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史》那个遥远的时代
孟欣杨:《创业史》那个遥远的时代
孟欣杨
如果不是上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课程、写读书笔记,我不会知道柳青,不会知道、不会读《创业史》。一切就像蒋方舟学姐所说的那样,在现在这个年代,很少有青年人会读《创业史》这样的乡土文学了。而读《创业史》的同时,我还在读另一本书,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考洛的《呼唤》。巧合的是,两本书都有“创业”这条主线,而“创业”都发生在特殊的转型的年代,不同的只是一个发生在澳大利亚矿藏丰富的金罗斯,一个发生在中国秦岭脚下的小村庄。
为什么我将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给了我不同类型的“乡土”感。麦考洛的《呼唤》描写了一个世纪之交,一个世界性的物质、思想变革的年代,英国人亚历山大.金罗斯在澳大利亚白手起家的创业史。麦考洛熟悉澳大利亚,就像亚历山大“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山脉、河流、矿藏”,她在思想上和柳青相同的地方,就是深沉的热爱着自己脚下的土地。而小说里亚历山大的妻子伊丽莎白,以及茹贝等一系列性格迥异的人物描写,呈现了一个大气磅礴的时代群像。《呼唤》不仅是小说,更是历史,因为那些变革性的事件、那些时间的跨度,都是真实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她所创造的人物,都是那个年代许多相似人物的典型。
相比澳大利亚,我更熟悉我的家中国。但奇怪的是,柳青的《创业史》对我来说,描写的仿佛是一个更加遥远的地方。我对柳青描写的那个年代的不熟悉,竟然超过了十九世纪末的澳大利亚。而且我所知道的是,这种情况并不特殊,在被西方历史文学书籍电影催熟的一批90后之中,对于爷爷奶奶年轻时农村生活情况的了解,大约只限于高中历史课本的寥寥几句话,而这些了解,大多都带着片面性。我上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课程之后,第一对“民主”的优越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第二对文革的所谓“浩劫”语态产生了反感情绪,第三,发现自己对祖国历史的了解是多么的“官方”和“短小精悍”。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是历史的实证材料,是一个时代的真实纪录。我认为柳青的《创业史》也是实证材料,它虽是小说,有情节,有发展,有起承转合,但现实物质世界发生的事也有情节发展起承转合。像《创业史》这样的小说,就是事实的重现,就是现实的艺术反映,就是历史的实证材料。柳青在农村生活了14年,他对于自己所写的那个时代细节情况的了解,超越了麦考洛的“山脉、河流和矿藏”,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牛一稻。而且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创业史》用小说独有的细腻的笔触,真实的反映了农民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情感碰撞,他们的质朴与野心,这是任何历史资料都做不到的。
为什么我如此信任柳青在《创业史》中的描写,是因为他将人物和大环境那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又那么“真”。一个作家可以杜撰人物杜撰环境,就像张爱玲的《秧歌》,或是赛珍珠的《大地》。虽然她们是那样笔下生花的作家,但前者写的假模假式,后者显得不伦不类,都没写到乡亲们心坎里去。但是一个乡土作家绝对不可能杜撰与颠覆现实的情节,那些农民生命的发展历程,随着大环境的微小改变而翻天覆地的生活,那些农民质朴纯真的内心活动。“乡土”不需追求高于生活,只因都是源于生活。
柳青的《创业史》成为不朽的杰作,归功于作者那种农民式的质朴。他笔下的人物个个传神,虽然我不够熟悉那个年代,但是我知道中国农民的心灵。无论是老一辈一心想干苦力创立家业的梁老汉,还是年轻一辈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创立家业的梁生宝,都对事业有一种执着的信仰式的追求。我是否可以理解成,这些正面角色,代表了先进的世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而反面一些的郭振山、郭世富、姚世杰等人,则是农村旧时代落后腐化,以及新时代诱惑危险的缩影。在这一点上,小说又不仅是时代的真实纪录,更是总结和升华。《创业史》对那个“遥远”年代的纪录如此忠实,真真是匮乏的我的最好教材。
第二篇:创业史
小虎子15岁那年,恶霸冯兰池要砸掉千里堤上的古钟,霸占48亩官地。小虎子的父亲朱老巩代表锁井镇48村村民与冯兰池斗争,被活活气死。为躲避恶霸的残害,小虎子只身下了关东。他刚走,被恶人奸污的姐姐就跳河自尽了。
