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德
(1954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1959年4月—1965年1月
主席刘少奇
副主席宋庆龄(女)董必武
(1959年4月2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1965年1月—1966年
主席刘少奇
副主席宋庆龄(女)董必武
(1965年1月3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1981年5月
名誉主席宋庆龄(女)
(1981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主席李先念
副主席乌兰夫
(1983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出)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主席杨尚昆
副主席王震
(1988年4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出)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主席江泽民
副主席荣毅仁
(1993年3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出)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主 席 江泽民
副主席 胡锦涛
(1998年3月1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出)
2003年3月—
主席胡锦涛
副主席 曾庆红
(2003年3月15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出)
第二篇:海关总署历任领导
海关总署历任领导
海关总署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孔 原(1949年10月-195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王润生(1980年-1985年)戴 杰(1985年-1993年)钱冠林(1993年-2001年4月)牟新生(2001年4月-2008年3月)盛光祖(2008年3月-2011年2月)于广洲(2011年4月-2018年3月)倪岳峰(2018年3月至今)1953年1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孔原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批准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定。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批准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定》,将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划归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领导,成为对外贸易部的组成部分,改称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海关总署。
十八、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1949.10-1953.1)
1949年10月,政务院设海关总署,统一掌管全国一切海关事宜。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受政务院领导和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并与贸易部保持密切联系,执行贸易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法令所颁布的有关进出口货物的决定
海关总署下设办公厅、税则处、货运监管处、查私处、海务处、财务处、统计处、视察处、人事处、总务处。1950年上半年,海关总署编制310人,1952年底增至354人。
1953年1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政务院关于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定,将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划归对外贸易部领导,成为对外贸易部的组成部门,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海关总署。
署长孔原(1949.10-1953.1)
副署长丁贵堂(1949.10-1953.1)
一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1980.2-1998.3)
1980年2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海关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全国海关建制收归中央统一管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机构和人员编制及其业务。各地海关机构的设立、撤销,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报国务院审批”.“各地海关受所在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监督指导,’o
工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批准国务院保留海关总署。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全国海关监督管理运输工具、货物和非贸易性物品合法进出境,征收关税和其他法定由海关征收的税费,查禁走私,保护和促进社会主、现代化建设。
1982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室、货运监管司、行李邮递物品监管司、关税统计司、查私科技司、人事教育司、财务装备司。1985至1986年,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将关税统计司、查私科技司、财务装备司调整为关税司、综合计划司、查私司、科技装备司和财务司,并增设政策研究室。海关总署行政编制,198。年总署成立时为22。人,1986年增至325人。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和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的海关总署“三定”方案,海关总署仍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在国务院领导下,行使统一管理全国海关的职能.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全国海关正确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施对进出关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办理其他海关业务。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室、政策法规司、监管一司、监管二司、关税司、调查司、统合统计司、人事教育司、科技装备司、财务司、外事处和机关党委.海关总署机关行政编制为400人。此外,有直属事业单位5个。另设有派驻机构监察局、审计局
1993年国务院再次机构改革。根据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继续保留。海关总署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海关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全国海关正确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这次机构调整后,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室(内设海关总署法律室)、关税司、监管司、稽查司、调查局、综合统计司、人事教育司、财务司、科技装备司、业务规范司、审价办公室、加工贸易管理办公室、外事司和机关党委.海关总署机关行政编制为423人。此外,有直属事业单位5个。另设有监察部驻海关总署监察局、审计署驻海关总署审计局。
