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程序中未执行的利息之诉如何处理[★]

时间:2019-05-12 21:3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执行程序中未执行的利息之诉如何处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执行程序中未执行的利息之诉如何处理》。

第一篇:执行程序中未执行的利息之诉如何处理

执行程序中未执行的利息之诉如何处理

作者:管爱军

原告曾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归还借款本金50万元,承担至起诉之日的利息2万元。判决生效后被告拒绝履行判决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原告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局经过几个月的强制执行,按民事判决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执行了本金及至起诉之日的利息共52万元。现原告又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给付起诉之日以后至执行终结之日这一期间的利息1.2万元。

[析案]对未在执行程序中执行的利息之诉应如何处理,一种意见认为,原告以同一借款事实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审的原则。且本案原告对于判决以后、执行期间的利息可以在执行期间一并要求执行人员进行强制执行使权利得以救济,其对于起诉之日至判决之日期间的利息因其诉讼技巧的缺失被认为是一种默示的权利放弃,原告不应再以同一借款事实向法院起诉,故应驳回原告起诉。

第二种意见认为,民间借贷纠纷的本金与利息诉讼之间的关系应为一种主从之诉关系,从诉虽依附于主诉的提起,但从诉权利仍可独立于主诉权利。原告对起诉之日后至执行终结之日的利息的主张并未以明示的方式在执行程序中予以放弃,故对未依法处理得以救济的权利,原告仍可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应对其要求给付利息的诉讼主张予以支持。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一事不再审原则的设立是为限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及节省诉讼资源。而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实体及程序意义上的权利,权利只要未经明示放弃、未经最后程序即诉讼程序都应允许当事人通过诉讼这一最后救济途径解决纠纷,达到保障其权利的目的。对于本起纠纷,原告诉讼请求与此前判决内容在利益上并不冲突,而该权利未经审理及执行程序的救济,且对诉讼、执行中遗漏的诉讼利益无恶意诉讼的目的,故其诉讼请求应得到法院支持。

本起纠纷的提出,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即对于有给付义务的民事诉状及申请执行书法院应如何审查及处理?对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通常原告在起诉时因缺乏诉讼技巧而提出要求保护其从借款之日至起诉之日的利息主张,而未要求至判决之日的利息这一诉讼主张。因《民事诉讼法》要求当事人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而民事诉讼审理程序的特殊情形不能确定判决之日的具体日期,故原告会不得以选择起诉之日这一明确的利息计算起讫时间。有时也会因起诉后未能以正常方式送达于被告而进行公告送达,如在开庭审理时原告提出变更诉讼,因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等要求变更诉讼请求的应给予被告以答辩期,则应再次公告送达,这就会进入公告与变更诉讼请求的循环怪圈之中。故对这类案件法院在立案时应对原告诉讼请求提出的后果予以释明,其拒绝变更的,应推定其放弃此期间的诉讼利益,同时也应允许当事人暂时先行确定至诉讼之日的利息主张并允许提出以后至判决之日的利息主张。在执行申请时,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申请事项中应明确提出判决以后至申请执行时的利息主张及在以后执行过程中的利息主张。法院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如申请执行人在申请中未明确提出判决以后至申请执行时的利息的,应对其未申请执行的利息主张予以释明法律后果,如申请执行人拒不申请的,则不应支持以后其为在判决之日起至执行终结期间的利息再行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篇: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异议之诉

【导读提示】

两家法院针对同一房产均有司法文书裁判,如何划分执行特定物权与执行普通债权之间的效力等级问题,案外人对法院的查封措施提出异议,理由合法,执行申请人的许可执行之诉如何裁判?

