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模议论文阅读

时间:2019-05-12 21:4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一模议论文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一模议论文阅读》。

第一篇:2010年一模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1、(白下)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2分)

缓慢的力量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②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③“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④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臶;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⑤慢是执著、坚定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

⑥人生有快乐,也有“慢”乐。养些慢功夫和情趣,是人生应有之义。慢是一种厚重,积学储宝,厚积薄发。慢是一种品格,人沉酣,味醇厚,是精雕细刻的打磨打造。“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17.本文围绕“▲”这一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2分)

18.文章第①③段分别引述了麦家和老舍的写作经历和体会,这两部分内容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19.根据第④段内容,理清作者的论证过程。(2分)

(1)由“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这一道理出发,阐明慢之力的关键所在以及“▲”的内涵;(2)通过对比论证,告诉人们做到清醒的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呼应段首,得出“▲”这一结论。

20.从第⑥段看,人们对“慢功夫”有哪些误解?(2分)

21.下列出自课文的事例不能体现“缓慢的力量”的一项是(▲)(3分)..

A.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不急不躁地引导海伦·凯勒,使她终于弄懂了“水”的含义,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再塑生命》)

B.中国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前后经过400多天的连续传代培养、试验,最终培养出一条8厘米长的克隆鲫鱼。(《奇妙的克隆》)

C.“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散步》)

D.在巴黎学习期间,居里夫人和丈夫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长年累月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就在那儿发现了镭。(《我的信念》)

答案:

17.(2分)缓慢是有力量的18.(3分)不能(1分)。文章第①段引述麦家的写作经历和体会,引出并证明文章的论点“缓慢是有力量的”(交待写作本文的缘由)(1分); 第③段引述老舍的写作经历和体会,是为了证明“持缓慢功夫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这一观点(引出第④段“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的论述)(1分)。

19.(2分)(1)清醒的慢;(2)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每点1分)

20.(2分)往往误解为鼓励懒惰,倡导消极,拖延时间,降低效率。(答对每两小点得1分)

21.(3分)C2、(鼓楼)

3、(建邺)

4、(栖霞)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4分)

占领一座“制高点”陈鲁民

①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很是壮观。在人的世界里,同样

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

②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奇伟瑰丽,难以企及;王羲之、颜真卿占领的是

书法的制高点,一字千钧,力压群雄;鲁迅占领的是杂文的制高点,笔扫千军,所向披靡;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蚂蚁)撼树”。

③然而,这并不是说别的人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了,因为还有次一级的制高点,同样很

重要,很壮美。如果说李杜占领的是三山五岳,你还可以去占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譬如诗歌,即便不能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臶,占领自己的山头,苏、辛占领的是豪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塞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波澜壮阔,或小桥流水,或金戈铁马,或柔情似水,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熏陶。再退一步讲,如果连占领普陀、五台的机会也没有了,只要你努力创造,不断摸索,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

④有了自己的山头,你就是标准、楷模,你就是权威泰斗,你就有了话语权。可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激烈竞争,攻城拔地,可以占领的山头早被人占领完了,当今世界,更是人才济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想拥有一座自己的制高点,是越来越难了,但难归难,不等于没有一点机会。

⑤关键要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决不重复别人,务必要独出心裁。比如练书法,我们练一辈子隶书也超不过汉隶水平,终生研习草书也难赶上张旭、怀素,然而,现任书法主席张海苦心揣摩多年,终于发明了一种韵味独特的“草隶”体,清新明快,一鸣惊人,发挥“杂交优势”,硬是在草、隶两座大山之间崛起了一座新的制高点。

⑥再就是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个制高点都是一点一点地堆起来的,说是占领其实更是建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可能奏效,有的甚至要倾终生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拥有制高点的人,哪一个不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狂,哪一个不是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

⑦每个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不一定是珠穆朗玛,不一定高耸入云,但一定是....

独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生命巅峰。

13.简析本文标题“占领一座‘制高点’”的含义和作用。(3分)

14.文章第③段列举的全都是诗人的事例,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啰嗦?请简述理由。(3分)

15.作者认为怎样做就能有机会占领一座制高点?(2分)

16.文中第⑦段加点的“珠穆朗玛”指什么?如何理解作者说“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

点”,又“不一定是珠穆朗玛”?(3分)

17.下列课文中所写事例不能证明选文第⑥段所阐明道理的一项是(▲)(3分)....

A.闻一多先生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B.邓稼先用十多年时间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自主设计了

原子弹和氢弹,成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邓稼先》)

C.香菱为了学诗,在黛玉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的诗歌,又经过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苦心孤诣,她写出的第三首诗终于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香菱学诗》)

D.海伦·凯勒由艰难地学说每一件东西的名称开始,其学习语言的过程经历了无数的痛苦煎熬,最终成为美国著名女作家。(《热爱生命》)

答案:

13.(3分)含义: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独树一帜(或“独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饱含自

己心血的事业高地、生命巅峰”)的事业高峰。(1分)作用:①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1分);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4.(3分)不啰嗦(1分),因为作者所举的诗人都是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1分),列举这

些事例可以有力地证明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制高点(1分)。

15.(2分)①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②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点1分)

16.(3分)“珠穆朗玛”比喻在事业上别人无法逾越的最高成就(1分);每个人都要有自己

事业上的成就,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一定非要超过其他人(2分,意近即可)。

17.(3分)C5、(雨花)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3分)

汉语,我想对你哭

平桂

①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②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③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④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6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⑤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冷漠,了解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

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从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应学生要求打算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⑦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现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臵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语言存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

⑧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⑨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红袖添香网,有改动)

答案:

(三)(13分)

18.(3分)因为国人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之烈,影响到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生存。

19.(3分)激发听众(读者),引出下文议论,作为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重视本民族语言的重要性。

20.(2分)不要像《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非要等到本民族语言收到生存威胁的时候才后悔不迭。

21.(2分)这种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面对汉语正被冷漠的现象,痛心疾首,深感忧虑,而又无可奈何。

22.(3分)D6、(江宁)

7、(溧水)

8、(高淳)

第二篇:2013--2014上海各区一模议论文

2013--2014上海各区一模议论文汇编

崇明县

从三到万 马南部

①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jié 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②“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于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③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酌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这个故事是说:“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nuò)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c ù)之,其子恚(huì)曰:天下姓氏夥(huǒ)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④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有的相声演员也曾讲过。但是,人们大都只把它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以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

5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初学的一个最重要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像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6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可以不必再请老师了。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请帖,他就傻眼了。⑦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说却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像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老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件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理由也就在此。8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不少,都迫切需要虚心学习。但是,在学习上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似乎对我们有一些启发。我们无妨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我们的学习吧。

16.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jié 径

17.第⑤段中除了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外,还运用___ _论证的方法。(3分)

18.本文论证严密,开篇提出了___ _的论点,再从

___ ___和古代一则故事得到的教训两方面加以论述,然后又从 和 两点经验教训中告诉我们怎么做,最后总结全文。(9分)

19.下列句子可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B.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C.书非借不能读也。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20.请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仿照例句补写一个“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的事例。(3分)

相关链接: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带着战火硝烟的陈毅在第二天,便以市长的身份正式接管了上海市政府。刚解放的上海各种物品奇缺,特别当陈毅市长了解到市民缺乏盘尼西林等药品时,他连夜登门造访深居简出、闭门著书的化学家齐仰之,请他出面主持此类研究工作。但齐几番推脱,后来陈毅终于用他的真诚,让齐仰之欣然同意主持筹建盘尼西林药厂。例句: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

16.捷(2分)17.对比论证(3分)

18.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不宜要求过急。(3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c2分)

学习态度要谦虚谨慎。(2分)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2分)19.A(3分)20.陈毅夜登陋室诚聘齐仰之。(3分)

金山区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成就大事。

②低调做人,首先要学会谦逊。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谦逊还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绝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③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原谅别人,标志着一个人有风度,这个人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与人相处,不要只想到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伤害,而应多想想别人对你曾经有过的帮助和善行。能够记住别人善行的人,说明自己的心是宽广的;常常记住别人对自己伤害的人,只能体现他自身的狭隘和刻薄。因此低调做人,还要学会宽容。

④低调做人,还要常怀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里最为朴素的美。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具有崇高的品德,但我们可以做到心存善良,多做善事。最近,桑梓树的博文《从公交车让座谈公务员面试》写了自己乘公交车两次让座位的真实故事,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也许,在外人看来,一起一坐算不上什么,但我却认为,人生就是在许多次的一起一坐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善举的。

⑤做事不同于做人,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充满自信,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勇于向前,是做事成功的重要成因。⑥凡是想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三百年”,都体现做大事者的豪迈胸怀。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富可敌国,正因为他自信心强,广交朋友,把握机会,勇往直前,才造就了一代奇才。⑦一个人只有自信是不够的,还要有认准方向就不避艰难,锲而不舍干下去的决心和毅力。换句话说,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性,要一往无前,不要知难而退,功亏一篑。

16、第①段中的关联词“只有„„才”能否删去?为什么?

17、在作者看来,“低调做人”需要________,“高调做事”需要__________ _。(4分)

18、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9、请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含义的理解。(3分)

20、第⑥段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如果为第③段补充一个势力,下面A、B两例哪个能作为论据?请说明理由。(5分)

A.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足坛上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员,并踢进一千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说:“下一个!”

B.某公司老板以“明察秋毫”而洋洋自得,手下员工稍有过错,便严加指责并以重罚。不久,全体员工几乎全部辞职。老板仍不接受教训,重新聘用员工后,还是如是所为,结果他的公司最终以破产而告终。

16.不能。用表条件的关联词强调了学会做人对成就大事的重要性(2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17.“低调做人”需要学会谦逊,宽容,常怀一颗善良的心(2分);“高调做事”需要充满自信,不是艰难,锲而不舍,勇于向前(2分)。18.B(3分)19.人的一生应始终与善良相伴(1分),善举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2分)

20.引用论证(1分)、举例论证(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的观点。(2分)

21.选B作为本段论据(1分)。因为材料A是表现贝利永不捕足,为人谦逊的品格(1分),与本段论述的观点无关(1分)。而材料B以某公司老板不能容忍员工的错误导致公司破产的事例(1分),从反面论证了本段“低调做人要学会宽容”的观点(1分)。

闵行区

要快也要慢

1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2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3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 ”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4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5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6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3-5段依次从(1);

(2)两个方面来论述的。(9分)

16、请在第3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2分)

A、快马加鞭 B、只争朝夕 C、拔苗助长 D、南辕北辙

17、第4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阿!”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3分)

18、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5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15.(3分)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让快慢正确结合起来。

(3分)违背事物发屣规律一味求快会带来负面影响。

(3分)慢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16.(2分)C

17.(3分)共同点:都主张慢生活

不同点:前者意为放慢脚步,欣赏公路旁的景物;后者意为放慢生活节奏,保持一种慢生活的人生心态。

或【不同点:前者侧重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景;后者侧重于对生活中的美好的细细享受与品味。】

18.(2分)放在第②段后。(3分)第①、②段写“快”生活的社会状态和其产生的必然性;第③段写求“快”的负面影响;本段文字提出辩证对待“+陕”生活,是第①、②段与第③段间的过渡。

浦东新区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

陈鲁民

①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已去世好几年了,人们都在怀念他,怀念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也怀念他不懈奋斗的一生,我不由想起了他的“椅子观”。

②帕瓦罗蒂生前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父亲告诫我说:‘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③“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了唱歌。于是,经过七年的不懈学习,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又用了七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三个七年结束时,我终于成了歌唱家。要问我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一句话: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④“选定一把椅子”,就是要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

⑤森林里有一种鼯鼠,能飞但飞不远,能爬树却爬不快,能挖洞只是挖不深,看着是一身本事,却都不大管用,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吃亏就在于没把一门技术学精。同样道理,贪心的猎人要追向五个方向跑的兔子,也只能是一无所获。所以老百姓说“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一个人业余爱好尽可广泛些,但干事业则一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选定一把椅子”,就聚精会神干下去,以做到“术业有专攻”。

⑥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大建树者,无不如此。李时珍选定的是采集中药治病救人的“椅子”,达尔文选定的是研究物种起源这把“椅子”,莱特兄弟选定的是造飞机这把“椅子”,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他们都成功了。尽管一开始他们并不被人看好,尽管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可是世界上哪有不付出代价就轻易成功的好事呢?

