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当前聚酯化纤业行情看中国国企如何应对竞争
正文显示: 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化纤制品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20030527
【文献出处】国际商报
【标 题】从当前聚酯化纤业行情看中国国企如何应对竞争(2003年文献)(3701字)
【副 标 题】邢华
【正 文】
当今聚酯化纤业迅猛发展,已形成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相互竞争的格局。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市场日趋国际化,境外企业以其高附加值和高新聚酯纤维生产技术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更有一些企业已在中国投资办厂,其产品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民营企业产能快速膨胀,生产能力占国内总量从1999年初的不足10%到目前已接近40%,并且以其投资省、人工成本低以及经营机制灵活等长处,逐鹿市场。国有聚酯化纤企业面对前推后挤的竞争新格局,出路在何方?差别化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已成为当前国有聚酯化纤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内聚酯业生产能力的急剧膨胀,到2002年底聚酯聚合生产能力已达到1000万吨/年的水平,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聚酯生产国。然而国内的市场需求并未随着生产能力的急剧上升而放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一直在“低谷”徘徊。
据统计,2002年12月31日的价格比2001年的10月1日的价格普遍下滑30%以上。绝大多数化纤企业处在亏损状态,甚至已有一些企业正在申请破产。不仅如此,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聚酯生产的大国,但决非是聚酯生产的强国,绝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常规普通产品,许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还不能生产,仍依赖进口解决。甚至有一些乡镇、民营企业受利益的驱使,大多以聚酯和涤纶短纤维生产中产生的废料以及废聚酯瓶片为原料,生产一些低档的涤纶短纤,估计目前这类再生涤纶短纤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0万-40万吨,并且因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而在继续扩张之中,等等。这些无疑扰乱了聚酯市场的秩序,国内化纤业利润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冷观生产总量相对过剩的聚酯化纤市场,市场十分清醒地告诫我们:如何从低层次、常规产品的“拼杀”中,从非理性“价格”大战的硝烟中走出,把竞争的重点由量转为质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由聚酯生产大国转向聚酯生产强国的关键所在。
产品差别化关乎企业生存
从下游需求情况看,化纤生产链的下游———纺织面料工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首当其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其在劳动力、资源、加工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都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带动了企业技术装备的提升,伴随着的是追求纺织产品的差别化、高附加值,因而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原料也需要有高技术含量的差别化产品。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化纤市场尽管生产总量过剩,许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仍不能生产,难以满足其需求,纺织面料企业所需产品的原料大量从境外进口。据海关统计,仅合成纤维这个品种,2002年全国进口量达150多万吨,同比增加23.26万吨,增长幅度为18.68%。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追求舒服、高档、保健、自然等成了新时尚,对服饰的追求出现了多样化、功能化,使得一些具有新颖功能的聚酯纤维普遍受欢迎。卫生功能型如抗菌纤维、消臭纤维;服装用功能型如吸湿性纤维、抗静电导电纤维、抗起球纤维;保健功能型如远红外纤维、抗紫外线纤维;产业用功能纤维如阻燃纤维、高强高模工业用丝等。专家分析目前我国涤纶短纤维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正因此,我国聚酯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不是产品没有市场,而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日趋国际化,正受到进口产品、外资企业产品的猛烈冲击和竞争。必须在成本、质量及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对于国企来说,加大力度开发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开发生产差别化产品,规避常规产品竞争风险仍是国有化纤业发展壮大的惟一出路。
开发差别化产品所面临的“坎”
企业的竞争在于市场,市场的竞争在于品牌。然而,国内绝大多数化纤企业的眼光仍局限在有形市场上,忽视了企业形象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产品还停留在技术门槛低且竞争异常激烈的常规品种上。近几年来,大陆涤纶化纤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绝大多数被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化纤企业所占据。这正是大陆化纤企业与海外先进化纤企业的差距所在。具体表现又在哪些方面呢?
