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情书

时间:2019-05-12 03:1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旧时情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旧时情书》。

第一篇:旧时情书

旧时情书

譬如早些时候之初见,举手知足,一切皆在不言中。

与你之相识,便亦是如此。

眉目流转,风动沉香,是远处轻鸿一瞥也好,是近处嫣然一笑也罢,亦都是为你的恋恋红尘。抬眼与我对视处,有我的躲闪之爱;凝眸望你背影时,有我的叹息之声;也罢,为你,一切皆可改。但,唯独你的婉言拒绝,却是我万般努力也无法变更的事实。

所谓道是春来花去,道是雪来异香。便无奈的告诫自己,对于你只能用心慢慢品尝,以宽容之心对待,才能长久。如此细水长流,远胜黄粱一梦。为了这黄粱,隐忍了斑驳痛苦,吞咽了莫名猜测,一切皆为了你。

也许,爱之付出,全身私心所愿。所谓,买卖公平,我的花朵如何能换得你的爱,亦不用说那了了情书。

情字第一节,本无意索取什么。遇见你也是无意。几番按捺热情抵不住为你倾心。但比之爱情,这倾心只能算是暗恋罢了。这之中的苦楚,唯有自己明了,只为你轻轻一笑后,温暖的一个“乖”字。

倘若对方过的好,应比什么都好吧!于是退后,在退缩,至萎缩成凋零的花瓣,一封情书只为你留下美好的幻想。

旧年过去是新年,于是我,却是无法淡忘与你之岁月。很久,没有你的消息,并非无法,只是不愿,不愿自己想念的美好破碎在你匆忙的挂电话的声音中,更不愿自己的对您的思念,裂在你的语焉不详,吱吱呜呜中……

是的,就如此吧!在空闲时间走进人多的地方,看痴男怨女演绎生活的篇章,让自己为旧年的经历莞尔吧!也为牵挂一个或许从不牵挂自己的人而黯然吧!倘若回忆越来越孤寂,想必会拿出这些旧时情书来翻看下。

因为,你从中获得的乐趣,如海壁珠,连绵起伏。而我之所获,即使轻若芥子,也便是我的事!

只因为——

曾经爱过你,现在也爱,唯独以后,或许是只能惘然了!

原文作者:孙川川

第二篇:旧时理发行业习俗

旧时理发行业习俗

理发学徒期一般为3年。师傅向徒弟收取一定的学徒费,多少没有定规。第一年在师傅家管饭不拿钱,也不接触剃刀、剪子等理发工具,只帮助师傅做家务零活。晚间关门打烊,还须宿夜守店。平日烧洗头热水,夏天抽拉风扇。有时师傅手头忙不过来,还要帮助顾客洗头,递手巾把子。除此就是摇“袋子”。这是理发的基本功夫,也是最苦的事。所谓摇“袋子”,即摇动手腕关节,使之能左右甩动活络灵巧。每天晚饭过后,便开始摇“袋子”。摇“袋子”时人须站直,左手屈臂平举胸前,似乎轻抚顾客头颅,右手如握剃刀刀柄,手腕不停地左右摇摆。每摇一次便听得腕部关节发出“咯扑”的响声。

第二年,师傅觉得徒弟摇“袋子”的功夫差不多了,才允许动剃头刀为顾客剃和尚头,对象多为乡下人或水上船民。这些人不讲究,轻点重点、好点差点无所谓。有时还免收或少收“头钱”,将其作为徒弟练刀的“试验品”。这一年师傅除管饭还给些洗澡之类的零花钱。

第三年,师傅才开始正式让徒弟为顾客理发。生怕有个闪失,砸了牌子,师傅仍时刻监视指导着。直至徒弟开始有“老点”(指名要他理发的回头客)的地步,师傅才放手让他单独做。旧时理发讲究九道工序,即剃头、洗头、刮脸、修眉、修须、扒耳朵、洗眼、拿痧、敲背。刮脸还要3塘(眼、鼻、耳)净,洗头要求轻篦、柔搓、热盥,使顾客舒服满意,称心而去。有时还须为顾客治“落枕”。所以徒弟样样学到、项项精通是需花一番功夫的。