7当然,“选定一把椅子“,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椅子”,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但哪一把更适合你,却要认真思量,精心挑选。譬如帕瓦罗蒂,他从小就声带好、音域宽、乐感强,父亲和老师都认为他是唱歌的料,因而朝着这条路走下来,就比较容易成功。一旦选定了“椅子”,就要坚定不移地为坐稳坐好这把“椅子”而努力奋斗,像帕瓦罗蒂那样,用一个又一个七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⑧人生苦短,应当心无二用。当我们在欣赏帕瓦罗蒂留下的穿云裂石的美妙歌声时,也请记住他宝贵的人生经验——“选定一把椅子”。

16、下列句中的引号与第①段画线句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所以俗语有“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B.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C.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

D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17、阅读第⑤⑥段,回答问题:

(1)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第⑥段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帕瓦罗蒂的“椅子观”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下列选项中适合作文本文论据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0、第⑦段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的论述在思路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4分)

16、D

17、反问(1分)强调了成功来之不易,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努力。(3分)

(2)举例论证(1分)具体论证了没有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会导致失败或消极后果(2分),从反面强调了干事情的过程中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18、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要干好一件事),就应选准选对目标,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

19、C 20、“20、“选定一把椅子”的关键因素在于选准选对目标,层进

普陀区

伯乐就是你自己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他的话揭示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匹千里马。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英国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是在帮助弟弟成才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最终她们三人都以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文坛。贾平凹也好,勃朗特三姐妹也罢,他们就是自己的伯乐!④“毛遂自荐”的典故相比大家都比较熟悉,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当yì wú fǎn gù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⑥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唤醒心中的巨人,发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展示自己的风采,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16、根据拼音写汉字。yì wú fǎn gù

17、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8、第②段主要论述了,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②③、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是:(6分)

19、说说第④段加点词“挺身而出”、“鼎力自荐”在文中的作用:

(4分)

2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中最合适?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16.(2分)义无反顾

17.(3分)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展示自己的风采。18.(6分)每个人都是有才能的(2分);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2分);第②段是第 ③段的前提和基础(2分)。

19.(4分)“挺身而出”、“鼎力自荐”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毛遂的果敢,以此论证人要敢于自我发现,敢于表现自己的才能。

20.(5分)这段文字应放在第⑤段中(2分)。因为这段文字指出万万学不得才高八斗的姜子牙,几乎用一生的时间等待别人来发现自己的才能,与第⑤段倡导大家学习毛遂做自己的伯乐形成对比,且第⑥段第一句话承接了第⑤段的内容(3分)。

松江区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几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他们觉得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况且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同时他们认为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②其实,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

3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它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麈”。()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不胜其“繁”,民问又出现了俗休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导。“小土为坐”,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这充分说明推行简化字,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5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 政治的。“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6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一一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所以,我们千万别折腾汉字,在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提倡写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15.填入第③段画线句括号内的关联词不妥的一项是。(2分)A.即便......依然 B.尽管......还是 C.只有......才 D.虽然......仍旧 16.第③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4分)17.作者对有人提出的恢复繁体字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了反驳,他的看法大致可归纳如下:(6分)

(1);(2);(3)。18.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是。(3分)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15.(2分)C 16.(2+2分)举例论证 有力地证明汉字形态的繁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但为了人们学习和使用的便捷,在总体上由繁趋简。

17.(6分)(1)汉字形态的繁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但在总体上由繁趋简,恢复繁体字,是开历史的倒车;

(2)学习汉字要遵循认知规律,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电脑无法取代;(3)汉字不能代替政治,用简化字不会阻碍海峡两岸的统一;

(4)无论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有其独特的丰姿和风采。

(第②、③段批驳观点,第④、⑤、⑥段批驳理由,四点中任选三点)18.(3分)繁体字是美的,简化字同样也是美的。

19.(3分)我们要提倡写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第三篇:2011一模议论文

2011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汇编 议论文阅读

【海淀1】

(三)阅读《淡定是真》,完成第18-20题。(共8分)淡定是真

①写出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生逢乱世,世间豪杰贤才纷纷择主而仕,但他却静心隐居南阳十年,深入了解天下大势,潜心研究兵法战略,以天下为己任。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为刘皇叔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成为一代名相而永垂青史。诸葛亮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淡定与实现人生抱负之间的关系。然而,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诱惑,要做到淡定却不是那么容易。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在喧嚣的尘世中拥有一份淡定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财富。

②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晋代的孙康年少时酷爱学习,却因家境贫寒,晚上读书时连灯油都没有。然而正是淡定的心态使他忘却了生活的艰难,做到了心无旁骛,坚守住了对知识的渴求,内心始终葆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于凛冽寒冬中映雪苦读,最终完成了学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孙康映雪”也成为史册上一幅动人的画面。

③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淡定的心态使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在风雨大作之时,尚能高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为难得的是,因为淡定,他始终有着对品位人生追求,硬是将自己的挫折人生雕琢成为后世文人钦慕的生活坐标。

④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当世人面对纷繁的诱惑不能自持、随波逐流的时候,心怀淡定的人却决不如此。居里夫妇发现镭并提炼成功以后,镭将用于治疗癌症,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因此不申请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放弃发明所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可见,拥有了淡定的心态,面对名利就会不为所动,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人生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⑤失去了淡定,面对生活的艰难,战而胜之的勇气就会消失殆尽;失去了淡定,面对事业的不顺,坦然的心境就会不知所踪;失去了淡定,面对名利的诱惑,崇高的追求就会迷失于庸俗。所以,朋友们,请珍惜这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拥有淡定的心态,活出人生的真性情吧!18.文章第①段举出诸葛亮的事例体现了淡定怎样的作用?(2分)19.阅读②④两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4分)

20.根据文意,请在列语句中选择最适合的一句填在第③段划线处。(只填序号)(2分)①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③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答案:

18.答案示例:淡泊宁静的心态是树立与实现人生远大目标的必要条件。(2分)19.答案示例:

淡定的心态可以使人忘却生活的艰难,做到心无旁骛,坚守住了对目标的追求。

淡定的心态面对名利不为所动,就会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共4分。每一问答案2分)20.②(2分)

【东城1】阅读《要讲三种话》,完成第20-22题。(8分)要讲三种话 张保振

①如何讲话,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玉;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领导者的讲话要体现新形势下执政的水平和能力,适应网络和信息时代人们工作节奏更快、思维更活跃的特点,不仅要思接千载、继承传统,更要视通万里、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讲三种话,即短话、善话与民话。

②短话,特质是短,要义是至。至,就是讲话达到了言之极的地步:加一字,太详;减一字,太略。短也是讲话抓住了“牛鼻子”,点到了要害处,让人听着“过瘾”,用着“解渴”,而非云里雾里,听着洋洋洒洒,想想一无所获,要干无从下手。有道是“至言不繁”,正因为言之不繁才短,但短并非空,而是言之有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话,[甲]。而要讲这样的话,必须了解群众需求、打牢理论根基,否则,很可能是言不对路,底气不足,致使讲话这个“产品”一路贬值。

③善话,特质是善,要义是悦。悦,就是要让听讲话的人快乐起来、兴奋起来,以达到感情交流、情绪共振、目标共赴的目的。孟子《梁惠王下》说得好:“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就是取老百姓听着高兴的悦耳之言。只有悦耳,才能入耳;只有入耳,才能入心;只有入心,才能同心。反之,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miǎo miǎo 小看对方),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悦耳之言并非是“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之言,而是言近旨远、文简意明之语。这也正如孟子在《尽心下》中所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善话,[乙]。悦耳之善言,就是要从老百姓的身边事谈起、生活事说起,并由此及彼、由表到里,把百姓身边事与国家大事有机联系起来,把群众当前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自然对接起来,从而你欢我欢大家欢,你心我心一条心。

④民话,特质是民,要义是鲜。鲜,就是讲话要新鲜、新美、鲜明。古人说得好:“鲜,谓新华也。”要让讲话生动感人,用语不“新华”不行,而“新华”之语多出自老百姓的口中。最近几年,新的流行语不断涌现,网络语言不断刷新,老百姓的日常用语更加丰富多彩、时尚新鲜。如果不适当吸收这些新鲜词汇,讲话就很难引起共鸣,更难吸引“粉丝”。民话,[丙]。要达到这一点,离不开深入民众,拜民为师;离不开读报上网,熟记民语;离不开善问敢疑,头脑过滤,让那种浅中见深、平中见奇、常中见险、陈中见新、朴中见色的民话、鲜话、家常话进入到自己的讲话中,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使听言者咀嚼有味,方能收到吐言贵珠玉、讲话回风霜的效果。(有删改)

20.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21.阅读②-④段,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实际上是管用的话、有效的话。②应是鲜活生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话。

③就是关乎国家和老百姓利益、让老百姓入心的话。[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两处引用孟子的话各有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

20.3分 领导者要讲短话、善话与民话。21.3分 [甲] ① [乙] ③ [丙] ② 22.2分 答案示例:

引用《梁惠王下》中的话说明要说老百姓听着高兴悦耳的话;引用孟子《尽心下》中的话说明要说言近旨远,文简意明之语。

【西城1】

(三)阅读《包容》,完成第20~22题。(共8分)包容

①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古老的中国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两句话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包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地球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②包容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气度。【甲】中国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要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包容没有一定的智慧和气度是做不到的。蔺相如正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气度,包容了廉颇,才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③包容体现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乙】越王勾践可以忍受卧薪尝胆的苦楚,却在灭吴后下令诛尽吴国宗室。齐王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但在统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

④包容收获一种幸福,一种财富。【丙】因为包容而获得他人感激是一种幸福,因为包容而砥砺自己的韧性,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曾多次被打倒,但他却从没有记恨过,相反,却带领亿万中国人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邓小平的幸福与财富,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幸福与财富。

⑤当然,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纵容。无节制的纵容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隐忍不发。忍是刻意的制怒和压抑,迟早有爆发的一天。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却,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虽然不赞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⑥包容是海纳百川,包容是厚德载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宁静致远。当今世界冲突不断,“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是我愿!20.第①段中引用法国雨果的名言和中国的俗语意在表明__________。(2分)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②佛经有言:“一念境转(一念之间的变化,就会导致事情的结果完全不同)。” ③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

【甲】处应填:_____ 【乙】处应填:_____ 【丙】处应填:_____ 22.根据第③段观点与事例的关系,在第③段横线上续写一段话。(3分)参考答案: 20.①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

②包容,是地球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评分标准:共2分。共2个要点,每点1分。)

21.【甲】③ 【乙】② 【丙】①(评分标准: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2.答案示例1: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包容;越王勾践懂得隐忍,却不懂得包容;韩信虽受“胯下之辱”,却能“不计前嫌”,这正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体现。

答案示例2:显然,与勾践相比,韩信的做法更能体现出做人的修养和境界,这种包容的态度也更能得到后世的尊重。(评分标准:共3分。照应观点1分,体现材料与观点的关系1分,材料的比较1分。)

【朝阳1】阅读《成功无学 幸福有道》,完成第21~23题。(共8分)成功无学 幸福有道

①如今,走进书店,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②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③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④古往今来,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⑤成功在于坚持。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平三个小时,坚持十年。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⑥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增后劲。【乙】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做事。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⑦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欲望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⑧成功胜在能吃苦。【丙】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⑨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上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

21.文章第①~③段中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超过25个字)(3分)22.阅读第⑦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成功贵在有静心”。(2分)

2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②“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③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1.答案示例:要向庸俗“成功学”说不,要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共3分。“向‘成功学’说不”1分,“探寻真正成功规律”1分,字数1分)

22.答案要点:①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②静心才能迈向新的成功。(共2分。每点1分)

23.② ③ ①(共3分。每空1分)

【丰台1】

(三)阅读《意识比能力更重要》,完成第20—22题。(共7分)意识比能力更重要

①很多人认为,成功是要有许多先天能力的,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成功的最本质要素,不应该用能力来描述,因为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比如对创业者来说,不可能在创业前就具备成功所需的“十八般武艺”,而需要在创业过程中历练成长。能否尽快掌握这些“武艺”,关键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备获取这些能力的意识,而且在长期的创业历程中坚持这些意识。②当然,要把意识转变为能力,需坚持不懈地、有目的地去提升改造自己。我一直认为,在宇宙自然大规律的框架下,特别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领域,有时是“意识决定存在”。有了强烈的意识,才能促使主体去不断改进。正如有了爱迪生才有电灯,有了艾菲尔才有艾菲尔铁塔,有了瓦特才有蒸汽机一样。正是因为他们都有那种努力探索的意识,所以当机遇到来,才不会错过。那么如何具有强烈的、积极提升改进的意识呢? 

