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质监局专项整治工作汇报[精选]
近年来,××县××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到××*年底,××县××加工企业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增长近15%;实现利税620万元,增长16%。为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市质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会同××县有关部门,集中一段时间对该县的××粉市场进行了重点整治。通过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该县
××粉生产加工企业业主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得到强化,××产业呈现出“规范生产上规模、质量兴企增效益、齐心协力创名牌”的良好局面。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联合科研机构,破解检验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业发展的措施,从××种植到××粉成品销售的产业链逐步形成,××终端产品的销售额逐步攀升,发展××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该县××种植面积约5000亩,可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然而近几年来,部分××粉生产加工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铤而走险,制假售假,致使××粉鱼龙混杂,不但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而且破坏了××产品的信誉,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粉是地方特产,分布不广,产量不大,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开展××粉的整治,如何鉴定××粉真伪是一大难题。以前××县备案的××粉生产加工企业标准中的理化指标,全部是参照其它植物淀粉的共性指标,难以检测出××粉中是否含有其它植物淀粉。为此,市质监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分别走访了江西省产品检测院、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咨询了广东、上海等地分析检测中心和北京国家级检验机构,均未找到能检验、鉴定××粉真假的办法。最后,市质监部门通过请教有关科研机构,多次派出技术人员走访南昌大学中德食品工程中心,与该中心有关专家、学者反复探讨研究,终于成功地找到定量鉴定××粉含量的检验方法,从而为摸清××县××文秘杂烩网粉产品的质量状况,开展××产业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重拳打假治劣,严格规范市场
在破解××粉真假鉴定难题后,为切实摸清全县××粉生产企业的质量状况,市质监部门及时派出执法人员和技术人员赴××,在××收获和××淀粉提取的季节进行了抽样送检。经抽查,该县有部分××粉生产加工企业,以土豆淀粉、木薯淀粉冒充××粉,假冒品种14个,掺假量各不相同,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县质监、公安等部门,大力配合市质监部门开展××粉市场重点整治,对涉嫌在××粉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的企业,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和公开曝光,依法取缔了4家掺杂使假严重的分装企业(作坊),有力地打击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遏制了假冒伪劣猖獗的势头。
三、真心帮扶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市质监部门在深入开展××粉市场专项整治的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服务职能,积极引导××文秘杂烩网粉生产加工企业完善生产设施,规范生产场所,打造××品牌。
一是开展技术培训。邀请省、市有关专家给××生产加工企业管理人员上课,讲解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有关知识,探讨分析××粉标准存在的缺陷和修订标准的有关问题,辅导企业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培训,企业主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制订检验标准。通过多次召开有关技术专家、××粉管理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咨询有关科研机构、检验机构的专家学者,有效解决了标准中××粉理化指标的技术问题,并起草了××县统一的××粉产品标准(讨论稿),为××粉质量检验提供了依据。
三是实行市场准入。提高××粉生产加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将××粉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文粉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解决××粉产品的质量问题,为××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此,市质监部门主动向上级质监部门报送了相关报告,并得到了省质监部门的有力支持。
四是引导成立行业协会。为加强行业自律,市质监部门大力引导××粉生产加工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制订××粉生产加工行业管理章程。目前,××县各××粉生产加工企业都能自觉遵守行业协会管理章程的有关要求。在对××产业发展进行规范、鼓励、扶持的基础上,全县××产业“以农户为基础,以公司为龙头,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基本形成。(
第二篇:质监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阶段工作汇报
质监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阶段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我市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市质监局进行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认真排查,对全市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扎实做好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使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有了明显好转,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得到了有效治理,有效推动了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近阶段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整治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政治责任感、质监使命感、势在必行的紧迫感和不抓好不行的危机感。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了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质监系统的第一责任、第一任务。
(二)强化责任,明确到人
为了保障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质监局对全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采取“定责任、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的“四定”监管模式,把全市分为六个责任区域,建立食品企业分布图,把全市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落实到人。一把手为监管第一责任人,主管副局长为主要责任人,执法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出现监管漏洞的,按照分工分别追究直接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保证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调查摸底,普查建档
