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的汇报
X县有16个乡镇,848个村,按照总村数10%的创建要求,2004年——2005年首批创建任务是80个村,其中市级示范村4个。在创建过程中中,我们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按照“速度求快、质量求高、机制求活、工作求实”的工作思路,坚定信心,全力攻坚,使创建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到年底全县能够完成56个村的创建任务,占首批创建任务的70%。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有关情况:
一、主要措施有四个:
1、速度求快,提高创建效率。我们针对村多村小、创建任务繁重这一实际,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是全市观摩拉练会议以后,县委、政府组织各乡镇、首批确定的示范村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唐山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思路,统一思想,并且把秋收后的几个月作为创建工作的关键期、黄金期、攻坚期,提出了“大干100天,打一场创建文明生态村全民攻坚战”的号召。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开辟电视专栏、刷写宣传标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发动各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同时,在全县筛选出宋道口、南街等15个先进村作为创建样板,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为创建工作提供经验。为加快创建进度,县创建办对今年创建村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县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带领创建办人员放弃“十一”长假休息时间,坚持到全县创建村指导工作;各乡镇干部靠前指挥,吃住在一线,从而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的积极性,加快了全县创建工作的进度。秋收大忙期间,各创建村群众仍然投入义务工8000多个,共出动机械设备100多台(套),动土80多万方,硬化路面6000多米,修砌花池300多个。目前,我县的创建工作已经从硬化、亮化,转入到净化、绿化、美化、优化的发展阶段。
2、标准求高,保证创建质量。为确保文明生态村创建高质量、出精品,我们坚持谋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质量严要求。首先,在总体谋划上确定了“五统一”,即创建资金统一协调、捆绑使用;各种规章制度统一制式上墙;各村路灯统一标准制作;行道花草统一种植;文体设施统一购买。在分步推进、稳步实施中突出了“三定”:一是定原则,做到标准明确、任务明确、重点明确、责任明确。二是定规划。村村制定平面规划图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按方案推进,按规划施工,避免盲目性和劳民伤财。三是定标准。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将文明生态村标准分解为“样板村、规范村、普及村”三种类型,使创建活动乡乡有特色,村村有重点,形成了“层层推进,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同时,我们还从衡水、德州等地聘请了专业公司对各村统一设计规划、统一施工,确保了示范村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3、机制求活,破解创建瓶颈。资金是制约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瓶颈。我们通过财政拨、部门帮、集体筹、社会捐等多种手段,广开渠道,建立起多渠道融资、全方位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有效地破解了资金难题。一是财政拨。县财政拨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乡镇财政拨出200多万元启动资金,集中投向首批创建村,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二是部门帮。组织50多个有实力的县直部门,分别与首批文明生态示范村结对帮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实行帮建,支持款物共计200多万元。三是集体筹。村集体通过集体积累、土地承包、拍卖荒地、跑要资金等途径,尽最大可能挖潜力、聚财源,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四是社会捐。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动员干部群众及企业大户、在外人员积极参与家乡的创建活动,累计捐款捐物500多万元。王千寺镇孙村一在外工作人员慷慨解囊,为家乡捐款50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筹集建设资金1300多万元,确保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4、工作求实,卡死创建责任。为务求创建实效,我们在县乡村三级实施“一把手”工程,卡死责任,明责加压,充分调动县级干部、乡镇党委政府、帮扶单位、农村干部四个层面抓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了县级干部包乡包村责任制,四套班子成员每人负责联系一个乡(镇),分包一个村,每周必须有一天时间工作在村,现场办公,解决难题,抓好协调、督促、指导;乡(镇)党政一把手对创建工作负总责,对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亲力亲为,乡(镇)班子成员驻村开展工作,确保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帮扶单位把协助创建工作作为本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所帮扶村需要,全力支持。县委把帮扶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严格兑现奖惩;同时,发挥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一线生力军作用,把创建活动的成效作为衡量战斗力强弱的主要标准,工作不力的坚决予以调整。要求农村干部带头捐款捐物、带头投工投劳、带头化解矛盾,组织带动群众积极投身文明生态村创建。