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怎样制定合法有效的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如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意义在于,劳动规章制度是单位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劳动规章制度在劳动纠纷中更大的实际意义是如果劳动者有违*规章制度的行为,用人单位可以据此进行处罚,如果发生劳动争议,这些劳动规章制度还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那么用人单位应当怎样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呢?归纳起来,用人单位制定规章
制度要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即内容合法、程序民主和经过公示。首先,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首先要了解掌握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制定的条款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无效。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劳动行政部门要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制定劳动规章应当经过民主程序。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这条规定的含义是指在规章制度中的一般条款不需要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用人单位完全有权单方制定。但是如果涉及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就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也就是说,事关劳动者利益的重大事项,劳动者有权参与决策,这是民主管理的一种体现。
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民主程序才能生效。实际操作时,如果有工会的单位,当然可以由工会来参与协商讨论;如果没有工会,用人单位不一定要召开职工大会,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来
处理,例如,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职工代表确认即可。再次,劳动规章制度要进行公示才有效。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实践中的公示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1、将劳动规章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由劳动者签名确认。
2、将规章制度发放给劳动者阅读,并要求劳动者在领取规章制度时签字确认“已经阅读”。
3、在厂区将规章制度张贴公告,并以录像或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现场最好由第三方进行见证。
4、进行劳动规章制度培训,要求全体人员参加并签名报到。
符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劳动规章制度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才可以作为管理劳动者的依据
第二篇: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合法程序
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合法程序
相关法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一、劳动规章制度建立的民主程序
●建立规章制度第一步是选举职工代表。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职工代表的选举是没有任何规定的,因此只能依照合理的方式进行。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职工代表程序
1、制定选举方案。根据企业职工人数和行政单位设置状况,确定代表总数(比例一般为5%—20%)及名额分配办法,根据企业实际按班组、工段或分厂、车间划分各选区,制定选举办法。
2、宣传发动。企业工会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职代会的性质、意义、职权、任务以及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民主管理及职代会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把选举过程作为民主管理教育的过程,使职工充分认识选好职工代表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选好职工代表。
3、推荐职工代表候选人。在组织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以选区为单位,充分发扬民主,酝酿推荐职工代表候选人。
4、直接选举职工代表。各选区按分配名额,组织职工进行直接选举;一般采取无记名方式差额选举,也可用举手表决方式。
5、职工代表资格审查。由职工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小组)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内容是:是否享有政治权利的本企业职工;选举过程是否符合民主程序;是否存在不正当竞选行为。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取消其代表资格。
6、确认职工代表名单并公示。职工代表选出后,名单要公示并要求全体职工签字。
职工代表选举完成,规章制度就可以开始着手制定或更改。但是,务必保留选举程序的证明文件,比如选举办法、候选人确定方式和名单、选票、表决结果记录、入选的职工代表名单等。●建立规章制度的第二步,就是将规章制度制定的目的、内容、程序等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形成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由到会的所有职工代表签名。
●建立规章制度的第三步,就是由单位方及职工代表方提出规章制度的方案,或对规章制度的内容提出意见,这个程序中关键的事情仍然是证据保留,将单位或职工所提方案和意见统统记录在案,保留相关文本。
●建立规章制度的第四步,是进行协商,针对双方提出的方案或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进行协商,对意见接受的,增加入制度文本,不能接受的,说明理由。协商也要以会议纪要或记录等形式保留证据。一句话提示:
劳动合同法下,制定规章制度民主程序最可行的办法是选举职工代表,法律规定的“讨论”、“协商”都与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进行,保留相关程序文件。用人单位应当依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法律、法规、政策的条款具体化,使它们具有可操作性,但具体化后的劳动规章制度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否则,该部分内容应属无效。
二、劳动规章制度的公示程序
公示程序应遵循如下方式之一:采用公告方式告知劳动者;采用直接告知劳动者。通常有以下几种具体做法:
1、公司网站公布:在公司网站或者局域网发布公示
2、电子邮件通知:向员工发送电子邮件,通知员工阅读规章制度并回复确认
3、公告栏张贴:在公司内部设置的公告栏、白板上张贴供员工阅读、将规章制度内容全文公告,并且将公告的现场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备案
4、员工手册发放:将公司规章制度编印成册,每个员工均发放一本,并让员工阅读签收
5、规章制度培训: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公司规章制度的培训,集中学习
