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生命》观后感
为创意而奋斗
——观《机械生命》后有感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观看了纪录片《发明的故事—机械生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兴趣或创意的重要性。影片介绍了几位科学家和他们的机器人发明,其中机器人专家巴利·斯普利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利研究了一种跳跃式机器人,他得到理论后,积极研究改进,先制作出一种只能跳3英尺的圆盖机器人,这距离能投入战场应用还相差很远,他们继续改进添加其他装置,控制方向,提高动力,最后得到了一种能跳跃30英尺的“跳跃者”机器人,再通过改进最终成为超级跳跃者机器人即“树蛙”机器人投入使用,正是通过不断的修改不断的研究,一个看似很难完成的创意就这样变成了实物。生活中巴利也是有不少创意的人,他为了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即使在家时也玩“如比克立方”、自己制作了天文望远镜等等,为了让自己时刻能够拥有快乐点子。
作为一个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这种“快乐点子”正是我们所必需的,只有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保证自己不断的前进,永远走在别人最前面;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对于任何一个点子或难题,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可以化整为零,不断的设计改进,向着最终的目标迈进,每次小小的进步就意味着向着成功更近一步,只有再不断改进中趋向完美,得到一个优秀的作品。
看了这部影片,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从这些科学家的事迹中得到机械的真谛,得到鼓舞,受到启发,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创意引领自己,为实现我国的机械工业强国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为了美好的明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机械人类-观后感
自辩2班
水利学院
机械人类--观后感
聪明的人类创造出了机器人,一个被以为是“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机器人的价值是完全符合人的意愿的。而聪明的人类为了更使机器人人性化,赋予其意识。人却忽视了重点:希望它融入人类的生活,但没有给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机器人只是更像人而已,始终不是真正的人。在我看来,机器人正像是是奴隶,而人恰恰是奴隶社会的统治者。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可以任意侵犯奴隶的权益。而那些奴隶要做的就是革命,就是反抗。机器人拥有了意识之后,他们也会革命也会反抗。反观当今,对人权的剥削现象仍然存在。这不免让我感到痛心和愤慨。机械公敌是什么,是对生命的轻视,是人权的剥削。
其中的机器人的三大定律给我印象很深。——定律一,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或间接使人类受到伤害;定律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该定律与定律一冲突;定律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存在,除非这与定律一或定律二发生冲突。人类认为创造出的机器人只要符合“三大定律”就可以保护人的安全和利益。机器人的进化似乎超越了三大定律,对此人类自以为是的理解是,机器人对“三大定律”的曲解。事实上,机器人忠实地执行了人类的命令,他们的作为始终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不是人类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定律的曲解呢?人类在寻求自己的保护同时在迫害这个地球,包括人类本生。而这个道理人类自己却没有理解。想想现在发生的战争,地震,海啸。人类,没有谁能保护你,如果你自以为是,如果你做的只是为了自己。机械公敌是什么,是自私,是贪婪。
人类文明带来了机器人,机器人在体能很多方面和逻辑方面都比人类更强,但是它们没有人类的情感和思考,但是人类不能过分依赖它们,这样不仅会带了许多后患,还会使得我们人类变得更加渺小。科学应该使人类更加强大,而不是使我们渺小。
我觉得我们的科学发明出了一些东西时,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它们,但是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使它们最大的程度为我们服务,同时我们还要时时求新的创新,新的发展。这样人类就能很好地驾驭科学带来的力量。
第三篇:机械危情观后感
机械危情观后感
《机械危情》。电影讲述了一名科学家为了救身已患病的女儿,为政府工作研究人工智能的故事。电影一开始,主人公正面临一场失败的试验,以及随之而来的失控,展示了伤亡与破坏,意味着人类对于机械人的种种担心。情节中由于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实验室深入地下。电影的画面是冰冷而阴暗,自然让人产生对于阳光明媚的向往。故事情节的转折,是从主人公下电梯时抬头看到天窗上一只美丽的蝴蝶开始。
蝴蝶往往意味着蜕变。影片中美丽的蝴蝶振动着翅膀,趴在铁窗上,故事的情节才真正展开。主人公回到实验室,看到的是死去的助手经加工而成的一具具有自意识的机器人?
