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遭殃(yānɡ yànɡ)扫帚(zou zhou)土壤(rǎn rǎnɡ)腐烂(fǔ fù)....

关键(jiàn jiǎn)机翼(jì yì)简略(nüâ lüâ)鲸鱼(jīnɡ jì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栖()从()攻()末()形()晒()丛()功()未()型()

三、照样子连线。

砍光原理异想天开的飞机

除尽灌木机毁人亡的地方

增强杂草轻而易举地命令

捕食肥力动物栖息的惨祸

研究害虫性能优良的超过

四、选词填空。

保持支持坚持

1、我们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虽然他生病了,可他仍然()每天按时上学。

3、谁的意见正确,我就()谁。

咬吃钻锄毁砍飞

4、林务官把灌木丛()了,把野草()了,鸟儿()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树叶,()树根,()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了。

五、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

2、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3、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4、设计师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5、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这是因为。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船头是尖尖的,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常常地超过海轮。这是因为。

3、科学家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4、科学家从鲸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七、读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1、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2、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3、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八、阅读理解。

发明家的“老师”

可以这样说,遍及海、陆、空的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是发明家的“老师”。从前,有几个船员在北冰洋遇见一条漂浮的小鲸,他们便开船赶去。哪知这条鲸的鳍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船员没有追上。船员受此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后来,又有了仿照鱼类呼吸的原理,制成了“人工鳃”,使潜水员潜入深海。

海豚可以赶超一般船舰或潜艇,这是因为海豚具有流线形体态。它那独特的双层弹性皮肤,成了优良的消振器,能消除湍流的阻力。据试验,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的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南极的企鹅平蹒跚(pánshān)而行,但遇到紧急情况,它能以三四千米的时速,在雪地上急驰如飞。原来,企鹅会匍匐在地,蹬起双脚,好像滑雪者。在它的启示下,人们设计出雪地越野汽车。这种无论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行驶,时速可达五十千米。

发明家模仿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跳跃型汽车”。这种新型汽车无需道路,在沼泽、丘陵、草地或沙漠都可通行无阻。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薄膜,它能在黑夜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们受到响尾蛇的启示,研制出热敏元件,将它装配在导弹里,当作热定位器,就能弹无虚发。

人们参照蝙蝠在黑夜超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进而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1、选字填空。

驰弛

奔()疾()松()一张一()

漠摸

沙()冷()抚()()索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寸步难行——()

3、填空。

人们受启发,给船装上了,使船航得更快;

受的启发,制成了,航速提高近一倍;受的启发,设计出;模仿,制成了;受到的启示,研制出;参照的原理,发明了“”,制成了。

九、读了课文之后,你一定受到很大的启发吧!请你举出生活中生态不平衡的现象,并且设计治理方案。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

1、。

2、。

治理方案:

1、。

2、。

答案《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遭殃 扫帚()土壤 腐....

关键(jiàn机翼yì)简略lüâ)鲸鱼(jī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栖(栖息)从(从来)攻(进攻)末(末尾)形(形状)晒(暴晒)丛(树丛)功(功力)未(未来)型(模型)

三、照样子连线。

砍光原理异想天开的飞机 灌木机毁人亡的地方 增强杂草轻而易举地命令 肥力动物栖息的惨祸 害虫超过

四、选词填空。

保持支持坚持

1、我们要(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虽然他生病了,可他仍然(坚持)每天按时上学。

3、谁的意见正确,我就(支持)谁。

咬吃钻锄毁砍飞

4、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五、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狭窄、肮脏)....

2、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实事求是)....

3、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公开)..

4、设计师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低劣)..

5、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困难重重)....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这是因为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 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因为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收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3、科学家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

4、科学家从鲸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轮船。

七、读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1、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在期末取得了第一名。

2、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小明看起来学习很轻松,其实他一直很努力。

3、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虽然„„但„„—— 虽然学习很累,但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

八、阅读理解。

发明家的“老师”

可以这样说,遍及海、陆、空的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是发明家的“老师”。从前,有几个船员在北冰洋遇见一条漂浮的小鲸,他们便开船赶去。哪知这条鲸的鳍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船员没有追上。船员受此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后来,又有了仿照鱼类呼吸的原理,制成了“人工鳃”,使潜水员潜入深海。

海豚可以赶超一般船舰或潜艇,这是因为海豚具有流线形体态。它那独特的双层弹性皮肤,成了优良的消振器,能消除湍流的阻力。据试验,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的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南极的企鹅平蹒跚(pánshān)而行,但遇到紧急情况,它能以三四千米的时速,在雪地上急驰如飞。原来,企鹅会匍匐在地,蹬起双脚,好像滑雪者。在它的启示下,人们设计出雪地越野汽车。这种无论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行驶,时速可达五十千米。

发明家模仿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跳跃型汽车”。这种新型汽车无需道路,在沼泽、丘陵、草地或沙漠都可通行无阻。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薄膜,它能在黑夜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们受到响尾蛇的启示,研制出热敏元件,将它装配在导弹里,当作热定位器,就能弹无虚发。

人们参照蝙蝠在黑夜超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进而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1、选字填空。

驰弛

奔(驰)疾(驰)松(弛)一张一(弛)

漠摸

沙(漠)冷(漠)抚(摸)(摸)索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宽阔)寸步难行——(通行无阻)

3、填空。

人们受鲸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得更快;受海豚 的启发,制成了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受企鹅的启发,设计出 雪地越野汽车 ;模仿 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 跳跃型汽车;受到 响尾蛇 的启示,研制出 热敏元件 ;参照 蝙蝠在黑夜超生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九、读了课文之后,你一定受到很大的启发吧!请你举出生活中生态不平衡的现象,并且设计治理方案。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

1、滥砍滥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2、食物链的破坏,打破生态平衡。

治理方案:

