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助学金班级管理办法
物理102班助学金(班费)管理与实施办法
按照并且遵守同学们上一学期最后一次班会选取助学金名额的约定,特此做出以下班级助学金(班费)管理与实施办法。
第一、公平,合理合情。推出此管理与实施办法,是因为最后一次的助学金评选竞争会比以往更为激烈,目前针对班里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1)好几个一次没拿过助学金的必须给予首先考虑,因为以前评选时他们可能有机会去争取,但是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争取,所以其他人才可以顺利被评选;其次,可能最后一次评选首先考虑的人可能会有个别人因为成绩没达标而被刷下来。
(2)因为没拿过助学金的人数并不足11人,所以剩下的人数由拿过一次助学金的人补齐,名额有限,班里还有一小部分人只拿了一次。
(3)在评选最后一次助学金的过程中,同时也酌情参考了个人成绩,目的是让上报的名额避免因为资格不够而被刷下来。
综上是评选的过程原则,不论是过去还是上次评选,每个人都为别人能拿上助学金帮到忙,所以最后一次评选过程,大家当时一起约定用一部分班费首先来弥补一次助学金都没有拿过的同学,若这一部分班费还有多余还可再考虑只拿了一次班费的同学,这样虽不是最公平的,但是是更公平的。
第二、谅解,缴纳班费。由于3月25日同学们都一定在学校,便于及时联系,所以2013年,2014年拿过助学金的同学还未缴纳班费的同学,请在3月25-27号,及时缴纳班费。拿助学金的每人/200元,励志奖学金的和特困的每人/300元。
第三、公开,透明。需要交班费的人名单以及交了班费的人名单都有详细记录,以及班费的使用情况也有详细的记录。在临近毕业之际会做出来予以公布。
Ps:若是此次班费收齐之后,则立即予以合理分配,剩余的则用于毕业之时聚餐等的补贴。具体要以怎样的标准分配,则还会有相对公平合理的原则,一个大的原则还是取之与班用之于班。
恳望大家相互谅解,问题一起解决,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指正!
2014年3月24日撰稿人:李宁
第二篇:助学金管理办法
附件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市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实《北京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及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京教财[2007]32号)文件精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我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左右,其中享受一等助学金的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左右,享受二等助学金的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左右,具体名额以每年9月北京市教委下达的指标为准。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北京市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市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北京市财政按比例分担。
第二章
资助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为两个等级:一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月320元,二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6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处分记录;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无不良嗜好;
5.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努力,申请国家助学金的经济困难学生原则上在前一学期无不及格课程。
第六条
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方法: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本《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四款中关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综合认定。
1.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需提供由学生家庭所在地街道或乡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内容包括学生家庭人口、经济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是否低于当地最低生活 保障线等;
2.班主任和同学反映的该生在校生活支出情况; 3.学生在校助学贷款等其他资助项目的申请情况。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七条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九条 申请与评审程序:
1.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期间学校启动本的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
2.评定工作启动后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递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见附表);
3.由提出书面申请的学生所在班级同学进行民主评议,班主任或辅导员核实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后,向本学院报推荐名单;
4.各学院成立评审小组对各班推荐名单进行审议,确定初审名单并上报校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学生处);
5.校评审委员会审核各学院上报的材料,评选出我校获国家助学金的建议名单并报请校长办公会审议;
6.将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的获国家助学金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于10月31日前将评审结果报北京市教委。
第四章
助学金发放与管理
第十条
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全年按10个月计,每月中下旬通过学校指定的银行借记卡发放给学生。
第十一条 各学院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报表编制工作,确保国家助学金及时、准确的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十二条
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原则上要求按月完成规定时间的义务劳动。享受一等助学金的学生每学期须完成40小时的义务劳动,享受二等助学金的学生每学期须完成20小时的义务劳动。第十三条
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有义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第十四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一经发现立即停止发放助学金: 1.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问题;
2.在享受资助期间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3.未将助学金用于学习、生活费用的补充而肆意挥霍者;
4.拒不参加学校组织各项公益活动或不能按时完成规定时间的义务劳动。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特困生补助办法》同时废止。
二00七年九月十日
第三篇:高中助学金管理办法
高中助学金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高中助学金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和《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0]461号)及《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黑财教[2011]60号)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助范围。包括大庆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普通高中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普通高中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民办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
第三条 资助对象。高中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优先资助对象:
(一)孤残学生;
(二)烈士子女;
(三)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学生;
(四)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
(五)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
(六)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七)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等(指因天灾人祸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家庭直系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且无固定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学生、无固定经济来源的残疾人子女等)。第四条 资助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德优良;
(四)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五)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五条 资助标准。根据我市普通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我市普通高中助学金分为1000元、2000元、3000元三个标准,主要用于受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开支。具体为: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享受每生每学年3000元资助标准 :
1、孤残学生;
2、烈士子女。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享受每生每学年2000元资助标准:
1、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
2、、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子女;
3、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家庭直系成员中有残疾且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学生;
5、本人或家庭直系成员由于患有重特大疾病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三)经民政部门、社区、街道、居委会确认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享受每生每学年1000元资助标准。
第六条 申报材料。首次申请助学金的学生提交《大庆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附件1),并应提供以下证明材料:(一)孤儿、残疾和烈士子女的相关证明;(二)农村和城镇低保原件和复印件;
(三)家庭所在村或街道等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以及能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和少数民族有关材料等;
第七条 申请、审核、评定。高中助学金本着学生自愿申请,学校、班级两级评审审定的原则进行管理。普通高中学校在收到学生提交《大庆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后,由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评审小组进行评审,享受3000元、2000元资助标准的学生必须经过学校评审小组行文举荐。提出的资助名单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填报《大庆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情况汇总表》(附件2),由学校将拟享受助学金资助的学生名单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核,确认无误后,递交发卡银行,发卡银行协同资助中心组织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每年11月10日前,学校将资助名单填报“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备案,同时将资助工作总结,包括资助形式和评审公示等情况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八条 助学金的发放。各学校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并发放到本人手中。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会同财政、银行将高中助学金按学期打入到学生本人的银行储蓄卡中,各部门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学生的助学金。
第九条 资金匹配。高中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设立。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财政负担40%。地方负担部分,按照隶属关系,由省及市(县)分级负担。省、市(县)分担比例确定为:省级财政30%,市(县)分担70%。
第十条 管理与监督。大庆市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简称“助学中心“)负责我市普通高中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一)各普通高中学校校长是该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高中助学金发放工作负主要责任,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及时填报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建立专门的学生资助档案,将学生申报表、申报材料、受理结果等助学金相关的凭证及工作情况分登记造册,保存5年备查。
(二)教育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要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及时审核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信息系统,确保学生资助信息真实、可靠。
(三)普通高中要建立学费减收和免收制度,各普通高中每年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3%的经费,专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四)民办普通高中受助资格和资助比例由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审核确定,并报省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五)各县区财政局、教育局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六)各县区财政局、教育局要加强高中助学金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高中助学金的行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处罚。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春季学期起执行。
附件:1.大庆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大庆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 3.大庆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汇总表
第四篇: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落实《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07〕13号),加强我校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五条 各班主任要根据本办法和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进行初审,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再进行复审,并将审核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报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待相关部门审批后,学校应及时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六条 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第七条 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八条 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九条 学校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第五篇: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我校依照财政部、教育部有关《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面向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中的贫困家庭学生。
二、组织机构
第三条 学生资助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助学金的评定工作;
(一)各院、系成立助学金评定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书记)担任,组员包括各班的指导教师;
(二)各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7人助学金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各班助学金评审工作。
三、资助名额及额度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名额:每年由上级主管单位根据上一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确定并下达名额。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
下达的名额,受理学生的申请,并组织评审工作。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额度:分为国家助学金(一等)和国家助学金(二等)。国家助学金(一等)为每人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二等)为每人每年1000元。
四、申报条件
第六条 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七条 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诚实守信,德行品质优良;
(三)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上一学年无处分记录;
(四)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五)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五、申报、评审及发放管理
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申请和评审:每学年一次,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连续申请。一般于每年10月(以校内通知为准)开始受理申请。
第九条 评定程序:
(一)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统一部署评定工作,按人数确定各院、系奖学金名额;
(二)学生本人根据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和《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三)经各院、系审批确定名单后,提交学校学生资助中心;
(四)由奖贷勤办公室汇总并公示名单。有质疑的,返回所在院、系重新审定。
第十条 名单及有关材料报送上级主管单位。
第十一条 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分两次发放。在接到上级主管单位划拨资金后一个月内发放给学生。
第十二条 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专款专用,及时发放给获资助学生,不截留、挪用和挤占,同时接受财政主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六、其他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9月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