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法讲座心得
〈劳动合同法〉讲座心得
8月22日下午去听了由劳动局组织的《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收获颇深,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劳动合同法》不等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新劳动法,但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并不等同于《劳动法》,前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后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立法层次上,同为法律,在企业和劳动者中容易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称为劳动法,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称为新劳动法。
二、适用对象: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解: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民办医院,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也适用于本法。
三、公司规章制度必须公示,必须合法,经过职工代表或工会讨论平等协商确定。详细参看《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解:A、本条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讨论,提出意见和方案,平等协商下企业的规章制度才有效。这对企业来说又是一大难题,失去了主动权,和以前有着本质的区别,那聪明的HR们应该怎样才能为企业规避风险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到:第一、做任何事情要做到证据化,要拿得出证据,证明这个事情确实是这样的。第二、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程序一定要规范,且一定要有事实证明;比如:职式代表大会通过时,参会人员必须签到,会前一定要做好宣传,让所有的员工都知道这件事。第三、企业规章制度,不是有了就行,要完善、公平、合法、合理,这里强调一下,一定要合理。第四、你所在的公司如果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的,要加油了,还有四个月的时间让你去完善,四个月以后,你的工作压力肯定会增大很多。
B、公示:要把这个词和公告区分开来,所说的公示一定要做到全员都知道,不是往通告栏张贴出去就可以了;特别是规章制度这一块,一个建全的规章制度少说五六十页多则上百页,通告栏不可能贴得下。建议可以做个员工手册、在内部网络公示,或者组织员工学习;1
强调一下,员工参加学习一定要签到确认,做到事实证据化,预防以后他来一句我不知道这事,到时候你说不清楚的。培训完后,一定要注意,签定一个“知晓并同意本规章制度”的文件。这样做下来,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了。
四、劳动合同期限:用工之日起一月内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发生了改变,且用人单位违法责任加重。详细参看《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
解:
1、订立劳动合同必须在一个月之内签定,给了企业足够的时间;如果一个月之内不签定书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企业这种违法责任就非常之重了;第八十二条对这一项的法律责任解释得很清楚,换句通俗的话说,如果一个员工在你公司工作了十二个月你没有跟他签定劳动合同,假设员工申请仲裁,公司将要赔偿十一个月的二倍工资;如果他的工作时间超过一年未签合同,就视为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如果你没有和员工签合同,员工申请仲裁,公司将要赔偿员工自进厂之日起的二倍工资。这一条对于企业来说就非常厉害了,怎样做好这一点,HR们要动动脑筋了。也是新的劳动合同法中议论最多的一点。
2、在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如果员工愿意续签合同,企业必须同意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是没得选择的,这和以前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如果连续签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再续签合同,就必须要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这样一来,员工就有了自己的“铁饭碗”了。
五、劳动合同必备内容更加详细,详细请参看《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解:
1、必须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这就要求企业,如果该员工工作地点发生变化(如搬厂),则必须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2、劳动报酬条款。这不同于以往只需约定月薪多少就可以,这里所说的劳动报酬是包括基本工资和福利总额,换句话说就是要清晰地约定工资结构。
3、增加了社会保险条款。必须在合同里清楚约定社会保险,以往的劳动合同是没有这一项的。
4、增加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进一步明确该劳动者具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排。
5、增加了职业危害防护条款,用人单位承担如实告知义务,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
六、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详细可参看《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解:
1、新《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企业不得无故延长员工试用期,防止试用期成“白用期”,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如确需延长试用期怎么办呢?HR们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在双方同意平等协商的条件下,变更劳动合同。
2、试用期的时间也更明确,可参见十九条。要强调的是: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强调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七、劳动者的违约金方面作了详细规定,请参看《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解:重点强调的是:竞业限制企业必须在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支付保密工资,且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如员工违反就必须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培训费用违约金和保密违约金这两种情形以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八、用人单位必须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详细可参看《劳动合同法》第三章。
解:强调的是劳动合同必须双方各执一份,变更也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是无效的。
九、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事先告知的日期;可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参看《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四十条;三十八条、三十九条。
解: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通知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全,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在用人单位方是比较有利的,提前告知或补偿一个月工资两者二选一即可。
2、劳动者可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增加“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这些条款更大范围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
3、用人单位方面: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关于这一项,一定要注意:A、必须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内,超过1天都不能以这条为由解除合同;B、必须有事实证明,现在是要证据的时代,用人单位必须要有证据可以证明该员工确不符合录用条件,才可解除劳动合同。
十、劳动合同终止。请参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
解释:增加了一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指的是该员工如果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时,劳动合同即终止。
十一、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作了详细规定,请参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就不多做解释了。
十二、《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对已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解:本条规定说明如果员工在离职时要求提走档案,用人单位必须同意;而且必须在十五天内办理好档案和社会保险移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保存二年备查,以防引起劳动争议时拿不出证据,HR们可要好好地整理下劳动合同了。
十三、裁减人员方面作了更详细的规定:请参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解:降低裁员对劳动者的影响,明确了用人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相比,补充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还规定,用人单位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最后再说一点个人看法:《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员工不愿意签合同,钻法律空子。这种情况下HR们要注意了,可以找这些员工或员工代表开会,记住一定要会议签到,保存好资料,并且要他们自愿签订一个协议,注明“自愿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不签订合同”,让员工本人签字保存,有了这些资料,即使申请仲裁,员工也会败诉的。不过,这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在群里交流。
以上是本人大概整理的几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人的意见。欢迎大家在群里积极发言,互相交流。
本群群号:28378966。
整理:HR-Joy
二OO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劳动法讲座
2015年的时光转瞬即将跃然而去,这一年世事多变;而在劳动法领域之中也发生了诸多令我们难忘的个案。沿着个别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这两条主线来看,劳动法重点调整个别劳动关系,可是过于刚性的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集体争议因为劳工三权的先天不足,虽然政府积极提高劳动基准来降低集体争议的需求,罢工、裁员等群体性事件却时有发生。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破天荒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对劳资关系的重视前所未有,但是中国的整个实体经济下行风险不断显现,不少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从而导致劳动争议呈上升趋势。同样,在这一年中,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了新观点,劳动者要适应市场。2015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之年份,将记载在历史之中。为了记录劳动法领域的片刻,让我们来盘点和评析一下2015年的典型个案。
热点案例一:上海家化与王茁终审判决继续履行案件
【案件始末】
2014年5月13日,王茁被上海家化解除总经理及董事职务,理由是王茁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普华永道对该公司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被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造成恶劣影响,为严重失职。王茁于2014年6月4日向上海市虹口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仲裁裁决支持了王茁的要求,上海家化不服起诉。
一审法院认为上海家化并无证据可证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重大缺陷是由于王茁个人严重失职、严重违纪造成,其诉求未得到一审法院的支持。上海家化不服上诉。2015年9月25日上海二中院作出了终审判决,维持了一审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与王茁恢复劳动关系的判决。随后上海家化给王茁安排了新职务,要求每周提交不少于2万字关于中国文化研究的进展报告,薪酬为6000元/月。
【案件点评】
这注定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案件,不光是因为本案争议标的大,更重要的是本案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一次全面又深入的拷问,让我们发现了劳动合同法所存在的漏洞。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判决恢复与判决不恢复皆有道理,可以有好几种判决结果,每种判法都能自圆其说,所以这个案子注定了吸引人眼球。大大小小问题不少,大问题至少有五个。
其一,高管是不是劳动者?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没有定义,通说认为判断劳动关系的关键在于从属性。高管则有两重关系,一是委任关系,二是劳动关系。对高管是否属于劳动者,支持和不支持学说皆有道理,但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劳动法没有将高管排除在外,因此高管仍是劳动者。问题在于劳动法倾斜保护的对象是弱势劳动者,劳动法应该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高管也支持双倍工资、加班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恢复劳动关系等,则显得非常的不合理。劳动法应该分层保护,将高管当弱势劳动者倾斜保护则逼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理念。
第二,职务的免除是否等于劳动关系的解除?主流观点认为,高管的职务任免是无过错解除,但是解除职务不等于劳动关系的解除。少数人认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六)项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合同终止。公司高管职务和劳动关系同时产生,高管的职务解除,劳动关系应该也终止。其三,继续履行的僵局。高管职务的无因解除与劳动关系的有因解除发生冲突,劳动者主张继续履行的,在什么情况算是不能继续履行呢?劳动合同法没有给我们答案,各地适用起来也五花八门,本规定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中的最无法预测的规则,像六脉神剑一样杀人无形。最令人头疼的是,高管职务已免,如何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怎么执行?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其四,调岗是个大麻烦。总经理职务只有一个,免职后怎么安排都可能是侮辱性的安排。王茁新职位为“中国文化应用研究员”,每周提交不少于2万字关于中国文化研究的进展报告,薪酬为6000元/月。每周2万字以上,难道家化要培养一个著作等身的学者王茁吗?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协商一致,显然无法适用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地方根据用工自主权发展出了调岗合理性规则。法定调岗、合意调岗,再加上单方调岗,以单方调岗的合理性最不好把握。
其五,劳动法与公司法交叉的问题,据说王茁案因为股票不能解锁导致的损失高达几百万,这也是二审判决恢复考量的问题之一。劳动法与公司法交叉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期权、股权等纠纷,是按劳动争议处理,还是按民事纠纷处理?
