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章 我国劳动法的历史
第四章 我国劳动法的历史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旧中国劳动立法概况,理解和掌握建国后劳动立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劳动立法的主要特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对我国劳动立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
教学时间: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建国前我国的劳动立法
第二节 建国后我国的劳动立法
第一节 建国前我国的劳动立法
一、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
我国20世纪初期产生了劳动法。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劳动法规定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公布的《暂行工厂规则》,这是旧中国第一部工厂法。这个法规是“二七”惨案以后,军阀政府为了缓和工人斗争情绪而制定的,这一规则虽然公布了,但并未付诸实施。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工厂法》作为调整劳资关系的基本法,但实际上也未付诸实施。后又相继制定了《工厂法实施条例》、《团体协约法》、《工厂检查法》等。这些法规虽然也规定了八小时工作、休假、劳动保护等制度,实际上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这些规定是不可能真正贯彻执行的。
二、劳动立法运动的开始和继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十分重视劳动立法工作。1921年7月7日成立了全国职工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自1922年至全国解放前夕,共召开了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为争取劳动立法进行了长期斗争。
“劳动立法运动”开始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拟定了劳动立法原则和劳动法大纲,就劳动者的劳动权、罢工权、组织工会权、休息权、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权、劳动报酬权、受教育权等提出了原则要求。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颁布了《工会条例》,1
内容包括:承认工会地位、承认工会对雇主有团体契约权、要求雇主开联席会议承认工会有参与仲裁劳动争议的权利、承认工会有罢工权、承认工会对雇主有参与决定工作时间及改良劳动条件权,等等。这个条例得到了工人群众热烈拥护,对推动当时的工人运动起了极大作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在当时的革命根据地颁布了许多保障工会权利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法规。在劳动关系方面,中华苏维埃政权于1931年12月1日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3年10月重新修改颁布,共有15章121条。适用于一切企业、机关的雇佣劳动者。其内容也相当完备。包括总则,雇佣手续、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工资,女工、童工的劳动,劳动保护,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地方组织,社会保险,解决劳动争议及处罚违反劳动法的办法等。1933年10月15日,公布了《违反劳动法惩罚条例》。这一时期的劳动法规在当时革命战争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各边区先后颁布了一些劳动法规。例如,《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晋冀鲁豫边区劳动保护条例》、《战时工厂法》、《战时工会法》、《雇工(临时工)法》等。这时期的劳动立法基本上执行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和劳动政策,对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劳动立法是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精神制定的。在一些大城市解放以后,为及时处理当地的劳动问题,特别是劳动争议问题,各地军管会发布过一些暂时性的劳动法令,其中以东北解放区颁布的最多。东北解放区于1918年上半年公布了《战时劳动法》,具体规定了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工会参加企业管理,严格取缔体罚及包工制,工人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日时间,最低工资要保证连本人在内的两个人的生活,实行交叉累进的等级工资制,不同企业各种职工的一般工资最高额,以及工资等级等等。
全国解放前夕,1948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决议中提出了有关劳动立法的建议。
第二节 建国后我国的劳动立法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劳动立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开始制定真正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全国性的劳动立法,建立了专门主管劳动工作的劳动部,各种劳动法规一般都由劳动部提出,报请国
务院颁布实施,从此,我国劳动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劳动立法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解放初期,我国还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这种经济成分里,仍然实行着雇佣劳动制,同时,国营经济开始建立并日渐壮大。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动法规,既有规定国营经济劳动问题的,也有规定私营经济劳动问题的。
这一时期在劳动保护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1951年10月劳动部颁布了《关于搬动危险物品的几项方法》,同年12月颁布了《工业、交通及建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办法》。与此同时,各产业主管部门在劳动保护方面发布了不少文件、指示和命令,使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端恶劣的劳动条件得到显著的发送,伤亡事故大有减少。
劳动保险方面,政务院195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重要的劳动法规。根据该法规,从1951年5月起,在全国较大的工厂、矿山和铁路、邮电企业中开始实行劳动保险,职工的生、老、病、死、伤、残等问题可以得到保障。
在这一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颁布了不少地方性的劳动法规,以补充全国性法规的不足。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此,我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有许多重要的原则规定,因此,劳动立法工作有所加强。
1)在劳动保护方面,劳动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等几项法规。这几项法规公布以后,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有了统一的法律依据。
2)在劳动报酬方面,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等法规。工资改革使全国职工的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对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工资关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3)在劳动保险方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高了劳动保险待遇。
4)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后期,我国开始了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准备工作。大跃进以后,第二个五年计划各项任务都受到干扰和冲击,劳动立法工作几乎完全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起草工作被迫停止。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国民经济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出现了劳动力管理长期混乱,劳动报酬上的严重平均主义,伤亡事故层出不穷的严重局面。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国务院发布了一些文件,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这些法规无法顺利进行。
二、改革开放后的劳动立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劳动立法工作切实得到加强,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一时期的主要立法有:
1.在劳动力管理方面,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2.在职工民主管理方面,1986年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3.在劳动报酬方面,1993年国家劳动部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
