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劳模精神从我做起~侍东伟
扬劳模精神从我做起
弘扬劳模精神从我做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才能致富,每当我们提到中国的劳模会让人不由得想到王进喜、张秉贵、张海迪等这些时代先锋,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但在我厂也有这样一些人值得我们学。
24号我厂隆重举行了2012至2013年度劳模表彰大会,会上受到表扬的白长顺部长,王小军主任,张淑英主任等一些品德高尚、业绩卓著、贡献突出的劳动模范,他们舍己忘我为蓝猫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为蓝猫的事业做出啦突出的贡献,是我们全厂职工学习的榜样,是真真正正的合格的蓝猫人。
弘扬劳模精神从我做起,我是一名刚刚来蓝猫不久的新职工,通过这次“蓝猫五一劳模表彰大会”及“营销人员誓师大会”使我无比激动、心潮澎湃,使我感受到啦蓝猫的未来必定辉煌,必将成为野生品牌的龙头企业。
弘扬劳模精神从我做起,我们要自觉向劳模看齐,学习他们胸怀全局、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立足本职,岗位奉献,学习劳模,争当劳模。
今后,我要向他学习,要更加努力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严格遵循“诚信是我生存之粮,质量是我生存之水”的准则,成为真正的蓝猫人,深刻领悟大会的精神,励精图治,拼搏
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向集团成立十周年献礼;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为集团腾飞而不懈努力。
生产侍东伟
第二篇: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
劳模是劳动者;“劳模”成绩贡献突出;“劳模”也需要社会对他们劳动的承认和对其价值的尊重。“劳模”们流血流汗,可我们不能让他们再流泪,他们之于祖国的贡献何其大也,我们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在内心黯然哭泣呢?我们又怎能遗忘他们呢?由于时代不同,政治、经济环境也不同,以往的“劳模”没有被如今的时代和社会大众广为接受,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价值标准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劳模”,我们应该永持感恩之心、敬重之意,更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回报。这样的回报不能仅限定于“救济”,从制度上建立起恰当、合理的回报形式方为根本。
“劳模”是各行各业中具有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的劳动者的荣誉称号,是与时俱进者的象征。评选劳模就是要将这种实干、创新精神树立为一种社会新风尚,转化为其他劳动者学习的榜样、典范,从精神上激励全体劳动者作时代的楷模、国家的栋梁、拉动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老黄牛”。
当选劳模意味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劳动、精力和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琐碎的工作中留下鞭策他人的精神财富,用一仓吃不尽的精神食粮,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不怕吃苦、敢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劳动美德;当选劳模意味着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踏踏实实地奉献在自己“清贫”的工作岗位上,作身边人的楷模;当选劳模意味着不求私欲名利,只求付出和奉献,不求回报宣扬,只求默默无闻;当选劳模意味着更加一如既往地做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上的“排头兵”
不管是哪个行业、那一阶层的劳动者,只要冠冕劳模这一称号,就要守得住清贫,不为鲜花和掌声所诱惑、动摇。人民劳模人民选,人民评选出的劳模,身上浓缩的是一种进取不懈的时代精神,体现出的是一种实干与创新相结合的民族精神,折射出的是一种奋发图强、勇立潮头的劳动精神,最终留给人们的是一仓世世代代用不完的精神食粮。
劳模就是动力,就是精神。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劳模就要扛上比常人更重的负担,顶起比常人更重的责任,代表有责任感、使命感、压力感和紧迫感的工人阶级,紧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把这种动力、精神更积极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用行动带动人,用精神感化人,引导和鞭策更多的劳动者锐意进取,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从劳模的产生方式看,既有名额限制,又无量化标准,从上到下各级都是行政手段多于公众意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行业,评选先进、劳模,当选的领导总比群众多。这也是现在劳模的认知度下降的原因之一。还有,对劳模各种待遇的资金来源,多是各级工会或财政支付,是纳税人的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的名义给这些劳模的奖励,能起到本来意义上的作用吗?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所以,把现在的劳模的荣誉和待遇脱钩,从精神文明角度看,也是对劳模的一种考验。因为真正的劳模,不应当是为了物质待遇而工作的。而国家不给劳模过多过繁的物质待遇本身,就增加了他们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信誉度。