30年后,小虎子回到了冀北平原上的锁井镇,决心报30年前的血仇。这时他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少年时的朋友严志和帮他安了家。严志和是严老祥的儿子,当年严老祥曾和朱老巩一起斗争冯兰池。现在冯兰池已60多岁,人称冯老兰,家产比当年更大,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他拉起民团抢逃兵的车子和白面,逃兵请回一个团,架起大炮,强迫他赔偿5000块大洋,他却把这笔钱分摊到锁井镇的贫苦百姓头上。朱老忠串联28家穷人告状,官司从县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钱人,冯老兰的儿子冯贵堂又念过大学法科,会打官司,结果穷人输得一塌糊涂。朱老忠赔了5亩地,几乎气瞎了眼,严志和也搭进去一条牛。冯老兰听说当年的小虎子带着两个儿子回来了,后悔当年斩草未除根,留下了祸患。一次,严志和的大儿子运涛和大贵带着几个少年朋友捉到一只名贵的鸟,冯老兰来要,他们不给。冯老兰怀恨在心,唆使招兵的抓走了大贵。第二年春天,运涛外出打短工,认识了秘密从事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县委书记贾湘农老师,走上革命道路。他热恋着的春兰还把“革命”二字绣在衣襟上去赶庙会。后来运涛告别家乡和春兰,到南方参加革命军,当了连长。接到他的来信,全家人和锁井镇的穷人们欢欣鼓舞。这时运涛的弟弟江涛在县高小学堂读书,也由贾湘农介绍加入了共青团。高小毕业那年春天,在贾老师的鼓励和朱老忠的支持下,江涛考入了具有革命风气的官费学校保定第二师范,认识了正直知识分子严知孝和他女儿严萍。
1928年秋天,很久没有音讯的运涛请人给家里写来一封信,说他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关在济南监狱中了。得到这个消息,运涛的奶奶当场身亡,严志和也病倒了。等待运涛回来结婚的春兰甚至想自杀。严家要去济南探监,但没有路费。冯老兰趁火打劫,只用80块钱就买去了严家视为命根子的宝地。严志和悲痛欲绝,在一天晚上带着江涛来到宝地上,趴在地上张开大嘴啃着泥土。严志和因病不能远行,江涛和朱老忠为了省钱徒步到济南,看到了被判了终身监禁的运涛。从济南归来,江涛决心继续哥哥的事业。从此他寒暑假回家帮父亲种田,开学回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就到工厂、农村从事革命宣传工作。这年秋天,党组织派他回家乡组织反割头税运动,和割头税包商首脑冯老兰斗争。经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快过年的时候,江涛、朱老忠、张嘉庆和一群贫苦农民偷偷带着标语传单和刀、梭标等去赶城里的大集,在闹市上突然召开反割头税大会。农民、市民齐声响应,包围税局子、县政府,打败保安队,强迫当局放弃割头税。他们还趁热打铁,组织了农会。在火热的斗争生活里,严萍深深爱上了江涛。锁井镇的穷人过了一个欢乐的胜利年,冯老兰恼羞成怒,控告贾老师、江涛、张嘉庆是共产党。贾老师决定自己留下从事合法斗争,让江涛带张嘉庆回保定。张嘉庆本是一个大财主的儿子,因为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带领佃户造了他父亲的反。父亲登报和他脱离父子关系,他成了职业革命者。到保定后,江涛和严萍帮助他考入了第二师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江涛、严萍、张嘉庆和同学们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受其影响,保定市13所学校同时罢课,要求当局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省政府为了瓦解**,于第二年夏天宣布解散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为了保卫二师这个抗日堡垒,江涛和老夏领导同学们开展护校运动。反动军队包围了学校,市党部主任刘麻子带着一个军官来逮捕老夏和江涛,张嘉庆踢掉他们的手枪,与同学们一起赶走了刘麻子和军官,紧紧关上校门。当局切断他们与校外的联系,对他们实行“饥饿政策”。他们吃树叶,最后连学校的狗和池塘里的鱼、藕都吃了。严萍和工人、市民们支持他们,从校墙外往里扔烧饼。在饥饿中,张嘉庆仔细研究了二师附近的街道和商店布局,成功地组织了一次武装抢粮。严知孝担心学生的安全,劝学生们暂时撤出,保存力量。消息传到锁井镇,冯老兰喜气洋洋。朱老忠和严志和急忙来到保定,巧妙地把一车油、盐、面粉运到二师校门口,让学生“抢”了进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老夏和江涛意识到这样与敌人硬抗太冒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传播革命火种,他们决定带领同学们冲出包围圈,到广大的农村去继续斗争。但就在他们准备行动的那天夜里,敌人开始了凶残的屠杀。老夏和十七、八个学生在与敌军的搏斗中壮烈牺牲,张嘉庆身负重伤,江涛等人被抓进了监狱。得到这个消息,严知孝怒不可遏,严萍失声痛哭,朱老忠和严志和决定与敌人战斗到底。张嘉庆在一家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里养伤,有敌兵看守。后来他和一个名叫冯大狗的士兵交上了朋友。冯大狗本是锁井镇上的无业游民,因为仇恨黑暗社会而同情学生。在军队进攻二师的时候,他开枪打死了几个追杀江涛的士兵。一个炎热的中午,装扮成车夫的朱老忠拉着张嘉庆逃出了保定城,看守张嘉庆的冯大狗也背着长枪跟他们离开了反动军队。
第三篇: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
