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课教学重在思想教育
劳动课教学重在思想教育
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多数老师注重劳动知识教学,也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劳动实践,但不少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不够,抓的不力。
劳动课同其他文化课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实践性强,二是教育性强。劳动实践是思想教育的基础,思想教育又寓于劳动实践之中,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有效的增强了他们的劳动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
1、组织学生参加自我服务劳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克服娇骄之气。
现在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和娇惯,在家里他们往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娇气十足,懒惰任性。我们利用劳动课,教会学生洗手洗脸,穿脱衣服,铺床叠被,整理书包,洗自己衣物,并在参加自我服务的劳动实践中,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提高了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从而不断克服骄娇二气,克服依赖思想。
2、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使他们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逐步学会当家理财,懂得孝敬父母,为家长分忧。
现今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家务活不用干,不愿干,不会干,更没有一个好的习惯。我们利用劳动课,教学生怎样做家务,并于家长联系,让家长做家务劳动的指导老师,为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创造条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孩子们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争当妈妈好帮手”活动中,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当家理财的不易,从而进一步懂得了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的道理,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也是支持了父母的工作,间接的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3、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公益劳动,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打扫卫生、清理校园、植树种花等公益劳动,并结合“学雷锋,学赖宁,红领巾在行动”等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打扫卫生,到军烈属、孤寡老人家送温暖等。这些校内外公益劳动,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形式与机会。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并逐步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用自己的劳动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使学生自觉的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4、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光荣,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每年的麦收季节,我们都组织学生参加拾麦劳动。孩子们头顶烈日,满脸尘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懂得了一粒米、一餐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因此,乱扔食物现象不见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了。
5、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劳动技能竞赛和表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质量观念和创新精神。
面对21世纪更激烈的竞争及对人才的需求和挑战,现在的学生不仅要有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质量观念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课堂上,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表演或成果展示,并通过少先队活动,使各路“小能手”、“小巧手”,各显其能露一手,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并给优胜者以奖励。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 1
生竞争意识、质量观念和创造精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我们体会到,劳动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渗透在劳动实践之中。但在劳动实践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完成,还有待于有意识的加以强化和升华。
1、在组织学生劳动实践前,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劳动的任务和要求,更要使他们懂得劳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干劲,在实践中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并出色的完成劳动任务,做到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双丰收。
2、在劳动实践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和问题,学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因此,老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3、学生通过实践,认识会有新的提高,感情会有新的变化,但有的体会不深,更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因此,好事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特别是要抓住劳动中的好人好事好典型,从思想教育的理性高度做好总结讲评工作,使健康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良好的品德进一步得到强化。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要寓于劳动实践中,要贯穿于劳动课教学的全过程。思想品德教育既是劳动课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更是劳动课教学的灵魂和生命。
第二篇:劳动课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课教学工作总结1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劳动课教学工作总结2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和三个面向为指导,面向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被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二、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2、了解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3、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掌握复读机、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4、学会正确处理一些日常工作中的废旧材料。
