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刻牢记宗旨做廉洁从政的实践者和带头人
中国共产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当前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反腐败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结合、注重预防的方针,注重反腐倡廉机制的创造,体现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创新工作思路,抓住了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实施纲要》,首先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实施纲要》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深刻认识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意义,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才做廉政勤政的表率和带头人。反腐败工作,是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已经过去了的2004年,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最为突出的进展是两个“加大”:
一是以党内监督条例出台为标志,加大了“治本”的力度,使反腐败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是继续以查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加大了“治标”的力度,形成了标、本兼治之势,反腐败斗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4年,中央及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一批大案、要案宣布告破,一批腐败贪官被绳之以法。有资料显示,仅2004年1月至8月,被“双规”、被隔离审查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高级领导干部就有36人。2004年1月至7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收受贿赂的犯罪嫌疑人就有2291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有1767人。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反腐倡廉的力量,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派驻机构”,已由过去中纪委监察部和所驻部门“双重领导”,改为由中纪委监察部“直接领导”。仅2004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就对全国2/3的省、市、区进行了督察巡视,并且把监督的重点放在省市县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为2005年正式出台的《实施纲要》和加大反腐败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的力度,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反腐败的一条新思路。《党内监督条例》是我们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被舆论称为“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宣言书”,实质上也是标志着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从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新阶段的转变迈出了一大步。
通过学习,联系结合实际,我对《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和认识又有了一点提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尽快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这是强化制度反腐的重要内容。
中纪委对新时期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六条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和八条要求,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二是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三是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四是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推进四项改革(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四项制度(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产权交易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三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
五是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六是加强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和廉洁自律工作。
二、要继续狠抓“标、本兼治”,从制度建设和严厉惩治腐败着手而且两手都要硬,要把“反腐败”的窗口前移,尤其是要坚决堵塞贪官的外逃之路。
2004年我国反腐败工作的又一个新的亮点是增加了审计反腐的力度。6月份,国家审计署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3年对中央24个部门和地方政府被审计出来的40多亿元的“糊涂账”被曝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纪检机关和审计部门联手办案,重拳出击,使一批经济犯罪大案浮出水面,“审计反腐”成为我国从制度层面上惩治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审计风暴”引发的“廉政风暴”,充分反映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也是我们党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变和不断深入的结果。
从2004年的7 月开始,我国试点“领导干部家属境外留学定居备案制度”,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厂长经理直系亲属出国留学、定居,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备案并说明其资金的来源,将制止腐败的关口再次前移。特别是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相互配合,形成了合力,更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反腐的合力,也体现了我国制度反腐的力量并已初见成效。也为中央决定从2005年起,将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由以前的县级干部扩展到地厅级干部奠定了基础,审计部门作为我们党反腐败工作的侦察兵,将通过日常的、例行的经济审计中发现重大的腐败问题,必将在我国预防和惩治腐败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联系实际认识腐败现象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1)不加强学习,自身素质差,品德和党性修养差,已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大量的腐败案件表明,成克杰、李嘉廷等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注重个人的升迁、而不注重个人的政治学习,也不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和加强道德修养。“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理智”。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如果放松思想政治学习,忽视思想和世界观和改造,就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道德观,人生观一扭曲,思想道德防线就会丧失,健康的肌体就容易被腐蚀,就会经受不起金钱、美色和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稳定的家庭也就不稳定甚至解体,也就容易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们共产党员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学习,自觉学习。要把学习作为自己 终生的要求。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用正确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做廉政从政的忠实实践者,才能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管好自己、管好子女、管好身边人,才能作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放松了思想改造,一切“向钱看”,个人私欲膨胀,腐败之心就有了生存的基础和条件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其中教育是制度和监督的前提,是贯穿于体系建设的不间断的主体。腐败的产生,固然有很多的客观存在的因素,但从主观实质来看,主要还是由于腐败者的主观世界出了问题。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淡化、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权力观,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就会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小团体主义的错误,导致个人私欲极度膨胀,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进行不正当的钱、权交易,在金钱和美色面前就会经不住诱惑而铤而走险,最后走上了腐败的不归路。
我们党制定的反腐倡廉的制度的教育体系,就是从源头上扼制腐败的基础性工程,构筑思想防线也是制度反腐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去年的审计反腐风暴,还是今年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也无论是全党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务育活动,还是2005年在全国普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都是我们执政党提高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是一次从上到下地让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参加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是全党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活动。