一、案情概要:

2009年4月19日,出卖人通过北京某房地产经纪公司居间,与买受人订立了《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将其位于新发地房屋(建筑面积48平米)以40万元的价格卖给买受人,双方约定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内(2009年6月份)共同向房屋权属登记部门办理转移登记手续。买受人于2009年5月3日实际入住,首期给付购房款140000元,出让的房屋有30万贷款尚未偿还,双方约定以贷款方式支付余款。约定的期限届满后,买受人通知出让人过户并办理贷款手续,房主却躲起来不见面。买受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过户之诉,人民法院以(2009)F民字第19233号判决书判令出卖人将新发地的房屋产权过户到买受人名下,此判决于2010年4月7日生效。人民法院依申请人的申请执行,向房地产登记机关送达了协助过户的裁定,房产登记机关告知此房在2010年4月8日被异地人民法院(2010)P执字第1471号裁定查封,申请执行的是原房主借款发生的债务,经法院判决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2010年4月15日买受人向P法院提起解除查封异议。由于涉案房屋在农村商业银行抵押贷款,房主未按期偿还贷款,银行多次到住房所在地催款,买受人虽与银行协议,变更借款用户,一次性提前清偿了房主的全部贷款及滞纳金305937.28元。

2010年9月15日,法院审查后以(2010)执异字第021号裁定书裁定中止对查封房屋的执行。

2010年9月27日,案外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许可执行被查封房产”诉讼,买受人答辩的同时提起反诉,要求确认对被查封房产享有物权,案外人持有的法律文书确认的执行标的并非房产,应予驳回其主张。

二、法院裁判:

2010年11月30日人民法院以(2010)平民初字第06375号民事判决,驳回案外人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债务人从原告处借款,虽然时间早于房主向被告出卖楼房,但并未约定以该房屋作抵押,因此,该楼房并非原告与房主之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定标的物,本院执行过程中虽对楼房进行了查封,但此前另一法院对房屋买卖合同案件的判决已经生效,被告依此对本院执行提出异议,理由成立,现原告因查封时楼房所有要仍为陆某未过户到被告名下且被告提异议时支付的房款不及交易价格的二分之一,而认为被告无权提出异议,理由不能成立,因此,对于原告要求被告允许本院对该楼房继续查封、拍卖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11年2月1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后,原告当庭撤回上诉,人民法院以(2011)民终字第83号民事裁定,准许撤诉,原审判决产生法律效力。

三、律师评案:

1、执行异议之诉属于新类型诉讼案件,执行程序中的异议可细分为:对执行主体的异

议、对查封措施的异议、对执行标的的异议、对执行管辖的异议、对执行时效的异议、对执行措施的异议等,相关法律规定模糊。从民事诉讼法规定看,只有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了异议之诉,但此条并未规定对如何提出请求。执行配套规定如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都未明确异议之诉。针对异议之诉,首先要区分案外人、第三人、被执行人、执行申请人各方主体地位,有时还会发生互为案外人或第三人的情况,也有不同法院之间管辖争议问题,给相关诉讼带来困境。本案出现的问题,应当属于案外人对查封措施的异议之诉,原告提起的是许可执行之诉,被告抗辩的是查封措施异议,两者属于不同的法规规范。依据请求权基础规范要件分析,许可执行之诉的前提必须是执行申请人持有的生效法律文指定的执行标的必须是异议指向的动产(给付现金)或不动产,不能是执行行为,其次,法律文书指定的特定物在执行中没有任何异议,具备可执行条件,如果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法院应先行审查异议是否成立,异议成立的,裁定中止执行,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异议,并继续执行。本案中原告起诉要求许可执行查封的房屋,但原告持有的生效法律文书判定的是金钱标的,并非房屋特定物,而涉案房屋已由人民法院判决原房主向被告履行过户义务。说明原告许可执行之诉的条件不具备,被告提出的查封措施异议理由成立,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原告的诉讼经二审程序后又撤回上诉,这样的情况下,原有中止查封的裁定应予解除或撤销。

2、原告提出的两项理由缺乏依据:

原告认为虽然案外人与房主之间有买卖合同,但此房产仍未过户,权利人依然是债务人,所以有权查封并执行,原告的此项认识不能成立。依据物权法《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已生效的司法判决与产权登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判决从实体上确认了物权所有人,登记只是从形式上履行的宣示程序,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的,不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取得所有权和宣示登记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对中止执行裁定予以解除或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73条 执行标的物不属生效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经审查认为案外人的异议成立的,报经院长批准,停止对该标的物的执行。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应当裁定立即解除或撤销,并将该标的物交还案外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第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九条二款规定,出卖人转让房屋后,有权国家机关对房屋采取了查封等强制措施的,不影响已成立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时针对出卖人的强制措施仍未解除,致使买受人不能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可以参照本意见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内容处理。第十条房屋权利人依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取得房屋所有权,尚未办理宣示登记即转让房屋的,不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买受人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经审查诉讼请求应予支持的,应当判决房屋权利人将房屋登记到自己名下后,再为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人通过人民法院生效的司法文书确定的执行内容为房屋,购房款全部付清,已实际占有房屋,与陆红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结,确已取得被查封房屋的所有权,享有物权请求权;汪俊持有的判决中确定的执行标的为债权,被查封房屋并非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且汪俊已撤回上诉,业经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裁定,平谷区人民法院判决驳回汪俊“许可执行被查封房屋”的诉讼请求,根据物权优先债权的司法原则,恳请人民法院审查,并依据法律规定解除或撤销查封裁定。

附相关法律规范依据检索:

《物权法》

第二十八条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72.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执行标的物是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经审查认为案外人的异议成立的,报经院长批准,裁定对生效法律文书中该项内容中止执行。

73.执行标的物不属生效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经审查认为案外人的异议成立的,报经院长批准,停止对该标的物的执行。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应当裁定立即解除或撤销,并将该标的物交还案外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裁定,并送达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者案外人:

(一)查封、扣押、冻结案外人财产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案外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提起诉讼,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并请求对执行标的停止执行的,应当以申请执行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反对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所主张的实体权利的,应当以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

第十九条案外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应当依照诉讼程序审理。经审理,理由不成立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理由成立的,根据案外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相应的裁判。

第二十三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裁定对异议标的中止执行后,申请执行人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

第二十四条申请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应当依照诉讼程序审理。经审理,理由不成立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理由成立的,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相应的裁判。

第十五条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

第十条房屋权利人依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取得房屋所有权,尚未办理宣示登记即转让房屋的,不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买受人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经审查诉讼请求应予支持的,应当判决房屋权利人将房屋登记到自己名下后,再为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

第三篇:增加执行利息申请书.doc

增加执行利息申请书

申请人:XXX,女,1939年5月17日出生,汉族,住XXXXXXX。

被申请人:XXX,男,43岁,汉族,住XXXXXXXXXXX。申请请求:

请求法院增加执行被申请人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10917.39元(从2012年1月22日开始计算至2013年4月9日止,另外,被申请人尚欠本金为74940.01元的案件受理费3210元,共计89067.4元)。

事实与理由:

关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4月21日作出(2008)湛中法民三终字第102号民事判决,判决被申请人支付虾苗款115479元及判令其承担案件受理费3210元,判决于2009年4月24日生效,履行期为10天,但被申请人没有按期履行给付义务。因此,被申请人依法应给付迟延期间的双倍利息义务。从2009年5月4日至2011年1月28日的利息共计为19334.35元。在2011年1月29日,锦和法庭执行回5万元,减去19334.35元利息后,实际给付本金为30665.65元,尚欠本金为84813.35元。在2012年1月22日,锦和法庭又执行回2 1

万元,减去2011年1月29日至2012年1月21日期间的利息10126.66元,实际给付本金为9873.34元,尚欠本金74940.01元。被申请人尚未给付从2012年1月22日至2013年4月9日期间的利息10917.39元,再加上本金74940.01元及案件受理费3210元,被申请人应给付本息及案件受理费89067.4元。对于被申请人恶意拖欠给付款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申请人的合法利益。因此,申请人特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法院依法强制执行被申请人尚欠的本金74940.01元、利息10917.39元及案件受理费3210元,合计89067.4元给申请人。

此致

徐闻县人民法院

申请人:

二O一三年四月九日

第四篇:关于为什么执行程序处理破产问题

为什么执行程序处理破产问题下

(二)非国有企业享受不到国家的“制度性补贴”

