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你一颗子弹》书评
我确定自己爱上了这个女人。
首读《余欢》,惊为天人,一见钟情;再读《民主的细节》,叹为观止,再见倾心;又读《送你一颗子弹》,高山流水,伯牙子期!
她的文字满足了我对好文字的所有期盼:干净、生动、贴切、幽默、坦率、新颖、小文字里有大智慧和真性情。
不是没读过写得好的,让人不时微笑、颔首、出神的那种。
但这次不同。在地铁里读《送你一颗子弹》,我咬紧牙关才在座位上保持了路人甲的矜持和淡定,其实元神出窍的那个我已经笑得前仰后合青筋暴起,把大腿拍得啪啪作响了。
怎么形容那种阅读的快感呢?像是在最痒的时候有人不偏不倚结结实实地挠了几把。或者,想象我自己是一个烧水的铁皮壶,而她的文章是一把敦实的榔头,叮铃咣郎一顿乱敲,我心里那层郁结的水垢就噼里啪啦应声脱落人仰马翻尸横遍野死无葬身之地。
同时一个声音高叫着:对啊对啊!就是就是!Me too me too!!
这种认同感如此强烈,已经到了让我不好意思的程度。人家是谁?哥大的才女唉,剑桥的老师噢,政治学女博士呦,南非周末的专栏作家耶!我这样急吼吼地认亲一样地往上贴,实在是太不自重了。
不过俺还是要厚起脸皮壮起胆子说:“她就是我的一个可能的自己!”借用刘老师的一句话,我就是那个“农村的二舅”,土点儿,也是家庭一员吧。
和刘老师一样,我也是个生在小地方,“从小到大被迫害成三好学生的人”,把自己宝贵的青春自觉自愿地扼杀在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应试学习之中。之前我我一直不能解释为什么生在小城市,离开故乡就成了一种天然的使命。直到刘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在大地方的痛苦可以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事情,而小地方的痛苦却是很傻×的事情。所以脱离小地方是死不悔改的悲观主义者们摆脱傻×感的唯一出路。”
和刘老师一样,我在拼了小命考出小地方着陆大地方之后,发现“比困在一个小地方更可怕的是逃脱一个小地方。因为那时候你才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它不是一个地点的问题,它那么复杂以至于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的问题。”
当我终于从这个illusion中睁开眼睛时,only to find 30岁的自己只是“从一口井跳到了另一口井”。于是傻×感的升级版卷土重来,好像在洒泪挥刀之后,才翻到葵花宝典的下一页,赫然写着“无需自宫,也可练功”。这受骗上当的屈辱便渐渐变异成为迟来但漫长的叛逆和犬儒。
和刘老师一样,毕业后我留校做了“刘老师”,不是因为它是我的梦想之路,只是因为顺路,因为懒惰,因为缺乏勇气和兴趣。
和刘老师一样,我最终没有爱上学术研究。尽管在开头的时候,也和她一样觉得做学问这事儿优雅清高卓尔不凡。但后来就发现,和众多的工作一样,它的优雅清高只是一个美女的背影,等她转过头来,就意味着爱情片的终止,恐怖片的开始。
在我等的阴暗目光下,学术研究是这样运作的:套上抽象的理论框架,亮出艰涩的专业术语,用绕死人的逻辑和烦死人的语言,去证明一个闷死人的道理。让我去拥抱这种武装到牙齿的故作深奥和自命不凡,好比让我去亲吻一个涂脂抹粉的人妖,这这这怎么下得了口?
