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UPAC与中国化学的发展(定稿)
标题:IUPAC与中国化学的发展
摘要:IUPAC从成立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化学界的一种权威,尤其是它制定的命名规则更是化学界的法则,而中国化学的发展在近几十年来也是成果斐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学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在中国化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化学界和IUPAC的联系也是越来越紧密,两者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使化学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果!
关键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IUPAC)中国化学共同发展
一、IUPAC的简介
(一)IUPAC的成立与发展
IUPAC 成立于1919 年,它是由世界各国化学会或科学院为会员单位组成的一
个非赢利性质的学术机构。现在有会员国43个。还有一些观察员国家(并非IUPAC 正式成员组织,不交纳会费,也没有选举权,如罗马尼亚化学会、保加利亚化学会、巴基斯坦化学会等16 个国家的化学会)。另有31 个附属机构和大约250 个企业会员。世界著名的杜邦公司、3M 公司、契巴-加基公司、以及中国的上海石化都是它的企业会员。
IUPAC是顺应国际社会对于化学方面日益强烈的标准需求而诞生的。由于19 世
纪后期全球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化学物质的原子量、测定方法、化合物命名及符号等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早在1860 年Kekule 就倡议组织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讨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这些会议的结果就是1892 年的日内瓦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进入20 世纪后,化学家的国际合作更多了。在1911 年, IUPAC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合会(IACS)在巴黎开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元素和有机物的命名、原子量标准、物理常数标准、编辑出版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关于出版格式的标准、关于防止同一文章重复发表的办法。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 1919年于罗马正式成立了IUPAC。
百年来, IUPAC 把全世界化学工作者团结在一起,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也赢得
了声誉,大家熟悉的IUPAC 命名法、IUPAC 原子量国际标准都是在化学界具有立法性质的规定。IUPAC是隶属国际科联(ICSU)的一个专业国际性学会(另外还有IUPAP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学联合会;IUPAB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学联合会等等),它团结、组织了全球化学家,是在各国际专业学会中组织较为完善,活动较好的一个。IUPAC 还向其他国际组织如WHO(世界卫生组织),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ISO(国际标准组织)等提供有关化学方面的建议和标准。
(二)IUPAC的组织介绍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国际纯粹
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又译 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化学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也是各国化学会的一个联合组织。以公认的化学命名权威著称。命名及符号分支委员会每年都会修改IUPAC命名法,以力求提供化合物命名的准确规则。IUPAC 也是国际科学理事会的会员之一。
IUPAC是非政府、非营利、代表各国化学工作者组织的联合会,其宗旨是促进
会员国(Member Countries)化学家之间的持续合作;研究和推荐对纯粹和应用化学的国际重要课题所需的规范、标准或法规汇编;与其他涉及化学本性有关课题的国际组织合作;对促进纯粹和应用化学全部有关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实现上述宗旨中尊重非政治歧视原则,维护各国化学工作者参加国际学术
活动的权力,不得因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而遭受歧视
联合会由理事长领导,下设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并由秘书
长和司库组织秘书处。理事会领导七个专业委员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化学委员会。
其领导机构为理事会,由理事长、秘书长、司库、前任理事长、各专业委员会
主席和不少于十名的当选理事组成。理事长任期两年,任满后由副理事长升任,副理事长由选举。
其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Council),由各会员国化学组织各派 1~6名代
表组成,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讨论和通过各专业委员会(Division Committee)提出的报告和推荐的命名法、标准、术语、符号、原子量、计量单位、分析方法等,并改选领导成员。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Bureau)主持工作。在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Executive Committee)处理日常工作。理事会下设各专业委员会,领导和协调所属各工作委员会(Commission)和工作组的工作。
二、中国化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学在明末清初由欧洲传入,而明显的发展则开始于20世纪20
年代,特别是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以后。中国现代化学的迅速发展则是建国以后的事。
1949年 零散的化学学科逐步整合,化学学科体系得以重建。新成立的中国科
学院的21个研究所中,有物理化学研究所(上海)和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至1956年科学院化学类研究所已有4个,分别是有机所、大化所、应化所和化学所。当时高等院校也有一支研究力量,在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学报》上1954~1957年共发表论文215篇,其中高等院校的成果就有104篇。
1956年,国务院着手编制中国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对我国化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科学院又分别在广州、成都、兰州、新疆、青海、北京、上海、山西、福建等地新建了9个新的化学类研究所。重视基础研究与完成国家急需的重大应用任务相结合,是这一时期我国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12年规划提出了要加强高分子学科的建设,为满足高新尖端技术的需要而进行特种高分子的研究工作被提上了日程。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高分子科学系(下设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两个专业),对推动我国高分子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6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分子物理研究室,同时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合成橡胶结构表征、黏弹性和加工为目标开展研究,为我国高分子工业的初创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此时期高分子科研工作者不仅合成了国外已有的品种,也合成了一些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品种。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到1975年基础理论研究几乎全部停止,研究人员流散各地,全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完全瘫痪。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化学工作者在坚持研究,利用有限的条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卢嘉锡、蔡启瑞一直在做生物固氮模型;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的工作在国际生物有机化学界产生了影响。聚丙烯纤维、封装材料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较有影响的成果。而70年代初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以及与之配套的顺丁橡胶生产工艺,是我国独立自主进行化工过程开发应用的一个典范,对我国的化工生产和材料合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成为“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标志,但是,国内的科学研究已封闭了10年之久,对国际化学发展状况所知甚少,研究方法仍是在沿袭以前的传统,进展缓慢,各分支学科均陆续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1983年国家编制了《1986年至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其中的五项任务之一是抓好一批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化学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有了新的部署,如开展了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络合物化学、静态与动态结构化学、分子反应动力学、表面化学(特别是固体表面化学)、光化学