为弄清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底数,针对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面广、规模小的实际情况,质监局调整工作重心,倾全局之力,集中时间、精力、人力、物力,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工作上来,建立了局领导包片、稽查队、股室人员包乡镇(办事处)、村分片定责制,全力以赴抓普查工作。我局还把普查工作纳入对稽查队、各股室的年终目标考核中,从而保证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四到位。在普查、核实的基础上,我局对监管范围内企业建立了详细的企业档案, 把企业证照情况、普查信息表、代码证、QS证书、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巡查记录、整改通知书等内容全部纳入该企业档案。建立企业档案后,把食品生产企业清单输入电脑,录入监管系统,扎实推动了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普查建档工作,为实施食品动态监管夯实基础。
截止目前,经普查汇总,我市共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食品加工点***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60家,这60家食品生产企业中,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43家,占规模企业的78%;另外860家均为食品加工小作坊,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齐全的有21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不齐全的有15家,三无的有***家。
(四)目标明确,工作到位
为确保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关于质监系统的“三个100%”,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质监局在专项整治的过程中,突出了“五个重点”:即突出重点食品、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企业、突出生产加工环节、突出大案要案。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为,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端掉制假黑窝点。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获证产品和企业的证后监管力度,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截止目前,质监局已出动执法车辆245次,执法人员676人次,检查纯净水企业21家,查封纯净水生产设备1套,检查学校食堂9家,检查各类食品加工企业300余家。
(五)重拳出击,打击有力
根据《C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按照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局对全市范围内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进行了专项重点整治。重点对该类企业的水源、生产必备条件、加工工艺流程、卫生状况、清洗、消毒环节、两证一照等情况进行了全方面检查。经检查发现,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两证一照”齐全,生产设备及消毒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状况稳定;但部分无食品
生产许可证的瓶(桶)装饮用水生产厂家,企业负责人质量意识淡漠,不按国家规定积极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设备简陋,环境条件差,缺乏消毒设备,或不按生产流程组织生产,没有检验设备,出厂产品不经检验,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经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研究,报市政府批准,决定以五个单位联合发文的形式,将对我市12家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瓶(桶)装饮用水生产厂家予以取缔。
(六)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配合食品专项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一是在办公场所悬挂了“开展专项整治、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的宣传条幅;二是分别召开了全市矿泉水加工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国家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总局李长江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并将《特别规定》印刷发放到全市企业手中,供全市食品加工企业人员学习使用,努力使食品生产加工业主真正了解此次专项整顿工作的意义、内容和目的;三是利用广播、标语和各种会议宣传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积极推荐一批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引导消费,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宣传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人民群众防范假冒伪劣食品的意识和能力,营造较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印发了3000余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由局领导带队,所有机关人员全
部分工到各乡镇,与地方政府一起采取“进村”、“进厂”、“进店”的“三进”模式,对所有食品加工点全部登记造册,确保登记率100%。普查过程中要求签定《小食品坊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承诺书》、《小豆腐坊食品安全承诺书》、《小油坊食品安全承诺书》;五是连续刊出八期专项整治工作简报,报送给市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各乡镇政府,使其能够及时掌握专项整治工作动态。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食品加工企业“低、小、散”问题突出,监管难度大。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除***、***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外,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乱等现象,绝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点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落后陈旧,作业时间、方式随意性大,再加上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差,流动性大,始终存在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是人员力量经费有限,存在工作不够到位,督导不够理想的问题。特别是经费不足,无法开展大范围的产品监督检验,致使日常监管工作难以满足要求。
三是有些企业法律意识还较淡薄,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难度较大。有些企业主缺乏发展眼光,对申证工作热情不够,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如我市的个别食品加工企业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
四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卫生监管相对薄弱。农村普遍采用作坊式生产形式,大都实行分散经营,生产经营者绝大
多数系本地村民或外来人员,以租赁房屋和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业为主,守法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生产条件差,加工水平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也不利于推行标准化、技术化和统一产品质量,大大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甚至,有些生产者与经营者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为谋取暴利臵消费者生命健康而不顾,缺乏诚信守法意识,导致了对农村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难。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针对周口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组反馈的问题及我局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阶段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总结上阶段专项整治的工作经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汇总各部门情况,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一系列监管措施,为专项整治工作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无证生产企业的宣传和监管力度。引导小作坊创造条件,组织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逐步关停和淘汰一批无证无照的小作坊,根据风险食品警示图确定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食品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继续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与监督作用,宣传假冒伪劣食品的危害性和举报电话,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做到整治有力量、行动有声势、宣传有效果。对于搞好整治