5、知道常见手工工具的名称和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6、能就作品设计和制作中的合理性及创造性作简单评价。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家用电器和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第一部分家用电器是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学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掌握常见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并养成安全、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第二部分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的器物,认识常见手工材料和工具的性能及其用途,学习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养成认真负责、讲究质量、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两部分均为教学的重点。
2、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对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措施:
l、认真备课,师生课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劳动工具、学具、制作材料等准备齐全,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认真上课,老师要将重点、难点作反复的讲解、示范,使劳动步骤正确,确保劳动出成果。
3、对学生劳动成果——作业,要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学生作业定期展览,使学生获得劳动的快乐,增强劳动的兴趣。
4、开展劳动竞赛,在班级、家庭自觉参加劳动,不断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懂得劳动的意义。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贯彻双向主体的教学思想。 2、加强实践训练,鼓励多动手动脑.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 3、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课堂上注重分层教学,作业上体现分层设计。为优生和后进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手段。使优生能尽情发挥,后进生也能适得其需。
5、熟练掌握微机操作、课件制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学生利用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便利学习与成长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来源。
2、认识常见家用电器。
3、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4、了解常见违章用电现象及触电的急救处理。
5、知道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和阅读的正确方法。
6、认真阅读说明书,学会操作常见家用电器,了解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7、知道家用电器使用的注意点和家用电器的十大发展趋势。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电的用途。
2、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家用电器。
3、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和触电的急救处理,养成科学使用家用电器的习惯。
4、正确使用这些家用电器并知道使用注意。
5、熟练掌握家用电器使用的注意点,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
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许多器物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2、认识生活中常见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学会制作一两种小玩具,并能使它亮起来,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4、学习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
5、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6、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使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作品。 7、学会使用常见手工工具。
8、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课教学工作总结3
六年级五班20xx—20xx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教师:张红梅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本学年我任教六年级劳动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将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被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 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
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2) 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 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
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
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劳动课教学工作总结4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我们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 1 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 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 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 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 2 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
(4)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劳动课教学工作总结5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劳动教育工作。
一、思想认识到位,要使我校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真正重视劳动教育关键要抓好老师的教育思想转轨。
二、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要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套具体分管劳动教育教学的组织。我们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组成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三、保证经费的投入,劳动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劳动实践为改善劳动教育教学的条件为鼓励教师热心劳动教育教学我们在教育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统筹安排适当倾斜保证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
四、提高质量抓师资,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劳动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重视。我校挑选劳动技能上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担任劳动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二是评选校级青年教师劳动优质课。
2、制定《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为使劳动课教师规范地上好劳动课也使学校领导准确评价劳动课我们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劳动课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定了《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践证明该《评价方案》使教师教有标准领导评有尺度同时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3、组织培训和外出学习。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劳动课骨干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
