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知识竞赛题(公布)

时间:2019-05-12 21:2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知识竞赛题(公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知识竞赛题(公布)》。

第一篇: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知识竞赛题(公布)

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知识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50道题,每题1分,共50分)

1、我国是从()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

A 1951、B 1953、C 1955、D 1957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计划在()年实现。

A 2020、B 2030、C 2040、D 20503、“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左右。

A 9%、B 10%、C 12%、D 13%

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比2010年下降()以上。

A 10%、B 12%、C 15%、D 16%

5、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保障和改善民生、B 科技进步和创新、C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D 改革开放

6、昌平要全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示范区核心区。

A 科技创新、B 自主创新、C 创新发展、D 自主发展

7、按照“()”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高端、融合、聚集的发展方向,以产业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 强二优三精

一、B 强二兴三优

一、C 强三优二精

一、D 强一优二精三

8、提升以“()”为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A 一花三果、B 苹果、C、苹果和草莓、D、柿子

9、力争用5-10年的时间,高标准实现南部地区城市化,成为北京()的典范。

A 现代化、B 城镇化、C 一体化、D 新型城市化

10、大力发展(),推进智能化交通管理,加快构建安全便捷、绿色高效、多层次、多选择的交通体系。

A 公共交通、B 绿色交通、C 轨道交通、D 立体交通

11、以打造“()”为目标,推进“三网融合”,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络。

A 数字昌平、B 和谐昌平、C 信息昌平、D 宜居昌平

12、强化()责任考核,健全能源统计计量体系,提高管理节能水平。

A 节能降耗、B 节能目标、C 节能减排、D 能源管理

13、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加大节能()、新产品推广力度,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快向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转变。

A 新知识、B 新材料、C 新技术、D 新理念

14、大力推行节水(),强化各项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再生利用水平。

A 新知识、B 新材料、C 新技术、D 新理念

15、积极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京北科技运动公园,打造成旅游休闲景观区。

A 温榆河、B 东沙河、C 北沙河、D 南沙河

16、鼓励市民(),提高大众节能环保意识,把节能、节水、节材、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

A 扩大消费、B 国内消费、C 理智消费、D 绿色消费

17、坚持()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充分发挥教育在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过程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A 科教兴区、B 科技强区、C 以法治区、D 科教强区

18、发挥驻昌()优势,激发大学创新要素活力,促进区域高教资源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A 企业、B 园区、C 高校、D 机构

19、发挥高校在促进区域文化整合、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大学先进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提高()品位。

A 城市管理、B 城市文学、C 城市教育、D 城市文化

20、深入实施名校工程,积极引进()资源,鼓励支持名校办分校,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在全市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昌平名校。

A 优质教育、B 高等教育、C 城市教育、D 义务教育

21、坚持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A 企业参与、B 社会参与、C 全民参与、D 人人参与

22、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推进中小学教育协调发展。

A 均衡发展、B 协调发展、C 科学发展、D 优先发展

23、到“十二五”末,力争建成2-3所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高中名校,确保本科录取率稳定在()以上。

A 50%、B 60%、C 65%、D 70%

24、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满足市民()的终身学习需求。

A 多样化、B 合理化、C 层次化、D 开放式

25、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整合衔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人群的()。

A 公正性、B 合理化、C 公平性、D 全覆盖

26、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农民转移就业,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A 农民就业、B 农民吃饭、C 农民收入、D 农民居住

27、努力构建以()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A 基本生活、B 基本医疗、C 物质生活、D 医疗救助

28、着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公平、优质、便捷和()的医疗卫生服务。

A 负担合理、B 标准一流、C 及时可靠、D 运行高效

29、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采取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以及山区巡诊服务等模式,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水平。

A 合理化、B 标准化、C 优质化、D 均等化

30、切实履行政府对()群众的住房保障职责,加快推进两限房、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A 高收入、B 低收入、C 全体、D 中低收入

31、加大科技事业投入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能力。

A 科技创新、B 理论创新、C 技术创新、D 管理创新

32、通过创建(),推进文化内容创新,提升城乡文明素质,营造和谐文明环境。

A 国家生态区、B 国家文明区、C 国家旅游区、D 国家示范区

33、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社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全民健身提供条件,提高()服务能力。