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提高广大人民依法维权意识,引导科学安全消费,形成各级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监管、企业严格自率、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局的食品安全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领导要求还有差距。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协助下,我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市质监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质监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湖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示范能力和水平这一主线,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切实端正政风行风,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工作观念和行为自觉,全面加快了全市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
一、突出依法行政效果
我们始终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质监部门合法、有效的作为。
一是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定期召开质量兴市暨大别山质量奖颁奖大会并发布《黄冈质量状况白皮书》,新增湖北名牌2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13个,继续保持全国地标产品最多地级市的地位。制定《XX市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组建XX市地标产品物流中心,举办地标产品推介会,牵线地标产品参加香港食博会,潜心为黄冈特色产品走出深山、提高身价搭建平台,全市名牌和地标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5%,地标产品实现产值41.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6.2亿元。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制定方案并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基层执法站所”活动,着力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推行“人性化”、“说理式”和“阳光型”执法,坚持“首次不罚”,实行“开门审案”,力求执法全程说理、办案三个“说清”,在连续五年政风行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比中被评为“十佳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被市政协评为优化政风行风第一名;按照市团委要求,会同市局团委迅速落实了五类青少年法律救助联系对象;认真落实“亮盾”行动部署,坚持源头打假治劣,深入开展农资、食品、加油站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先后查处了万达汽车发动机、中官加油站等涉及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大要案,市局办理100万元以上案件3起,县市局办理50万元以上案件5起,没收劣质化肥200余吨、伪劣食品8000余袋,查处隐患特种设备449台套;坚持12365全天候专人值守,开展12365进社区活动,拓宽人民群众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全年全市系统12365受理并妥善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64起,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提升质监服务能力。继续推动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建设,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评价,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警示和主体责任承诺措施,杜绝了区域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落实“三方”责任,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机制,保持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的平稳;组织开展“质量与民生”现场咨询、免费检测、真假鉴定、投诉受理等便民服务和辨假识假知识宣传活动,全市系统共接受咨询2044人次,免费检测714项次,受理举报投诉16起。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亮盾”春季农资打假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动,315期间全市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70人次,立案13起,其中查处农资生产、经营违法案件7起,处理农资质量投诉12起,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35家、经销门店168余家,抽查农资产品266批次,查获伪劣农资货值12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3万元,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9处;加大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年全系统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090万元,加快了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添置了检衡车、压碎值测定仪、气相色谱仪、冷点测定仪等高端装备,拓展能效测试等检测项目180个,检验手段更趋完备,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二、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夯实和改善依法行政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和法治质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量,按照“巩固全省示范成果、提高示范能力水平”的指导思想,完善创建方案,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依法行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充实监督力量。年初,根据依法行政工作需要,市局选派2名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局法制科,使法制工作人员增加到4人,划拨专用经费添置“两法衔接”专用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各县市局也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法制机构和力量,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局与各执法机构签订了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六五普法和行政执法综合目标责任书,召开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全市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抽查,进一步落实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要求。三是提升队伍素质。