4.在劳动保护方面,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矿山安全法》;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5.在社会保险和福利方面,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的暂行规定》;1993年国务院又颁布了《职工待业保险条例》
6.在劳动争议处理方面,国务院于1993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7.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全面地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于1994年7月5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外,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等法律中,对劳动保护、劳动就业、劳动工资、民主管理等问题作了若干重要规定。
三、《劳动法》的立法过程
1.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草案》形成过程
1)劳动部门草拟《劳动法(草案)》;
2)国务院讨论通过《劳动法(草案)》;
《草案》审议修改过程
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法(草案)》进行初步审议;
4)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委员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草案修改稿;
5)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劳动法》
2.《劳动法》的起草工作,历时30多年,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
1)我国《劳动法(草案)》的起草工作最早出现于50年代中期。1956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董必武同志指出了制定《劳动法》的必要性。此后不久,有关部门便组织力量开始起草《劳动法(草案)》。由于中国很快进入“大跃进”时期,之后停止了草拟工作,起到文革结束后停顿了近20年。这次起草工作持续时间短,又没有拿出一份象样的文字性的草案,因而人们很少记起这次起草。
2)1978年底,在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而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其中明确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尽快制定包括《劳动法》在内的10部法律。为了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当时的国家劳动总局于1979年初组成了《劳动法》起草工作机构,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到1983年,共完成了19稿草案。1983年3月,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劳动法(草案)》,并在7月作为提案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未审议,《草案》被搁置起来,起草工作中断。
这次起草工作中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有关各方在《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上本来就存有争议;
二是由于劳动制度改革的全方位推开,劳动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劳动法(草案)》起草工作进一步增加了难度。人们对改革与立法的关系在认识上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在改革尚未定型的情况下匆忙制定《劳动法》,很难保证它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主张等改革积累了成功经验之后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法》。
3)在70年代和80年代,邓小平同志当初提及的10部法律中,除《人民公社法》由于形势变化已没有制定必要外,其余8部法律相继出台,只有《劳动法》迟迟不能问世。这样,劳动者产生了困惑:野生动物有保护法,植物也有保护法,只有我们这些高级动物没有专门的保护法。劳动干部也有苦恼:因为没有劳动法,工作阻力加大,工作底气不足。少数境外投资者,了利用我国没有《劳动法》的空子,对雇佣工人残酷剥削。
在这种情况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在每一次会议上都提出了大量的提案和议案,新闻界也展开了较大的宣传攻势,劳动部历任领导更是不停地活动和呼吁。终于,在1989年中断几年的《草案》起草工作又重新开始。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全国政协的有关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了劳动法立法领导小组和劳动立法研究小组。但是在修改了第29稿之后,又出现了暂时的停顿。主要因为有关部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关部门之间没有就适用范围等等主要问题达成共识。
4)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发表了举世瞩目的讲话。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制度改革的方向以及《劳动法》的立法原则。劳动部及时抓住这一大好时机,联合有关部门,充实了起草班子。在部领导亲自主持下,在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法制工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大力协助下,《劳动法(草案)》的修改工作进展迅速。
1994年1月7日,国务院第十四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劳动法(草案)》。2S月18日李鹏总理签署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草案)>的议案》,提请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1994年7月5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劳动法》被通过,走完了坎坷的起草过程。
第二篇: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缺陷
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
内容摘要: 本文从我国现在社会经济中比较突出的劳动争议问题为切入点,引出现行 《劳动法》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文章先从《劳动法》产生的背景说明了劳动法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后分别从《劳动法》的法律冲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够和其他一些法律需要补充的地方来分析现行《劳动法》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文章提出了针对缺陷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劳动法》、缺陷、法律冲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涉外劳动关系 序言: 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帮农民工讨薪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一方面我们为总理关心百姓疾苦而感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当前因为劳动关系引发的争端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媒体不时可以看到相关的报道。在当前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环境下,我们不禁要问,我国不是有《劳动法》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吗,为什么类似问题要通过政府以各种规定或命令的政治手段去解决矛盾,而《劳动法》这个本来的主角却会缺席呢?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现行《劳动法》的缺陷,并提出个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现行 《劳动法》的立法背景
说起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要从它产生的背景说起(注释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出台了多项相关的的法律和规定。其中,1986年10月《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改革用工制度,扩大企业用工自主权,作为国营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劳动用工方面将传统的固定工制度向劳动合同制度转变。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诞生,从此广大劳动者有了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切身权益,也为社