综上,王茁与上海家化案,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高管与公司的恩怨,我们还看到了劳动合同法背后的理念与具体规则所的不足,所以,王茁如此惹人注意,但愿这样的案子,可以促进完善劳动合同法的理论与规则。
热点案例二:十堰中院法官被刺案之劳动关系确认案
【案件始末】
2015年9月9日上午,湖北省十堰市发生法官被刺案:十堰中院民三庭四名法官被前来领取一起劳动关系争议官司二审判决文书的当事人劳动者刺伤。事件缘于劳动争议当事人胡庆刚不服二审不确认劳动关系案件的判决书。胡庆刚先后走过劳动仲裁、一审和二审程序来确认劳动关系并主张双倍工资、加班补偿和赔偿金,但是经过三个阶段,这些内容均未得到支持,进而引发了这场全国瞩目的刺杀法官血案。
在该案一审之中,劳动者提交了请假单、考勤、工服及银行流水等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但是银行流水是复印件未被采信。
【案件点评】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在目前的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制度下,法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可悲。
本案劳动者提供的证据有瑕疵,法官要不要去主动调查?法官本来是中立的,对于事实不清楚的只能按举证责任分配,劳动者的证据不充分,劳动者承担其应举证而未能举证的不利后果。如果劳动者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本来和民事有所区别,在谁主张谁举证之外增加了谁管理谁举证的规定,已经加重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法官只是规则的守护者,劳动者不申请不宜主动去调查,否则有违法官中立。进而言之,凡是劳动者打官司都由法官去调查,法官是劳动者的律师,还是裁判者呢? 法庭上谎言满天飞舞,法官往往不像审案子,而是在破案。新民诉法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增加了当事人和证人签署保证书保证陈述属实否则接受处理的规定,但是虚假陈述、伪证仍然难以根治。本案劳动者举证不利,又没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用人单位矢口否认,导致本案的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同,从而导致劳动者的冲天之怒。对虚假陈述有必要从重处罚。
确认劳动关系为确认之后,主要是为之后的给付之诉(双倍工资、加班费、工伤保险待遇等)铺垫,认和不认就导致之后的待遇全有全无,向来是劳资双方必争之诉。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大中企业可以通过规范管理、使用派遣、业务外包等规避,中小企业动辄为此买单,尤其是双倍工资和加班费几乎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噩梦。这样的案子,在中国随处可见,只是本案极端,掀开了不和谐劳资关系面纱。
热点案例三:中国性倾向职场歧视第一案
【案件始末】
2014年10月29日,深圳两名“男同志”在街头因100元打的费用引发口角引起人围观。整个纠纷过程被人拍下来后上传至网络,成为网络热议和调侃的对象。视频曝光之后,2014年11月8日,视频中的主角之一黑衣男子就接到所在公司通知,称其因不遵守公司关于佩戴工牌和工服的纪律,并且被投诉服务态度不佳而被解雇。而原告黑衣男子主张因其是同性恋而被公司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的解除行为侵犯了其人格尊严和平等就业权。遂向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原来所在公司赔礼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五万元。原告黑衣男子向法院提交了与人事经理的录音。录音中,人事经理表示辞退原告黑衣男子是在看过该视频之后,并认为公司同事和客户不能都接受并影响单位形象,视频是辞退的原因之一。南山区法院对录音真实性不予认可,也认为原告黑衣男子没证据证明人格尊严受到侵犯,一审判决全部驳回诉讼请求。该原告黑衣男子不服从判决而向深圳中院进行上诉,二审法院认可录音真实性,但认为上诉黑衣男子在离职申请表中填写了离职原因为个人处事,不能证明是因为同性恋身份而解除劳动合同。在2015年9月7日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案件点评】
就业歧视,不但是关系人权,关系劳动者的尊严,更关乎到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本案劳动者可以选择劳动争议,但另辟蹊径地选择一条继续置其于不利之地的性取向就业歧视诉讼之路,其用心良苦,其勇气可嘉奖。
本案的结果难以令人满意。二审对录音证据采信,但是关于事实认定不当。二审忽略了辞职经过,即用人单位先解除劳动合同,后办理离职手续。在录音中可充分证明系单位以小太阳为同性恋且可能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这是赤裸裸的歧视,评价小太阳不是以能力,而是以性取向来评价。
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近年来被歧视的劳动者维权案例屡见报道。从乙肝歧视到身高歧视,从性别歧视到性取向歧视,从残疾歧视到户籍歧视,层出不穷。《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还专门反对民族歧视、信仰歧视、健康歧视、性别歧视。具体到《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对就业歧视进一步强调,可是原则性太强,操作性不足。《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是就业歧视到底是劳动争议,还是侵权纠纷?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未明确规定“就业歧视纠纷”案由,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就业歧视诉讼的案由并不统一。就业歧视,分劳动争议和一般人格权纠纷,两者的案由不同,涉及到举证责任、赔偿范围、诉讼程序等不同。按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就业歧视包括求职和履职过程的歧视,求职过程中的损失为实际损失,履职过程中的损失多为升职机会丧失,更难以被支持;按侵权主张也不过是赔礼道歉和精神抚慰金。求职过程中的就业歧视,还有的法院认为应该为缔约过失责任,按民事纠纷处理。不管是劳动争议,合同纠纷,还是一般人格权纠纷,都存在无法对劳动者进行有效的救济的障碍,也难以追究就业歧视者的责任,以至于日益觉醒的权利意识和普遍漠视的歧视观念冲突越加剧烈。从这一点看,小太阳选择就业歧视诉讼,并冒着再次出柜的风险,既是在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也在为那些千千万万被歧视者而努力奋斗,但愿这样的诉讼越来越多,但愿通过这样的维权能够推动就业歧视的立法进程。
热点案例四:女白领电脑存三级片被炒
【案件始末】
郑女士于2007年6月入职约翰迪尔(宁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工作,3年后被调到北京的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为方便员工工作,公司为郑女士配发了笔记本电脑。2014年9月,公司对郑女士工作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存有一部具有淫秽、色情内容,名为《3D肉蒲团》的电影。公司调查人员与郑女士谈话,郑女士承认了违纪事实。约翰迪尔称,公司有“不应利用公司的计算机查看黄色资料”的明确规定,故此公司在去年11月7日与郑女士解除劳动合同,且未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郑女士不满公司的处理提出劳动仲裁。经朝阳区仲裁委审理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构成违法解除,裁决支付郑女士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9万余元。不过该公司认为仲裁机构并未查清案件事实,故此将郑女士告上法院,要求判决公司不支付赔偿金。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公司的《员工手册》、《商业行为准则》的制订过程,符合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且已向郑女士公示,郑女士也认可自己在公司的办公电脑存储成人电影,违反了公司规定。故此,一审法院判决公司有权与郑女士解除劳动合同,并无需赔偿金。
【案件点评】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法定过错解除制度,解除条款是法定的封闭系统,不是开放的,解除纠纷是劳动争议中的常见纠纷。但是劳动合同法又给用人单位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便是第三十九条第二项严重违章可以解除的条款,正因为解除很难,所以用人单位也往往将规章制度用到极致,严重违章条款又是解除纠纷中最常见的。
按严重违章解除劳动合同需满足五个步骤:一是经过民主程序讨论通过的规章制度,至于内容协商不一致的以用人单位最终意见为准;二是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违法;三是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情合理;四是违章的事实清楚;五是有工会的要通知工会。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审查过严,则有干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嫌疑。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审查过松,企业有可能滥用权利侵害员工利益。原则上,严重违章应看是否对公司的声誉、管理、利益等造成多大影响来综合判断。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即便看了涉黄的电影,是否就构成了严重违章呢?法不外乎人情,这一点,相信各位看官有自己的判断。
热点案例五:请探亲假不是探亲而是旅游
【案件始末】