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
在读过鲁迅的小说之后,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中国白话文的开端,更重要的是,他用他的笔深刻的揭露了封建主义,强烈的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对于人们在精神上的摧残。也许是他真正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强调人们精神上的解放才是最根本的,在精神上”立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根本出路。
读过他的小说之后我感觉,他的所有小说的思想内容都是真正的紧扣于那个时代的。那个时代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于是他写了《狂人日记》来真正的揭露封建思想对于人们的毒害,强烈的抨击了封建卫道士的虚伪与欺骗,在最后,他发出了“救救孩子”这样的发人深省的话语,孩子是这个时代的希望,只有孩子才是真正的觉醒者,才是真正没有被这个时代所玷污的人。有的人说“狂人”代表的是那个时代觉醒的一部分人,这个是不可否认的,即使他被作者赋予了一个有迫害症的病人,但是他在自己的日记中真正描述了封建思想是“吃人的”这一事实,作者在文中点出了“陈年流水簿子”和“一直吃到徐锡林”等细节,这些都比喻了我国长久的封建主义统治和革命党人遭受迫害的事实。他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了所有读者在农村封建主义的强大,更多的说在那个时代封建主义的强大。但是在最后的最后,作者却告诉读者,狂人病好之后他选择了做官,做官是什么,是为封建势力服务的,所以我认为,即使狂人曾经代表过那一批觉醒的人,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强大,由于先进思想的薄弱,最终这一结局还是代表了在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将先进思想打败这一事实。也许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想真正的将封建思想清除,不仅仅靠的是一批人的觉醒,而是应该靠一个时代的人的觉醒,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觉醒。
那个时代农民在物质上与精神上有着双重的痛苦,于是他写了《故乡》,用闰土与他之间的故事提出农民问题。他在一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他所看见的已经再也不是孩童时代的那些人,是一批被灌了封建思想的人们。在面对闰土最终说出的“老爷”的时候,他说他似乎打了一个寒颤,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后障壁了。后障壁是什么,我想是先进思想与封建思想之间的鸿沟,那个鸿沟是不可逾越的,仅仅是因为闰土作为当时农民的代表,他们已经被深深地注入了封建思想,在精神上就已经被落后的思想真正的占领了。而当闰土拿走了一副香炉和烛台的时候,这些已经完完全全的被证实了。一个被封建思想占领了的农民,一个深受了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民,在面对土地与饥饿问题的时候,像当时所有农民一样他选择了相信于神灵,给予了无形界以希望。这个行为不正是封建落后的人们所共有的行为吗!
那个时代,鲁迅一层一层的扒开了封建的外衣,一层一层的揭露了社会的弊病,他用他的笔作为利剑直刺国民的敏感神经,唤醒国民的精神觉醒。那个时代,是鲁迅用他的笔,撬开了深住于国民心中的封建大门。
对外汉语4班 禹春晖
第四篇:那个疯狂的时代
百合幽兰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落叶之平静,那个疯狂的时代。《夹边沟记事》杨显惠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看这本书的心情是很复杂。不知如何表达我看完以后的震惊,思索半天也许“疯狂”可以表达出一些我的感受。
我一直说我是个历史白痴。因为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我现在想说:我只是对高中刚时代考试的历史没兴趣。越接触历史不论是穿越剧还是纪录片我都迫切地想知道我们的以前曾经有过怎么样的动荡不安。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我,我们的社会又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样子。这是一个系统问题,根源发生在遥远的过去。
以前讨厌历史,讨厌那么多日期和事件需要去记,所以只知道有文化大革命那么一回事,以为那段历史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却不知道有这么多人经历过非人的生活。现在让我去回忆书里的内容还是很心痛。那段历史让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人才,国家能不元气大伤么?在夹边沟那个地方,随便出来一个人不是高中也是大学,甚至留学回来的人,有老师,有校长,有部长,总之,所有有思想有文化的人都被圈在了夹边沟劳教。这是一段耻辱!