四、结合“反腐败”斗争的实际,不断加深对反腐倡廉斗争的现实性的再认识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第一批刚刚结束之即,市委结合云南省接连发生的几起腐败案件,及时召开了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廉政谈话会议,要求全市县处级干部都要结合市纪委陈林章书记的讲话开展学习讨论,并撰写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借助反面教材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开展警示教育。我们要结合《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反腐倡廉的教育,认真、扎实、有效地大张其鼓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
我认为要贯彻好、宣传好、落实好中央的部署,应从以下方面去加大宣传的力度:
一是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树立和保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着力解决好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使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要加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形式上要创新,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既要大力表彰廉洁勤政的典型,又要用违纪违法腐败的反面教材来作警示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努力营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五、严格自律,廉洁从政,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个在“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共产党员,分管联系的工作又是法制工作,更应该带头廉洁从政,以身作则,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观念,用自身的正气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决定着一个人工作、生活的目标方向。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深深扎根在自己 的心中,扎实工作,艰苦奋斗,要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对人民群众要有感情,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和睦。
其次,要牢固地树立党的观念、群众观念、廉政观念。自觉带头维护党的纪律和廉政纪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第三,一定要具有党的群众观点,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任务和落脚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检验标准和长期任务。
第四,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求真务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苦、常怀律已之心。
第五,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谋福利,决不能成为自己 谋取私利的工具。
一个共产党员或是一个国家公务员,要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能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安危都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够坚定执政为民之心,做到廉洁勤政,无私奉献,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特
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篇:时刻牢记宗旨做廉洁从政的实践者和带头人
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当前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反腐败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结合、注重预防的方针,注重反腐倡廉机
制的创造,体现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创新工作思路,抓住了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实施纲要》,首先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实施纲要》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深刻认识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意义,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才做廉政勤政的表率和带头人。反腐败工作,是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已经过去了的2004年,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最为突出的进展是两个“加大”:一是以党内监督条例出台为标志,加大了“治本”的力度,使反腐败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是继续以查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加大了“治标”的力度,形成了标、本兼治之势,反腐败斗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4年,中央及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一批大案、要案宣布告破,一批腐败贪官被绳之以法。有资料显示,仅2004年1月至8月,被“双规”、被隔离审查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高级领导干部就有36人。2004年1月至7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收受贿赂的犯罪嫌疑人就有2291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有1767人。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反腐倡廉的力量,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派驻机构”,已由过去中纪委监察部和所驻部门“双重领导”,改为由中纪委监察部“直接领导”。仅2004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就对全国2/3的省、市、区进行了督察巡视,并且把监督的重点放在省市县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为2005年正式出台的《实施纲要》和加大反腐败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的力度,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反腐败的一条新思路。《党内监督条例》是我们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被舆论称为“中共反腐败斗争的宣言书”,实质上也是标志着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从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新阶段的转变迈出了一大步。
通过学习,联系结合实际,我对《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和认识又有了一点提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尽快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这是强化制度反腐的重要内容。
中纪委对新时期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六条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和八条要求,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二是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三是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四是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推进四项改革(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四项制度(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产权交易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三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
五是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六是加强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和廉洁自律工作。
二、要继续狠抓“标、本兼治”,从制度建设和严厉惩治腐败着手而且两手都要硬,要把“反腐败”的窗口前移,尤其是要坚决堵塞贪官的外逃之路。
2004年我国反腐败工作的又一个新的亮点是增加了审计反腐的力度。6月份,国家审计署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3年对中央24个部门和地方政府被审计出来的40多亿元的“糊涂账”被曝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纪检机关和审计部门联手办案,重拳出击,使一批经济犯罪大案浮出水面,“审计反腐”成为我国从制度层面上惩治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审计风暴”引发的“廉政风暴”,充分反映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也是我们党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变和不断深入的结果。
从2004年的7月开始,我国试点“领导干部家属境外留学定居备案制度”,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厂长经理直系亲属出国留学、定居,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备案并说明其资金的来源,将制止腐败的关口再次前移。特别是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相互配合,形成了合力,更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反腐的合力,也体现了我国制度反腐的力量并已初见成效。也为中央决定从2005年起,将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由以前的县级干部扩展到地厅级干部奠定了基础,审计部门作为我们党反腐败工
