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飞理想的风筝
放飞理想的风筝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和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一)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作者的照片,了解苏叔阳。
师:他在回忆自己的刘老师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2、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让苏叔阳时刻牵挂,还引发了这样一段深情的独白?让我们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以作者回忆的心灵独白引入学习,是那样的清新自然,学生的思绪就跟着作者的回忆,一起进入三十年前的日子。】
(二)教师感情引读第一部分(1、2、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做上批注,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抓住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这样的问题似乎更有亲和力,更能感动学生,引发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感悟。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教学顺序)
1、笑谈“丢”腿——刘老师是一位乐观幽默的老师。(第4自然段)
⑴从“笑”字背后,体会到了什么?从中看出刘老师是一为乐观、幽默的老师。(板书:乐观、幽默)
⑵抓住刘老师的语言指导朗读。⑶引导学生体会:
①刘老师是笑着谈到自己残疾的身体,作者和在场的每一名同学听后,他们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出示:教室里升腾起一片,是因为。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的感情,是因为。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借助练习,引导学生感悟: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初步感受刘老师的优秀品质。】
③这淡淡的同情与理解在学生心中渐渐地油然而生,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泛!体会“泛”的准确性,感受“慢慢产生”的复杂情感。
④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师:在这简单的一句话中描写了学生心中不同情感的微妙变化,这就是细节描写。
【带领学生品词析句,从字里行间去挖掘微妙的情感变化,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同学们对刘老师的理解、同情、尊重,重点体会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幽默。
⑸引读第11自然段。师:刘老师虽然身体残疾,但却那样的乐观幽默,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每一位学生,所以作者说——(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生齐读:“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2、上课时慷慨激昂——刘老师是一位课讲得极好、爱国的老师。(第5自然段)
⑴指名读段落。⑵抓住刘老师和同学们情感变化来理解感悟刘老师的品质。
刘老师“自豪、慷慨激昂、哽咽”,学生“激动得落泪、沉重地低下头”(板书:才华横溢)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⑷引读第11自然段。师:刘老师虽然拖着残疾的躯体、但却那么的顽强与敬业,那么的才华横溢,所以作者说——(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生齐读:“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3、提问时认真倾听——刘老师是一位热爱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师。(第6自然段)
⑴引导学生抓住刘老师语言、神态、动作来体会。
①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微仰着头……细细的听……
②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一边……一边……这时候,他比……紧张。
⑵指导朗读,感受刘老师的品质。(板书:关爱学生)
【课文从两个角度写了刘老师对同学的提问。引导学生角色体验感悟: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学,面对老师的鼓励与关爱,内心会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渗透在课文之中,在品读句子中抓住重点词谈感受,通过感情朗读来更深切地体会和感悟刘老师对同学的关爱。】
⑶出示句子: 这情景,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引导学生体悟: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为什么作者今天一回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呢?)
⑷教师引读:这情景,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生读:“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
⑸引读第11自然段。师:刘老师就是这样,对待同学的回答,总是那么关切,那么紧张,有时仿佛像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所以作者说——齐读:“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4、课余放风筝——刘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意志坚强、有理想、有追求的老师。(7——10自然段)
师:用心品读第7——10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再次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⑴品读句子。①“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有一次,他故意撒手……他笑着……蹦跳着……脸上飘起得意和满意足的稚气。……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通过品读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刘老师放风筝时的动作、神态、欢声笑语,感悟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来理解和感受作者说的那句话:“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
(指导读句子。)
②“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板书:热爱生活自信坚强)
【引导学生注意画线的词语,反复体悟“我”的思想感情——体现出刘老师“身教”给学生的影响,使我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意志坚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⑵引读第11自然段。师:刘老师虽然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从不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乐趣,他不但亲手放飞风筝,既享受着风筝飞上蓝天的欢乐;又享受着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从中感受自己生命的力量。所以,作者说——