1998年3月,国务院又一次机构改革。根据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海关总署升格为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国务院主管海关工作的行政执法机构。在对原有机构进行调整后,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厅(口岸规划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关税征管司、通关管理司、监管司、综合统计司、调查局(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财务科技司和机关党委(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海关总署机关行政编制为251人。另设有派驻机构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部驻署纪检监察局。此外,海关总署设走私犯罪侦察局,受海关总署和公安部双重领导,以海关总署为主其机构编制另行确定
1980年2月至1998年3月:
署长王润生(1980.5-1984.11)
戴杰(1984.11-1993.1)
钱冠林(1993.1-1998.3)
1998年3月:
署长钱冠林(1998.3)
副署长刘京(1998.4)
赵光华(1998.4)
田润之(1998.4)
1980.05—1998.04副部长级,1998.04起正部长级。
1980.05—1983.01署长: 王润生副署长:朱剑白、徐国英、王斗光、刘恕、宿世其、高祚
1983.01--1988署长:王润生(1983.01—1984.11)戴
杰(1984.11—1988)副署长:宿世其(1980.05—1988)高
祚(1983—1985.09)王洁夫(1984.04--1988)吴乃文(1984.11--1988)甄
朴(1986.10--1988)党组成员:秦
岭(1983.01—1986.01)人教司长
1988--1993署长:戴
杰(1988.—1993.03)宿世其(1988—1990.03)王洁夫(1988—1989.08)吴乃文(1988--1993.04)甄
朴(1988—1991.03)于庚申(1989.08—1993.04)钱冠林(1990.03—1992.12)刘文杰(1991.03—1993.04)纪检组长:秦
岭(1986.01—1993.05)党组成员:秦
岭(1983.01—1986.01)人教司长
1993.04—1998.04署长:钱冠林(1993.01—2001.04)党组书记(1993.01—2001.03)副署长:吴乃文(1984.11—1995.09)黄汝凤(1993.04—1998.04)王乐毅(1993.08—1998.04)端木君(1995.05—1998.04)纪检组长:王瑞林(1995.05—1998.04)党组成员:李克农(1995.05--20)王瑞林(1995.05—1998.04)办公室主任:李克农(--1995.05—2000.10)
1998.04—2003.03海关总署署长:钱冠林(1998.04—2001.03)牟新生(2001.3-)副署长:刘
京(1998.04—2000.07)赵光华(1998.04--2003.03)田润之(1998.04—1999.09)王乐毅(1998.10—2001.03)李长江(1999.09—2001.03)牟新生(1998.12—2001.03)盛光祖(2000.04--)李克农(2000.04--)刘文杰(2001.05--)党组成员:王乐毅(1998.04—10.)李克农(1998.04—2000.04)办公厅主任赵
荣(2000.08--)黄汝凤(1998.04—2001.10)叶
剑(1998.04--)端木君(1994.04--)甄
朴(2001.05--)政治部主任杨国勋(2002.02--)纪检组长:黄汝凤(1998.04—2000.08)赵
荣(2000.08--)总工程师:杨国勋(2002.05--)
2003.03--党组书记·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2001.03--)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署长:盛光祖(2000.04--)副署长:李克农(2000.08--)刘文杰(2001.05--)龚
正(2003.03--)孙松璞(2003.11.08--纪检组长:赵
荣(2000.08--)胡玉敏2005.04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鲁培军2004.07.14政治部副主任:白伟2004.07 党组成员:赵
荣甄
朴杨国勋(2002.02--)海关总署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鲁培军晋升海关副总监关衔.见国务院公报2004年19期(2004年7月10日出版
国家海关总署领导介绍(2005年3月)牟新生,1989.4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正局级),1993.3公安部副部长、党委委员,1998.11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1999.7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副书记,2000.6公安部副部长兼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副书记,2001.3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海关总署
1949.10.25 海关总署成立。1953.1.14 改称对外贸易部海关总署。1980.02.09重设海关总署
署长 孔原(1906-1990)1949 1019 1953 0114
署长 王润生(1919-)1980 05 1984 11
署长 戴杰(1928-)1984 11 1993 01
署长 钱冠林(1946-)1993 01 2001 0331
署长 牟新生(1943-)2001 0331 2008 0313
署长 盛光祖(1949-)2008 0313--2011.3
署长 于广洲(195301--)2011.3--
副署长 胡仁奎(1901-1966)1953
副署长 钱冠林(1946-)1990
1993 01
副署长 牟新生(1943-)1998
2001 0331
副署长 赵光华(1940-)1998 04 2003 0312
副署长 田润之(-)1998 04 1999 0924
副署长 刘京(1944-)1998 04 1998 04+
副署长 李长江(1944-)1999 0924 2001 0331
副署长 刘文杰(-)2001 0509 2007 1223
副署长 龚正(-)2003 0312 2008 1201
副署长 孙松璞(1949-)2003 1028--20100104
副署长 李克农(195004-)2006--2011.3
副署长 盛光祖(1949-)2006 + 2008 0313
副署长 吕滨(1956-)2007 1223--
副署长 鲁培军(1955-)2008 1201--
副署长 王松鹤(1952-)2008 1201--2013.6.20
副署长 孙毅彪(1956.11-)20100104--
副署长 邹志武(1962.2--)2011.1--(副部级)
胡
伟2013.6.20--1999年9月24日任命李长江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免去田润之的海关总署副署长、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职务。2001年3月31日任命牟新生为海关总署署长,免去其兼任的公安部副部长职务;任命钱冠林为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保留正部长级),免去其海关总署署长职务。2001年5月9日任命刘文杰为海关总署副署长。2003年3月12日:任命龚正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赵光华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03年10月28日:任命孙松璞为海关总署副署长。2007年12月25日:
任命吕滨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刘文杰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08年3月13日:
任命盛光祖为海关总署署长;免去牟新生的海关总署署长职务。2008年12月1日:
任命王松鹤、鲁培军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龚正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09年12月23日
