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

时间:2019-05-12 21:3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

第一篇: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

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取

专题目标: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巩固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及相关内容。

【知识总结】

一、实验原理的确定

确定实验原理:1.反应应容易控制;2.反应条件温和(能不高温就不高温,高温条件不易满足,并且较危险);3.成本低。

例如二氧化碳实验原理的确定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

CaCO3+2HCl(浓)==CaCl2+H2O+CO2↑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气体中容易混有氯化氢

CaCO3+H2SO4==CaSO4+H2O+CO2↑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附着在CaCO3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现象: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反应停止,不再有汽泡

高温CaCO3====CaO+CO2↑反应条件不容易满足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故选择该种方法

二、气体发生装置确定

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反应不需要加热时可用下图装置:

例如:CaCO3+2HCl==CaCl2+H2O+CO2↑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

MnO22H2O2====2H2O+O2↑

Zn+2HCl==ZnCl2+H2↑

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当反应需要加热,并且是固固反应时可用下图装置:

MnO2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

三、气体收集装置确定

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 E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D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法C

试确定氢气二氧化碳氧气分别能用什么方法收集?

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

2.上述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

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

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

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

四、初中常见几种气体制取实验原理

氧气

MnO22H2O2====2H2O+O2↑

MnO2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五、一般实验步骤及气体的净化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反应→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气体的净化原则:净化时所需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或因溶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净化的顺序一般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干燥后的气体不能再通过水溶液。

【题型体系】

一、气体制备及性质验证

这部分内容综合性强,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务原理以及性质。

中考考察热点

1.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律以及操作过程

2.实验装置以及药品的选择,并分析选择错误的后果

3.通过归纳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推测制取某种未知气体。

典型例题及练习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在装置B中放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A作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管口字母)______________。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仍采用已连接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可总结出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

(4)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室中,利用右图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多种气体(必要时可以加热)。

(1)李明同学想利用该装置制取干燥的O2,应对装置作何改进?。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盛放的试剂是。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反应方程式、(2)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上述几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用(填物质名称)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然后,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C装置,而不选用D或E装置,试从二氧化碳性质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二、设计实验

着重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的基本操作,这是近年考试的热点。

典型例题及练习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

是;

(2)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4)请你对猜想

二进行探究: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

H2C2O4·2H2O ≜CO↑+CO2↑+3H2O

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CO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

(2)若用C装置收集CO,则进气口应为____;

A

c

(3)若要验证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的分解产物为CO、CO2、H2O,则仪器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

ABCDE

(提示:无水CuSO4遇到水会变成蓝色,NaOH可以吸收CO2且吸收量大于澄清石灰水,生成可溶的Na2CO3,溶液为无色)

(4)某同学设计用草酸制取并收集CO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请你评价他的方案。

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与“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变化的本质看: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B.从消耗的能源看:前者要消耗能量,后者不消耗能量

C.从成本看:制备等量氧气,前者成本低,后者成本高

D.从经济效益看:前者效益高,后者效益低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必使用的用品是()

A.小棉球 B.试管

C.药匙D.玻璃棒

3.高温下分解下列物质,理论上不可能产生氧气的是()

A.高锰酸钾(KMnO4)B.氯化钾(KCl)

C.氧化汞(HgO)D.氯酸钾(KClO3)

4.以下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③铁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A.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5.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②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

③按要求装好仪器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D.③④①②⑤

6.要除去热水瓶内壁附着的水垢,最好的方法是()

A.用沙子擦洗

B.用“钢丝球”擦洗

C.加热使之剥落

D.加少量稀盐酸使之溶解

7.下列各组气体中,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且该方法是组内每种气体的最佳收集方法,这样的一组是()

A.H2、O2、CO2B.H2、CO2、CO

C.CH4、O2、CO2D.H2、CH4、CO

第二篇:常见气体制取的教学反思

常见气体制取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化学教学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变化。九年级化学中气体的制取是个重头戏。经过多年的教学,本人也有许多体会和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巩固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的知识,熟悉了制备、收集常见气体的药品、装置以及选择的依据,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运用小组合作形式,在合作中培养探究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出示两套装置,让学生总结出装置的特点,并说出适用于那些气体的制备,锻炼了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通过三种常见收集气体的方法的比较,来完成探究活动

一、探究活动二,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化学实验复习,它不是两种气体制取实验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通过学习方式的新颖设计,挖掘主题,达到形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