1、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保护土地。

2、遵循生物生存的客观规律。

第二篇:大自然启示

大自然启示

1、远古时候闪电烧了森林,远古人发现火烧过后的食物比生吃好吃,而且火可以取暖;两个石头撞击后会产生火花,于是学会了生火;远古人发现种子掉到地里就可以长出植物来,于是从中学会了耕种

2、鲁班根据荷叶造出了雨伞;

3、根据青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

4、根据鲸的身体的“流线型”发明了轮船;

5、根据小鸟发明了飞机;

6、通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7、根据蓝藻发明了仿生光解水的装置;

8、根据水母的顺风耳发明了水母耳风暴探测仪;

9、根据苍耳发明了尼龙搭扣。.根据海豚的定位系统发明了声纳~

10、根据鸟巢的结构建造的北京2008奥运会主场管(名字就叫鸟巢)

11、根据变色龙遇到危险变色逃生的启示人们发明了用与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种军服

12、通过鱼的身体发明了水下动力学

13、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14、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15、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16、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

17、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hang)。

18、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19、根据蝙蝠的超声波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

20、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

21、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22、科学家模仿昆虫制造了太空机器人。

23、乌贼和鱼雷诱饵 乌贼体内的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时它便释放出这种黑色液体,诱骗攻击者上当。潜艇设计者们仿效乌贼的这一功能读者设计出了鱼雷诱饵。鱼雷诱醋似袖珍潜艇,可按潜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变,也可模拟噪音、螺旋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等。正是它这种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敌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辩,最终使潜艇得以逃脱。

24、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

25、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象机。

26、苍蝇的灵敏感知,发明了危险探测仪,用在危险工作场所

27、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

28、鸟类的留线造型,改变了飞机的外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29、鸟类的骨头,改进了飞行器的骨架结构,更轻,强度更高。30、蝙蝠和海豚的声波探测,发明了超声波雷达。

31、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

3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创造了日光灯

33、电鱼与伏特电池

3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5、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36、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37、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38、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39、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40、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41、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42、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43、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44、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45、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第三篇: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很棒哦~~

今天最新增加了北语历年真题2000-2009,还有语言学、文字学专业复试完整版(04-07年),还有北大的真题,也可以作为练习和参考。但是我要声明:里面的北语真题很全,但是电子版的资料是我在网上四处找到的,不是北语的资料,不能代替北语的笔记,只作为参考。

我这里有夏大的语概的练习题,宝贵之处是他有答案,而且题目出的也不错。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但是不否认里面有一小部分题目和北语的笔记有点点出入,大家遇到这样的地方还要以北语笔记为准),有些题目的设置和答案做的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思考题部分和北语的试题比较接近。这里先把第一、二章的内容给大家。

第1-2章:思考题部分

1、汉人说的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 注意!!

不正确。语言不是说话,不管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属于言语的一部分内容,是具体的、个别的言语活动;而他们在说话时所遵循的确定的规则才是语言。人们所说的话是使用语言的产物,即运用语言才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我们不能把人们所说的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等同起来。

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语言是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说话就是对规则系统的运用,相同的规则生成不同的句子。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

(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而语言是有规则的,不自由的。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以及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而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

(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而语言是社会的。(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而语言是抽象的、一般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正确区分语言和言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从而正确地理解语言,对待语言,精确地规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此外,区分二者,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对于研究作家运用语言的特色,研究作品的言语风格,提高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什么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

语言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它具有所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符号本身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也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一定的语音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要用一定的语音形式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

4、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二章 为什么使用语言符号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认知现实的听觉符号系统,它是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不同于其它符号。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有组织、有条理的,是由不同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可分不同的层级。

再次,一般符号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

最后,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生成新的意义;而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语言符号能重复使用,人们根据交际需要将有限的语言符号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5、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任意性和二重性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二者不可分割。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二重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又叫做约定性,也就是说,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2)线条性与层次性

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一次出现,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另一方面,语言符号又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从大到小、由高到低分属不同的层或级,语言这种分层的装置,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充分体现了语言符号的层级性特点。这种灵活的弹性装置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3)稳定性与发展性

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无所谓好坏,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轻易发生变化;但从历时角度看,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绝对的。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决同时也决定了语言的可变性和不变性,因此语言发展的过程只能是渐变的,不能突变。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既然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为什么对于使用语言的人又具有强制性?

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不可动摇的。但是任意性并不意味着语音形式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也不是指人们对语义内容可以随意理解。它只是表明,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一个符号在语言体系中确立以后,个人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它对使用者来说是强制接受的。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更改,就会使符号失效。更何况符号本来就是约定的,只要大家认可,就无所谓好坏,因而也就没有故意变更的必要。我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

7、谈谈你对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条性和层次性的认识。

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一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说明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受组合的结构规则的制约)。这个组合过程体现了语言符号的层级性,如汉语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的层级关系。“红”是一个语素,也是符号,它可以和其他的符号结合,还可以组合成更大的语言单位。当然这种组合必须遵循既定的语言规则。正由于符号在交际中可以重复使用,人们才能根据交际的需要将有限的符号排列组合,说出无限的话来。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如语素、词、词组、句子,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低一级的层级单位组成高一级的层级单位,最后组成语言这个复杂的系统。语言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

8、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说语言符号既是难变的又是可变的? 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交际需要,音义之间相互适应;

(2)语言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

(3)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积非成是的特殊情况;(4)人们的好奇心理促使不断地创造语言。

处在一定阶段上的语言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稳定性为处在某一时点上的语言状态进行静态描写提供了可能。但是历史地看,语言符号乃至整个体系又是可变的。语言根本无法抵抗那些随时促使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关系发生转移的因素。这是符号任意性的必然结果之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在理论上又使人们在语音和语义之间有建立任何关系的自由。既然是自由的,就当然允许变化。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存在的既相互适应又可能不适应的矛盾,必然导致变化。语言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是辨证统一的,为语言的共时、历时研究提供了可能。