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法》制定颁布时,我国刚进入市场经济初期,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积极的就业政策尚在探索之中,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正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转变。《劳动法》的立法依据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调整准则,对市场经济下将出现 的问题缺乏处理经验。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劳动法》对社会保障、促进就
业、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的规定比较原则、简略,对劳动关系的规范比较单一,对法律责任设定较轻。10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正在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民进城就业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影响到经济成份、就业方式、用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远比10年前复杂,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任务远比10年前艰巨。由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巨变,变得
复杂化、法律化;非公有制劳动关系不断加重,出现性质多元化的局面;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更处弱势。因此,《劳动法》存在薄弱环节,其中的 一些现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无法调整或难以有效调整的尴尬局面,迫切要求尽快进行修改和完善。再加上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 《劳动法》的主要缺陷
(一)法律冲突问题
我国《劳动法》和现行的其他法律法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使得《劳动法》在执行中援引法律存在困惑。
1、在司法实践中《劳动法》和我国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比如,2004年北京首例工会主席被炒案引发了许多的社会争论。大致情况是:2004年8月30日,北京市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工作严重失职”为由解除了公司工会主席唐晓东的劳动合同,而唐晓东则认为这是公司借机报复自己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的行为,他以“公司违反《工会法》及不支付工会经费”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二审终审,法院均裁定驳回“违反《工会法》”的起诉,口 头通知不受理“不支付工会经费”的起诉。在此案中,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正是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3款的规定,认为唐晓东工作严重失误,据此解除唐晓东的劳动合同。然而,根据2001年修改的《劳动法》第17条规定除非在任的工会干部在工作中出现重大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公司不能解除工会干部的劳动合同。在企业解除与工会干部的劳动合同问题上,《劳动法》与《工会法》出现了交叉,在究竟应该依据哪一门法律出现了争议。(注释二)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多项其他法律中。
2、我国除了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外,各省还制定了地方性的劳动法规和劳动规章。从法律效力上说,《劳动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规。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劳动法》和地方性劳动法规的冲突,使得《劳动法》在执行中援引法律存在困惑,也使得有些法官在司法判决时无所适从。例如: 2001年12月24日,北京市政府以第91号令发布了《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而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没有续延劳动合同,应按原来的条件履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院应予以支持。而北京的规定却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关系。二者存在着冲突。(注释三)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劳动争议制度已不能适应目前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主要是“仲裁前置程序”的不合理性、劳动争议处理时间过长、仲裁水平有待提高、劳动争议仲裁缺乏有效监督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是采取“一调一裁二审”的单轨体制。仔细考虑,发现在实践中此体制存在如下的弊端(注释四):
1、“仲裁前置程序”的不合理性。
它妨碍了劳动争议当事人行使解决劳动争议权利的自由,不利于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其享有法律赋予的不可剥夺、不可让予的请求中立的司法机关给予公正裁判的权利。而我国的“仲裁前置程序”却妨碍了劳动争议当事人行使解决劳动争议权利的自由。
2、劳动争议处理时间过长,“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者“有冤有处申”,但事实上,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从调解,到仲裁,再到人民法院的两级审理,此程序的完成,正常情况下所需时间为一年左右。从实践来看,这一处理机制程序过多,时间过长,不利于案件及时了结。
3、仲裁水平有待提高,仲裁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目标之建立相背
4、劳动争议仲裁缺乏有效监督。虽然我国《劳动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对劳动争议仲裁如何监督却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机制。
(三)现行《劳动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够
对于在劳动关系双方中明显处于劣势的劳动者一方来说,劳动法律提供的保护不够。由于劳资双方在经济地位、信息获取、供求关系等方面的不平等,从而使得劳动者一方处于明显的弱势,这在农民工、私营企业工人、低收入阶层表现尤为明显。现行的《劳动法》规定过于笼统,劳动监察力度也不够,从而未能给劳动者提供的有力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
1、劳动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不平等地位。由于在就业市场上资方处于有利的地位,就在劳动合同上大做手脚,主要表现在:拒绝或拖延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任意延长试用期限、对工资标准制定模糊等。尤其是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更是极少有签订用工合同的,这使得在劳动纠纷中劳动者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2、任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任意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不按照国家正常假期休假、工作环境不达标、不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交纳保险金、强迫劳动者抵押现金或证件等。
3、正因为劳动争议被当做民事案件审理,举证责任也要按照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分配,这对劳动者来说,显然是勉为其难。在劳动诉讼中,因物证一般为用人单位或雇主掌握(如考勤记录、加班加点手续、工资发放凭证等),劳动者不能举证。在诉讼费用方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诉讼过程中的优劣态势则显而易见。因此,多数国家设立专门的劳动法院或者劳动法庭来审
理劳动案件,在举证责任和诉讼费用上都明显体现出保护劳动者的倾向。
(四)其他一些法律需要补充的地方
1、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空白。非常遗憾的,《劳动法》作为一个基本法律,未设立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一章。
涉外劳动关系的适用是指劳动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具有涉外因素时对于法律的选择,是冲突法律规范。近年来,涉外劳动关系的问题日显突出,尤其是外国人到中国工作和中国人到外国工作的数量增多。《劳动法》要确定准据法,还要考虑不同劳动法律规范对于劳动者权利的影响。