任命孙毅彪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孙松璞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1年1月15日
任命邹志武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李克农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1年2月14日
免去盛光祖的海关总署署长职务。2011年4月5日
任命于广洲为海关总署署长。2013年6月10日
任命胡伟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王松鹤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6年11月9日任命李国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鲁培军、吕滨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7年5月7日任命王令浚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其监察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孙毅彪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7年6月15日任命倪岳峰为海关总署副署长。2018年3月24日任命倪岳峰为海关总署署长;免去于广洲的海关总署署长职务。2018年4月4日任命张际文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历任署长孔原(1949年10月-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王润生(1980年-1985年)戴杰(1985年-1993年)钱冠林(1993年-2001年4月)牟新生(2001年4月-2008年3月)盛光祖(2008年3月-2011年2月)于广洲(2011年4月-至今)[2] 2008年03月21日海关总署网站“领导成员”一栏最新显示,原海关总署副署长盛光祖已经“扶正”,升任海关总署署长,并继续担任党组书记。
海关总署主要领导成员还包括:李克农,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龚正,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松璞,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鲁培军,海关总署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胡玉敏,海关总署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组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吕滨,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兼缉私局局长、局党组书记。
六十五岁的原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在今年两会期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盛光祖简历
男,1949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江宁人,中共党员,大学普通班,现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海关总监。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上海铁路局南京分局、杭州分局分局长兼党委书记,济南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1994年任铁道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1996年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副部长级),1999年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0年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2002年任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2007年任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正部长级),2008年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2007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13.07月17日电(崔小粟)据海关总署网站“署领导专辑”显示,日前,鲁培军任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此前,鲁培军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13.09月6日电(崔小粟)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主任黄胜强日前在乌鲁木齐出席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这是黄胜强首次以海关总署党组成员身份在媒体上公开亮相。此前,海关总署党组任命黄胜强同志为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2017年6月6日,中央组织部邓声明副部长到海关总署宣布中央决定,倪岳峰同志任中共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免去于广洲同志中共海关总署党组书记职务。
倪岳峰,男,汉族,1964年9月生,安徽岳西人,1998年7月起任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2000年8月起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3年3月起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2003年8月起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助理;2008年2月起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部长级);2011年2月起任福建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13年6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2016年8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2016年10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2016年11月在福建省委十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省委副书记。2017年6月任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张际文,男,汉族,1964年3月生,山东鄄城人,2017年至2018年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检验师;2018年3月任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部长级);2018年4月至今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
第三篇:俄罗斯历任领导人