③首先要有【甲】的意识。一般认为好的创业者应该是善于发现商机的人,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遇呢?是那些习惯创造梦想的人。梦想会指引他去寻找、捕捉机遇,并将机遇转化为恒久追求的事业。伟大的事业一般都源于伟大的梦想。当微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提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梦想:让计算机进入家庭,并放在每一张桌子上。进入21世纪后,微软又提出新的梦想:通过优秀的软件赋予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用任何设备进行沟通和创造的能力。伟大梦想的指引,是微软之所以成为伟大公司的根本原因。

④再则是有【乙】的意识。任何事业,光有一股狂热激情,哪怕是再持久也不够,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补充自己不足、提高自身水平的强烈意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就必须勇于突破专业、职业、年龄、性别、环境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以孩童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凡是有益于自己事业的东西,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⑤另外要有【丙】的意识。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只有一个,但通往罗马的道路却不同。每一个创业者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成功的荣耀是相同的,但每个人成功的方法和历程却千差万别。创业者的经历、环境、素质、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各不相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尽相同,必须要靠当事人的创新与突破,才能开辟一方新天地。离开创新和创造,创业就是一句空话。

⑥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不是他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而是要具备改变他人及环境的强大意志力和自信力,然后再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朝着一名成功者应有的素质与标准前进。因为,只有成功者有“心”,成功才可能降临。(作者黄鸣,原文有删改)

20.阅读第①段,简要分析作者认为“意识比能力更重要”的原因。(2分)21.第②段中列举爱迪生、艾菲尔、瓦特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学习新知、进取提升 ②创造梦想、发现机遇 ③突破陈规、创新创造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0.因为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要掌握能力首先要具备获取能力的意识。(2分)21.证明只有强烈的意识,才能促使主体去不断改进。(2分)22.【甲】②

【乙】①

【丙】③(共3空,每空l 分)

【石景山1】

(三)阅读《教养的证据》,完成 20-22小题。(共8分)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①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如下:

②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③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④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20.结合全文,说说教养的证据是什么。(2分)21.结合第②段,将下面对本段论证过程的分析填写完整。(3分)首先,提出了 ①的观点,然后从反面论述了 ②,最后从正面论述了 ③。22.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参考答案:

20.①热爱大自然,②对人类优秀品质充满敬仰之心。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21.①热爱大自然是教养的首要证据②不敬畏自然的人,会因蒙昧狭隘、盲目傲慢而给人以缺乏教养的印象

③懂得与自然协调相处的人,才会充满爱心,从而具备最基本的教养。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2.①一个人身上可以有一些陋习,②但是不能强迫所有的人都放弃高尚屈从陋习与伪善,③更不能认为这个世界上只应有陋习。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昌平1】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题。(共8分)

①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②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很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甲】

③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乙】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④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丙】

⑤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⑦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足球的热闹,晚会的热闹,酣睡的香甜,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20.阅读文章,说说为什么“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4分)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②上珠穆朗玛峰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③吃现成的肉当然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文章第⑦段列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的事例意在表明。(不超过15个字)(1分)参考答案:

20.答案示例:“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能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快乐;能使人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共4分。每个要点1分)21.【甲】③ 【乙】① 【丙】②(共3分。共3空,每空1分)22.答案示例:读“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拒绝。(共1分)【顺义1】

(三)阅读《三思而行》,完成20—22题。(8分)三思而行 季羡林

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竞谁是谁非呢?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中间、结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Darauf_galngertum,意思是“说干就干,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删改)20.文章第②段中列举《论语正义》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21.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孔子主张“再,斯可矣”,本文作者是怎样解释孔子的这一主张的?(3分)

22.文章最后说“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作者的依据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

20.是为了说明二千六七百年以来,“三思而行”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3分)评分:本题3分

21.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评分:共3分,正反面思考 2分,比较 1分)

22.①自己的切身体会,证实多思有时会使人懵懂而误大事。②举昔时德国法西斯信徒“说干就干,不必思考”的材料,申明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更不行。评分:共2分,每点1分 【大兴1】

(三)阅读《论实践》,完成第20-22题。(共8分)论实践

①实践指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甲】 ②实践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增长才干的重要源泉。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无用的;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乙】即仅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真正精通学问,必须亲自去参加实践。

③实践,是一个人探求真相,追寻结论的唯一途径。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苏轼实践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④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下临深潭。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众说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天晚间,苏轼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石钟山的绝壁下面,只听水上不停地发出噌吰的声音。苏轼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微波流入,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又发现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浪吞吐,发出款坎镗嗒的声音,与刚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歌钟演奏一样。至此,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⑤实践,是一个人历尽艰辛、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丙】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况,就不能带领当地百姓建成泽被后世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毕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发明活字印刷术,从从而实现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⑥注重实践,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中华文明的创建和高度发展,与重视实践、深入实践密不可分。先人们注重实践的好作风,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下来并继续发扬下去。

20.阅读文章第③~④段,指出苏轼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的主要原因(2分)

21.阅读文章第⑤段,选择其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其为什么能够证明该段观点。(3分)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陆游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③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0.答案要点:苏轼没有轻信别人的说法,而是带领儿子苏迈亲身到石钟山下探寻。(共2分。“没有轻信”1分,“亲身探寻”1分)21.答案示例:

司马迁游历山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写出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1分)可见他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他的亲身实践。(1分)这样恰好能够证明该段观点——“实践,是一个人历尽艰辛、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1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具体采分点见答案标注)22.【甲】② 【乙】① 【丙】③(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房山1】

(三)阅读《创造发明,你也行》,完成第20——22题(共7分)创新发明,你也行!蒋建科

①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需要破解的技术难题都存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很多人身上都隐藏着创造的潜质。只要处处留心,多动脑筋,刻苦钻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照样能在创新发明中大显身手。

②【甲】被誉为“光明之父”和“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一生完成了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白炽灯、电影放映机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大发明家只上了3个月的小学。被恩格斯称作“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的“珍妮纺织机”,其发明者哈格里沃斯原本是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天,他不小心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无意中发现原来水平放置的纺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他从中得到启示: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几根纱吗?经过无数次尝试,他终于制造出装有8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比旧的纺织机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③【乙】内蒙古工人王俊斗醉心发明创造几十年,发明了8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22项获得国家专利,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农民王衡曾目睹一次惊心动魄的矿井水害抢险,看到一火车皮的大豆被倒入矿井时,深知种粮艰辛的他非常痛心,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在国内1000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成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丙】 ④“小人物”成就大事业,小项目孕育大创新。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就中,有75%来自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小项目。人们司空见惯的拉链,怎么看都不起眼,却在美国《世界科学》杂志1986年评选出的“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发明”中,位居榜首。

⑤当然,与那些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专门实验设备和国家支持经费的科技人员相比,普通人的发明创新之路无疑更为坎坷,需要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挫折和艰辛。

⑥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需要一大批专门的科技人员,更离不开亿万普通人的热情参与。创新发明,你也行!

20.小人物如何才能创新发明?(2分)

21.简要分析③④段中分别列举王俊斗的例子和美国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就数据各有什么作用?(2分)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据了解,目前全国像王俊斗这样的民间发明人有100多万,我国的专利有65%来自民间发明人。

②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③在我国,类似的成功范例也不在少数。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0.要处处留心,多动脑筋,刻苦钻研。评分:本题2分。

21.列举王俊斗的例子证明“小人物”能够成就大事业;列举美国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就数据证明小项目孕育大创新。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22.② ③ ① 评分:本题3分。

【怀柔1】

(三)阅读《苦乐年华是职业生涯第二定律》,完成第22~24题。(共8分)苦乐年华是职业生涯第二定律 史宪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到爱好的范围,再进一步缩小到能乐在其中的范围。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本质,乐在其中是根本。所谓乐在其中就是别人看他在吃苦,而他自己却感到十分快乐。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到“爱好”的范围,再进一步缩小到能“乐在其中”的范围。

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本质,“乐在其中”是根本。所谓“乐在其中”,就是别人看他在吃苦,而他自己却感到十分快乐。

所以,我们把“苦乐年华”列为生涯规划的第二定律。

毛泽东乐于做教师,最终成为革命导师。基辛格乐于做会计,最终成为了美国会计——他象做会计那样算计着美国该不该从越南撤军——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美国的战略利益。亨利·福特乐于拆装机械,最终以生产流水线的强大优势缔造了汽车王国。

怎么才算乐呢?著名的孔子学琴故事告诉我们:【甲】是知之,【乙】是好之,【丙】是乐之。所以,第二定律的第一推论是:获得知本是乐在其中的标准。

把苦乐年华落实到具体的创业项目分析中,就是第二定律的第二推论:三环定位。

分别画三个圈:自我所乐、市场所需、对手所苦,三个圈交集就是创业立项之地。

你的所乐就是产品,客户所好就是市场,对手所苦就是对手因不能吃苦而逐步退出竞争。

苦乐年华告诉我们,苦是乐的外包装,能吃得了那个苦,就能打开那个甜乐世界。所以,追求享乐的最佳方式是探求那种没有苦感的吃苦。

知本主义时代,诞生了一个大行业——经验再造或称知识管理。

在这个未来极大的就业与创业战场上,谁将如鱼得水?是那些乐于思想交互的人。

乐于思想交互——不仅自己热爱思想,更热爱别人的思想。

要知道,能够静心倾听、理解、分享别人的思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那些天生就爱听别人讲话,那些总是给下属充分发言机会的领导,那些总是关注领导意见的下属……,用别人的思想去指挥别人,这是新一代成功者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22.文章划线段落引用毛泽东、基辛格、亨利·福特三个事例意在表明。(不超过20个字)(3分)

23.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出“在这个未来极大的就业与创业战场上,谁将如鱼得水?是那些乐于思想交互的人。”的理由。(用原文回答,不超过30字)(3分)24.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2分)熟练弹奏 魂识作者 理解内涵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2.无论哪一行,只有乐在其中,才有更大发展。(本题满分3分,一点1分,超过字数扣1分)23.热爱别人思想,静心倾听、理解、分享别人思想,用别人思想指挥别人。(本题满分3分,一点1分,超过字数扣1分)

24.【甲】熟练弹奏【乙】理解内涵【丙】魂识作者(本题满分2分,填错一点扣1分)【门头沟1】

(三)阅读《小善大爱》,完成第20—22题。(共8分)小善大爱

①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唧嘴,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过断桥,如果你不经过,提醒一声也是善良。

②这些话是朴素的,如同泥土,却厚德载万物;这些举动是细小的,如同白雪,颗粒晶莹并衬托高洁。

③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阻止,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满腹经纶,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偷工减料,保持自警的心,为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④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却能交相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这些小善,其实很简单,琐碎而又平常,世俗而又平凡,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即可。这些小善,宛如寒冬时节墙角边的朵朵腊梅,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让我们对温暖的春天保持【甲】。