技术层面———开发能力不足。许多聚酯化纤企业的研究开发力量薄弱,产品开发总是建立在别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并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缺少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导致聚酯化纤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和进口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绝大多数企业的市场关注度显然不够,处于单打独斗式的新品开发模式,忽视了与下游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新织物、新面料,因而大部分品种中,真正有影响、创出品牌的产品可谓是凤毛麟角。
意识层面———市场开发不够。提起杜邦莱卡这个工业品牌,国内消费者熟知,是高品质的象征。究其原因,这是杜邦莱卡一方面长期品牌经营理念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他们一贯坚持产品品牌宣传所致。目前国内很多面料生产企业都与它攀亲结盟,来提升面料的档次。
而反观欧美、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化纤企业,把开发生产各种不同性能的差别化纤维列为工作的首位。例如美国杜邦公司现在生产的涤纶长丝,60%以上是以细旦、异型截面为主的差别化纤维,使生产的纤维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纤维的附加值也比较高。日本等化纤企业近几年进一步采用了生产自发伸长性长丝及改性微细的纤维等技术,所生产的化纤产品功能性都体现在服装面料上,有的企业差别化率高达90%左右。所开发出的高度多孔中空纤维、高收缩纤维、抗静电、阻燃、防水吸湿、抗菌保健等差别化纤维在国际市场相当红火。随着WTO大门的打开,境外一些化纤生产企业已在中国境内以独资或合资方式设厂生产聚酯产品,来挤占中国这块化纤大市场。而且随着聚酯产品的关税逐年下降,各种非关税壁垒逐步并将全部取消,境外同类产品将长驱直入,因而国内聚酯市场份额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残酷。
境外企业挤占中国化纤市场、国内聚酯生产能力的过剩等发出的“警报”,理应使我们的国内聚酯化纤企业警醒。今后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做大差别化“蛋糕”对国有聚酯化纤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国有聚酯企业存在着历史负担重、人工成本高以及经营机制不灵活等弱点,这就决定着国企必须在实施减员和降低成本的同时,靠自身产能规模大、技术力量强、高素质人才多等方面的长处,扬长避短,利用新技术来带动传统装置工艺的升级。同时集中科研力量,来加快新产品开发进度,提高产品档次,顶替进口,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差别化如何才能高附加值化
近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所属的化工板块经济责任考核中,纤维差别化率已列为刚性指标,其重视程度不言自明。在实际工作中,各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也相继加大了差别化产品的研发力度,很多新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与进口产品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然而,一些企业追求产品差别化的同时,却忽视了另一端:差别化真的高附加值化了吗?差别化是相对于常规产品而提出的,特指一些技术含量高、利润空间大的产品,差别化与高附加值化,这个从理论上应该划等号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却未必如此,其主要原因在于,差别化产品制造成本高或由于市场开拓力度不够,致使差别化产品未能显现出其高附加值,利润空间未能有效撑开等等。仪征化纤公司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了产品高附加值战略,着力解决差别化如何才能高附加值化的一系列问题。
差别化产品开发与提质降耗相结合。我国是服装生产和需求的大国,每年的缝纫线国内需求量在几十万吨左右,主要依赖进口。客户迫切需要化纤企业能尽快开发出有光缝纫线纤维。为了尽快开发这一产品,仪化大胆突破日本东洋纺装置工艺,并集中全公司涤纶短纤维专家的智慧,一次次地向新产品开发发起了冲击,终于取得成功。然而公司在测算该品种效益时,虽然每吨毛利要高出常规产品500多元,但由于产品的消耗偏高等因素,利润空间并未有效撑开,反而遭遇了销售毛利还低于常规产品的尴尬。对此,仪化科研人员并不气馁,在倾听用户要求的同时,加大了现场工艺攻关的力度,使得吨产品消耗降低了12公斤,终于使差别化效益得以显现。
差别化开发与市场开发紧密相连。仪化差别化纤维的“开路先锋”———7500吨多功能短纤装置于去年3月底投产后,很快便开发出三角异形短纤等差别化新品,许多品种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然而由于短纤产品市场需求季节性强、用户认知度不足等原因,造成装置陷入了产品积压、亏损的境地。在查找原因时,科研人员深切感到,新产品开发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还必须要得到客户的认同。也就是说,科研开发与市场开发二者缺一不可,产品开发应该等于科研开发加上市场开发,这才是完整的等式。
为此,科研人员加强市场调研和用户走访的同时,利用公司召开用户座谈会、江苏国际服装节、全国纺织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研讨会等有利契机,进行新产品推介,使得现场与市场得以很好的链接。
很多经销商以及纺织企业还真诚邀请仪化科研人员到其驻地进行宣传、推介,协助他们一道开发新产品。正因此,产品订单随之逐步放大,取得了较好的差别化效益。
本正文被点击次数为 4
第二篇:从当前的高校体制改革看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从当前的高校体制改革看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电气1503 常方宇 15121392 引言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信心。
同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这又对中国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目标和成果