9、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

(1)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

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这可以是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2)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那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

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3)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10、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语言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从语言的起源来看,语言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从语言的发展来看,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它与自然现象有根本的区别。

语言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但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语言是完全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3)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与个人现象有区别。

个人现象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说听由个人承担,不是语言最本质的内容。而语言则受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制约。

11、怎样理解语言的全民性特点?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 3 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首先,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的代码;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其他功能只是它的派生物。

(2)其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体态语等副语言,在一定场合使用,这些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手段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语言虽然不是唯一的(文字、音乐、图画、电报、数学符号)交际工具,但却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1)语言是一种层级结构,最底层的音位(几十个)是很少的;

(2)用语素(几千个)组成的词(几万个)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就通过词的不同组合创造出数量庞大的句子(无数个)来;

(3)更加重要的是词和词组合成为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

所以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语言这种层级结构和语法规则,以少驭多,掌握语言,创造出无限的句子来。语言系统的这种灵活的层级装置,为人们以少数驾驭多数奠定了结构的基础。

14、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

在语言体系中一切成分都以关系为基础,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这就是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语言的二层关系是相对于语言系统的整体来说的,至于这一系统是如何运作,使语言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创造出无限多的句子来,所依靠的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

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

组合关系所侧重的是符号和符号怎样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聚合关系所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的符号创造出更多的句子。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不但所有的语言符号(符号系列)处在两种关系中,构成符号的各级单位也处在该关系中。同样,语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等也反映出语义方面的组合和类聚关系。

15、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

(1)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 A、从认知学(认识论)角度看: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形成思维需要语言(词是思维的材料,语法是思维程序)——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成果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记录下来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与逻辑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合。

总之,二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有思维就有语言

16、语言和思维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语言和思维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其功能、范畴、规律都不相同。

4(1)概念不同:工具不等于其服务对象。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一种概念可以用多个词语表达;判断多用单句,但单句并非都为判断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17、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各方言之间并未斩断一切联系,他们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社会的发展往往造成社会内部进一步的分工,这样,同一分工的人群在语言交际上就具有某一社团的特征,产生了语言分支或者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社会的发展往往还伴随着人群生活地域的扩展或者迁移,这样,原来是同一种语言的语言群落,由于地域的变更,某一地域的语言变体就会跟原来的语言逐渐有了差距,各地域之间的语言变体有了自己的稳定性,就产生了地域方言。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这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慢的不同。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是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范围不同。

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而地域方言则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所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虽然都叫方言,但划分的角度是不同的。(2)内部差异不同。

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同时也反映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方面,而社会方言的主要差别则在一般词汇方面,语音、语法方面没有差别。(3)发展趋势不同。

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独立的语言,或在社会高度统一融合情况下可能消失;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18、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相关,都是单一语言分化而成的后代。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1)从社会分化看,地域方言是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不完全的结果;而亲属语言则是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进一步加剧而完全分化的结果。

(2)从语言分化看,地域方言是随着共同语分化发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地域方言的新词、语法格式等与共同语有相当大的共同点;而亲属语言中的词语、语法格式等不断扩大自身的特点,并向不同方向加速分化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立的语言系统。

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方言还是不同的亲属语言,主要取决于社会分化的程度以及共同语是否继续存在。

第四篇: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解析

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

一、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二、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D.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五、下面的比喻句,好的打“√” ,不好的打“×” ,并把理由简要写下来。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河如飘动的绸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廊的一头走出白求恩大夫,记者们像捕获猎物似的扑上前去,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一群小野兽倾巢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先判断下列各句是否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若是再说明是拟人还是拟物。

1、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得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2、人老了,可地并没有老,要靠科学给它点滋补,让它长出更好的庄稼来。(3、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5、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七、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拟人?哪些是拟物?分别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1、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3、风推开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

4、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5、祖国,我的亲娘,我回来了。

6、这家伙摇头摆尾地走了出去。

7、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8、忽然后面跑来了一只狼,慌慌张张地说:“慈悲的先生,救救我吧!” 拟人(拟物(八、指出下面哪些词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哪些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大雨如注兔死狐悲绿草如茵鬼使神差骨瘦如柴明察秋毫 如饥似渴争奇斗艳水平如镜归心似箭莺歌燕舞固若金汤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下面各句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请你写出它们各用什么代什么。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谁倒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2、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千里马”,更需要“伯乐”啊!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民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4、“泥裤子”一直跟在“粗辫子”的身后。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十、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1、浪费也是犯罪吗?(2、浪费怎么不是犯罪?(3、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4、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5、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6、是谁这么不讲卫生,竟然在教室里随地吐痰?(十一、下面的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按顺序填空,下列几组答案中唯一正确的是(。

(1《手术台就是阵地》(2《蟋蟀的住宅》(3《沙漠里的船》(4《锯子是怎样发明的?》(5《把牢底坐穿》 A.比喻拟人比喻设问夸张 B.夸张比喻夸张反问比喻 C.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夸张

十二、看广告,知修辞。

1、金星,电视中的一颗明星。(2、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三、读古诗,辨修辞。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7、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十四、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早晨,金色的太阳笑开了脸。(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3、人民空军的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4、他种的甜瓜,几里外就闻到瓜香了。(5、你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而且那么谦虚。(6、成群的蜂蝶在花间飞舞,百灵鸟在锦缎般的果林上空欢乐地歌唱。(7、中国这头东方雄狮,正以惊人的速度觉醒、咆哮、飞奔。(8、白桦树哗哗作响,在他头上不断地号叫。(9、工厂多么需要科学!农村多么需要科学!学校多么需要科学!(10、你还要说这不是真理吗?(11、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12、字典不正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13、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一片片彩云。(14、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15、没有她的努力,你能这样吗?所以你应该好好地感谢爱你的母亲,深深地感念这份伟大的母爱。(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一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8、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9、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10、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二