更变态的是你还要学术创新!这个被刘老师称为“在过度开发的学术山头上找地儿插小红旗”的行为难度之高,简直就像在烟灰缸里找一条中华,在泔水桶里找一只龙虾,在窑子里找一个处女。所到之处,都是人家嚼过的口香糖,你还必须硬着头皮吞下去,嚼几下,再努力吹出一个泡泡。
其实我无比真诚地羡慕和敬仰那些能够投身学术的人们:他们要么是足够纯洁,能相信我眼中的妖怪根本就是个绝代佳人,要么就是足够勇敢,虽然看出了那是个妖怪,但有本事逢场作戏各取所需,用工作的污泥来培养生活的莲花。
而我始终是那只吃不着葡萄而骂骂咧咧的狐狸,即使我相信那葡萄确实是酸的。
因此,和刘老师一样,我有时特别希望自己不被思想压榨,像个收银员一样过一种机械的生活。此外,和刘老师一样,我至今不好意思给自己起个英文名字,因为“感觉像去割个双眼皮。”和刘老师一样,我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别人坏话。
……
好吧,我这个山寨版的刘老师,论才华、思想、学识、际遇,都比人家差一大截,但性格曲线却有巧妙的重合。她像住我楼上的邻居,level比我高一层,但我俩的房型一样,她的脚步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她走在哪个区域。
当然,自从踏上婚姻的单向车,走上生子的不归路,我和她的人生曲线就开始分岔了。当她在自由的孤单里摒住“非正式疯狂”的thin line的时候,我正在家庭的喧嚣里拾起支离破碎的自己。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样:“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
于是,我强烈地羡慕她,正如我确定她也会羡慕我一样,因为我们永远没机会成为另一个时空里那个“可能的自己”。
第二篇:《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书评)
送你一颗子弹,击穿内心
刘敏锐
初识此书是在学校经常摆摊卖书的那个大哥那里,那大哥估计旧书卖完了,现在书摊上清一色的是新书,每次路过都要看看,不过买的时候很少,新书就买过一本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不过买回来就放那儿了,还未来得及读。刘瑜这本书,当时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书名,觉得很有新意,吸引眼球,总想看看讲的是什么。翻了翻,记录的是一些生活随笔,很贴近现实生活,文字犀利有味,十分有趣,于是暗暗记下书名,回来便在京东上下单入手了。
于是,在每晚乳白色的灯光中,趴在床上,细细品味。一篇一篇的生活随笔十分短小,有着对读书、人生、爱情、理想、政治、社会的深刻思考。其实一开始看到作者刘瑜是一位政治学博士就很惊讶,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处于一位学政治的女博士之手,慢慢读进去,便惊叹于作者学识如此广泛,历史事件、文学书籍、政治社会理论信手拈来,文笔时而细腻丰富,一草一木,一事一人皆能牵扯无限思绪,引出不断遐想,如一股清泉缓缓注入,透彻人心;时而辛辣老道,眼光犀利,抽丝剥茧,总是一语,在你没反应过来之时于现象中毫不留情地直抓本质,真如一颗子弹,爆裂而出,直击人心,令人酣畅淋漓!不得不佩服作者独到的眼光与深邃的洞察力!
作为留学外国之士,作者还以自身体验为出发点,以生活中的“杂七杂八”小事为切入口,探究了中西两者文化差异。嬉笑怒骂,黑色幽默,处处充斥着陌生化的语言文字,成语在文中上下翻飞、婀娜多姿,或刺讥世事,或审视文化,或剖析人生,咋一看,愕然不解,细细咀嚼,猛然袭来顿悟的喜悦与回味无穷、心有戚戚的满足,舒畅至极!
印象深刻的有对美国约会文化的剖析:什么约会文化?!不就是个到处睡觉不用负责的文化!„„约会文化的风靡,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承认人类自己的双重无能:在抵制欲望面前的无能;在培养感情方面的无能。承认了这双重无能的人们,转过身去投入到走马观花的约会生活中去。
再由此想到中国的“找对象文化”:基本在中国,至少近些年以前,没有约会文化,有的是“找对象文化”:两个人从第一次拉手开始,婚姻这个主题就扑
面而来。从小到大,我们看过多少电影电视小说,里面有多少怨妇,因为和某个男人睡过,就哭着喊着揪着对方衣领要人家对她“负责”,甚至时不时还要派自己的哥哥、干哥哥什么的去扁人家,打到人家鼻子出血、满地找牙。„„事实上,“找对象文化”,只不过是对人的肉体欲望和精神依恋发展不成比例这个客观现实的不承认而已。明明肉体欲望和精神依恋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非要作“同步发展”状,结果就是:既然上床了,那就结婚吧,既然结婚了,那就凑合吧,既然家里凑合了,那就在外面嫖妓或者找外遇吧。
最后作者总结道:如果说约会导致的是走马观花之后的麻木,“找对象”文化导致的则往往是深陷泥潭之后的麻木。死法不同而已,大家彼此彼此,谁也犯不着同情谁。