2002年2月,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其中电改的目标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200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价改革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逐步实现“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的电价改革目标,以及“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实施输配分开试点、全面推进电价改革”的电力体制改革总体目标。2007年初下发的《“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指出,电力体制改革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与加紧处理厂网分开的遗留问题一起被明确列在“十一五”前两年的改革日程中。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明确提出,2011年要完成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出台输配电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显示输配电价核定有望成为电价改革突破口。2011年9月,随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北京挂牌成立,这两家以项目总承包、工程管理、设计、施工、修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历时多年、备受社会关注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新一轮电改再次提上日程,该轮电改的主要目标是以直购电试点先行,逐步进行电价市场化改革,实现电力调度、交易、结算的独立运行。2015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以及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电力改革将迎来新的方向,主要表现在能源替代和电网理念变革两个方面。
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国家十分注重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多次发布改革方案指导电力改革方向,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时至今日,发电和售电仍未实行分离,输配环节还是在几大电网手中,只实现了厂网分开的目标,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市场标准看高校体制改革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
高校体制改革将揭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新篇章。以北京高校为例,北京众多
[2]高校将试点取消编制管理,以期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高等教育人力资源,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形成更加灵活的高校管理机制,打破垄断壁垒,促进高校人才流动。有利于打破高校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高校、研究院所、企业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明显的未来,很多国际一流人才也可以到我国的高校任教。拿北京交通大学新成立的汉能新能源学院来说,在新的改革政策下,学校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引进海外高层次外国专家团队,打造国际化示范学院,探索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总的来说,高校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取消编制管理等措施,实现对高校的“简政放权”,使高校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人力资源,给予高校更多的预算自主权和用人自主权,使财政资金在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好的作用。对于推动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独有偶,以市场标准来说,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也是从放开国家对电力定价的角度出发,电网只保留输配权,实现电价的市场化,使电能真正体现出其商品的特性。目前,中国电力改革大体方向就是建立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用电企业和发电企业绕过电网自主交易,并拥有自主选择权。核心是电价的市场化,其最终目的都是打破电网公司在电力交易中对发电公司的单一买家地位和对电力用户的单一卖家地位,实现电力交易市场化,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
一旦国家放开售电价格交易,电网只保留输配权,发电方和用电方直接交易的话,那意味着电价完全市场化,将会改变多年来的电力由国家定价的局面,解决目前我国电力面临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电力完全市场化交易后,发电企业只要成本能够覆盖,那么电价下调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未来购电价格将会有下调空间。
总结
中国的电力行业经过了漫长的改革过程,然而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直到2011年才基本实现了主辅分离改革,其他措施仍迟迟没有推进。时至今日,新一轮改革开始启动,在国家即将放开电力定价的大背景下,电价能否实现完全市场化,打破电网公司买电售电的垄断地位,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北京高校将试点取消编制管理:迎“人权与财权”》,中国青年报。
第三篇: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看中国酒业发展之路
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看中国酒业发展之路
白酒一直是中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酒类,中国白酒行业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调整发展阶段后,目前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现阶段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以及白热化的竞争,白酒行业该何去何从?