俄罗斯历任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1917年10月6日至 1922年4月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领导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史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翌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主席。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1922年4月3日 至 1953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联共19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次日,苏共中央、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通过决议,任命马林科夫为部长会议主席。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1953年3月5日至1953年9月7日。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1953年9月7日 至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 至 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 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2日至 1984年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至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 至 1991年12月2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总统。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联邦等11个共和国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解体。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1996年再次当选为俄联邦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2003年10月,梅德维杰夫升任总统办公厅主任。2005年11月,梅德维杰夫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2008年3月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8年5月8日,普京出任总理。
2008年11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三读高票通过了将总统和国家杜马议员任期由4年分别延长至6年和5年的宪法修正案。
2011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由现任总理普京参加将于2012年3月举行的总统选举。普京则表示,如他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出任总理。
第四篇:重庆大学历任校长
重庆大学历任校长
第一任校长: 刘湘
1929年10月-1935年 8月 刘湘(1890—1938)
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一级陆军上将。生于1890年7月1日。老家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只因川局动荡,经费无着,导致创建之议一搁就是数年。1929年夏,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8月4日,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阐明创建重庆大学的动机、原因和目的。随后,筹委会就重庆大学开办的日期、经费、校址、招生及聘请教授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商讨。9月,召开重庆大学第一次校务会议,讨论成立招生考试委员会,并决定了考试时间及准备开学的各项具体事宜,决定立即在菜园坝临时校址招收预科生文、理两班先行开课。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标志着重庆大学的正式成立。10月23日,重庆大学筹委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推选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1935年5月,省政府明定重庆大学为四川省立大学。
关于文字斋(现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修建经费,在那时是一个影响民生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可谓战火连连,民不聊生。餐桌上能吃上猪肉可算得上相当奢侈的了。刘湘就在猪身上打起了主意,他下令从今以后养猪户每杀一头猪必须上缴一个银元的猪头税,即所谓“割头税”。就是这笔来自猪的“割头税”使得文字斋得以修建。
第二任校长: 胡庶华
1935年 8月-1938年 7月
胡庶华(1886—1968)
湖南省攸县人,1886年生于攸县城关镇一个教师世家。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同时又考入湖南私立明德学校。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先入柏林矿科大学,后转柏林工科大学。1920年获钢铁冶金工程师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1922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湖南公立专门学校教授、武昌大学代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从1926年起,先后任上海炼钢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南京政府农矿部技监兼农民司司长和烈山煤矿局局长。他决心发展中国冶金工业,提出一些改革设想,均因官场腐败而落空,科学救国理想亦破灭。1929年,在教育部长蒋梦麟极力推荐下,任同济大学校长,从此毕生致力教育事业。尔后还担任过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素以廉洁的操守、热烈的心肠和干练的才学而著称。他在学术特别是冶金专业方面有不少建树,著有《铁冶金学》、《冶金工程》、《钢铁工业机《中国战时资源问题》等著作。第三任校长: 叶元龙
1938年10月-1941年 7月
叶元龙(1897—1967),又名卫魂,安徽歙县蓝田人。民国4年(1915)以第一名成绩考取上海大同大学,自费留学美、英、法三国,获美国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该校“金钥”奖。民国16年回国,历任南京大学教务长,金陵大学、上海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国立政治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等校经济系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教务处长兼法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民国21年4月调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9月兼任财政厅长。支持陶行知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在省立第四女子中学试办职业训练班,特别关注家乡教育事业,曾派严永济、胡沙白来歙主持教育工作,发展国民小学。民国22年5月任暨南大学经济系主任兼教授、商学院院长。民国24年4月任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财政厅长。后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第二厅中将厅长。民国26年任西安行营第二厅厅长时,曾面见周恩宋,对共产党人提出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十分赞赏。
胡庶华辞职后,叶元龙教授接替了重大校长职位,一到任,马上抓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重庆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的改组活动,一件是重庆大学省立申改国立的促进工作。
1939年1月30日,重庆大学会议厅举行了“重庆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改组扩大会。这次会议由叶元龙派出的代表沈重宇主持,认真讨论了新的组织草案,并扩大改组,重新将该会定名为“巴县沙坪文化区社会事业促进会”。选出叶元龙、王韬甫(巴县县长)、罗家伦(中央大学校长)、周越浩(金城银行沙坪坝办事处主任)、潘仰山(豫丰纱厂经理)为该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叶元龙为主任委员、王韬甫为副主任委员。