2014年6月16日,宋某向公司人事部门出具保证书,上载:“本人将于2014年7月23日至8月5日期间,因私去意大利旅游。本人已申请上述期间的带薪休假并已获得部门领导批准。请人力资源部协助办理签注所需的工作和收入证明”。后公司人事部门为宋某开具了在职证明。同年7月21日,宋某向上级江某提出探亲休假获得批准,探亲休假的时间为2014年7月28日至8月4日。同年7月28日,宋某从上海离境赴意大利,于同年8月4日从意大利返还上海。
2014年9月29日,公司向宋某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函,载明:“经查实,你在任职期间内,有利用工作时间从事私人义务、违反诚实和职业道德、损害公司利益等行为,违反《员工手册》第77条、第88条之规定,现公司决定按《员工手册》第92条的规定,立即与你解除劳动合同”。宋某对此不服,后双方涉诉。法院判决公司解除合法。
【案件点评】
诚实信用,诚实信用,诚实信用,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探亲假是一个很古老的规定,至今已有3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时笔者尚未出生,当年私营企业还属罕见。按探亲假规定,只针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员工,其他企业的探亲假不是强制规定,而是用人单位单方面给予员工的福利待遇。宋某公司出台探亲假是为了给员工每年享受探亲的福利待遇,宋某请探亲假却不探亲,而是以探亲的名义出国旅游,显然违反了企业的探亲假目的。诚实信用不但是为人之本,也是劳动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宋某要么请求批准其他假,比如年休假、事假;要么实事求是请求单位的批准。但是宋某却谎称探亲假,挂羊头卖狗肉,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也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其探亲假不探亲,则为旷工,公司为规范管理,按照严重违章条款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诚实信用是一项被丢失了太久的原则,既是一项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劳动合同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热点案例六:深圳社保补缴案
【案件始末】
张先生是湖北籍来深务工人员,于2002年12月份入职深圳毅力能源有限公司,但公司直到2005年4月才开始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如今张先生即将面临退休,为了能够在退休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张先生于2014年12月19日向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申请补缴养老保险,而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却以超过2年的强制追缴时效为由对张先生的申请不予受理。无奈之下,张先生将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诉至法院。
深圳市福田区法院认为,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未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超过法定强制追缴时效的,可以申请补缴养老保险费,参保人补缴养老保险费的,补缴不改变本人首次缴费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被告以原告投诉已超过两年的查处期限为由,不予受理原告的补缴申请属使用法律错误,依法予以撤销。”判决书要求,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案件点评】
说起养老保险,这是一个与你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但却又离我们那么远,养老保险的征收、平均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的补缴等政策数据,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
关于补缴,也是有个意思的问题。在目前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普遍没有缴纳的基础上,必须涉及到相当大一部分人。本案的意义特别重大,《深圳市经济特区养老保险条例》对补缴有两个规定,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投诉、举报超过两年的不受理。第五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施行前,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未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超过法定强制追缴时效的,可以申请补缴养老保险费,并自应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按此规定,补缴自愿且没有时效规定,但是受理并办理则没有细则,是不是一定要受理,一定可以补缴呢?投诉则是有规则的,就是严格按照时效处理,两年内没有依法缴纳的,可以处理,超过两年的不予受理。本案虽然判决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败诉,但是依据的是投诉行为,而不是对自愿补缴的细化,混淆了投诉与自愿补缴的受理及处理的界限。
不过本案意义重大,让人用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之后的问题,后续就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问题。是否可以补缴?不受理补缴怎么办?能责令劳动行政部门补缴吗?劳动行政部门为何日常没有依法征收?如果可以补缴,会不会影响企业的缴纳热情,反正抓到了补缴就是了?如果可以补缴,缴费年限不足的都去补了,假工龄怎么监控?如果可以补缴,基金受得了吗?这一系列问题,谁能回答我们呢。
热点案例七:代驾确认劳动关系案
【案件始末】
甲方亿心宜行公司与乙方孙有良签订《e代驾驾驶员合作协议》。协议载明:
一、合作内容:由甲方向乙方提供代理驾驶送车服务的信息,由乙方为客户提供代理驾驶服务(以下简称“代驾服务”)。乙方按照甲方对社会公布的各项收费标准收取并获取服务收益,甲方收入从乙方的信息费中扣除相应费用,作为为甲方提供信息服务的费用。
三、合作服务流程:
1、由甲方接受客户预约后通知乙方服务内容,或客户直接与乙方联系。
2、乙方依据本协议执行“代理驾驶”的合作任务。
五、收益分配与结算形式:
1、甲方向乙方提供代驾服务信息,暂定接每次代驾实际收费的20%收取信息费用,扣除税后其余部分为乙方所得。
2、通过e代驾正规预约渠道进行预约乙方的,视为甲方向乙方提供代驾服务信息,甲方有权收取对应的信息费。
3、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竞争的改变,甲方有权调整对乙方收取的信息费,其他特殊情况信息费用的收取甲方另行通知乙方。
2014年3月26日,亿心宜行公司解除与孙有良的合作协议。为此,双方产生争议,孙有良向北京市石景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亿心宜行公司:
1、返还克扣手机折旧费1190元、2、返还2013年2月25日至2014年3月7日的工资2600元、3、返还工装费100元;
4、补缴2013年2月25日至2014年3月7日的社会保险;
5、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6000元。北京市石景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京石劳仲字[2014]第712号裁决,认为孙有良与亿心宜行公司之间的关系并非劳动关系,裁决驳回孙有良的仲裁申请。孙有良不服上述仲裁裁决,诉至一审法院。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孙有良的诉讼请求。北京一中院终审维持一审判决。
【案件点评】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类新的经济关系即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冲击了传统的劳动关系。在太平洋的对面,美国Uber(优步)司机正在提起集体诉讼,要求确认与优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主张劳动法上的权利。不光是在美国,在我们中国也出现了相同的争议。滴滴打车与优步也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本案则是一网络服务软件引发的争议。虽然是代驾,虽然是个案,但是背后的隐形群体不容小视。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是中介服务,经营服务,是认定本案为劳动关系还是经济关系的关键。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职业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有两个特征:人格上的从属性,劳务给付的具体内容不是由劳动者决定,而是由用人单位决定,用人单位有指示命令权。经济上的从属性,指劳动者完全被纳入用人单位经济组织与生产结构之内,劳动者从属于他人,为了他人之目的而劳动。如果有以下情形,基本上可以否认劳动关系:
(一)基本上可以自己决定工作时间、期限、地点和执行方式;
(二)独立执行任务;
(三)自己独立承担风险;
(四)工作具有临时性;
(五)可以由其他人代替,只要完成任务即可;
(六)根据工作结果计算报酬。从本案的服务模式来看,亿心宜行公司向孙有良提供代驾信息,孙有良向客户提供代驾服务并收取代驾费用,亿心宜行公司从孙有良预存的信息费中扣除信息服务费用,孙有良可自行掌握工作时间,其工作报酬亦非按月从亿心宜行公司领取,故双方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共享经济带给我们一个沉重的思考,我国劳动基准过高,认定则很多企业不堪重负,不认定劳动者利益难以保护。在共享经济时代,我们的劳动合同法将如何面对市场,怕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案的意义所在。
热点案例八:用人单位可以解除罢工员工吗?