编者认为,不妨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发展中管中窥豹。四川省酿酒文化源远流长,川南地区滋养了五粮液、郎酒、水井坊、剑南春、泸州老窖、沱牌舍得这川酒“六朵金花”,加上地处赤水河畔的贵州茅台酒厂,形成了一个金角形的格局。四川省省委于2008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并于2010年10月批准中国白酒金三角连锁经营发展有限公司为此战略构想的责任主体,特许经营川酒“六朵金花”等中国顶级白酒。此战略计划及连锁经营带来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日前,四川省经信委国酒金三角推进办负责人称,自去年川酒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400亿元,增速超过40%。如果按照这一发展势头,今年川酒有望接近或突破2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再造一个千亿元产业的目标。
中国白酒金三角带来如此巨大的效应,究竟因为有何优势?编者为了深入调查,拨通了中国白酒金三角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湖北地区总代理、金三角鑫隆湖北酒业经营发展有限公司的招商热线:400-027-5189。其常务副总谢军谊称,中国白酒金三角拥有着六大高端白酒等众多品牌的鼎力支持,首先在资源上就处于领先地位,又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推广项目,有着省际政府公关推介。同时,加盟政策更是完善,从前期培训到开业到经营,全程无忧。加盟商没考虑到的,国酒金三角都帮他考虑到。中国白酒金三角还拥有着商务部官方保真体系,坚持卖真品、推臻品、荐珍品。这些优势加在一起,才打造了“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中国白酒的顶级销售平台。
现今,纵观国内白酒市场,各类酒行代理如过江之鲫,而“中国白酒金三角”带来的高效益使我们看到,白酒名企强强联合连锁经营的营销模式或许是中国酒业发展,提高国际化影响力、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方法。
易煦昊
2012-10-19
第四篇: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当前中国改革的首要任务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当前中国改革的首要任务
通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了解到此次大会主要提出加强政治、经济、社会、财税、行政、行政执法、医药卫生、文化、司法、科技、生态文明等11个方面的体质改革。
根据十八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但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做到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还应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通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当前中国改革的首要任务主要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个重大理论观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具体应做到以下
1、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调整或完善政府基本职能,完善公职人员薪酬体系深化。减少贷款规模、土地指标、产能数量等行政性直接干预手段,主要运用货币、财税等总量手段改善宏观调控。调整市场监管重心,减少行业进入的前置性审批,加强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一线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对监管不作为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监管部门和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和经济责任。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根据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和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确定政府部门和公立机构职工收入水平及其增长机制。建立廉洁年金制度,公职人员未犯重大错误或未发现腐败行为的退休后方可领取。规范岗位权责,减少政府官员自由裁量权,构建“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的防腐机制。率先从公共部门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新提拔干部做起,加快官员公布个人财产进度。
2、提供平等保护土地产权的制度基础设施。建立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和土地融资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现行土地制度存在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弊端。改革目标是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权利平等、市场统一、增值收益公平共享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落实集体成员权时点和量化集体资产为核心,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将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房屋等资源确权、登记、颁证到每个农民。实施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现有土地权属基础上,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处置权、抵押权和转让权。——改政府卖地为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政府以国有土地所有者身份获得土地权益,成立国有土地资产公司从事国有土地经营。改造国有土地储备机构,建立国有土地资产交易市场。完善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收益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收益不得当期使用,其用