在抗战烽火中,重庆大学积极投入宣传的洪流,为民众觉醒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努力。在日寇重压下,国民党二号人物、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汉奸集团叛国投敌,卖身求荣,叶元龙校长率全校教职员工发出《阐明国是声讨汉奸》的电文,对其卖国行为作了深刻揭露和无情抨击。电文指出,“立国之本,在于文化与教育。……今日誓死抗战之意识植基于此,将来无穷建国之大业,亦植基于此”。当时,沙磁地区各界纷纷举行以“讨逆锄奸”为主旨的活动,冯玉祥将军倡导发起“捐款建墓铸逆”运动。重庆大学师生热烈响应,走上街头,向民众散发讨汪传单。
当时教育部久有大学国立的规定,而且数年之间,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等皆先后改为国立,省立大学所剩无几。宣言呼吁政府公鉴,改重庆大学为国立,以获发展之规模,以应抗建之需求。然而,宣言递送国民政府最高当局蒋介石手中,答复是“应暂缓议”,便搁了下来。直到1942年12月29日,行政院才通过将重庆大学改为国立。
他在我校当校长期间,聘请了多位著名学者,工学院院长由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担任,理学院院长由著名数学家何鲁担任,商学院院长由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延聘任教的著名学者有:潘序伦、柯召、李四光、段调元、俞建章、朱森、毛鹤年、丁洪范、朱祖晦、柱国璋、张圣奘、傅丽夫、刘觉民、罗蜇潭、叶谦吉…… 第四任校长:张洪沅
1941年 9月-1949年11月
张洪沅,字佛宁,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童年时,父母早逝,家境清贫,由伯母抚养。1916年,张洪沅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校期间,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常同时做两项实验,全学期的实验不到一半时间就做完了。他痛恨帝国主义国家仗其科学技术优势侵略我国,感到要强国雪耻,必须普及教育,发展科学,兴办实业,走“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的道路。1924年8月毕业后,张洪沅到美国留学,入加州理工学院化工系三年级学习。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刺痛了他的心:在他们参加冬令会时,有一同学去理发,但理发店不给理,说他是有色人种。张洪沅与同学们对此非常气愤,一起提出抗议。他感到国家落后,受人歧视,民族没有地位,人民抬不起头,这是莫大的耻辱。他立下誓言:“刻苦学习,振兴中华乃我辈己任。”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还利用暑假去加州大学选读“企业管理”等3门课程。1926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后即去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为了抓紧时间学习,他在去麻省的途中,还进威斯康辛大学暑期学校,选学了“微分方程”和“有机制备”两门课。1928年1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即去俄亥俄纸厂任化学工程师,后任麻省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30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升为副研究员,并继续在那里做研究工作。当时美国中部一州立大学拟聘他任助理教授,但要求加入美国籍,他拒绝了这一聘请。他只有一个心愿:“我是中国人,学成后为祖国的富强效力。”1931年张洪沅回国后,有人请他去化工厂,希望他成为化工企业家,但他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就要有自己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于是他应聘到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任教授。1932年张洪沅到南开大学化工系任教授,讲授“化工原理”、“化工计算”等课,编写教科书,并进行科研工作。
重庆大学因反对重庆国民政府关于并校的决定于1941年9月初被勒令解散后,是年底,张洪沅受命担任重庆大学整理委员会主任,恢复了重庆大学。1942年2月他正式出任重庆大学校长。他到任后,首先组织行政会议和校务会议,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并在教授、副教授中按101的比例由教授会选出代表参加校务会议,使一般教授都能发表意见,直接参加学校管理。为了扩充教师队伍,加强各级领导,提高教学质量,他特别注意聘用海内外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如文理学院院长段子夔、工学院院长冯简、商学院院长陈豹隐、医学院院长陈志潜、法学院院长罗志如,还聘请了一批有名的教授,如物理系谢立惠、化学系谢秉仁、教育系罗容梓、政治系潘大逵等。与此同时,他对学校校风、纪律进行了整顿,发现学风不正、舞弊现象,坚决加以纠正,明令禁止考试舞弊,对无视校纪者予以开除处分,有后台的学生也不例外,从而扭转了重庆大学校风,开始稳步发展、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张洪沅依靠社会,面向生产,从1942年起,先后建立了应用化学研究室和公路工程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室由化学系、化工系共同举办,张洪沅亲兼主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它的宗旨是:“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关于化工之一切咨询、设计及代为化验等业务,并应社会需要从事生产调查及研究。”为了服务工业生产,该室还为四川自流井富荣试验盐工改进操作,由张洪沅、金锡如、杜长明合作设计制造了真空制盐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公路工程实验室则和四川省公路局合作进行材料试验和公路设计。同时为重庆运输统制局开展公路研究,统制局则向该室提供经费,互相协作。
为了改善重庆大学办学的经济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这期间张洪沅和全校师生一道为将重庆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多次上书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据理力争。1942年秋,张洪沅亲自去成都会见当时的四川省政府兼主席张群,进一步阐明改重庆大学为国立的理由,促省政府致函教育部。最后于1943年1月3日获准将重庆大学改为国立,实现了重庆大学师生多年来的愿望,使重庆大学步人了全国高等学府行列,并不断进步发展。
在张洪沅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学校的规模有很大的发展,由原来的3个学院12个系及2个专修科发展为6个学院20个系,3个研究所和1个专修科,成为西南地区院系比较齐全的有名望的高等学府。张洪沅工作繁忙,但他从不脱离教学?科研工作,一直担任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并兼任化工系主任,还担任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化学工程研究生。第五任校长: 何鲁
1950年 3月-1952年11月
何鲁,四川省广安县人,字奎垣,笔名云查,属马,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
1903年春,成都机械学堂招生,何鲁报名参考,作文一气呵成,口试应对如流,主考为之惊讶,即出一上联要何鲁应对:“童子鸿不因人热,”何鲁应声对曰:“学生鲁当以名扬。”主考赞道:“此神童也!”何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机械学堂,三年学历,期期获优秀奖,享受免费待遇,毕业后被保送入南洋公学。1911年,又官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1919年,何鲁回国,先后就职东南大学、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大同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任教授、教务长、重大校长。解放后,还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数学理事会等职。