3年学徒期满,徒弟要办谢师酒。师傅则送一套理发工具,让其独立谋生,也可留在师傅店中做“大师傅”。

新开理发店在选择店址时要遵照“左七右八”的规矩。即在你准备设店的地方,左边七家,右边八家要没有理发店,否则是不能开业的。即使用自家的房子开店,左右15家中间有理发店也是不行的。

夹刀包与出刀包。夹刀包是理发业的流动经营方式。他们将剃刀、夹剪、木梳、篦子等理发工具装在一只木盒内,用理发围布包成包袱夹于腋下,走村串户,为固定对象服务,称做“夹刀包”。这部分剃头匠手艺一般不错,但无力自己开店又不愿到别人开的店中做“大师傅”,只好如此谋生。过去体弱病残者在家要理发,就着人到理发店去请师傅上门服务,这叫“出刀包”。“出刀包”还有另外几种情况:一是新生婴儿的“满月头”,要请理发师出刀包为新生儿剃的。二是为死者剃“元宝头”,为孝子理“孝子头”,为丧家直系晚辈理“七数头”。三是为庙中和尚、尼姑剃头,去时先要燃香、拜佛,后才为僧尼剃刮,这是寺庙中的规矩。出刀包所得的头钱与店老板对半分成。

“四面开”。旧时理发行业中对既会理发又会玩乐器的理发师称之为“四面开”,即多面手的意思。昔日理发师傅80﹪的人闲空时候喜欢吹拉弹唱,笙箫管笛成为他们自娱自乐的器具。有时还走上社会为公众服务,比如演唱堂会,京戏票友联谊,为兴灯、菩萨出巡伴奏等,都少不了他们。

第三篇:旧时书信格式及其谦词敬语

资料一·旧时书信结构及常用词语

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旧时书信的书写很有讲究。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几乎无一雷同。

注:“顺颂”“并祝”之类敬语,其后多另起一行接续所祝之语。如:

顺祝

安康!

当然,于现在书信中将其并为一行来写未为不可。

○下面,按不同用意,分类介绍书信常见用语:

启事用语: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这都是比较客气的。用于较庄重和尊敬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

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一〕常用语例句:

祝福语──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语──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惭愧得很。

请求语──倘蒙照拂,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尚乞原谅,至希查照。至祈召收,即请哂纳。请给予批评和指教。务请没法。

访谒语──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

邀约语──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定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

馈赠语──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伸贺忱。附奉某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

接信语──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声用语──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上述仅作参考,如用在恰到好处,就会避免俗套,为书信润色。

〔二〕尊称、谦称、讳称例词: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已父母的尊称。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况,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

泰山、泰水:旧时对岳父、岳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家兄、舍妹:对自已兄妹的雅称。

令郎:旧时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东床:旧时对女婿的雅称。

内室、内人、拙荆:旧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夫婿、郎君:良人: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妇女称巾帼、红袖。

男子称须眉。

老师旧时称:恩师、先生、夫子。

学生旧时称:门生、受业。

学校(或用功读书)旧时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对自已旧时谦称为:愚某、鄙人、晚生。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资料二·旧时书信格式和用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人们相互通信来往,一向注重格式和用语。通信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目前已不太用了。但和一些老先生的来往书信还是十分讲究的。分行是在信中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一到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的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签、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等。现时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也都未尝不可。

当你写好信以后,应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即问近好”“敬颂钧安”“敬祝健康”,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棋”“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仁候明教”“盼中赐教”“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结尾语要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

按书信用语的不同用意,可分以下类别:

开头语

喜接来函,不胜欢慰。顷接手示,甚欣甚慰。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之喜,旷若复面。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顷奉惠函,谨悉一切。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昨得手书,反复读之,拳拳盛意,感莫能言。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棒读惠书,欣慰无量。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不日前曾奉一函,意其已抵左右。顷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札,敬悉种切。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久疏通问,渴望殊深。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情别怀,今犹耿耿。故园念切,梦寐神驰。心路咫尺,瞻言甚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鸿雁传书,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相距尚远,不能聚首。转托文墨,时通消息。别来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近况若何,念念。握别以来,深感寂寞。久疏问候,多多见谅。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胜企望之至。久疏问候,想必一切佳胜?多日末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大示拜读,心折殊深。大作拜读,敬佩之至。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喜接诲教,真解蒙矣。谨蒙诲语,用祛尘惑。顷读惠书,如闻金玉良言。蒙惠书并赐大着,拜服之至。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春雨霏霏,思绪绵绵,近况如何?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怕!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游?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时欲入夏,愿自保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炎暑日蒸,千万珍爱。兹际炎暑,好自为之。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珍摄为盼。入秋顿凉,幸自摄卫。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秋高气爽,希善自为乐。秋雨绵绵,万请自爱。秋风萧萧,至祈摄卫。秋风多厉,为国珍摄。近日天寒,谅已早自卫摄。渐入严寒,伏维自爱。日来寒威愈烈,伏维福恙躬无。严风极冷,请厚自珍爱。近来寒暑不常,恳祈珍重自爱。气候多变,希自珍卫。近来天气变化无常,请多珍重。值此盛夏之际,未知起居如何,请对身体多加珍重。近日天气渐渐寒冷,希望你多加保重。

问病语

大示细读,尊蒜极念。闻君欠安,甚为悬念。闻病甚念,务请安心静养。顷闻您卧病数日,心甚念之。闻您抱恙,不胜悬念。知尊恙复发,甚念甚念。尊恙已有起色,甚以为慰。尊恙愈否?念念。尊蒜大愈否?望珍摄自重。贵体新痊,诸唯珍重。前遇来函,知尊恙已痊可。重病新愈,望多休息。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自述语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合家老小安好如常,请勿念为要。幸寓中均平善,勿念可也。阖寓无恙,请释悬念。惟寓中均平善,可请勿念。我微恙已愈,现顽健仍如往日,免念。偶然微恙,幸近已痊愈,希勿念为幸。日前患病,现已复原。贱体初安,承问极感。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实不敢当。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欣闻„„,匆致上函,诚表贺意。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谨具刀笔书遏,恭贺嘉事吉礼。顷闻喜讯,再祝鸿图大展。

祝新婚忽鸣燕贺

且祝新僖。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勿弃是幸。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谨呈不腆之仪,聊以志喜。得悉你俩有情终成眷属,至为快慰。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喜闻足下燕尔新婚,特申祝贺。顷悉你合卺之喜,谨祝幸福,白头偕老。恭贺你们喜结百年之好。

祝生育

弄璋之喜,可庆可贺。弄瓦之庆,遥以致贺。闻育祥麟,谨此恭贺。弄璋之喜,符君宿愿,谨以为祝。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谨祝母子平安无盖,望代致拳拳。

祝寿

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恭贺延年寿千秋。心祷口祝,皆贺高寿。谨祝寿比南山,健康长寿。喜贸福寿双全,恭祝合家安好,寿星高照。

致谢语

承蒙关注,特此感谢。承蒙关照,不胜感激。请接受我的谢忱。费神之处,不胜感激,来示读悉;十分感谢。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劳神为谢。费神之处,泥首以谢。感荷高情,非言语所能鸣谢。承赐忠言,心感何极。承蒙谆谆忠告,铭感铭感。承蒙见教,获益甚多。承示诚挚之言,佩其感甚。顷得惠函并照片种种,感谢之至。备荷关照,铭五内。承蒙惠赠,忠心感谢。前承馈赠„„,倾感不胜。承蒙存问,不胜感谢;如此厚赠,实深惶涑。日前既荷盛钱,复蒙躬送,感谢无既。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惠书已悉,因为琐务,未即奉答为歉。久未通信,甚以为歉。久稽回答,幸原谅之。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甚以为歉;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音问久疏,实深歉疚。惠书早日收到,因事纷繁,迟至今日奉复,甚歉。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关于„„之事,一时无以奉闻,歉甚。托付之事,未能尽如人意,尚请多多包涵。前言„„,因事繁忘却,歉甚愧甚。杂务缠身,故托付之事延误至今方作复,歉甚。疏失之处,请少垂宽恕之情。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致哀语