⑤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还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些小善是一种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如同台阶,一步一步把做人的美德送往高处;那些小恶,亦如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两块小石头,只要关键部位稍微有所松动,就能乘着歪风导致整座雪山的坍塌,心灵底线的溃败。

⑥生活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做十件善事,他不一定记得住,但是只要你有一件恶举,他或许就记住了你。这是本性使然。所以,一个人若要改变自我形象,当从戒恶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以此树立口碑;当从改变内心开始,积累小善成大善,以此规范德行。

⑦乾坤朗朗,芸芸众生,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生活的每时每刻与身边的人事、草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乙】的联系。也可以这样说,看得见的小善,是让自己活得快乐的一种涓涓细流,也是让身边的人活得无忧的一种社会责任。自我的小善产生的小快乐,常常带动了周围世界的快乐,而周围世界的幸福也【丙】了我们个体的幸福。

⑧小善是一种爱的衍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涟漪。善良,其实很简单,如同最简单的那道数学题“1+1=?”,在不同的心灵世界就能产生不同的答案。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每个人付出一份小善,我们就能得到多于两份的爱以及这些爱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光辉。(摘自《演讲与口才》)20.阅读选文,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A.渲染和扩大 B.整体和局部 C.信仰和力量 D.渲染和扩散 E.偶然和必然 F.信服和力度

21.请结合文中第①段和第③段的内容概括写出“小善”体现在(1)和(2)两个方面。(2分)

22.请结合文章内容,指出作者提倡“小善”的三点理由。(3分)参考答案:

20.【甲】C 【乙】 E 【丙】 A(共3分。共3空,每空1分)21.答案要点:①生活琐事 ②社会公德(共2分。共2点,每点1分)

22.答案要点:①因为付出小善可以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②可以培养我们的良好习惯并成为美德,即积累小善成大善;③可以让我们快乐并带动周围世界的快乐,进而感受幸福。(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密云毕业】

(三)阅读《读书使人优美》完成20—22题。(8分)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20.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2分)

21.阅读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3分)22.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3分)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竟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达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参考答案:

20.答案要点(共2分):为引出下文自己的观点作铺垫,使读者在触目惊心的同时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21.答案要点(共3分。每点1分):

①读书可以让人养成专注、恭敬和倾听的习惯,可让人倍添神采富有魅力; ②读书可以让人学会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

③读书可以让人有自知不狂妄,恰如其分地表达,让人更光艳夺目。22.答案要点(共3分。选用什么1分,理由2分):

①选用材料一,因为它用古人读书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事实胜于雄辩。②选用材料二,这段文字引用苏轼的名言,可以进一步增强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说服力。【平谷1】

(三)阅读议论文《学问的功用》,回答20——22题(共8分)学问的功用

①一般人常埋怨现在的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仅看成“读书”。此外,与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常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账、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的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评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甲】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乙】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

②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追求利禄的工具。【丙】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中学毕业的儿子去谋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是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是“得鱼忘筌”(筌:捕鱼的竹器)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③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学问是为生活,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荒芜。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所以衡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20.第①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21.根据文意,将下面的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

②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

③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作者引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得鱼忘筌”意在表明什么?(2分)参考答案:

20.学问在应用于事业和谋求职业方面的狭义作用。(共3分,“应用于事业”、“谋求职业”、“狭义作用”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21.③ ① ②(共3分)

22.青年学生对学问的功用的认识是错误的。(共2分,意思对即可。答“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给1分)

【通州1】

(三)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共8分)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甲】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④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⑤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乙】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⑥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⑦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丙】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⑧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20.文章第③段写读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扉页的题记受到深深感动是为证明。(用原文回答)(2分)21.依据原文解释句中加点词语。(3分)

(1)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2)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1)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

(2)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3)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1.(1)“轻”不是轻浮,是无功利性的。(1分)(2)“无用”其实是更大的作用,即渗透、陶冶、提升境界、体现价值。(2分)

22.【甲】(1)【乙】(3)【丙】(2)每空1分。

【延庆1】(三)阅读《伯乐就是你自己》,完成第22—23题。(8分)伯乐就是你自己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去做自己的伯乐吧!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并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才成为当代著名的作家。可以说,他就是自己的伯乐!

④战国时赵国的毛遂地位卑微,却自信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键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自荐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正是因为人们钦佩他的自信和自荐。可以说,他也是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就应该像贾平凹和毛遂那样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做自己的伯乐。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就会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⑥人们常常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常常羡慕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和争取。那么,让我们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发现自己、赏识自己,把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发扬光大,成就自己千里马的梦想。

22.第①段韩愈的话和第⑤段姜子牙的事例有什么联系?它们各自作用是什么?(4分)23.简要分析②至⑤段的论证过程。(4分)参考答案:

22.韩愈的话是反面观点,姜子牙是反面事例,相互照应。(2分)作用是用反面观点引出正面观点,用反面事例与正面事例进行对比。(2分)

23.要点:第②段引罗宾的话证明要做自己的伯乐的观点。第③段用贾平凹的话和事例、第④段用毛遂自荐证明要做自己的伯乐的观点。第⑤段总结前两段,并举姜子牙的反例证明要做自己的伯乐的观点。(每段1分,共4分)

【燕山毕业】

(三)阅读《生命的三分之一》,完成21——23题(8分)生命的三分之一

①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的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

②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的浪费掉。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

③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上有下面的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④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做了注解,他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⑤这就很清楚了。原来我国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国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学地、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而且我们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对于日班和夜班的计算方法。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作半天,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⑥对于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但历代的劳动者如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⑦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还写道:“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有的人一听说秦始皇就不喜欢他,其实秦始皇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人物,班固对他也还有一些公平的评价。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习的情形。⑧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如:“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在这里,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⑨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⑽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作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邓拓 有改动)21.选文要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2.都是来自班固写的《汉书》中的材料,《汉书•食货志》与《汉书•刑法志》两则论据材料可以调换顺序么?说说你的理由。(3分)

23.结合文章内容,试为本文补写一则论据,并作简要说明。(3分)参考答案:

21.珍惜时间,特别是珍惜晚上的时间,是一个人是否严肃认真地对待生命的一个标准。(评分:2分)

22.不可以。《汉书食货志》叙述普通劳动人民珍惜时间的事例,《汉书刑法志》叙述代表大政治家的秦始皇珍惜时间的事例,两者与第②段末一句“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一句的总起下文顺序相照应,同时与第⑥段的承上启下过渡相关联。所以不可以调换。(评分:判断1分,解释理由2分)

23.材料略;补写论据需要扣住珍惜时间这一主题,进行说明时能够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体现论证思路。(评分:3分,论据材料1分,简要说明2分)

第四篇:2018届朝阳一模-议论文标杆文

2018届朝阳一模作文---名言警句的启示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①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位前贤说的名言警句能给你什么启发?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为中国

也为全人类(48分)

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承担起新时代中国人肩上的重担,才能接好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接力棒?

看着虎门的滚滚沸水和洋人的鸦片大烟,林则徐爆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语。是的,爱国是一个人的基本情感,更是我们中国人最起码的品质。唯有国家富强,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一旦国家破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除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叹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飘零之外,我们个人还会有些什么呢?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的大义面前舍弃自己的“小日子”,为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这份力既体现在鞠躬尽瘁,为中国天眼耗尽毕生气血的南仁东身上,也体现在蔑视危险随蛟龙号下潜到深海的唐嘉陵身上,更体现在抛弃安逸,一心为农村信息化发展脱贫致富的秦玥飞身上。他们既拥有中国士大夫“立德、立言、立行”心有祖国的操守与担当,也拥有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与决绝。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为祖国做贡献,更要心系世界,兼济天下苍生。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天下不仅是中国人的天下,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天下。不要只着眼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发展祖国的基础上更要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美国人司徒雷登为战乱的中国建立起一座文化的殿堂;德国人马克思为全世界受苦受难的无产阶级同胞们指明了方向。他们早已不只属于一个国家,他们是全世界人民的骄傲。地域界限并没有遮挡住他们长远的目光。他们眼中是一个和平、幸福的人类大家庭。我们中国人也应如此,“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然,把发展国家和兼济天下结合起来,何乐而不为呢?“一带一路”在为国家经济提供新增长点的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各国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告在为中国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的同时,也让处在战火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新时代的中国人已经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与责任。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更应该铁肩担道义,舍小我成大我,为国家的富强和人类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876字)

布衣之志(48)相比华服,布衣显得有些粗陋。在古代,布衣意指出身平凡、地位平庸的乡野之人。但同时,“布衣”也是那些蛰伏于市井、才智又高于常人者的自谓。

布衣之志,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曹刿身为乡野平民,国战在即,毅然挺身进谏。乡人劝阻他 “又何间焉”,他却心系国家,坚持劝谏,更不畏艰险,亲赴战场,最终以“一鼓作气”、爱民护民的计策助公克敌。

身为布衣,国家安稳则恪守本分,世间动荡则自任济世之责、自怀当世之志。布衣之志,亦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诸葛孔明隐居茅庐,“本为布衣,躬耕于南阳”,可当“天下三分”、“危急存亡之秋”出山的卧龙便一心为主,穷尽其才智心力,光复汉室。

身为布衣,绝不因国家危亡就避世推诿,绝不因世间太平就贪图享乐。布衣,并非胸无大志,而是淡泊于外,涵养于心。杜甫居于“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茅屋,身着“冷似铁”的衣服,仍吟出了“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陵”的自荐之诗,渴望像稷辅佐尧一样助建盛世,仍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号,祝愿天下布衣安康。

布衣以天下为己任,而如今社会上的人们却追求“华服”,不愿换上“布衣”。与鲁迅的“无尽的远方,无限的人和事,都与我有关”相反的,是现代“看客”的麻木冷漠,见老人摔倒不扶,见苹果车翻倒哄抢。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相违的,是“精英利己主义者”的明哲保身,生意失败卷钱走人、楼房失火只顾自己逃生。

民族危亡、社会诸事,都“与我有关”,这才是新世纪的我们应树立的信仰。做一介布衣,淡泊名利,安守清贫,心系国家,胸怀天下。

承担民族责任的重要性(47分)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足以见得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感,而承担起肩上的这一份道义,于古于今,对于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

承担民族责任,能够维系国家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发展。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张元济,以教育为己任,建起涵芬楼,在动荡的年代里,沉下心来搜集、整理着古籍,期盼着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为了国家天文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了国外的高薪,回国就任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台副台长,为“中国天眼”奔波,为“中国天眼”奋斗,终于造出了这一领先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由此可见,承担起民族文化的责任,并加以付诸实践,能够维系我们国家、民族的文化,也能够促进其发展。因此,承担起民族文化责任,是我们国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十分重要。

承担民族责任,能够一定程度上维系国家、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雨果奖得主郭景芳,在科研之余创建童行书院,尝试以商业项目的形式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刘震云的妻子郭建梅在北大法律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公益律师,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耶鲁毕业生秦玥飞,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为农村发展探索新道路。他们都在竭尽所能地为这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努力着,并取得了成绩,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像他们一样,承担起民族社会责任,认识到民族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维护公民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承担民族责任,能够推动国家制度的发展。铁肩担道义的谭嗣同,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中依然放弃了生的机会,选择为了自己的变法事业而献身,“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即使面对着鬼门关,他也丝毫不会犹豫。最终,人们逐渐地被诸如谭嗣同这样的烈士唤醒,甚至清政府也自惭形秽,相继发起新政及预备立宪。由此可知,承担民族国家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十分重要,能推动国家发展。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相对轻视自身的利益,而去承担民族、国家的责任,这样对于国家的文化、社会等方面会有着或多或少的积极影响,推动国家发展。承担民族责任感十分重要,应该人人去做。

人人都需心怀天下(46分)

