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盛瑀君
早年读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印象非常深刻。如今再次翻出那本泛黄的书,读了还是会激动,柏杨用犀利、准确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中国人的劣根性。特别是这一句话:“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丑陋!”真是入木三分。
这本书是一面镜子,准备又形象地反射出中国人的劣根性,当然,如果你看完后破口大骂那就刚好被作者说中,确实存在那种实质上的缺点。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他在书中提到的内容和观点,事实上这些东西也确实存在。
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柏杨先生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过滤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至今也不能痊愈,主要内容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
难道这些都不是实话吗?
中国人虚荣心之强恐为各民族之冠。刚会说话的小孩就知道头上插一朵小花“排场”,小学生得了个奖状,老远就会向家长汇报,而试卷上的“麻叉”总是捂着不给大人看,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怕挨揍。在农村,邻居盖了新房,他家不缺住,也要累死累活地为房攒钱。邻居盖了砖房呢,他就要盖楼房。连两位大婶的“年猪”也要暗地里比拼比拼谁多了几斤。
不过,人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弥补缺点的能力,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直让我们引以为傲,我们自称礼仪之邦,我们还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一个。我们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望大家都放下“爱国主义”,好好阅读这本书,并反省我们的“丑陋”。
第二篇: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我们丑陋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丑陋”。——柏杨
我认为这句话正是柏杨先生写出这一本书的原因,“知错”才能改过!
柏杨先生深切期盼着中国能够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他嬉笑怒骂、愤世嫉俗,对中国人的劣行猛烈抨击不留一丝余地,像个眼疾手快的大夫一针见血地刺穿了病人的病脉,让中国人的丑陋赤裸裸的暴露于众人的注视下,所以他本人在恨天恨地恨铁不成钢地批判的同时,也遭受到潮水般的批判,引发了长期的争议和畅销,也曾经中断出版。但我想大部分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丑陋”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人总是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柏杨却说:“中国人逆来顺受,其实并非是因为我们真的有涵养,真的那么有忍耐力,而是因为我们一怕报复,二怕麻烦。”对权力的恐惧和无知然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泛起了维护个人权益。人人如此。自然而然就导致了公权力的扩张和膨胀,什么都要管,却大多数都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就像工商管理局认证的注册资金一样,只是个花架子。
“我们总觉得只要不彻底牵扯到自身的利益,就可以泰然处之的过着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古代中国农民的造反都是在不起义就要死的情势下才揭竿为王,而只要统治者把踩在他们脸上的脚稍微放松一点,那么他们就会感恩戴德,大喊仁政。
这么认为的并非柏杨一个人,王小波说中国人是沉默的大多数,龙应台感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李敖认为中国人早就丧失了侠义和情义,孙观汉觉得中国人根本就是只在乎个人利益的一盘散沙。这些人是思想界的先锋,促使中国人民主意识的觉醒,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令中国人不时被刺痛一下,不至于一直麻木下去。