最近,由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逐村开展“创建督导行”,进行现场指导,并下发县委办公室通报,对好的肯定,差的批评;快的表扬,慢的督促,促进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我们前期重点抓了村庄道路硬化、村庄周围绿化和街院净化这“三化”。几个月来,首批典型村共新建水泥、沥青路83公里,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各村共植树9万株,加上原有的树木,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各村组织群众从清运积存垃圾、改水改厕、建设沼气池、集中建养殖小区等基础性工作入手,较好地治理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在创建活动中各村按照规划设计图、规划效果图和规划说明书的要求,重新规划了生活区、工业区和养殖区,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养殖、发展村办企业乱占耕地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二是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在创建活动中,各村普遍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新建起了功能齐全的“一部两室三栏”。同时进一步健全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农民自制组织,广泛开展了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由于创建活动干的是群众多年所盼的实事、好事,拉近了群众与基层干部之间的距离。在创建活动中,党员干部处处带头投工投劳、捐资捐物,发挥了党员的旗帜导向作用,使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增强了农村基层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
三、几点体会。
一是要搞好科学规划。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五个有利于”出发(即有利于加快创建步伐,不断扩大文明生态村的覆盖面;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节约和整合资金,集中有限财力把文明生态村建好;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现象;有利于加强农民教育,优化农村社会风气。)围绕“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提出了“3345”工作思路。即在创建活动中,总体规划上实施三步走战略,体现特色上搞好“三个突出”,阶段运行上注重“四个结合”,具体操作上抓好“五个统一”。具体来说:三步走就是“试点—扩面—普及”。“三个突出”就是突出环境建设、突出设施建设、突出发展生态经济。“四个结合”就是创建文明生态村与“村村通”工程相结合、与实施“百村万户宣传文化示范工程”相结合、与农村党支部“创优”活动相结合、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五个统一”就是各单位的帮扶资金统一协调、捆绑使用,各种规章制度统一制式上墙,各村路灯统一标准制作,行道花草统一种植,文体设施统一购买。
二是要做好组织保障。为了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抽调了10名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同志组成了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办公室,每天召开一次协调会,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统筹创建工作的开展。县乡两级班子领导成员每人都承包一个创建村,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指导创建试验示范。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去年创建一开始,县财政就拿出20万元,下拨给试点村作为启动资金,到目前县财政累计拿出100万元用于奖补,全县各级财政和各帮扶单位共筹集资金800万元,用于生态文明村镇建设。
三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意识。创建文明生态村,农民群众是主要受益者,也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力量。各村积极探索筹资的路子,南街村通过拍卖四荒地筹集资金5万多元,孙村发动群众捐款,共筹集资金50多万元,获得了开展活动的资金保障。活动中,各村群众自发拆除规划内的猪圈,刨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自家树木,义务出工出力,表现出了建设家园极大热情。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有些乡镇对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乡镇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有的有畏难情绪,程度不同的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的发动不充分,特别是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硬件建设抓拓展,软件建设抓提升,长效管理抓延伸,文明创建争一流”的思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大干60天,进一步把创建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高质量地完成2004年创建任务,为完成2005年创建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机制丰富内涵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我镇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按照省、市创建“三优两提升”文明城市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以创建文明生态镇为总目标,不断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要求
搞好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上级党委政府对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的重大部署;
