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系 创业一条街活动总结
“创业一条街”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创业一条街”实践活动在我校新校区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为引导我院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搭建大学生自主创业舞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鼓励学生成长为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善于开拓广阔市场的创业者,同时通过活动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更好的创业氛围。
由学生处、团委承办的“创业一条街”实践活动于2011年6月2日在我校新校区隆重开幕,本次活动得到各系的积极响应,我系同时也响应学院的号召,在系部团总支的组织下,派出一个队伍参加本次的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工作总结:
活动前期工作:
一、5月初就开始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但是没有同学报名参加,大家创业的意识不够强,不想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创业的事情上。
二、参赛队伍目标不明确,而且缺少资金购买商品。
三、没有预先做个调研,不能了解广大同学所需求。
四、创业经验不足,在后备的工作中,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提前做市场调研,对消费者的心理缺乏了解,产品价格成本较高,没有预先做好宣传工作,导致购买率较低。
五、资金不足,没有人愿意支助,导致了货物的品种多,物量少,不吸引同学们购买。
六、时间不足,导致准备的工作不是很到位。
七、后备的工作还有不足,宣传工作,海报,货物等大的工作都做得很好,但有很多的小细节没有注意,如没有提前准备购物袋、没有准备一些零钱。
八、创业的积极性不够高,想创业的同学不多。
当然每一个活动都会有每一个的缺陷,但我们要在缺陷中找到改过的自信,努力在今后的活动中不会在犯同样的不足,要做到扬长避短。
公共管理系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
第二篇:创业管理总结
创业管理课程有感
创业管理课程分为四个阶段,历时两天,每个阶段都给我带来了新的知识体验。
阶段一,理论知识,历时半天:由老师为我们讲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出两人作为创业伙伴以及原因。很有趣味性。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原因如下:创业需要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支持,我的理解是精神上包括创业的动机和物质上包括创业的业务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而两人恰恰拥有两者。孙悟空天性顽劣、鲁莽、冒进、胆大,都体现在了创业的能力方面;猪八戒贪财好色、好吃懒做本是他的缺点,但是也恰恰成为了他创业的动机。总体来说,两者存在很大的互补性,猪八戒的“贪生怕死”克制着孙悟空的冒进,孙悟空的“强势”督促着猪八戒的“不得已而为之”。
我的感悟:创业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必须思虑周全,制定计划。
阶段二,创业沙盘,历时半天:创业沙盘是一项让我们模拟实际创业的过程的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作为创业检察官的角色扮演,为扮演待创业的打工者的组员们讲解并监督游戏的进程。我深刻的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挫折,市场的不确定性随时会将你的创业项目毁之一旦。事实上,创业沙盘已经极大的简化了市场的环境因素和提高了有利因素,比如说简化了心理和时间的影响,提高了资金的获取性,简化了成本。
我的感悟:创业是将手中的资源按照自己对市场的体会进行各式各项的组合的过程,市场是检验组合正确性的唯一手段。在求生存的前提下,求变是创业者们需要重视的地方。
阶段三,注册公司,历时一晚上:两人一组,目标:完成一家公司的注册。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我们模拟了解一下创办公司所需要走的法律程序,包括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
我的感悟: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发扬壮大,注册公司是你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口。我更加实际的了解的现实的一些操作的问题。
阶段四,模拟经营,历时一天:可以说这是最让人有体会的一个阶段。在模拟中,我们的小组扮演的总经理的角色,在现有的大家都是平等的资源条件下经营一家制造型企业。决策内容包括,厂房购置、生产线购置、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广告宣传等。该阶段分为六个季度,我根据我们组的运营情况将六个季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1、2季度,第二阶段是2到6季度。在第一阶段中我们的决策失误在了贪功冒进,大战略,小迈步,空有大的市场,却失
足于忽略产能的提升,导致损失了巨额的违约金。第二阶段,因为前一阶段的失误导致的资金短缺,我们只能老老实实的根据现有产能维持着生产,所辛市场的需求巨大和我们小心的控制供给的上限,我们才没有陷入银行的还贷危机。比较两个阶段,我清楚的发现了两个阶段的资金利用率是不一样的,在第一阶段中,闲置了大量的资金余额,没有跟上市场的开拓速度。相反,在第二阶段中,资金的短缺只能维持现有的产能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没有闲余资金提高产能。总体来看,我们的根本性失误在于初期的剩余资金没有充分利用上。这是硬伤。
我的感悟:虽说创业经营是一项非常具有风险的活动,随时会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失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巨大而不愿意承担风险,那会禁锢我们的思维方式,限制我们的行为决策。
在我看来,创业就像古代的开辟疆土的将军一样,运用自己的谋略和胆识,带领自己的将士,纵横捭阖,开创一代伟业。
第三篇:公共管理实习总结
公共管理专业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取向决定了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实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实习总结篇一
作为一名公共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寒假期间在政府部门的实习对于自身的专业学习非常重要,是我将平时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难得机会。这次经学院安排,2______级共39名学生获得了在武汉市洪山区委区政府的实习职位,而我有幸成为这支实习队伍的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
实习学生的具体实习部门是由洪山区委区直机关工委安排的,而我作为实习队的负责人起初负责和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协调实习队员的具体实习部门,因此很自然的我被留在机关工委实习,一来机关工委有一位女职员需要休产假,正缺少人手,二来我在机关工委也可以实现与其他实习学生的联系,方便工委管理实习生。
在我国,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机关工作委员会,这也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主要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直属机关中党员的管理,并处理相应的党务工作。第一次接触到“机关工委”这个名称时,确实使自己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它的职能与工作性质,这主要还是它的曝光率低使得民众对它没有概念的缘故。
在机关工委实习的这四周,我主要围绕着整个洪山区机关党务开展实习工作,参与了洪山区机关作风建设的规划工作,起草了洪山区“十佳科室”、“十佳服务标兵”考核评定准则,并就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程序和范围作了研究。按照工作计划和安排,1月份,洪山区机关工委要承办今年的武汉市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由于武汉城市圈获批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此,省直机关工委要求今年党建研讨会主题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因此参会对象增加了圈内其他各城市市直机关工委,这也就导致了洪山区机关工委需要为这次会议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我有幸参与了整个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整理党建研讨会的资料汇编和会议指南以及会务安排等工作。