作的侦察兵,将通过日常的、例行的经济审计中发现重大的腐败问题,必将在我国预防和惩治腐败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联系实际认识腐败现象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1)不加强学习,自身素质差,品德和党性修养差,已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大量的腐败案件表明,成克杰、李嘉廷等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只注重个人的升迁、而不注重个人的政治学习,也不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和加强道德修养。“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理智”。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如果放松思想政治学习,忽视思想和世界观和改造,就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道德观,人生观一扭曲,思想道德防线就会丧失,健康的肌体就容易被腐蚀,就会经受不起金钱、美色和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稳定的家庭也就不稳定甚至解体,也就容易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们共产党员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学习,自觉学习。要把学习作为自己 终生的要求。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用正确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做廉政从政的忠实实践者,才能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管好自己、管好子女、管好身边人,才能作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放松了思想改造,一切“向钱看”,个人私欲膨胀,腐败之心就有了生存的基础和条件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其中教育是制度和监督的前提,是贯穿于体系建设的不间断的主体。腐败的产生,固然有很多的客观存在的因素,但从主观实质来看,主要还是由于腐败者的主观世界出了问题。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淡化、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权力观,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就会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小团体主义的错误,导致个人私欲极度膨胀,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进行不正当的钱、权交易,在金钱和美色面前就会经不住诱惑而铤而走险,最后走上了腐败的不归路。
我们党制定的反腐倡廉的制度的教育体系,就是从源头上扼制腐败的基础性工程,构筑思想防线也是制度反腐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去年的审计反腐风暴,还是今年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也无论是全党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务育活动,还是2005年在全国普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都是我们执政党提高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是一次从上到下地让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参加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是全党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活动。
四、结合“反腐败”斗争的实际,不断加深对反腐倡廉斗争的现实性的再认识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第一批刚刚结束之即,市委结合云南省接连发生的几起腐败案件,及时召开了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廉政谈话会议,要求全市县处级干部都要结合市纪委陈林章书记的讲话开展学习讨论,并撰写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借助反面教材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开展警示教育。我们要结合《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反腐倡廉的教育,认真、扎实、有效地大张其鼓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
我认为要贯彻好、宣传好、落实好中央的部署,应从以下方面去加大宣传的力度:
一是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树立和保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着力解决好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使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要加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形式上要创新,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既要大力表彰廉洁勤政的典型,又要用违纪违法腐败的反面教材来作警示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努力营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五、严格自律,廉洁从政,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个在“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共产党员,分管联系的工作又是法制工作,更应该带头廉洁从政,以身作则,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观念,用自身的正气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决定着一个人工作、生活的目标方向。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深深扎根在自己 的心中,扎实工作,艰苦奋斗,要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对人民群众要有感情,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和睦。
其次,要牢固地树立党的观念、群众观念、廉政观念。自觉带头维护党的纪律和廉政纪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第三,一定要具有党的群众观点,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任务和落脚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检验标准和长期任务。
第四,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求真务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苦、常怀律已之心。
第五,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谋福利,决不能成为自己 谋取私利的工具。
一个共产党员或是一个国家公务员,要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能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安危都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够坚定执政为民之心,做到廉洁勤政,无私奉献,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三篇: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褚登宇
通过参加党课学习,我对党的宗旨的认识更加深刻。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要时刻牢记和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意义更为重大。必须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改革开放中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做人民的勤务员,同时清除那些经不起考验的腐化变质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本色,保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在我们党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始终坚
1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党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经过广泛地反复地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制定出来的,因而它能够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同时,党又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通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组织起来,自觉地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奋斗。
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在党对每一个党员的要求上。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章还规定,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党要求党员和党员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人民给的权力要为人民谋利益,要廉洁奉公,绝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要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在群众有危难的时候,要同群众同甘共苦,敢于挺身而出,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坚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般的思想作风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巩固的重大政治问题。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无论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离不开这一条。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努力炼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大学生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学习期间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成为所学专业的行家里手。特别是法学专业的学生更应该牢牢把握我们党的脉搏,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利。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努力使自己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增长才干、得到锻炼,为将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炼就过硬本领。