【案件始末】
2014年1月10日,科维公司因计划将工厂从厦门市湖里区搬迁至同安区,召开员工大会,表示希望搬迁方案能得到员工支持。2014年2月12日,科维公司向员工发出一份关于买断工龄和因工厂迁址对员工的安置及福利的声明,表示无法律义务买断工龄,但为最大限度减少因工厂搬迁给员工带来的不便,愿意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安置及福利,包括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因与科维公司就此发生争议,包括邓理波在内的众多员工于2014年2月12日下午开始集体停工至2014年2月28日,并在该期间聚集于科维公司大门口。
科维公司多次通知邓理波等人上班,因邓理波等停工员工未复工,科维公司于2014年2月20日张贴两份《公告》,通知邓理波等八人,因其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经反复劝告复工无效,故于公告张贴当日解除与其的劳动关系。
2014年3月6日,邓理波向厦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厦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认为,本案中的集体停工事出有因,不能简单视为企业管理规定中所罗列的恶意违反规章制度之情形。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罢工工人存在阻挠复工、寻衅滋事、威胁、恐吓或要挟他人等情形。仲裁认定科维公司违法解除。
一审法院认为,双方关于工作地点有约定,邓理波等员工因厂房搬迁与科维公司发生争议,并以此为由停工拒绝提供劳动,缺乏依据。另外,科维公司就厂房搬迁等问题与员工进行协商,系双方处理争议的一种方式,邓理波在协商期间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劳动义务,而不能以此作为其停工的正当理由。认定科维公司以邓理波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邓理波的劳动关系合法。
二审法院认为撤销一审判决,改判科维公司违法解除。
【案件点评】
权利争议可以罢工吗?当然可以的。
今年以来,有关罢工、裁员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罢工权屡屡被提起,但是我们对罢工却未形成共识。群体性争议和集体争议不同,群体性争议实际上就是一群个体的争议,或者履约争议,即双倍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等纠纷。我们使用的集体争议有误会,更多的时候是把群体性争议当成集体争议,其实群体性争议不过是人数众多的个体争议而已。集体争议为利益争议,或者称订约争议,是劳动者要求提高待遇、改善劳动条件并将之纳入集体合同内容中。
罢工是劳动者因争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待遇无果后而拒绝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罢工权只在利益争议中存在。台湾著名学者黄程贯认为:“罢工也就是一个专以损害争议他方当事人为目的的基本权,罢工行为本身就是侵权行为,且是合法的侵权行为。”罢工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免责的权利,对罢工权应有严格的程序规范。权利争议没有罢工的空间,双方发生争议,可以调解,可以仲裁,不服仲裁可以诉讼。结合本案来分析,科维公司搬迁导致工作地点发生变化,对劳动者产生了不利影响,公司愿意支付相应的补偿。公司的声明不买断工龄并不违法,劳动者不同意可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辞职并主张经济补偿。公司因搬迁属于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劳动者不去新工作地点则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去的人员在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点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也可以按裁员程序执行。劳动者对变更工作地点有异议,应当采用协商的方式解决,而不应当以消极怠工甚至罢工的方式对抗。劳动者不去新地点,还罢工的,用人单位可以按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权利争议也可以罢工,有变相鼓励违法维权的嫌疑。仲裁或者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支持劳动者,岂不是支持违法了,不支持则又存在维权压力。罢工破坏性极大,罢工先要立法上完善,程序上规范,否则一旦放任罢工维权则很容易导致秩序混乱。
第三篇:劳动法心得
学习《劳动法》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劳动法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学习之前,我对劳动法完全不了解,学习之后,觉得对我以后的工作与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鲜明特点。
首先,《劳动合同法》更加重视对劳动者个人权利的维护。同时,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步提高。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显示出了劳动法的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的态度。人人是平等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法为我们指明了争取自己正当权益的方式,争取正当权益的地点,另外它也规定了我们劳动者应当去做的,劳动者并不仅仅是只享受我们应得的权力,同样拥有我们所应承担的义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只有互相理解、尊重、支持才能取得双方的收益。
其次,在用人单位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员,用人单位不能一味追求盈利。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有了保障的工作才能更加激发劳动者工作的热情,工作的积极性。当劳动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才能更好的为单位工作,创造绩效。从劳动法的制定也可以看出国家的政策方针均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的。
劳动法的颁布,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提高经营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坚持劳动合作制度,扩大就业,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我感觉到,我国的劳动合同更加的具体、规范化。这充分的保障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学习了这么多知识,对以后我走向社会进行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并且,我也会好好的运用我所学会的知识,在以后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篇二:劳动法学习心得体会
劳动法学习心得体会
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了,我感到几天的学习受益匪浅,增加了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和理解,感觉一部好的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也是一场革命,它是国家进步的支撑点,也是社会前行的铺路石。《劳动合同法》恰恰是在总结了我国的立法经验,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根据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开门立法,所以,它是一部切合实际的好法。《劳动合同法》的主要亮点:
一是强化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合同法》第一条的规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强资本,弱劳工是最最典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正是劳动者、弱者的权益,但也绝对不是但方面的保护和过度保护,而是通过恰当、适度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在劳动关系双方面都保护的同时,倾斜保护劳动者。
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有一些心得体会,即这部法律的重心在强调劳动者利益的保护,立法的天平是向劳动者利益这一边倾斜的。如下是我研究整理的劳动合同法的几个亮点: 保护劳动者利益规定之一:扩大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用工主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合作或合伙律师事务所等新单位类型出现;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编制外招用劳动者;国家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如何保护这部分非企业劳动者的利益,在以往的劳动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新通过的劳动合同法有了创新性的规定,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1)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2)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3)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保护劳动者利益规定之二: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相比,补充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学习心得,不当之处请谅解。篇三:学习劳动法的体会
学习《劳动法》的体会
劳动与每个人都分不开。所以在这学期,我在学校的组织下学习了《劳动法》,我作为一名将来普通的劳动者,《劳动法》将为我维护我的合法权利提供法律的帮助。
劳动法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我学习到劳动法对普通劳动者赋予的基本权利,如休息权,就业平等权,不受歧视等的权利。同时我也了解到拥有那些权利并不代表你就能享用这些权利。现实生活中,我们肯能会看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超期加班,克扣工资,不为员工上社保,妇女就业受歧视等。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有免受这些不平等待遇的权利,但是他们能做什么?面对无良的企业,面对法律的不完备,他们有办法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这让我明白拥有权利是完全不够的,懂得如何维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在日常的工作,乃至我们辞职,都是布满了法律适用的问题,其中有很多的法律的细节问题都值得去注重。一字之差,往往牵系着我们的重大利益。
通过《劳动法》,让我对劳动合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也就是说法律不承认被胁迫签订的合同。还使我清楚地知道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确立劳动关系,及相互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等。只有清楚了法律,我们才能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劳动中的种种纠纷,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总之,学习劳动合同法有助于每一个人。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用法律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懂得劳动合同法的签订和保护自己的合法的权益。篇四:劳动法心得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满怀着对前途的信心,对事业的渴求,对理想的抱负,即将迎来就业的季节。当我们静下心来时,都不可不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论是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还是大学毕业生等其他求职者成功进入了新单位,都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先学会如何签订以及如何签好劳动合同,为以后劳动争议的发生减少隐患,保护自己的权益。
学习劳动法,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理论和社会见识,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就是我学习后的对《劳动法》的认识与理解。
在劳动法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我学习到劳动法对普通劳动者赋予的基本权利,如休息权,就业平等权,不受歧视等的权利。同时我也了解到拥有那些权利并不代表你就能享用这些权利。现实生活中,我们肯能会看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超期加班,克扣工资,不为员工上社保,妇女就业受歧视等。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有免受这些不平等待遇的权利,但是他们能做什么?面对无良的企业,面对法律的不完备,他们有办法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这让我明白拥有权利是完全不够的,懂得如何维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在日常的工作,乃至我们辞职,都是布满了法律适用的问题,其中有很多的法律的细节问题都值得去注重。一字之差,往往牵系着我们的重大利益。
所以,它是一部切合实际的好法。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劳动合同法明确了保护劳动者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立法必须给予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合同法旗帜鲜明地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在具体内容中强化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力度
其次,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减少劳动纠纷,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学习劳动合同法有助于每一个人。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用法律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懂得劳动合同法的签订和保护自己的合法的权益
学习了《劳动法》的有关内容,只要我们充分运用这些知识并把它们联系到实际当中去,我们就会在以后的求职、就业,甚至发生劳动争议需要进行劳动仲
裁时,少走许多弯路、错路。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新劳动法》后的一些感想,为明天加油!篇五:学习劳动法的体会
学习劳动法的体会
劳动与每个人都分不开。今天我们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在这个城市中学习和生活,他日我们必将结束我们的大学生活,走上平凡的岗位,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在社会上工作和生活,用劳动换取我们生活的必备生活资料,满足我们生存的最根本需要。因此劳动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紧密联系。
所以在这学期我选修了《劳动法》这门课,我想这对我以后职业生涯会有很大帮助。作为一名将来普通的劳动者,《劳动法》将为我维护我的合法权利提供法律的帮助。
在劳动法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我学习到劳动法对普通劳动者赋予的基本权利,如休息权,就业平等权,不受歧视等的权利。同时我也了解到拥有那些权利并不代表你就能享用这些权利。现实生活中,我们肯能会看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超期加班,克扣工资,不为员工上社保,妇女就业受歧视等。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有免受这些不平等待遇的权利,但是他们能做什么?面对无良的企业,面对法律的不完备,他们有办法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这让我明白拥有权利是完全不够的,懂得如何维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在日常的工作,乃至我们辞职,都是布满了法律适用的问题,其中有很多的法律的细节问题都值得去注重。一字之差,往往牵系着我们的重大利益。
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订立劳动合同的环节了。我们组的招聘方向是技术工程师,每个人按照要求写了简历。这样我们对简历的格式、要求、填写规范都有了实践性的了解,为以后的应聘做垫脚石。然后我们又被分为招聘者和应聘者两个角色,而我也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招聘者。看着自己的同学一个一个的进来,然后递交简历,回答我们的提问,自己也深深融入到了角色中。通过模拟招聘,我了解到了招聘者的心理,总是想为难应聘者,但是又期待着他能完美的回答出所有的问题,想为自己找一个互相帮助的好同事,也想为公司招进新鲜血液。而对于应聘者来说,最重要的则是在招聘者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灵活应对招聘者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最后,我们通过6个招聘者的打分,选出了5名与我们签合同的同学。在签合同时,这五名同学也认真阅读了合同的内容,在确定无误后,签上了名字,正式成为我们模拟的公司的一员。