以上所说的是我实习期间主要参与的工作,其他包括党费的收缴、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会议通知等细小琐碎工作也是我实习期间的主要任务,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一些不乏需要技巧和专业培训才能胜任,好在学校的学习和学生工作期间在这方便有所涉猎,才使得我能够从容面对。
公共管理实习总结篇二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深深的明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同时它更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体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更要有才干出众的领导班子出谋划策。它带给农民的是真真正正的、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不是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是豆腐渣工程。当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在充分支持领导决策的同时也更应该重视农民群众的思想智慧,只有双方都配合好了,我们的新农村才能建的更快更好。
20____届公共管理学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____年3月21日
实习地点:城阳后田社区
实习单位和部门: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______级全体在校本科生。
实习目的:此次实习主要希望通过参观城阳后田社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让同学们了解在新政策,新环境,新条件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艰难发展过程;同时让同学们了解组织变革中遇到的阻力以及更好的解决这些阻力的有效办法;明白政府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管理工作的技巧,使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所用有效合理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也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实习内容:
(一)参观社区物质文化建设
我们是集体乘车去的后田社区。车一到区,我们全都看的目瞪口呆,这是农村吗?大家都禁不住惊叹的喊了出来。漂亮的花园小区,整洁舒适的楼房,静谧安逸的环境,幼儿园,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亭,廊,花草树木整齐而干净,各项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市级标准的免费幼儿园,小学让我们垂涎三尺;高大挺拔,气魄宏伟的文化中心让我们艳羡不已。我想,这就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真正的领军人物了。
单从表面上看,我们只能看到一些不全面的物质性的东西,比如酒店,道路,老年活动室,健身房等真实的表象,当你深入了解时,就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不光是优秀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它的优惠政策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更会深深的吸引你。了解后田社区的发展,那不是简单的像建一栋楼房那样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那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体系。要有强大的资金积累和雷厉风行,实干的管理者与博学多才的领导者。看看后田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一个个数字都那样触目惊心,那样虚幻而又真实。从出了名的贫困村到今天新农村建设的楷模,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较后田村史,我们更是难以想象它成长并发展壮大的艰辛。
(二)听报告,深入了解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
社区的办公室吴主任给我们介绍了后田社区建设的一系列过程,不仅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硕果累累。从2000年开始全村实行城区规划,由小城区向大城区逐步发展。建成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供居民休闲,娱乐,丰富文化生活。同时为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定期进行知识讲座,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并且组织户代表走遍全国革命老区,走出国门,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去旅游考察,使他们能珍惜今天的富裕生活,不忘革命创业的艰辛,努力去开阔眼界,和国际接轨。
社区的福利政策更是让人看了热血沸腾:2003年全村一次性投资210万用于养老保险工程,并为>=60岁的老年人办理养老保险,并逐年后续。2004年旧村改造,居民每户2套楼房且>60岁的老人免费居住且可享受社区发放的500元/月补助。2004年祁每户的孩子从出生到18岁每人每月100元,18到59岁每人可享受180元/月补助,60岁以上可享受300元/月等......这些政策让人看了倍感温暖。“人人有工作,家家有收入”,对农民进行订单式培训,不用出社区便可工作。即使不工作,每户每年还可得到18000元的分红,全村持卡消费,酒店,医疗,诊所一应俱全。全区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忘精神文化建设。“十佳邻居”“文明家庭评选”等加强了社区和谐和村民团结。2006年东南亚海啸组织村民献爱心,让村民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所有的一切都为社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共管理实习总结篇三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公共管理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公共管理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
点,尽心尽力完成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篇:2014公共管理综述总结
一、公共部份:
1、战略的构成要素:组织战略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组成。战略思想是指导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是整个战略的灵魂,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起统帅作用。战略目标是战略决策的核心问题,也是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
2、战略的核心内容:确定部门存在的目的、基本使命以及主要目标等根本性问题。
3、战略规划的步骤(布莱森战略规划模式):开始制定战略计划过程并形成共识;明确组织权限和使命;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SWOT分析;提出组织面对的战略性问题;制定与选择战略方案。
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功能:(1)公共部门管理的战略导向,关系到公共组织的兴衰存亡;(2)有助于应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3)有助于应对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4)应对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5)应对公共利益的挑战。