(包括非线性激光化学)、与发展各种新材料有关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以及无机固体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以填补过去的空白。
2006年 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为化学的可持续发展描绘出更广阔的发展蓝图。如今 我国的化学科学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伴随着研究队伍的更替与调整,化学开始在新的起点上迎接生命科学、高新技术和国家发展所提出的种种挑战,并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主动发展适合国家需求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潜在产业。
目前,我国高校共有250多个化学院系,有各类化学研究机构近千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部门开放实验室23个以及省市实验室16个,共计58个。这些实验室大都配备有先进的科学仪器装备。我国出版的中英文专业化学期刊已超过30种。
我国的化学与国际相比既有领先,又有差距;其贡献既显著又不全尽人意。一方面,我国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自主工业的建立,包括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我国化学研究水平与国际的差距、与国家需求的差距,制约了国家许多方面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化学自身发展时间不足的限制,有研究机制上的缺陷,有资金和政策指导上的不足,还有许多认识上的问题。
经过几代化学家的不懈努力,化学基础研究和以化学 为依托的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化学科学成为国际化学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成果,而且为国民经 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IUPAC与中国化学发展的联系
中国化学会一贯重视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国际组织和各国兄弟学会的联系。自1979年以来正式参加的国际组织有5个: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FAC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国际热分析联合会(ICTA)、太平洋地区高分子联合会(PPF)。此外,中国化学会还是国际催化会议(ICC)的理事会成员。其中尤以IUPAC最为重要。近20余年来,有68位中国化学家代表中国化学界先后在世界化学界最大的国际组织IUPAC中任各级职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召开的较重要的国际会议有:第三十四届IUPAC学术会议、第十九届IUPAC金属有机化学会议、IUPAC 2002世界高分子大会、IUPAC第17届世界化学教育大会等。另外,第40届世界化学大会(IUPAC Congress)及第43届世界化学会员大会(IUPAC General Assembly)于2005年在北京召开。这些活动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我国化学工作者交流的需要,为我国化学家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化学会将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完善不同分支、不同领域和交叉学科的交流活动。根据会员知识层次、工作需求组织相应活动。努力提高学术刊物质量,力争创办出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期刊,适应化学工作者的需要,真正反映出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与现状。
中国化学会将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与国际组织尤其是IUPAC的联系,进一步组织系列性国际会议,满足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迫切需要,为广大化学工作者创造交流的条件,扩大我国化学界的声望与影响,使自己的活动能力与成效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二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发展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发展 2017工作报告
孙登明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一年来,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院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在,我代表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作学院发展述职报告。请予评议。
一、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保持廉洁
学院行政在学院党委带领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九大精神,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核心意识,加大党支部在学院发展中的先锋队作用,以党建促发展,提升师生员工的“精、气、神”,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教职员工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学院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学院建立和完善了监督约束机制,严格按国家政策、学校制度办事,让广大师生员工放心,让组织放心,保持了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本领导班子成员和学院师生未发生一起违纪违规现象。
二、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的发展专业是基础,学科是龙头,学院以博士立项建设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硕士生培养和博士点建设的力度,强
—1— 化教师的科研意识,针对学院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了学科带头人、教授和博士专项研讨会,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学院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强化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标志性成果的奖励,形成了良好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氛围,2017年也取得了一些高质量的成果:化学学科获批国内一流学科 B 类奖补项目,获批“合成化学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学科首次进入 ESI 全球前 1%,论文总被引频次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 23 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学科获C,是全校进入前70%的三个学科中最高等次(其它2个学科为C-),发表论文97篇,其中SCI学术论文86篇(一区论文23篇,二区论文25篇),发明专利5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中国高校第92位,11篇论文中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贡献了9篇 为学校进入2017自然指数中国大学百强榜作出了贡献。学院不断加大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承办了全国有机合成学术会议,邀请了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机所唐勇教授、丁奎岭教授、科大谢毅教授、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福州大学王绪绪来我院讲学,并指导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2017年,学院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厅各类项目资助11项。2017届20位研究生顺利毕业,6人考取博士研究生,考博率为30%,在校期间发表论文51篇,人均2.5篇。招收2017级研究生30人。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灵魂,学院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实际的模式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17年引进博士4人,1名硕士充实到辅导员队伍,1名本科生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晋升教授4人,其中