通过《劳动法》这门课的模拟招聘会,让我对劳动合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也就是说法律不承认被胁迫签订的合同。还使我清楚地知道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确立劳动关系,及相互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等。只有清楚了法律,我们才能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劳动中的种种纠纷,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总之,学习劳动合同法有助于每一个人。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用法律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懂得劳动合同法的签订和保护自己的合法的权益。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讲座讲稿
合同法专题培训讲稿
培训内容:合同法基本知识,签订、履行合同的实务操作和风险防范 今天借这个机会,准备和大家共同交流的话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合同法的基本知识,包括日常中经常容易出错、混淆,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概念、术语;二是对于在合同订立、履行、管理方面的实务操作和操作中的风险防范。这中间我会结合公司以前订立的合同存在的问题和一些现实案例来讲解。
我们知道,现今法律正日益逐步完善,企业依法管理、规范经营也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企业一步步发展,做大做强之后,再靠以前的简单操作,甚至君子协议之类的方式就行不通了。随着交易的增多,和日益复杂的交易环境,又特别是在我国诚信体制还不健全的环境下,合同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合同,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不管是买进还是卖出,都离不开订立合同。既然合同对于每个人如此重要,那么订立好、履行好、管理好合同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这样讲,合同的工作做好了,各种纠纷就少了,社会运行就顺畅了,社会的发展也就实现了。首先,我们进行第一部分的内容,关于合同法的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合同法》立法背景、时间、意义
时间:《合同法》于1999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之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原〈经济合同法〉(81年)、〈涉外经济合同法〉(85年)、〈技术合同法〉(87年)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夕(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中国急需制定统一的合同法,与国际接轨。
内容 总则八章(合同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违约等一般性规定);分则十五章(15类有名合同),共428条。
意义《合同法》对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并称为三大框架性法律。
合同及内容与形式
1、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2、合同内容
[《合同法》第十二条 合同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Who(和谁签订合同)
(2)What(为什么要签订合同,标的、数量、价款)
(3)When(合同的履行期限、地点)
(4)Why(违约责任)
(5)Which(解决争端的方式)
1、我国现行的合同法是199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基本大法,共有428个条款,共对买卖合同等15种合同作了规定。在合同法施行之前,我国对于合同方面的法律共有三个,一个是《经济合同法》,第二个是《技术合同法》,第三个是《涉外经济合同法》。现行的合同法将以前的三个合同法融合在一起,以前的三个合同法在现行合同法生效后就废止了,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年是在二月份还是三月份,我在审查一个公司的一个合同时,居然发现在合同中对一个违约条款是这样约定的:违约责任依照“经济合同法”的规定确定。经济合同法废止十几年了,尽然还在约定依照“经济合同法”的规定。这是一个基本东西,应该清楚,合同对外代表一个单位的形象,不要犯低级错误。
2、谈谈无效合同。合同有效无效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合同是否能履行,履行后能否达到订立合同的目的,还关系到我们的行为是否违法。
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5种合同无效的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里我想特别说明的是第五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问题,这是合同无效的最普遍的形式。合同法实际是放宽了对合同无效的限定,从合同法的该条规定可以看到,合同只有在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才是无效的。哪些是法律、行政法规?法律即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行政法规即国务院颁布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外,还有各部委规章的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等。也就是说,合同内容违反了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不会被认定为无效。
有很多时候别人咨询我签订合同的问题的时候,很多都问到,我签的这个合同是不是有效,不要成个无效合同就麻烦了。这样的意识还是很好的,我们确实应该尽量避免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59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如果是因为违反了合同法52条前4款的情况而导致合同无效的,那确实麻烦了,相关财产会被收归国有或返还。如果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要区别对待了,有可能对你没有影响,但却会产生一些潜在的风险,有可能你就会承担很大的赔偿责任。案例:一公司准备在厂区内修建生产用房,找到一个包工头,请他承建,说又不想办产权证之类,也不用要他挂靠,节约了管理费,所以降低费用承包给他,双方签订了100万元工程款的“施工合同”。施工中包工头偷工减料,房子建了大半的时候,垮塌了,并导致一个工人死亡。发包方已花费了材料款70万元,发包方起诉到法院要求包工头赔偿,法院审理认为合同违反《建筑法》和《合同法》认定合同无效,但由于双方都有过错,所以判决包工头承担70%的责任,发包方自己承担30%的责任。而死亡工人的赔偿诉讼,法院判决发包方和包工头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约20万元。这样的一个无效合同,实际双方都是受伤的,如果发包方找有资质的建筑公司,签订有效的合同,他也就不会有这些损失了。
提出无效合同的话题,是希望大家在订立合同中,要谨慎,擦亮眼睛,避免签订无效合同,不要签订了无效合同还是我方的过错,因此承担大的法律责任。
3、几个概念和名词的法律含义与区别(1)订金和定金的含义、区别
要进行某种交易,在签订正式合同之前,签订什么“意向协议”、什么“预购合同”交点订金,或直接在合同中约定定金,是常有的事。比如我们打算购买商品房,看房满意后,售楼小姐往往会让你交点定金,说将房子给你留到。这就是通常的情况。但两个定金却又很大的学问。
订金,是预付款性质,合同签订后可直接冲抵货款,合同不能签订时退回。定金,是《担保法》规定的五种担保方式之一。五种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合同法中规定的定金就是这个。它才适用定金罚则。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两个定金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分情况使用。在主要需要约束对方的合同或意向性协议中,最好就使用定金,可以约束对方,对方不履行将不退回定金。如果主要约束的是我方,那么就最好使用订金,我方如果要改变主意,就返还订金就行,而不会双倍返还。
(2)罚款、罚金、违约金的法律含义和区分
日常合同中大量可见约定什么罚款,罚金,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法律含义,乱用
罚款 :不是一个合同法用语,而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方式,只有享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才可行使行政处罚权,如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队作出的罚款处罚。
罚金 :是刑事处罚方式,法院在刑事判决中经常用,比如,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元等情况。
违约金: 才是合同法对违约责任承担的一种方式。实际中应很好的运用,约定明确的违约金。
合同法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违约金没有具体标准,现在只有商品房买卖中司法解释对违约金的上限做了明确规定,不高于损失的30%。其他均没有明确的规定。
注意:违约金和定金不能同时适用。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即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第二部分,关于实务操作和风险防范。
我们对一些签订的合同进行全面审查时会发现不少的问题,而且有些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付款时间不明确、履行期限不明确、无合同签订时间、无违约责任的约定、对方未盖章、未约定管辖机构或管辖地、合同内容表述不清、有歧义等等。这些合同在履行中很容易出现争议,而且一旦诉讼,对自己就很不利。如何签订规范的、对权利义务约定明确的合同,如何防范合同订立和履行当中的风险,下面就来谈谈。
一、先谈谈在合同订立阶段的操作和风险防范。
1、签订合同前对合作对方的审查(调查)
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对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要清楚合同相对方是独立的法人还是分支机构还是公司的一个部门,不能与没有授权的部门签订合同。还有就是审查经办人是法定代表人还是委托代理人。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查看一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因为从实际案例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由于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已经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后,要求其提供并保留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有利于我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3)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比如建筑施工合同,就需要建筑单位有相应资质。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那么合同就可能无效,可能会给我方带来损失。
(4)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重大合同订立时必须对对方进行调查,在工商登记机关查询其登记档案,是否年检,进行第一项和第四项的工作。在公司的《合同管理办法》我们作了规定。
2、在拟定合同条款时,各主要条款要完备,清晰明确
除即时清洁的交易,都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第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的是,进出口公司可能经常使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完成交易,这就特别需要注意保存好往来的传真、电子邮件等,最好不要用业务员自己的电子邮箱发送资料,避免人员流动带来的证据流失。最好统一用公司的邮箱。对电子邮件等要及时清理,对重要的可能要进行诉讼的材料,要进行证据保全,请公证处作证据保全的公证,是最好的办法。同时还要注意收集进出口的相关单据、交接货的依据等。当然,对于这种交易,最有效的防范是尽量先款后货或控制货款数量金额等。当然这是合同履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在这里顺便提出来。回到我们谈的合同条款的订立,一定要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我在审查公司的合同时,发现很多都存在语句不通,表达有歧义等情况。同样,这一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给出的任何书面的东西也要做到。比如一公司的对账单这样写的:2007年6月双方经对账,甲共欠乙货款10万元,至2007年10月,还欠款一万元。
合同内容要注意通俗易懂,要让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方看得懂,看得明白。为什么这样说,合同不仅仅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问题,在发生争议时还关系到法官,律师等第三方,争议双方必然是对合同约定有各自的理解,特别是在是否违约方面,往往是你说我违约,我说你违约,要法官如何来判断,还得依据合同的约定,如果合同内容第三方看不明白,那如何来判定。
各种重要条款具体来说(以买卖合同):
(1)规格数量条款:要对各型号产品的具体规格及数量做出明确约定,避免出现差错。比如酒类买卖中,如果只约定购买“一千箱啤酒”,就有可能出现“一箱12支”或“一箱24支”这样两种相差巨大的结果。
(2)质量标准条款:根据我方的产品质量情况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并约定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
(3)包装条款:对于购货方提出的特殊包装方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4)交付方式条款(送货条款):交付时间和方式(送货还是自提)要明确,合同中应列明收货方的经办人的姓名。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经办人离开后,对方不承认收货的事实,给诉讼中的举证带来困难。
(5)付款条款:应明确约定付款的时间。模棱两可的约定会给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理由。以下付款时间的表述就有不足之处:
A、甲方收到货物后付款;应更正为“甲方收到货物后10日内付款。” B:检验合格后付款;应更正为“检验合格后____日内付款”。
(6)违约责任条款:如果合同由合作方草拟,则应当注意审查有无不平等的违约责任条款和加重我方责任的违约责任条款。注意合理利用定金、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应当明确具体数额或按合同价款的比例。不要约定:一方违约,应支付另一方违约金。或违约责任按合同法规定。等于没约定。(7)争议处理条款
A、约定诉讼管辖地,争取在我方所在地法院起诉。诉讼管辖地的约定要明确。约定管辖的法院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约定,只有以下五个地方的法院可供当事人协议管辖:原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但是不得违反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B、如果采用仲裁的方式,仲裁条款要明确约定某一个仲裁机构,而且该仲裁机构必须客观存在,否则将导致条款无效。
最好不要约定仲裁,虽然仲裁一裁终决,节省时间,但费用高,无上诉机会。(8)生效条款
合同可附生效条件,比如,乙方交纳保证金后生效,或满足什么条件生效。如果生效条件不具备,合同只是成立了,未生效。但通常的约定是“合同在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注意“签字盖章”和“签字、盖章”的区别。
(9)落款
应有名称、(代理人、经办人等)、开户行、帐号等
3、签订合同时注意事项
5(1)对方应加盖其单位的公章。或者对方的经办人应提供加盖了其单位公章的签约授权委托书。注意:
a、对方的授权委托书应该由我方保存,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b、如果对方是加盖分公司、部门的印章或者是部门经理、业务人员等都需要明确的授权委托书。
(2)加盖的公章应清晰可辨。
(3)合同文本经过修改的,应由双方在修改过的地方盖章确认。
(4)合同有几页的应当加盖骑缝章。
4、签订合同以后
(1)将其复印件交由履行部门存查,保证依约履行。
(2)原件及时归档保管,以免丢失。
5、担保合同:为了防范风险,在与合作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应尽量取得对方提供的担保,在合同条款中约定担保条款或单独签订担保合同。关于担保合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担保合同的当事人:担保人不一定是本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保证担保合同中,担保人只能是本合同以外的第三人。(2)哪些财产可以用于提供担保?
