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

时间:2019-05-12 22:4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

第一篇: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

关于印发《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的通知

------------------

劳社〔2008〕92号

各县区劳动保障局、叶集试验区社会发展局:

现将《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月二十日

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

为适应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需要,规范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保证办案的公正与效率,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一、一般规定

(一)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勤政廉洁,保守秘密。

(二)劳动保障监察员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三)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不得少于2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指定其中1名为主办劳动保障监察员。进入用人单位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并说明身份。

二、受理与立案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投诉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立案查处。

(四)立案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审查批准。

三、调查与检查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权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有权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有权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像和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四、案件处理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用人单位的陈述、申辩;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应当告知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当事人放弃听证权利的,行政执法机构应将拟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送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或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进行初步审查后,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调查完成,应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立案决定;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四)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上述文书送达当事人。

(五)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决定不适当的,应当予以纠正并及时告知当事人。

(六)除依法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罚款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七)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八)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后应建立档案。档案资料应当至少保存三年。所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送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一)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理决定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收到行政处理决定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3个月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行政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答辩状,并提交当初作出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篇:劳动保障监察规程

劳动保障监察规程

一、工作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山东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二、劳动保障监察员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规时必须要符合下列要求

1、执行劳动保障监察公务时不少于两人,并应当着装整齐,出示执法证件;

2、告知被监察用人单位监察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3、详细了解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遵守劳动保障法规的情况,并检查劳动场所;

4、对提供用人单位有关情况的人员应有法人代表委托书,询问或现场监察应当制作笔录,填写有关登记表或制作视听材料,并应有劳动保障检查员签名以及用人单位(或法人代表委托的代理人)或劳动者签名(盖章),拒不签名或盖章的,应当注明拒签事由。

三、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规行为的程序

1、登记立案;

2、调查取证;

3、责令改正、处理(处罚)告知、告知听证;

4、制作处理、(处罚)决定书;

5、送达。

四、劳动保障监察员对审理案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1、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确有违法行为,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及时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指令书》,并视违法情节轻重,提出给予警告与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和建议停产整顿等处罚意见,并按管理权限报批;

2、没有违法事实或者不应给予行政处罚的,应有经办人作出撤销案件的意见,报分管副支队长决定;

3、证据不足,应退回原承办人补充调查,补充调查应在退回之日起十五日内结束,经补充调查,证据仍不足的,应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4、当事人的行为违反其他行政法规的,应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

5、在作出处以20000元以上的罚款、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及时将书面申请或笔录转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科室。

第三篇: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则

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的办理,确保劳动保障监察行为合法、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办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办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遵循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接受监督。

第四条

办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实行主办监察员负责制度。

第五条

办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实行信息化管理制度。办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应当规范使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

第二章

管辖

第九条 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接到劳动者投诉时,应及时进行案前协调处理或者依法进入立案环节。

投诉人要求进行案前协调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协调处理一般在接到劳动者投诉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协调不成的,应立即转入立案环节。

投诉人要求立案调查处理的,应进入立案环节。第十条 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情节较轻,可以自行改正,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一般违法行为,可以向用人单位开具•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

第四章 立案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监察案源包括:

(1)通过来访、来电、来信、网络等方式进行的投诉、举报;

(2)信访部门转办的投诉或举报;

(3)上级部门、监察机构负责人批示或直接交办的投诉或举报;

(4)管辖权转移或请求协查的案件;(5)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

(6)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及书面审查确定待查的用

件的,应当填写•劳动保障监察立案审批表‣,报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审批。

监察员在初步核实期限内无法确认投诉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届满之日立案。

第十五条 监察员在通过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书面审查等方式监察时,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予以立案。

第十六条 监察机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审查批准立案,并指派科室(大队)或者直接指派监察员办理。

监察机构负责人批准之日即为立案之日。在办案监察员中应当指定一名主办监察员。

第十七条 对于现场群体性突发案件,监察员应当在接收后立即登记并报监察机构负责人。

第十八条

对于投诉案件,监察员经初步确认其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按下列方式办理:

(1)对于违法行为发生在两年以外的、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但不属于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投诉案件,应当告知投诉人不符合受理条件;

(2)对于被投诉用人单位不明确,或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投诉案件,应

单位的改正情况,确认改正结果。

第二十二条

主办监察员办理案件,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得提出拟行政处罚(处理)意见。

第二十三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主办监察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场处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主办监察员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对依法应作出行政处罚(处理)、责令限期改正的,应当填写•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处理报批表‣,提出拟处理意见并经审理部门审核后报监察机构负责人审查批准。