影片中关于反派的桥段并没有什么新意。当然,导演想表达的并非是一波几折的故事,更多是对于“灵魂”的描述。究竟什么算是生命呢?导演很好的用画面表现了生命的孤独与节奏。当EVA对着镜子学习微笑的时候,当EVA在主人公背后低声说iloveyou的时候,当EVA在阴暗的实验室广场中孤独的跳舞的时候,当EVA愿意为了主人公放弃自意识的时候,人性的力量表现的谦微而动人。
电影里,主人公对于EVA是否具有生命产生怀疑的时候,EVA曾质问说:“你怎么能够区分哪些是有生命的?因为肉体吗?”。这个场景让我想起《艾利之书》中的一句话“我之所以不会迷路,是因为用辨别方向靠的是心而不是眼睛”。
我们该怎么来审视我们自己的灵魂?
第四篇:生命缘观后感
生命缘观后感
有人说,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最重要:相信、希望和爱。对这三个词,最好的诠释,就是医院。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这句话张贴在协和医院急诊抢救室的墙上。人活着要有两个主义--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如果没了这两个主义,人生会变得暗无天日,活得如行尸走肉。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心术不正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作为医生,仁心固然重要,但仁心大于仁术,怕也不会是好医生。在现代社会中,医院就是生死战场的最前沿。在《生命缘》中,记录的就是生死之间,最具有人性光辉的真实瞬间。它比一般意义上的医疗节目加入了更多的人性的刻画和描写。很多故事和情感,可能作为一名观众,一辈子都难以遇到。而这些故事的拍摄地点,也是以往的医疗节目无法深度介入和长期蹲守的医疗重地:包括手术室、急诊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等。在《生命缘》中,不仅仅是为每一次重生喝彩,更是让观众们学会如何去充满希望的生活。如何对待家人,对待亲情、该如何面对疾病、面对人生的挫折。看到那么多人,仅仅为活着而拼尽全力的时候,你还有怎样的理由不去感恩,不懂珍惜呢?人的一生,职业也好,前途也好,你都有尝试和转变的可能,而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逆转。你不到绝处逢生,你不能
了解生命的意义。在我健康的时候,我体会不到健康的价值,也体会不到病人的痛苦。你只有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需要别人照顾,看着窗外的鸟在飞,花在开,小孩在歌唱的时候,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的疾病。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一个技工,和修鞋匠、卖馒头发糕的师傅没任何区别。微笑服务那是小CASE,是你作为人应该做的,根本不应该提到评比的标准里去。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我知道你就在这条路上行走。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第五篇:生命意义观后感
生命意义展室观后感
朱双印
今天我又一次怀着敬畏的心参观了东院的生命意义展室。这里的陈设朴实无华,就像每一个人生命最初的样子一样,它不经过精雕细琢,却展示着它那摄人心扉的光彩。在这里你能感觉到保尔说过的“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墙壁上挂着的一张张照片对我们都是一种警示,一份力量。当看到这些无论贫富,无论职业,都用自己的的生命为人类做奉献时,自己的心灵又一次收到洗礼。他们生前为了祖国未了人民鞠躬尽瘁,不图名利荣辱,死后更是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让那些濒临死亡,饱受病痛折磨的人重获新生,让医学更加进步,减少更多的人的苦痛。就是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我们这些后代人生活的更美好,他们是伟大的,是永垂不朽的。他们正印证了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激励着我们,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奋斗。
有一位医学爱好者的遗嘱里写道:“我想人死之后火葬也好土葬也好,又有什么价值呢?为什么不做一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情呢?”在那个年代里能有这样豁达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精神,用调侃的语气把有悖于人们思想的事情说得如此简单,这事怎么样的一种人生观啊!我想他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把自己对生活的积极地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传递给人们,感染他周围的人,这才是一个党员该有的思想境界和对生命的觉悟!
这里的人有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事迹,有的人用一份沉甸甸的遗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再于生前拥有多上财富,而在于在一生当中为祖国为人民做了多少贡献,肯尼迪说过不要想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一个真正的党员要时刻记得自己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不能为自己的蝇头小利斤斤计较。
这里的陈设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它展示的内涵却富丽堂皇,令人仰望。也许我们做不到像他们一样,但是我们要以这些人的事迹为榜样,时刻鞭策自己,让自己越来越接近这些人的思想,让自己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