A 公共体育、B 体育休闲、C 体育事业、D 体育产业

34、要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社会事务。

A 共同管理、B 分工管理、C 合作管理、D 联合管理

35、发展社区市场化、便民化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A 个性化、B 多元化、C 基本生活、D 消费增长

36、以强化责任、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为重点,加快构建行之有效的()体系。

A 管理工作、B 社会工作、C 群众工作、D 维稳工作

37、科学制定区域(),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调控人口的根本途径,采取产业调整、行业准入、市场监管、就业升级等经济手段,实现从源头上调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A 人口规划、B 发展规划、C 总体规划、D 规章制度

38、各镇街、各部门根据规划纲要,负责专项规划和镇域规划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

A 组织实施、B 协调落实、C 组织指导、D 科学编制

39、依据“动态调整,滚动修正”原则,保持()实施进度的连续性。

A 工作、B 任务、C 规划、D 项目

40、在规划实施的中期和终期阶段,区政府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形成评估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区人大报告,保证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A 总结、B 测评、C 检查、D 评估

41、北京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在北部地区要以推动中关村科学城与()建设为着力点,打造以海淀和昌平南部地区为依托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A 未来科技城、B 科技园区、C 生命科学园、D 沙河大学城

42、()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民俗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A 沟域经济、B 农业经济、C 绿色经济、D 养殖种植

43、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主要是指()与金融产业的融合。

A 科学技术、B 科技产业、C 信息产业、D 科技成果

44、立足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的目标定位,推动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区域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A 国际都市、B 世界名城、C 世界城市、D 首都城市

45、坚持把()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B 人才引进、C 完善机制、D 加强管理

46、未来五年,未来科技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的加速建设,将成为昌平发展的重要引擎。

A 科技园区、B 重点区域、C 发展项目、D 重点功能区

47、坚持把()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产业结构、B 经济结构、C 消费结构、D 产业政策

48、按照“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着力推动未来科技城等()建设。

A 重点功能区、B 产业基地、C 产业园区、D 新型城区

49、切实突出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真正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A 主体地位、B 先导地位、C 主导地位、D 支撑作用

50、大幅度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推动昌平向着()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大步迈进。

A 现代化、B 世界闻名、C 目标一流、D 全球化

二、多项选择题(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1、目前昌平旅游资源世界文化遗产是()。

A 明十三陵、B 居庸关长城、C 八达岭长城、D 银山塔林

2、“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把昌平打造成为()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

A 高端引领、B 创新驱动、C 绿色发展、D 开放包容

3、“十二五”昌平总体发展目标定位是()。

A 京北创新中心、B 国际科教新城、C 科教创新基地、D 和谐宜居新城

4、强化(),形成招商引资合力。

A 以商招商、B 以业招商、C 以情招商、D 以人招商

5、围绕()两个关键环节,整合利用区域科教资源,建立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

A 知识技术化、B 技术产业化、C 技术化、D 产业化

6、加快推进以()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A 大学科技园、B 企业孵化器、C 科研院所、D 科技园区

7、围绕()等核心创新要素,着力完善各项政策,强化激励引导,形成激励创新的长效机制。

A 人才、B 资本、C 技术、D 知识

8、以北京建设全国()为契机,探索建立一批具有技术转移功能的地区性服务机构。

A 科技创新中心、B 专利服务中心、C 技术交易中心、D 专利交易中心

9、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

A 信息技术、B 能源科技、C 高端现代制造、D 生物医药

10、加快发展()三大先导产业。

A 科技研发、B 科技商务、C 信息服务、D生物医药

11、积极发展()三大特色产业。

A 都市型现代农业、B 旅游休闲、C 文化创意、D 能源科技

12、构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A 优质、B 高效、C 生态、D 安全

13、大力发展以()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功能园区。

A 数字文化、B 动漫游戏、C 创意设计、D 影视作品

14、未来五年,昌平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为“()”。

A 一轴三带、B 两城多点、C 两轴两带、D 三城多点

15、“三城”是指()。

A 巩华城、B 未来科技城、C 沙河大学城、D 昌平新城

16、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

A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B 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C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D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17、积极发展()等低碳产业。

A 新能源汽车、B 太阳能、C 信息服务、D 新材料

18、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总体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职能。

A 经济调节、B 市场监管、C 社会管理、D 公共服务

19、完善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监管有效、运作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等的监管。