在重庆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将华罗庚写的《堆累数之论》交何审阅、核勘,何不顾酷暑,挥汗审读,每到精深处,拍案叫绝。一次,一个失学青年找何,从青年口中得知因家贫辍学,便让他免费去载英中学读书,有时还让他免交伙食费。何鲁注重学术研究,提倡“拼命三郎”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地沉醉于应用数学领域。著述有《二次方程式评论》、《代数》、《行列式论》、《微分学》、《爱因斯坦学说概述》等,因而被誉为“数学大师”。第六任校长: 郑思群
1952年11月—1966年8月
郑思群,广东人氏,早年加入中共并留学东京,曾担任白区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抗战期间担任过八路军总政治部科长,解放后一直任重庆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是重庆为数不多的党的七级干部。
1966年6月文革伊始,郑思群以莫须有罪名被点名批判。7月29日派驻重庆大学的工作组将郑押至松林坡招待所实行“监护”检查,随后公布其“四大罪状”,正式将他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8月2日凌晨5时许,郑在招待所用剃须刀割喉自尽。次日有关部门宣布郑“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将其永远开除党籍”。13年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郑得以平反昭雪。1994年10月12日,郑思群骨灰被安葬于重庆大学民主湖畔,黑色大理石碑上,“真理永驻,浩气长存”八个大字金光灿灿。当年由他率领全校师生翻修的广场,被命名为“思群广场”。第七任校长: 曾德林
1978年 4月-1980年 5月
曾德林,原名贵元,1920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青委书记,中共江北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四川省委青委委员,中共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组织部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干事,重庆《新华日报》编辑、记者,陕南公学政治处主任、陕南南下工作团大队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共重庆市委青委副书记,青年团重庆市委副书记、书记,青年团西南工委常委,共青团中央学校工作部部长、办公厅主任、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高等教育部党组成员、高等教育部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兼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职。1979年8月调教育部工作,任副部长、党组成员兼机关临时党委书记。1982年6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3月退居二线后,担任全国职工教育管委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5年9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5岁。第八任校长: 何文钦
1980年 5月-1982年 4月
何文钦同志系河南省遂平人,1922年2月出生,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八团政治部秘书、青年部长,第一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遂平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粤西区党委组织部干部科长,粤中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江门市委书记、市长,西安803厂厂长,重庆江陵机器厂厂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务。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任校长: 江泽佳
1982年12月-1986年12月 江泽佳(1920~)中国电工教育家。安徽旌德人,1920年11月15日生于湖北汉口。1939年入重庆大学电机系就读。1946年毕业后,即进入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读研究生,1947年9月赴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以一年时间完成两年的学业,获硕士学位。1949年2月回国,受聘为重庆大学电机系副教授。1951~1983年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1983~1987年任重庆大学校长。1962年,江泽佳为研究生讲授基本电路理论时,将网络拓扑等内容纳入教学中。70年代后期,他主编了《电路原理》,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及微电子学的发展引入新编教材。随后,主持举办全国电工原理进修班,对提高全国电工原理教学水平作出了贡献。80年代初,他组织翻译了《电工中的有限元》,首次将电磁场的高阶有限元法引入中国。主要著作有:《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1979)、《电路原理》(1985年修订版)等,主要论文有:“high-order finite element for nonlinear electromagnetic field”、“求解三维非线性电磁场的SSOR共轭梯度法”等。第十任校长: 顾乐观
1986年12月-1992年 8月
顾乐观教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博士生导师。1956年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专业毕业,1964年原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重庆大学人事处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长期从事高电压绝缘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对恶劣环境(污秽、高海拔、覆冰、酸雨、酸雾)下的电力系统外绝缘放电机理和放电特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共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级奖励七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出版专译著四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2篇,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23名。现为国家教委科技能源与信息学部委员,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第33研究委员会04工作组成员,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名誉博士。第十一任校长: 吴云鹏
1992年 8月-1996年 8月
吴云鹏,男,生于193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荣誉教授学者,历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生物流变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和《中国微循环杂志》荣誉编辑、副主编,国家教委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开放实验室学委会主任,学术带头人。吴云鹏教授是我国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创始人之一,他长年从事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中心分别将他的科学贡献与事迹载入《国际名人录》及《国际杰出成就人物词典》,聘为美国北卡罗林纳州国际名人中心荣誉顾问。