这里,作者没有从两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而是以社会学进行观照,读着自然新颖有趣得多,同时,对时弊加以针贬,讽刺处也丝毫不露痕迹。书中这样写法的地方比比皆是,作者常另辟蹊径来解读社会现象,同时加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紧贴生活的事例为佐料,将这些现象剖析得头头是道,丝毫不显枯燥乏味,闪转腾挪之间便烹出一道美味的大餐,引人忘乎所以。
再者,作者总是能以独到的感受以一些或引用或自创的术语来概括社会中某些现象,虽说未必全然准确,但总的说来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让读者对身边的这些平时没注意或很少注意到的现象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常常文章结束的时候,或慨叹,“还有一些树叶,还是金黄的,还在缓缓坠落,还赠给我‘惆怅‘这样奢侈的东西,还让我注意到季节,并且通过季节注意到自己,真的令人感谢”(《开学了》);或希冀,“透过厨房的防火门,我看见外面,多么美好的、灿烂的、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老鼠与上帝》);或表达真知灼见,突出主题,“但我总觉得,真爱是一个对深度而不是对数量的体验”(《约会文化》),“那一刻觉得自己,这个精神紊乱到半夜四点出门坐地铁的女人,和这个世界亲如兄妹,达成了某种和解”。这些生花妙语,读起来真的如王子敬走在山阴道上之时,“山川自相映发,使人目不暇接”,如“和这个世界亲如兄妹”,多么有味道,深刻隽永,醉心其中,无法自拔。
作者还屡有惊人之语,如“有时候我只想说‘fuck you’,并不想详细说明为什么要fuck you,用什么姿势fuck you以及fuck you的历史意义”(《另一
个博客》),用语不可谓不大胆。作者真乃真性情之人!有趣的句子也颇多,用意之深更是颇见功力,让读者或会心一笑,或掩卷深思。比如说,从一个公共厨房的脏乱,作者竟联想到了了人性、新保守主义、制度主义等等,(《厨房政治》),还有包括作者在内的五个女博士在美国去看脱衣舞的故事,令人讶异得啼笑皆非的同时,又眼界大开,值得深思。还有处写在国外吃饭的事情,因为没好吃的饭,作者成为了“饮食界的文天祥”,而自从认识“饭扫光”,在美国的生涯有了全新的起点,作者这样描写“饭扫光”的:
与一般辣酱比,她(饭扫光)比较有“内涵”:里面有蘑菇、萝卜干、大头菜或者干笋等等,她的辣,不像阿香婆那样杀气腾腾,而是辣中带香、带点鲜、带点风骚。如果说阿香婆的辣,是一个大老粗站在一栋居民楼底下大喊“安红、安红,我爱你”,而饭扫光的辣,则是张靓颖小姐的海豚音,在往上提升的过程中,还有那么一点摄人心魄的震颤。(《饭扫光》)
多么细腻,多么形象,多么纯真俏皮,还有一股生活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遂令我想起了宋人对苏东坡与柳永二者词作的“关西大汉”与“十七八岁女郎”之比,有异曲同工之妙,精确得当又趣味盎然。我禁不住也在旁边附庸风雅地写下:你是没遇到老干妈哦,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那味道要比起啥子饭扫光巴适得多。(呵呵,这分明一个吃货的言语!)
此外,作者也讲到了人生,文中也有着对人性的思考,“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个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老子谓“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之所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此处读起来颇得老子风范,也足见作者人生智慧所在。
最后,刘瑜在后记中写道:
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在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只骆驼无声无息地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敌人,没有雪山草地,没有尽头处光明的延安,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
我积攒这种耐心的方式,是用感受来弥补事件的贫瘠。在一定程度上,我相
信这不是度过有意义人生的一种方式。它是度过有意义人生的唯一方式。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了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小学时老师就一直在教导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然而如今看来,确实为一句客套空洞的话语,在时间的流逝中愈显苍白,真正做到却是不易,然而这本书里面,句子或简单或繁杂,皆哲理深蕴,颇够玩味,微言大义,对我启发不可谓不多,让我明白:有意义的人生,要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于生活细微处才足见伟大!共勉哉!