风云变幻之中,总有人坚守正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都体现出一种关注天下兴亡,我认为,人人都应有心怀天下的精神.心怀天下,是一种将目光由”小我”转向”大我”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舍小家顾大家,关注国家利弊,诚心为国的勇于发声的家国情怀.古有韩愈直笔进谏劝拒佛骨,今有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揭露国家积弊与软弱唤醒麻木国民,亦有左拉为人权高呼与政府对抗。有许多心怀天下的人,他们以对国家对人民深切的热爱融入血液,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他们勇于发声直指社会积弊而不惧怕被黑暗吞噬,正因他们有着心怀天下的觉悟与对国家深切关心,黑暗才得以剔除,社会才得以进步。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我们的社会,承担起促其发展的责任。诚然,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时代洪流前我们每个人的声音都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正视社会积弊敢于去发声去质疑,势必会有更多坚定的声音加入我们。我还记得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毅然唤起希腊民主政治的高潮;我还记得高尔基为文化纯洁性呼喊时的勇气带领各位文化家去保卫文化不被政治化;我还记得闻一多面对枪口的坦然与众多民族战士一起推动了民族解放热潮的兴起;我还记得鲁迅一笔为利刃为铁屋子的碎裂做出巨大贡献。心怀天下,发出变革的怒吼,才会唤醒尚未觉察的人们,众生齐鸣。而人们的高呼势必汇做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刺破黑暗与腐朽,剔除社会的积弊,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时代。

而若无心怀天下的人,我想那将十分可怕。人们都是麻木的看客,是明哲保身自顾自己的自私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社会又该有多冷漠?那时“小悦悦”事件、“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将不再只是个例,我们的社会又将被如何的黑暗笼罩?又将被如何的冷漠冰冻?人们将如何形如陌生人?那时恐怕便是一个民族的末路。

故在今日,我们应当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心怀天下,为我们的社会去贡献我们的力量。面对积弊,面对黑暗,勇于发声,去传播社会正能量,唯有这样,世间的冷漠才可消融,洞察积弊人的头脑才可清晰地面对这个世界,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可繁荣。

心怀天下(46分)浩渺苍穹之下,有人明哲保身,有人心怀天下,于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箴言彪炳青史,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激荡人心。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而今日的我们亦需要心怀天下。

心怀天下及以国家乃至天下的利益为先,小我的祸福置后,为此敢作敢为敢于发声,恰如韩愈纵使知道触怒龙颜也要谏迎佛骨,为天下无悔于遭贬。这亦正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所在。

一方面,效力于天下有利于我们自身。论语有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若想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便不能认为天下乃事不关己;另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正如范仲淹先忧后乐留名千古,王安石大加改革功勋卓著,欲实现人生价值首要是心怀天下。

而更为重要的是,心怀天下有利于社会乃至时代的发展。左拉无畏强权控诉国家罪行,史怀哲奉献一生,挽救无数生命,李敖直言抨击专制……他们有的放弃了优渥的生活选择献身,有的无畏权力的压迫为民揭露,却是殊途同归,秉承着心怀天下的信念推动社会历史的进程。反之,若每个人只着眼于“小我”的利益而漠视天下大义,恐怕将是万马齐喑,乌云压顶的景象,国家也将在沉默中走向衰亡。

纵观天下,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仍然存在,无数人沉沦于权力与资本的控制,却将历代先贤耳提面命的家国天下之置之于不顾,或出于畏惧不敢发声,或出于冷漠不愿作为。长夜漫漫,我们确实需要燃灯者了,去点燃心怀天下的灯塔,照亮众生的灵魂。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从自己做起,以天下为己任,打破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将天下的尊严与王小波所谓的“个人尊严”放在一起,并告诉身边的人“心怀天下”!

责任与担当(46分)

两位前贤的话告诉我们:要有责任,心怀家国天下,要有担当,站在大义一方做出抉择而不苟且于自身安乐。正是责任与担当,让个人渺小的生命迸发出绚丽的光芒,让社会进步。

中国士大夫精神中的责任意识源远流长。古有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掷地有声之言,近有鲁迅“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的振聋发聩之声。这不只是个人道德的体现,更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人和人不是一座座孤岛,在充满联系的世界上,只有拥有一份大局观和责任感,才能实现更高远的人生价值,才能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而当我们肩负责任,想要付诸实际时,可能面临个人利益与大义的艰难抉择。这时我们要有所担当。韩愈看到理佛乱象、忧国忧民,上《谏迎佛骨疏》却是“一封朝奏九重天,西贬潮州路八千”,可他明白,不能苟且于自身安乐,应是“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也是因言获罪,可即使是流放,迫害也消磨不掉他为俄罗斯良心发声的决心。这份担当的勇气与坚韧来源于内心的信念,正是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当我们把信念坐标建立在国家大义上时,个人的得失乃至生死在我们看来也就并非生命中的头等大事了。

庄子有言:“朝菌不知晦朔”,其实,我们个体的生命与时间长河相比也是渺小如斯。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没有意义。当我们挑起责任与担当的重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时,我们的生命便同千千万万的生命、人类的文明连在了一起,拥有永恒的意义。

当今社会,更需呼唤责任也担当,“佛系青年”的流行,“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蔓延,误导着人们陷入极端的个人主义,陷入萨特所言“他人即地狱”的荒谬。然而,我们也有榜样的力量。“耶鲁村官”秦玥飞,设立童行书院的雨果奖得主郝景芳,他们在尽自己之力为社会更多人服务!南仁东、屠呦呦等科学家,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终生致力于科研,他们有着助力国家兴亡发展的担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身为青年人,我们也要拥有责任与担当,如鲁迅所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青山一道同风雨(46)群体孕育着个体,个体代表着群体。正如国家、民族与人民之间的血脉相连。国家的繁荣昌盛除了幸运的人民,而人民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国家与人民之间是骨肉相连的。因此,国家要保护人民,作为人民更要捍卫国家,共同携手,青山一道同风雨。

作为人民,古之先贤早就教会我们如何去做。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是的,跟随国家与民族是我们的义务。当年崇祯帝自缢,清兵君临城下,柳如是劝说钱谦益投河殉国。钱谦益沉默不语,试了下池水后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却“奋身欲沉河水中。”她是“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繆鼓瑟之小妇”,但她精神之自由,思想之自由和面对国破家亡时的决绝和坚定时令人感动不已。相反,钱谦益却在国家危难之时腆面趋降,选择苟安,最终换来的也只有世人的不齿与唾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家受难之时,除了跟随国家,我们更应想办法拯救国家。正如不屈的林昭,她是北大的骄傲,是国家理想的殉道者。她以如此娇小的身躯爆发出凛然的呐喊声,在几乎整个民族都陷入盲从的狂热时代,她以鸡蛋碰顽石的力量,一袭青衫,满腔热血,用良知拯救着整个民族。林昭俯仰无愧,她可对世人,可质天日,她以一己之力实现着与国家“青山一道同风雨”。

面对金兵入侵,说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文天祥,、;陷入囹圄之中却依旧坚毅喊出:“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的遇罗克;高声喊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历史之璀璨与震撼,一刻不停地在教导着我们作为人民,如何捍卫自己的国家。人之所为,深刻的镌刻在历史的天空,铭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明白,人民,少年,应与民族与国家,青山一道,同风雨。

少年自强志在天下(4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守国需坚定不移的心性,真材实料的能力,更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气。作为少年,当安自性,成自才,立自志。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当今社会,我们大多安于现状,惯于享乐,社会反而失去了古时文人士大夫之骨气。观古书,我们似乎仍能窥到其风姿卓越。如《诗经》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又如文天祥“一片丹心照汗青”的守国舍身,只有国家的安稳,方可使百姓安居乐业。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当以安吾性为任,诚为人生一历练。

匹夫非众人,而乃有能力之人。成自才方能应对各类情况而淡然处之,不惧,不乱,认真努力的读书,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在未来有发挥作用的机会。圣人仲尼弟子三千,传道授业,用自身的底蕴成就七十二贤人,其晚年,整经典,编注解,为后世留下传世之作,以利于万世春秋。其才非一朝一夕可成,其力也无法复制。少年应习其精神,创新发展,关心世界,与时俱进。

安自性,成自才的根本在于立自志。毛泽东有诗言:“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所述正是我辈之朝气,之潜力,此时的毛泽东早已立下志向,国家动荡不安,他却能以青春之朝气,坚定前行,更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虽然现在国家安定,但时代在进步,日后的国家安危在于信息、数据、经济等多方面触及不到而又真实存在的领域。

我辈于顾、林两位先生的名言中得到启发,只有志、性、才三全,才能抵住福祸的利诱,坚守本心,创新发展,具有大局意识与前瞻性。太平盛世也有领域竞争,国家的强盛与否,在于每个人的骨气之刚,谨记,少年强则国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5分)某香水品牌曾推出过一款香水,名为“北京”。打开瓶来,并非我所想的,紫禁城里,胭脂粉黛之沁人香味;也不是庄严肃穆的千古名胜长城所蕴藏的烽烟之味。而是带着淡淡刺鼻气息,却又有些熟悉的味道——雾霾。

原来雾霾已成为了北京的标志性味道。也难怪,现在抬头望去,远处的建筑业难以看得清晰。曾有段时间,网络上关于雾霾的负面新闻评论爆满。而在众多“键盘侠”中,又有多少人在出发其不满的同时,着眼于自身的生活习惯,帮助环保呢?

人们只顾着评论现状,在对现实的不满中抒发自我,而没能想想自己该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让社会变得更好。哪怕只是少开一天车,这样的小举动,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或许有人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太过薄弱,是改变不了现状的。其实并非如此,有些人用他们日复一日的尽心工作,保证着我们的安全。以为普通的铁路工人,张师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铁轨线路的安全。走在铁轨上,清除石子、枯木等等可能影响火车正常行驶的障碍物便是他全部的工作。而他就在这个乏味的工作岗位上做了几十年,他所属的铁轨区段,从未出过一起事故。

在这几十载春秋里,他每一天都按照要求完成工作,这才保证了旅客的出行安全。有人说,岁月静好,风景绚丽;那是因为有人为你扫除了风雪。于国家也是这样,国泰民安,来源于每个人的努力。而我们最应该致敬的,便是那些忠于职守的普通人。

如今,中国已在复兴的道路上愈走愈强,这离不开一个个小人物的努力。而那些成功路上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大家从我做起,一点点地去议正,让中国变得更好。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担起我们的责任,换来“天下兴”。

有人曾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而我要说,秋雪融化,每一束阳光都有力量!

家国情怀,君子担当(45)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中,有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声,亦有林则徐被发配远疆,依旧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今中外,有太多的志士仁人,奔走着,效劳着,颠沛着,流离着,终其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一份份家国情怀与君子担当。

所谓家国情怀,就是把小家和大国紧密相连,把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以个己关怀天下苍生的大道。能以家国情怀为处世准则的人,必定有着为人君子的担当——既见“君子”,云胡不善?

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往往能抛弃“小我”的利益与个体私欲,以“大我”的姿态审视社会,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乃至民族的进步。从“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从“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顺马革裹尸还”的徐锡麟到以草鞋替皮鞋投身革命的叶剑英……在个人的利益有所侵犯时,他们依旧心忧天下,摆脱个己的桎梏,将家国情怀深深地铸进血液里,以天下为己任,展示了君子的不朽担当,推动了社会前进的车轮,更为万世铭记。

《孟子》中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们之所以能被称为“君子”,正是因为他们践行了儒家入世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修身以成仁,便推己及人,以仁义之道待天下之人,诠释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内核。舍小利为全局,舍小家为大国,他们无愧于君子的称谓,他们是支持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民族脊梁。

目观当今社会,有人坚持正义,继承发扬家国情怀,亦有人闭眼无视甚至毁坏民族道义:耶鲁大学高材生秦玥飞毕业回国当村官,奉献力量改变农村贫困;霍英东坚持“民族大义高于金钱”的财富观,成立基金会扶贫,推动社会公平。与此同时,大凉山徐某等假行善被直播,终破道德底线,无良企业销售“三无”产品到农村,令人唏嘘。俞敏洪说,“真正的精英一定是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当今新时代,依旧在呼唤君子,呼唤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每一个人都应该挺起身来,让家国情怀在血液里复苏,去呐喊,去奔跑!去承担君子担当,去成为守望民族谨慎的代言人!