中国的民主进程缓慢,被外国诟病,成我们为专制国家,不仅是因为民众民主意识的缺乏,也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官僚体制。官僚制是社会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曾一度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其内部依旧内部存在着不可祛除的痼疾,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痼疾不可避免地日渐显露,成为困扰公共行政的弊病。韦伯说:“官僚制是民主政体的“奴役式外壳”,是最好的防范非理性的野蛮人复辟的手段。”但在现实中,官僚制下的行政人员往往给人民留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切实际、不思进取、保守僵化的官僚主义印象。这个官僚体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其动力(即权力)来源于人民,但人民却难以对其做出干涉。欧文·休斯说:“在与官僚制组织接触的过程中,公民面对的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拥有全面的技术和力量,公民仅是这个复杂过程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参与者”。可以说,官僚制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一种工具,但这个工具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这时,不民主的官僚体制就需要民主的权力制约机制来制衡,但由于民主意识缺乏以及权力自身的膨胀性等多种原因,我国的权力制约机制并不完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官僚制发展走上了歧途。而在实际运作中,官僚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千方百计的寻求权力的扩张和预算的最大化,结果造成机构庞大臃肿和预算的不断膨胀。而官僚之间争夺权力和利益的竞争也会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相互倾轧、勾心斗角的氛围,造成整个官僚制体系的内耗增加,效率下降,背离组织本身存在的目的。
民众民主意识的缺乏、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再加上官僚集团的权力膨胀,以及事不关己的官老爷心态,就造成了王小波、龙应台、李敖、孙观汉等知识分子所痛恨的稀里糊涂的胶着局面,也就是柏杨先生说的“酱缸”。关系错综复杂,实力盘根错节,有心改变,却无从下手。
柏杨先生在出版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备受争议的书后,又完成了许多抨击丑恶社会现实的文章和书籍,甚至以84岁高龄出版了《我们要活的有尊严》,来论述在“知错”后,中国人要“怎么做”,取得了一定效果,其本人被称为“中国人尊严之师”。但是,随着十八大的落幕,“酱缸”终于有了打破的期望,衷心希望中国越变越好。
第三篇:中国人的丑陋
中国人的丑陋
——人文阅读与写作课听课心得
在人文阅读与写作的课堂上,靖辉老师给我们解读了鲁迅先生给国人画的画像——阿Q正传,我第一次深刻地看到了中国人的丑陋之处。当然,中国人也有许多闪光的品质,但我们也必须正视自身的丑陋,了解自己才能完善自己,塑造中国人与华夏民族的未来。
阿Q是一个被奴隶主压榨,被中国封建等级制度迫害的小人物,十分可怜也十分可恶,它折射了中国人丑陋的形象,也展露了这个民族不堪的胎记。
首先,鲁迅笔下的阿Q以及与他一样的其他未庒的人都是一个欺善怕恶的人,反映着我们这一个民族的一个劣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且看而今的中国,无权无势无名无利的老百姓就被欺负压迫,而有钱有权的富二代、官二代则可以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中国人喜欢欺压比自己弱势的人群,除了获得物质与利益外,也为了堆砌起自己的地位,从而获得可耻的精神快慰;而对于比自己强势的人,则卑躬屈膝,极尽阿谀之态,为求明哲保身,也求攀荣附贵。于是,许多的人都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欺凌者又是被欺凌者。更可怕的是,一旦一个人得势,他将继续扮演着曾经欺凌自己的人的角色,一样甚至加倍地欺压身下的人。鲁迅就说过:“奴隶一旦做了主子比主子更可恶。”阿Q也就是这样的人,当他想到自己成革命者后,他立即从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变成了可怕的大坏蛋。这样的中国人不止阿Q一个人,也不止在与阿Q一样的环境下其他人,当今的中国就有不计其数。欺善怕恶如同中国人脸上胎记,影响了外界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看法,也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与成长。
其次,《阿Q正传》里还有活着一批叫“看客”的中国人。中国的看客心理是鲁迅先生最厌恶的国民陋习,未庒里的人就是典型的中国看客,看到打架看到欺负弱小而冷漠叫好。看客行为反映的其实是中国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看到偷窃打劫,国人冷酷地沉默;看到倒地小孩老人,国人冷漠地走过;看到国家有需要有困难,国人也是无动于衷。像这样的看客的中国人自私而丑陋,这种自私的陋习一直在历史上蔓延,它像历史长河里的腐尸,散发着恶臭的味道。更可怕的是,这种陋习不但存在于过去与现在,还会被一直“传承”到以后、未来。所以,鲁迅先生选择了以为笔纸为武器,对抗在中华民族身上生长了千年的顽固肿瘤,选择了以文字做警钟,用以警醒未来千百万的中华子孙。
斯人已逝,但他留给我们的警醒还萦绕在耳边,此刻,我们不是应该正视自己的丑陋,割除贻害中国千年的陋习吗?