生齐读:“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以上是对学生可能出现答问情况的预设,教学中不会面面俱到,教师要因势利导,选择其中的几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给足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同时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部要求得到满足,同时也积累内化了语言。】
4、总结升华,感悟品质。⑴出示练习题:
上课笑谈“丢”腿,这就是的刘老师;为祖国的历史而自豪,为祖国历史的屈辱而哽咽,这就是的刘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是的刘老师;拄着拐杖放飞、追赶风筝,这就是的刘老师。
⑵、完成练习后,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通过拓展的练习题,对前面提出的“怎样的刘老师”进行回顾和总结,但这样的练习设计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基于学生在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层次的感受之后,发自内心的多元的感受。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再次感悟刘老师的优秀品质以及对“我”深深的影响。】
三、品味心声,深化主题。
(一)思考感悟:你觉得这“理想的风筝”指的是什么呢?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交流回报。
(二)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1、教师出示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感受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再次感悟刘老师的优秀品质。
课件出示他文集中的话,学生齐读:
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苏叔阳文集总序》
师:刘老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他的学生,在学生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即使过了30年,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还是时刻陪伴着作者的心。
【通过拓展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刘老师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怎样面对生活的艰辛,怎样笑对人生——这就是高飞的风筝。刘老师在他的人生之中放飞了许多这样的风筝,而苏叔阳就是刘老师放飞的其中一只风筝。】
(四)、引读第11自然段“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第11自然段是一个串联课文情感主线的切入口,从导入课题到每个感受刘老师的优秀品质的环节,始终围绕着第11自然段进行,可以让学生随着作者的回忆,时刻沉浸在作者飘飞的思绪之中。】
师:30年,让一个个懵懂少年逐渐走向成熟;30年,会让充满活力的刘老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漫长的30年,刘老师到底怎么样了呢?(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引读第12自然段。(课件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五、置留作业。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冬阳童年骆驼队》、《最后一课》、《我的老师》。
(三)用文章中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
板书设计:
27理想的风筝
笑谈腿疾乐观幽默
刘老师深情上课才华横溢
认真倾听关爱学生
放风筝热爱生活自信坚强
第二篇:制作风筝放飞理想
《制作风筝 放飞理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教学设计意图:
风筝又叫纸鸢,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结合我校的第四届风筝节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作用,学习风筝的制作。学习风筝制作是一项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美工知识,进行动手、动脑的科技活动。放风筝也是一项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春季户外体育活动。由此,我们确定了本课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去了解风筝的历史;了解风筝的制作技巧,从而自己制作风筝,体验动手制作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本课不仅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掌握风筝制作的一般程序,学会制作骨
架、扎线、粘纸等风筝制作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帮助,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体验劳动的喜悦,感受到劳动是一种创造。
教学重点:资料的收集和风筝的制作。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和放飞的技巧。
学具准备:毛竹条、绵纸、棉线、胶水、毛笔、颜料、剪刀、美工刀、砂纸。教学过程:
活动课时
(一)制定活动方案
一、激趣导入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你们最喜欢玩什么?喜欢玩风筝吗?(生答)师小结玩风筝的好处,提出问题:我们也来自己作作风筝行吗? 板书课题:《制作风筝 放飞理想》
二、确定课题
提问:要想制作风筝就要了解风筝,你们想了解风筝的那方面知识呢?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风筝感兴趣的方面,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课题。
2、学生分组,小组讨论所要研究的内容,确定研究课题。
3、确定的课题:《风筝的起源》、《风筝的种类》、《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的放飞技巧》
4、小组确定课题。
三、制定活动方案
1、小组针对小组选定课题确定人员分工。
2、确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小组调查,整理调查资料。
4、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演示文稿。
活动课时
(二)汇报交流
一、说一说:
请调查《风筝的起源》、《风筝的种类》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用演示文稿向大家介绍本组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有关风筝的历史和种类。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获取知识、发布知识的能力。
二、教一教
请调查《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的放飞技巧》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用演示文稿向大家介绍本组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有关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本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主要通过生教生的方法,了解风筝基本的制作方法,为自己制作风筝打下基础。通过本环节,即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发布知识的能力,又为学生制作风筝增添了信心。
三、议一议
(一)出示几个制作风筝要点问题请同学讨论。
1.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的?