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2、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3、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4、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6、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7、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8、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三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3、蟋蟀在平台上弹琴。(4、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6、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8、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9、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10、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四

1、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4、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5、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6、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7、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五

1、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 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5、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8、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 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

(六)一、修辞手法练习题:

1、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2、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

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6))

第五篇:新闻写作练习题有答案

新闻写作习题练习库(夏玲)

新闻知识写作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

2、故意失实

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3、非故意失实

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4、用事实说话

指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或者说是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总之,是“事实”和“观点”的结合。

5、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

时效性——指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则时效性越强。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的下去。

针对性——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写新闻时,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二是要明确你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而发。

6、新闻角度

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7、“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倒叙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把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叙述,后发生的放在后面叙述。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8、“蒙太奇”结构

把新闻事件的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利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组合和连接而成写作表现方式。

9、新闻语言

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文字语言叫做新闻语言。

10、新闻白描

新闻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11、新闻背景

宏观意义上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12、消息头

消息头,又叫做“电头”,是消息体裁的外在标志。指电讯稿发出的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加括号或显著字体标出,置于稿件开头。

13、导语

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14、新闻(消息)主体

新闻主体是消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或称为主干,正文。

15、新闻(消息)结尾

消息的结尾,就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已经将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清,写作者从新闻事实的整体和阐明主题的需要做一个“结”的工作,即从全盘考虑做出进一步的总结、概括、说明或补充。它有时作为消息的最后一段,有时是消息的最后一两句话。

二、填空

1、新闻记者要加强政治修养、知识修养、思维修养等三大修养。

五个根底:(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

六个作风:(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

2、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有体制性失实、经济性失实、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3、新闻的基本要素(5个W+1个H):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

4、用事实说话的四种方法:选择典型事实说话、通过再现场景说话、运用背景材料说话、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5、新闻写作基本要求: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

6、新闻角度常见的种类有: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工作角度和生活角度、表扬角度和批评角度、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内角度与对外角度、可读性角度和可用性角度(即宽幅传播和窄幅传播角度).7、选择最佳新闻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报道角度、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8、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有:以旧见新找角度、以小见大找角度、虚中觅实找角度、逆向思维找角度、发散思维找角度、统摄思维找角度、全局高度找角度。(七种)

9、在新闻写作中,使用白描语言的方法有:多用动词,用准动词、多用子概念、多用大白话。

10、导语的四大基本类型分别是: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橱窗式导语。

11、导语的修辞技巧有设问、拟人、借用、对比、直呼、排比、惊警。

12、新闻(消息)主体的结构方式有:倒金字塔结构、纵向结构、_横向结构、点面结构。

13、新闻(消息)巧妙的结尾方式有:材料典型,意味隽永、首尾关照,巧妙呼应、稍加议论,画龙点睛、水到渠成,自然抒情。

14、新闻(消息)背景包括:衬托对比性背景、注释说明性背景、分析解释性背景三种类型。

15、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对比•显现、量化•集中、以点带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16、非事件性消息一般包括:预测性消息、分析性消息、综合性消息、解释性消息、评述性消息、服务性消息。

17、预测性消息写作应注意:及早预测、他人预测、权威预测、深度预测、审慎发稿。

18、描写性消息写作的要求是:简笔描写、选择景物应有说话意识、信息意识、描中带叙,叙描结合。

19、描写性消息一般包括:新闻素描、现场短新闻、视觉新闻、情景新闻、散文式新闻。

20、分析性消息一般包括:新闻分析、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背景新闻。

三、分析新闻(消息)的能力

1、识别消息类型(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分析性消息—解释性消息、新闻述评)

2、识别导语(一般是消息的开头部分,首句或首段)

导语类型(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橱窗式导语)

3、识别主体(消息导语后的部分,主干、正文)

主体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点面结构)

4、识别结尾(消息的末尾部分,最后一段或一句)

5、识别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识别背景在消息中穿插方式(插入导语、导语之后接背景段、分散插入主体中)识别背景类型:衬托对比性背景、注释说明性背景、分析解释性背景 识别背景任务与作用:阐明新闻事实、传递信息、揭示新闻主题。

6、识别新闻的文风和真实性

7、识别新闻的信源和可信度

四、简答

1、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答:为避免报道失实要注意:

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二、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五、描写要有分寸感。

六、要注明新闻来源。

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2、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如何用事实说话?

答:(加上“用事实说话”的解释)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因为:(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2)事实胜于雄辩

(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用事实说话方法多样:

一、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 [典型事实的特点:(1)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2)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3)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4)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二、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再现现场”,就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

三、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怎样运用背景材料说话?(1)善于联想;(2)善于对比;(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四、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的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有现场感,权威性,真实性]

3、如何提高新闻写作的时效性?

答:在新闻写作中要认识到,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作品,在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就应注意保持新闻的新鲜、快速、简短。

一、新鲜

(1)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

(2)把报道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内容提炼出来。即保持“导语”的新鲜度。

(3)寻找新闻的最近点,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二、快速

(1)集中精力,投入写作;

(2)打腹稿,酝酿起草稿件;

(3)熟练掌握写作要领;

(4)准备好素材,随时根据需要拼接组装。

(5)培养口述新闻的能力,提高写作速度。

三、简短

(1)坚持一事一报;

(2)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3)化整为零,多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

(4)挤掉水分,只讲事实。

4、如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答、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第一,要具体。

1、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

2、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

第二、要生动。

1、越是写得“具体”就越“生动”;

2、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让稿件“活”起来;

3、新闻报道的结构与生动也有很大关系。

第三,要通俗。

1、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

2、要学会“第二种翻译”,即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3、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

5、如何加强报道的针对性?