第四篇:中国人并不丑陋
中国人并不丑陋
湖北随州 郭兵云
自从《丑陋的美国人》问世以后,《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中国人》接踵而至。然而当《丑陋的美国人》及《丑陋的日本人》分别在美国和日本掀起的浪潮逐渐退却之际;对中国人丑陋行径的批判,不但没有潮退浪消的迹象,而且在国际社会中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苗头,其中最为过分者,当属日本。日本一家电视台,邀请在日本的留学生,历数中国人的丑陋行为;辩护的一方是中国留学生。当然,对中国人的所谓丑陋行为批判最厉害的,是中国人自己,其中以柏杨为杰出代表。柏杨先生则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如数家珍般列出中国人的丑陋行为,如中国人没有排队意识、中国人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并且在聚会时大吵大闹、中国人喜欢随地大小便、中国人喜欢乱扔瓜皮纸屑、中国人经常闯红灯。
在分析中国人为何如此丑陋之前,鄙人须先强调,此处仍然采用“丑陋”一说法,实为沿袭旧用之故,以便读者理解,鄙人自己并不认为中国人的上述行为属丑陋之列。下面简单分析若干“丑陋”产生之原因:
两种生活方式
乱扔瓜皮纸屑,随地大小便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性,或多或少做过的事。没有正常的成年中国男女会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小孩和精神不正常的人除外),特别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有异性在场的情况下)随地大小便。有谁见过活人被一泡尿给憋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还憋着那泡屎,憋出个什么病来怎么办?憋坏了相应的生殖器官,有谁会帮我们出钱治疗么?不管是乱扔瓜皮纸屑,还是大小便后不冲水,都不能说中国人丑陋,说有上述行为的中国人就丑陋的人,不是对中国历史不够了解,就是已经完全被西化、被异化的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会乱扔瓜皮纸屑?试问大家曾仔细思考过此问题?可能会有人说那是因为中国人没素质,中国人没开化,中国人没教养、没修养。这些皆未触碰到问题的深处。我们可以把历史的镜头拉至远古中国,彼时之中国,大杂居,小聚居,方圆几平方公里零星地散落几户人家,乱扔的瓜皮纸屑不但不会成为污染源,而且可能会成为附近那些花草树林的肥料,因为彼时之人均垃圾投放量,断不及今人之十分之一。再说随地大小便,古代中国,彼时各家各户家门口到处都是花草树林,随地大小便既不会污染空气,也不会污染环境,同时也不会成为别人的“陷阱”。即使不随便大小便,彼时中国人惯用的器具乃为尿桶或灰坑之类,而非现在已经全球化后的抽水马桶,哪里需要大小便后冲水?古代中国人的这些生活习惯,在中国的偏远山村仍然保留完好。因此,不管是随地大小便,还是大小便后所谓的冲洗厕所,抑或是随手乱扔瓜皮纸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即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现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生活方式。
两套标准体系
柏杨生活批判的那些中国人的所谓丑陋行为,为数不少依据的是西方标准。他反复举一个例子:在外国的中国人,喜欢三五成群在一起喝酒,喝至半夜三更仍在大声喧哗,把邻居都吵醒了,吵得邻居睡不着;最后那个地方的外国人都搬走了,搬来住的都是中国人。很明显,柏杨先生认为中国人的那种行为很丑陋。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在中国,三五个好友在一起不热闹一下,那还有意思吗?那还是中国人吗? 柏杨先生明显的是在用西方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行为。如果我们用中国人的标准体系来衡量西方国家人民的行为,同样会出现很多令中国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例如,深更半夜,十字路口红灯亮起后,在无任何车辆来往的情况下,某德国人或美国人,仍然煞有介事的等到绿灯亮起后才走过去。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会把那个德国人或美国人看作傻瓜。始终不要忘记,即使是最具普世性的标准,也应该考虑到被衡量国家的具体情况。
为柏杨先生所不齿的另一个现象是中国人喜欢插队。难道中国人就没有排队的文化?就没有排队的习惯?翻开中国的二十四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国很多著名将领带领的部队,纪律非常好,队伍非常整齐。中国人在一般情况下不排队,有中国人特殊的原因,这是中国特殊的文化。借用《万历十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的思维,这是大历史观下的中国排队现象。幅员辽阔,熟人社会,讲究对特殊人群的照顾等原因的合力是形成中国人不排队的原因。
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丑陋”行为?