—2— 破格晋升教授1人,晋升副教授1人。
四、教学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学院对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行了充分调研,注重发挥教师、学生、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作用,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导,充分发挥专家和导师的作用,完成了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各系利用平时的学生测评、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院系检查反馈的信息,组织各教学组总结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组织了双导师培养机制,加大课程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等形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128人,考研率为27.53%,一次性就业率89.34%。
五、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
在招生人数增加,而实验室严重缺乏的条件下,学院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许多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开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申请省厅及学校各类经费用于实验条件改善,将一流学科奖补资金和其它专项资金用于添置了教学、科研设备,对逸夫实验楼进行了改造,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与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安庆华高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政、校、企三方合作协议,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渠道。
六、其他行政工作
配合淮北市、学校组织好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的安全、消防检查工作,尤其是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并及时按要求落实整改。积极支持院工会工作,调整选举了新的工会班子,协助工会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运动会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提高了教职工的团队精神和身体素质。
—3— 老师们,2017年我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上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代表学院行政班子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省级以上获奖仍是空白,国家级项目、高质量的成果虽然每年增加,但标志性成果数量少,学科带头人明显不足,学科发展不均衡,团队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博士立项建设;部分老教授科研劲头明显下降,部分博士安于现状,学院整体科研经费偏少,横向课题明显不足,影响了学院的发展,材化专业、化工专业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明显不足,影响了学生培养质量等,部分教职工奉献精神不够,工作不深入,浮于表面。所以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为了完成博士立项建设单位的目标,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科研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进取,我相信,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再创佳绩。
感谢大家对我和我们班子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学院领导班子及教职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由于我的水平和经历有限,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影响了大家的工作和心情,影响了学院的发展,希望大家谅解,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指出我的不足和错误,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大家和学院工作的影响,我将尽我全力和学院班子成员共同合作,与大家一道,同心协力,为学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2018.3.16
—4—
第三篇:中国—东盟保险业发展比较与借鉴
中国—东盟保险业之发展比较与经验借鉴
The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 China-ASEAN
Comparison and Experience Learning
唐金成梁悦
(广西大学商学院,南宁 530004;广东海洋大学,湛江524037)
Tang JinchengLiang Yue
(Business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Naning, 530004;)
摘要:由于拥有相似发展背景,东盟诸国保险业发展和开放的经验恰如他山之石,可作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前车之鉴。将我国保险业之发展现状及遇到的一些问题,与东盟诸国中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五国保险业之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学习其经验教训,可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险发展;东盟;经验;借鉴
Abstract: As with similar background, ASEAN countries’ experience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could be a warning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especially
Singapore, Malaysia, Thailand, Indonesia, Philippin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oblems of insurance industry, we can sum up and learning thei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ASEAN;experience learning
随着2007年7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又向前迈了一大步,经济贸易交往和金融交流合作将越来越频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盟十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同我国一样处于逐步开放、发展与完善阶段,而且地理位置、人文渊源、保险市场、竞争环境等与我国有一定的可比性,极具参考借鉴意义。选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五国作为比较对象,以其保险业发展和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镜,可以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少走弯路,减少改革成本。
一、东盟五国保险业发展历程
(一)新加坡
早在1819年,英国保险公司就开始在新加坡开办代理行或分公司。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实行对外开放保险市场的政策,促进了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20世纪80~90年代的新加坡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发展最为迅速的是人寿保险,年增长率超过20%,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业务,取得了丰硕成果。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保险业深受影响,一度状态低迷,直到2001年才开始走出低谷,保费收入再次高速增长。