国家对国有企业破产进行管理和控制,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包括国有银行,对破产制度的需求。那么,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呢?理论上,他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需求,不受国家对国有企业破产控制的影响。但实际上,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对破产的需求也不高。最近几年,法院每年受理几千件破产案件,大约国有企业破产占一半,另外一半为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的破产案件。之所以其他组织,尤其是私营企业,对破产制度的需求也不是很高,一方面在于这些企业还不够大,整个90年代乃至现在,它们还处在发展时期,对于昂贵的破产制度,这些组织还没有很强的购买力。另一方面,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计划控制和管理的同时,也在对国有企业的破产进行隐性的“补贴”,而非国有企业却没有这种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对破产制度的需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国有企业的破产来看,破产属于整个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环节,破产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部分,破产制度的很多程序不是由法院主导,也不需要破产企业或者其债权人来张罗,而是由政府来组织实施。比如,就组织形态而言,如前所述,从地方到中央,上上下下都有政府负责人牵头成立的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其小组成员来自政府各个部门、银行以及法院等司法部门。这类领导小组权限很大,职能很多,大到负责决定哪个企业可以破产,小到负责制定破产预案,职工安置方案等等具体文件。他们实际上起着债权人会议功能、清算组功能,甚至行使破产财产如何分配、债权之间的分配顺序等等类似裁判的职能。因此,绝大部分破产意义上的工作,都是由这个程序承担和完成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破产提供了制度性的补贴。

相反,同国有企业相比,其他企业,不管是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企业组织,都没有这个便利。召集债权人开个会,组成清算组,这些看似程序性和简单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报道,介绍在没有政府主导的情况下,破产程序中看似简单的工作如何在实践中变得复杂,乃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常州市中院对2003年审理破产案件的情况作了一个总结报告。(12)这个报告提到,常柴集团江南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破产属于非国有企业破产。这个报告还提到,在该公司的破产案件中,“债权人到清算组吵闹时有发生,9月24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过程中,会前就有人大声发泄不满,会后就不散场,在本院喧哗、冲击食堂,下午又群体去清算组哄闹,至晚上7点多才离散,会后一个星期内本院、清算组专门安排人员接待、解答问题,且在近一个月的清偿分配过程中进一步进行解释疏导,事态才逐步平息”。

这种吵吵闹闹、乱哄哄的场面有点像一些新兴国家或地区议会开会的场面。破产程序中债权人打打闹闹的场面,实际上反映出国家力量退出后,非国有企业,不管是企业自己(破产程序启动后由清算组代表),还是债权人,他们都还处在很原始的学习使用制度的阶段,还没有学会比较文明的参与程序。而在这个过程中,法院自己也还没有树立其权威,成为这种乱哄哄的失控场面的直接“受害者”。我们很难想象,在政府召开的国有企业破产领导小组协调会上,某银行的行长,或者供电局的局长,会在市长、副市长面前,为了各自的债权利益大打出手。我们也很难想象,美国的债权人会在破产法院“喧哗”,冲击破产法官吃饭的餐厅。

(三)法院破产功能的自我抑制和破产制度的高准入门槛

法院主持下的破产制度虽然不像国家有计划来控制和管理国有企业破产,但由于存在事实上的准入障碍,这进一步抑制了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对破产的需求。无论是针对债权人,还是针对债务人,法院往往都会有一些操作上的做法,来实际限制破产案件进入法院。就债权人申请破产而言,实际操作中,一些法院对债权人申请破产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限制债权人申请破产。比如,江苏省徐州市中院2002年

有一个调查报告提到,“近两年来,破产案件大幅上升,其数量是《破产法》实施后十年的20倍。这些破产案件中,绝大部分是企业自身或其主管部门申请的破产。目前我市对债权人申请和未经当地政府批准的破产暂不予受理。如果取消上述限制,破产案件还会成倍攀升。”(13)