5、政府采购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6、公共组织含义:是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特征:
1、公共性
2、社会性
3、合法性
4、服务性
5、非营利性
6、民众参与性
7、公开性。功能:
1、服务功能: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2、经济功能,政府组织:(1)提供公共产品(2)建立和保持市场竞争制度(3)调节经济运行过程(4)收入再分配;非政府公共组织:(1)弥补政府资源的欠缺(2)倡导竞争与合作(3)拓展社会服务领域(4)提供就业机;
3、政策与法律功能,政府组织:通过政策和法律来发挥导向、调控和分配的功能;非政府公共组织:体现在对政策和法律的贯彻执行和服务上。
4、社会保障功能,政府组织与非政府公共组织:(1)生存与安全保障(2)社会稳定保障(3)发展保障
7、事业单位行政化程度的不同,分三种类型:按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承担行政职能的,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公益属性,市场不能配臵资源的,划分为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臵资源的,划分为公益二类。
8、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个人经历因素、个人兴趣因素、个人价值观念因素、社交因素、共同利害因素 功能:正功能:
1、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
2、加强内部沟通;
3、增强凝聚力;
4、使组织保持一致;
5、有助于对组织成员的控制;
6、给组织成员社会满足感;
7、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负功能:
1、抵制变革;
2、任务冲突;
3、传播谣言;
9、公共责任意识:(1)仁爱意识(2)公众意识(3)求实意识(4)宽容意识(5)节制意识
10、分配性政策(如按劳分配)、调节性政策(如环保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如个税)、自我调节性政策(如小区物业管理)
11、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1)政策问题的特性,包括:①政策问题的性质(1分);②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1分);③政策对象人数及其行为需要的调适量(1分)。(2)政策本身的因素:①政策的正确性(1分);②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1分); ③政策资源的充足性(1分)。(3)政策以外的因素:①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1分);②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1分);③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1分);④政策环境(1分)。
12、公共政策过程:政策制定:是指从发现问题到政策方案的出台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过程,包括建立议程、界定问题、设计方案、预测结果、比较和抉择方案以及方案的合法化等环节。政策执行:指政策方案付诸实践、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果作出判断,确定某项政策的效果、效益以及优劣,并弄清政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一种政策活动。意义:a、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b、决定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c、合理配臵资源的有效手段;d、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政策监控:达到政策方案的预期目标,避免政策失误,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阶段进行监控,以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作用:a、保证政策的合法化;b、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c、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d、促使政策终结。政策终结
13、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及动因:20世纪80年代,英、美、新西兰等国相继掀起了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也被称为“政府再造运动”或“新公共管理运动”,都以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作为其基本取向。具体背景及动因:(1)经济全球化是改革的一个推动力;(2)社会和人口因素的变化是改革的“推进剂”;(3)传统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失效和政府职能膨胀引起的财政危机为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动因;(4)工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是改革兴起的另一个动因;(5)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改革的“催化剂”。
14、以公共服务取向为目标的改革主要内容:(1)关心提高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2分);(2)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而非顾客的退出作为反馈的回路(2分);(3)怀疑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2分);(4)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全社会学习过程(2分);(5)要求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2分)。
15、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公共管理
1、法制化(法治政府);
2、民主化;
3、责任化(责任政府);
4、服务化(服务型政府);
5、信息化(电子化政府);
6、高效化
16、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系统全面原则;连续稳定原则;客观科学原则;操作简便原则;适用宽广原则。
17、绩效评估的功能: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有利于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有利于监督公共部门的行为,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
18、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含义:对广义的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公共企业等特定的社会组织在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获得的公共产出进行评审界定。
19、平衡积分卡的方法(罗伯特〃S﹒卡普兰)四个角度:财务状况、顾客服务、内部经营过程以及学习和成长。
20、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依法执行公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共管理者。其内容有:(1)作为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公共管理者必须有政治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清正廉洁,艰苦朴素;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忠诚老实,实事求是。(2)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公共管理者必须有工作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即遵纪守法,依法管理;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刻苦学习,精通业务;谦虚谨慎,文明礼貌。
二、卫生事业管理