购置、安装学法用法和六五普法无纸化考试系统并保持正常运行,宣贯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操作方法,督促全员入网学习、积累学时并争取通过普法考试;督促执法机构利用春训时机,扎实开展宪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健全法律学习制度,落实全员法规学习不少于3次、党组每季度集中学习法律1次的法制教育计划,提高六五普法教育的普及率;市局法制科主动上门,为9个执法机构开展了有针对性、内容涉及两法衔接、自由裁量等执法薄弱环节的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市法制办专家就自由裁量、法律适用等开展专题讲座,增强了培训学习的实用性;根据省局安排,积极开展纪念《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20周年研讨征文活动并及时向省局提交研讨论文17篇。认真组织15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顺利过关并申领了执法证件。按照市监察局、法制办要求和计划安排,积极选送6名基层执法骨干参加全市基层执法骨干培训班;邀请著名打假专家吕长富先生来我局举行执法打假技巧专题讲座,举行12.4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贯培训视频讲座,两次分别组织全市系统500余人参加听讲;扎实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内网发布,供执法人员分析、讨论,今年已策划3期并分别对讨论意见、观点进行了点评和反馈;开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ppt讲解和交流,收到了较好的启示和示范效果;认真组织全市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并通报了考试结果,比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状况。经过不断努力,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系统和8名全省系统“执法办案能手”,2人荣获全省系统“执法风险控制”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多次在全省系统执法案卷评查中获得较好成绩。
四是浓厚法治环境。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制定质监系统“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黄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活动,举办《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宣贯会、培训班,为企业上门送法律、送标准和提供法律、标准咨询服务,不断宽松质监行政执法的外部环境;利用“3.15”、“5.20”“12.4”等活动契机,开展现场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图片展览,丰富质监法规、辨假识假知识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全年全市系统共组织《黄冈日报》专版宣传1期,电视专栏宣传26期,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法制宣传稿件233篇,发放宣传资料18900余份,不断浓厚关注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湖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示范能力和水平这一主线,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切实端正政风行风,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工作观念和行为自觉,全面加快了全市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
一、突出依法行政效果
我们始终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质监部门合法、有效的作为。
一是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定期召开质量兴市暨大别山质量奖颁奖大会并发布《黄冈质量状况白皮书》,新增湖北名牌2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13个,继续保持全国地标产品最多地级市的地位。制定《XX市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组建XX市地标产品物流中心,举办地标产品推介会,牵线地标产品参加香港食博会,潜心为黄冈特色产品走出深山、提高身价搭建平台,全市名牌和地标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5%,地标产品实现产值41.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6.2亿元。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制定方案并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基层执法站所”活动,着力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推行“人性化”、“说理式”和“阳光型”执法,坚持“首次不罚”,实行“开门审案”,力求执法全程说理、办案三个“说清”,在连续五年政风行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比中被评为“十佳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被市政协评为优化政风行风第一名;按照市团委要求,会同市局团委迅速落实了五类青少年法律救助联系对象;认真落实“亮盾”行动部署,坚持源头打假治劣,深入开展农资、食品、加油站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先后查处了万达汽车发动机、中官加油站等涉及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大要案,市局办理100万元以上案件3起,县市局办理50万元以上案件5起,没收劣质化肥200余吨、伪劣食品8000余袋,查处隐患特种设备449台套;坚持12365全天候专人值守,开展12365进社区活动,拓宽人民群众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全年全市系统12365受理并妥善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64起,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提升质监服务能力。继续推动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建设,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评价,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警示和主体责任承诺措施,杜绝了区域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落实“三方”责任,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机制,保持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的平稳;组织开展“质量与民生”现场咨询、免费检测、真假鉴定、投诉受理等便民服务和辨假识假知识宣传活动,全市系统共接受咨询2044人次,免费检测714项次,受理举报投诉16起。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亮盾”春季农资打假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动,315期间全市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70人次,立案13起,其中查处农资生产、经营违法案件7起,处理农资质量投诉12起,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35家、经销门店168余家,抽查农资产品266批次,查获伪劣农资货值12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3万元,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9处;加大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年全系统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090万元,加快了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添置了检衡车、压碎值测定仪、气相色谱仪、冷点测定仪等高端装备,拓展能效测试等检测项目180个,检验手段更趋完备,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二、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夯实和改善依法行政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和法治质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量,按照“巩固全省示范成果、提高示范能力水平”的指导思想,完善创建方案,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依法行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充实监督力量。年初,根据依法行政工作需要,市局选派2名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局法制科,使法制工作人员增加到4人,划拨专用经费添置“两法衔接”专用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各县市局也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法制机构和力量,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局与各执法机构签订了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六五普法和行政执法综合目标责任书,召开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全市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抽查,进一步落实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要求。