第二十五条

主办监察员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销立案:

(1)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2)违法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

(3)被调查用人单位依法宣告破产、解散、关闭,没有财产进行分配,又没有相关义务承受人的;

(4)不属于立案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5)不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察职权范围的;(6)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

(7)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的;(8)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事项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对个人诉求事项应当明确认定、逐条反馈。

第三十条 对于设定了反馈期限的投诉、举报等案件,主办监察员应当在案件规定的反馈期限内完成调查并进行反馈;主办监察员在规定的反馈期限内尚未完成调查的,应当提前书面说明情况,及时反馈案件办理进展情况,得出调查结果后再进行反馈。

第三十一条

对不符合条件的反馈,经监察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将反馈材料退回主办监察员补充内容。

主办监察员应当自收到退件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补充相关内容和材料。

第六章

审理

第三十二条

案件审理员应当对主办监察员报审案件的全部案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补充调查。

第三十三条

案件审理员应当从下列方面审查案件:(1)认定事实是否清楚;(2)证据材料是否充分;(3)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4)程序是否合法;(5)过罚是否相当;

第七章

决定

第三十七条

案件调查、审理完成后,监察机构负责人应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拟限期改正、行政处罚(处理)或者撤销立案的决定后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审批。

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第三十八条 对违法用人单位拟作出行政处罚(处理)的,主办监察员应当拟制•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处理)告知书‣(以下称•告知书‣),告知用人单位拟作出行政处罚(处理)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告知用人单位依法享有陈述申辩权,并按规定送达。

用人单位在被调查过程中或在•告知书‣规定的期限内进行陈述和申辩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听取陈述和申辩意见并形成书面记录材料。

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用人单位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得因用人单位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进行集体讨论:

(1)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2)拟罚款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案件;(3)拟作出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的案件;

1又不履行处罚(处理)决定的,主办监察员或案件审理员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章 监察与仲裁

第四十五条 对于劳动者反映的问题,既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投诉处理,也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处理的,应以劳动者自愿为原则,受案部门应当受理,不得推诿。

在劳动者不了解监察与仲裁的程序与结果的情况下,应当合理引导劳动者选择有利于维权的途径,并做好劳动者的解释、沟通工作。

第四十六条 同一劳动者就同一事项分别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且该事项属于监察和仲裁均可受理的,由先受理的部门负责处理。

第四十七条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的案件中,发现有重大争议、且证据不足的内容,经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联系,并征得劳动者同意,可移送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

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审理案件中发现并告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严重劳动违法行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及时介入,依法查处。

第十章 附则

第四篇:劳动保障监察

对当前劳动保障监察的一些思考

【摘要】劳动保障是工业化的产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劳动就该有劳动保障,劳动保障则也需要有劳动监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作为两个相互联系又有着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如何做好两者的和谐共赢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是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的唯一部门,其所属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正是针对这两个社会主体负责具体实施工作职能,这种唯一性决定了其执法的权威性。改善劳动关系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超时加班、欠缴社会保险费、雇用童工、就业歧视等均有存在。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国家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得以贯彻执行。

劳动关系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广泛的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是民生工作,也是群众工作。在市场经济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专门针对监督、敦促、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履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运而生。劳动保障监察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职能准则,较好地维护了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诸多劳动纠纷,在促进经济水平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由于劳动监察工作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开展地要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鉴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以及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劳动保障体系不能照搬国外方式,而是要通过实际工作获取经验,一步一步加以完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进入经济发展转型期,大量农村剩余涌入城市,使得劳动力市场空前活跃,为城镇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多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代价的。非公企业急剧增加,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分层化。一些地区,部分行业的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其中以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超时加班、欠缴社会保险费、雇用童工等较为常见。在这些劳动纠纷事件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均有待加强,只着眼于自身利益,总是根据主观想法来对一些行为来判断利弊,而不是很据法律依据合理合法解决,对已侵害对方利益的事实视而不见,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升级。如果不加以控制,及时处臵,很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