可见,中国人的所谓丑陋性,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第一、生活方式的不同;第二、衡量标准的差异。其实,就生活方式而言,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来无所谓先进、落后,文明与愚昧之分;因为那都是历史的产物,本无可厚非。只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自信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压得粉碎,于是开始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到管理,从思想到生活方式,全部向外国,主要是西方国家学习。一开始是向西欧,后来是日本,再后来则是苏联,现在则是向美国学习。
随着中国走向国际化、全球化脚步的加快,随着中国日本与国际接轨,由于当今国际化的主要标准是西方国家制定和主导的,因此,我们在某些地方应该西方化,唯如此,中国方能进入国际体系,唯如此,中国才能更好利用国际体系为本国的发展及复兴服务。然而当西方人以及那些已经异化的中国人不分青红皂白或别有用心批判中国人的所谓丑陋行为是,我们须谨记,那是西方的强势者把他们认为对的东西强化在我们身上的结果。本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低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一千人林黛玉”是极其正常的现象,然而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已经习惯用把他们的标准和要求强加在其他国家身上,这必然会在国际社会中引导纷争乃至冲突。
鄙人并不反对中国人应该向外国学习,中国向来是一个注意学习的民族,是一个积极主动向比自己更先进、更发达国家学习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非常具有融合性的文明;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不能用西方国家的那套标准体系,原封不动地作为衡量中国人现在一切行为的标准。在红灯没人过的情况下,自己又有急事,为什么就不可能闯?在这种情况下,闯与不闯有多大区别?西方人不是讲时间边际效益的最大化么?什么事都应该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事都有阴有阳,有一般情况就一定有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的标准,拿来衡量特殊情况下的行为,一定会出现偏差。
如果用中国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行为,如果考虑到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各种原因来看中国人的行为,我们就不会觉得中国人丑陋。并且笔者深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恢复,中国人的很多标准体系倒有可能成为普世性的新标准,那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说中国人丑陋了。
《联合早报网》
第五篇: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中国,一个有着丰厚历史遗产和精神文化的泱泱大国,自古被称之为 “礼仪之邦”。但近年来却一次次被其他国家破口辱骂,被歧视鄙夷。中国的历史总是被匆忙地翻去,但问题却从没有解决过,一味地逃避,正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所说,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斤斤计较”、“死不认错”等让人忍无可忍的错误,指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的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受到了严重地精神上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完全痊愈。
但是,中国并非已到病入膏盲的程度。
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组织,大到国家,只有意识到自己是有缺点才有改良的可能。能坦诚的认识自己的错误就是一种正确。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看清自己戴着的是一张怎样的面具。比如,看到餐厅里,公车上大声喧哗的人,先想一想是不是有时候自己也会这样子。同时,正视自己的面具,不管它是多么得丑陋。只有认清事实,承认自身的不足,才能按图索骥,对症下药,治愈身上的痼疾。正如医生看病。医生提出的只是一个建议,开的也不过是一个处方。能不能痊愈,全取决于愿不愿意按医生说的去治疗。负荆请罪的廉颇将军不也犯错了吗?但他愿意悔改,认真的思考了自己的过错,还背上荆条登门赔罪,这难道不值得赞扬吗?既然同样是犯错,中国为何就不肯悔改呢?
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只要我们力所能及地一点点改正,整个国家的错误不都改正了吗?我们一代是祖国的重要力量,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个个能吸收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摒弃老祖宗身上的陋习,励志图新,发愤图强,那当我们挑起振兴中华的大梁时,我们的国家将是如何焕然一新啊!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可以摘掉那副丑陋的面具,中国必将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中国人必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御苑 杨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