答:要加强报道的针对性:

第一,加大信息量。

1、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或称写“立体化新闻”;

2、学会抓特点;

3、学会使用新闻背景;

4、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第二,加大知识含量。

1、讲究科学性,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

2、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质量上的增加,在报道选材、角度上更深入一步。

第三、挖掘思想深度。

1、分析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

2、挖掘新闻事实发生的轨迹;

3、预示新闻事实发展的趋向。

6、如何选择最佳新闻角度?

答:

一、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

二、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其中,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有:

一、以旧见新找角度;

二、以小见大找角度;

三、虚中觅实找角度;

四、逆向思维找角度;

五、发散思维找角度;

六、统摄思维找角度;

七、全局高度找角度。

7、新闻语言有哪些特征如何体现?

答:

一、准确、简洁、鲜明、生动(具体特色)

二、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三、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

四、“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如何体现?

第一、多用动词,用准动词。(用于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

第二、多用字概念。(需要以具体的概念支撑,子概念的点是具体、丰富而形象)

第三、多用大白话。(指群众性语言,生动,传神,出彩)

8、消息体裁的特点?

答:

一、简括

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

裁的本质特点。

二、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

不提倡记者直接抒情或议论,尽可能减少主观色彩。

三、有特殊的结构方式

消息的结构是倒叙,即“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突出特点。

四、有自己的外在标志

消息的外在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消息头”。

9、消息体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消息体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消息适应范围广泛,多用消息,可以增强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第二、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

第三、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第四、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10、导语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答: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其任务:

一、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

二、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三、导语为全篇定音。

基本要求:

一、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二、将最具有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三、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四、力求优美生动。

11、消息主体的任务?

答:第一、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

1、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

2、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

第二、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

1、补充带有因果性质的材料;

2、在导语限定的事实之外,补充一些暗示性的情况。

第三、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第四、添加“作料”,令读者兴味不减。

1、运用“色彩”;

2、打开包袱中的包袱。

12、报道事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一、事实要交待得一清二楚 交待不清楚有以下情况:

(一)缺少新闻要素,事情的轮廓不清楚

(二)忽略了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令事件模糊不清

(三)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不够具体

二、勿做表面文章

三、见事见人

四、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13、怎么样写好动态消息?

答:(一)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二)客观讲述,增强可信度.(三)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四)连续报道,确保时效

新闻写作知识练习题2及答案

一、填空

1、狭义的新闻指_____,广义的新闻包括 _____、_____、_____。

2、没有_____就没有新闻,_____是新闻的生命。

3、_____是写新闻的大忌。

4、新闻写作的原则是_____,新闻写作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闻的快应以_______________为前提。

6、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 _____、二 _____。

7、新闻的思想性是指 _______________。

8、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 _____。

10、新闻六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新闻的要素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从作用分为 _____、_____、_____ 等三种。

13、背景材料可用于 新闻的_____、_____、_____ 等三个不同部分。

14、新闻的主题应从 _____ 中来。

15、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 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

16、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 __________ 的好办法。

17、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 __________。

18、新闻语言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动态新闻及其它新闻以 _____ 为主,通讯重于 _____、_____,述评新闻兼有 _____ 两种作用。

20、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 _____、_____、_____组成。

21、新闻通常有 _____、_____、_____ 等三种结构形式。

22、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 _____。

25、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新闻导语的“导”字有 _____、_____、_____ 三个涵义。

27、新闻正文是 _____,对__________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28、简明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消息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0、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 _____,二是 _____。

31、通讯写作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综合新闻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3、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

34、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

35、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_____,写作上可_______________。

36、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 _____。

37、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 _____、鲜明、集中、深刻。

38、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39、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0、通讯写作要求 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 来体现主题的。

41、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 __________。

42、通讯特定具有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两个特点。

43、通讯的特点是具有 _____、_____、_____。

44、通讯按内容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消息 消息 通讯 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2、事实 真实

3、言之无物

4、用事实说话 真 短 快 活 强

5、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

6、及时 适时

7、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8、思想性强 政策性强 针对性强

9、陆定一

10、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11、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2、人物 历史 地理 事件背景 对比性 说明性 注释性

13、导语、正文、结尾

14、新闻事实挖掘

15、一条新闻一个主题 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16、新闻主题

17、错开角度

18、具体形象 准确鲜明 简练生动 通俗易懂

19、叙述 叙述、描写 新闻和评论 20、导语 正文 结尾和标题

21、金字塔 倒金字塔 倒正混合结构

22、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23、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24、导语

25、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26、开始 启发 引导

27、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新闻事实

28、简明新闻

29、简明新闻 动态新闻 综合新闻 述评新闻 30、横断面综合报道 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1、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32、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33、现实性和时效性

34、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35、真实性 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36、中心思想

37、正确 鲜明 集中 深刻

38、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39、完整 严谨 巧妙 和谐

40、运用感人的抒情 深刻的议论 选用典型的情节 描绘生动的形象

41、为表现主题服务

42、材料集中 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

43、新闻性 评论性 形象性

44、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 概貌通讯

二、名词解释或者简答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交代背景,对事实不作具体的叙述和说明,只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作简要的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4、概貌通讯——是以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市镇、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为主的一种通讯。它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物产、人情风俗等,因此也叫风貌通讯。其特点是:(1)题材广泛。它涉及面较广,题材范围比其它通讯更大,通过这些广泛题材的报道,反映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2)要有新闻性,事实要有新意,不能写成众所周知的旧闻或历史知识。

5、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6、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7、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9、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10、述评新闻——述评新闻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故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作用,述评性新闻不只报道新闻事实,还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或者对某种形势、某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写这种形式的新闻,必须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纵览全局,抓住事由,以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及时剖析新闻事件,揭示事物或形势的特点、本质和趋向,用以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启发、教育群众的目的。