五、专题研究促使劳动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我们以劳动课教学大纲为指针方法上采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做法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专题的研究
1、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公益劳动基地一是与车站、公园、图书馆联系建立公益劳动基地二是开展公益劳动活动。
3、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重点进行劳动课课堂教学的研究。
教师们共同探讨劳动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几个环节。根据劳动课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体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的特点。将劳动课分为技能新授课、技能练习课、技能迁移课三大类型。技能新授课的教学目标为模仿和初步学会技能。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为学会技能迁移课的教学目标为熟练。劳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为激发兴趣操作。示范学生实践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五个环节。教师在劳动课中要重视入门指导。巡视指导小结指导作业指导这四个发挥主导作用的环节。国家教委新的劳动课教学大纲颁布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树立质量观念。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对照《纲要》我们今后决心,以劳动教育的硬件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劳动课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把我校的劳动教育教学进一步抓好。
第三篇:劳动课教学反思
劳动课教学反思
劳动课教学反思1
劳技课虽说不是主科,但作为一门学科,也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如评价不当,势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评价得法,就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刚开始的劳动技术评价我只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慢慢我发现,其实学生在一次活动中,每个人的体验和学习的结果是不同的。例如在《制作水果拼盘》一次活动中,有的同学材料准备的比较充分,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水果;有的同学作为组长对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有的同学善于出谋划策,使制作的水果拼盘与众不同;有的同学虽然制作的不怎么样,可其在完成后,桌面的卫生工作搞得干干净净…… 因此,这样一次活动,它的本身就包括了许多可评价也值得评价的因素。为了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我认为劳技课的学习活动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习态度 主要指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2)合作精神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3)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劳动技术过程中,在技术思维和制作作品时对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创造能力。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有利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劳动课教学反思2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本学年我任教六年级劳动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将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被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
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劳动课教学反思3
《劳动》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由于文章所处年代与我们较远,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较难感悟其中流露出的劳动的艰辛。针对这点,结
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时,重点放在抓住课文一个突破点,并运用大量课外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在教学时,我就有意转变以往老师有声有色地讲,学生毫无感受地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再让学生住抓住学生感受最深得的句子去读,从课文中可以感受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本课重点内容是 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在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接着,再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描述“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然后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除了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次挑煤的情景,还特别抓住本课中的比喻句和写体会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比喻句的用法,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体验,体会生活的艰难和旧社会人民命运的悲惨。
通过学习课文,大多数学生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感悟到劳动是历尽艰难的,劳动是为了生活所逼迫。
劳动课教学反思4
劳技课教学反思对于劳技教学来说,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或者固定的程序,劳技课堂永远是充满动态和变化的,其过程充满了创造性,我深深体会到教学反思在劳技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个体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1、记教学的成功点
上完一节课,对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总会发现成功之处。及时地记录,不断地积累,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记教学的失败处
教师应该把每节课中某些失败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并认真寻找原因,同时用另一种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3、记教学机智和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发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4、记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
劳技课的纪律一直是劳技教师普遍头疼的问题,虽然很多教师能随机应变予以解决,也应该在教学后记中予以记录,以应付今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类似的问题,避免今后在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局面,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总之,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劳技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劳技教师。