1、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响。(3)管理水平: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期结果。(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主要从卫生人力资源,健康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的可接受性等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5)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祖国医学事业得到了发展。(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2、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2.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5.卫生事业的垄断性
3、卫生防疫机构的类型: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结核病防治研究所(院)、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站)、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站)、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站)、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站)、鼠疫防治站(所)、乡镇预防保健站(所)及与上述机构专业相同的单位。
4、生人力规划:是和国家、区域的卫生规划的目的和所承担的义务相适应,通过培训卫生人力来满足不同的卫生需要的规划,是对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供需关系以及卫生人力的数量、知识和技能类型进行预测,制定卫生人力计划的过程。
5、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卫生人力规划的准备2.了解卫生人力及卫生服务现状3.预测卫生人力需求(卫生需要法、卫生需求法、服务目标法、卫生人力/人口比值法、工作任务分析法)4.估计卫生人力供给量(寿命表法、队列(定群)研究法、计算每年的损失率、根据变动预测卫生人力供给量)5.估计供需差距与确定规划目标6.分析规划目标的可行性7.制定详细的卫生人力发展规划8.制定规划实施计划9.执行和监督实施计划10.评价和修订计划与规划
6、卫生人力资源配臵的研究内容:(1)数量:绝对数和相对数;(2)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3)分布:城乡分布、地区分布和部门分布。
7、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1)专业性强的高质量人力资源: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熟悉的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经验,还要有高的道德品质。(2)其组合结构是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明确分工,合理组合。(3)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源。有限性和选择性,其利用开发难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自发调节。
8、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1)我国卫生事业是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公益事业;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都应明确给予卫生事业合理的投入,并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投入的比例。(2)卫生机构的设施与提供的服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共同需要、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3)我国的卫生服务领域的福利分配是通过政策举办公立卫生机构并给予补贴、减免税收和低于成本定价政策来体现。
9、卫生费用的评价指标:(1)卫生费占国内或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国家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了必要费用来保证卫生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2)人均卫生费用:反映一个地区卫生资源的平均水平,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分配是否合理。(3)医疗卫生机构之前投资比例: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分配是否合理。(4)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构成。(5)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比例。(6)农村和城市的卫生费用比例。
10、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1)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2)监督、评价卫生规划实施进展的依据。(3)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4)医学科技信息是医学科技发展的源泉。(5)卫生信息可以直接创造财富,即生产力。
11、卫生规划中,回顾性分析的内容:
12、卫生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制定好了以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随着规划环境的变化,需要对规划不断进行调整修正,使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更可靠、有效。一个全局性规划至多2年就得调整修正。一个项目规划至多半年就应该进行评估调整。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冲破现在有条条框框,边规划为调整。
13、分析环境:环境是制约卫生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地理、人们生活方式、疾病分布等方面。环境分析的主要目的发现本地区在疾病、卫生服务利用和经费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明确实现规划目标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确定规划的重点。分析由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分析组成。
14、规划过程:确定目标、分析环境、分析资源、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多种战略的研制和在多种战略中择优)、实施战略、监测评估。
15、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原则:a协调发展的理念b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c系统的理念d目标和过程的理念。
16、区域卫生计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合理配臵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17、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a要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b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c要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d要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e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边规划,边调整。
18、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20、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21、中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五大特色: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县级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合作医疗制度、乡村医生、中医中药和初级卫生保健。