他先后获得“胆道流变学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专利和部、委、省、市科技成果奖以及发明金牌、银牌多项。由于他的成就,国家授予他省、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国家级专家”的称号等荣誉。
已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生物流变学》、《体液流变特性》等专著八部(约289万字)、译著共九部。
目前继续从事胆道流变学、细胞与组织工程、胆道药物学研究,并招收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当前承担校内科研项目两项。第十二任校长: 刘飞
1996年 8月-1997年 7月
刘飞,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48年生,1965年参加工作,在工厂工作过13年;1982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和1987年在重庆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1990年任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 科技副区长兼重庆市科技试验区专家委员会主任;1991年1992年在美国Wright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年~1996年任重庆大学副校长,1996年~1997年任重庆大学校长,后因863/CIMS专家组工作需要经组织批准辞去了校长职务,1997年~2000年任国家863/CIMS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现任重庆大学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重庆大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并兼任重庆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重庆市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中心主任等职。
刘飞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制造业信息化”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制造系统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网络化制造。主持过上述研究方向方面的国家863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等各类课题近20项;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种成果奖14项;在《国际制造系统学报》、《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防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11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登记证书3项。
刘飞教授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服务区域经济。他扎根祖国西南,密切结合西南特别是重庆市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需要,长期致力于企业信息化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研究和推进工作。他曾先后担任国家863计划四川省CIMS专家组组长和重庆市CIMS专家组组长,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列为国家863/CIMS首批应用示范省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了贵州省的第一个836/CIMS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不久前他作为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协助重庆市科委,为争取重庆市成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首批示范省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飞教授为国家特别是重庆市培养了一批博士和硕士。他根据国际学科发展新动向,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工程、工业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剂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制造系统工程(MSE)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并获得了“1997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他担任了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工程技术学部委员、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长、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国际工业工程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_
他多次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91年元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97年6月被国家人事部评选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8年1月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首庙)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国家863计划重要贡献先进个人”;2003年1月获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第十三任校长: 吴中福
1997年 7月-2003年 1月
吴中福,1941年出生,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前任校长,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副组长。1961年毕业留校后去哈工大进修一年半。1981-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伍斯特综合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访问,1992-1995年被国家派驻加拿大使馆任教育参赞。
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的学习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了统编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专著《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全国电子类九五规划教材《Internet基础教材》,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经过几十年的办学实践,现代大学制度在吴中福心中已经逐步明确清晰。他认为,这种制度的前提是“服务社会为先,服务经济和企业为先”,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长期稳定”的原则,扩大和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健全学校与社会联动的机制,发挥校董会紧密联系地方政府与大型企业的作用,完善校董会组织机构,与董事单位建立起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