2、对于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处罚不够严厉。在现行的《劳动法》中,对于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处罚规定比较笼统或处罚过轻,比如现行《劳动法》 第十二章第八十九条和第九十条规定明显规定过于笼统,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的认定和赔偿责任没有细化。我国《劳动法》对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中,用人单位出现违反规定情况时,绝大数情况下就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只有在延长劳动时间、使用童工、暴力侵害劳动者人身三种情况下可能被处以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营业执照后用人单位完全可以重新注册继续经营;罚款和赔偿等后果出现的前提是被裁判或被查处,而劳动者由于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大多会忍气吞声,并且由于劳动监察不到位等原因,使得这些后果的出现概率少之又少。这样用工单位违法成本实在是很低,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企业的侥幸心理,从而造成更多的对劳动者的侵权行为。(注释五)、另外《劳动法》中一些法律条文规定比较含糊。比如《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一条的规定就比较含糊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可以各取所需、任意解释。劳动者可以理解为:我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了,就有权力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却认为,前提是“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我根本不同意和你续延劳动合同,连短期合同都不和你签,哪里谈得上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我马上就要解除你的劳动合同,你又能怎么样?这样就会造成理解上和法律执行中的困惑。(注释六)
三、针对现行《劳动法》缺陷的一些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已不能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复杂的劳动关系特点了,建议的解决对策包括:
(一)统一法律规定,对于现行《劳动法》和现行的其他法律法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的进行统一规定,确定在现行《劳动法》和其他现行的法律法规关于劳动争议有冲突的地方,建议以现行《劳动法》为依据;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在具体条款上和现行《劳动法》有不一致的地方,遵从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尊重《劳动法》的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权威性,对于一些地区为了在劳动制度上的进行新的探索,出台的更加严格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地方法律法规,如果确有冲突的可以考虑以地方的法律法规优先考虑,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劳动法》的缺憾。
(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是现行《劳动法》改革的重点。鉴于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要求,对其进行修改就显的比较迫切。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实行“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新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即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未能和解,而又不愿或调解机构调解不成时,对于仲裁和诉讼只能选其一适用,对首次裁决(判决)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上一级仲裁机构(法院)重新审理,第二次裁决(判决)是最终结果,发生法律效力。
另外建议建立劳动基层法院,将劳动争议案件集中由其管辖,并规定全部适用简易程序,取消劳动争议仲裁,其理由如下:
1、有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节省诉讼资源。
出现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减少仲裁的环节。而且法院可以适时地采用查封、扣押和先于执行财产等措施,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各种保险费用交纳、财务等情况都由用人单位掌握,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在证据取得与占有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设立劳动法院后,人民法庭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查取证,以弥补劳动者举证能力较差的欠缺。
3、有利于当事人诉权的保护。
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必须在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6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超过60日的,不予受理。根据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那么如果当事人超过60日才提起仲裁申请的,将永远不能获得司法保护。相反,如果设立了劳动法院,在处理劳动案件时则可依民法通则的规定为两年的诉讼时效,从一定程度上讲,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三)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针对劳动关系双方的特点和我国的现阶段现实情况,《劳动法》除了要发挥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的基本作用外,应体现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这在国外的立法实践中也是广为采取的。具体来讲,主要是加强《劳动法》的普及和监查工作,使得弱势群体懂得用《劳动法》这个最有力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加强对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的条款,并加以细化。在国外的劳动法律中,对于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描述,比如关于劳动者在性别、宗教、政治派别等方面不得进行歧视,劳动者工伤标准的确定十分的详细,关于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危险职业的劳动者在职业保护方面的规定很严格等等。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对法律中其他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修改。比如:对涉外劳动关系进行专门的规定,这也与我国入世后涉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有关;对于企业违劳动合同的处罚更加严厉一些,规定更为详细,加大监查力度。对于《劳动法》中条文规定比较含糊的地方进行细化。
第三篇: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相比
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相比,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完善和补充了以下内容:
1:明确了劳动者参与管理和知情权,用人单位制订规章制度,要经过职代会或全体员工讨论通过才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要求公示。招聘时要明确告知劳动者劳动时间等内容,对于劳动者想了解的,只要不牵涉到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应该如实告知。
2:诚信原则,用人单位要了解劳动者工作经历或与工作相关的内容时,劳动者应该如实说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任何一方违背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信息的,对方都可依此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依此解除劳动关系的,还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不得扣劳动者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提供担保,不得收取财物。
4:规定了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应该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明确了建立劳动关系的参照标准为用工之时起。
5:明确规定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
6: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该双方合执一份,否则视为未签订。
7: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8:明确规定了试用期最长为六个月,规定了试用期依劳动合同期限而不同,规定了只约定试用期的,试用不成立,视为合同期限,规定了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9:规定了试用期的工资底线。
10:规定了试用期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
11:新增了培训协议相关内容。
12:新增了竞业限制内容。
13: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
14:新增了“支付令”内容。
15:规定了变更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
16:规定了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限和条件和不能解除的条件,以及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17:规定了集体合同的相关内容。
18:规定了劳务派遣的条件和相关规定以及劳动关系归属。