22、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1)全面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改革卫生管理体制;(3)健全卫生服务网络;(4)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5)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6)加强药品供应与使用的管理;(7)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8)重视做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
23、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部门协同原则;成本效果和效率原则
24、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路。
4、坚持改革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防治结合。
5、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25、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基层卫生服务;(2)是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3)是综合性服务;(4)是持续性服务;(5)是可及性服务;(6)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26、卫生服务消费的特殊性或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①消费者信息缺乏;②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③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④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⑤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⑥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27、影响卫生服务需要的因素:人口数量和组成;医疗质量;预防保健工作;文化教育;气候地理条件;居住地点和条件;婚姻;行为心理因素。
28、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卫生服务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影响因素,健康状况,一般经济学因素,供给情况,医疗保健制度、时间(时间机会成本)、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29、卫生筹资方式:税收、保险、资费支付、社区筹资
30、中国卫生服务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卫生第三方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31、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指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32、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乡(镇)卫生院是农村综合性卫生事业单位,它不仅是乡(镇)卫生专业组织,而且肩负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是县、乡(镇)、村三级卫生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是农村卫生建设的重点。在业务管理体制上,接受县卫生局及县级业务机构的管理,包括接受县医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所),以及其他县疾病防治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其人员、业务、经费都是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乡(镇)卫生院主要任务是:(1)负责本地区基本医疗服务(2)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的技术指导,疫情报告,传染病管理,各项卫生工作(如学校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和预防接种工作(3)开展日常医疗服务,查治疾病,培训指导乡村医生业务技术,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1、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也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2、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科学技术和卫生资源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科学。
3、卫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物力资源、卫生财力资源、卫生信息和技术。
4、卫生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某种医疗卫生专业教育和训练,从而具有或可能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
5、卫生财力资源是指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卫生保健服务方面所投入的经济资源。
6、广义的卫生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所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以货币来计量;狭义的卫生费用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7、卫生物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生产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总称。
8、效率是指卫生规划或活动的成果同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时间之间的比较。
9、效果是指规划对于解决某一卫生问题或改善不良卫生状况所取得的预期成果。
10、卫生政策就是指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要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属于公共政策的一个范畴。
11、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管理,指对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机构及其所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管理。
12、卫生服务是卫生机构使用各种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过程。
13、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和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14、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健状况的收入水平、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15、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16、卫生服务利用是卫生服务需要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综合描述卫生服务系统工作的客观指标。
17、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及卫生服务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的一门科学。
18、成本。卫生经济分析中的成本是指实施某项卫生服务规划或方案所消耗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包括公共支付的和私人支付的,通常用货币来表示。