PS:当然,个人觉得,并不是所有文章都如此良多趣味,也有个别篇目稍显艰涩,这其中可能也有本人学力未足的关系吧,但总的说来,白璧微瑕,还是十分值得一看。下面还收集了些许句子,读起来亦颇有意味:
1.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人一辈子的奋斗,不就是为了挣脱这丧心病狂的自然。
2.而我觉得,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别人的坏话。
3.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
4.所有的疯子,都是因为尴尬而疯的。他们不能承受自己说过的蠢话、做过的蠢事、见交过的蠢朋友,羞愧难当,所以一疯了之。(这使我想了《白鹿原》里面最后疯了的冷先生的大女儿,即鹿兆鹏的妻子)
5.他的完美在于:在每一次他必须在自己的原则和他人的意见之间作出选择时,他都选择了自己的原则„„在兰德的观念里,成功与功成名就没有什么关系,成功就是一个人捍卫自己的完整性。
6.不偏激的,那肯定不是爱。
7.风景非常地明信片。
8.我想弗朗克不仅仅是贪图安逸,他害怕自己勇敢地放弃一切去探索内心的时候,会惊恐地发现里面其实空无一物。放弃并不难,关键是for what。
9.和你的梦想有关系的,和你所想象的自己有关系的,才是你的故乡。
10.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
11.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只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
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12.路灯油渍渍的将纽约浸泡成一个小镇。
13.那个近乎清唱的声音是一个贝壳,可以缩进去,抵挡所有的光线。
14.女人总是混淆肉体的亲密与精神的亲密。
15.一个幽灵在四面白墙之间飘来飘去,瞪着时间一点一点蛀空自己。
16.爱情里面,最艰巨的部分,莫过于相遇吧。
17.邂逅是一个奇迹,让邂逅演绎出一个美丽的故事,是奇迹的平方。对奇迹的平方心存侥幸,可以被称作“hopelessly romantic”,也可以叫做“花痴”。
第三篇:书评《送你一颗子弹》
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不停去看和他一样安然自得的乞丐.终于他忍不住了, 摸了摸自己斑白的头发对乞丐说: 年轻人你在这里晒太阳?
乞丐?: 是啊,今天天气不错
富翁: 难道你今天不用工作吗?
乞丐: 工作? 我为什么要工作?
富翁: 工作可以挣钱啊
乞丐: 挣钱?
富翁: 是啊, 挣钱, 当你挣到第一笔小钱的时候, 你可以把它留着.然后去投资, 挣更多的钱 乞丐显然有了兴趣直起身子问: 那么然后呢?
富翁得意的说: 然后再投资, 再挣钱.如此循环.如果你的运气不错, 你就可以象我一样 乞丐: 是吗? 那会怎么样呢?
富翁: 可以很舒心的在这里晒太阳呀
乞丐听完, 又躺了下去: 难道我现在不是在晒太阳吗?
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得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遍,不把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给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这话虽然听起来那么知音但它的确很肺腑。
也可能只是我其实没什么出息并且坚持把自己的没出息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已。——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第四篇: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从冬瓜小姐推荐这本书以来,断断续续花了半个月总算是读完了。
是一个留美女博士论他人即地狱,论自己作为他人、论人生意义之不可知、论爱情之不可能、论社会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等毁三观的个人观点。可能有些偏颇,甚至是极端,但是某种程度上说也有她的道理。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像是书,其实作者自己也说了,也就是记录不同年龄阶段的想法,然后串起来的。因为她觉得文字即体验。等头发花白牙齿落光了回过头来体验已过半百的人生,可以拾起不同个自己。就像路边捡钱包一样,可以重拾好多个自己,这真是个可怕又好玩的事情。原来,我曾经是这样的啊。或者说,原来我最满意的状态出现在这段时期啊。她的这种状态或者心态,我是深有同感的。所以,还是强烈推荐这本书,至少读起来不会无聊,真的很有意思。
读这本书就好像是跟作者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渡过。无论是她谈到英国的选举时刻民众短暂的自由还是毛里求斯的阳光沙滩,无论是资本主义最腐败的脱衣舞俱乐部还是对饭扫光痴狂的生活态度,无论是他人即地狱还是不婚主义者;每篇文章都给读者抛出一个论题,然后围绕着它各种批判或是解读,只是这些论题是围绕生活围绕三观展开。这样来审视人生,这也算是值得度过的人生吧?回头想想,我每天发掘或抱怨的也不过是在审视人生罢了,审视的这个过程是能量守恒的,有时积极大于消极,有时负能量超过正能量,不管怎样,都在审视的过程中把人生摇摇摆摆地向前推着。一晃也在刻薄和挑剔中吹毛求疵地过了三分之一的人生了,知道原来也就这么回事儿。那么是不是应当进行SWOT,在了解WHAT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权衡优劣势,掂量机遇和威胁,然后把人生从偏移的轨道摆正?使之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读到最后我终于明白送你一颗子弹作为标题的意义。其实就是一种警告。人尚未丧失自知性的几种表现——忧郁、自闭、强迫症、交流障碍、妄想、躁狂、焦虑……这本书好像是搞人类学而不是心灵鸡汤型,或者说它是人类精神疾病大全,从始至终看似话题观点大相庭径,其实贯彻其中的是焦虑,如果非要上纲上线,就是对这个时代的焦虑也是对人类甚至人性的焦虑。在这里作者似乎认为以上种种症状都是自知的表现,应该给立个牌坊。不要误解,作者并不是赞成作死的忧伤,相反她是非常反感那些伪文青们所谓的美丽的忧伤的,正如她在谈到不结婚时说到的,如果把女人的感情包袱全都转化为生产力,那么有多少女爱因斯坦,女贝多芬了……由此可见,作者焦虑的不是感情等儿女情长之事,而是21世纪世界之怪现状的焦虑。当然,幽默的她也在自我嘲讽,同时也不忘对社会对女博士不公平的态度进行嘲讽,她是一个傲娇的美丽的女博士。