从小被逼写惯了“正派”的文章的我,写这篇读后感竟有些不适应,脑子很乱,读后感《那个疯狂的时代》。那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
那个时候整个社会就像一个传销团伙,无尽的洗脑,亲人们相互出卖。如果还清醒着的人就被送去夹边沟劳教,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从不吃饱,于是没有力气和时间再清醒地去思考。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害怕罪加一等。而管教人员呢?即使没有证据也可以用残忍的手段折磨右派们,错了也只是放了而已,不用道歉,不用担责任。可是他们犯了什么错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折磨他们?权利在那个时候就显得那么诱人了,即使右派们从未吃饱过,“干部们”还是有足够的白面馒头来换取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即使右派们最大的错误也仅仅是说错话,但仍然可以被惩罚至死然后用被子卷了埋在一堆,分不清谁是谁。所以,谁都不敢得罪“领导”。再明显的贪污腐败甚至强奸,都可以安然无恙。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最开始的样子。现在不也是如此么?我们始终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不知会因为哪一句话而成为“右派”。
右派们都在期待自己脱帽的那天。他们忍受着非人的待遇(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想到人道主义这个词,这应该是整个世界都不能容忍的待遇,右派们也是人啊,他们有权利要求人道主义不是么?为何还可以像对待畜生一样对待右派呢?太疯狂的社会总是不能用常理来理解。)年复一年,知道大部分右派都死了。他们等到了那一天,但,从那以后没有了真实。
他们真实,他们有学问,他们正直,他们善良,但他们都成了右派,于是社会畸形了。
有人说他们宁愿苟活也不反抗。就像现在一样,我们想反抗,但都没有,那是因为:代价太大,我们又不够团结。
第五篇:《创业史》读后感
说不清楚为什么,最近读书颇杂,这几天又读了柳青名著《创业史》,受益不校小说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以下是“创业史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篇一:《创业史》读后感
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是那样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
乡谚说,创业难……也有那么一句中国农村格言如是说家业使弟兄们分裂,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就是在那解放初的时期,在那秦岭山脚下栖息了几辈子的朴实的农民,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可就是在这群憨厚的农民中,就有那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偏要跟党走,从创家业到创党业,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只是让别人得到了收获,而自己却连爱情都被自己擦肩而过,创业难,难创业啊……
意志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它有时会转化为物质的力量。这片黑土地上养育着坚强的人,梁生宝就是这样一个人民的代表,党的代表,他就那样义无反顾的站在了汤河边的那片土地上,任风雨无情地吹打,却始终毫无怨言。就是这样的一个年代,养育了一群不一样的人民,有执拗的人,也有优柔寡断的人,有高级趣味的人,也有低级趣味的人。可社会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拿自己的低级趣味,忖度旁人崇高的心情。就如灌输新思想的改霞就是踏着刚入轨的新社会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解除早期的父母定下的婚约,入学校学文化,当团委,开党会,积极地活跃在这个新搭建的舞台,即便最后没能与自己心仪的生宝牵手,去步入了工业化的大营之中。只是在心里对着那个心爱的人说:盼望你成功,盼望你胜利,盼望你找个可心对象。可人活在世上,怎能马马虎虎呢?应付谁呢?欺骗自己吗?人要用咬牙的沉默,抵抗命运给他的一切打击。就像那汤河边上风吹不倒的杨树,坚强地守护着这群庄稼人……
没有什么可以打垮一个人,除了他自己,就像海明威说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要像沙漠上的红柳一般,死而百年不倒,倒而百年不腐。要生存就必然要坚强,也必然要奋斗,即使前面的阻隔是未知又严酷的挑战,也只有决战到底,为生活,为未来,也为自己……
篇二:《创业史》读后感自从在初中学过课文《梁生宝买稻种》之后,我就被课文中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氛吸引住了,说句实话,老朽虽然年逾不惑,但并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小的时候听奶奶说起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还是非常令人向往的,心想有机会时一定要看看那个时代的作品,同时也看看我们伟大的国度所走过的路。然而世事难料,老朽我虽然工作二十多年了,但一直生活在浮躁和焦虑之中,难以静下心来读一些我想读的书,做一些我喜欢的事。现在,总算平静下来了,生活也有规律了,我准备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读一些书,主要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包括创业史、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有才板话、苦菜花等等,重温一下那个年代的人和事。
粗略地读完创业史,我不禁哑然失笑,里面的人真是太憨厚了,太直率了,所谓的富农姚世杰郭士富都不过是平平常常的庄稼人,他们之所以比一般贫雇农过得好一些,并不是他们靠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更不是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而主要靠他们的聪明,他们的辛苦劳动,他们的精打细算发的家;从书上还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劳动的好把式,他们稍微有一点余钱,多一点余粮,村里就让他们参加活跃贷款,这活跃贷款没有一分钱的利息,如果到时收不回本,借粮的人比借出粮食的人还显得理直气壮,村里还让他们参加互组组,但是必须交出自己的好牲口,这让谁都心里老大不乐意——追求富裕的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人类的共性,姚士杰郭世富何错之有?