19: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规定。
20:规定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自第二个月起付双倍工资,超过12个月未签订视为无固定劳动关系)。
第四篇:我国宪法修订历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还不具备制宪的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在总结胜利成果和确立国家制度方面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发展,新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大陆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各民族在平等和友爱互助的基础上团结了起来;经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群众运动,人民群众被组织起来,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已经开始;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颁布后,通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普选,选出了基层代表5669万人、全国人大代表1226人。这就为召开全国人大、制订宪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现实也迫切要求召开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当时,我国正处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确定了以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任务。这就需要有一部根本大法来确定国家的领导制度,以便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1952年12月2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43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议由政协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议,于1953年召开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开始进行起草选举法和宪法草案等准备工作。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全面筹备制宪工作。同年底,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到杭州,着手起草宪法。在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宪法起草小组广泛参阅了中外宪法文件特别是苏联等民主国家的宪法文件,数易其稿,宪法草案初稿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后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从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组织了8000多人和15亿多人对草案初稿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后,形成了提交第一次全国人大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20日,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是贯穿1954年宪法的基本精神。由于受过渡时期历史条件的局限,1954年宪法还不具备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1954年宪法确定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它的制定与实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事业走上了新的里程。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基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三次修改五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在近半个世纪中,曾被三次修改五次修正。
11975年的第一次修改
1954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我国逐步地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由于“左”的错误,从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错误地制定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这条错误的路线在中共“九大”、“十大”上得到了肯定。“左”的错误的影响,使庄严的宪法几乎完全失去了作用。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根据1954年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4年,基层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2年。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到1965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基本上做到按期举行。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从1953~1963年先后进行了五次选举,也基本上做到了按时选举。但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连续10年没有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也10多年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受到极大的损害。为了适应“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需要,从1970年开始,我国着手对宪法进行修改。1970年3月8日,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全国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同时提出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开始了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同年8~9月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修改宪法的问题,就是否设国家主席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基本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1975年1月,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决定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春桥主持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提请全国人大讨论,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的宪法,是在那种很不正常的条件下制定出来的。这个宪法对于很多需要认真规定的东西,都过于草率。因此可以说是一部有严重缺点和问题的社会主义宪法。
2.1978年的第二次修改和1979年、1980年两次局部的修正
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的发展要求对宪法做出进一步修改。这就有了1978年对宪法的再一次修改。1978年宪法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组成的修改宪法委员会起草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主持了这次宪法的修改。在起草过程中,反复征求了党内外广大群众的意见,宪法修改草案在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上讨论通过后,提请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78年3月5日正式公布。
3.1982年的第三次修改
1978年以后的几年,是我国处于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根据新的情况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宪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同现实的情况和国家生活的需要不相适应,有必要对它进行全面的修改。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任主任委员,宋庆龄、彭真任副主任委员,主持修改宪法。决定成立以胡乔木为秘书长的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具体负责宪法的修改起草工作。1982年2月,宪法修改委员会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修改后,于1982年11月23日在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这一宪法修改草案。
4.对1982年宪法的三次修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
第五篇:我国历史第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门记录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