三是提升队伍素质。购置、安装学法用法和六五普法无纸化考试系统并保持正常运行,宣贯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操作方法,督促全员入网学习、积累学时并争取通过普法考试;督促执法机构利用春训时机,扎实开展宪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健全法律学习制度,落实全员法规学习不少于3次、党组每季度集中学习法律1次的法制教育计划,提高六五普法教育的普及率;市局法制科主动上门,为9个执法机构开展了有针对性、内容涉及两法衔接、自由裁量等执法薄弱环节的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市法制办专家就自由裁量、法律适用等开展专题讲座,增强了培训学习的实用性;根据省局安排,积极开展纪念《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20周年研讨征文活动并及时向省局提交研讨论文17篇。认真组织15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顺利过关并申领了执法证件。按照市监察局、法制办要求和计划安排,积极选送6名基层执法骨干参加全市基层执法骨干培训班;邀请著名打假专家吕长富先生来我局举行执法打假技巧专题讲座,举行12.4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贯培训视频讲座,两次分别组织全市系统500余人参加听讲;扎实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内网发布,供执法人员分析、讨论,今年已策划3期并分别对讨论意见、观点进行了点评和反馈;开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ppt讲解和交流,收到了较好的启示和示范效果;认真组织全市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并通报了考试结果,比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状况。经过不断努力,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系统和8名全省系统“执法办案能手”,2人荣获全省系统“执法风险控制”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多次在全省系统执法案卷评查中获得较好成绩。
四是浓厚法治环境。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制定质监系统“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黄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活动,举办《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宣贯会、培训班,为企业上门送法律、送标准和提供法律、标准咨询服务,不断宽松质监行政执法的外部环境;利用“3.15”、“5.20”“12.4”等活动契机,开展现场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图片展览,丰富质监法规、辨假识假知识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全年全市系统共组织《黄冈日报》专版宣传1期,电视专栏宣传26期,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法制宣传稿件233篇,发放宣传资料18900余份,不断浓厚关注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依法行政机制
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和完善决策过程的监督措施,保证决策民主、合法。先后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等监督管理制度,局党组以身作则,坚持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在法定权限内作出、经合法性审查并严格实行事前听证、专家论证、公开公示、责任追究的决策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力求决策不失误、用人不错误、机遇不耽误。在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局党组反复进行可行性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加快和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效。
二是完善应急机制。认真落实省局和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了部门应急预案,突出节日打假应急反应、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技术性、可行性,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形成了比较完整、可靠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法律手段、技术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备案制度》,明确制修订权限、程序以及时效要求,按照立项、调研、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的程序和以“规”字文件发布的规定制订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市法制办《关于建立全市政府法制工作备案管理机制的意见》,对规范性文件、执法主体、执法案件、案件复议、法律事务和法制宣传等工作定期报告和备案,杜绝了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以及其它增加公民、法人和组织义务的情况发生;按照监察、法制部门的要求,全面清理了行政权力、执法机构和执法依据、自由裁量标准以及规范性文件,及时上报了清理结果,进一步界定了执法职责和权限,并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职权明确到具体岗位并通过市局网站向社会公布;今年制修订了《XX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办法》、《XX市质量技术监督现场执法检查案源登记备案制度》、《XX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文书票据化管理制度》等执法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把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权限和要求全面纳入了法制轨道;认真贯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执法协作联席会议纪要》,加强与工商、消防、农业、教育等部门的协作,积极开展联查联办;及时将办结案件录入“两法衔接”系统,对案件涉案货值、违法情节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16起案件,及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杜绝了以罚代刑、以收代刑现象发生;在市局门户网站开辟“双打”案件、行政复议和听证专栏,落实政务公开要求;推行“价值工作法”和检验“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工作模式,把同一单元的业务“打包”,由优化办组织相关机构集中办理,严格实行综合执法,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兑现“六个一”承诺,从源头上消除了多头执法、重复收费等扰民现象的发生。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办公室职能,完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检测检验工作目标考核措施,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把是否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与行风评议、工作绩效结合起来,把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联系起来,将绩效考核与个人待遇挂钩,全面落实依法实施处理处罚、依法处理违纪违法的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考核和资格审查,把法律知识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审查结果运用到执法资格持有、个人评先晋级上来,强化了考核的导向作用。今年通过考核、年审清理、收缴并上报省局注销了8人执法证,促进了行为规范,收到了多年以来执法人员无违纪、案件无诉讼、复议无撤销的良好效果。