第四篇:牢记党员宗旨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牢记党员宗旨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牢记党员的责任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一些人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对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弄清是非,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面临的严肃课题。
我们党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同执政以前的情况有了很大不同。一方面,共产党员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更好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党处于执政的地位,也容易使一些党性不纯的人发生脱离群众、背离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现象。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从入党动机上分析。执政前,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下,加入共产党是有很大危险的。不用说牺牲个人利益,就是流血负伤、坐牢杀头也不罕见。那时候入党,个人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且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还可能坐牢,甚至被杀头。在我们党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这时候加入共产党,不但对个人没有什么“坏处”,而且有了利用党的执政地位捞取“好处”的可能。这样就产生了一些抱着捞“好处”动机入党的人。尽管他们嘴上也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为人民谋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相反,他们总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去谋取私利。这样的人入了党,党就增加了背离宗旨的潜在危险。其次,从经受执政考验上分析。我们党执政以后,许多党员在党政机关、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团体中担任了大大小小的领导职务,还有相当一部分党员虽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却在管钱、管物、管人等重要部门或岗位上工作。他们都有着一定的权力,由此,也就面临着权力的考验。这种权力与无产阶级思想相结合,就会执政为民,造福于民;这种权力如果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相结合,就会以权谋私,使人堕落,危害人民。同时,在党执政的条件下,共产党员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逐步被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代替。一些党的宗旨观念淡薄的人由此而渐渐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或者居功自傲,争名争权,谋取私利,丧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这就增加了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发展市场经济要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这就很容易使这些本来是在经济领域中起作用的原则,超出了其应有的范围,侵入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诱发一些党的宗旨观念不牢的人的自私自利念头,而导致“按酬付劳”、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实行对外开放、国门打开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更好地引进和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消极影响也将随之侵蚀一些党性不强的人,滋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所有这些都表明: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必须更加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否则,就会丧失合格党员的条件。在这方面,当前有一些容易把人们思想搞乱的问题,应当加以澄清。例如:有些人打着“更新观念”的旗号,说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提法“抹杀了个人利益”,“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命题,是准确的、科学的。说它准确,是因为成立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因此党就要求自己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如果对人民群众半心半意、三心二意,甚至假心假意,那就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暗地里谋取自己的私利。这样的人,怎么配做共产党员呢?说它科学,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自我牺牲精神,使个人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并不矛盾。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承认正当的个人利益,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二是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同公共利益的关系。我们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正说明了党关心群众的利益,包括党员自身的利益。在这里,党员的个人利益就融合在人民的利益之中。我们从来不否定党员也有自己正当的个人利益,而且还要保护这种利益。例如不断改善党员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教育条件,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党员的这种个人利益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也应当看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也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当党员个人利益同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就要求共产党员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牺牲个人利益。有的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第五篇: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90年风雨兼程,90载春华秋实。今天,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浦江两岸的175万共产党员、8.6万个基层党组织和2300万上海人民,同全党全国人民一起,满怀激情庆祝党的生日,表达 “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50多个成员到8000多万党员,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见证了90年历史的跨越。90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无数先烈将一腔热血洒在上海这座英雄的城市,无数共产党人在上 海这片热土上呕心沥血、为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书写了上海的光荣。
从租界林立的屈辱记忆到令世人惊叹的国际都市,上海的巨变,正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实践;上海今日的辉煌,也以事实雄辩地证明,在中国,没有其他道路,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今天,回望90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始终不变的宗旨,是多么的正确和重要。中国共产党从 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立党之本。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90年,是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在民族复 兴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90年。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人民衷心拥护、大 力支持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奋斗史,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正因为党为了人民利益英勇奋斗、为了人民利益艰辛探索、为了人民利益 坦言和改正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从而赢得了那么多群众的支持,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在建党90年后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历史条件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仍是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基本原则,群众 路线仍是我们的根本工作路线,以人为本更是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不管历史走过了多么漫长的道路,不管情况发生了多么深刻的变化,我们的宗旨 始终不能变,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不能变。只有真心实意地依靠人民群众,只有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一如既往的信赖和支 持,我们的事业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对党的生日最好的庆祝,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就是以实际行动始终不渝地坚持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坚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持宗旨,坚守信念,就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当前的上海,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新老矛盾交织,“两难”问题凸显,我们必须更加 自觉地将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更加着力地将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重中之 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党的宗旨的体现,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的主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抓 住宝贵机遇、化解凸显矛盾的根本方法。