近几年来,企业通过不断地“升级”、“转型”,经营管理形式发生变化,各类产业经济的发展,用工量逐步增多。不少单位为减少企业成本,赚取最大利润,有些甚至存在知法犯法行为,制定了一些有损劳动者利益和有悖法律法规的内部管理规定及制度条款,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经营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时不征求职工意见,反映的是个人的意志,也从不主动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审核,自行其是。由于职工特别是外来民工法律知识欠缺,遇到不合法条款也浑然不知。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劳动者面对目前就业难的形势,认为找到工作不容易,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保险费、收取风险抵押金、延长工作时间、增大劳动强度等能忍则忍,放弃自己应有的权益。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罚款条款众多,即使非常仔细,也会被一些霸王条款约束,莫名其妙被扣除工资而鲜有奖金到手,但职工往往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勉强承受利益被侵害,这为今后产生矛盾埋下隐患。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很多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投机取巧,在录用职工的时候不提及劳动合同的签订,以此来逃避缴纳保险;作为劳动者,很多本身法律意识不强,觉得签订合同就如同手脚被绑定失去自由,是一种无形中的约束,无法随时辞职走人。然而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往往最后都会因为一开始没有签订合同,吃了哑巴亏。为规范用工,各级劳动部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但仍有一些小企业不够重视,用人情况混乱,用工不明。在接受职工投诉中,有很大部分人员正是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的,由于缺乏工资约定依据,职工工资无法明确,给劳动部门的劳资调解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劳动合同作为一种契约式的书面证明,是体现劳动关系最直观的依据。加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合同签订的认识,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是规范整个社会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在市局领导指示下,劳动部门通过免费开展法律法规事务培训班,召集各企业主和人事主管加以培训,加深理解相关法律条文。更是走上街头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尽最大可能把《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宣传到位。各基层劳动部门每年开展“双推”工作,把劳动合同签订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不仅每年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还要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检查,通过现场宣传、督促、指正逐步提高用人单位主动签订合同的意识,规范用工。劳动合同的签订,主要还是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身积极主动,再配合部门不定期检查,建立起良好的氛围。就全市来说,大大小小的企业有上万家,涉及职工数更是几十万、上百万,要落实好政策,也需要做好劳动监察工作人员的配臵。只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劳动监察建设,壮大劳动监察队伍,才能更好的保证监察、监督工作。在各级劳动部门的不懈努力以及政府大力宣传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展开,如今的劳动用工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了解到的因未签订合同导致纠纷难处理的真实现状,对合同签订的必要性有了充分、深刻的认识,切实提高了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意识。在日常的群众接待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因老板拖欠工资而来投诉的。这些老板往往是经营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又或者是个体商户,用工制度不规范,自身也对建立良好劳动关系没有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劳资双方纠纷频发。在诸多涉及劳动纠纷问题中,因企业倒闭及老板逃逸引起的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十分重视的。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有些企业因经营不善,减产倒闭,劳资矛盾严重,尤其是欠薪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等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潜在风险。经济的不景气,导致许多企业业务量减少,职工工资难以为继。特别是一些鞋厂,由于早期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在一大批办厂潮流过后,面对如今行业整顿、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企业饱和等问题,维持经营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困难,因此导致大部分的拖欠工资现象出现在鞋厂之中。

以今年七月份发生的一起企业倒闭欠薪为例。七月底,镇劳动部门接到职工投诉,本镇某村一鞋厂因经营不善倒闭,尚欠职工工资130多万,涉及人数170多人,发放限期改正指令书也未能按时结清工资。由于金额巨大,政府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成立专门处臵小组,召集管理区、法院、公安等部门商讨处理办法。经过调查,此企业经营不规范,可收回货款已经没有,老板自己也已经没有钱款支付。政府劳动部门一向重视企业欠薪问题,一方面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稳定情绪,及时告知资金筹集情况,另一方面迅速启动相关程序,集中各方面力量,快速处理。根据这种情况,劳动部门迅速介入,政府为保障职工生计,一边以垫资的方式先行发放部分生活费,安抚职工情绪,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一边通过联系法院查封厂房、冻结剩余设备及部分半成品、拍卖房产等方式筹集资金用来支付所欠工资,尽快速度解决好职工工资问题。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违法行为,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定,坚决及时移交同级公安机关处理。此次案件能快速解决得益于市镇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各部门相互之间积极配合。