“劳模”及“劳模精神”再次被提及、被热议,这本身就是社会大众对“劳模精神”回归的一种渴望,这也说明了“劳模精神”之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革,“劳模”是必要的,“劳模”群体的精神象征意义也是深远的。
劳模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劳模无处不在。
在我心中,劳模的形象是光鲜的,站在讲台,在万众瞩目和喝彩下领奖,身披红花,脸上露着喜悦的笑容。他们是一个耀眼群体,他们是一些默默奉献,把一切献给事业的人,是一些勤奋工作一丝不苟的人,是一些对工作精益求精、出色履行自己职责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劳动光荣”的神圣使命感,折射出来的是时代精神,他们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是引领人们奋勇前进的旗帜,提起他们会使人们获得无穷无尽的动力,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夺取辉煌。但是走下领奖台的他们,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他们,为此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全国邮电系统劳模——罗淑珍,听了她的先进事迹,对自己触动很大。罗淑珍报告会上讲述了1951年的一天:北京市招考投递员她就去报了名,一考试就被录取,领导问她想干什么,她立即回答,服从分配,要干最累的工作,领导分配我当投递员并征求意见,她豪不犹豫、满口答应,从此,就和投递工作连在一起,从这时出发构建起了劳模罗淑珍职业生涯的基础。我们每一个邮政工作人员,都要从最基础、最深刻的点上找准自己爱岗敬业的切入点,没有这样一个切入点,就构建不起自己职业的坐标,没有这样一个坐标就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我常想劳模所从事工作在邮政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为什么有的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人却不能很好地履行好岗位职责,岗位一样,外部环境一样,结果却不一样。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就是起点的不同,这个起点不在外部,而在自己的心中,是自己对整个职业生涯最初的确定。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在自己心中树立一种信念,一种理念,并坚持不懈地为此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结出丰硕的成果。
罗淑珍劳模事迹在我心里引起触动还有一点,就是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职业溶入到一个事业中,那么这份职业带给她的就不是单纯的岗位,而是自身心灵的一种升华。罗淑珍同志是这样说:每天骑车送信都要经过天安门,感到很光荣、很自豪,心里一直牢记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心里充满了使命感、责任感,感到这是一份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说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事一种职业,如何在履行职责中获得乐趣,关键在于自身是不是将职业与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结合起来,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出色的工作,充实的生活,从而构成像罗淑珍劳模这样的生活基调。这给我们这些年轻的邮政职工的心里留下了更多亮丽的风景线。“人民邮政为人民”是罗淑珍从事邮政工作的座右铭,也是她勤奋工作责任意识的来源,她对每份邮件都倾注了自己深深的感情,她是用心在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个邮政职工要学习关键点。
我最敬佩罗淑珍同志还有一点就是她创新精神,罗淑珍同志在投递中由于非常重视每一个细微处,使她具有了敏锐的职业观察力,她从准确投递每一个邮件入手,发明了许多新的投递方式。罗淑珍同志的“喊信”方式都与众不同,既准确又亲切,很有吸引力,让用户一听如沐春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就是罗淑珍同志心里装着每一封信,每一个用户,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这样一种极其简单工作方法,她也倾注了心血,做出了创新,她真是一位使每一个邮政职工在工作中获得动力的榜样,她的形象在我心中永远是高大的。
从细微入手,从点滴做起的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这三点是我学习罗淑珍劳模精神后,在心中触动最深的。这三点不是空洞的,在罗淑珍同志那里都有着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内容,罗淑珍劳模在我心中有着永久的魅力,根源就在这里。因为这三点使她可亲、可近,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模范,也是可以学到手的宝贵财富。我想我们每一个职工都向罗淑珍那样勤奋的工作,我们的邮政事业一定会可以更加繁荣,我们邮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学劳模精神
学劳模精神,走好人生路
劳模劳模,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劳模离我们很远,或许是毫不相关,至少我在进入大学前劳模对我来说就像是新闻里的一个词,会经常听到但会一笑而过。然而当进入大学后的一次学劳模活动才让我发现我对劳模的认识是多么浅薄。劳模是这个时代的领跑者,他们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他们的精神也是,学劳模精神可以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我们的在人生路上可以少走弯道。