“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党执政已有62年,长期执政使我们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有利 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能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党应 对各种考验的能力,越来越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们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更好地服务群众。能不能始终保持共 产党人的先进性,是所有共产党员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我们要始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能不能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的队伍的清正廉 洁,是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严肃回答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取信于民。
党的历程艰难而辉煌,我们的使命神圣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 建设“四个中心”,不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解放日报社论)
每一次求索都开创历史
历史风云中,常常激荡着探索者的足音。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中华民族由危亡到复兴、由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命运转折,中国社会 由传统到现代、由贫弱到富强的发展脉络,无不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循的空白中闯出的一条条崭新道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波澜壮阔的90年,也是艰辛探索的90年。
任何一种政治力量,能否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导者,关键在于能不能顺应时代要求,肩负历史使命,推动历史发展。9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从艰难中奋起,在摸索中前进,始终挺立于时代潮头,开辟着历史发展的道路,引领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列宁在1923年初曾预言:“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中国共产 党的奋斗历程验证了这一预言。从浴血中闯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通过和平赎买等方式铺设了社会主义改造之路;从毅然开启了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事业,到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新课题,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在一个有着“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国度,探索出中国人掌握自己命运的发展道路,书 写了前无古人、举世无双的辉煌篇章。
90年的探索历程,汇成了一部创造历史的壮阔史诗。我们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做
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探索中的“中国道路”,回答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历史课题,为亿万中国人创造着幸福和光荣,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启 示。变化中的“中国奇迹”,不仅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也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和称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已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发展道路无 论对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90年的艰难奋进,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历史结论:中国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 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摒弃了“照搬苏联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僵化思维,树立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关键理念,我们党总能摆脱各种束缚和桎 梏前进,体现出一个先进政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开辟出一条适合国情、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
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 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90年的探索之路,有清醒,也有过迷惘;有成功,也有过失误,但党总能在关键时刻站在时代前列,把握趋势,应对挑 战,战胜困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在历史的天空上,划出了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征途上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也彰显了一个民族开拓奋发的信心与底气。
实践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更美好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开创。(詹勇)
90年共产党为何能吸引“90后”
建党90周年之际,中央组织部发布数据,2010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40.2%;35岁以下党员251.6万名,占81.8%。而之前,教育部对全国140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有入党意愿。
两组数据都说明,在当代青年心目中,入党是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背后,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也是对当前中国国家和社会的认同。一个走过90年跌宕起伏的政党,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条件下,对于新一代仍然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无疑让人感喟。把这两组数据放入90年的风云激荡中审视,我们发现,虽然所处时代不同,青年的选择却如此相似。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地方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抗日战争初期,著名诗人何其芳这样描述延安对青 年如磁石一样的吸引力。仅1938年5月至8月,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就有2288人。全面抗战初期的两年,这一数字高达4万余。爱国青年栉风沐雨、风餐露 宿,是向着“红星照耀”下的崇高信仰、纯粹信念而来。“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新中国成立之初,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这样号召 中国留美学生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第一年,近400名留美学生、200多名留英学生(占留英学生总数的2/3),回到祖国。到1955年底,回国留学生达 1536人。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没有高官厚禄、洋房豪车,无数
海外学子,是向着“红日初升”时的满怀理想、满腔热情而来。
穿越90年历史风雨,能让如此多有着独立思考、有着鲜明个性的年轻人,聚拢到统一的旗帜之下,党的吸引力,来自于信仰。
为国家、为民族、为同胞、为人类,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情况下,都是有着强大吸引力的旗帜,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追问过人生的 意义:我从哪里来到哪儿去?我为什么而活着?在某种程度上,共产党的信念与信仰,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也更有意义,更为激动人心、也更有说服力的 答案。一己生命总是有局限,小我只有融入大我,才能突破狭隘的格局。正如雷锋所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同样,只有为了超越自身的利益而奋 斗,才能找到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也不可否认,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冲击之下,少数年轻人入党也难免有其他“个人动机”或被“功利驱使”。但更应该看到,90年不懈奋斗、90年艰辛探索,共产党已经居于中国政治生活的核心,是这艘装载13亿人民的超大规模航船的“船长”。这样的地位,无从辩驳、也无可取代。因此,在这个更 为安定但同样深刻、更为平稳但同样壮阔的时代,年轻人基于个人成长的选择,也正与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所作的选择一致。没有腥风血雨的考验,没有生死存 亡的抉择,而信仰的魅力、信仰的考验,与延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无二致。
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而在革命战争年代献出生命的2000多万烈士中,大多数都年轻得尚未享受人生之欢 愉。瞿秋白、刘胡兰、董存瑞、雷锋„„无数年轻人为伟大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青春的政党。正如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所言,是以 “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更容易为信仰所激荡,更容易为理想所召唤。也正是无数年轻人暗夜中的孜孜以求、探索中的前赴后继、前 行中的不离不弃,才让这个政党走过90年,仍然能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拥有青春的激情与魅力。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选择了青年,就是选择了未来;青年的选择,就是未来的选择。走过90年,党的未来,同样存在于青年人的信仰中、寄托在青年人的双肩上,不管这信念的追逐 者、使命的承担者是“80后”、“90后”,还是“00后”。(金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