19、固定成本。有些成本的总额,在一定时期、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这类成本称为固定成本。20、变动成本。有些成本的总额随卫生服务量的增减而增减,呈正比例变化,这些成本称为变动成本。
21、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源或所花的代价,一般把与伤病直接有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所支出的费用作为卫生服务的直接成本。
22、间接成本是指因伤病或死亡所引起的社会成本或代价,包括休学、休工、因病或死亡所损失的工资、资金或丧失劳动生产力所造成的产值的减少等。
23、机会成本就是将同一卫生资源用于另一最佳替代方案的效益。
24、边际成本就是指在原卫生服务量的基础上在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服务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额。
25、效果是指有用效果,是由各种使用价值构成的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属性。
26、效用。卫生服务领域中,效用是指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
27、贴现就是把将来不同时间的成本和效益换算成这一时点上的价值,以便各方案之间进行合理的比较。
28、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备选方案的方法。
29、净现值就是计划期内方案各年效益的现值总和与成本的现值总和之差。
30、年当量净效益就是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平均净效益值,它是净现值考虑贴现时的年平均值。
31、效益成本比率是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
32、内部收益率就是使一个方案的成本现值总额等于效益现值总额,即使净现值等于零的那个贴现率。
33、质量调整生命年。由于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或方案,拯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人的寿命。但不同的人其延长的生存期质量不同,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的生活质量相当于完全健康的人的生存年数,称为质量调整生命年。
34、失能调整生命年是非致死性健康结果与早逝的复合健康评价指标,用来衡量人们健康的改善和疾病的经济负担。
35、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36、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37、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38、住院率=前一年内总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39、人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次)数
40、应住院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人(次)数
第五篇: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1)内涵—经济价值观;
2)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1)综合性;(2)层次性;(3)可测定性;(4)相对性;(5)滞后延伸性。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
性质:(1)正效率
(2)负效率 主体:(1)个体效率
(2)群体效率
层次:(1)决策效率
(2)管理效率
(3)执行效率 实现程度:(1)计划效率
(2)实际效率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总:
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
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
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经济调解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1)计划手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市场监管
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制度建设
◇2加强信用建设
◇3从严监管
3)反对垄断
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
社会管理
1)人口管理
2)环境管理
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
4)维护社会秩序
公共服务
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基础设施建设
三、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概念
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
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
2)机构设置
3)职权划分
4)职位配置
5)人员结构
6)管理方式
7)运行程序
8)法律规范
行政组织的特点:
1)权威性 2)服务性 3)层级性 4)适应性 5)合法性 6)强制性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构成: 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
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
审计机关——经济监督
5)派出机关
四、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立项 ——>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
1)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2)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根本宗旨
3)解放实现、实事求是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
4)民主集中制是公共政策选择的主要形式
5)走群众路线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6)红头文件是公共政策的主要载体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1)生产力标准 2)效益标准 3)效率标准 4)公平标准 5)公共政策回应度
五、政策执行的特点和原则
政策执行的含义
政策则新就是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运用一定的公共资源与管理手段,让政策对象接受并遵循公共政策,最终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行为过程。
政策执行的主体——政策执行者,包括执政党组织,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及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成员
核心主体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公务员
政策执行的客体——公共政策受益和约束对象,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政策执行的内容——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威
采用法定的措施
通过法定的程序
以最终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
政策执行的特点
1)强制性 2)综合性 3)具体性 4)效率性 5)动态性 6)创新性
政策执行的原则
1)人本主义原则
2)规范高效原则
3)灵活创新原则
4)服务至上原则
5)检查督促原则
六、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
动态模型:
公共政策————>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1)学习宣传政策
1)试点与推广
1)协调、监督与反馈
2)制定执行计划
———————————————————————————
反馈
1)制定政策执行计划
实质:具体确定在政策执行中做什么、什么人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等实际操作问题。
内容:
1)政策目标分解