为我们上课的是吴尔愉老师,是一位被国家评为优秀劳模的空乘服务员。当她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美丽,是一种让人忽略其年龄的美丽,我完全看不出她已是46岁的人,当时就觉得她比在她这个年龄层次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得精彩,活得出众。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她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觉得这一课对我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我的一生。
她首先教会我们要笑对生活,刚与我们见面的时候她就在微笑,她的微笑在给我们一种如遇春风的感觉的同时还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就好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她都可以从容面对,世上根本没有任何事可以难倒她,在与我们会面的一个小时内她一直保持着这种笑容,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既然你避不开那些不如意的事,那还不如以微笑去面对一切。虽然以前我也听过类似的话,但多半是不以为然,认为当困难与挫折降临时心烦还来不及呢那还有心情去微笑面对,但直到见到了吴尔愉老师我才明白既然无法躲避困难与挫折那还不如以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洗礼,也就是用微笑来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吴尔愉老师并没有同我们将一些深奥的大道理,而是教我们该如何站、如何坐、如何蹲、如何与各种不同的人说话、在各种宴会饭局上应如何运筹自如,彬彬有礼,并亲自示范了一些动作,我很感谢她并为用一些大道理来搪塞我们,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待人接物,这些东西是学校里的老师不会教我们,但走向社会一定会用到的。我从中学到了不管你做什么事都必须现学会如何做人,毕竟我们是在社会中不可能不与人交往,除非你与世隔绝从此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她所说的一些特定场合的礼仪有很多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但她用她的一些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决定一切。
劳模是走在时代前端的人,但劳模也是人,也会为生活家庭乃至工作而烦恼,只不过他们可以很好的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而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认认真真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就是我们应学习的劳模精神。
学劳模精神,走好人生路是我们学习劳模的最终成效。
第四篇:大斗沟煤业扬劳模精神促企业和谐
大斗沟煤业扬劳模精神促企业和谐
大斗沟煤业公司以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社会风尚为出发点,认真评选本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紧抓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等任务,创新机制、凝聚人心、焕发斗志,推动公司安全生产和谐稳定。
该公司认真完善劳模选树机制,努力发现,深入挖掘,严格重视劳模先进的群众口碑,各单位在评选过程中统一选票、统一组织,坚持员工民主投票选举选举劳模制度和公示制度,工会组织出动监督员对整个投票经过进行监督指导,争取把先进操作技能、创造精神的技术骨干选出来;让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普通员工也靓起来,在全公司形成人人愿意当劳模、有贡献就能当劳模的良好机制。今年该公司共表彰劳动模范408人,先进集体33个,先进基层班组15个,特等劳模10人。
该公司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尊重、关心、爱护和支持劳模,对待劳模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认真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搭建更广的平台,在全公司营造一种尊重劳模、关心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在此机制下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机掘四队队长武冬生,带领全队员工,狠抓掘进生产,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去年四月份月进475米,创20年来最好水平,6月进尺580米,日进23米,再创新纪录,为工掘系统树立了榜样。先进集体南井区,狠抓质量标准化建设,在地面油漆护栏、硬化井口、粉刷院墙,建起了副井候车室,在井下加强巷道、运输和机电标准化建设,整修1016回风巷支护360米、运输轨道1200米,重新吊挂电缆1200米,重点打造了主井底候车室、水仓、副井底候车室3个亮点工程,切实成为先进集体的典范。
(孙兰芳)
第五篇:扬中山精神
扬中山精神,兴博爱之风,创和谐校园
背靠山,面临水,置身于田园中的校园,也许在看惯了林立高楼,习惯于喧闹市区的人看来,并不起眼,但它却有一个响铛铛的名字—中山中学。知道中山底蕴的人都会为自己曾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过而感到自豪,他们传承一种精神,骄傲地称自己为中山人。