在案件处臵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劳动保障监察的目的是规范劳资关系,这一点触及到目前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公检法、工商、税务等部门,其实际的执法权力却与它们差距很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它们虽然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力度、强度已不能适应现在变化中的劳动环境。在近年工资拖欠案件偶发的背景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缺少强制措施,执法中没有查封物品、冻结账户、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等强制措施。对拖欠工资现象,劳动监察部门只能处罚,未能有效的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威慑和遏制,对企业负责人死拖硬赖欠薪、有的转移隐匿财产,逃避处罚,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于申请法院执行程序复杂、执行期过长,劳动保障监察的行政处罚只能是一纸空文,而劳动者赢的有可能只是一场空头官司,客观上纵容了企业违法,造成劳动者利益被侵害。就上述例子而言,对于企业负责人无视要求支付所欠薪资的限期改正指令书,仍我行我素,作为劳动保障不能无法采取更强而有力的措施,最终需要移交派出所及申请法院的介入,其中还涉及到能否立案的问题,这让处臵效率大打折扣。任何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立法者如何高瞻远瞩也不能穷尽未来社会状态的多变。要加强立法,应以《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依据,根据不断变化的劳动用工环境,修改相关条例法规,结合劳动监察难、执法难的实际情况,按《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缩短劳动处罚执行时间,以使逃避责任的用工单位得到及时惩罚。作为执法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流程调整,这样才能更契合实际地将整个劳动关系规范起来,改善劳动环境。

乘着改革的东风,我市经济发展迅速,以民营企业为代表一大批经济体迅速崛起,成为浙江东部地区一颗闪耀的星星。其中以水泵机电制造行业以及各类鞋业最为出名,产品销售遍及国内外。宽阔的市场需要巨大的劳动力投入,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投身之中。做好劳动保障符合当前时代要求,是一项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作为一名刚刚加入劳动保障监察的新人,深感这份工作所承载的社会责任,这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告诫着我们臵身实际工作的重要性。理论是对经验的总结,是前进的动力支持;实践是对理论的检验,是永不落后的工作方式。劳动保障监察,将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能够投身之中,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促进工伤保险扩面征收

为了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管理,扩大我县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范围,我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采取以下措施来开展此项工作的:

主要做法

一、加强劳动用工备案管理

我县用人单位自扫用工之日起,按照《关于做好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通知》毕署人社通(2010)95号和《贵州省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办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到我局监察大队进行劳动用工备案。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用工备案表》对其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进行核实签字后到社保局进行参保。目前在我局监察大队备案的用人单位共有334个,已经进行劳动用工备案50000余人,已签订劳动合同50000余份。

二、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促进企业全员参保

我局通过和县工商局、县工能局、县安监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住建局等部门搭建我县辖区内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情况形成“同一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工作平台。以便了解各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针对用人单位的

1类型,各施其职,各负其责认真抓好工伤保险的参保扩面工作,将我县各类企业、尤其是高风险企业的全部员(包括农民工)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以确保企业职工在受到因工伤害和职业病危害时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

三、转变监察手段,强化监察效果

今年2月份,我局举办了对煤炭、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行业为期2天的劳动保障法律的培训,加强了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从而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通过举报投诉、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活动对我县各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用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形式主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从而从源头上掌握各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改变了以往的那种被动式的监察。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劳动合同和签低情况

(一)是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经常利用广大劳动者找工作的迫切心理,与其达成口头协议或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双方发生矛盾,用人单位以此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从而导致在劳动者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双方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有的用人单位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未把合同文本发给劳动者手中,从而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用人单位招用工不规范,存在私招乱雇现象。

二、工资福利不到位,导致工人未参保

部分用工单位都没有按照《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特别是煤矿企业和建筑行业,工程层层转包、内部关系混乱。基本上是短期用工,根本就没有为工人参加工伤保险,此外,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在未征得工会或劳动者同意的前提下故意延长工作时间,又不支付相应的报酬。有些劳动者因连续长时间的工作,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用人单位却不愿意赔偿,使劳动者陷入困境,生活无助。进一步恶化劳资关系。

三、职业健康管理不到位。

部分用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和离岗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甚至弄虚作假,导致劳动者进入工作岗位就发生职业病。

下载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规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保障监察[大全]

    一、劳动保障年检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回到顶部根据劳动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6]214号)的规定,劳动保障年检的内容主要是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案程序规则(共5篇)

    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案程序规则 为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办案程序,及时依法查处劳动保障监察违法案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树......

    劳动保障监察首问负责制

    劳动保障监察首问负责制1、在办公场所和公务处理过程中,首先接受来访、来信、来电咨询、投诉、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负责制责任人,必须认真对待对方提出的问题,使之迅速、......

    劳动保障监察[五篇材料]

    白银区劳动保障监察 “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效率,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各项......

    关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 一、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的原则;3、......

    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劳动保障监察事项(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

    劳动保障监察询问笔录

    劳动保障监察询问笔录笔录起至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笔录地点:被询问人姓名:性别: 户籍所在地:身份证类型:号码:工作单位:职务: 电话:其他联系方式:询问检察员签字: 其他参加人:记录人:笔......

    劳动保障监察年终工作总结

    劳动保障监察年终工作总结 key word: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局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按照我局及省厅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