6、规章制度考试:公司以规章制度作为考试大纲,挑选重要条款设计试题,组织员工进行开卷或闭卷考试,加深员工对公司规章制度的理解
7、规章制度发放法:企业可以制作一份《员工接受书》,放在“规章制度”最后一页,一式两份,公司一份,员工一份。《员工接受书》内容如下:“本人确认已阅读了由×年××日起生效的公司《规章制度》,清楚了解了规章制度的全部内容,并同意接受此制度的部内容”,让员工签上本人姓名和日期。
8、会议宣传法:企业通过召开会议向员工介绍规章制度,并设计一份《与会人员签到表》,做好会议纪要,把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会议内容等详细记录。
9、劳动合同约定法: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下列期制度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乙方(员工)知悉并认可下列制度。”
10、传阅法:公司将制定好的规章制度每个部门发一份,并要求每名员工阅读后签/认,表示知悉并认可该份制度,公司人力资源部收回有员工签名的原件作为公示的证据保留。
公示方法可以是上面一种或者多种相结合,传统的书面方式较电子文档而言,在告知与确认的程序证据方面则更为有利。在实践中,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前述的多种方式。
三、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
目前广东省和江苏省有规定,安徽省无规定。
用人单位应自劳动规章制度审议通过之日起15日内或接到劳动行政部门通知后将其劳动规章制度连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送审表》一式两份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之日起30日内应将《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意见书》送达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之日起30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劳动规章制度即行生效。
第三篇:浅谈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有效性
浅谈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有效性
2010-02-23
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目前很多企业忽视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导致自己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在劳资纠纷仲裁和审判阶段得不到有效确认,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做简单的探讨,以有助于企业合法有效地建立劳动规章制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依据
《劳动法》以及即将生效的《劳动合同法》第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这一规定对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使用了“应当”一词,表明企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既是法定权利也是法定义务,同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二、劳动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
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定内容;二是非法定内容。法定内容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主要有: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制度等。非法定内容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主要有员工选聘依据、考核标准、晋升条件、工资分级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现有规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能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续订和终止等制度。
2、工资支付制度。主要包括工资的分配形式、项目、标准及其确定、调整办法;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加班、延长工作时间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及支付办法;工资的代扣、代缴及扣除等事项。
3、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指“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4、福利待遇制度。主要指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及其他福利待遇。
5、工时休假制度。主要指正常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时间、休息休假等规定。
6、职工奖惩制度。主要指奖励制度和违纪处分制度。
7、其他制度。主要指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的选聘、考核、晋升、培训等制度。
三、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1、民主程序制定
根据《公司法》第18条、第47条以及第50条规定:公司在制定涉及劳动者权益的规章制度时,首先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并且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将“听取意见”改成了“讨论„„平等协商”,显然《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工会、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员工在企业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的权利,强化了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律程序。企业在采取上述方式制订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保留职工大会、工会或者员工参与制订规章的证据。此外,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于公司的具体规章,由总经理制定;对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则由总经理拟定,报董事会批准。
2、向全体劳动者公示或告知
相当部分的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后,只是在主要领导和部门主管之间传阅,没有让员工学习知道,平常象宝贝收藏着,只是在处理违规时才把这“尚方宝剑”请出来使用,这样有等于无。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适用对象是本单位的全体劳动者,所以它必须为单位的全体劳动者所知悉。企业公示或告知劳动者规章制度的方法可以采用张贴通告、员工手册送达、会议精神传达等方式。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对劳动者是否已知悉是由企业承担举证责任,为避免仲裁或司法机关在处理劳资纠纷时对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效力认定的困难,企业最好在对新员工培训时将规章制度作为培训内容,并通过劳动合同或者签收证明、会议签到表、在办公区将规章内容公告,并且将公告的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等方式对劳动者知晓其内容进行证据固定。单纯的把规章制度往企业内部网上一放,就认定是告知了,是不够完善的。