就非国有企业债务人申请破产而言,法院常常把对国有企业申请破产的条件移植到非国有企业破产身上,从而使得非国有企业申请破产变得困难。1997年后,国有企业破产案件必须纳入全国和地方各地的破产计划、必须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几乎所有破产问题的破产预案、必须有解决职工安置问题的职工安置方案等等,法院才能正式受理这些国有企业的破产申请。2002年,最高法院发布了一个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专门针对破产案件。在这个司法解释中,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也被作为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一个先决条件,非国有企业必须提供这个东西,法院才能受理破产案件。实际上,许多法官和学者都指出,对于那些已经经营困难、前途渺茫的企业来讲,如果能够有办法妥善安置职工,也许就不存在破产问题了。因此,许多企业主干脆一走了之,既不申请破产,也不采取其他措施。企业还存在,但往往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

我没有看见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说明为什么法院会把国有企业破产的做法“移植”到非国有企业破产上来。这可能是法院破产功能和作用受到限制背景下,法院对自己缺乏破产资源的“潜意识反应”。直到现在,即便在有资格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里,几乎都没有专门审理破产案件的法官。破产案件通常都是由经济庭或者民商庭的法官“兼职”审理。当然,从供求来讲,这并不算不合理。即便最近一些年破产案件增多,全国法院每年受理大约1万件破产案件,但分到全国各个法院头上,一个法院一般一年也就审理几十件破产案件。案件数量不多,没有太多专业化的必要。(14)没有专业化的分工,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加剧了审理破产案件时间长、成本高的状况。(15)因此,“移植”的做法反映了法院破产资源缺乏的现实约束:就那么几个人审理破产案件,法院和法官都没有精力陷入费时费力的事情上,与情绪激动的成百上千职工打交道。在国家力量退出,政府不再提供补贴,而破产制度的潜在使用者,比如非国有企业,又没有充分购买能力情况下,自我抑制明显是对法院的一个比较有效的保护。

四、为什么要申请执行?

法院破产制度的正式化、昂贵化,并且没有政府的补贴,只是为什么破产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一个方面因素。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执行程序的简易化、大众化和法院对制度参与人的补贴,从而使得执行程序便宜、快速和受众范围广。

(一)进入门槛低

执行制度几乎没有什么进入门槛。对于什么主体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无论是正式的法人机构,比如公司、企业,还是非法人组织,比如开办单位、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或者是个人,都可以申请法院执行,也同时可能成为被执行的对象。执行案件的平均标的额并不大,反映出执行程序的准入标准低。比如,2005年全国共执行完结大约204万件案件,执行结案案件的标的额总额大约为3120亿元。平均每个案件也就15万元,相当于一辆小轿车的金额。(16)

因此,执行程序几乎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案件都可以看到。既有几千万、上亿元的大案子,也有几千元、几万元的小案件。同破产程序对案件受理条件的层层限制相比,执行程序基本没有任何限制。唯一的前提是当事人需要拿到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比如,法院的裁判文书。但由于审判效率的提高、审判程序对于立案条件的相对宽松,比如从来没有规定非国有企业、或者个人就不能起诉,这种前置性的程序也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二)执行效率高法官执行案件拖拖拉拉,一直是社会批评司法没有效率的重要论据,法院自己也承认执行的效率很成问题。但是,如果拿破产程序作为参照物,执行程序可能并不算差,甚至还可以说效率比较高。一方面,同审判程序一样,法律对于执行程序也有强制性的时限要求,要求在6个月内执行完毕案件。不管实际情况怎么样,法律强制性的要求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约束因素。有这个硬性的约束条件,如果没有比较合理的理由,法院和法官都很难轻易突破。不像破产程序,本来涉及的环节就比较多,在完全没有外部约束的条件下,三、四年才审理完破产案件,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另一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执行改革,也都或多或少改善了执行效率。比如,最高法院2002年发布了一个执行工作动态的报告提到,1992年到1998年,全国法院执行案件收案数量每年都在上升,结案数量也每年都在上升。到了1998年的时候,没有执行结案的案件达到50多万件,达到历史的最高点,是1992年的两倍多。1999年中央11号文件出台后,1999年被定为执行年。1999年全国法院执行结案的数量首次超过受理案件的数量,没有结案的案件数量开始下降,走上所谓的良性循环。(17)