为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年初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全镇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全面部署,科学安排。同时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党委宣传委员与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宣传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镇、村明确专人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把该项工作列入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责任目标中。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落实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同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制订了严格的奖惩措施。镇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村的工作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在全镇进行通报。
二、围绕主题,严格标准,抓好落实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三优两提升”工作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有序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力度加大,以治理“五乱”为重点,积极推进“三改”,深入开展垃圾清理保洁、柴草合理堆放、清除粪便路障和边沟整治为重点的“五清”会战。截至目前,文明生态村建设共整治村屯26个,整修街道26条,11000延长米,上土方4850立方米,上砂石1510立方米;
迁移柴草垛56个;
清挖路边沟19500延长米;
清理垃圾915吨;
清理路障15处;
清理粪堆48处;
拓宽取直村屯道路550延长米;
栽植绿化美化树6000株;
拆扒违章建筑8处;
新建房屋207所;
新建厕所15个。
此外,**村文明生态村创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县领导的支持下,在县城管局的帮扶指导下,镇村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会战,通过近1个月的努力,极大提高了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了城乡管理一体化进程,全力打造了整洁、有序、规范的小城镇。老城区硬化道路5.6公里,加宽硬化新区道路2公里,整修镇内主次干道15条6000延长米,新修12条3000延长米,铺装砂石1600立方米,边沟全部清理整形,修过路涵365处。为彻底解决镇直交通拥挤、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在十字路口、老政府楼前、老派出所门前等地建分散停车场,总硬化面积550平方米。为了加强镇内环境卫生管理,彻底根治群众陋习,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镇政府制定下发了《爱护环境,美我家园――致全镇居民朋友一封信》,使城镇保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实现科学管理。针对目前我镇无专业保洁员、垃圾清运队伍和环卫管理不到位的现状,参照县环卫处管理机制,组建乡镇环卫站,做到有专门队伍负责镇直环卫工作。主干道配备2台四轮车,保洁清运人员10名,实现环境卫生全日制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并在敬老院南侧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填埋垃圾场。为解决主干道环卫保洁的困难,新打渗水井25眼,安装垃圾箱25个,建公厕1座。
三、多措并举,常抓不懈,巩固提高
在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我镇积极探索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创建新突破。首先坚持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对村级班子坚强有力、村容整洁村屯,认真抓好文明村创建的巩固提高,提档升级,不断扩大创建成果;
对创建活动开展较晚者,认真摸清底子,分析原因,科学分类,采取多方投入、多措并举等方法,加大建设力度。其次,在文明生态村管护上常抓不懈,各村都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出一整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如统一管护、个人承包、分片保洁、门前三包等管理办法,做到权责分明,从根本上避免了创建工作前清后乱、边建边损、劳民伤财现象的发生。这些形式多样的创建和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开展。再次,牢牢把握文明生态村创建重在建设、贵在坚持、长期利用的指导思想,不断巩固提高,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抓好对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从整治环境容貌、改变陈旧落后的生活方式入手,着力培养农民群众的文明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全镇上下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唱响“共铸和谐**”这一主题。
第三篇: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
我县属太行浅山区,总面积102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丘陵占,平原占35,辖15个乡镇,330个行政村,41万人口。省、市对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唐山和鹿泉会议以后,我们坚持把创建活动作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力争到2005年底
建成20个示范村,到2010年再使60个行政村达标,到2015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2次,组织参观培训1次,进行现场调度6次,使这项工作重点推进,全面铺开。按照市委规定动作抓好创建工作的同时,着
