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建议
关于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建议
企业劳资人员是指在企业中从事办理职工调配、考核、任免和有关政治审查、体检工作,会同人事部门做好职工考核,承办职工调出、调入手续;负责职工人事档案的管理,统计;工资晋升、调标、滚动;内退、退休审批及各项社会保险的缴纳等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专业人员。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劳动关系领域矛盾日趋凸显,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随意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既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打击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又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阻碍了企业发展。究其原因,企业不法行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劳资人员的政策管理水平直接相关。企业劳资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企业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劳动工资管理的自觉性,促进企业立规建制、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协调各种劳动关系、落实各项劳动标准,确保劳动法律法规得到贯彻实施。因此,企业要推行人性化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就应当规范企业劳资人员岗位资格,严格准入标准,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一、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指导思想及目的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各项事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1
法治国家这一目标,根据现代企业劳资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对企业劳资管理的工作队伍进行劳动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劳资管理队伍素质与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水平,深化企业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保障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法制秩序。为构建和完善劳动管理体制,加快劳动法制建设步作,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对象及措施
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对象即为当地各类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人员、企业主管劳资工作的厂长(经理)以及参与企业管理的工会主席等相关人员。要实现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前提是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社会保障事务所的职能,逐一地、有重点地对上述人员开展培训,培训要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为龙头,以国家颁发的与两法配套的各项法律法规为主体框架,以地方劳动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基本依据构成的劳动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劳动就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工资、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劳动监察、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执法监督等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等。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了解新时期劳动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企业劳资管理体制运作
方法,并须经考试合格,由乡镇(街道)社区、社会保障事务所上报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核发资格证书后,方能从事企业劳资工作。对已经取得资格证的劳资人员,应当参与后续教育,以更新劳动政策法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其对新时期劳动法律制度的完整、准确认识。
推行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劳动领域劳动法规宣传教育,是贯彻党和政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是建立劳动力市场法制秩序的基础工作,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议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与领导,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培训、考试、上岗、监督、后续教育等制度,积极推行劳资人员专业化持证上岗制度。
第二篇:持证上岗制度
持证上岗制度
一、持证上岗制度是指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以能表明身份的座牌、身份牌、工作证等有效证件上岗执行公务或执法,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的制度。
二、座牌上必须标识工作人员相片、姓名、股室、职务和岗位职责,座牌必须摆放在办公桌显眼的位置。
三、对外服务和窗口单位应制作贴有工作人员相片及注明其姓名、职务的身份牌。工作人员上岗时,应佩戴身份牌。
四、管理服务对象要求查看身份牌或工作证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出示,不能遮挡或推诿。
五、执法人员外出执法时,应着装整齐,主动出示执法证件。
六、工作人员职务和所在科室职能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变更。工作牌或证件有损坏、遗失等情况的,要及时补办。
第三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项目部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复审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及实际操作技能,减少和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及职业危害,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第三条 特种作业范围包括:
(一)挖掘机作业;
(二)装载机作业;
(三)搅拌设备作业;
(四)电工作业
(五)电焊作业;
(六)金属焊接(气割)作业;
(七)场内机动车辆驾驶;
(八)汽车起重机械作业; 第四条 特种作业工种包括:
装载机、挖掘机、搅拌设备、发电机等操作手。空压机及其它压力容器操作工、电工、焊工(电焊、气焊、氩弧焊、气割)、场内车辆驾驶员、行车工及起重机械操作工等。
第五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
(三)考核、发证
(1)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制作,并由当地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签发;
(2)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两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四年一次;
(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八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一)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二)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两次以上的;
(三)经区级医院确认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 第十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一条 特种作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不合格者应转换工种。第十二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应按照规定进行年审,过期未审,按无效证
第四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经主管部门审核领证,方可上岗和业,持证上岗。
2、每一特种作来人员,属于哪一级培训部门培训的,所在部门或单位必须按规定进行送培。
3、培训部门因其它原因暂时不安排培训的,可委托下一级培训部门代培、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临时证可以上岗作业。但以后有培训安排时必须及时送培。
4、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一律进行全脱产培训。
5、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后,刚上岗的一段时期内,不准单独上岗作业,必须由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该工种人员带班,直到能熟练操作为止。
6、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复训,复训合格办证后方可继续上岗。
7、矿主管部门必须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专项档案,妥善保存。
第五篇: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为了确立统计人员必要的上岗条件与合法地位,确保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稳定统计队伍,加强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根据《浙江省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条例》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的规定,从2009年7月份开始,对我镇专业统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每位统计人员必须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并参加统计继续教育。
二:在岗统计人员中无《统计证》者,要及时到所在县统计局申领《临时统计证》。《临时统计证》有效期限暂定为一年。在一年有效期限内,持《临时统计证》者应培训合格考取《统计证》。首次领取《临时统计证》后二年内仍不能考取《统计证》者,不得再申领《临时统计证》,由其所在地政府统计部门建议其所在单位另择合适人选上岗。
三:《统计证》领取后不慎遗失的,应持所在单位四:持证的统计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调任其有关证明及时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办新证。他工作。如确需调动,必须先补后调,并办清交接手
续。
五:统计人员申报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六:各单位必须任用持有《统计证》的人员从事任职资格,须持有《统计证》。统计工作。已在岗统计人员中无《统计证》者须持有《临时统计证》。凡任用未取得《统计证》或《临时统计证》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的,由所在县统计局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浙江省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