同时,在执行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执行改革措施的采用,也使得案件的平均时间越来越短。比如,上海普陀法院对执行案件采用流程管理,2003年部分月份案件的平均结案时间只有67天,差不多两个月就结束一个执行案件。(18)2002年的时候,昆明中院案件平均执行结案时间为125天,大约4个月执行完毕案件,到了2003年的时候,案件平均执行时间只有90天,差不多3个月就执行完毕。(19)同破产案件的“拖拖拉拉”相比,执行的高效率显得非常突出。

(三)大部分协调成本由法院承担

国企破产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行政机构承担主要的协调和组织成本;在国企破产向非国企破产转型的过程中,破产制度还处在一个开始转向由社会(实际上是当事人)承担协调和组织成本的阶段。法院虽然有所作为,比如,根据新的破产法,法院需要对破产管理人进行管理,但总的而言,国家和法院对当事人的补贴都非常有限。与此相反,从执行制度的发展来看,通过对执行的行政性质的强化,法院自己承担了大部分的协调和组织成本。

比如,中央11号文件颁布后,最高法院进行的执行机构改革,要求省级高院统一领导辖区内的执行工作、上级执行机构领导下级执行机构,这实际上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减少法院内部的协调问题,而法院内部的协调问题,从破产法意义来讲,归根结底是由于多个债权人、特别是跨辖区的债权人的协调问题。通过权威(上级法院)来解决利益的冲突。这同西方破产制度上强调通过破产法院的权威,来处理债权人利益冲突的问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中国执行制度场景下,法院自己成为一个产生利益冲突的来源,因此,需要其上级法院来协调、通过命令来解决冲突问题。像行政机构协调国企破产一样,通过法院机构及权力

行使方式的重新组合来协调处理执行问题,实际上是法院自己承担成本、对参与执行制度的当事人进行补贴,从而降低当事人使用执行程序的成本。

进一步讲,与法院破产资源受到限制相比,法院的执行资源几乎呈现爆炸性的发展,这也使得法院有办法消化协调和运行的成本、使得法院对当事人进行补贴成为可能。1999年中央的11号文件除了为随后的执行机构改革定下调子以外,最重要的是为执行机构的扩张和强化提供了最高层的支持。根据这个文件,执行人员的编制要占到法院编制的15%,并要求对相应的经费和物资设备提供支持。(20)随后不久,法院系统开展了执行局改革,也就是法院内部设立专门的执行局,提高执行局领导在法院的地位,让执行局领导进法院党组或者给予更高的行政待遇,进一步强化了执行法官的地位和执行的力量。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执行人员的数量在几年间几乎成倍地增长。在1996年的时候,全国大约有1万多名从事执行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到了2001年底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了3万多人。(21)

执行机构的大发展有特殊背景,从客观上讲,这种迅速的发展使得法院有能力对当事人提供补贴,降低当事人参与和使用制度的成本。不管是国有背景的企业或机构,还是非国有背景的企业、机构和个人,都能普遍受惠于国家对法院执行制度的投入。不像破产程序,在国家力量退出、市场力量尚未形成足够的“购买力”而又有需求的情况下,法院资源的匮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法院对破产功能的自我抑制则把破产案件排除在正式的破产制度之外。

五、结束语:破产法和强制执行法的对决

形形色色的破产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这是中国执行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现象,也是破产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无奈的现象。破产问题为什么不通过破产制度来解决?破产问题为什么通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执行制度来解决?研究破产问题的学者似乎没有意识到需要从执行案件中吸收研究中国破产问题的素材,从事执行实践的法官似乎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解决破产法问题、创设破产法规则和形成破产法制度。

尽管如此,从立法层面看,同破产相比,执行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在破产和执行的对决过程中,就正式的制度层面而言,破产制度无疑是胜利者。破产法虽然历尽艰辛,但终成正果,2007年得以顺利出台。而与此相对应的,最高法院从2000年就已经起草好的强制执行法,距离正式出台,似乎还是遥遥无期。在破产法和强制执行法的对决中,破产法明显已经胜出。