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在组织领导上,坚持统筹谋划,抓实砸死责任。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与各项工作紧密联系、相互牵动,总体把握上,我们坚持统筹谋划,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把创建工作放在稳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创建文明生态村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2004年文明生态村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使这项工作远有规划,近有目标。始终把创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责任制,各乡镇明确一名副书记专职负责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联系帮扶单位,定规划、抓进度,驻村指导开展工作。根据职能特点,将首批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到30个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帮扶。创建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每周一上午九点前到分包乡镇专项督查,深入一线走访群众,了解创建工作进度,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在电视台开辟创建活动专栏节目,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有力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在投入机制上,坚持集中捆绑,发挥最大效益。投入的大小及其作用如何,直接决定着创建活动的成效,作为经济实力较弱的县份,必须广开思路,汇聚财源。一方面,我们把村村通工程、新能源推广、荒山开发、旱庄引水、太行山宣传文化工程等9个项目,统一纳入到文明生态村创建当中。20个示范村都有村村通工程的任务,目前已投入万元,硬化道路公里,为创建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新能源推广,我们把2510个沼气池的建设任务调整到20个示范村,目前,实施“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的达到800多户,建沼气池800多个,其中执阳村集中建成了150多户的示范区。群众感慨地说:“现在猪圈缩小了,气味变好了,院落宽绰了,也能种花种草了,做饭不再烟熏火
燎了,沼气池的好处真是不少”。荒山开发也是一样,仅酸枣接大枣一项就投入近百万元,这一政策使3个山区重点示范村受益很大。另一方面,坚持拨付专款、部门帮扶、个人捐助一齐上,其中首批示范村的帮扶单位,投入10万元,用于图书室、卫生室、党员活动等设施建设。接受个人捐助8万元,乡村投入达到90多万元,捆绑投入,使创建效果进一步扩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三是在创建模式上,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做为经济欠发达的县份,更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创建活动开始后,县创建领导小组分成五个组进行摸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而后综合分析,将全县330个村划分为示范村、普及型、过渡型三种类型,确定了分三步走的目标。根据地域特点的不同,我们坚持把创建活动与产
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山区、平原、丘陵不同的区域,在创建活动中充分体现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点,形成了一批专业示范村,比如说,鲁家庄是今年重点抓好的示范村,该村89户344人,创建活动中,立足山区优势,动员党员群众新开发荒山1200亩,新栽、嫁接枣树3万多株,全村枣树面积达到4500多亩,实现了枣林环抱,村在林中。在此基础上,整修盘山道路、整治活动场所,方便了群众劳动和休闲,真正发挥了红枣示范村的影响带动作用。秦台是一个奶牛养殖村,家家户户养殖奶牛,该村在规范散养场地的同时,引资1400多万元,建成可容纳800头奶牛的集中养殖小区,目前小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存栏达到300多头,实现了由家庭散养向小区集约化管理的转变,既突出了产业特色,又整治了环境卫生,人畜分离,集中防疫,减少了奶牛疾病,再加上无菌挤奶,提高了牛奶质量和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根据经济基础条件
上的差别,指导经济基础较好的示范村,落实“五个一”要求,达到“五个好”标准;指导经济基础差一些的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两红一白”产业,以及适合本地特点的蔬菜、药材、烤烟、林果等高效种植业和精深加工业,确保各类文明生态村在产业的支撑下整体推进,健康发展。
文明生态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为了广大群众利益,要想搞好创建,最主要的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让群众主动创12全文查看
第四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汇报
突出特色抓深入 整体推进促拓展
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在创建内涵上求深化,在创建覆盖面上求拓展,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一、特色开路,发挥优势,提升创建内涵