自2000年全面开放保险市场以来,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最开放的保险市场,外国资本对保险公司的控股份额没有限制。截至2005年底境内共有150余家保险公司,在所有直接非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中,外国保险公司已超过一半。2006年,新加坡总保费收入达到107.76亿美元,较上年取得了2.4%的小幅增长;保险密度为1957.7美元,接近欧洲平均水平;保险深度为6.5%,略低于欧洲平均水平。2007年新加坡保险业管理资产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根据2008年最新公布的“环球金融中心指数”报
告显示,在保险业界人士评价中,新加坡一举跃居世界第五位。
(二)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保险业始于1860 年,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虎”之一,得益于迅速增长的经济,是东盟中保险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市场主体和保险渗透率。然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马来西亚保险业经历了跌宕,业务量下降,之后经历数年的休养生息,才渐渐得以复苏。
马来西亚保险市场份额一度较为分散,保险公司数量较多、规模较小,20世纪70年代曾达到150余家。不过为了适应日益自由化的市场和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政府的敦促下,马来西亚的保险公司于2005年前后经过大规模合并重组,目前国内市场由约15家大型保险公司和数十家中型公司占据。这些保险公司分属两大集团:一个是大的保险公司组成的联合会,另一个则是银行控制的保险公司。而且马来西亚还准备在2010年之前进一步开放保险业,引进新的外国竞争者,包括允许国际知名保险公司入股当地保险公司,或与当地公司结盟。保险市场的重新洗牌加强了马来西亚保险业的竞争实力,2006年马来西亚保费总额达到75.37亿美元,有4.6%的小幅增长;保险密度为292.2美元,超出东盟平均水平数倍,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保险深度也达到4.9%,超过东盟平均水平。
(三)泰国
泰国保险历史不长。20世纪30年代,外国保险公司开始进入泰国,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的发展,泰国民族保险业才开始发展起来。泰国政府对民族保险业大力扶植,自1993年开放保险市场以来,泰国保险业已形成一定经济规模,民族保险业由弱变强,逐渐成为泰国保险市场的主导力量。1998 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了欣欣向荣的泰国保险业,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直至深化改革,力除陈弊之后,泰国保险业才恢复生机,2001年重新恢复盈利,实现保费收入的稳步增长。
截至2007年,泰国境内共有近100家保险公司活跃在全国各地,寿险公司25家,非寿险公司74家,外资比例达到49%,全国范围内本国与外资保险公司共设有1700多家分支机构,通过15万名寿险代理人和4000多名非寿险经纪人开展业务。2006年,泰国保费总额为71.28亿美元,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了5.2%;保险密度为110.1美元,保险深度为3.5%,均高于东盟及新兴亚洲市场的平均水平。
(四)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第一家保险公司成立于1850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给印尼的保险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经济衰退影响了客户交纳保费和续保的能力,导致保费连续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汇率的下降,使得保险业务成本大大上升。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许多保险公司入不敷出,处境困难,当时印尼保险市场上许多公司不约而同的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以增强自身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印尼的保险业才渐有起色。
2006年,印度尼西亚保费总额为48.49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3.4%;保险密度为21.5美元,仍远低于东盟及亚洲平均水平;保险深度为1.3%,还不到东盟平均水平的一半。2007年印尼银行信息杂志的最新调查表明,印度尼西亚目前有130多家保险公司,寿险公司23家,财产险公司87家,根据各公司2005~2006的财务报告分析,其中42家约占总量30%的保险公司业绩极佳。
(五)菲律宾
1829年,伦敦劳合社在马尼拉设立代表处,拉开了菲律宾保险业发展的序幕。菲律宾政府对保险市场的开放持肯定立场,自1997 年对外开放保险市场后,大批外资保险公司的涌入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促进了菲律宾保险市场优胜劣汰、良性发展。
菲律宾保险业在东盟诸国中相对欠发达,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律宾保险业影响也较小,使保险业在逐步改革中得到稳步发展。菲律宾保险市场集中度比较高,2005年菲律宾约有保险公司130多家,占主导地位的保险公司有半数以上是外资保险公司。2006年,菲律宾保费总额为17.51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率达到15.3%;保险密度为20.7美元,仅为东盟平均水平的一半;保险深度为1.5%,也仅为新兴亚洲市场平均水平的一半。
(六)综述
同东亚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东盟十国的保险市场规模偏小,2006年其保费收入总额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89%,占亚洲市场份额的4.14%。东盟地区的寿险业务比非寿险业务增长更快,充分体现了亚洲国家的特色。同我国相似,东盟诸国的保险业发展历史都不长,最早不超过200年,民族保险业发展更是落后于西方诸国,大部分国家都还处于逐步开放、发展和完善本国保险市场阶段。少数国家由于保险市场培育较好、对外开放较早,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已基本接近西方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也有部分国家由于保险业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为我国与11000
东盟在保险市场发展境况、经济发展程10000
9000度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共通之处较8000多,所以东盟各国保险业发展与开放方7000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具有较高的借鉴6000意义。5000本文选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4000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五国的保险3000业近十年来总保费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2000示。可以看出,这五国的保险市场在金1000
融危机席卷亚洲之前,发展态势良好,0
******0420052006保费收入丰厚。《Sigma》资料表明,在1990至1997年间,这些国家的非寿险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寿险市场业务量的实际增长率约为图1东盟五国近十年总保费变化情况(百万美元)13%。1998亚洲金融风暴给予东盟保险
市场沉重打击,如图所示,这些保险市场不约而同出现保费收入的大幅度下滑。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也暴露出这些国家的保险业由于之前发展势头过快,隐藏在财务、经营、市场结构、监管等诸多环节的问题。金融风暴之后,东盟各国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地进行金融改革,针对保险市场之弊端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令原来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步得到控制和解决。在经历了几年休养生息之后,这些国家的保险业在危机后风彩依旧,从2001年开始保费收入一路上扬,纷纷步入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东盟五国保险业发展之经验
(一)东盟五国保险业发展的背景
东盟诸国作为西方国家曾经的殖民地,其保险业发展的星星之火是由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因此,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五国的保险业在发展初期,都曾一度被英、美等国的保险公司完全影响和掌控。二战后,各国保险市场基本回到本国政府的控制之下,随着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各国政府大力扶植和发展本国的民族保险业,现在这五国市场前五名的保险公司通常都是当地控股背景的民族保险公司。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为了更好促进与培育本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东盟各国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压力下,自1996年以来开始逐步推行保险市场的自由化政策,逐渐开放国内保险市场,在监管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同西方国家接轨,鼓励外国投资者进入,加强保险业市场化和竞争水平。