11、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12、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集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两种结构之长,避这两种结构之短的一种比较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取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写作的优势,用金字塔式结构的结尾写作之长,使之首尾相呼应。这种结构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新闻内容的要求。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首尾重复。

13、综合新闻——凡是环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总体的问题,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发生在一个部门、一条战线、一个市、一个省、几个地区,几个城市或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同类型的各种事实的动态或问题的报道,称之为综合消息。它可以是环绕某一主题对同类事实动态的综合,也可以是环绕某个方面对同类问题及其事实的综合。综合消息,既要有总体情况的概括,又要有各种典型的个体材料的叙述,能使读者从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事实报道中,获得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深刻领会新闻的主题。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既来自新闻事实,又表现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倾向和报道意图。消息写作,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主题,一则消息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主题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选材、结构、达意,都要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消息写作的主题,它既要统帅事实,又要寓于事实;既要深刻又要新颖;既有共性,更强调有特点。

16、对比性背景材料——这是对新闻人物或事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的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人物与事物的重要意义。对比性背景材料,有“纵”的对比,也有同类事物的“横”的对比,也有不同条件的对比。对比材料作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写作上有新与旧、好与坏、高与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深度。但要注意真实、准确、分寸得当,并注意其对比的合理性。

17、通讯的结构——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通讯结构的要求是,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8、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介绍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推动各项工作顺利的进展。其特点和作用是:(1)工作通讯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使大家一看就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2)工作通讯的新闻性特别强,故要讲究时效性。

19、动态消息——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上。

第二部分

新闻写作实务练习

1、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参考答案: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2、根据平时作业让你收集的5000字新闻热点资料,写一则对这一热点的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3、某都市报编辑部接到电话,得知本地一水库堤坝出现渗漏险情,威胁着水库下游的村庄和农田。报社决定派你前去采访。请你设计一个详细的采访方案。

4.下面这条新闻的导语是哪一种类型的导语?该类型导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本报讯 大学教师课讲得好不好,谁说了算?学生。课程反响不好怎么办?停掉。昨日,记者在某大学各院系官网上看到一则公告,近日学校搞验收,有3门课程将被停掉。

5、根据下列新闻事实材料,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写作完整的消息。字数550-600字。针对公开拘留村民之举“漠视人权与相关司法规定”的质疑,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区委宣传部6日晚发给媒体一份“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称:“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对暴力犯罪、严重刑事犯罪以及造成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通过公开曝光的形式震慑犯罪,教育群众,及时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社会效果明显,起到了很好的普法宣传作用。”

2010年11月2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委、区政府召开公开处理大会,宣布拘留17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村民。公开处理大会上,这17名村民被民警反剪双手站在主席台下,身穿橙色或绿色马甲,胸前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涉嫌的罪名或违法行为和各人名字。此举随即遭到广泛质疑。

“情况通报”称,10月31日7时许,磨河村2组部分村民,因对“7·18洪灾”后造成的“十天”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山体滑坡而引发的土地补偿问题不满,聚众封堵村级主干道,影响村民正常的道路通行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车辆通行长达3个小时。

派出所民警接警后,在疏通道路时遭到磨河村村民的袭击,致3名民警受伤。村民还抢走民警用于工作取证的摄像机。部分村民不顾救灾重建大局,反倒借机生事,阻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公然袭警,暴力抗法,其行为涉嫌妨害公务罪。

村民为何会去“阻挠重大工程建设”,“情况通报”语焉不详。而据磨河村村支书王信平介绍,施工方“西安萌兴公司”的建设土方把村民水田掩埋了十几亩。村民们向“西安萌兴公司”要赔偿,施工方给了村民一个承诺书,说10月30日前落实赔偿,按照每亩1.8万元的标准赔偿,这也是当地征地赔偿的一贯标准。

但到了当日,施工方改变了承诺,说一亩地只赔偿4800元,四五十名村民不满,“就占据了施工方的施工便道,不准车辆通行。”王信平说,民警前来协调,协调不成,便要抓人,村民们不让抓,双方便发生冲突。

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知名公益律师周泽表示,“公开拘留”的做法是违法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1988年在《关于坚决制止将已决犯、未决犯游街示众的通知》中称,将已决犯、未决犯游街示众的做法是违法的,必须坚决制止。

6、某地发生了一场道路交通事故,你作为一名记者要前往现场采访报道,请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列出你的采访要点。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题目要求答题。

材料:

特大降雪袭击西藏东部

农牧民被困 川藏公路中断

据新华社电 26日至28日,西藏东南部遭遇有气象资料以来范围最广、强度较大的一次强降雪过程,造成川藏公路7处雪崩,多处交通中断,察隅县成交通孤岛,错那、波密两县县城停电,自治区已接1人死亡报告。

据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介绍,此次降雪过程,有3个站点记录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接近或者突破历史极值,它们依次为米林县、错那县、波密县。

此次雨雪天气造成错那县粮食旧仓库倒塌,1名牧民死亡,9名农牧民被困,救援官兵半途被迫返回。拉萨机场多次航班返航或取消。昌都邦达机场关闭多日。

28日上午10时左右,川藏公路然乌沟发生雪崩引发山体垮塌,30多米长防雪走廊被摧毁。东达山、安久拉山路段完全被大雪覆盖,已经看不到路面。

据悉,未来24小时内,西藏降雪强度将有所减弱,藏东南地区仍有中到大雪,高海拔地段易形成冰冻灾害,专家提请注意人畜保暖及交通安全。当地政府已下拨920万元救灾应急款,为受灾最为严重的拉萨、日喀则、山南地震灾区运送了保暖帐篷和食品。