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州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大力突出文化主题,开展了以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创建活动。***是全国文化先进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基础广泛。依托这一传统优势,他们因势利导,以点带面,以文化特色为引导,全面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在重点建设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电教室的同时,注重把文娱队伍建设和品位高雅的民间书画做为特色,强力推动文化创建。为促进文艺活动的开展,他们组织专业文艺人员,编排了一批与创建活动相关的文艺节目,并进村入户进行辅导,开展巡回演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把创建活动变成了自觉行动。目前,全市有20xxxx个农民剧团,1xxxx书画院,20xxxx个农村图书室,1200只秧歌队活跃在全市农村。**村大堤农民书画院、***书社、****书画苑、***书院等农民书画民间组织先后举办了2xxxx次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主题的农民书画展,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前来拍摄专题节目。****投资1xxxx元,建起了集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娱乐活动、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书画艺术鉴赏、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园林式文史院。同时,他们还开展了“百佳宣传文化活动示范户”评选挂牌活动,对10xxxx宣传文化示范户进行命名表彰。实施了“读一本科技书,学一门新技术,建一个生态园,闯一条致富路,创一个文明户”的“五个一”工程。组织了家庭读书、学法、环保、健身“四进家”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引导,提升了文化品位,带动了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典型引导,辐射带动,浓厚创建氛围
为使创建活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该市始终重视发现、培树、总结、推广各个层面上的先进典型。一是培树典型人。***村的农民戏曲爱好者***、****,曾荣获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先进个人、河北电视台戏苑乡音金牌擂主等荣誉称号。该市把他们作为文化方面的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使该村的戏曲表演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周边村庄文化活动的开展。****村的***是当地的科技先进个人,在政府支持下,她创办高档果品、苗木示范基地,并帮助800xxxx户果农进行果品改良,先后被评为市、县“双学双比女能手”和****市“十大女农民状元”等荣誉称号。依托这一科技典型的辐射带动,积极进行引导,果农们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空前浓厚起来。二是培树典型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创建活动的基本单元。为此,该市开展了“美德在农家”、“十星级文明户”等为主要载体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树立了一批绿色家庭、科技家庭、生态家庭、文化家庭的典型。****村的支部书记****酷爱养花种草,他把自家小院搞的如花园一般;而本村的退休教师****、****夫妇,则利用自己的特长,主动编排了一批创建活动的小节目进行演出,吸引了周边****等村很多群众加入其中。该市把他们分别作为绿色家庭、文化家庭的典型大力推广,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创建意识。三是培树典型村。先后推广了绿化先进典型魏家林村,沼气建设先进典型下卜村、大染庄,高标准建设村部的先进典型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先进典型***村,治理“空心村”、修建文化广场、自己动手制作健身器材的先进典型唐奉村等等。通过对这些典型的表彰和宣传,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带动了更多的创建村奋勇争先、不甘落后。****是邻村,分属一、二批创建村,在***庄的示范带动下,***村不等不靠,跑步入“编”,投资4xxxx万元,硬化街道350xxxx,修建排水沟80xxxx米,栽种塔松350棵、月季6000株,建成沼气池10xxxx,建起了微机室、图书室、文化室、文化活动广场,并顺利通过了****市首批文明生态村的考评验收。****村在创建稍显落后时,新修排水沟200xxxx,新植风景树4000株,新建垃圾池xxxx,重新步入先进行列。通过推广这些群众信服的典型,达到了带动一批、拉动一片、辐射一方的效果,在全市形成了新典形不断涌现、老典型再增措施、新老典型学比赶超、争创一流的动人场面,全市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三、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确保创建效果
该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村庄之间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的差异,制定了因村而宜的具体创建措施,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一是了解情况,掌握重点。他们组织全体市级干部、市直部门一把手,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分析情况,找准薄弱环节,掌握创建重点。穆村乡的庄火头村基础条件较好,为创建活动的一类村,但每逢农历“
二、七”大集后,本来干净漂亮的街道变的垃圾满地、一片狼藉。针对此情况,分包该村的市级、市直部门领导调查后,把整治集后街道卫生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制定了卫生管理办法,并把农历“
二、七”的下午确定为全村的卫生日,彻底改变了该村脏、乱、差的卫生状况。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坚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创建理念的基础上,强调理性思维,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了符合村情实际的创建方案,对创建活动进行整体布局。基础好的一类村以全面建设为主,拾遗补缺,查找不足;二类村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清理“五乱”,实现“三化”;基础最差的三类村,结合本村实际,从抓绿化入手,循序渐进、分阶段建设,逐步完善提高。这些措施做到了科学、合理、可行、具体,实现了创建活动的齐头并进。三是加大指导力度,解决创建难题。