劳动课教学反思5
《择韭菜》这节课取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每人每天的生活中所必须的吃入手,使学生知道要想吃就得做,自食其力,从中让学生知道择韭菜的道理还要学会择韭菜。所以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都比较投入,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很感兴趣,在他们的操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也是自己学生在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从生活中经常吃哪些菜,这些菜不能直接吃等问题,导入择菜的意义、如何去择菜以及怎样择菜,也就是择菜的主要步骤,让学生重复择菜的主要步骤,然后在老师的示范下进行练习择韭菜,学生择韭菜很认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在授课时,老师应该先讲一讲什么是边皮,边皮应该怎么去掉,怎么容易去掉,用什么方法去掉边皮最快,实际上是没有把边皮解释清楚,所以造成学生择起来慢。
2、在学生择韭菜之前,老师示范的还不够多,应该多示范几遍,可能学生会择的快一些。
3、择菜时,韭菜的量可以减少一些,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择韭菜,速度很慢,择的还不干净,出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以后多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劳动课教学反思6
《劳动》是大班的一个音乐活动,通过歌曲活泼的欢快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大班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能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意思。本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去学习歌曲,采取由听入手,由听展开。在听赏教学环节中,先聆听一遍《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说说你听到了歌曲里有哪些动物?孩子们对歌曲里的动物还是比较敏感的,能准确回答,第二遍欣赏的时候,我请幼儿用歌曲里的话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这点还是比较困难的,许多幼儿能理解歌词的意思,但是有些却不能准确地唱出。第三遍幼儿看着图谱跟着老师一起轻轻地跟唱,到最会能脱离图谱唱,幼儿的兴趣始终未减,但时整个活动下来,我也发现辅助的手法较为单一,使得整个活动较为平淡。其实,适当给幼儿相关的学习信息,幼儿的学习欲望会更高。因此,我觉得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渗透歌曲的知识,待到教学时,似曾相识的知识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正所谓“跳一跳摘到果子”。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似乎每一个环节都在走过场,并没有实扎稳打。其实,只有脚踏实地的落实每一个环节,孩子们才能够在随着环节的深入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劳动课教学反思7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知、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3—6年级安排了劳动课程,每周各年级一节,由各综合实践老师或劳动课老师来上这节课,并根据大纲对各年级的不同要求,按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一、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中
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二、认真备课,加强现场教学
劳动课也要认真备课,选好教学内容、劳动场地,通知学生带好劳动工具,加强现场教学,并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示范。例如《钉钮扣》一课,教师备好课后,事先通知学生带好缝衣针一枚,两眼扣两粒,四眼扣两粒,碎布一块,小剪刀一把,线团一个。在劳动课上,老师用投影机出示两眼扣和四眼扣的图片和一件上衣的图示,让学生懂得钉扣子钉在什么位置合适,又动手做示范怎样握针,怎样穿针引线,并教学生:“注意线不能太长,否则容易绕结。”并告诉学生左手怎样按紧扣子,左右手怎样配合,防止被针刺手指或不小心钉在自己穿的衣服上。老师讲完钉扣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钉扣子的比赛,最后引导学生针线和小刀要放好,不要乱丢乱放,以免扎伤自己或别人,并让学生谈谈学会钉扣子的好处,进行思想教育。
三、加强与社会、学生家庭的联系
利用劳动课时或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社队、车站和军烈属、五保户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学到劳动本领。我校有综合实践基地,在劳动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基地观察、探究、劳动和体验,真正做到教学做和一。
四、积极开展科技文体活动
我校根据新课程计划,把“兴趣小组”活动列入课程。做到课堂打基础,课外多实践。我校设有10多个活动小组。每逢这节课,各辅导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编织、折叠、绘画等手工,并动手做发豆芽、种花、种菜、植树等试验,开展穿袜子、系鞋带、扣扣子、戴红领的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通过劳动课,学生掌握了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技能和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四篇:小学劳动课教学初探
小学劳动课教学教案
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是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任务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有 其独特的规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
几年来,我们针对劳动课的课型、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 此谈一下我们粗浅的体会。
一、劳动课的课型
小学劳动课教学内容,是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由于年段的不同,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堂教学的类型也存在差异。
所谓课型,是指依据教学的基本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类别。由于劳动课教学任务与要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必然产生多样性的课型。又由于实践性是劳动课教学的第一特性,所以,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课型进行劳动课 的课堂教学,都不能忽视实践环节。
我们认为劳动课的课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课堂讲练课。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谈话、讲解说明、演示等方法,讲授知识与技能。练是用引 导启发方式,指导学生从模仿、半独立到独立进行操作实践。这类课型的教学中,应精讲多练,实践时间所占 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应大些。如《包水饺》、《扎红花》、《钉纽扣》等课。
2.家庭实践课。这种类型课的特点是劳动实践场地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演示示范,学生理解 并掌握了知识要点后,回到家中由家长指导实践。再由家长填写信息卡,将学练结果反馈给教师。如《自行车 的简单保养》、《渍菜》、《洗澡》等课。
3.社会实践课。教材中一些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项目课,如《给花坛拔草》、《水稻插秧》、《树 木管理》等属此种类型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授指导,初步掌握了某项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后,再通过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进一步学练劳动技能。4.实地参观课。此类课型采用的方法,也是各科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根据教育教学要求,有计划地 组织学生到生产或技术现场(如各类工厂、农场、饲养场、矿山等)实地观察学习。学生不仅能在实际参观中,把课堂教学中初步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实地观察学习获得进一步提高,而且还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实 践中的广泛应用及实际社会价值,激发其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劳动课教学中,不同教材内容不但分属不同课型,而且每一种类型课又都有一定的结构。课型不同,课的 结构也不同。既使同类型课,由于年段不同、教法不同,它的教学结构也会有变化。所以,为了提高劳动课教 学质量,必须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精心设计和研究,使之不断优化。