东盟保险市场经历的最严峻的考验即是1998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由于经济情况的恶化,不仅导致了保费收入骤降,而且因为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保险赔付率不断攀升,使得保险公司财务状况严重恶化,许多中小型公司纷纷倒闭,东南亚保险市场一片凄风苦雨。同时在危机中暴露出的保险市场条块分割严重、保险企业规模过小、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令东盟各国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纷纷在危机过后重整旗鼓、雷厉风行地着手对保险业的进行了改革。
(二)东盟五国保险业发展的经验
1、鼓励保险企业通过合并做大做强
金融危机之后,面对萎缩萧条的经济形势、风雨飘摇的财务状况、虎视眈眈的外国竞争者,东盟
诸国有意识地加快了保险行业合并的步伐。尤其是市场较为分散、中小型保险公司占据较多市场份额的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积极推动和鼓励保险企业之间合并重组,扩大经营规模,以便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马来西亚政府则敦促本国保险公司组成了10-15个集团,通过增强资本实力,提高经济效益与偿付能力,为外国保险公司的必然打入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对市场资源的整合加剧了保险市场的两极分化和集中程度,一方面迫使未经合并的小型保险公司进入特殊专业市场,走专精路线;另一方面令合并后的大型保险公司受益于规模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中多一分胜算。
2、规范完善保险市场机制,稳定保险经营秩序
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保险市场体系的漏洞与缺陷,东盟各国纷纷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来梳理和完善保险市场结构。譬如泰国适时制定了破产法和抵押品赎回权法等退出保险市场的程序,这有助于让没有生存能力的公司退出市场,利于完善保险市场法制结构、稳定保险经营秩序。
3、转移保险监管重点,重视偿付能力监管
东盟诸国从经济危机中认识到,与监管固定费率和条款相比,对适度的清偿能力和资本金最低标准的监管,对保险行业来说才更加重要。各国不谋而合,纷纷将保险监管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偿付能力监管上,通过优化监管手段,减少管制,使保险监管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险公司承保业绩的不稳定性和利润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促使保险公司加速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进程。
4、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力度,加快保险市场国际化步伐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各国为了吸引调整本国保险企业资本结构所急需的外资,不断深化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对外国保险公司的开放。通过取消或放宽对外资参股保险公司的限制条件,逐步放宽外资保险人的准入条件,加快了保险市场的国际化的步伐。国际化不但为东盟诸国保险市场带来新的资本和承保技术,增加了竞争砝码,促进了保险产品的创新和承保技术的转移;也鼓励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积极寻求海外商机,以利用其在海外的网络分散风险。
5、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提高保险覆盖面
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东盟诸国的保险公司开始尝试采用更具成本效益和创新性的营销展业方式,提高保险覆盖面,努力降低对传统代理网络的依赖性。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为了抓牢交叉销售的机遇,谋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建立起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促进了金融一体化服务的发展。由于因特网的普及,保险电子商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为补充工具做广告和进行产品营销,以此加强现有的销售渠道。
三、东盟五国经验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借鉴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近十一年来,我国保费收入及80000.50
其增长比率情况如图-2所示。由此0.406000可以看出,我国的总保费收入自0.301997年至今一直保持每年两位数40000.20的增长率,即使是在亚洲金融风暴20000.10期间也仅仅是增速有所放缓而已,00.00是名副其实的最具潜力的新型保险
******04200520062007市场之一。2007年我国保险业实现
保费收入7035.8亿元,约为1997
年末的6.5倍,年平均增幅高达图-2近十一年全国保费收入及增长率情况(亿元人民币)20.5%,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
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达到2971.7亿元,初步测算,全行业利润总额可达672.7亿元。目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保险密度约为521.2元,超过亚洲平均水平;保险深度为2.85%,尚低于亚
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由此看出,我国保险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应当积极学习和借鉴东盟诸国保险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潜力,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
(二)鼓励并购重组,提高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借鉴东盟诸国对保险市场整合的经验,为民族保险企业在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谋得立足之地打好基础。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国内保险公司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选择一些潜力较大的大型保险公司予以重点扶植,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资金条件和外部环境,努力提高其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它们之间的合并重组,扩大其规模,发挥其在壮大民族保险业以及与外国保险业相抗衡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一大批中小型的专业化保险公司,如专业化的农业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汽车保险公司、责任与信用保险公司等,实施精兵策略。这既增强了民族保险业的生存竞争能力,又能提高国内承保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也促成了保险市场上主体的多元化。
(三)积极改进监管方式,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吸取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教训,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监管方法,创新监管技术,提高监管水平,为我国保险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偿付能力监管能够及时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但是对技术和专业人才要求较高。我国目前对此监管手段应用经验还不足,基本是照搬国外经验,还需要长期磨合与改进,才能建立起切实符合我国国情与保险业现状的监管体系。另外,保险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也对保险市场有序运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国内保险行业自律尚处于幼稚阶段,需要各家保险公司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使保险行业自律机制日臻成熟和完善。