A 国有资产、B 国有金融资产、C 非经营性资产、D 资源性资产

20、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

A 工资收入、B 财产收入、C 工资性收入、D 财产性收入

21、按照()三个方向,逐步建立公立医院分类改革的制度体系。

A 公益性、B 准公益性、C 经营性、D 市场化

22、通过采用低碳节能、绿色交通、智慧城市等策略,高水平推进()建设,打造未来科技城。

A 和谐文明社区、B 高端研发社区、C 公共服务配套区、D 绿色生态休闲区

23、加快完成沙河大学城建设,使之成为()的一流大学城。

A 整体功能完善、B 生态环境优良、C 人文特色突出、D 配套设施完备

24、依托昌平新城和昌平园,加快推进城北、城南、南邵发展,建设()的新城功能核心区。

A 经济发展、B 文化繁荣、C 设施配套、D 环境宜人

25、推广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塑造一流的城市面貌。

A 智能化、B 精细化、C 人性化、D 现代化

第二篇:《昌平区“十二五”节能规划》编制调研材料

《昌平区“十二五”节能规划》编制调研材料

昌平区交通局

一、“十一五”时期交通领域节能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在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车型方面取得很大成效。

2006年,为配合全市出租汽车租价调整工作,于4月底前将5家出租汽车企业的83辆正常运营尚未达到使用年限的夏利牌出租汽车提前退出行业,更新为环保型出租汽车。

2008年开展了客货运输黄标车的治理工作,纳入治理淘汰范围的121部黄标旅游客车中,转出39辆、治理改造47辆,报废更新8辆;按照柴汽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要求,我区需进行改造45辆油罐车中,32辆实施改造、6辆车由于专用性强而无法改造,7辆车解体报废。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自2009年开始申报“绿色车队”工作,截止6月底,我区共批准“绿色车队”32户,运营车辆495辆。

存在问题:在交通运输行业,营运车辆占绝对多数的货运行业企业规模小,多数为一户一车。截止6月底,全区货运业户6490家,拥有各类营业性载货汽车14936辆,户均仅为2.3辆。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导致车辆更新周期较长,不利于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目前昌平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机动车保有量、黄标车数量,具有节能空间的方面

目前在昌平区域内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有2条,分别是地铁5号线和地铁13号线,域内线路长度15.566公里,共设站6座;快速公交线路3条、普通公交线路136条,其中市属公交线路96条、– 1 – 区县公交线路43条。

在区县公交线路中,由区交通局实施监管的线路为40条,运营线路全长1175公里,运营车辆436辆,14700客位。2010年上半年客运量4802.48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6.53万人次。

根据市交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全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为39.3%,比2009年底的38.9%提高了0.4%。我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目前尚无比较客观的数据。按照统一部署,我市正在开展第四次交通综合调查,于年底前结束,届时将有比较客观准确的数据。

机动车登记是由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所属车辆管理所负责,故我区机动车保有量、黄标车数量等数据建议发改委协调区交通支队提供。

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交通领域还可在节能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1、政府继续推行提前更新能耗高、排放标准低的营业性车辆的资金鼓励政策;

2、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资金补贴,完善公交线网,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达率,提高便捷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3、对于“绿色车队”在保障通行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发挥“绿色车队”在城市运行保障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组建“绿色车队”的积极性;

4、加大对“绿色车队”企业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对典型“绿色车队”企业进行宣传,增加社会影响力;

5、加大对黄标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三、“十二五”时期交通规划

(一)如何发展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未来的公共交通出行率

– 2 – 目标

按照全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地铁昌平线正在建设之中,线路全长31.7km。一期工程为科技园站至西二旗站段,线路长21.42km,2010年底前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为十三陵景区站至科技园站北端段,线路长度10.28km,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

地铁8号线北延,从目前的奥林匹克公园站向北,经霍营、回龙观等地区,在朱辛庄站与地铁昌平线连接。按照建设计划,8号线北延将在2013年前完成。

地面公交方面,一是结合轨道交通建设,适时调整公交线路,实现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接驳;二是开通新建成住宅小区的公交线路,满足市民公交出行需求;三是通过规划和调整现有公交线路,使公交线网布局更加合理,提高线路运行效率。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区公共交通出行率可达到45%。(二)“十二五”时期的机动车保有量 此项指标建议协调区交通支队提供。

