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大建筑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系
初试参考书目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考试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考试参考书:
《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建筑的生态图景》中国电力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同初试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系
初试参考书目:
《结构力学教程》I、П,龙驭球、包世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I,第四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复试参考书目:
结构工程及减灾防灾专业: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7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
《建筑结构抗震》窦立军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9
岩土工程专业:
1、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岩石力学,张永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3、工程地质学,孔宪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地下工程,贺少辉,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
力学综合(1.理论力学与结构分析 或 2.理论力学与弹性力学)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 II, 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徐芝伦编.《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教程》(I, II),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4、王铁成主编,《空气动力学实验技术》(修订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第二篇: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
一、报名条件
(一)全国统考(包括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工程硕士)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管理硕士(MEM)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推荐免试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有推荐和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具体要求及申请办法可登陆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http://yjsc.lzjtu.edu.cn)查询。接收推荐免试生的工作由研究生学院负责。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期限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二、报名注意事项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请尽早上网登录,避免高峰时段网络堵塞,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如无法考取所报志愿的招生单位,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
系统了解其他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我校均为英语。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已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二)所有考生(含推荐免试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10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确认。
3、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注:我校同时为甘肃考区考点,只接收安宁区应届本科毕业生和西北师大教工报考。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到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考场应试。
三、考生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届时请登录研招网下载。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初试科目及时间
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2011年1月15日至1月16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17日进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11日8:30至14:30)。1月15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
1月15日下午 外国语
1月16日上午 基础课
1月16日下午 专业基础课
1月17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体格检查:
硕士生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
六、复试和录取
(一)复试和复试形式
1、复试是入学考试的一部分,是对初试达到参加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及在初试中暴露出来的知识缺陷等方面进行的进一步的考查。
2、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复试的基本要求(即分数线),对上线考生进行专业课笔
试、口试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3、推荐免试生须参加复试。
4、对同等学力考生,将全面、严格复试,并采用笔试形式考核2门或2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
(二)录取及录取形式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我校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硕士生,与国家计划硕士录取标准相同。
3、参加统考的考生可被录取为国家任务定向或非定向硕士生,也可被录取为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4、招收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考生被录取前,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和拟录取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的考生之间,必须分别签定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合同。
七、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半至3年。
八、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九、其他注意事项
(一)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http://yjsc.lzjtu.edu.cn)上的招生信息及通知。
(二)兰州交通大学教职工网报时请在“备用信息2”栏中填写“兰州交通大学职工”。
(三)以上信息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则以调整后的相关规定为准。
(四)我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为1100人,具体招生数待国家招生规模下达后确定。
(五)考生在初试中,如有一门初试科目缺考或违纪,则该考生所有初试科目试卷均不评阅。
学校代码:10732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西路88号
邮编:730070
网址:http:///
研究生学院网址:http://yjsc.lzjtu.edu.cn
电话及传真:0931-4938103 E-mail:yzb@mail.lzjtu.cn
第三篇:2018年研究生考试厦大考点考场情况通告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研究生考试厦大考点考场情况通
告
为保障厦门大学考点(以下简称;本考点;)的考生按时、顺利地参加考试,现将本考点的考场设置情况和具体地点进行考前通告说明,请本考点考生在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之后,仔细看清准考证上显示的考场地点,并务必于2018年1月6日之前,前往厦门大学察看、熟识行走线路,认清本人参加考试的考场所处的具体方位(2018年1月4;6日考生可登录本考点网站查询本人考场所在的具体教室编号),合理、充分估算本人到达考场所需的行程时间(特别是在海韵园、法学院政法A教学楼参加考试的考生,1月7日上午受马拉松赛交通管制的影响,前往考场相对需花费更多的行程时间),以免参加考试时错寻考场、耽误应试时间,或因迟到超时无法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场规则:开考后,迟到超出15分钟的考生不得进入考场),造成个人考试无法挽回的损失。
本考点的考场地点分布于厦门大学校本部公共教学楼、法学 院教学楼、海韵园教学楼等三个不同的区域(地点)。其中:
1.校本部公共教学楼:包括庄汉水楼(南强二)、嘉庚(1、2、4、5)、集美(1)教学楼。它们均位于我校大南校门(靠近南普陀寺和厦大公交车站)南侧,学校图书馆附近周围区域。2.法学院教学楼(政法A楼):即厦门大学图书馆法学分馆1-3层。位于环岛路胡里山炮台对面(北侧)的我校校园;;海滨东区。1月7日上午受马拉松赛交通管制的影响,若从大南校门至法学院步行约需20分钟。
3.海韵园教学楼(萨本栋楼):位于环岛路与曾厝垵西路交汇处(珍珠湾北侧)。1月7日上午受马拉松赛交通管制的影响,若从大南校门至海韵园(途经白城或东区校门、环岛路)步行约需35分钟。此外,若由他人驾车送行(或搭乘车辆)前往海韵园,建议可考虑选择:A:从厦禾路或成功大道的文屏路路(出)口,经文屏路→龙虎山路→曾厝垵北路(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旧址)后,近距离步行到达我校海韵园;B:从环岛干道经龙虎山路出口→龙虎山路→曾厝垵北路(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旧址)后,近距离步行到达我校海韵园。上述建议驾乘路线请根据有关道路管理规定,提前自行前往实地进行察看、确认。
由于我校本部校园和海韵园停车场地有限;同时,为避免考前过多的车辆密集出入校门(非厦大的社会车辆不得从大南校门进出)产生拥堵,影响考生按时进入考场。建议考生不要采用自行驾车的方式进入我校本部校园和海韵园,并提前选择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
第四篇: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科目
2011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
人数
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81302 建筑设计及