依照《担保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担保法关于该款有除外规定),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提醒注意:我国法律对某些财产的抵押规定必须经过登记合同才能生效。(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林木,航空器,船舶,车辆,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
(3)哪些人不可以做为保证担保的保证人?
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法人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但是,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的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提供保证。(4)定金条款:
二、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操作和风险防范。
合同的履行过程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双方可能会对合同进行变更;一方可能会违约;可能会因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等等。实践中,履行过程的风险更多的是来自对方的履约情况和在履行过程中相关证据的缺失。因此需要我们在履行过程中除了自身做到按约履行外,还应当在合同履行时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证据资料
1、在履行合同时最好有比较完整的书面往来文件,而且都必须有对方当事人的确认。如:供货方在送货时,应注意送货单让对方货仓人员签收并加盖公司 收货章,如果没有加盖收货章,则每月应进行结算,并让对方公司加盖公章或财务章确认,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权益。否则,一旦因对方赖帐起诉到法院,由于只有送货单,对方又否认送货单上的收货人是其公司员工,在没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则有可能会败诉。(川江案例、某地产公司广告牌案例)
2、出具收据和接收收据时的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经常是在供货后先开出发票给对方公司,让对方做好帐后再去收款。但在把发票交付给对方公司时,往往没有注明该发票的货款实际还没收到。这种情形下,如果对方公司钻法律空子以收到的发票作为已付货款的凭证,在供货方举不出相反证据证明对方公司还没支付货款时,就可能会输掉官司。
案例:A公司给B公司开出了发票,B公司出具了以下收具:“今收到A公司发票NO123456号,壹份金额5万元。B公司。张三。2002年12月31日。”请大家指出这张收据的缺陷。(遗漏的相关信息:相对应的合同;款项是否已经支付;公司的公章)。经营过程中如果对方要求先出发票并挂帐,应当让对方出具收条,并一定要在收据中注明“以上款项未付”。这样做,该张收具就同时具有欠款确认书的作用。对于其他的收具也应将有利的相关信息都包含进去。
3、风险防范手段及出现纠纷时的处理方法:
(1)遇到法定条件或者合作方违约可能损害到我方利益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中止履行和解除合同的方法来保护我方的权益。
A、中止履行的条件:
《合同法》第六十八条: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对于分批送货分批付款方式,如果对方某批货款没有如期支付时应以充分的重视,如果继续送货,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损失。当然,是否中止合同的履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B、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应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这样有利于我方收集到有利的证据。一旦起了冲突和争执,对方往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从而使事情陷入僵局。
(2)签订还款协议注意事项:在协议中已应当写明对方承认的欠款数额;还款的具体时间;回避双方还有争议的其他事项;约定如果首次还款期满仍不依约还款,则视为全部到期;约定如果对方不依约付款,则由我方所在地法院管辖;协议还应加盖欠款单位的公章
(3)寻求司法救济时应注意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作了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租赁合同中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如果过了诉讼时效才来主张合同权益,就会丧失胜诉权,致使原本合法的权益受损而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讲座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4年7月5日通过,共107条,到1995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动法律的全面实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全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意义。今天我就自己对劳动法的理解跟大家从七个方面进行学习探讨:
一、劳动法简介
1、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重要的法律部门。劳动法是否完备对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2、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在我国,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一一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
3、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关系
(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有关国家机关(如劳动行政部门)、人民法院和工会组织由于调解、仲裁和审理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关系。
(2)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社会保险机构与企业、事业单位及职工之间因执行社会保险而发生的关系。
(3)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有关国家机关(如劳动行政部门、卫生部门等)、工会组织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因监督、检查劳动法的执 行而产生的关系。
(4)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5)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劳动行政部门同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单位,因管理劳动工作而发生的关系。
4、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具体的适用范围包括:
(1)、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这里的企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人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混合性企业、港澳台企业、联营企业、乡镇企业等。个体经济组织是指雇工在7人或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内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工勤人员”是指我国传统人事体制中属于“工人”编制的人员。
(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
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一)劳动者的定义
劳动者,主要是指在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社会劳动、取得合法收入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公民。我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一般为,男性l6—60周岁,女性16—55周岁。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是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劳动法在赋予劳动者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劳动者履行相应的义务。(二)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包括: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即不分民族、性别、宗教信仰、家庭出身、财产状况,劳动者之间都享有平等就业权、不应受到歧视。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学业及身体状况选择职业,他人不得强制干涉。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同工同酬的原则,劳动者有权按个人提供的 9 劳动,要求佣工单位按照法定或约定的时间、方式和款额,以货币支付报酬。
3、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有权按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享受休息休假。加班加点不得超出劳动者第41条规定的限度。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当工作岗位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低于法定标准时,劳动者有权要求改善条件,或有权拒绝提供劳动,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劳动者有权参加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举办的有关培训。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法》第70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76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劳动者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调解、仲裁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也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如劳动者有组织或参加工会的权利,有参加民主管理企业的权利、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与企业签定集体合同的权利等。
(二)劳动者的义务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三、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关于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劳动关系产生的依据,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形式,是维护劳动者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劳动合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其中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三类,这种分类充分反映了劳动关系的实际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愿。
1、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关系双方订立的有一定的期限的劳动协议。期限届满后劳动法律关系即行终止。如果双方愿意,可以续订。这种合同形成式 10 是当前最常见和常用的。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关系双方订立的没有期限规定的劳动合同。双方只约定合同的起始日期,不约定终止日期。如不出现用人单位解散,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等法律规定情况和合同约定情况,不得擅自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以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来确定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如完成某项工程建设的时间为合同的期限。(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1、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我国《劳动法》第l 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因此,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有:(1)平等自愿原则
所谓平等,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订立合同条款,才具有协商的前提条件。所谓自愿,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而签定劳动合同,凡是采取强迫、欺诈、威胁等手段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对方,或者所订条款与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一致,都不符合自愿原则。(2)协商一致原则
即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进行充分的平等协商,在双方意思表示完全达到一致的基础上,再签订劳动合同。(3)依法订立的原则
指订立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劳动合同有效并受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其基本要求有:
①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当事人不得以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意图和违法行为的内容,以达到不良企图的目的。
②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如劳动者一方必须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承担合同义务的能力。
③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所设定的权利、11 义务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④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形式、期限等必须合法。
2、订立劳动合同的形式
订立劳动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我国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3、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应包括:(1)劳动合同的期限。即合同有效时间,有效期内,当事人双方必须自觉履行合同内容。(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从事何种工作、工作要求、劳动定额及质量标准等事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即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进行正常工作劳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安全卫生设施、劳动保护用品等。(4)劳动报酬。完成任务合同约定工作要求,完成劳动任务,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数额。(5)劳动纪律。劳动者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包括国家有关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除劳动合同到期外,合同自行终止的某些特定情况。(7)违反劳动合同的贡任。当事人违反合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违约责任。
此外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如试用期、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其中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但是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不得与法定条款或者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凡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条款都是无效的。(二)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终止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我国一些用人单位随意解雇劳动者的问题经常发生,使劳动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因此,了解劳动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很有必要。
1、双方当事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24条规:“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当事人一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应事先向对方提出要求,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解除,双方当事人应签订劳动合同解除的书面协议。
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种情形:即时解除,包括:(1)在适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 12 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种情形: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解除,包括:(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三种情形:用人单位因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进行裁员的,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在6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
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贡献、劳动者本人及家庭的生活状况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同时,劳动法中还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用人单位也不得以女职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3、劳动者单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第一种情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其目的是使用人单位有足够的时间,调整人员或招用新人避免因此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种情形;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劳动者可随时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4、劳动合同自行解除。劳动者被开除、除名、因违纪被辞退劳动合同或被劳动教养、被判刑的,自行解除。
四、劳动基准制度(一)劳动基准的定义
劳动基准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工资报酬等必须遵守的最低标 13 准规范,它包括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标准、劳动保护标准。(二)工资
工资是指劳动者基于劳动关系,履行劳动义务而取得的各种劳动收入。包括:(1)工资支配权的保障:工资必须支付给劳动者本人。(2)禁止克扣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3)支付时间保障: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同时,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属于加班;超过标准工作日时数工作属于加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决定加班加点的,应依规定支付加班费:(1)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三)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包括每日工作的小时数、每周工作的小时数。劳动工时制度是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一周内工作5天。符合劳动法中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的规定。