(三)“十二五”时期是否发展新能源汽车,预计发展数量 为加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促进道路运输车辆节能降耗,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于6月政发《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臵核查工作方案》,要求自7月1日起对拟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以汽油或者柴油为单一燃料,总质量超过3500千克的道路旅客运输车辆和货物运输车辆,按核查程序对需要核查的项目进行核查,依据车辆型号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核查报告》,检索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达标车型表》。对车辆型号不在《达标车型表》的车辆,终止核查,不予办理营运手续。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需被列入交通部《达标车型表》。同时将通过政策宣传等措施,引导运输企

– 3 – 业采用符合标准的新能源汽车。

(四)“十二五”时期高能耗车辆(黄标车、公交车、出租车等)淘汰更换的计划

1、出租汽车淘汰更新计划

在我区进行工商登记的出租汽车企业有7家,拥有出租汽车1876辆;个体出租汽车经营者23户,拥有出租汽车23辆。目前出租汽车企业所拥有的在用车辆全部为2005年以后更新,按照出租汽车使用年限8年的规定,在用出租汽车将于2013年开始进入新一轮更新。个体出租汽车中目前尚有10辆车登记日期为2003年,将于2011年到期更新。

2、公交车淘汰更新计划

区内公交行业,北京万佳通客运有限公司在用车辆中,黄标车目前尚有84部,其中国I排放标准49部、国II排放标准35部,将于2011年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国IV以上排放标准的绿标环保车型;个体经营者所属18部运营车辆,除2部于2013年行政许可到期外,其余16部运营车辆的行政许可将于2010年11月底到期,营运车辆退出运营。

3、旅游客运车辆淘汰更新计划

经过2008年奥运会前的车辆提前淘汰和尾气治理改造,目前我区旅游客运行业在用营运车辆全部为达到国III排放标准的绿标车。企业将根据车辆使用年限及技术状况,安排车辆的淘汰更新。

4、货运车辆淘汰更新计划

在纳入行业管理的货运车辆中,有5040辆为2006年1月1日前进行车辆登记的国II排放标准的黄标车,其中2000年1月1日前登记的营业性货车为610辆。此部分车辆由经营者根据车辆使用年限规定和车辆技术状况逐步予以淘汰,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宣传和组建“绿色车队”补贴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提前更新黄标车。

– 4 – 说明:由于工作职能的关系,我局不掌握属黄标车范围的社会车辆的相关情况。

(五)“十二五”绿色车队建设计划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组建城市货运保障绿色车队工作的实施意见》(京交协发„2010‟118号)的精神,2010年全市在现有“绿色车队”车辆规模基础上,增加绿标车5000辆,至2015年实现组建5万辆规模“绿色车队”的目标。2015年前,各行业要实现本行业货运需求应急物资保障全部由“绿色车队”企业承担运输服务,日常物资保障的70%由“绿色车队”企业承担运输服务。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助和加强宣传等措施,积极引导货运企业组建“绿色车队”,“十二五”期间争取我区“绿色车队”货运车数量达到2500辆的规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 5 –

第三篇: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0322公布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3.22)

目录

序 言...............................................................................................................................1 第一篇 科学发展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1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1 第二章 “十二五”阶段特征...................................................................................2 第三章 “十二五”指导思想...................................................................................3 第四章 “十二五”主要目标...................................................................................4 第二篇 创新驱动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5 第五章 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5 第六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7 第七章 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13 第三篇 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6 第八章 形成扩大内需长效机制..............................................................................16 第九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7 第四篇 惠民优先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19 第十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19 第十一章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24 第十二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7 第五篇 统筹兼顾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9 第十三章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29 第十四章 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31 第十五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33 第六篇 绿色引领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35 第十六章 推进资源节约........................................................................................35 第十七章 持续改善环境........................................................................................36 第十八章 维护生态平衡........................................................................................37 第七篇 改革开放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38 第十九章 进一步深化改革......................................................................................38 第二十章 增创开放新优势.....................................................................................40 第八篇 凝聚力量 实现发展宏伟蓝图............................................................................41 第二十一章 组织实施重大工程..............................................................................41 第二十二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43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科学发展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