送你一颗子弹,给你一个警告,在审视人生的同时,请你将你的焦虑狂躁抑郁妄想悲观或更多时候仅仅是面对无边无际沙漠时的惊恐都转化为生产力吧。如果这样,你必定走得更坦荡荡。
第五篇:《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当我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刘瑜老师是一位政治学博士时,不禁对她“望而生畏”。要知道,女博士可是传说中的“第三性别”人群,更何况是政治学领域的女博士。我猜想,她的文字要么晦涩难懂,要么枯燥乏味,以及扑面而来的专业名词,总之,一定不会吸引我。事实是,她的文字惊艳了我,这是一位多么可爱又充满生机的女博士啊。她没有刻意地卖弄专业知识,却以最直白的方式剖析了她眼中的世界,以及如何在形而上生活与形而下生活之间实现优雅地转换。在她书中的世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甚至比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还要真实,因为有时候你所看见的会蒙蔽你的心,刘老师所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内心来看世界,并努力告诉大家她所看到的本质。
也许有人会觉得惊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在文章里脱口而出一些低素质的话,我却觉得这样更真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一本生活的随笔,人生那么长,总有一个让你想要尖叫,想要骂街的时刻。那些所谓低素质的话也从来不是这本书的重点,顶多是带动读者情绪的调味品。带给读者更多的是作者对读书、人生、爱情、理想、政治、社会的深刻思考,细腻的文笔又不时地将历史事件、政治社会理论、文学作品铺展开来。不得不提的是,书中提到的电影、书本都激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在书的前面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功夫负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的;“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与不负来衡量的’,这句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每当我们去做一件
事情,总想着最后的结果,如果注定是失败,几乎没有人会愿意去尝试,可是,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情将要带给你的是成就感还是挫败感呢。正如文章的标题一样,“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你不必过多地在意结果,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实施或者放弃,虽然这可能会遭到一位经济学家的批评,毕竟心灵上的收获无法用经济学曲线来证明。
其中还有我认为对女性读者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但是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里面,人们往往认为受害者是女性,这是为什么呢?大抵是因为女性表现出来的姿态是弱者,是受害者。我想到了舒婷的《致橡树》,如果从一开始就做了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依附对方而生存,就不可能长久。真正到了关系破裂的时候,也不必“天天捂着心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年纪不小了,该干吗干吗去,别一头扎进那美丽的忧伤,一边拼命往里钻一边嚷救命”。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其中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牛校牛在哪”。作者认为哈佛是当之无愧的牛校,那么它牛在哪呢?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同时,也是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
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而作者从中领悟到的,也是我所赞同的: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这种追问的精神,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
“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成熟的人”还告诉你:这个世界,无商不奸无官不贪,所以战胜坏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成为更坏的人。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纵观全文,还有一个感受就是,生长于今天这个时代真是太幸运了。我们不必像艰难时刻的人们一样,或被奴役,或被“逼迫”去做坏事,也不用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什么都不干,脑子里装个芯片,浑身插满管子,整整齐齐地躺那儿傻乐。我们还能凭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或者在“历史的终结”安享太平,或者在第三世界努力拼搏。幸运归幸运,不断审视自我的人生态度还是必要的,《送你一颗子弹》就如一本人类学笔记一样“审视”了街上的疯老头,同宿舍的室友,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作者试图带动读者和她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被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