(四)努力加大科技投入,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保险业电子化和信息化早已提上议事日程,许多保险公司都已建立起业务、财务及客户服务的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系统,进而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保险业今后在科技投入方面的重点如下:一是如何创新以电子化为手段的服务方式,优化保险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二是如何通过利用电脑程序优化风险管理技术,发明创造新的应用软件系统,并以此获得专利,抢先占领未来市场的制高点。这就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既谙熟保险理论与实践,又精通电脑编程和网络技术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五)重视教育培训,加快培养复合性高层次人才
人才是保险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因为保险业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各种保险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性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我国保险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因此,需要真正重视教育培训,加速培养各种综合型、高素质的保险专业人才。这一点要注意学习东盟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国外复合性高层次保险人才的引进工作。另外,还应加强同各大高校的联系,加快各类保险复合人才的培养,积极储备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对保险公司现有员工的系统培训计划,通过内部培训或招聘来吸引更多的复合性人才加入保险业。
主要参考文献:
[1]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1997~2007
[2]钟水浩.泰国保险市场扫描[N].中国保险报,2003-09-25(4)
[3]李祝用.马来西亚保险市场及市场准入立法概况[J].保险研究,2003,(10):63-6
4[4]尤政.菲律宾保险市场开放的实践[N].国际金融报,2004-05-26(4)
[5]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 http://;ta16888@163.com;
祝编辑老师: 工作快乐、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第四篇:“三个自信”与中国发展
“三个自信”,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提出的。要理解“三个自信”,也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应该把它与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一起思考,也就是对中国的理解。
一、中国发展的历史特征
总书记在谈到中国发展道路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三个独特构成了一部中国历史,尤其是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条件。
1.独特的文化传统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我们今天所讲的道路、理论、制度之间有什么关联? 首先,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中,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得以延续。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对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既是中国值得自豪的方面,同时也是沉重的历史包袱之一。第二,在3000年之前,中国古代就建立起了一整套礼制传统,后又演变成了儒家文化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德治习惯,这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之一。第三,从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算起,其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帝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之后,汉武帝将大一统帝制予以了全面的完善,形成了整个治理体系,这个体系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时才宣告结束。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纵向人伦结构的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结构是一种纵向人伦结构,这个结构的根源是中国得以长期保持的以血缘、姓氏为主的宗法制,而宗法制则来源于周公时期所形成的封邦建国。由于有了纵向人伦结构,也就有了如父母、儿女这样的一种家庭结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是什么?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对父母之孝,“弟”是兄弟姐妹之爱。在中国,由血缘宗法制所形成的家庭伦理观念演化到社会上就成了两个重要的文化概念:一个是忠,一个是义。“忠”是指对皇帝、对长者的态度;“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也就是所谓的江湖义气。这些构成了中国纵向人伦结构的来源。
因此,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一种纵向的服从性传统,这是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所构成的,中国近现代社会要改变的正是这一种纵向人伦结构。纵向人伦结构的核心是经济发展,而其经济基础是家庭农耕经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农经济。家庭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中的经验传承、劳动力使用都是由父母安排和决定的,这就构成了家庭纵向人伦结构的文化特征——孝悌忠义。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当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转变文化最重要的动力就在于把纵向人伦结构转向平等型的人伦结构。市场经济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步骤之一,其核心是平等原则、交换原则,这些原则把曾经的纵向人伦结构彻底地颠覆了。在历史的转换过程当中,道路、理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是遵循着中国的传统条件逐步演变的,这一点在理解“三个自信”时不能忽略。
2.独特的历史命运
中国的“三个自信”直接延续于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中国近代的历史源自于1840年英国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从那之后的170年里,中国一直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这种探索是围绕着西方的现代化标准而展开的,而这种探索的结果是中国以割地赔款为代价后,才意识到中华民族崛起的必要性。
据估算,古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的时间在1500年以上;近代以来,中国由一个富裕国家一下子滑落为贫穷国家。184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依然是世界的三分之一;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滑落到只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五到六,这期间也就短短的五、六十年时间。因此,独特的历史命运承载着中国近代历史悲壮的回忆。在这段历史中,我国签订了900多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期间的赔款、割地在世界上是十分罕见的。
今天中国的再次崛起,千万不能忘了这一段历史;现代中国的“三个自信”也是源自于对这段历史的回望。如今,世界都在议论着“中国威胁论”,中国是如何从近代历史的“灭亡论”转变到了现代的“威胁论”,这个跨越是理解“三个自信”的重要历史基础。
3.独特的基本国情
中国有其独特的基本国情。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中国13亿人口中几乎9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300万平方公里上,也就是居住于北起黑龙江的黑河、南至云南腾冲的两点之间形成的这条东部连线,经济地理学上称之为胡焕庸
线。中国GDP的95%以上也是在这3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产生的。因此,中国虽然拥有广袤的土地,但因为地理资源分布上的不均衡,导致中国被开发的土地只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到了“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其中,第二个矛盾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如今,中国的经济列入了世界前茅,但中国所面临问题的繁杂性和严峻性仍然存在。