第四篇:“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方案公布

“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方案公布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为巩固扩大前一阶段改革成果,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既定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明确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

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投入,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基本医保)框架初步形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筹资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到门诊小病,城乡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安全保障得到明显加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开始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始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以下简称“四个分开”)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推开,多元办医稳步推进。各级政府对医药卫生工作的认识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实践经验和做法不断丰富,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三年改革实践证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尤其是在基层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集中暴露,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制度还需巩固完善,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深化拓展,推进社会力量办医仍需加大力度,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政府职能转变亟待加快步伐,制度法规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同时,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并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点,进一步加剧了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卫生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疾病谱变化、医药技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卫生费用快速增长等,对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服务供给、转变服务模式、合理控制费用和提升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必须持续不断地推 进改革。

“十二五”时期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承前启后,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制度优势,抓住基层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凝聚和扩大社会共识,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为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在全民基本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增强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重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提高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效率,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主要目标。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通过支付制度等改革,明显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有效运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步增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 进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有序开展;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社会力量办医取得积极进展;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层人才不足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药品生产流通秩序逐步规范,医药价格体系逐步理顺;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医药卫生的监管得到加强。

到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2/10万以下。

三、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加大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责任。在继续提高基本医保参保率基础上,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着力加强管理服务能力,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保障问题。

(一)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三个百分点。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 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稳步推进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三)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探索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管办分开原则,完善基本医保管理和经办运行机制,明确界定职责,进一步落实医保经办机构的法人自主权,提高经办能力和效率。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四)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使患者看病只需支付自负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做好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结算衔接。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基本实现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衔接。加快建立具有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等复合功能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加强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管理。职工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地区要把结余降到合理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要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结余过多的,可结合实际重点提高高额医疗费用支付水平。增强基本医保基金共济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市级统筹,逐步建立省级风险调剂金制度,积极推进省级统筹。完善基本医保基金管理监督和风险防范机制,防止基本医保基金透支,保障基金 安全。

(五)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医保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制定医保基金支出总体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定点医疗机构,将医疗机构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定额控制情况列入医保分级评价体系。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就诊,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将符合资质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监管,加大对骗保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

(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医疗保障底线。资助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以及城乡低收入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大对重特大疾病的救助力度。无负担能力的病人发生急救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基金、政府补助等渠道解决。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慈善医疗救助。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

(七)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业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健康保险产品,积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特殊大病保险等险种,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落实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结算。加强商业健康保险监管,促进其规范发展。

(八)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在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和高额医疗费用支付比例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政策,积极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加强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加大对低收入大病患者的救助力度。

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持续扩大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和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继续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发展。

(一)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措施,巩固基层改革成效。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地方政府要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中央财政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后对地方的经常性补助机制并纳入预算;加快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健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落实基本药物全部配备使用和医保支付政策。有序推进村 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同步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策。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政府可结合实际,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三)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根据各地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适当增加慢性病和儿童用药品种,减少使用率低、重合率低的药品,保持合理的基本药物数量,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2012年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适时公布。逐步规范基本药物标准剂型、规格和包装。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增补,不得将增补权限下放到市、县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合理控制增补药品数量。

(四)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坚持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采购政策。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和评标办法,既要降低虚高的药价也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建立以省为单位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使用管理系统,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监管能力。对独家品种和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市场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可通过招标采取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对已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在定价、招标采购方面给予支持,激励企业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提高基本药物生产技术水平和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基本药物储备制度。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所有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必须纳入电子监管。

(五)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继续加强基层在岗人员培训,重点实施具有全科医学特点、促进基本药物使用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巡回医疗,推动服务重心下沉,服务内容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转变。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积极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门急诊总量的比例。

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养老政策。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后备力量建设,逐步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定向培养、学历提升、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强乡村医生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

(六)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把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作为强基层的关键举措,通过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执业医师招聘和设置特岗等方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15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生15万名以上,使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积极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七)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建立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县(市、区)域人才柔性流动方式,促进县乡人才联动。开展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充实基层人才队伍。严格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累计一年以上的政策。鼓励大医院退休医生到基层和农村执业。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医务人员,落实津补贴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

(八)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在试点基础上,以省为单位,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