2)政策执行的资源配置
3)政策执行的方案
4)政策执行的防范措施
政策执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最多、最常用。具有强制性、具体性、系统性的特点
具体形式: 1)行政指挥: ◇1口头指挥
◇2书面指挥
◇3会议指挥
2)行政处理
3)行政处罚
4)行政强制执行:◇1间接强制执行
◇2直接强制执行
◇3即时执行
(2)法律手段——特点: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
(3)经济手段——特点:间接性、有偿性、关联性
(4)思想手段——特点:科学性、启发性、生动性
方法:1)制造舆论
2)说服教育
3)协商对话
4)激励奖惩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1)政策执行体制——影响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
政策执行体制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政策执行主体的权威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2政策执行机制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3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2)政策方案
公共政策本身存在的多种因素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1公共政策调整利益的性质
◇2公共政策目标和任务要求
◇3公共政策自身的完善程度
3)政策执行者
主要表现在:
◇1政策执行组织的影响
◇2政策执行人员的影响
4)政策对象
具体表现在:
◇1政策对象的规模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2政策对象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度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3政策对象行为的调节量决定政策执行的效果
5)政策执行的环境
具体分为:◇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时间环境
七、政策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创造性和政策变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分析
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主要表现形式:
◇1替换性执行政策——“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2选择性执行政策——“曲解政策、为我所用”
◇3象征性执行政策——“软拖硬抗、拒不服从”
◇4附加性执行政策——额外制定“土政策”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成原因:
◇1中央与地方“成本——收益”预期失衡
◇2公共政策本身的缺陷
◇3责任追究制度的缺损
3)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产生:
◇1建立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制度
◇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素质
◇3增强公共政策透明度、提高政策认同感,便于政策对象的监督
◇4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的责任追究制度
八、公共政策执行的沟通与协调
公共管理信息及其处理
(1)公共管理信息及其特征:
定义:
公共管理信息是指反映公共管理运行状况以及直接关联公共管理职能活动的各种情报资料、数据图表和各种信号。
特征:
真实性与准确性相统一——首要特征
新颖性与时效性相统一
宏观性与广泛性相统一
政策性与权威性相统一
(2)公共管理信息的处理
1)公共管理信息的收集——首要环节,关键环节
2)公共管理信息的加工
程序:◇1筛选、分类
◇2提炼、综合◇3 制作
要求:◇1准确、及时
◇2系统、有序
◇3 经济、实用
3)公共管理信息的传递——重要环节
公共管理信息传递构成三要素:信源、信道、信宿
4)公共管理信息的存
步骤和内容:登记、编号、存放、排列
5)公共管理信息的反馈
种类:◇1 跟踪反馈
◇2 逆向反馈
◇3 正向反馈
公共管理沟通
1)公共管理沟通的含义
公共管理沟通是指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管理系统中组织机构,公共管理人员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统一认识,以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行为或活动。
2)公共管理沟通的类型:
按沟通的渠道分:
◇1正式沟通
◇2非正式沟通
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分:◇1上行沟通
◇2下行沟通
◇3平行沟通
按沟通的路线分:
◇1单向沟通
◇2双向沟通
按沟通的结构模型分
◇1链式沟通
◇2轮式沟通
◇3环式沟通
公共管理协调
(1)公共管理协调的含义:
公共管理协调的主要任务: 1)统一立场、统一认识 2)分工协作、统一步调 3)平衡利益、化解矛盾
(2)公共管理协调的分类:
1)根据发起公共管理协调的机关分:◇1主动协调
◇2被动协调
2)根据公共管理协调的范围分:
◇1内部协调
◇2外部协调
3)根据公共管理协调的对象分:
◇1机构协调
◇2人员协调
4)根据公共管理协调的任务分:
◇1常规协调
◇2临时协调
(3)公共管理协调的方法:
1)平衡协调法
2)目标协调法
3)权威协调法
4)组织协调法
5)会议协调法
九、公共管理监督
公共管理监督的含义
含义:公共管理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公共管理主体及其所开展的公共管理活动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公共管理监督的内容:
1)公共管理合法性的监督
1)公共管理合法性的监督
公共管理监督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作用: 1)预防作用
2)补救作用
3)保障作用
4)促进作用
公共管理监督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公正性原则 3)经常性原则 4)广泛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公共管理的监督体系:
一般监督(最直接有效)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平行机关
内部监督
专门监督——国家行政监察机关
特种监督——审计机关
政党监督——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 外部监督
国家权利机关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监督
社会团体的监督
社会监督—————
公众的监督
社会舆论的监督
十、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民主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3)法制管理原则
4)功绩原则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同国外相比
不搞“政治中立”
不搞“两官分途”
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同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较
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有勤政廉政的约束机制
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
十一、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1)国家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特点
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双重性与特殊性
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平等性与一致性
2)国家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忠包公维遵以密宣
3)国家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特点
非参对依获先提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品行端正
政治坚定
忠于国家
勤政为民
清正廉洁 依法行政
务实创新 团结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