四、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
1、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也规定,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并明确赋予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的权利,以保障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由此可见,企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是在法律的明确授权下,行使经营管理自主权,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需要。该规章制度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且制定程序合法并告知劳动者,是合法有效的,对企业的全体劳动者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如《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冲突时的处理。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再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要求其遵守的管理制度,本质上属于一种约定,而且是一般约定。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者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为维护劳动者全体的利益而与企业签订的,相对于规章制度属于特别约定,但相对于劳动合同应属于一般约定。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企业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协商签订,最能体现劳动者的意志,属特别约定。根据劳动法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理念,三者在效力上应为劳动合同优先、集体合同其次、规章制度最后。
五、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合法要件欠缺的法律后果
1、行政责任。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监察保障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企业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实施劳动监察保障,并可以根据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行为,做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等行政处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不予适用。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不违反国家
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的,才可以在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程序中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三个条件如有一个缺失,企业的规章制度将会不予适用。
3、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不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且还可以要求企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鲁熙)
第四篇:如何制定企业规章制度
如何制定公司的规章管理制度
制订规章制度应紧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并严格依法进行,应做到“合法、合理、全面、具体”,由于企业情况各异,在此只对制订规章制度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从反面建议如下:
1.规章制度的内容违法。许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由于不了解或漠视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而致使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的某些内容违反法律规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如企业依这些内容管理员工而发生争议,企业的行为将得不到法律支持。因此,规章制度必须内容合法。
2.规章制度未经民主程序制定。许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都只是由企业的董事会或总经理甚至是某个部门制定后即实施。但法律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应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3.规章制度未经公示。许多企业的有些规章制度根本不为员工所知,这就使员工无所遵从,因此法律规定企业规章制度必须要向全体员工公示,否则不对员工产生效力。
4.规章制度未及时修改、补充。许多企业规章制度制定好以后便完事大吉,但实际情况是现行法律不断推陈出新,制订当时属合法的内容可能现在已不合法。因此企业应当自行或委托有关专家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修改、补充相关内容。
第五篇:企业怎样合法解雇
员工若违反企业纪律 企业怎样解雇才合法?
北仑一家企业人事经理问,公司有员工违纪,想将其解雇,但国家法律对企业解雇员工有严格的限制和标准,应怎样做才合法?
国家对用人单位解除雇员有着严格的规定。具体为:
一、解雇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雇违纪员工的依据包括: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二、“严重违反”、“重大损害”的标准。目前对此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企业对此应当加以量化。如在规章制度或合同中明确累计多少次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的视为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导致经济损失多少元以上为重大损害。
三、程序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通知除应写明依据和理由外,应尽量使用“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劳动关系”等用语,而不要使用“开除”词。因为“开除”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对员工进行行政处分的方式,其对事实的认定、处理的程序要求都比解雇更加严格。
四、举证要求。必须注意收集员工违纪的证据,如“检讨书”、“求情书”、“申辩书”、违纪情况说明、违纪员工签字承认的违纪记录、处罚通知书。此外,其他员工的证词、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
五、收集证据的方法。一是注意平时记录在案。员工违纪时,应作出书面处理材料,要求员工签字。如员工不愿签字,则可以扣罚工资的处罚方式,在工资单上注明处罚内容,由员工在领取工资时一并签字,并在工资单上注明对工资数额有异议的,应当在7日内提出;二是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员工,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的处理结论或者记录就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