问题:

(1)指出消息的导语(可在原文的导语下面划______标明),并指出该导语是直接导语中的哪一类型的导语。

(2)指出消息的背景(可在原文的背景下面划横线标明),简要分析该背景的作用。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材料:

记者从××市房产局了解到,××市自2003年推行廉租住房制度以来,分别通过对承租公有住房的住户租金核减,对孤、老、病、残及急需救助特困家庭配房租赁,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一般困难家庭租金补贴,按l0平方米减去现有人均住房面积的差额确定补贴面积,每人每月1平方米补贴6元。已共计解决了1.64万户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今年,市政府提出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年内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其中,享受租金补贴的7959户低保户家庭已一次性领取下半年住房租金补贴608.89万元。这次领取住房租金补贴的7959户中,A区1324户,B区2558户,C区2489户,D区577户,E区664户,F区174户,G区159户,H区14户。至此,该市发放补贴金的范围已全面覆盖低保住房困难家庭。

据统计,该市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约2万户,“十一五”期间,该市还将投入3亿元,继续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

将以上的材料改写成一篇消息。

要求: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字数不少于300字,注意拟好标题、电头、导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晰。

9、今年10月下旬,某大城市为在本市务工的农民工进行免费体检。报社派你前去采访,请拟定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

10、根据下述新闻事实材料,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写作一篇新华社电讯。(3月12 日英国发稿或3月13日北京发稿,字数700字。)北京猿人来自位于北京城西南郊的周口店遗址。1929年,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该地区龙骨山猿人洞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1936年,贾兰坡又先后在猿人洞发现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有关资料表明,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以来,先后发现了代表40多个猿人个体化石材料、十余万件石器、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以及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今年3月1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北京猿人生存年代推前二三十万年。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测定结果显示,北京猿人生活在约77万年前。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沈冠军教授介绍,教科书上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是在80年前遗址发掘之初,由古生物学家根据同时在周口店发掘出的人类和动物化石而推测出的结果,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测量。此后随着地质测年方法的兴起,周口店成为多种测年法的研究热点。1989年,沈冠军运用热电离质谱铀系测年法对在周口店猿人洞采集到的一种更好测年介质——钙板进行测定显示:周口店遗址的第1/2层的年代距今约40万年,第5层距今大于或等于60万年。铀是一种衰变周期很短的元素,因此可测定年代的上限只有60万年。年代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较快,使得很多科学家产生了准确测定北京猿人所处年代的想法。2004年,沈冠军与美国学者达理·格兰杰合作,运用铝铍(26A/10Be)埋藏测年法,对取自周口店遗址下部的第7层至1O层石英砂样品,3件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第8层至9层的石英质石制品,进行测量,互相印证。去年底得出了结果相互一致的结论: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距今77万年,误差为8万年。这个成果,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谜一般的北京猿人,再度成为热点。这一新结论或将改写教科书上北京猿人的有关论述。今年3月1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一个白色和棕黄色相间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头骨图像下方是一句黑体大写的英文双关语:“北京猿人真酷(cool)。”在《自然》杂志的封面上还赫然印着“一个更冷的

新年代”的注解。北京猿人生存的年代被推前二三十万年意味着什么?论文的第二作者高星说,推前二三十万年,在古人类学研究上,也许不是什么惊人的时间差,而这二三十万年,对北京猿人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其最大意义在于为北京猿人有控制地主动用火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该期《自然》杂志同时配发美国学者拉塞尔·乔洪等人的评论也指出了这一点:最新测定成果将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推向了一个更寒冷的年代。目前为止,从全球古人类遗址的分布上看,绝大多数的遗址分布在温暖的地带,比如南非、东非、印尼的爪哇岛以及我国南方地区。周口店位于东亚大陆靠北的区域,北京猿人一直是古人类中的“耐寒一族”,为古人类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提供一个难得的研究范本。此次测年的新结论则进一步改写了北京猿人生存的气候条件。从年代上看,四五十万年前,正是被学界称为间冰期(两个冰期中的暖期)中最温暖的时段,而77万年前则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寒冷的时段。气候环境的改写,使得古人类学者需要重新认识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古猿人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生存能力。高星说,北京猿人会有控制地主动用火的证据应该比较确凿。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学者对这个观点提出挑战。对于周口店发现的用火的遗迹,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是古人类有控制地主动用火。国外一些学者承认看到确实有火烧过的遗迹,但是认为并不是主动用火的结果,而是洞内易燃物自燃的结果。因为灰烬层是猫头鹰或其它猛禽的粪便层,包括许多鼠类的化石。而粪便含磷,所以容易引起自燃。高星认为,北京猿人年代的确定,应该促使那些学者重新思考人为用火的可能。77万年前的气候条件,对北京猿人的耐寒能力,提出了更巨大的挑战。“毕竟那样冷的自然环境下,北京猿人用火应该出于主动选择。”此次测年结果说明,古人类在周口店生活的时间,远比人们原先想象得更长久,可以为研究人类的演化、行为、认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甚至可以建立起一个几十万年间人类演化的序列。沈冠军介绍,目前在人类起源问题上,“非洲起源说”和“中国古人类自成体系说”也存在争议,此次将北京猿人生存时间推前到距今约77万年,总体有利于中国古人类自成体系的假说。高星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为数不多的一处古人类遗址,其年代坐标的确定,有利于研究早期人类群体的迁徙以及人类演化的过程和序列。在距今约80万年前这一时间节点上,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化石的发现目前还是一个空白。这一新测定结论正好填补了这一段人类演化史的缺环。前些年以色列一处距今约79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被确定为人类最早有控制用火的遗址,而约77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遗址也将跻身“最早”者的行列。