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目前各高校普遍提出的教学目标。吴中福认为,高素质人才要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而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前提,人文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关键,心理生理素质是保证。重庆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谈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时,吴中福说,科学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体化趋势日益突出,我们可以分享或创造全球性的科技成果。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制度,改善管理模式,改进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改革课程体系,改变教学内容,改善人才素质,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双重任务。
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是创造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吴中福认为,从大的方面讲,出人才的过程就是出成果的过程。教师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把自己所进行的高水平科研内容贯穿在教学中,学生的创新实践作业又与社会的需求统一起来,有的放矢,学以致用。近几年,重庆大学获得国家级成果奖10项,博士点也增至9个一级学科和37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在西南地区的理工科方面名列前茅。学生科研活动成绩显著,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是服务社会。吴中福说,重庆大学探索与知名企业集团合作办学、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研发社会急需的项目,借助社会力量和资金,发展新兴学科、试办新的学院。第十四任校长: 李晓红
2003年 1月至今 李晓红,教授,男,博士,1959年6月生于重庆,采矿工程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1985年和1993年在重庆大学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作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96年在澳大利亚作高级访问学者,历任重庆大学资环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副校长。现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全国水射流协会理事,重庆市发明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煤炭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等职。
李晓红教授主要从事综合机械化,高压水射流理论及应用,岩石动力破碎,长大隧道空气净化理论、方法及装备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井下淹没射流刻槽技术的研究”,“碎玻璃水流分选工艺及设备的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固体磨料在自激振荡流中的混合机理及脉冲磨料水射流的研究”等近20项国家及部委、省市项目的研究工作。
近五年来共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近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并作为工科唯一获奖人获国际性学术奖--中韩首届青年学术奖;1995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培养硕士、博士10多名。
第五篇:历任上海市委书记
上海历任书记
建国后——
俞正声浙江绍兴人2007/10-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习近平陕西富平人2007/3---2007/10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韩正浙江慈溪人2006/9---2007/3代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陈良宇浙江宁波人2002/10---2006/9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黄菊浙江嘉善人1994/9---2002/10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吴邦国安徽肥东人1991/4~1994/9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朱镕基湖南长沙人1989/8---1991/4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江泽民江苏扬州人1987/11---1989/8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芮杏文江苏涟水人1985/6~1987/11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陈国栋江西南昌人1980/3~1785/6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彭冲福建漳州人1979/1~1980/3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苏振华湖南平江人1976/10---1979/1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张春桥山东巨野人1971/1---1976/10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陈丕显福建上航人1965/11---文革前夕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柯庆施安徽歙县人1954/10---1965/4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陈毅四川乐至人1950/1---1954/10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饶漱石江西临川人1949/5---1950/1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建国前——
(注:建国前中共江苏省委设在上海市,主要负责上海地下党的领导工作)刘晓湖南辰溪人1937/6---1949/5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局书记
王尧山江苏溧阳人1936/12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
黄文杰广东兴宁人1934/10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 王明安徽六安人1931/1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李维汉湖南长沙人1930/9中共江南省委书记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1930/7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书记
邓中夏湖南宜章人1927/8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陈延年安徽怀宁人1927/6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
王荷波福建闽侯人1923/9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徐梅坤浙江萧山人1922/7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书记
陈望道浙江义乌人1921/11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
216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