对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一般为每周2天休息日,不能实行国家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事业组织,可以根据情况统筹安排,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l天。
劳动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假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年薪休假。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另外劳动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婚假、丧假和探亲假的规定。
五、劳动安全卫生
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卫生规程、企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
六、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一)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妇女生理特点以及抚育子女的特殊需要,在劳 14 动方面对妇女特殊权益的法律保障。主要内容包括:④根据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安排就业,禁止女职工从事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及有毒有害作业,国家禁生安排女工从事矿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②对女职工实行‘‘四期’’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③为女职工建立劳动保护设施,如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托儿所和幼儿园等。④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基本工资。我国《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均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二)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劳动法中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包括:①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和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②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③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
七、劳动争议的解决
劳动争议是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采取协商、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一)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一致后,双方可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调解。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内部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内部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时奉行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调解协商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过调解程序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劳动争议。
仲裁。我国县、市、市辖区一级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均设立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专门负责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三)劳动争议的仲裁与裁决。劳动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 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 15 起诉讼。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诉讼。劳动争议发生后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仲裁,只有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或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内容跟大家进行了共同学习探讨,既然法律在这个社会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好好学习法律,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今后在工作过程中,更要懂得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违反法律,所以学习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公司法》及登记实务讲稿(上)
经我们潘局邀请和分局指派,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公司法》。说实话,如何介绍,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为什么?原因有三个:一是法律法规很枯燥,而我刚刚到企业注册线,对于企业登记类的法律法规并不十分熟悉,怕讲得无趣;二是我们工商局侧重的是登记与监管,与招商引资的要求能否衔接,是个疑问;三是会议安排讲两个小时,对于我本人来说,说上两小时实在是太长,然而相对于《公司法》的内容,就只能讲点皮毛。所以讲得不到之处,请大家原谅和指正;如果讲得实在太差,大家不愿意听,中途也可以把我哄下台去--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对《公司法》予以介绍。
一、《公司法》修订的基本情况及其配套法律法规。
《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了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二次修正;现行的《公司法》,由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三次修订通过,自2006年1月1 日起施行。
《公司法》兼具了公法和私法性质,但主要是属于私法的范畴(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始于古代罗马的法学家,一般说来,涉及私人之间关系的法律为私法,涉及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之间关系的法律为公法。广义的公法包括有宪法、行政法、各种诉讼法和刑法等。狭义的公法指的是宪法和行政法。人们通常所说的公法指的是狭义的公法,即宪法和行政法)。因其有公法性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公司法》相配套法律法规,主要有《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企业检验办法》等。
我将这些主要的法规题目介绍一下,遇到实际问题,大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查询。
二、现行《公司法》的主要特点和相关内容。
《公司法》全文分十三章共219条,内容十分丰富,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主要特点和内容。关于《公司法》主要特点,只能是说与修改前的《公司法》比较后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而主要内容则侧重于“有限公司”这一形式。参考了一些资料,就现行的《公司法》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一)强化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旧《公司法》并没有能较好地体现出私法应有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较多地强调国家意志和法律规定,而在新公司法中则有了较大改变:
一是股东一致约定和章程规定优先,即《公司法》的一般引导性规定与章程自由规定相结合,章程规定优先于《公司法》的引导性规定。新《公司法》中关于“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章程可以对......规定”等类似的表述就有30处。
二是将审批制与准则制并存的公司设立制度调整为准则制。在旧《公司法》中,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分立都需要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新《公司法》则取消了这些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种公司类型,是否采用由投资人决定。
三是股东可以申请法院解散公司,进行清算。旧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自愿解散的三种情形,对法院可否以股东申请通过司法程序解散公司未作规定。新《公司 17 法》则明确了了公司经营管理发生困难,继续存续会合股东利益受到更大损害,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的,持公司全部股份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二)放宽了准入及对外投资的条件。
一是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改实缴制为认缴制,允许注册资本分期缴纳。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由原来十、三十、五十万统一降到三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从一千万元降到了五百万元;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可以分期出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20%,在公司成立两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二是扩大了出资方式。新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如此,只要法律、行政法规不禁止(条例规定: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设定担保的财产等还能作价出资),能够以货币作价评估和依法转让的任何财产都可以作为出资,比原规定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张。
另外,旧法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而新的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这样,全体股东的非货币出资,包括无形资产出资可以高达公司注册资本的70%。
三是放宽了公司对外投资的对象范围和比例限制。
旧法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现行的《公司法》第十五条规定:“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如此,只要不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也可以对非公司企业进行投资,同时也取消了对外投资比例的限制。
(三)创设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的组织形式从大的分类说,就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现行的公司法在原有的一般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两人以上五 18 十上人以下)、国有独资公司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如此,新《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类型实际上有五种: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自然人一人公司、法人一人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因其股东只有一人,不同于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又因为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也不同于个人独资企业。我们了解一人公司,有助于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只有一个投资者的问题。
公司法就一人公司,主要有六方面的规定:
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③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④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作出股东会职权范围内的决定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股东签字后置备于公司;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⑥在债务发生时,股东有责任证明公司的财产与自己的财产是相互独立的,如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即丧失只以对公司的出资承担有限责任的权利,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就新旧公司的对比,还有“股东利益保护、维护公平交易秩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加强,因与大家的需要没有直接关联,不再展开介绍
《公司法》及登记实务讲稿(中)
三、公司登记事项与相关规定。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八条“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八十七条“外商投资的公司的登记适用本条例。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对其登记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的规定,内资与外资公司的规范和登记基本是一致的。
就工商部门的企业登记,主要有三类: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而招商引资工作,着重点应当在为开业登记提供服务,在事中也有可能为变更登记提供一定的服务。这里,就围绕开业登记作些介绍。
根据《公司法》第七条“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第六十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公司法》将营业执照记载事项纳入法律规定,而围绕着这些法定记载事项,公司法及登记管理条例,还有配套的规章,都作了相应的一些规定。
(一)公司名称
公司要成立,首先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称,而公司名称,须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方可使用,并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名称中的组织形式可以使用简称:有限责任公司可简称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简称股份公司。另外,前面已经提及了两个法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这是对公司取得名称的具体规范。
公司名称由四个部分依次组成:企业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名称、字号(或者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名称实行分级登记管理。主要有三个层面:
其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管全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工作,并负责核准“中国”、“中华”、“全国” 等字样或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
其二、各级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核准冠以同级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如我们省局核准带浙江的企业名称,市局核准带杭州字样的公司名称,本局只核带本县名称的公司名称。
其三是外资企业名称,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杭州市工商局可以办理外资企业名称的预先核准登记。
设立公司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的有效期为6个月,有效期满,核准的名称自动失效。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在有效期内,不得用于经营活动,不得转让。办理名称预先核准,比较简单,应当提交如下规范材料:
1、投资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 2、全体投资人签署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3、全体投资人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及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4、特殊的申请名称,名称登记机关可以要求投资人提交相关的说明或者证明材料。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投资人加盖公章或签字;需投资人签署的,投资人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投资人加盖公章。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企业提交的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的决定”,对名称预先核准,工商部门有十天的核准期;在本县审批中心,只要提交的材料齐全,即时予以办理--当然挂浙江和杭州的除外。
挂杭州的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按农业、工业、商贸的行业分类,分别为100、200、300万元;挂浙江省的,注册资本必须达到500万元。挂杭州、浙江的企业名称,提交的材料没有变化,都可以到我们的窗口办理,其中挂杭州的,由窗口传真到市局批准;挂浙江的,经窗口和市局两级审查后报省局核准。
内资企业名称查询收费60元一次(服务性收费),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收费60元一次,外资企业名称核准费100元一次――没有钱可不办,哈哈。
(二)住所。
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公司在申请开业登记时,住所的使用证明是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的要求是:自有房产提交产权证复印件;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复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产证复印件;未取得房产证的,提交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证明或者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注册资本(实收资本)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是指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26条);对于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是指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81条);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是指实收股本总额。实行分期缴付认缴资本制度后,增加了实缴资本的概念,并作为营业执照的记载事项(7条)。
关于注册资本,要求提供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股东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的,提交已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有权属证明的,如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首次出资。
(四)经营范围