途和绩效由人大审议监督。完善国有土地融资制度,用于抵押融资的土地必须权证和主体明确,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3、积极推进以房产税和消费税为主的地方主体税建设。规范地方发债制度,防范债务风险。,深化税收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一定过渡期后全面推开,并明确为区县级政府主体税。按照消费地原则将国内消费税划为地方税,由生产环节改为零售环节征收,同时将车辆购置税划归地方税。全面减并非税收入,市、区县政府每项非税收入征收均需要省级人大以上批准。
——健全政府会计制度,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明确地方政府债务主体,提高地方融资活动透明度。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开前门、堵后门”,扩大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范围,并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启动市政收益债发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引入保险和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只是只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小小的一部分 当前中国改革不是某个方面的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应该做到六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从宏观看中国当前的文化文明舆论环境 2
从宏观看中国当前的文化文明舆论环境
今天,辛亥革命已百年,值此之际,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当下环境做宏观分析。
一百年前,武昌首义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在经历无数次失败流血后终于成功,推翻了两千年以来的封建帝制,并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内忧外患不断,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出现各种变革,国土尚属分化阶段:各种思想潮流纷至沓来,在神州大地飞舞;直到日本打开中国大门发动侵华战争。
孙中山先生带来三民主义,之前曾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失败的百日维新,有章太炎倡立黄帝为共同始祖以启发民智,继而有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有鲁迅写《不周山》重书中华民族的创世纪,有胡适的西学,有马列主义的引进,等等。总之,中国社会在此时期剧变;中国的仁人义士意识到落后要挨打,大规模引进西学,推翻旧传统,于是有人称,那是继春秋战国后第二次百家争鸣。
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发现就是“人”的发现,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开始追求个性,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新的民族精神诞生,一切似乎都暗示着一个新的现代的民主共和国将建立。但历史我们永远无法猜透,而后,孙中山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带着遗憾而终。军阀之后,政党政治体制尚未成熟,新生国又遭受外国侵略,许多人走上战场,共产党于战乱中诞生,最终国共合作,联合抵御外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接下来,四年国共内战。共产党取得了最终胜利,建立伟业,于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扬帆起航。
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前,往往伴随着思想启蒙运动,要建立成熟的现代民族国家更需长远的思想启蒙体系。自由意识公民意识是这样国家国民必须具备的。新中国成立后,前期领导者做出很多错误决策,从大跃进起到十年文革劫乱,中国人进行自我改造社会乱象频生。我们国家在此时期紧闭大门,从经济到科技,从文化到精神,全面落后西方各国,同时思想滞后,长远思想体系并未生成。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制定改革开放新决策,中国人尝试融入世界,国门由此正式打开。三十年改革开放风风雨雨,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展开。而各个阶级,从上层到底层,从历史学者到文人艺术家也重新审视上一段历史。一个国家的堕落首先是知识精英的堕落,对知识精英堕落之诘问便拉开了序幕。以小说《废都》的问世开始,再到伤痕文学朦胧诗,另一方面,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刘再复出版对话录《告别革命》对百年革命征程进行反思,百废待兴,而今迈向从头越。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知识分子敌不过毛主席。政治是一国之根本大事,政治稳定才能带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产力。
那么我们经历了百年动荡,思想体系是否有所建立,民主法制各方面是否健全,这都是值得要问的。经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均取得各方面进展,从北京申奥成功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出现互联网到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升天等等,中国随着全球化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但经济过快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社会处于转型期,现状是秩序混乱,精神断层,相应的社会文化未建立,起各种利益冲突频发,社会公平正义减弱,人民幸福感并未同步上升。在此我们从宏观事件作出分析,以2008年至2011年为例。2008年,中国的大事主要是奥运会,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之前,西方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污蔑造谣中伤,境内一小撮反华异议人士在西藏打砸抢烧,制造骇人听闻的3.14暴力犯罪事件。此事件在国内国际上影响极坏,造成国际上对中国是否有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能力的广泛质疑。紧接着,藏独分子在巴黎火炬传递时进行干扰。这一系列事件呈现出中国边疆不安全因素以及问题,在中国内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打破宁静,这些人试图从外部分裂分化中国。但分裂并未造出声势,在我国政府的高超处理能力下火焰遂熄。