从知识层面看,本节课为验证性实验,但这一实验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包含了巩固实验基本操作,形成实验技能,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内容来突出“设计、评价实验过程”,这成为本节课的核心。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熟练操作与设计方案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协调。(2)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和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的调控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一节化学课上,实验的成功、失败常有一定的偶然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无法看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为避免重新做浪费时间而影响教学进程,一般都会直接给出答案。但这样做学生就会有一种错觉:老师做实验不是为了探究实验结果,而是为了应付教学要求而实验。因此本人在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无法得出正确实验现象时,不是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将准备好的课件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也不一定就是权威,老师也会出错。这就给了学生怀疑的机会,无形中也鼓励了学生去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不迷信课本,勇于提出自己“别出心裁”的猜想。现在的创新教育就是要求老师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鼓励学生去怀疑、去探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超越书本、超越自我的目的。在学生想到收集气体后再检验等方法时,由于他们知识的遗忘,后面的探究活动就无法进行了,本人及时介绍了收集方法及装置。对于收集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课件演示、师生互动进行学习,使学生充满兴趣,记忆深刻。

在跟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时候,老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他们提出的见解中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详细的分析,用学生能懂的理论或实验来说服他,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要及时加以帮助,以确保探究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为能不断进取,仍需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升教学反思的高度,是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前提的,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反思,源于课堂教学,高于课堂教学,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第三篇:初中化学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课旨在通过对气体和收集的专题复习,让学生掌握三大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和收集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对有难度或较发散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一些习题的分析,由学生自行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2)学会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收集装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2)能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2)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导入】一段实验器具变换迁移的电脑特技镜头。

在优美的音乐中,试管→烧杯→锥形瓶……慢慢的变迁,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在笑声中学生听着讲解器具变迁的由来,使一开始就创设一种实验器具迁移、联想的情景。表达一种实验创意设计的意识,一切在于可行性,为后面高潮埋下伏笔。

【知识疏理】学生讨论:问题一:初中我们学习过的哪些常见气体?这些气体的制取整体思路是怎样的?

(学生自主回顾常见气体及其制取过程,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已的心得,相互取长补短,达成问题的共识,然后提交本组结论,全班进行进一步探讨:气体的制取

气体的净化

气体的收集

尾气的吸收。还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问题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二氧

氧气

化碳

药品 实

反应 原理 验

装置 室

收集 方法 制

验满 方法 法

检验 方法 工业制法

氢气

(通过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共同归纳复习课本常见气体的制取,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再现与巩固,系统掌握气体的制备,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问题三: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有几类?分别指出实例和适用范围。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何选择?

(学生回忆两种重要的发生装置,回答问题: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条件)。【拓展思维】

情境设计:

1、小明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气体未收集满,试管中已经没有气泡产生了。该如何改进?

2、小红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实验做完后,试管中还不断有气泡产生。这样太浪费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通过交流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巩固与练习】

第四篇:初中化学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

气 体 的 实 验 室 制 取

复习课

章丘市龙山中学

王芳

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学

法:对比归纳法 过

程:

一、复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学生】:

原料

原理

收集方法及原因

气:

二氧化碳:

二、讨论归纳:

【问题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何相同? 【学生】:原料的状态相同,都是固体液体混合,且都是常温下进行。

【问题二】: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条件。

【问题三】:常见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分为哪几类? 归纳一:常见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分为两类:

类型一:固液常温型

类型二:固体加热型

练习一:1.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可制取氢气,则发生装置可选择哪种类型?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可选择哪种类型?

【问题四】: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总结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气体的哪些性质?

【学生】: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以及气体的溶解性。【问题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收集装置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归纳二: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收集方法可以分为:

1、排水法(气体不溶于水)。

2、排空气法,包括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和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三、小结:1.实验室制取气体如何选择发生装置。

2.实验室制取气体如何选择收集装置。

四、拓展延伸: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如何收集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

第五篇: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₃==== 2KCl+3O₂↑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₂SO₄ ==== ZnSO₄+H₂↑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₂+4HCl(浓)====MnCl₂+Cl₂↑+2H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₂SO₄(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₂+2NaOH==== NaCl+NaClO+H₂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₂+H₂S↑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₂(或P₂O5)(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₂S+2NaOH==== Na₂S+H₂O或

H₂S+NaOH==== NaHS+H₂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₂SO₃+H₂SO₄==== Na₂SO₄+SO₂↑+H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₂SO₄(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₂+2NaOH==== Na₂SO₃+H₂O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₃+2HCl====CaCl₂+CO₂↑+H₂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₃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₂SO₄(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OH)₂+2NH₄Cl====CaCl₂+NH₃↑+2H₂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除杂: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NaCl+H₂SO₄====Na₂SO₄+2HCl↑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通入AgNO₃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₃沉淀不溶

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

⑼二氧化氮

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

制取方程式:Cu+4HNO₃(浓)====Cu(NO₃)₂+2NO₂↑+2H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处理:3NO₂+H₂O====2HNO₃+NO NO+NO₂+2NaOH====2NaNO₂+H₂O

⑽一氧化氮

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

制取方程式:Cu+8HNO₃(稀)====3Cu(NO₃)₂+2NO↑+4H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