五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法制监督,根据依法行政的目标要求,法制机构在充分履行执法监督职责的同时,加大对部门内部涉法事务、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和把关力度,今年先后对电梯管理办法、地标管理办法和优化经济环境意见等文件实施了合法性审查。组织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案卷自查和送审工作。在执法权力、执法机构和人员、自由裁量权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的基础上,全面明晰和界定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续聘12名依法行政监督员,完善门户网站上“双打”案件、听证、复议等政务公开措施,协调督促行风热线听众的产品质量投诉问题处理。严格执行“两法衔接”规定,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坚持和完善“行风跟踪监督卡”制度,及时纠正行为失范,全年全市系统发出“行风监督卡”5816张,满意率达到98.5%。坚持案件回访制度,自觉接受相对人监督,全年全市系统回访案件343件,回访率42%;落实层级监督,扎实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6月份完成了全市系统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提出整改意见70余条,抽查案卷52宗并通报了评查情况。下半年按照省局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系统20**年7月至20**年6月的结案案卷自查活动,全面清理了规定期间的案卷,完成了案卷抽查送审工作,提高了案卷质量、规范了案卷管理。及时组织听证,依法运用听证结果,尽量满足相对人的合法诉求,今年以来共受理并及时组织听证案件8起。认真组织行政复议并督促执法机构严格执行复议决定,今年以来共移送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复议案件14件,向省局提交复议答辩书3份,保持了复议无撤销的记录。严格按照市检察院关于“两法衔接”工作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设施,适时录入和更新“两法衔接”数据库,保持“两法衔接”系统正常运转,受到市检察院的肯定并在“两法衔接”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工作经验。
四、落实依法行政要求
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与加强行为规范统一起来,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的规范性要求。
一是管理方式“标准化”。在全省率先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方式,将先进管理理念导入日常依法行政工作之中,确定“创新务实、公正高效、四化建设、提升质量、文明和谐、科学发展”的质量方针,制定和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将质监工作视为“产品”,将上、下级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看作“顾客”,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做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闭环运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工作流程“格式化”。推广质监综合监管平台应用,升级市局门户网站,完善基础业务数据库,一网打尽管理、执法和检验信息,依法固定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检测检验的步骤与程序,把质监工作的法规要求“格式化”,全面加强行政行为的他律措施;通过管理、执法和检验行为的实施,适时刷新监管系统中有关企业、产品和食品、特种设备的分布、类别、数量和管理进程等原始信息,适时掌握监管单元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依法实施监管措施,基本实现监管“动态化”、进程“格式化”。
三是执法行为“程序化”。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和案件审理规定》和《湖北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指导规则和指导标准》,全方位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和实体要求,落实案件三级审理和查、审、决分离规定;将行政许可纳入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按照法规规定和市政府要求,实行流程再造,突出便民特色;推广应用行政执法管理系统,依法固定管理、执法和检验的步骤与程序,把质监工作的法规要求“格式化”,全面加强具体行政行为的他律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监管体系及其功能,办案质量明显提高,上半年抽查52份案卷,合格率达到95%,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四是市区职能“一体化”。严格实行综合执法体制,归口稽查机构统一行使行政执法和处罚权;在市直部门中率先整合市、区行政执法和技术机构,合并和理顺市、区质监部门职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区行政执法、检测检验“一体化”,比市政府提出市、区行政工作“一体化”要求提前了整整四年,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来已久的黄州城区市、区两级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老大难”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扰民扰企现象发生。
总之,今年以来,我局在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与依法行政的要求和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加快推进黄冈质监的依法行政进程。
第四篇:质监局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局“地沟油”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加工“地沟油”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自治区质监局的统一部署,****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实际、精心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打击“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
我局根据区局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党组书记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整治行动进行领导部署。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处理。同时,我局根据实际制定了《****质量技术监督局打击“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工作进行分工,并明确各自职责。
二、召开专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
我局于10月13日,召集辖区内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企业(9家)和使用食用植物油生产食品的企业(8家)召开动员会,向企业传达打击整治“地沟油”工作精神,对企业进行现场教育,要求企业认真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三、加大查处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我局于近期,开始对辖区内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企业和使用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一是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区为重点,组织开展对食用油生产企业、小榨油坊突击监督检查,严厉打击
