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1导学案

时间:2019-05-12 23:0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原》1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原》1导学案》。

第一篇:《草原》1导学案

玉门镇学区四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姓名:审核人:刘 进使用时间:年月日评价等级:()

《草原》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读“渲、勒、鄂、涯”,会读会写“绿毯、渲染、勾勒、低吟、迂回、马蹄、礼貌、想一想,答一答:

1、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先描写(),再描写()和()的情形。

2、你读懂了什么? 拘束、羞涩、摔跤、天涯、襟飘带舞”等词语。(重点)

2、找出描写内蒙古大草原美好风光及风土人情的句子,读一读。【知识链接】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运用“五步法”自学课文 读一读,标一标:

自由朗读课文,标清段落序号,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注一注:

通过查阅工具书,给下列生字注音,在文中为不理解的词语注解。渲勒鄂涯 写一写,测一测:

毯、吟、迂、蹄、跤、涯、貌、拘、羞涩、渲染、勾勒、襟飘带舞 用最漂亮的字体抄写一遍:

---------------------------把最难记的字再写一遍并会准确默写:

划一划,问一问:

通过自主预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快标注在书上吧!【合作探究】

探究一: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

茫。”“碧”是()的意思。“千里”指的是()。“一碧千里”就是()。这句写出了草原()的特点。

探究二:“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欲流”是指()。老舍先生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小丘线条的(),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探究三:找出描写内蒙古大草原美好风光及风

土人情的句子,与同学交流。【课堂检测】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勾勒(lèlēi)渲(xuānxuàn)染

二、它们虽然长得像,但我能正确辨析。涯()偏()羞()禁()崖()编()差()襟()

第二篇:《草原》导学案

1、草原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用心去体会

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增加了解西部的兴趣。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学习重点:

1、学习重点是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

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2、学习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课时:建议两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能完成以下练习。

⑴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内蒙古(mēngméngměng)同行的人(xíngháng)好客(hào hǎo)似....的(shì sì)

(2)我能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喧()拘()跤()蹄()崖()

渲()苟()狡()啼()涯()

2、我理解的词语有:

3、我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我还知道课文是按顺序叙述的,按这一顺序主要写了个情景。

4、初读课文后,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挑战自我:

1、画出文中写得美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

2、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

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同时也生成了很多问题。让我们带着这

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草原的美。阅读提示:画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

画面,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书上,这里的批注不仅是对内容、思想方面的,还

应该有对文章表达方法的认识,对于重点的优美的句段要背下来,你就会对课文

有更深的理解。

三、拓展阅读

八月末,我开车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

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

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

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

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

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

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她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

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

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

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

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眼

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却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

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shà chà)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这时自然美的韵

律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

下来伫(zhù)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1、“冥”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读()。

“刹”应查()部,在文中应选择读音是(),“一刹那”意思

是。

2、“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

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

“亮波 ”指,“一匹大绸缎 ”说明,这

句话我体会到了。

3、短文主要写了。

4、这篇短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草原》一文有哪些异同:

四、相关链接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

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

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第三篇:草原导学案

课题 第一课《草原》

授课日期课型 自主探究课课时 第二课时授课教师

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

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学习目标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

1、感受人美、景更美。

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适时板书: 景色优美情谊深厚

2、示标(内容同上)

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批注自己的感受)

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三、组内合作交流。(组内解决疑难)

四、展示。

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

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五、检测。

1、选择你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

2、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3、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六、总结。

我的收获是:

第四篇:草原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导学案第一课时

范其勇

一、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二、导学重难点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积累优美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三、导学过程之初涉课文,理清脉络(学法指导:查找工具书或资料,第3题小组讨论)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渲染 勾勒 疾驰 迂回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2、读课文,我想到了下列成语:(至少三个)。

A、含“草”字的成语: B、形容草原绿的成语: C、形容草原大的成语:

D、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 E、形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成语:

3、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通过作者记述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先描写了 景色,再描写 场面,最后描写了 情形,赞美了草原,歌颂了。

四、导学过程之走进草原,欣赏风光(学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用“△”标出景物及印象;用横线划出比喻句,用波浪线划出拟人句并想想这样写的作用)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2、我摘抄的文中出现的比喻句和拟人句(至少三句),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A、B、C、3、我积累的描写草原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写出了草原怎么样的特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导学过程之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学法指导:)

1、本文一共五个自然段,作者以地点转换为序,把事情与情感交织起来。我们可以从地点、事件、情感三个方面理清文章的结构:(照样子补充完整)A、地点:初见草原()()B、事件:赏美景()()C、情感:愉快()()

2、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蒙汉同胞情深意长的热烈场面?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

理解:“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延伸,拓展提高

1、展开想象,写出“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2、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3、搜集老舍先生的资料,制作一份不超过150个字的作家卡片。

三、背诵课文1、2两个自然段。

第五篇:草原导学案

1、草原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用心去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增加了解西部的兴趣。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是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2、学习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学习准备:课前可查阅有关书籍、上网查找资料(音像、图片),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等。课时:建议两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学们,对于生长在北方的你们来说,这样的景象应该不会陌生吧!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老舍爷爷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会让你更加神往,同时你更会为蒙汉人民浓浓的真情而深深感动。

首先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吧!

1、初读课文首先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懂的句子。

2、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要认真阅读,先从整体上了解全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其中最主要的景点是什么,头脑中有个总体印象。

3、理清写作顺序。

4、要边读边做批注,利用“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同学、老师交流。

5、完成基础达标的内容。

6、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课堂要研究的问题。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尝试完成“挑战自我”栏目中设计的问题。相信你能行!!基础达标:

1、我能完成以下练习。

⑴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内蒙古(mēngméngměng)同行的人(xíngháng)好客(hào hǎo)似的(shì sì)

(2)我能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喧()拘()跤()蹄()崖()

渲()苟()狡()啼()涯()

2、我理解的词语有:

3、我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

我还知道课文是按顺序叙述的,按这一顺序主要写了

学后疑惑:

疑问一:疑问二:挑战自我:

1、画出文中写得美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

2、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

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同时也生成了很多问题。让我们带着这

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草原的美。阅读提示:画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

画面,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书上,这里的批注不仅是对内容、思想方面的,还

应该有对文章表达方法的认识,对于重点的优美的句段要背下来,你就会对课文

有更深的理解。

三、拓展阅读

八月末,我开车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

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

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

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

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

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

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她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

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

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

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

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眼

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

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与你的心律

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

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1、“冥”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读()。

“刹”应查()部,在文中应选择读音是(),“一刹那”意思

是。

2、“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

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

“亮波 ”指,“一匹大绸缎 ”说明,这

句话我体会到了。

3、短文主要写了。

4、这篇短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草原》一文有哪些异同:

四、相关链接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

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

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下载《草原》1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原》1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导学案设计

    1 草原导学案设计课题草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

    草原风情导学案

    第三课 西北地区之草原风情 (1课时)徐燕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体会牧民们如何利......

    五下语文 1.草原 导学案

    济南育才中学小学部语文学科导学案(序号1)设计人:葛炎 李倩 李欣钰审核人:刘玉玲 1、《草原》导学案 五年级班小组姓名一、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

    导学案 文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

    导学案

    赤峰学院附中高二英语校本课程导学案 编号:4 制作时间:2016.5.3. 使用时间: 2016. 5.7. 编制人: 侯思齐 姓名:English Speech and Technique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Nick’......

    导学案

    复习导学案: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一:复习提纲1、 法律法规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2、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问题。4、 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地位。二:学习过程: 1、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