不过,尽管各方对于破产法的颁布和施行寄予厚望,我仍然对于破产法的前途充满忧虑。很多学者都预测,破产法的颁布会引起企业破产案件的高潮,会进一步促进破产制度和破产研究的发展。但是,新破产法的潜在使用者——国有企业以外的私营企业——对制度的购买力是否有这么强,我仍然有很大的疑虑。在我看来,新的破产法在促进国家对破产的投入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法院对于破产的投入、国家对法院破产制度的投入,基本都没有太多变化。破产法的胜利,更多的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努力争取国际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的迫切需求下,一项成本相对较低的法律移植活动的结果。

相反,强制执行法的“失败”,在我看来,并不意味着执行制度的失败。实际上,中国执行机构的庞大力量、覆盖网络,以及执行局领导在法院内部比负责审理破产案件法官高得多的地位,使得执行程序在处理破产问题上具有比破产程序更多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司法为民、减少诉讼和执行成本,以及在不断强化的程序管理的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执行制度有执行制度的问题,但就其承担的破产功能而言,执行制度的优势可能还将继续存在,执行程序解决破产问题的现象可能还不会很快消失。你好哦啊,

第五篇:规章制度执行程序

规章制度执行程序

程序名称:规章制度执行程序制定:俞章全 程序编号:集程[2011] 管 009主管部门:管控中心 版本状态:第一版修改状态:0

按部门职能划分

按部门职能划分

财务管理类 市场业务管理类 行政管理类 工程管理类 总务后勤管理类

按系统

按部门职能划分

按部门职能划分

按部门职能划分

按部门职能划分

项目管理类 人事管理类 生产技术管理类 检查监督管理类 绩效考核管理类

划分管理类别

按部门职能划分

按部门职能划分

集团公司职能管理系统

按部门职能划分

财务管理类

集团财务中心

贯彻执行

协同分管检查监督管理类 绩效考核管理类

总务后勤管理类 检查监督管理类绩效考核管理类

集团总裁办

贯彻执行

协同分管

行政管理类 人事管理类 项目管理类

行政管理类 人事管理类工程管理类 市场业务管理类 ②

负责分管生产技术管理类

集团管控中心

贯彻执行

协同分管

检查监督管理类 项目管理类 绩效考核管理类

下载执行程序中未执行的利息之诉如何处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执行程序中未执行的利息之诉如何处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利弊

    调研文章 浅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利弊 内邱法院执行局 付风海 所谓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法院对已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在法定执行期限内,对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产或虽有财......

    执行异议之诉继续执行责任保险条款费率 - 副本

    执行异议之诉继续执行责任保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以及批单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合......

    北京高院关于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定[范文]

    (京高法发[2011]254号)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为规范执行异议之诉案件的审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统一审判标准和裁判尺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相关问题之浅见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相关问题之浅见 【内容摘要】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民事执行案件的一种结案方式,本文试就其概念、特点、适用后的法律后果、穷尽执行措施及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小学宣教策划书(未执行)

    小学宣教策划书 活动主题:节能护绿,从我做起 活动时间:2008年 活动地点:小学教室和操场 活动主办方:长沙医学院环境保护协会 活动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有害物质的......

    新婚庆典执行程序

    新婚庆典执行程序 一、 庆典时间: 2011年*月*日中午(农历*月*) 二、 婚宴地点: ***大酒店 三、 婚宴规模及标准: 宴请宾客**人,预计赴宴宾客**桌 饭菜标准:每桌****元 四、 娶亲规......

    改善提案执行程序

    Improvement Proposal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改善提案执行程序 Procedure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ment proposals 改善提案推行程序 1. PURPOSE (目的......

    星级评定程序和执行

    五、星级评定程序和执行 第十六条 五星级按照以下程序评定: 1.申请。申请评定五星级的饭店应在对照《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14308-2010)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属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