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俭节约 传承中华美德
勤俭节约,弘扬中华美德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红崖子沟乡中心幼儿园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弘扬中华美德》。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里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环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周恩来总理有一件补了又补的衬衣,别人叫他换新的,但他舍不得丢掉,每次破的时候都会叫邓奶奶戴着她的老花镜,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地帮他缝补好。这件衬衣虽然有很多的补丁,但他洗的干干净净,穿在身上他觉得很满意,依然显得精神抖擞。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滴水,在我们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呢?在我们使用电灯、电脑、电话、空调、饮水机的时候,我们可曾做到过节约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应该在乎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节约制度,努力培养自己的节约意识,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重任。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学校也难以持续发展的。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浪费,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要在作风上艰苦朴质。在残酷的竞争中,我们是学习者,奋斗者,而不是享乐者,逍遥者,我们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劳,把艰苦奋斗当成战胜困难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要在学习上精益求精。蒲松龄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共同建设成为节约型社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祖国的未来将是一片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二篇:传承勤俭节约美德
传承勤俭节约美德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年级(3)班的王梦洋,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勤俭节约美德》
同学们,大家知道"世界勤俭日"吗?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10月31日是联合国的"世界勤俭日"。虽然不知道这个节日并不意味着就不勤俭,但不得不承认,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裕的今天,"勤俭"这个曾经被普遍推崇的美德,好多人正在逐渐遗忘。
有道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文明社会里,勤俭并不是寒酸小气,而是现代文明的内在需求,是世界性的传统道德准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德,将56亿美元捐给社会公益事业.但他从未抽过一支雪茄,喝过一杯香槟,生活"抠门"得出人意料.香港富商李嘉诚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刻捡起来.这也是我的致富秘诀."可以说,勤俭省下的钱财不仅是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正如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诚所言.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浪费一点,拿13亿一乘,这个数字也就大得惊人;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儿,拿13亿一乘,这个数字也相当可观.譬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一天就能节约13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40多亿元.这笔钱可以新建5000所学校,能让许多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当然,我们倡导勤俭节约,并非要大家都过苦日子,而是要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因为勤俭节约不仅可使自己少花钱,还能为社会节省能源和资源.可谓利已利国,何乐而不为?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奢侈物品等都是勤俭节约的表现。我们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时还要做到持之以恒。这样,长久下来,我们就可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同学们,勤俭节约的美德,也是践行高尚道德情操的必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第三篇:传承勤俭节约美德
勤俭节约传承美德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七(4)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传承美德》。
如今,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10月31日是联合国的“世界勤俭日”。虽然不知道这个节日并不意味着就不勤俭,但不得不承认,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裕的今天,“勤俭”这个曾经被普遍推崇的美德,某些人正在逐渐遗忘。
现今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但这显然不是挥霍浪费的理由。钱财花了可以再挣,但有些资源耗尽了却不可再生。在接连遭遇“煤荒”“油荒”之后,我们感受到了资源短缺所带来的不便。在资源相对匮乏和人口众多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勤俭节约已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有道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文明社会里,勤俭并不是寒酸小气,而是现代文明的内在祈求,是世界性的传统道德准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德,将56亿美元捐给社会公益事业。但他从未抽过一支雪茄,喝过一杯香槟,生活”抠门”得出人意料。香港富商李嘉诚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刻捡起来。这也是我的致富秘诀。”可以说,勤俭省下的钱财不仅是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正如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诚所言。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浪费一点,拿13亿一乘,这个数字也就大得惊人;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儿,拿13亿一乘,这个数字也相当可观。譬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一天就能节约13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40多亿元。这笔钱可以新建5000校,能让许多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当然,我们倡导勤俭节约,并非要大家都过苦日子,而是要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因为勤俭节约不仅可使自己少花钱,还能为社会节省能源和资源。可谓利已利国,何乐而不为?勤俭能够成为世界性的节日,说明它已成为世人共同的追求。古人说得好:“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勤俭是持家之本,富民之道,兴邦之策。我们每个人不仅要铭记这个“世界勤俭日”,更要时刻审视自己:在生活中我勤俭了吗?这不仅让我受到教育,还要让后代永远保持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美德。
从古以来,奢侈浪费的人历来被人们谴责,而勤俭节约的人却常常被人们所赞颂。更有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由此可见,勤俭
节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简朴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使自己心灵澄澈的清洁剂”。培养良好的勤俭节约的习惯,还有利于我们修养高尚的品德,从而净化我们的心灵,达到很高的思想境界,更好地促进了我们的人生发展。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因为勤俭节约的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奢侈物品等都是勤俭节约的表现。我们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时还要做到持之以恒。这样,长久下来,我们就可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同学们,勤俭节约的美德,也是践行高尚道德情操的必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 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树立勤俭节约意识,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携手共建节约型校园!
对于个人而言,节俭,是修身、齐家甚至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伟业的基础。媒体报道中的华人首富李嘉诚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平常事、佩带的手表仅值26美元,他曾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即捡起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花5块钱理一次发、脚蹬100多元的杂牌鞋;身价数亿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穿着几十元一双的鞋子世界跑。在一些人眼里看起来不可思议、甚至认为抠门、小气的节俭,恰恰是成就这些人个人事业的基础所在。对于一个民族、国家而言,节俭,是一个民族、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兴盛强大的根本所在。前苏联一夜之间四分五裂,除了国内、国际等复杂因素,执政党贪污腐败、奢侈浪费而引发民众不满、与民众距离越来越远也是重要因素。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浪费现象:漫步校园,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不停地转;在阳光灿烂的大白天,教室里灯火通明;公共场合,水龙头不拧紧,无人理睬;新鲜的水果只咬了一口,就像孙猴子吃蟠桃似的扔了;午餐后,那白白的米饭和新鲜的菜肴,被无情地倒入那一个个桶中。这一幕幕,谁看了会不心痛呢?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我们缺少节约的意识,更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亲爱的老师、同学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师生的常态习惯,成为一种校园的新风尚。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把“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传承好,把我们的学校打造成为一个节约型校园而努力吧!我们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三年级2班 2015年10月26日
第五篇:传承中华美德
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车先让老人先上,看见老人要让座……
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记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车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满了人。到了宛平南路这一站时,上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还带着一位年幼的小孙子,居然没有人让座。那位老奶奶领着孙子从车门口一直走到车尾,可满车的人却毫不在乎,视若无睹。坐着的人心安理得,连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们。没有几个人像我这样看着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个站点,都会播放“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我想,这是在浪费电。我听了几百遍了,想必经常做车的人听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满座的人,面对他们却不加理睬。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公开招聘人员,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当不错,就因为她多次主动给别人让座,被招聘单位说成是“缺乏竞争意识”而拒绝聘用。
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让座只是我们应尽的一种义务。现在,人们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谁也不愿意吃个亏——正如让座这个简单的动作。此刻的让座已成了那变质的面包,像个足球似的被人们踢来踢去。
我们大家在学校里也会有一些事发生。但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应该要互相谦让的,我们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让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