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哪里?中国的GDP总量显示出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人均GDP显示中国是一个中等高收入国家,尚未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来分析测算,中国的世界排名在90名上下,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因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现象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之前两个“没有变”,也就必然导致第三个“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在认识“三个自信”的时候,也必须清楚、全面地认识到这个基本国情。
二、中国发展中的文明跨越
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从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型。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国家,因此它的转型就显得尤为艰难。这个艰难一方面是出于历史包袱,另一方面是在西方的侵略下倒逼出来的。因此,在思考中国文明跨越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冲突
现代化指的是现代工业化的进程。这个工业化在西方源自于工业革命,在中国源自于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探索,但真正的起步和全面发展是在新中国诞生之后。1949年之后,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工业化进程;而它的大发展时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然而,工业化的发展与人们对现代性的认识会有一定冲突。现代性是人们对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理想认识。在西方,现代性源自于启蒙运动,源自于西方人对自身未来的理性认识,也就是憧憬的理性王国。在中国,现代性是对未来生活发
展的一种憧憬,这种憧憬在历史进程中是分阶段实现的。在工业化发展的早中期,一个地区会因为社会转型而付出一定代价,这种代价相比较人们对未来的憧憬来说,往往是有很大差距的,这就导致了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化不仅跟不上现代性,两者之间还很容易产生矛盾。
因此,如何把握对工业化成果的认识和对理想化未来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均衡与辩证关系,是我们今天理解中国道路的重要环节,也是世界文明和中国文明模式转换的重要依据。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早期一样,其运用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一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种增长方式难免会带来工业性的环境污染。所以,现代中国生态问题的突出和早期工业文明所应用的手段是有直接联系的。同时,工业文明的突飞猛进给制度造成了一种失衡。经济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而社会文化和制度是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模式下的一个部分,这种失衡就导致了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一种失落感。如人们的收入、生存环境、观念等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就是文明发展的一个成果。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我们意识到发展与生态、发展与人的生存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处理。同时,现代化的发展与我们的理想和生存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更加理性、科学地通过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群体阶层之间分配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冲突是中国发展中文明跨越的一个必经阶段,我们必须以自觉的理性分析来把握。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历史进程的结果,是改革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因此要靠新的改革、新的发展去解决,这就是“三个自信”重要的客观依据和客观认识。
2.中国发展面临的“元问题”
“元问题”就是问题背后的问题,即社会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总书记提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什么问题倒逼出了中国新一轮的改革?今天中国的改革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元问题”的思考,“三个自信”确立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培育起问题意识。知道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认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科学的、完整的“三个自信”的确立。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很多,如生态问题、经济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制度安排需要合理化,以及人们的精神和观念需要进一步突破,以转向更好的现代化前景。树立“三个自信”必须在思想方法上、在看问题的角度上有一个转变,这就要求培育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今天的中国问题之复杂、之尖锐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一个阶段,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身就是改革的结果。我们要用新的改革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要有一个认识问题的过程,认识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对“元问题”的把握。
在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曾有两次重要的讨论。第一次讨论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场讨论的主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核心在于突破教条主义,走出“两个凡是”的桎梏,其讨论所针对的是当时中国的“元问题”在哪里,也就是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真正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次对“元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使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第二次讨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讨论的主题是改革中的“姓资姓社”问题,即中国的改革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之后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对这个讨论进行了回答,其背后的“元问题”就是“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这场讨论之后,中国的改革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随后中国的经济开始大踏步前进。
今天,中国面临着新一轮的讨论,即改革应该走向哪里?中国的道路究竟在何方?这次讨论是被中国如今面临的诸多问题倒逼出来的,而其背后的“元问题”就是怎样治理中国,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中国的问题才能解决。治理中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构、完善与发展密切相关,和整个中国治理体系的建构联系在一起。我们党所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是在探索中产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有信心坚持这条道路,去解决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3.社会转型中的文明模式转换