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点事不关己的冷漠,多一分匹夫有责的担当——让君子当当不再是徒劳幻想,让家国情怀在新的时代奏响。绵长悠远,亘古长鸣。

心之所向是国家(44分)

自古以来,中国不乏那些热爱祖国的人,他们“不懂”趋利避害,即便是战死沙场也要捍卫国家,死也要成为中国魂。国家的兴亡与我们每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

“终刚强兮不可凌,子魂魄兮为鬼雄”这句便是屈原对楚国战士的阐述,他们热爱祖国,为国而生,也为国而死。一心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以自己的死来警示来犯者,我们有多少人可以这样热爱祖国?

现代有些人,不仅不为祖国争光,不热爱祖国,相反地,处处为祖国抹黑。如果你出国游玩,不乏看到许多中国旅游团,他们乱扔垃圾,骂着脏话,大声喧哗,在景区门口蹲着吃泡面。他们有着黑头发黄皮肤,一眼便认出这是中国人!在美国的一家公园里贴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是多大的耻辱啊!因为这些没素质的中国人,外国人竟将我们与狗来比较。

但中国也不发一些为国争光的人,前些日子的十大感动中国任务的黄大发同志,放弃了在国外的安逸生活,为中国的发展而努力,最后死在了工作岗位上。他的爱国精神使我为之动容,相比于上面那些没素质的人,可以说是我们的榜样了。我们可以不像黄大发一样那么努力地发展中国的事业,但请一定不要抹黑,不应去外国网站上打着“我是中国人”的旗号到处骂人,也不要到处去国外干那些丢人事。我们应当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也许很简单,只是在升国旗时严肃些,对国旗怀有敬畏之心,也许只是在祖国发生地震时捐个款;也许只是在去国外是礼貌些……

为国争光是本能,心之所向是国家。

担起国家责任(44分)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国家情怀的国度,现如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不仅是民族和文化对国人的要求,更是时代对国人的召唤和鼓舞。

何为国家责任?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为国家风险自己就是国国家责任。张自忠、戴安澜等将军为国抗日殉身;誓不入政坛的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在美国53天演讲57次;年逾九十的马相伯抗战时扔多次发表国难演说。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不顾个人利益,为抗日卫国奉献自己,这是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国家的责任。

步入现代社会,中国不再是那个受人欺侮的东亚病夫,而是腾飞的东方巨龙。这时,承担国家责任,我们无需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的责任,从保家卫国,转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上。科学家朱光亚响应国家号召,一封《给美留学生的公开信》将无数学子带回中国,投身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去。在人们发问“南京大屠杀与我有和关系”时,张纯如写就《南京大屠杀》唤醒国人对历史的反思,建设国人的精神文明。而像玥飞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像梁俊这样的乡村教师,正为中国的基层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什么工作,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我们都应该担起国家责任,我们都有能力承担国家责任,我们都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途径。坚守岗位,不懈追求,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人强烈的国家责任感,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培养了我们对国家的深爱和责任感,进而发展成对地区、对宗族的认同,最终形成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爱家,于是爱国。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自古以来总有人在家与国之间犹豫,而黄旭华老先生给出了他的答复:“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只有国家强盛了,百姓才会幸福。对国家不负责任的人,对自己也无法负责。时代在召唤着我们这新一代的青年。奋斗,是我们担起国家责任的行为方式;奉贤,是我们担起国家责任的思想指导;热爱,是我们担起国家责任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国家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穷且济天下(44分)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看这个说法在当今未必行得通。就以几个月前的希斯罗机场免税店事件说吧,英企业专玩中国人的钱,可即使是冒着丢工作的风险,一个中国人也要义愤填膺的把它公之于众。这个人体现的,正是中华儿女的最高尚的民族情感。正是这民族情感,挽回了无数中国人的声誉和财产损失。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民族血液里一直存在着不计个人得失为国为天下澎湃奔涌着的一腔热血。你见过吗?那是雄赳赳气昂昂20万埋葬青山的志愿军英雄的不息动力;那是在废墟之中双眼布满血丝地行走于生命钢索上的战士的能量源泉;那是科学家们前仆后继地攻坚苦难夜以继日的重要食粮;那是企业家们舍弃一年十几亿的利润承担破产风险自主创新的根本命脉……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改变、恢弘我们的祖国。作为学生,我们可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社会人,可以兢兢业业工作,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即使你只是一介普通网民,你也拥有检举腐败、监督网络环境,甚至于打击如精日分子的破坏民族感情的事可以做。我们即使渺小,但我们依旧可以;辅助国家兴盛发展。

但如果我们畏了生死、趋了利禄,舍了国家,又会如何?二战时期,一个人说:“德国人先前追杀共产党员,我是个牧师,于是我没有呐喊,后来他们屠杀犹太人,我没有呐喊,因为我不是,当他们把枪口对准天主教徒时,我无法呐喊,因为我失去了所有的同盟。” 同样,国家荣辱和个人利益休戚相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对于每个人来说,利国之事需躬行。我们若不利国,那么就会遭受百年前的屈辱。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烽火连天。所以说,国家的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必要的,不是可以置之不顾的。

穷又如何?穷且益坚,首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在如今的社会里,我们愈发需要这一腔热血的奔涌。我在此承诺,从自身做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担起国家责任(44分)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国家情怀的国度,现如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不仅是民族和文化对国人的要求,更是时代对国人的召唤和鼓舞。

何为国家责任?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为国家风险自己就是国国家责任。张自忠、戴安澜等将军为国抗日殉身;誓不入政坛的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在美国53天演讲57次;年逾九十的马相伯抗战时扔多次发表国难演说。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不顾个人利益,为抗日卫国奉献自己,这是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国家的责任。

步入现代社会,中国不再是那个受人欺侮的东亚病夫,而是腾飞的东方巨龙。这时,承担国家责任,我们无需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的责任,从保家卫国,转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上。科学家朱光亚响应国家号召,一封《给美留学生的公开信》将无数学子带回中国,投身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去。在人们发问“南京大屠杀与我有和关系”时,张纯如写就《南京大屠杀》唤醒国人对历史的反思,建设国人的精神文明。而像玥飞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像梁俊这样的乡村教师,正为中国的基层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什么工作,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我们都应该担起国家责任,我们都有能力承担国家责任,我们都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途径。坚守岗位,不懈追求,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人强烈的国家责任感,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培养了我们对国家的深爱和责任感,进而发展成对地区、对宗族的认同,最终形成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爱家,于是爱国。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自古以来总有人在家与国之间犹豫,而黄旭华老先生给出了他的答复:“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只有国家强盛了,百姓才会幸福。对国家不负责任的人,对自己也无法负责。时代在召唤着我们这新一代的青年。奋斗,是我们担起国家责任的行为方式;奉贤,是我们担起国家责任的思想指导;热爱,是我们担起国家责任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国家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民族复兴,系于你我(42分)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我们满心怀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怀揣同一个“中国梦”,顺时代潮流而上。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做好自己,为民族腾飞助力------民族复兴,系于你我。

我们应当坚定信念,为祖国之兴盛不避祸趋福。屈原在不被国君重用,一腔报国热情无处可洒,又感慨当今小人当朝,国家之大厦将倾之时,行至汨罗江畔,将要殉国。一位渔父正巧经临,便权他随波逐流,保全自己。屈原不为所动,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与担忧未有一丝衰减,随后投入汨罗江,为心中的信念殉国。我们的祖国如今安定昌盛,但我们也应有屈原那样的信念,应始终如刚刚沐浴完毕一样,不被歪风邪气扰乱前进的步伐,也应始终洁身自好,始终怀有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如此,我们的社会方能纯净,生活方能安定。

国是千万家,我们或许力量微薄,却也应尽烛火之光,汇聚出梦想的银河。范仲淹曾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们虽只是青少年,却也应始终心怀国家社会,心向远方。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与我们一样的青年率先迎着黄浦江风,抖开了一面燃着炽热爱国色彩的旗帜!他们原也只是声音微弱到无人听清的学生,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振臂而上,将无数蚊蚋之声汇出振聋发聩的高呼!我们来自千万家,正如千万滴水;当家聚成一个国时,水滴也流成一片汪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中华之希望,在于少年,民族复兴的希望,正系于你我之手。

我们力量微弱,更应始终努力拼搏,如此方能让我们蜉蝣一般无力的身躯,撑起东方雄鸡屹立司晨一唱天下白的气势。《厉害了,我的国》中有一组令人心情激奋的镜头: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对着镜头笑逐颜开,为祖国点赞。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拼搏,或许职业并不令人艳羡,即使汗水泪水湿透衣衫,我们也在为祖国复兴,尽自己的力量。

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坚定信念,需要我们努力拼搏,汇聚合力。祖国明日,在于你我。民族复兴,系于你我。

个人的意义(42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家的危难,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告诉我们,面对危难,应迎难而上,心系国家,不以个人的小利而避开。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人生活有多好,而在于国家的美好发展,若无国,何来家?自十九世纪中期,列强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身陷存亡的危机之中,此时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发动了民众的反抗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义和团运动,每个中国民众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奋力反抗着,勇敢地承担起了保护家国的责任。

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应以国家利益为重。若以个人利益为重,则祸患无穷。清末年间,八国联军大举侵华,慈禧和光绪帝都逃至承德,导致国家陷于列强的控制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康有为、梁启超力图挽救民族危机而实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国家的衰败。前者因祸而避之,陷国家于危难之间,用来保全自己,后者迎难而上,救国家于危难之间,保全国家,生死与共,实现着人生的意义。

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感召更多的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自己的文字感染深陷麻木中的人们,拯救着国家的沉沦,唤醒着民众的意志,虽多次遭到迫害,却依旧不畏惧,不退缩。

在现代的社会中,很少会发生战争,在这个和平稳定的时代,我们依旧要为了国家的兴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当今,什么会危害国家和人民,可以是雾霾,也可以是河流污染。这些危害看似难以通过个人去避免,我们却可以发挥作用,去缓解它们,每天尽量少开车或不开车,乘坐公共交通设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贡献。工厂加强对污水的排放的治理缓解河流的污染情况,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兴旺做出贡献。

个人的意义寓之于国家,先有国再有个人,为了国家与个人的明天,发挥自己的绵薄之力,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国·家(40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无数爱国志士在国家危亡之时,心中的呐喊。国家的兴亡,与你,与我,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联系。有国才有家,才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利益,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自古就有“家国一体”的观念,每个人对待国事都像自由的家事一样,每个人都为国家的建设出力,这个国家的强盛和凝聚力可想而知。当年范仲淹登临岳阳楼,俯瞰祖国大好河山,不禁发出“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可见其对国家的热爱;文天祥在国破家亡。被敌军俘虏时,毅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宁死不背叛祖国,可见其对国家的忠诚;当年岳飞金戈铁马,为的便是“精忠报国”,收复祖国的山河,但最终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长眠青山。自古以来,还有无数的爱国志士像他们一样,为国牺牲。他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支持他们的,正是他们心中燃烧着的民族魂,家国情。

家国一体,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早已深深地根植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并不是只有战场杀敌、为国捐躯才是爱国。在如今这个和平时代里,我们虽不需抗击敌军上战场、驱鞑虏,但我们也能有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我们国家近几年飞速发展,可谓举世瞩目。“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推动了中国梦的实现,并对沿线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带来重大影响。“复兴号”的建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标准”,中国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的发展,还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中国用实力向那些有质疑声音的国家回击,展现了大国风范和实力。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工作者的努力。而我们,作为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的新兴力量,能做到的就是用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来为我们深爱的国家贡献力量。