收集:排水法

⑾一氧化碳

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在蒸馏烧瓶里加入浓硫酸,在分液漏斗里盛放甲酸

制取方程式:HCOOH====CO↑+H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4.升华法:SiO2(I2)。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

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

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

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

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八.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 3 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九.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

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9.Fe2+ 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十.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十一.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其它气体若能极易溶于某液体中时(如CO2易溶于烧碱溶液中),亦可做喷泉实验。

十二.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化学实验几个重要的操作方法

高考化学实验在高考化学试题主占有重要地位,分析近几年的化学高考实验题,从考查能力要求看,实验原理、现象描述、操作过程的理解及文字表达能力逐年增加。本文主要从中学化学实验操作、现象等具体方面进行简要归纳总结。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1)如图A: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 捂住烧瓶位,水中的管口有气泡溢出(装有分液漏斗 的要将其开关关好)过一会儿移开捂的手掌或毛巾,导管末端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2)如图B:用关闭K,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液柱不下降,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如图C:关闭K1,打开活塞K2,从分液漏斗向烧瓶内加水,过一段时间,水不再流下,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注:检验气密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先审题是检测全套装置,还是其中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若要装置较多时,可分段检测;②操作时一定要先将被检测装置变成一个密封体系(如关闭开关、导管口插入水中等),然后改变气压(如加热、注水等),观察现象;③回答问题时应先叙述操作步骤,再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由现象得出结论。2.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气体证明(如H2,CO ,CH4等)

收集一试管可燃性气体,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可燃性气体。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可燃性气体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轻微的爆鸣声(或“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可燃性气体已经纯净。3.洗涤沉淀的方法:(蒸馏水洗涤,无水乙醇洗涤,冰水洗涤,热水洗涤等或残留

液洗涤)在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没过沉淀物,停止加水,静置使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4.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②取少量对应的钠盐溶液,测其pH,若溶液显碱性,则酸是弱酸;若显中性,则酸是强酸。(2)如何判断强碱和弱碱?

①可以根据相同浓度下溶液的pH值来看,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加入硝酸银溶液,然后看沉淀颜色判断卤素原子是哪种(氯化银沉淀是白色的,溴化银沉淀是淡黄色的,碘化银沉淀是黄色的。)5.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洗净试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稀AgNO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6.醛基的检验: 洁净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再滴入几滴样品,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水浴加热。不久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证明样品中有-CHO。注:(1)银镜反应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试管内壁必须洁净;②必须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③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④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⑤乙醛用量不宜太多.实验后,银镜可先用稀硝酸溶解,再用水洗而除去。

银氨溶液有一个作用是检验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也是发生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2[Ag(NH3)2OH]+R-CHO△ R-COONH4+2Ag↓+H2O+3NH3↑ 在制备银氨溶液时,一般用稀氨水而不用浓氨水。这是因为在配制银氨溶液时,若氨水太浓,NH3容易过量,使Ag过度地被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

(2)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醛基也可被弱氧化剂氢氧化铜所氧化,同时氢氧化铜本身被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这是检验醛基的另一种方法。该实验注意以下几点:①硫酸铜与碱反应时,碱过量制取氢氧化铜;②将混合液加热到沸腾才有明显砖红色沉淀。7.(1)如何判断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

①可以根据相同浓度下溶液的pH值来看,对于酸,pH值小的强酸。2 对于碱,pH值大的强碱。②取少量对应的盐酸盐溶液,测其pH,若溶液显酸性,则酸是弱碱;若显中性,则酸是强碱。8.喷泉实验:以NH3为例 原理: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如图安装好装置。打开橡皮管的滴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氨气溶于水使瓶内压强迅速下降,当瓶内压强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外界大气压就将烧杯内的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上述喷泉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该实验的原理是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如果只提供如图(b)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9.NH4+ 的检验:(NH3的检验类似)取含NH4+ 的盐或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后加热,使产生气体接触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用玻璃棒蘸上浓HCl接近上述气体时冒大量白烟。10.萃取、分液:(了解有机层的检验)萃取是指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把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操作:先将要分离的物质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注入萃取剂,振荡后静置,当液体分成两层后,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从分液漏斗中放出少许下层液体于盛

水的试管中。如果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为“油层”;如果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为“水层”。

11.由溶液制备晶体或固体的方法:(冷却结晶,蒸发结晶,常压过滤,趁热过滤,减压过滤)(1)若溶液为强碱强酸盐溶液,且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应将溶液蒸干,如KCl、移动量筒调整量简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③读取量简内气体的体积。

(3)量气管测气体体积:为了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 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①读数 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②视线NaCl、KNO3溶液等;

(2)若溶液为挥发性强酸的弱碱盐溶液,且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应将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如FeCl3、AlCl3溶液等;(3)若溶液为挥发性强酸的弱碱盐溶液,且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应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12.pH试纸使用方法:

(1)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于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溶液的性质。(2)检验气体的性质时: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靠近气体,观察颜色的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气体的性质。13.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1)直接测量法:就是将气体通入带有刻度的容器中,直接读取气体的体积。根据所用测量仪器的不同,直接测量法为倒置量筒法。

倒置量筒法:将装满液体(通常为水)的量筒倒放在盛有液体的水槽中,气体从下 面通入,实验结束,即可读取气体的体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步骤:①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②调整量简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③读取量简内气体的体积。

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慢慢将量筒下移.......,使量简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2)间接测量法:是指利用气体将液体(通常为水)排出,通过测量所排出液体的体积从而得到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装置为:用导管连接的装满液体的广口瓶和空量筒。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步骤:①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②上下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无论那种方法,准确读取液面是关键。在读数之前,必须保证气体的温度、压强均............. 与外界相同.....

。为此,应等所制备气体的温度与环境一致后,通过调节两端液面,到两端液面高度相同时再读取体积。

14.中和滴定实验: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操作要点:左手滴,右手摇,眼把瓶中颜色瞧。

15.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16.浓硫酸的稀释:(乙烯制取,乙酸乙酯制取,硝基苯制取等反应物混合顺序)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17.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检查: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瓶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18.乙酸乙酯制备时药品加入顺序和饱和Na2CO3溶液作用:

加药品的顺序一般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 加入 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即: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冰醋酸。饱和Na2CO3 溶液作用: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便于酯分层析出,分离。19.如何检验离子是否沉淀完全:将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沉淀剂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未沉淀完全。20.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橡胶管的作用:

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 压强相同,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入烧瓶中。21.Fe3+的检验:(1)在含Fe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褐红色的沉淀,(2)在 含Fe3+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22.Fe2+的检验:(1)在含Fe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很快看到经灰 绿色逐渐变成红褐色沉淀。(2)在含Fe2+溶液中先加KSCN,不变色,再加氯水(或H2O2),变血红色。

23.尾气吸收装置倒置漏斗或干燥管的作用:(1)利于气体充分吸收;(2)防倒吸。24.吸收CO2的盛碱石灰的干燥管后面再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蒸汽进入第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25.水浴加热的优点: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变化,提供的温度不超过100度,如硝基苯的制取,乙酸乙酯的水解,银镜反应(热水浴),蔗糖水解(沸水浴)纤维素水解(沸水浴)26.焰色反应的操作要点:用盐酸洗净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灯焰颜色相同,用铂丝蘸取样品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再观看火焰颜色。(洗,烧,蘸,烧,看)27.氯化亚铁溶液的配制:先将氯化亚铁溶解在较浓盐酸中(是为了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再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28.铝热反应操作: 将几张折好的圆形滤纸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把混合均匀的氧化铁粉沫和铝粉放在纸漏斗中,在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点燃镁条.29.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30.硫酸根离子检验:向样品溶液中加足量盐酸(排除Ag+、碳酸根、亚硫酸根等的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澄清液,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硫酸根。

1.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

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

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4.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1)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3)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紧靠;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靠;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紧靠。

5.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6.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7.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1)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www.ks5 u.c om

(2)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同时要注意不时地打开活旋塞放气。

(3)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9.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下载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 刘继能 (大方县第四中学 贵州大方 551600) 1 教学分析: 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气体“制”(发生)装置和“取”......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常见物质的颜色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 一、怎样掌握常用化学仪器?做化学实验离不开使用化学仪器,在初中化学中常使用的仪器约二十种。这些仪器不同于日常生活用具,有它自己的名称和特定的使用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一.三种气体的制备1. 氧气(O2)2KMnO42MnO4+ MnO2 + O2↑△2KClO3MnO△ 2KCl+3O2↑2H2O22H2O + O2↑2. 二氧化碳(CO2)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用HCl......

    初中化学专题:二氧化碳的制取

    考点五:二氧化碳的制取考试说明1.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2、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聚焦考点☆温习理解考点1二氧化碳的制法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性质总结大全

    1.常见气体的溶解性极易溶:NH3,HCl;易溶:HX,HCHO,NO2,SO2;能溶,可溶:CO2,Cl2,H2S,Br2;微溶:C2H2;难溶,不溶:O2,H2,CO,NO,CH4,CH3Cl,C2H4,C2H6;与水反应:F2,NO2,Cl2,Br2,CO2,SO2,NH3。 3.在常温下易发生反......

    气体的制取检验净化学案

    2021年姜堰区初中化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六次集中研修活动 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检验及净化设计:俞友华 时间:2021-05-14一、教材分析 气体的制取、检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教学反思大全

    对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的教学,其重要意义非同凡响,以往教学过程中也知道这部分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旧避免不了灌输式的教学,非常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