违法生产加工“地沟油”的加工窝点,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和回收、使用废弃油脂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二是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仔细查看企业的原材料进货台账、生产记录、出厂检验记录、销售台账等。经检查,未发现非法提炼加工使用“地沟油”现象,企业资质证照和进货资质证明齐全有效。执法人员要求各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119号公告,建立健全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严禁使用“地沟油”进行非法分装和非法提炼。检查中,未发现违法生产使用“地沟油”的情况。
我局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公安、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组成“地沟油”专项整治小组对辖区9家食用油生产企业、8家使用植物油的生产企业、23家饭店进行检查未发现,未发现非法提炼加工使用、销售、使用“地沟油”现象。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的检查力度,确保全地区人民能吃上放心的食用油。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五篇:区质监局食品安全整治情况工作汇报
区质监局食品安全整治情况工作汇报
区政协及***委员:
2006年4月中旬,我局收到了区政府办转来的区政协*届*次会议第**号提案《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的建议》后,局党组非常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根据提案的要求,我局对前期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就此机会,特向区政协的领导、向***先生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关心、对我局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就我局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情况向政协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前期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98家,其中175家属于小作坊式生产,由于这些小作坊量多面广,生产条件较差,生产设备简陋,业主质量意识淡薄,食品安全隐患较多。而且在这些企业中,根据国家规定有82家企业已列入食品生产许可证范围,但现已申办的只有21家,占25.6,市场准入形势非常严峻。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近年来,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去年下半年,我局先后成立了***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小组和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配备了专职食品监管人员,并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召开了全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议得到了区四大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副区长***还代表区政府与各乡镇办场签订了《**区人民政府质量安全责任书》,之后我们还为第一批16名监管员,12名协管员,18名信息员下发了聘书,今年四月份,根据全省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我局在***镇设立了***镇食品安全办公室,第一次把食品安全工作延伸到基层政府,为及时、有效地掌握食品安全动态提供了有力保障。
2、全面实施了“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二书一报告”的辖区监管责任制和电子监管网络系统。今年年初,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深入到企业,进一步摸清企业的底细,并把“三员四图”上墙,将获证的21家企业资料摄像制成了电子版本,构建了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网络,与市局食品安全网络联网,这些工作在**市召开的全省食品安全现场会上得到了国家局、省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我局还制定了《***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预警救援预案》,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3、全面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分类质量档案。我们按照“分片监管、定期巡查、随时录档”的要求,一方面对全区198家企业按照A、B、C、D四类进行了分类建档,其中A类企业21家,B类企业78家,C类企业97家,D类企业2家,对2家D类企业存在的问题以文件形式向区政府作了汇报,并得到了区政府领导的批复;一方面在监管中加强对企业巡查、回访和年审,并将巡查、回访、年审内容、结果及处理情况记录备案。目前,我们共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巡查245次、回访125家、年审21家。对年审不合格的19家企业已责令其限期改正;
4、组织对15家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也进行了一次集中清查,在现场检查中,我们要求企业严格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进行登记和备案,并及时向我们反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5、根据区政协的第9号和第80号提案要求,我局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清理整治,共抽取样品232个批次,其中散白酒45个批次,糕点68个批次,桶装纯净水10个批次,面条、米粉35个批次,茶叶3个批次,其它71个批次,合格率为83,对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我们已责令其停产整顿,并依法进行了处罚。
6、认真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宣传和服务工作。目前,我区正在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13家,为了尽快帮助这些企业改善条件,达到申证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上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来提高企业申证意识,今年来,我们共出动宣传车速52台次,发放茶叶、米粉等食品的宣传资料105份;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为申证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如***净水厂、***纯净水厂、***食品厂等企业,为了帮助其申证,我们做到了随叫随到,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职,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食品加工企业中,2、小作坊的比例大,3、其生产规模小,4、生产设备简单,卫生条件较差,如按要求取缔,难度很大,如不取缔,则监管难度大,安全隐患多。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监管、抽查和回访力度,根据企业的生产特性和分类情况,对A类企业一年巡查、回访不少于2次;B类企业一年巡查、回访不少于4次;C类企业一年巡查、回访不少于6次;D类企业一年不少于12次,并随时向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同时向当地工商和卫生部门抄报,实行跟踪巡查、回访,将每次巡查、回访的情况要记录在案。
2、有些企业法律意识还较淡薄,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
难度较大。有些企业缺乏发展眼光,对申证工作热情不够,对自己的产品
缺乏信心,如茶叶产品,我区共有茶叶生产企业9家,已申办的只有2家,其他几家企业则抵触情绪严重。下一步我局要进一步加大对无证生产企业的宣传和监管力度,引导小作坊创造条件,组织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逐步关停和淘汰一批无证无照的小作坊,根据风险食品警示图确定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总之,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形势不容乐
观,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相信,在区政协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再一次感谢区政协领导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局将不负众望,认真履行好自已的职责,切实维护好广大市民的食品消费安全。
**区质监局
二00六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