众所周知,能以国父孙中山之名为一所学校命名,实属不易;能由**宋庆龄两次为一所普通学校题名,更是不凡。我想,中山中学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就是因为中山人的执着奋进吧!很难想象在那炮火纷飞的年代,在那满目疮痍的土地上,这所学校是怎样创立并顽强生存下来的。虽然我没有亲历那艰难岁月,但我可以肯定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山人凭着团结拼搏、执着奋进的精神让中山中学最终发展成现有规模的。
记得三年前当我第一次怀着激动心情步入这所学校时,吸引我的不是现代化的教学楼,而是两旁耸立的苍翠松柏以及那略显破旧的大礼堂。因为我知道,它们就是中山历史的见证人,它们伴着中山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不知迎来过多少欢声笑语。而今,它们中的一些或已经功成隐退,或应时代要求改头换貌,但“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同样适用。可不,就说大礼堂吧,原本我以为它是中山最古老的建筑,而今它隐去了历史的面纱,换上了时代的新颜,但明白它底蕴的人知道它庇护中山学子成长的情思是一样的。
多年来,中山中学本着让每一位学子走向成功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近年来,学校更是响应教育界展开的一浪接一浪的改革,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全校掀起了博爱之风。实际上,国父孙中山是“博爱”精神的倡导者,在他的故乡或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方推行博爱之风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在一方有难的时候,总是挺身而出,尽力而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嘘寒问暖还是捐资助学,当我们的爱传递给自己国家的兄弟姐妹的时候,这种爱便上升到爱国主义的层面,而当我们的爱跨越国界,传递给另族另国的时候,这种爱便成为一种普世情怀。这种爱要比只爱自己的兄弟姐妹高尚得多,它是博爱精神的丰富和升华。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博爱,不仅要爱岗爱学生,而且要爱所有有助于教学的对象包括不能言语的教学设施。在这点上,中山中学多次进行“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讨论,努力在全校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关爱每一位学子,让每一位教职员工享受家的温暖。不仅如此,学校还提倡“人人环保”,用自己的方式为环保做贡献,努力创建绿色校园。此外,学校也时常关心退休教职员工的生活,在节假日送去特别的问候。爱是无私的,爱是温暖的,爱是奇妙的,它能吹开尘封的心门,它能感化麻木的心灵,博爱之举令校园更加和谐。
行善文化、普世情怀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整合和善用这些优良的情感资源,去修复人类的创痛,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是我们这些现代文明人应该担负的责任!
在2005年的“两会”中,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纪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议题,对此,我深有同感。和谐是福,山崩地裂、洪水肆虐、全球变暖、传染病猖獗等一系列的因人类破坏生态和谐而导致的灾难应该令人们警醒。我曾多次为以下这段话而感动:假如工业文明的物欲满足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那么,宁愿让自然美景再沉睡百年,直到人类的“居住”真正成为“诗意的居住”。然而,让自然美景再沉睡百年,那是不现实的,人们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唯一的希望就是遵循固有规律,建造和谐社会。
校园作为一个小社会也必须和谐。这种和谐既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要求人与环境的和谐。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要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学校管理。我以为构建和谐校园要先构建一个和谐、团结、民主、求实的领导班子集体,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组织者。班子成员要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友好相处,真心相待,共同为管理好学校出谋献策。形成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感召力争的领导班子集体。同时,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多调研、多找教师谈心交流,真正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与教师交知心的朋友,做教师的知已。对此,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精诚合作,全校教职员工正朝此方向努力。另外,学校整顿校风校纪,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绿色校园。总之,构建和谐校园,应常抓不懈,抓实抓好。同时要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学习先进,立足本校,善待他人,赢得知已。宽容大度,争得支持。团结和谐,共创辉煌。
淡淡清风月,幽幽校园情。中山,这是一片算不上古老却透着古朴气息的热土!中山,这是一所不够现代化却又不乏现代气息的校园!最爱曲径通幽处,朗朗书声倾耳听;最喜草木芳菲集聚处,怡人风景极目赏。相信在众多爱心的浇灌下,不久的将来,中山将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