虽然,劳动课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制约,课型和课的结构千差万别,但是和其它学科 一样,它的基本教学结构还是存在的。我们认为,根据劳动课学科教学特点,劳动课的基本教学结构,大体可 分为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①导入新课。
②讲授演示。
③实践指导。
④展示成果。
⑤总结引导。
从教与学两方面看,这五个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一基本教学活动体系中,②讲授演示、③实践指导两部分,应是劳动课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环节。一节课 的主要教学时间应该用在这两大环节中。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的讲授指导、演示时间,应不超过十 五分钟,而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要保证二十分钟左右。
所以,把握好教学结构中的主体环节,才能摆好教与学 的关系。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在劳动课课堂教学中,因为教材内容、学生年龄、教学场地的不同,教学结构也应进行调整设计,使之适应教学实际。但是,无论如何设计变化,都应着重三个关键环节:①导课、②讲授演示、③总结引导。
各学科的导课形式有所不同,但导课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设计精当的导言,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如 教师在教学《做蝇拍》一课时的导言设计是:“夏天迈着轻快的步伐走来了,花儿红了,树儿绿了,同学们也 换上了彩蝶般的衣服,可是,在这令人陶醉的美丽季节里,苍蝇却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使学生对做蝇 拍劳动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导言的设计形式许多,如创设情境、范作引趣、音象激情、比较探索、巧设谜语、表演导入等。
但是,任何一种导课形式的设计运用,都应做到:①求精。即语言精当概括,言简意赅,切中要点。②求 疑。即有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要针对教学目的设计,能引起学生思考,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③求巧。即要巧妙有趣、生动活泼。④求准。导语要严密、精当、准确,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正确轨道。
讲授演示环节,是劳动课教学中的主体重点环节,是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在 这一教学环节中体现。在结合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讲授本节课中劳动项目的知识,操作步骤方法、要领等 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通过听讲、观看板书,观察示范操作学好新知,为实践和创作打好基础。
教师的讲授,既有精辟的讲述,又包含教师的科学准确的演示示范。而这一教学环节的时间很紧,仅十余 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充分备好课,才能做到讲授语言精炼、知识传授深入浅出,正确无误,操作规程明确具体,演示示范动作规范、直观。根据劳动课教学特点,合理、精确、直观地使用音象、挂图、实物范作等教具,都能事半功倍地补充教师的语言讲解。如教师在教学《学用扳书》一课时,巧妙地利用实物 投影演示,使学生直观明了扳手卡口与螺栓的关系,教学效果明显。
总结引导是劳动课教学的最后环节。上好一节课,教师不仅要重视导入的巧妙设计,还应做好收尾的精心 安排。教师要针对本节课所授知识、技能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板书进行全面概括。在概括总结之中,教师 要恰当地做好两个点拨:一是本课学做的步骤方法,引发学生进行再创作实践。二是思想情感的教育性作用,启迪学生的深层思考。如教师在教学《煎鸡蛋》一课时,当学生品尝亲手煎好的香喷喷的鸡蛋时,教师不失时 机地布置作业:“今晚回家,再亲手煎一盘鸡蛋,让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品尝、评价你的劳动成果,好不好? ”既达到了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家务劳动的教学目的,又点拨启迪了学生尊敬长辈的思想情感。
总结引导的形式方法很多,但设计要精当简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要给学生“课已尽而意无穷”之感,从而继续保持学习兴趣,进而继续探讨和进行再创作。
三、劳动课教学要贯彻的原则
根据劳动课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课的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备好、上好一节课,就必 须在遵循劳动课的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坚持贯彻“趣、精、活、实”四字教学原则。
趣: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师在讲授与演示指导中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
精:讲授知识及操作方法的语言要精确,教师的操作演示要精确规范。
活:教师的教态、语言要亲切自然,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
实: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三项任务要落到实处。一节好的劳动课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亲切朴实的教态、精美的范作、精练活泼的导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求知欲。用精心制作的教具(实物、挂图、电教手段),灵活准确而又规范的演示,精辟的语言讲述和精 确的板书,使学生扎实牢固的通过直观获取知识要点。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当的点 拨指导,促进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动脑动手实践,落实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最终教师以灵活的形式展示教学成 果,并予以恰当的评价,让学生在体验到劳动的愉悦中,盟生“乐学”情感,思想教育的目的就在潜移默化中 得到落实。
如教师在教学《学用扳手》一课时,精心设计一种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掌握使用扳手要 领的同时,进行模拟设计竞赛。即启发学生利用扳手,把板条用螺栓紧固连接成各种图形。把单调乏味的操作 变为趣味盎然的实践。学生们在愉悦的教学气氛中动脑动手,知识与技能的转化也潜移默化地实现。这一教学 环节的精巧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再学习的浓厚兴趣、又启发了学生对直观事物进行抽象联系、概括,进而开拓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之,探讨劳动课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在课堂教学实际中,针对课型的差异,设计教学结构,选用教学方 法,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智能、技能、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和身体素质,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才。
第五篇:劳动课教学总结
六年级五班2008—2009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教师:张红梅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本学年我任教六年级劳动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将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被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
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
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