再来看看高增福任欢喜他们,我就不明白他们怎么对富农那么恨呢,你们办互组组,姚士杰郭世富他们只是不参加,既没有给你们的牲口投毒,也没有破坏你们种的地,他们只是在你们买稻种时想跟你们学一学,自己花钱也去买了稻种,想跟你们比一比,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啊哈,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一点是:看看我们周边的人,怎么这么难相互融合呢,一边说团结就是力量,一边却与别人划清界限,人人之间相互提防,相互不信任,怎样才能拧成一股绳,怎样才能共同富裕,怎样才能奔向共产主义;另一点,互组组人民公社成立后,残酷的政治运动开始了,打击右派、高产浮夸风、四清运动、一场一场的运动,使父子、夫妻、兄弟、师生、同事成仇,反目,使人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直接导致现在社会的道德没底线。对内实施专政,长期、无休止地开展党内政治斗争和全国性阶级斗争。导致全国人民在和平年代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死的总人数还多,同时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乃至陷入瘫痪状态。
我一直在想,我们这个国家,为什么喜欢瞎折腾呢,一有运动老百姓就要遭殃,人民就要跟着受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傍边的那位所谓一衣带水的那位近邻,十年九位首相,换过来换过去,但是人民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虽然首相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哪一个首相也不敢把老百姓怎么着,他只要敢折腾,老百姓就对他有意见,老百姓就敢把他赶下台。所以说在那个国家,老百姓只能折腾他,而他们不敢折腾老百姓,一衣带水,就在眼前,我们怎么就不能学一学人家呢?
篇三:《创业史》读后感《创业史》,是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这部巨著蕴藏着作者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小说通过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小说一开始叙述了梁家老汉一家三代创家立业的悲惨历史。这部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走的历史道路的典型概括。其意在表明,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农民要真正致富,即使拼上毕生精力也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走党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才会有自己的光明前途。
然而“创业难”通向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小说的正文围绕着梁生宝互助组的建立,完整的概括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所遇到的复杂斗争,作者把这场斗争的主要对立面体现为中农郭世富,这个农村坚持个体经济的代表人物,凭借个人优厚的经济力量,公开跟农业集体化反抗;反动富农姚世杰,这个狠毒的阶级敌人站在郭世富得背后,施展阴谋诡计破坏互助组,还有党内的自发势力郭振山,作为土地改革后的新中农,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暗中抵制合作化运动。他们相互之间也有矛盾,但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意向上,却结成同盟。正是在这场斗争中,梁生宝互助组在党的领导下,依靠教育和团结农民群众,取得了节节胜利,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然而小说并没有把他写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爱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小说抓住他的性格中这一最主要特点。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这件事比郭世富楼房架梁仪式更能牵动庄稼人的心,人们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粮食增产措施上来了。此一举使郭世富深为不安,他想:“没想到让他小子跑到咱前头去了!”“活跃借贷”时,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春荒,连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显然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正是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平凡”的行动,在蛤蟆滩庄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澜,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小说还通过“买稻种的路上”、“和增福夜谈”等章节“对梁生宝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展现了他的崇高的心灵美。他决心把自已的一切部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他认为“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
作者创造这个农村新人形象,自然有其坚实的现实根基。尽管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学理想,有意对人物作了净化的处理,略去了这个年轻农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象的可信性。但是,这个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确实曾经有力地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作者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至语言习惯的精细把握,更有助于他使这一形象保持着感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