国家的兴衰,与中国每个人相关。我们应继承并发扬根植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救亡图存,匹夫有责(40)

中国近代史有光明的阶段也有黑暗的阶段,为了救亡图存,很多志士奉献一心为国,中国现在的发展不是一人之力造就,所以就救亡图存,匹夫有责。

谭嗣同为救亡图献出自己的生命,1898年9月,他和其他五位变法志士被斩首,他们为了唤醒国民,牺牲了自己。谭嗣同曾经说过,别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始,今天中国要是变法就由嗣同始之。谭嗣同心怀国家有一颗赤子之心,为了救亡图存,他研究各种资料,我想,他这一生可能都献给了祖国吧,他是一位杰出而伟大的志士。

谭嗣同牺牲自己的做法还体现了他的不屈与反抗精神,他看淡生死,反抗当时黑暗的社会,为了人民开辟一个新的时代。他的精神值得被所有中国人民赞颂,他对于救亡图存之路的开辟由极大的意义,更激励更多志士对救中国产生自己的责任。

提到救亡图存必须要讲到一位文人,那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本来是医学界人才,但他看到中国的国民性,感到中国国民的封建麻木,立志要唤醒中国国民,于是弃医从文,用一篇篇文章来激励国民,让中国国民打破社会这个“铁笼子”,认清自己的处境,发起反抗。他的文章一篇篇都极为深刻,又带着尖锐的讽刺立意,引得中国青年苏醒反抗。

如果说谭嗣同先生的牺牲揭开了国民的内心那么鲁迅先生就直刺入国民的心灵。

救亡图存之路并不平坦,有时极为艰难,但愿意以及敢于去救亡图存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一切的困难也就不再将是困难,历史上一定有很多很多或有名或无名的志士,他们悉知救亡图存匹夫有责,他们的信念捻成一股绳,一股结实的绳。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志士们皆以国家为本,以救国为目标,他们不怕牺牲,是真英雄。

第五篇:2018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 (议论文)

2018北京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议论文)

(东城)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①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这个耗资上亿元的大项目,被人公开批评质量堪忧。有业内人士还提出了更为严重的质疑——在数字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极其珍贵的原声母带竟然毫无保留地交给外国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至今未见权威的结论认定。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曾经说过,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对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进行抢救整理,通过数字化方式使其得到永久性保存,毫无疑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问题在于,在获得永久性保存之后,这些音像历史资料,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

③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里,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的悖论。

④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但与此同时,全球化时代又特别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时尚潮流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社会,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地方性经验。但是,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人,尤其是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⑤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了契机。为什么从前的人们喜欢看戏,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看戏了?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活动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就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达至繁荣。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电影、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之后,很多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举例来说。

⑥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完全可以为传统文化所用,促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受限于交通和传播技术,只能在有限的地域里生存发展,但信息化、技术化的技术力量,完全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全球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毫无障碍地聚集,形成独特的文化群落,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举例来说,在2013年启动的“京剧电影工程”先后确定了10部经典篇目。其中首部完成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首映,两年多来一直热度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再如,秦腔是典型的地方性剧种,流行歌手谭维维跟华阴老腔合作推出的音乐作品,却使秦腔在短时间内引爆微信朋友圈,引发现象级的关注。这些成功经验,完全有可能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契机。

⑦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

(有删改)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2分)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答:

24.请在第⑤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上文内容衔接。(2分)答:

25.阅读第⑥段,把作者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3分)(1)提出本段论点:;

(2)具体论述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3);(4)再次强调。

23: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使传统文化获得复兴和繁荣。(共2分)24:当人们打开手里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好莱坞电影、电视节目、网络视频、流行音乐,就可以跟天南地北的人们聊天交流的时候,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去观赏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25:(1)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能促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3)作者举了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和秦腔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进行传播的例子;(4)这些新的技术力量有可能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契机。(每点1分,共3分)

(朝阳)阅读《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完成第22-24题。(共7分)

①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风雨而不锈蚀,让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让人于困境中逆势而上。

②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人生之路坎坷不平,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在。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当年,闽东苏区失陷后,革命队伍失散,曾志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但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贞信念,她历时20个月艰辛寻党,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回溯历史,正是葆有对信念的执着,无数共产党人面对刀山火海而不畏惧,遭遇坎坷险境而不退缩,最终实现了革命理想。

③。做事情,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面对逆境,如果失去信心与希望,必然意志颓丧、一蹶不振;倘若信念如磐,就会不畏山高路远,在困境中磨砺出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拥有前行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最终“一览众山小”。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何尝不是一条成功之道?

④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人生就像一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触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音乐奇迹。在战斗中失明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没有陷落于绝望,而是以惊人毅力面对生活,学习盲文,上大学听课,笔耕不辍,21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文艺奖项。事实证明,信念能孕育新生,引领生命创造传奇。

⑤有人说,成功的路上不会拥挤,因为能把绊脚石当作垫脚石的人并不多。只要有信念......这块磨刀石,人生的刀刃必能斩断前行中的一切险阻。

22、阅读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答:

23、结合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答:

24、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绊脚石。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3分)答:

22、人生要有坚定信念。(评分标准:2分)

23、信念能磨出意志的坚忍

24、示例一: 各种难题是我考取好成绩的绊脚石。但我坚信自己能凭借不懈的努力,战胜这些难题。考试之后,我会把难题重新思考,认真改错。长此以往,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把这些难题变成了我进步的垫脚石。

示例二:学校的舞蹈展示活动中,个子矮小成为我的绊脚石。但我坚信只要勤加练习,一样能够成为优秀的舞者。因此我更加努力,用精彩的独舞赢得了大家的掌声。面对身高这个绊脚石,我用坚定的信念将它变成我成功的垫脚石。(评分标准:结合内容1分,结合实际1分,语言1分)

(房山)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3-25题。(7分)

①古代专事画竹者不乏其人。清代画家郑板桥把竹子画得清新隽秀、独具一格,因此广为人知。历经40载春秋,郑板桥“日间挥写夜间思”,在熟谙各类竹子的外表形态、独特风姿之后,不惜“冗繁削尽留清瘦”,逐步达到了画筋、画骨、画精神的境界。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他将画竹的真谛总结为“画到生时是熟时”。

②“画到熟时”不难理解。经过艰苦磨炼,取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步,画技就能日臻纯熟。何谓“生”呢?生者,新也。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在熟的基础上再度探索、更上层楼,又会觉得有一些东西还未认识到位,还是生的。画竹如此,对于探索新领域、发现新知识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由生到熟,变熟为生,再化生为熟,就不难在生与熟的演进中,实现认知的螺旋上升。

③俗话说“熟能生巧”,但满足于熟、止步于熟,却未必能生出巧来。明朝张溥,每读书必亲自抄写,抄完诵熟就烧掉,然后再抄再读,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因此留下“七录七焚”的佳话。有的人慕其声名、学其方法,却只见其熟、不见其巧,结果收效甚微。其实,如果只在旧的认识水平上原地踏步、徘徊往复,不潜心去分析新矛盾、探寻新路径,势必会感到无新可创、无巧可生。也许正因为这个缘由,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观察到X射线却视而不见,与伟大成就擦肩而过;日本科学家古在由直遇见了青霉素却疏于研究,与历史性功勋失之交臂。

④有人感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或许,这只是缘于感觉钝化、视线虚化、内心沙化,想象、灵感、激情便随之渐渐枯萎。如此一来,“熟视无睹”便在意料之中了。而自觉将对象陌生化,往往是自我超越、自我突破的开始。让模糊的眼眸重新清亮、让麻木的触觉再度敏感,重新审视那些本已熟悉的事物,也许,新的风景就会呈现于不经意之间。

⑤韩愈和贾岛关于“推敲”的轶事,早已成为文坛典故,似乎再没什么特别的文章可做。美学家朱光潜经过再“推敲”,却提出了新见解:断定该用“推”或“敲”的前提,首先要弄清庙里有几个和尚;倘若只有孤僧步月归寺,这门当然是他自己掩的了,若敲,反倒显得做作。事实上,发扬领异标新的创造精神,大胆设问、勇于质疑,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理出生疏的因素,有助于揭示新的规律,开掘新的工作面。

⑥“画到生时是熟时”,其实可以推而广之。现实中,积分制不是新事物,但有些地区用积分制推动公共服务同城共享,令人眼前一亮;“悬崖村”脱贫难,有的地方反弹琵琶,开农家乐吸引游客,打造扶贫飞索……类似的微创新,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方案。这也启示人们: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创新的空间,而是缺少创新的耐心与智慧。

⑦,再熟悉的路途也会有不一样的风光。

23.本文讲述郑板桥画竹真谛的意图是什么?(2分)答:

24.文章第③段说有的人慕张溥声名“学其方法”但“结果收效甚微”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25.结合全文为第⑦段横线上补充相关语句,使之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意思(3分)答:

23.引出对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议论(答出引出„„议论1分,答出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1分)24.因为只在旧的认识水平上原地踏步、徘徊往复,不潜心去分析新矛盾、探寻新路径。25.紧扣“潜心分析”“好奇(质疑、设问、审视)”“创新”这三个要点组织语句。

(答出“潜心分析”1分,“好奇(质疑、设问、审视)”1分,答出“创新”1分。)

(丰台)阅读《简单生活》,完成19~21题。(共7分)

简单生活

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久违的独处安宁,是知己间的心有灵犀,是人们所向往的纯粹、真诚的社交。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欲望和喧嚣不绝于耳,简单生活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的渴望。

1845年,为了学习如何以更审慎的态度生活,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搬离喧嚣的闹市,独自一人住进了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畔的一间小木屋。小屋里有三把椅子,独处时用一把,交友时用两把,社交时用三把。这或许是对简单生活最好的诠释:只有慎独、慎友、慎交,才能拥有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需要“慎独”。这里的“慎独”,是指在独处中完成对自我灵魂的洗礼。一个人,一盏灯,一杯香茗,独自谨慎地反思省察,在纷扰中重新寻回迷惘的内心,生活的声声悠远、字字珠玑才会在茶香弥漫中浮现。【甲】给自己一个面对自我的机会,澄静思考,看清初心,返璞归真。

简单生活需要“慎友”。“慎友”就是不要错过以心相交,以情相惜的那一个遇合。【乙】知音难觅,正如伯牙与子期的一曲《高山流水》,汪伦与太白的一汪桃花潭深,可遇而不可求。而这个遇合又是如此简单,双方除了两心相知的默契别无所求,只需“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一枝梅花,或如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一句邀约,就能彼此会意。

简单生活需要“慎交”。【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之交是简单自然的,可缘志趣投合而随心聚首,不因利益诱惑而刻意逢迎。“慎交”是对自己朋友圈的审视、选择和重组,删繁就简,激浊扬清,活出真实的自我。

智利诗人聂鲁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豪华落尽见真淳,简单,才是本色生活的开始。

19.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从“慎独”、“慎友”、“慎交”三个角度,论述了怎样拥有简单生活。B.“独处”时的“反思省察”与《论语》中所说的“三省吾身”意思相近。C.“慎友”就是以心相交,以情相惜,所以人的一生有一个知音就足够了。D.“君子之交”,是指君子之间自然真诚的交往,不会掺杂着铜臭之气。20.根据文意,将下面的三句引言分别填入原文的【甲】【乙】【丙】处,依次应为: 【甲】【乙】【丙】(只填写序号)(3分)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②庄子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③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21.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必不可少。你怎样划定你的“朋友圈”?请结合文章内容,与大家分享你的心得。(2分)答:

19.C 20.【甲】③ 【乙】① 【丙】② 21.答案示例:交友需要慎重选择,因此每个人的“朋友圈”也需要审视。我选择的朋友都是和我志趣相投,诚实、善良的人。我会以此为标准,划定我的朋友圈。(说出心得1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

(顺义)阅读毕淑敏的《修葺精神的屋宇》,回答问题。(7分)