关于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用语应当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旧《公司法》规定改变经营范围的前提是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新《公司法》规定改变经营范围的前提是公司修改章程,并办理变更登记(12条),同时取消了公司应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规定。
过去,对经营范围限制比较严格,同时对公司超越经营范围从事经营的行为,作为一种明确的行政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在公司法修改后,经营范围只作为一项登记事项,公司改变其经营范围后,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如不办理这,将由工商部门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五)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而“法人”则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从而变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法定为当事人约定。法定代表人只能是一人。《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1999年修正)》对法定代表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2、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3、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4、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
5、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6、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7、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
8、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特别说明一下:目前,有许多企业因为不按规定参加企业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这些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否负有个人责任的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企字[2002]第123 号《关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否负有个人责任问题的答复》明确了:企业逾期不接受检验,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作为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未履行法定的职责,应负有个人责任,但年检期间法定代表人无法正常履行职权的除外。
在开业登记中,还涉及公司股东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组织机构、公司类型等相关内容,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公司章程中。这里不再详细介绍,就总领一下公司开业登记应当提交的规范材料:
[1]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提交材料规范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
4、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股东为企业的,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股东为事业法人的,提交事业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股东人为社团法人的,提交社团法人登记证复印件;股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提交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复印件;股东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5、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6、股东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的,提交已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
7、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或其他相关材料。股东会决议由股东签署(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董事会决议由董事签字。
8、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或其他相关材料。股东会决议由股东签署(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董事会决议由董事签字。
9、住所使用证明;
10、《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11、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12、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或许可证明。
注: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有限责任公司申请设立登记适用本规范。
[2]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提交材料规范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股东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法人股东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3、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法人股东加盖公章);
4、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股东为企业法人的,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股东为事业法人的,提交事业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股东人为社团法人的,提交社团法人登记证复印件;股东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提交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复印件;股东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5、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6、股东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的,提交已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
7、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股东签署的书面决定(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法人股东加盖公章)、董事会决议(由董事签字)或其他相关材料。
8、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股东签署的书面决定(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法人股东加盖公章)、董事会决议(由董事签字)或其他相关材料。
9、住所使用证明;
10、《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11、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12、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或许可证明。
前来投资的,也可能设立分公司,新《公司法》不再区分在设立公司的同时设立分公司和公司设立后再设立分公司两种设立方式。规定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设立登记提交材料规范: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分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3、公司章程(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4、公司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 5、分公司营业场所使用证明;
6、公司出具的分公司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7、分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或许可证明;
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公司的经营范围。
8、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分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注: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分公司申请设立登记适用本规范。
分公司经公司登记机关准予设立登记后,公司应当在30日内持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该分公司的备案手续。
审批中心窗口受理开业登记,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承诺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公司开业登记,收取登记费,标准为注册资金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含)的,按注册资金总额0.8‰;注册资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不含)超过的部分按0.4‰;超过一亿元(不含一亿元)的,不再收取;工本费10元/份。
《公司法》及登记实务讲稿(下)
四、外资企业的登记
外资企业的登记,桐庐工商分局没有这个权限,是由得到授权的市工商局负责登记的。为方便投资者办理登记手续,目前我县实行的是网上远程审批模式:即由审批中心工商窗口代为受理本县外资企业的申请及材料,予以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将申请材料扫瞄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市工商局,经市局核准后再由窗口打印执照予以发放,原始的书式材料定期报送市局归档。
(一)外商投资的公司设立登记程序
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审批和核准相结合的设立原则,即申请设立企业先经审批部门(外资审批机关及相关前置审批部门)批准,再按规定的申请期限到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设立程序如下:公司登记机关(名称预先核准)-- 外资审批机关(章程的审批)--
前置审批部门(涉及前置审批项目的审批)--
公司登记机关(营业执照的核准)。
说明一下外商投资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期限的规定:以中外合资形式设立的公司,应当自批准证书颁发之日起9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以中外合作、外商合资、外商独资形式设立的公司,应当自批准证书颁发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逾期申请设立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报审批机关确认原批准证书的效力或者另行报批。
(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应具备的条件:
1、有符合规定的名称,建立符合《公司法》要求的组织机构2;
注
2、有外资审批机关批准的章程;
3、有固定的公司住所、必要的设施和从业人员;
4、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3;
注
5、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4。
注
(三)外商投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
外商投资企业在征求发改委、外经局等有关外资审批机关的意见后,章程签字之前,应当由全体投资者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登记。
外商投资企业名称应由以下部分构成:行政区划
注
1、字号(商号)、所属行业或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如: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
1、名称登记应具备的条件:(1)有明确的投资主体3;
注(2)经外资审批机关同意立项;(3)符合名称管理的规定4。
注
2、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所需提交的文件5:
注(1)全体投资者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6;
注(2)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3)其他需提交的文件8。
注
注7
复印件;
3、名称办理时限:自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所需材料起,即时准或驳回的决定。
(四)外商投资的公司设立登记所需提交的文件5:
注
注9
作出核
1、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的公司登记申请书》6;
注
2、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批复和批准证书副本1);
3、公司章程7; 注章程需投资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字、盖章的原件,投资者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提交的公司章程应与审批部门批准的相一致,并需审批部门盖章确认。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公司需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董事会为权力机构,并且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通过公司章程规定设立监事会(或监事)。
外商合资、外商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 为股东会(股东),公司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通过公司章程规定设立股东会(不含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或执行董事)和监事会(或监事)。
外商投资的公司的监事按公司章程规定由股东委派、指定等形式产生,其中监事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民主形式选举产生。
外商投资的公司,其董事、监事的任期应按照《公司法》要求通过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任期每届不得超过三年,监事任期每届为三年。董事、监事的任期届满,可以连选(派)连任。
4、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所需提交的文件,《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8;
注
5、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9;
注
6、董事、监事、经理的任职文件
7、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
注10
注10
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和身份证明复印件;
注118、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注129、股东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的,提交已办理财产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
10、公司住所证明注1
3;
;
注1411、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 ;
注1612、前置审批文件或证件
注1513、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
“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由外国投资者(授权人)与境内法律文件送达接受人(被授权人)签署。该委托书应当明确授权境内被授权人代为接受法律文件送达,并载明被授权人地址、联系方式。被授权人可以是外国投资者设立的分支机构、拟设立的公司(被授权人为拟设立的公司的,公司设立后委托生效)或者其他境内有关单位或个人。
14、其他有关文件:如涉及其他特殊情况的,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准意见。
因为水平有限,为大家就介绍以上内容。最后补充几点:
一是企业登记的申请表格,可以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企业登记网》(http://qyj.saic.gov.cn)下载,或者到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
二是上面提及的法律法规,需要的话,在网上都可以查到;
三是在服务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可以到杭州市工商局的门户网站的办事指南中查看(http://www.xiexiebang.com/),也可以我们注册窗口进行咨询。
我的介绍完了,有误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SMZ20080306)
第五篇:劳动法心得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满怀着对前途的信心,对事业的渴求,对理想的抱负,即将迎来就业的季节。当我们静下心来时,都不可不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论是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还是大学毕业生等其他求职者成功进入了新单位,都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先学会如何签订以及如何签好劳动合同,为以后劳动争议的发生减少隐患,保护自己的权益。
学习劳动法,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理论和社会见识,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就是我学习后的对《劳动法》的认识与理解。
在劳动法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我学习到劳动法对普通劳动者赋予的基本权利,如休息权,就业平等权,不受歧视等的权利。同时我也了解到拥有那些权利并不代表你就能享用这些权利。现实生活中,我们肯能会看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超期加班,克扣工资,不为员工上社保,妇女就业受歧视等。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有免受这些不平等待遇的权利,但是他们能做什么?面对无良的企业,面对法律的不完备,他们有办法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这让我明白拥有权利是完全不够的,懂得如何维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在日常的工作,乃至我们辞职,都是布满了法律适用的问题,其中有很多的法律的细节问题都值得去注重。一字之差,往往牵系着我们的重大利益。
所以,它是一部切合实际的好法。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劳动合同法明确了保护劳动者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立法必须给予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合同法旗帜鲜明地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在具体内容中强化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力度
其次,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减少劳动纠纷,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学习劳动合同法有助于每一个人。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用法律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懂得劳动合同法的签订和保护自己的合法的权益
学习了《劳动法》的有关内容,只要我们充分运用这些知识并把它们联系到实际当中去,我们就会在以后的求职、就业,甚至发生劳动争议需要进行劳动仲
裁时,少走许多弯路、错路。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新劳动法》后的一些感想,为明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