为破解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该市加大了指导力度,积极为创建村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使创建速度和创建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市是林果大市,果品产区果枝在街头大量堆积,即有碍观瞻又影响环境。为此,该市多次组织果农到外地学习,引入了果枝粉末种植食用菌、树枝深加工等先进技术,不仅解决了果枝无法处理的难题,还为果农增收找到了新的出路。同时,针对部分果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问题,该市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开展了无公害果品生产的技术流程。目前,全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已达3xxxx个,基地总面积6.xxxx亩,****村还成立了河北省首家无公害果品生产协会。为解决主动申请由二批加入一批创建的西牛村在创建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市生态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城建、交通、农业、畜牧、文化等部门入驻该村,排忧解难,现场办公,极大地调动了该村的积极性,加速了创建进程,使其一跃成为全市创建活动先进村。
目前,****市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投入资金148xxxx元,新修乡间公路60公里,新植树木126.xxxx株,新建沼气池322xxxx,改厕、改圈250xxxx个,4xxxx首批创建村全部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建立了村规民约、群众自治组织和村民代表会制度。其中两个村被评为省级创建先进村,1xxxx村被评为市级创建先进村。在全市组织的首批文明生态村考评中,达标率达到9xxxx。首批创建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在全市迅速形成首批建、二批干、三批不等不靠,共同参与、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
我县属太行浅山区,总面积102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51.2%,丘陵占13.8%,平原占35%,辖15个乡镇,330个行政村,41万人口。省、市对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唐山和鹿泉会议以后,我们坚持把创建活动作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力争到2005年底建成20个示范村,到2010年再使60个行政村达标,到2015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2次,组织参观培训1次,进行现场调度6次,使这项工作重点推进,全面铺开。按照市委规定动作抓好创建工作的同时,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坚持统筹谋划,抓实砸死责任。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是 项系统工程,与各项工作紧密联系、相互牵动,总体把握上,我们坚持统筹谋划,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把创建工作放在稳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创建文明生态村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2004年文明生态村试点的实施意见》、[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关于进一步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使这项工作远有规划,近有目标。始终把创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责任制,各乡镇明确一名副书记专职负责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联系帮扶单位,定规划、抓进度,驻村指导开展工作。根据职能特点,将首批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到30个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帮扶。创建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每周一上午九点前到分包乡镇专项督查,深入一线走访群众,了解创建工作进度,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在电视台开辟创建活动专栏节目,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有力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在投入机制上,坚持集中捆绑,发挥最大效益。投入的大小及其作用如何,直接决定着创建活动的成效,作为经济实力较弱的县份,必须广开思路,汇聚财源。一方面,我们把村村通工程、新能源推广、荒山开发、旱庄引水、太行山宣传文化工程等9个项目,统一纳入到文明生态村创建当中。20个示范村都有村村通工程的任务,目前已投入313.5万元,硬化道路28.5公里,为创建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新能源推广,我们把2510个沼气池的建设任务调整到20个示范村,目前,实施“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的达到800多户,建沼气池800多个,其中执阳村集中建成了150多户的示范区。群众感慨地说:“现在猪圈缩小了,气味变好了,院落宽绰了,也能种花种草了,做饭不再烟熏火燎了,沼气池的好处真是不少”。荒山开发也是一样,仅酸枣接大枣一项就投入近百万元,这一政策使3个山区重点示范村受益很大。另一方面,坚持拨付专款、部门帮扶、个人捐助一齐上,其中首批示范村的帮扶单位,投入10万元,用于图书室、卫生室、党员活动等设施建设。接受个人捐助8万元,乡村投入达到90多万元,捆绑投入,使创建效果进一步扩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三是在创建模式上,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做为经济欠发达的县份,更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创建活动开始后,县创建领导小组分成五个组进行摸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而后综合分析,将全县330个村划分为示范村、普及型、过渡型三种类型,确定了分三步走的目标。