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一)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二)推进补偿机制改革。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检查价格。医疗机构检验对社会开放,检查设备和技术人员应当符合法定要求或具备法定资格,实现检查结果互认。由于上述改革减少的合理收入 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增加的政府投入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地方财政要按实际情况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

(三)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医保经办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制止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同时加强监管,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现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严格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考核。

加强卫生部门对医疗费用的监管控制,将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控制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

(四)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强化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准入、监管等全行业管理职能。研究探索采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多种形式确定政府办医机构,由其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

(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 资等权力由政府办医机构或理事会行使。建立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社会化。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院长及医院管理层薪酬由政府办医机构或授权理事会确定。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完善公立医院财务核算制度,加强费用核算和控制。

(六)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推广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规范抗菌药物等药品的临床使用。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广优质护理,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开展“先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服务。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行预约诊疗,改善就医环境,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

(七)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巩固深化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经批准可在县级医院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八)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拓展深化试点内容,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尽快形成改革的基本路子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可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鼓励社会资本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投入,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改制的不得改变非营利性质。改制过程中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知识题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之一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若干要点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劳动力素质改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这就要求我们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一个主题,一条主线 《建议》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四个“更加注重”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作出艰苦不懈的努力。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

(二)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央已经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一个逐步的、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过程。为此,中央提出在2011年底前,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

一、单选

1、中国是以几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D)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2、“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D)A 2010-2014 B2010-2015 C2011-2014 D2011-2015

3、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A)四个阶段?A审批发布 B审核纠正 C 审理纠正 D 考核纠正

4、“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A)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 结构调整 B 经济调整 C 人员调整 D 社会改革

5、“十二五”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B)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保护耕地B国家粮食安全C粮食生产能力D农村基础设施

6、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称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B)在北京召开? A 10月15日至17日 B 10月15至18日

C 10月16日至18日 D 10月16日至17日

8、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A)个领域()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重大指南》A8 39 B7 39 C8 40 D7 40

9、“十二五”的核心任务 是(A)?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 改变社会风气 C 提高人均收入 D 促进社会和谐

10、“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哪些特性?(A)A战略性 前瞻性 指导性 B战略性 发展性 科学性 C科学性 发展性 前瞻性 D 指导性 发展性 科学性

11、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什么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B)

A外汇 统计 金融 人口等 B 地理 人口 金融 税收等 C 外汇 税收 地理 人口等 4D外汇 金融 人口 地理等

12、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什么样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A)

A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 B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城乡结合的原则 C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城乡结合、财税征收的原则 D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财税征收、统筹规划的原则

1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A A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 C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富民强国

D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富民强国14、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请问:是从哪3方面?A A前期研究意义、内容要求、工作安排 B前期研究意义、内容研究、细节安排 C前期研究方向、内容研究、工作安排 D前期研究意义、内容研究、工作安排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做什么?A A优化种养结构 B科学致富 C农产品自销 D发展个人致富技能

16、我国在科技上国家财政部拨资是为了发现什么?C A水体污染物保护B多环境有害的组织C提高人的工作效率D让人变得更懒

17、以()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C A 加快经济发展B 以人为本C科学发展 D城乡规划

18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列不是其基本要求的是:

A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C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建设

1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A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统筹兼顾D科技进步和创新 20、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B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C保障和改善民生D改革开放

21、按照()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B A统筹规划、实行全面发展 B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 C征地减税、增加居民收入 D科学发展、保障农民权益

22、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D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C改革开放D保障和改善民生

23、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D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C保障和改善民生D改革开放

24、()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D A统筹规划、实行全面发展 B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

C征地减税、增加居民收入 D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2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是(A)

A推动服务业大发展B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C推动城乡协调发展D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打发展

26、十二五要求我们大学生的行为?C A做人有原则B骄傲自大C更好的开发自身潜能D吃喝玩乐

27、把()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A A扩大消费需求B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C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D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8、坚持把深入实施()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D A振兴东北老公也基地 B南水北调

C区域协调发展 D西部大开发

29、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A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B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D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0、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A A水利 B 电网改造 C饮水安全工程D农村清洁工程

31、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C)要重点开发。A城市周边地区 B城乡结合部

C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

D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城市化地区32、33、十二五规划编制前要进行课题研究,下列可以向发改委申请课题研究的对象是A A大专院校B相关领域某专家 C某大学教授D在校研究生

34、加强城镇化管理。()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A A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B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