中国的改革是文明模式的转换,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中国文明模式转换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在经济上要重新激发活力。2008年后,中国的经济就开始逐步下滑,预示着我们要重新调整经济结构,让中国经济重新起飞。2007年,中国的GDP增速高达14.2%;而今天中国的GDP增速在7.5%上下徘徊。那如何让中国的经济再次充满活力呢?这就需要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全面指的是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全面调整,这两对基本矛盾分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的改革都致力于第一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今天,中国的改革跨越到了两对基本矛盾需要同时解决的时代,也就是既要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又要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调整是这次改革的重点,这就是对“元问题”的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上层建筑问题,而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经济和社会活力的释放。
中国今天的改革是文明模式的转换,即从经济层面的改革走向了制度层面的改革,又从制度层面的改革提出了精神文明层面的改革,经济、制度、精神文明这三者都需要走向现代化。全面的现代化绝不是单一的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需要制度现代化的支持与引导,制度现代化需要精神文明、意识形态理论的支撑,这就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文明跨越,构成了中国的整体结构、整体前景和整体希望。
因此,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者之间有着历史逻辑关系,它们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中逐步发展、逐步培育起来的。“自信”源自于我们的“内心”,“内心”又源自于我们的“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支点在于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来自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切体会。
第五篇:浅谈中国发展与家乡建设
从家乡发展看中国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也不断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现就从我的家乡近几十年的发展角度来谈谈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展望。
我家住在河北邢台的一个普通农村,经历了与大多数农村相同的发展历程,但又有其特殊性,现就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所能感受到的变化。
由于毗邻国道,可能较其他交通不太方便的村庄有更加便利的发展条件。隔着国道的一个村庄,由于其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已经发展得与一个乡镇无异。由于仅隔一条国道,也不同程度促进了我们村的发展。毋庸置疑,自打从记事以来,村里的经济发展的很快,听家人提起,大概1998年起家里有了彩色电视,然后电话、空调、冰箱、电脑那些小时候认为高不可攀、“高大上”的商品已经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甚至私人轿车也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村里也都通了柏油马路,超市、理发店、饭馆也都陆续出现,基本上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了。当然,从小孩们的零花钱上,从当年我们的1角2角到现在基本上三五块也可以看出近些年的生活变化,尽管在购买力上不同,但这并不能磨灭这个事实。家常便饭听父辈谈起,在他们那个年代,一群小孩挤在一起在生产队上看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播的为数不多的电视,一把瓜子就可以高兴的嗑一下午,逢年过节自己做豆腐、粉条。以及更老一辈谈起那个年代男人挣公分养家,女人在家织布照顾一大堆孩子,种种这些,无不烙上了农村发展的轨迹。现在再也没有织布机,再也不用亲自做豆腐,商品到处可以买到。生产分工不断细化,商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催生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商品经济更加发达,人们有了更多时间而不仅仅是用在操劳家务上,从而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资源。
教育问题一直是新一代中国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农村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自从高考恢复、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教育一直摆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小学还是遍地开花,从升入初中同学间的谈论即可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可就几年的时间,大家的母校就那么几个,相互之间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孩子们被更早的送出去,更早的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外地上学。村里的小学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有的也是苟延残喘,取而代之的是中心小学。同样,中学也开始出现整合。也许这是大势所趋,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但是新的问题由出现了:整合后教育资源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资源平均分配,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甚至衍生了学区房经济,在村里考生家长嘴里可以随时听到星星点点关于考学、升学率、户口的字眼。此外,中国教育方式也一直饱受诟病。压力大,家长期望高一直困扰着学生。村里得近视的学生趋于年轻化、低龄化,从随处可见的假期补习班也可略见一斑。虽然教育部明令规定不准办补习班,但收效甚微,最起码在农村是。其实改变学生培养方案,改变培养模式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在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部勇于突破枷锁,改变陈规旧制,已经出条了一系列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也必将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谈到农村,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茶余饭后也有了自己的“业余活动”。农业问题和土地问题其实是一直萦绕在农民心头的一件大事。废除土地税、给予农业补贴对农民来说是件大事,由于土地得到有效的管理,产量也不断上升。但由于近年来进城务工农民不断增多,村里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村里青壮年减少,自家的土地得不到有效管理,有的土地承包给他人,有的索性直接在上面盖起来房子。由于农村监管不严,占领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就是最近听说的搬村事宜,政府已经开始收地,为以后的相关工作打基础。所有的这些就是为了有效利用耕地,根据国土局公布的耕地红线,其实已经越界。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然而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粮食已成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摆脱进口,实现自给自足,有效利用耕地成了最有效的方法,而农村在这方面成了第一人选。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1亿农村人口到城镇户口的转变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不过根据民意调研,有超过一半的人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毕竟这是涉及这么多人的人口生计问题,有诸多利益壁垒需要攻破,必定是场硬仗。
农村在中国的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有学者提出,在未来几十年,农村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农村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同时,农村有着和城市不一样的环境和风土人情,应该区别对待。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各项政策必将惠及全社会,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改革过程中,毕竟遇到各种阻力,应该攻坚克难,矢志不渝;同时,应该尽量听取民众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前进行市场调研,在推进改革的同时最大化确保人民的利益。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全中国的梦,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努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