11、就下面报道写一篇短评,题目自拟。(字数500左右)(20分)本报讯:8月18日,在沈阳工业大学举办的“双证班”经验座谈会上,修德龙告诉大家,他通过近3个月的学习,拿到了高级工的资格证书。他是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电子专业的大学生。

“在大学学习,理论和实践相对来说是脱节的,而通过‘双证班’的实践,我有与先进技术接触实践的机会,对数控机床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自己已经能够独立操作了。”修德龙高兴地说。尽管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有压力,但他现在觉得不怕了,因为他不仅有了大学文凭,还有了高级工的资格,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了技能。

王东明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青年技工,他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公司,现在虽然是公司里的技术能手,但由于知识掌握不足的原因,时常感到在实践中创新很艰难,他想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刚刚开办的“双证班”满足了他的愿望。

“我有8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盼望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双证班’对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王东明高兴地对记者表示,“双证班”将使他获得大学文凭,不过他更看重的是通过学习,他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据了解,首次参加“双证班”的学员有125人,其中,大学生技能班有41名学员,青年工学历班有84人。

共青团沈阳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双证班”是在去年9月团中央命名沈阳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后,由共青团沈阳市委在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装备工程学校建立的两个基地中的学员组成的。学员中一部分是各企业现岗优秀青年技工,在沈阳工业大学接受成人教育,学习理论知识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一部分是沈阳高校大学生在装备学校接受技能实训,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并取得高级工证书。

沈阳工业大学成教学院院长秦毅表示,通过“双证班”,青年技工纷纷进入学校,“我们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后,肯定有利于促进他们在工作中的技术水平,对他们的自主创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秦毅认为,青年技工到大学学习,对成人教育事业也带来了新的思考。

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组比赛冠军曲骊认为,“‘双证班’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新一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沈阳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车工技师孙思国,是去年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组冠军得主,他说,现在企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通过“双证班”活动,青年技工在学习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后,再结合实践,肯定会很快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共青团沈阳市委有关负责人称,“双证班”是沈阳解决高级技能人才匮乏的一种尝试。为了满足广大青工和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双证班”将循环办班,力争通过5年时间,至少为社会培养1000名学员。

12、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

强化湖泊治理,实现排污口全面截污。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表示,武汉将切实履行《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宣言》,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阮成发介绍,武汉将彰显城市宜居生态功能,推进“两江四岸”综合整治,加快实施清水入湖和水网连通工程,重点推进汉阳六湖连通、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同时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特别是远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尽快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此外他透露,武汉将发挥在环保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申请设立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努力建设国家环保产业基地。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告诉记者,已启动的大东湖水网工程,投入高达87亿元,是 武汉市投入最大的环境治理工程。这足见武汉保护母亲河的决心。材料二: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库区水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亿人的饮水安全。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保证长江上游水质,他们已关闭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工厂,同时也提高了污水减排标准。目前重庆市共有14座污水处理厂,此外还有3座在建,污水处理率已达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了72%。

针对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未来5至10年内,重庆将花费100亿元打造“森林重庆”。占地900多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计划中,将有一半土地会被建成公共绿地。而沿江公路、堤坝也在大规模植树造林,以保证沿江流域不会加重污染。

材料三:

“随着沿江城市经济发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长江水资源迫在眉睫。”身处长江下游的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的一番话,赢得了市长们的共鸣。

胡延照表示,《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宣言》要变成具体行动。他同时呼吁,沿江各城市应共同探索符合各方利益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联手推进长江水质的检测与改善,共同保持长江的青山绿水。

材料四:

“让长江沿岸水更清、山更绿,一江清水向东流。”这是南京市副市长陈刚昨日表达的心愿。而不久前,南京对秦淮河水域治理的显著成果,也让这座城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

陈刚说,南京将着力建设东部绿色中心,在治理秦淮河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相信,只要沿江城市齐心协力,上下游地区互相配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让长江清水长流!”

根据上述材料写作消息的标题、导语和小标题。(说明:2008年10月30日,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四大城市,就长江环保问题举行市长联席会议。该材料为四城市市长联席会议要点。)

(1)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采用双行标题。4分)

(2)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采用直接式导语,交待新闻要素。6分)(3)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既要拟小标题,也要按合理的顺序排列。10分)

下载12 《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有答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 《大自然的启示》练习题(有答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房屋建筑学练习题(有答案)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C )属于建筑物。 A. 住宅、堤坝等 B.学校、电塔等 C.工厂、展览馆等 D、教学楼、栈桥等 2. ( A )的基数为3M与6M......

    一亿有多大练习题及答案

    一亿有多大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亿有多大练_题及答案一亿有多大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46×357-3209(10372-6646)×1382.用10枚5角的硬币排成一排(如下......

    经典的因式分解练习题有答案

    因式分解练习题 一、填空题: 2.(a-3)(3-2a)=_______(3-a)(3-2a); 12.若m2-3m+2=(m+a)(m+b),则a=______,b=______; 15.当m=______时,x2+2(m-3)x+25是完全平方式.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的因式分解结......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儿时的我总喜欢当一只夜猫,天黑时也爱起床玩耍。当我在夜晚最后一次醒来时,我没有再睡下,而是拉开窗帘,望着天空那闪烁的小眼睛,低吟着《小星星》不知不觉,太阳露出......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自然、观察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2.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二、过程与方法 1. 学会运用自主探究讨论的......

    大自然的启示

    (1)动物组 根据蜻蜓发明了飞机 根据鲸的“流线型”,发明了轮船。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如:火箭升空利用了水母,墨鱼的反冲原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是根据野......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教材理解】 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短文语言通俗,表达方式独特。 《“打扫”森林》发人深省:林务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护林工人“清扫”森林里......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自然,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岩石的水纹,古道的车辙,大树的年轮,老人的白发......是时光的留痕,是岁月的足迹。在漫漫发展历程中,自然给予人类无数美好的东西。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