其理论
01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
法
02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复试科目:515 建筑设计
(快题)与方法
03 居住建筑设计理论
与方法
04 节能与生态建筑设
计理论与方法 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 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参考书目
外国建筑史参考书目:
《历史-建筑-历史——外国古代建筑史简编》,刘先觉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第2章5、6节,第3章第2、3、4、5节;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3版),陈志华著,中国
355 建筑学基础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2、3、4、5篇,第6篇第16章;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第2、3、5、6
章;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罗小未等编,同
济大学出版社,2005;中国建筑史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史》(第6版),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3版),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部分:1城市规划学科的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理论;2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3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建筑技术:
《建筑物理》(第2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点考试内容为各篇基础知识章节;
《大跨建筑结构构思与结构造型》,梅季魁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章;
《建筑构造设计》,杨维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7,上册1-7章全部,下册第8章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第10章维护结构保温与隔热构造。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东大、天大合编,中国建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
713
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1 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园林研究 02 东方建筑研究
03 现代建筑理论与外国建筑史研究
04 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
①101 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 英语(含法律硕士)或
复试科目:513
(含法律硕士)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
建筑历史与理
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1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02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03 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04 节能与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①101 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 英语(含法律硕士)或
复试科目:515
(含法律硕士)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
建筑设计(快
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题)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①101 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 英语(含法律硕士)或
01 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
(含法律硕士)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
02 城市化与城乡空间发展
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03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04 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
(快题)城市规划设计复试科目:516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科目名
参考书目
称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
中外建
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东大、天大合编,筑与城
713
市建设
建筑史》(多卷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
史
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
设计表
《景观建筑学》约翰.西蒙(美),建工出版社;《室内设计师手册》高祥生,建工出版
502
现(6小
社
时)
建筑历
中外建筑史教材,现代建筑理论,遗产保护相关法律与文件,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刊
513
史与理
物,近年一级和核心刊物建筑历史与理论论文,中外城市建设史教材。
论
第五篇: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是什么?[最终版]
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是什么?
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以下分别以5月同等学力和10月在职联考两种最常见的考试方式分析。
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免试入学,申硕考试科目为:外语、学科综合,外语相当于四六级之间,同学们参加考试需特别注意外语,一般学科综合较容易通过。专业硕士:GCT考试(语、数、外、逻辑)相对来说10月的考试招生院校有限,竞争性比较大,而且学费比较高。
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
同等学力入学时间不固定,大多数院校是滚动式教学,看院校自己开班的安排。同等学力研修班结束后,参加一个国家统考,报考时间是每年的3月份,5月份考试,由于自己记不清楚了,这些信息我是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网站看到的,详细的你在去网站上看看吧,专业硕士:每年的7月份报名,请及时关注,不要误了报名审核时间。10月份参加GCT考试。申硕流程:
一、资格审核
1、学生入学后即可做资格审核(学位年限无要求);
2、资格审核随时进行;
3、取得资格审核后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申请硕士学位考试。
二、申请硕士学位学校考试
/ 4
1、学生取得资格审核卡后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申请硕士学位考试;
2、每年两次,分别为每个学期初,具体时间学校将另行通知到个人;
3、学校考试科目共计7科,分别是:《西方经济学 》、《 财政学 》、《货币银行学 》 《 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
4、学校考试满分100分,70分合格。
三、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
1、统考为两科,分别是“经济学综合”和“外语”(英、法、德、日、俄任选一门);
2、经济学综合是《西方经济学 》、《 财政学 》、《货币银行学 》、《 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五科一张卷;
3、参加全国统考之前必须先通过学校考试后才可以报名。
四、论文答辩
1、学生在通过学校和全国统考后可以提出论文答辩申请;
2、论文答辩前要求有两年内公开发表的经济类的文章,字数在3000字以上!
附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市属重点大学。金融学院已走过了30年卓有成效的发展历程,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经济金融改革和业务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提高从业人员对市场经济中金融核心作用的认识,重点培养现代金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能性人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首都经济贸易
/ 4
大学金融学院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课程优势:
•重点学院:金融学院被认定为北京市金融人才培养支持基地,目前拥有金融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授课教授,教学力量具有国内一流水平。
•重点学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案例教学,提升学员实战经验。
•人脉平台: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可分享校内论坛、讲座,提升学识与视野,班级同学来自各行业,学习的同时搭建自己的人脉平台,有助于自己的工作与发展。课程设置:
学位课: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课:证券投资学、公司理财、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选修课:国际金融投资策略、国际金融市场、公司理财与项目融资、投资银行与公司战略、私募股权融资
注:每年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最新“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趋势调整设置。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假期面授;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 4
报名手续:
1、填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交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3、交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4、交报名费200元;
5、经资格审查通过后,建立学生学籍档案;
6、学费15000元(两年)。证书授予:
1.按教育部规定,完成该研究生班学习课程,经考试合格者,颁发金融学研究生课程班证书,证书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
2.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申请硕士学位。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