同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这时是中国到了危险的时刻,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团结救灾,政府提出“救人第一”,由此获得国际社会认同和赞扬。一些文化学者开始呼喊,中华民族的终极性精神价值体现出来了,文化得到回归。
学者余秋雨便说:“有欧洲的学者说:‘中国构不成对我们的威胁,因为它没有精神价值输出。’这让我们听了很难过,因为他们的意思是,中国只是一个物资产品的输出地。”他视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体现和世界输出。同样,在2008年之前,国学热在华夏大地轰烈展开。北京奥运会最终是以取得极大成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开幕式展现了5000年的中国光辉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文明成果。
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西方以美国为首极大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将责任横加给中国。这次经济大衰退是世界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趁此机会妖魔中国。《参考消息》2010年5月21日载《西方对中国三大偏见不攻自破》,明确提出“对历史傲慢的人才会以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虽然一系列社会事件发生,但“中国人民不会会愚蠢到仅仅因为1年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30年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西方认为,“19世纪欧洲新列强的崛起导致战争和冲突一样,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事实是“亚洲国家有一种较强的政治共识,认为如果卷入地缘政治对立的零和游戏,它们就将放弃最好的发展机遇”。西方亨廷顿所著《文明冲突论》认为,东方儒家文明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主要对手。这是事实,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
从2009年到2010年,我认为中国最突出的事件不是60年大阅兵而是网络民意代表的出现,他们站在民众立场,监督政府,引导舆论,不分立场,只认对错,这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从宏观环境看,大的方向是中国必然走上更高层次的民主法制,而网络上的各种声音成为中国进行民主改革法治进程改革的催化剂。
从“躲猫猫”事件到杭州“七十码”事件,再到湖北荆州“天价捞尸”事件,“钓鱼执法”,“强制拆迁”,网络上的各种评论、言论、质疑、批评铺天盖地,这些声音是民意的体现,也是中国人进入新的网络时代的自我表达。
钱云会案是舆论的一次集中爆发,它表现出政府的公信力不足,官民的互不信任。但催生了“公民独立调查团”,评论认为“公民调查这种新出现的个体参与公众事件的形式,是中国式“司法独立”进程中民间智慧找到的一条绕体制而行的曲径,可能可以成为一种自下而上有效的非暴力的参与体制改良的手段,现阶段的公民调查虽然无法参与司法判决,但可以促进大众参与意识,标榜行动的力量。”我们可以说,这是民众自我意识进步的表现。
药家鑫案紧接而来,被认为一场社会悲剧,不少人认为“药家鑫案的审理并不是在一个很公平的舆论环境中进行的,被社会舆论所影响”,这次事件万人喊杀,舆论影响司法,引得很多人的反思,不少人对网络民意提出质疑。应该说理智的声音似乎更弱小,接下来的“云南药家鑫”案舆论便彻底左右司法——原判死缓最终改为死刑,但这是司法的进步还是退步,我们要问。毫无疑问,我们的司法改革必须遵守固定的程序,而不是迫于社会压力,非理性地动摇。
进入2011年,网络舆论继续占据各类公共事件主要位置,微博让言论更自由,人人都是民意代表。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中国慈善事业进入低谷。紧接着7.23温州动车安全事故,社会各种事件带来的效应再次印证,又一次大规模批评展开,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辞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现场召开中外媒体见面会,成立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表现了我们社会的一些病态:道德正义缺失,责任缺失,监管缺失,管理缺失,诚信缺失,信仰缺失。最值得一提的是信仰缺失。
很多事件我们从表象即可得知本质。2011年的利比亚内战最终以卡扎菲的政权被彻底推翻结束。卡扎菲之死也是极权独裁的覆灭,显然,极权独裁是现代社会不容忍的。但西方多次打着人道主义正义自由的旗号发动战争或干涉其他国家内政,这是否具备正义性合法性,有待陈说。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有没有,我们的网络民意代表是否一切都正确,这仍值得商榷。按历史规律,以明代为例,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永乐皇帝朱棣却建立了内阁,从此,中国进入言官时代,那也是个批评的时代。两百多年的批评过去,直到明朝末世崇祯皇帝说:诸臣误我也。我们回头观历史发现,这些批评大部分是没意义的,有用的只占很少数。我们和上面获得的信息资源人力物力不对称,当批评成为符号,实际就没有意义。今天的网络民意代表当任何时候都站在民意这边,并且一切都批评,能影响官民对立时,这些批评是否有意义,只否以符号称他们,这都值得反思。西方人说:我不会为自己的信念死,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
自鲁迅之后,传统文化被一些中国人抛弃,但随着思想潮流向前进展,鲁迅的战斗性和尖锐性屡受质疑,越来越多的人视鲁迅传统为一种失败的文化形态。并认为:鲁迅对儒学的偏移,从根本点破坏了文化的本质,要为百年间的非理性文化泛滥负责。今天,实际上我们还是沿着鲁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思考表达,必须肯定网络民意,但我们缺少的是有影响力有实际才能才学治世开风的大师人物,而网络民意代表却无这种人,他们可以很有影响力,但也有不少对历史对哲学治世之学藐视。我们信谁就便成未知数。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越有利于自由,这个国家中保守主义思想和运动就越强大,因为在这样的国家,保守自由与保守传统是高度一致的。——这告诉我们,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是并肩存在的,如同人的左右腿,同时存在,互相前后,我们才能踏步而起向前走。这就是新的文化文明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