C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D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

35、()在中国编制五年规划史上首次被明确为“主题”C A以人为本 B统筹规划 C科学发展 D宏观调控

36、卫生部将对社会做出什么()A A加大社保B为老年人建立特殊档案照料C有钱才可以看病D先计有权人救

37、在当代中国,坚持()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 A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B宏观调控 C发展教育 D发展科技

38、以()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C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统筹兼顾

39、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什么时候通过的()B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0、当今社会的竞争围绕哪些方面()D A资源、人才、技术、标准 B市场、人才、技术、标准 C市场、资源、人才、标准

D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

41、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可以怎样提高?C A国家加大补助B胜者为王C国家对百姓传授科学务农D继续收更多的

42、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原因不包括()D A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 B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C,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D人口老龄化严重

43、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B A人才 B发展 C技术 D资源

44、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包括()D A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C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D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45、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下面不属于的是()C A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 B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C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

46、加强农村(A)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A 三级 B 四级 C 二级 D 五级

47、实现(A)“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A 电信网 广播电视网 互联网

B 移动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C 联通网 广播电视网 互联网 D 移动网 联通网 电信网

48、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B),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A 绿色、高碳发展理念

B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C绿色、无碳发展理念 D 绿色、有碳发展理念

49、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D)、退耕还林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

A采育林工程 B 人工林保护 C珍贵大径材林 D 天然林保护

50、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A)、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A以用为本 B以人为本 C以民为本 D 以政为本

二、多选

1、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ABCD A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C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D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2、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ABCD A 经济 B 社会 C 民主 D 民生

3、“三个结构”是指?ABC A 产业 结构 B 空间结构 C 功能结构 D 企业结构

4、十二五规划发展原则(ABCD)A民政工作社会化B民政工作法制化C民政工作人性化D 民政工作现代化 E民政工作信息化F民政工作网络化G民政工作科学化

5、十二五发展观的好处? ABCD A发展科技B发展教育C发展国防D发展经济

6、“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BCD A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C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D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7、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模式ABCD A文明、B节约、C绿色、D低碳

8、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体做法有哪些()ABCD A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B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 C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D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

9、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A结构优化、技术先进、B清洁安全、C附加值高、D吸纳就业能力强

10、制造业发展重点是()ABCD A优化结构B改善品种质量C增强产业配套能力D淘汰落后产能

11、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要求怎么做()ABCD A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B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C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D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12、发展海洋经济怎么做()ABCD A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B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C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 D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

13、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ABCD A统筹规划B合理布局C完善功能D以大带小

14、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ABCD A以人为本、B节地节能、C生态环保、D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15、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ABD A高效、B协调、C全面 D可持续

三、简答题

1、“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3、“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4、“十二五”规划中促进就业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有哪些?

①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②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③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

④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5、“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大举措?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6、简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对于在“十二五”期间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下载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知识竞赛题(公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知识竞赛题(公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_十二五_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公布

    会员通讯 中 国 通 信学会 会员通 讯 2009年第6期(总第54期) 主办 www.xiexiebang.com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目 录 通信行业简讯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二五”规划重......

    知识竞赛题

    必答题(10分) 1、《煤矿安全规程》有哪些特点? 答:(1)强制性(2)科学性(3)规范性(4)稳定性 2、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哪些综合防尘措施? 答: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

    知识竞赛题

    第一组必答题: 1、物业管理公共性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包括公共性卫生、绿化、公共秩序、公共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业主如不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按时足额交纳物业服务......

    2015知识竞赛题

    一、 个人必答题 1、按照《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ABCD A.借款人及项目发起人等相关关系人的情况 B.贷款......

    知识竞赛题

    知识竞赛题库 1、四项监督制度包括什么? 答:《责任追究办法》、《“一报告两评议”办法》、《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离任检查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

    知识竞赛题

    知识竞赛题 中纪委工作报告部分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时如何通过的? 答:中纪委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是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

    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1.蔬菜中含有的( B )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食物消化。A.维生素B.纤维素C.微量元素2.缺乏维生素D、缺钙会引起:( A )A.佝偻病B.坏血病C.贫血病3.经常牙龈出血、鼻流......

    知识竞赛题

    参考资料 1、1911 年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基本口号:民主、科学。 3、 李大钊是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