2.制作风筝时怎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它的平衡?
3.风筝的尾巴是起什么作用的?
4.风筝的提线应该怎样安装?
5.怎样使风筝更美丽?
(二)学生探究
学生小组探究以上五个问题,回答交流。
(三)教师小结
老师小结以上五个问题的解决技巧。
活动课时
(三)制作风筝
结合学生收集的信息和相关知识的介绍,学生开始制作风筝。
1.小组讨论确定风筝样式。
2.小组确定人员分工。
3.制作风筝。
在制作中,要求各组同学要相互合作。调查风筝制作小组的同学充当“技术员”、“小指导老师”来指导各组制作中遇到的难题。调查风筝样式小组的同学来指导各组风筝的样式设计。
在制作中,要求学生注意风筝的平衡、样式、花色的处理。
活动课时
(四)放飞风筝
一、展示成果
展示学生制作的风筝,评选做的最美的风筝。
二、放飞风筝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放飞风筝。在放飞中如果风筝无法飞起来,请他们自己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风筝制作小组的同学充当“技术员”、“小指导老师”来指导各组制作中遇到的难题。
三、交流感受
请学生说说本次制作、放飞风筝的体会和感受。
第三篇:踏上幸福快车放飞理想风筝
“踏上幸福快车
放飞理想风筝”活动方案
——滨江二校“幸福快车”社会实践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丰富我校 “幸福快车”社区托管中心学生的课余生活,创造与好友共同交流游戏的机会,我校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采用“放飞理想的风筝”形式,开展“幸福快车”体验活动。通过该项活泼的户外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与沟通,学会与别人合作,建立起坚固的友谊之桥,并珍惜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二、活动安排
总指挥: 俞书记
刘校长
总负责: 周校长
摄
相: 张兴玲
具体安排:
以班为中队,由各班主任老师负责。
一(1)詹莉平
一(2)梁
楠
一(3)陈媛 二(1)徐
玲
二(2)廖
萍
二(3)叶秦英 三(1)倪雅妹
三(2)傅丽文
三(3)辜丽娜
四(1)黄冬梅
四(2)张惠慈
四(3)王红艳
四(4)敖丽萍 五(1)王春桃
五(2)郭秋菱
五(3)喻祖杏
五(4)熊莉娟
三、活动程序:
1、活动前可自行准备好风筝,与好朋友约好,组成放风筝小组。
2、学生下午2:00准时到校集中,由各班主任清点人数。学校德育部门做活动前具体要求,分好风筝小组。
3、大队部分别给各中队分发3个新风筝。
4、整理队伍,集中放风筝。
5、每班评出放飞大王若干名,学校进行表彰。
6、下周四之前,上交一篇关于本次活动的体验小作文,参加每月一次的“幸福快车”征文评选活动。
四、时间地点
时间:2006年12月16日 地点:黄金广场
五、安全要求
参加活动的学生由各中队辅导员和教师具体负责,做到遵守纪律,安全第一,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各中队辅导员按照活动安排,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并强调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纪律、团结协作等要求,做到讲文明、守纪律、懂谦让、互帮助。
六、活动效果
1、活动中,不少同学与自己的好友共同合作放飞风筝。同学们绽放在脸上的笑容,让小密友们深深地体会到友谊在点点滴滴中升温,放飞风筝的同时,也放飞了自己的理想。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乐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互相谦让的精神和美德。
第四篇:放飞风筝 放飞心情
放飞风筝 放飞心情
放风筝是我春天最喜欢的运动了。星期六下午,我和几个伙伴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市政广场放飞风筝,也放飞心情。
那天,这里正举办一场精彩的风筝大赛,我们也报名参加了。比赛时,天气特别晴朗,没有一丝风,我们的风筝还没起飞,有一个参赛者的风筝只在头顶上飘了一下就落地了。看到这种情形,有的同伴气馁了,想放弃参赛。在态度坚决的我的鼓动下,大家还是坚持到比赛结束。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我们还是充分享受了参加比赛的快乐,我们的心像放飞的风筝一样,在天空上方翩翩起舞。参加完比赛,我们就在广场上开展自由放飞活动。这时,风渐渐的大了,风筝突然从手中挣脱,我试了试风向,然后左手拿着线团,右手牵线,逆风慢慢地跑。我一边跑,一边不停地放线,一拉一扯。风筝飘飘悠悠地飞上了天空。风筝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又舒缓地滑翔。放眼环顾四周:天空中飞满了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的风筝。瞧,一位大哥哥熟练地一收一放,神奇地使风筝越飞越高。几个比我们年纪还小的孩子的风筝“脱离运行轨道”,三只风筝缠在一起了,只好慢慢地把风筝收了回来,再放一次了。风筝随着春风忽左忽右,千姿百态。高的扶摇直上,低的奋力飞翔,把天空装扮得像美丽万花筒。我的心情顿时像阳光下七彩的泡泡,快乐地在心中一个个爆破,喜悦像毛茸茸的小草,从心底一下子冒了出来,铺满整个春天。风筝越来越高,在洁白的云层上休息,取一片白云做它的裙子,取几片红霞做它的裙边,风筝变得更加漂亮了。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我的心也随风飞扬,飞向蓝天,飞向遥远的地方……
五 零 五 班
吕悦
第五篇:放飞理想
放飞理想——希望的萌动
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一个最美的字眼!~
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愈香,愈久愈让人不满足于回味。小时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
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塌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用不气馁。
让我们为理想插上翅膀,让我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
俗话说“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我们永恒的旋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长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从小树立安全意识,是全社会的任务,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小学生自己要学习的一项重要本领。同学们我们从电视和家长的谈论中经常看到和听到一些安全事例,你们想一想:老师每次的安全教育,你听了多少?老师每次的细心教导,你们做到了哪些?我们在路上仍然能看到一些同学不遵守交通规则:走路不贴边,边走路边看书,课间仍然还有些同学上下楼梯没有轻行慢步,在校园里横冲直撞。这些行为,你有吗?你还在做吗?同学们,血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同学们,在校园里,你们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楼梯上,一位同学不是走下楼,而是坐在扶手上滑了下去;校园里,几位同学横冲直撞,根本不去顾及身边的小同学;栏杆上,有同学踮起脚尖,甚至爬上栏杆,好奇地向下张望„„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这样做对吗?从楼梯扶手上滑下来,很可能会摔下来。在校园里飞奔的同学一旦相撞,往往会撞伤对方,还可能头破血流;栏杆上的同学也许根本没有想到爬在栏杆上可能导致终身残疾或者丧失生命„„同学们,我们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健全身体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挽回。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在活动中注意活动安全,在外出中注意交通安全,使自己平安健康地成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的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