①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宜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②第一间,盛放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这些复杂而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精神垃圾,重塑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③无论遭受多少困厄,请依然相信光明大于暗影。哪怕只多一个百分点,也是希望永恒在前。请在布置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容量。

④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一个人从25岁到60岁,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按一日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每年要为职业付出2000小时。一直干到退休,就是7万小时。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7万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万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

⑤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⑥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在我们的小屋里,常常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

⑦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精神的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江米纸的窗棂破裂……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⑧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

(摘自《人民日报》)

16、本文作者使用比喻的手法阐述自己面对人生的观点,语言含蓄。阅读本文,用自己的话说明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观点?(1分)

答:

17、文中作者提到建设三间小屋,在段落安排上,你认为建设这三间小屋的顺序是否可以打 乱?请阐明理由。(3分)

答:

18、在阅读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有很多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音乐家、美术家、建筑师等,他们大都注重“修葺精神的屋宇”,请选择其中你最欣赏的一位名人,结合其典型事例,说明名人的“精神屋宇”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宝贵精神财富。(3分)答:

16、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心充满爱的阳光,从耕耘事业中获得精神的营养,并且不迷失自我。

17.参考示例:先从自身出发,谈爱与恨,然后谈事业,最后强调“我很重要”,没有我一切都会坍塌,位置不可调换。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恨,才能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18.答题要点:名人典型事例+精神屋宇+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延庆)阅读文章,完成20—22题(共8分)

也谈“追星”

①近日,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黄大年是一颗耀眼的明星。我们追星就应当追这样的科技之星、英模之星。

②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而人才竞争则是国际竞争中焦点的焦点,科技人力资源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有着重要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像钱学森、袁隆平、王选一样的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物,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③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有些方面崇尚科学、仰慕科技之星的氛围还不浓厚。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中,花样翻新的“选秀”活动,造就了一批追星族,不少青少年把娱乐之星当成偶像崇拜,以“超女”“超男”为楷模,幻想一夜成名,以至于有些青少年为追星荒废了学业。有的青少年不知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为何许人,更不晓得钱学森、袁隆平、王选为何许人,却对娱乐明星的一言一行如数家珍。④

⑤庞加莱猜想证明者之

一、著名数学家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说:“科学家最大的挑战是持之以恒,静心做下去。”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世上没有一个科学家能一夜成名。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先是当农民,再当科学家,几十年里在田间劳作,直到年逾古稀,仍坚持每日两次下田,为科学事业耗费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科学之星的奋斗历程艰辛而漫长,其中贯穿着尚高的理想、坚定地信念,以及默默地坚守。我们的媒体和文艺作品应当大力宣传科技之星,营造全民族崇尚科技、英模之星的舆论氛围,引导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为科技发展和事业创新而不懈努力、静心钻研。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复兴有望焉。

20.结合全文,简要谈谈追星当追“科技、英模之星”的理由。(3分)答:

21.以下是第四段的内容,你认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一个社会如果盛行追逐娱乐之星,青年人皆以“学得好不如唱得好”为价值取向,还能有出息、有长进吗? ②丰富青少年的娱乐生活是应该的,青少年有自己的喜好也没有错。③问题是,不能走偏了。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

22.请你根据《“大侠”黄大年》一文,将黄大年的事迹概括为100字左右的文段,用来证明“我们追星就应当追科技之星、英模之星”的观点。(3分)答:

20.A.因为这些“科技、英模之星”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B.要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要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 会风尚,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C.培养青少年从小树立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态度,静心钻研、默默坚守的科学精神。22.答案要点:首先扣住“科技”“英模”关键词,概括三方面或者任选一方面均可;其次概述事例并扣住

观点有简单分析。

(石景山)阅读《研学旅行需做好活动课程开发》,完成第20-22题(共6分)

研学旅行需做好活动课程开发

①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教育部也讲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路线”。研学旅行从过去单纯的活动走向课程,这需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多一些对未来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②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立足教育性。迪士尼总裁艾斯纳回忆说,他的青少年时代连续9年的暑假,都是在同一个夏令营进行生活体验或者服务,并且说这些锻炼给了他成就一生事业的本领。他在那里居然可以看到80年前他爷爷在此活动的记录。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吸引祖孙两代人在这里体验生活,可以吸引一个人连续9个暑假在这里经历磨练?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我们也应该创造这样一个富有魅力的基地,或者选择一条精品路线,注重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学习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如重庆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创建“市情实践课堂”“国情联盟基地”“国际考察项目”,从家乡、祖国、世界三个层面设计了“行走家乡”“揽胜祖国”“阅读世界”等研学旅行课程,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引导学生增强社会参与,强化社会责任,增进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

③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突出实践性。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其理解终归是浅层次的,要想真正掌握其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做、去实践,要通过亲自来激活书本知识,完成从知识到能力和智慧的转化。如广东某中学的梅州文化线路,通过参观,让学生动手拼搭一个“客家围屋”,并在把握建筑特点的同时,了解建造“围屋”的气候、地势和家族性等原因;该校的三湘文化线路,在参观湖南湘绣博物馆时每个学生需要完成一幅湘绣作品。这些体验项目的设计突破“听”和“看”的浅层模式,把培养思维习惯、研究习惯、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习惯放在了研学的第一位。

④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加强融合性,这既包括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在内容上实现很好的衔接和互补,也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如北京某小学的农场课程,组织学生到延安的生态基地开展基于稼穑的博物学自然教育,既包括农作物加工、标本制作等固定课程,也包括与季节气候相关的弹性课程,像磨豆腐课程中融入了多种学科知识、涉及估算、比例和化合反应、而制作豆腐的整个过程,从磨豆子、过滤、煮开、点卤水、凝固、压成型,一个步骤也不能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过程既是写作的良好素材,还特别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性。又如浙江一所小学组织的日本研学旅行,安排了温泉、平安神宫、浅草寺、周恩来纪念馆等景点的参观活动,日本特有的温泉文化与当地的地质特点有关,平安神宫、浅草寺、则是佛教文化东渡的留存,周恩来纪念馆涉及中日交往的历史,相关问题的探究提升了体验的品质,同时将校内的学科所学与校外的研学有机整合起来。

⑤旅行是最美的相遇,研学是最好的成长,①,体验生活,学以致用,重构新型学习方式;研学中旅行②。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20.根据文意,将第⑤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答:

21.如果为了加强第③段的论证,需要把第④段中“农场课程”的例子放入第③段,请你将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让它适合第③段的内容。(2分)

答:

22.本文是从学校的角度写的。请你从学生的角度,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研学旅行”的认识和思考。(2分)

答:

(怀柔)阅读《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完成23-25题。(共7分)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 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出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 “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 ”。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社论》 注释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原文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23.阅读本文,请你解释一下何为“匠心”。(2分)答:

24.请在第③段横线处再加入一个合适的事实论据。(2分)答:

25.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有句名言“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请你说说这与本文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答:

23、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24、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冰雪风霜的侵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凝聚了设计者与建造者的匠心与智慧,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事例体现匠心即可)

25、不矛盾。效率不等于速成,也讲求质量;匠心是以质量为前提的做事准则或态度;匠心是效率的一个要素,有匠心才有效率。(每点1分)

(大兴)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6题。(共8分)① 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人生怎么有意义地度过是无所谓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不读书。可是,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

② 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我分析了 一下,大约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你的职业需要你读一些书,或者你读一些炒股的书、养生的书,如果你光有这样的读书,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第二种目的是消遣,工作累了,业余的时间翻翻报纸,上上网,看看八卦新闻,或者拿一本书在手里,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这也不属于我说的阅读。那么在我看来,第三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你感到精神上的餘悦,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在精神上成长,内心变得丰富、充实,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阅读。

③ 经常有人说一句话,大家重复特别多的一句话,叫做阅读改变人生。阅读究竟改变人生的什么?在我看来,主要不是改变人生的外在境况,改变的是人生的境界、人生的格调。一个人如果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变化,哪怕他在外部世界里仍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但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作家,如果仅仅把写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仅仅是为了赚钱,这可能是一种做法。但是还有另一种做法,我有我的内心追求,写作也是我的精神生活,我一定要写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东西,能够体现灵魂追求的东西,我不会只为了高版税、为了市场上的畅销去写东西。所以,即使是相同的职业,如果内心世界不一样,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

④ 读书不但能让人内心丰富,而且能让人心静。社会上的活动我很少参加,谢绝了大多数的邀请。我的时间主要用来读书和写作,那是我最榆'快的状态。老是参加社会活动的话,心就会变得浮躁,整个人就散了,这对我那种最愉快的状态是一种损害,所以我不愿意。读书是特别大的享受,甚至比写作还享受,我说过写作是一种支出,把自己的储藏往外掏,而阅读是纯粹的收入,是在增加自己的储藏,让人感到很充实。你内心充实,这颗心自然会安静。

⑤ 阅读不但能够让人有一个好的心境,能够养心,而且能够养生。一个人生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心态不好,忧虑、苦闷、焦躁、纠结,这是最容易让人生病的。包括癌症,癌症病人患病之前往往有一段心情忧虑的时期。所以,心态好是最重要的养生。我相信每个人的基本寿命是注定了的,如果特别注意的话,也延长不了多少,当然,你不注意的话,可能会缩短一些。你太在乎的话,心里纠结,反而会不健康,会缩短。多读点书吧,从读书中获得快乐,调整心态,或许可以尽你之可能长寿。你看大学者中寿星相当多,就是这个道理。我主要的养生之道就是写作和读书,这让我经常有一个餘快的心态,如果没有读书和写作的生活,可能我早就是一个你们看不得的老头了。

⑥阅读能 【甲】,能养生,我还要加上能 【乙】。一个人读不读书,你从他的面容就能看出。一个人美不美不只是外在的东西,他有个气质,读不读书气质就是不一样,从表情、神态、风度都会显示出来的。许多老学者老得非常美,让你惊叹人老了还可以这样光彩照人。

(选文有删改)

24.根据文意,将文章【甲】【乙】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限填两个字)(2分)

答: ________

25.阅读第⑤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阅读能够养生展开论证的。(3分)

答: ________

26.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收获,请结合你的生活和阅读体验做简要说明。(3分)答: ________

24.答案示例:养心 养颜(2分)

25.答案示例: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阅读能够养生;然后论述了心态好是最重要的养生,读书可以调整心态;最后以大学者中寿星多和自己的养生之道为例,证明了读书能养生。(3分)

26.答案示例:读书可以养心。初三学习压力大,我感到疲惫时,曾想过放弃。但当我读到《论语》中的“学而不厌”时,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内心安静下来,继续专心致志去读书。(3分)

下载2010年一模议论文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一模议论文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模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仁: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领导布置让我发言,我真的很惭愧。因为我想我们本可以更优秀。今天我们的成绩与学校和级部的关怀紧密相......

    一模考试

    2011年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 优秀作文集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苦难犹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你会发现它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一模作文题

    昌平 21.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惰性带来的慢条斯理,是空空等待后的一声叹息。而一旦让自己开始奔跑起来,那其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人生;因为只有奔跑的人生,才能创造出生命中的最奇妙的......

    一模后学生会

    一、表扬:一模后学生会 1、海淀一模考试全体同学认真答卷,态度好, 2、许多同学一模后依然认真学习,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晚上还学得很晚。 3、许多同学正视现实,找家教、找老师补弱科......

    一模作文

    2018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语文作文审题与写作示例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都说中国人有种菜天赋,这话真有道理。 小到饮料瓶、塑料管、泡沫箱,大到......

    议论文结构(一)

    滴水成海,星火燎原 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09级13班 陈翠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议论文审题一大全

    议论文审题学案 (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会列简单的议论文提纲三、学会写思路清晰的议论文 【教学过程】 一、 认识文体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

    2018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议论文

    【试题回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被人们尊称为故宫“掌门人”,他自称是故宫的“守门人”。他说,一定要看护好故宫的9371间房屋,1807558件藏品。2020年故宫就600岁了,我们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