根据地域特点的不同,我们坚持把创建活动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山区、平原、丘陵不同的区域,在创建活动中充分体现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点,形成了一批专业示范村,比如说,鲁家庄是今年重点抓好的示范村,该村89户344人,创建活动中,立足山区优势,动员党员群众新开发荒山1200亩,新栽、嫁接枣树3万多株,全村枣树面积达到4500多亩,实现了枣林环抱,村在林中。在此基础上,整修盘山道路、整治活动场所,方便了群众劳动和休闲,真正发挥了红枣示范村的影响带动作用。秦台是一个奶牛养殖村,家家户户养殖奶牛,该村在规范散养场地的同时,引资1400多万元,建成可容纳800头奶牛的集中养殖小区,目前小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存栏达到300多头,实现了由家庭散养向小区集约化管理的转变,既突出了产业特色,又整治了环境卫生,人畜分离,集中防疫,减少了奶牛疾病,再加上无菌挤奶,提高了牛奶质量和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根据经济基础条件上的差别,指导经济基础较好的示范村,落实“五个一”要求,达到“五个好”标准;指导经济基础差一些的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两红一白”产业,以及适合本地特点的蔬菜、药材、烤烟、林果等高效种植业和精深加工业,确保各类文明生态村在产业的支撑下整体推进,健康发展。
文明生态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为了广大群众利益,要想搞好创建,最主要的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让群众主动创建,我们在创建活动中,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让文明生态村创建促农民增收,促经济、文化发展。促文明新风。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改厕、改圈、建沼气池,新能源利用给群众带来实惠,硬化路面,整修街道,栽植花木,改善了人居环境,敲锣打鼓,休闲娱乐,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群众尝到了甜头,参与
热情高涨。有的村民把自家花木摆到了街上,有的村邻近街道栽植葡萄等经济作物,有的村在街道旁很窄的地方栽上爬墙虎,绿化环境,秋收刚过,群众就积极投入到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中去,建设自己的家园。
四是在推进手段上,坚持协调联动,整合社会力量。我县作为省级贫困县,财力不多,农村还不富裕,我们从实际出发,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组织制定了农村党员创建进度表和党员包户责任制,提出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我为创建加把力”的倡议,要求广大党员在创建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创建活动以来共组织党员群众出义务工6000余人次。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职能作用。明确要求建设局负责搞好规划设施,卫生局、爱卫办负责指导各村的环境卫生和保健工作;交通局负责指导连村主道路的修建;林业局负责村庄绿化;文化、教育局负责指导文化活动场所、中小学校达标建设;农业局负责推广沼气池;畜牧局负责养殖小区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创建的良好局面。同时,动员广大妇女为创建做贡献,开展创建“巾帼”生态家院活动,真正发挥了“半边天”作用,出现了结婚不要彩礼要沼气池的新风尚。同时,注重发挥师生的广泛影响力,开展“我为家乡搞创建”活动,4000多名教师利用假期投身创建活动,书写标语,编写街道诗,帮助创建示范户,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处处有”活动,返乡大学生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办健身侣、音乐培训班,为农民义务体检,帮助群众修剪果森,有力地推动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开展。
总体上看,我县文明生态村建设进展比较顺利,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但由于 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发展不平衡,6个重点示范村落实了达标要求,其他示范村正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大部分村需要加快创建进程,与兄弟县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县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比较差,要想赶上全市的创建步伐,肯定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大的困难。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每一步扎扎实实地走好。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战略的高度对待创建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谋划落实创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推动创建活动的合力;二是要搞好分类指导,思想上引导,行动上推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培养创建典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快全县的创建步伐;三是要探索长效保障机制,抓好基层班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找准创建工作与农村小康建设和农民增收的结合点,让群众长期得到实惠;四是走城镇化的创建之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用长远目光搞好创建规划,提升创建档次和质量;五是在软件建设上,坚持两手齐抓,促进协调发展。在抓好文明生态村硬件建设同时,注重软件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各种培训,有下乡汇演,有唱歌、锣鼓、书法、绘画等比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文化活动开展,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