惊悉××不幸逝世,不胜哀悼。顷接仆告,不胜伤悼。惊闻××作古,家失柱石,悲痛万分。尊×逝世,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前接×日信,知令×逝去,为之惨然。××逝去,实足哀伤。良友云逝,伤感自多,尚望珍重。闻悉××逝世,大出意外,望节哀释念。接××长逝之耗,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惊承讣告,悲悼不已,专函致唁,并慰哀衷。近闻××逝世,甚哀悼之。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请托语

冒昧干请,惟望幸许。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谨布区区,尚希鉴察,费神相助。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特沥寸函布达,祈勿他言推诿。值此情形,望您能尽力相助。兹有„„,谨祈代为转交,费神感荷。倘蒙照佛,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

承诺语

但有见示,愿效犬马。有何要求,请尽早示知,切勿客气。凡有可效劳之处,自当尽力而为。承嘱各事,皆一一照办,尽请放心。所言之事,当为设法,请释念。托付之事,时刻不敢忘怀。有蒙见托,敢不尽心尽力。为君效力,由衷所愿,岂有二话?

婉辞语

托付之事,因„„,不便应命,祈获谅解。能力所及,仅此而已。无法奉命,尚希鉴谅。因„,故无法遵命,尚乞海涵。所托之事,实非绵力所能及。区区苦衷,尚祈鉴有。盛意心领,然非不为也,实不能耳。前信所言,实爱莫能助,容日后再行设法,请谅。无以为之,实非得已,伏乞谅鉴为幸。我情况不明,亦无主张,请自行酌定为盼。所言之事,问题非小,一时殊难决定。所需之款,本当尽力筹借,唯我亦有困难,无以为助,殊深抱歉。蒙惠赠厚物,感谢之至,然实难拜受,尚祈原谅。

请教语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如何之处,敬候卓裁。风雨同舟,愿闻明教。倘承不吝赐教,幸甚幸甚。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倘有所闻,尚祈见告,恽资改进,不胜盼祷!如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上述种种,尊意以为如何,请告。所言之事,尚希拨冗见示为幸。今冒昧呈上拙作,若蒙赐以修正,不胜感激。拙作幼稚,恳请大加斧正。尊处若有此类资料,希一查见示为感。

商讨语

厚蒙雅爱,沥胆直谏。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良照,不尽缕衷。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吾敬先生,尤重真理,故直陈,希谅。微末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相见以城,请恕不谦。肺俯之语,请恕直言。

赠物语

兹赠薄物,实因受恩非浅,无以言谢。寄上薄物若干,尚望笑纳为幸。略表贺意,请笑纳。微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笑纳。兹奉上„„,聊表祝意,幸祈笑纳。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望勿嫌弃。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邀约语

所言未知妥否,赐复是荷。何日来此,愿得晤谈为幸。祈望一会,共叙友情。敬请光临,若蒙光临寒舍,当不胜荣幸之至。偶得一佳作,愿与君共赏,恳请光临。

接物语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得识墨宝,幸莫如之。蒙关爱之情,弟惟欣然领受。兄割爱远赠,弟受之有所不安。所赠雪中送炭,在下感激涕零。赠物收具,无以言谢,唯临窗遥拜。感君解囊相助,实解我燃眉之急。睹物思人,其情难述于片纸之间。

催促语

虚位以待,恭请临任是荷。立盼速复。请速示知。万望从速赐复为要。有暇希即函复为盼。如蒙速复,不胜感激。奉恳之事,乞速复为荷。余不尽言,唯乞速复为盼、上述之事,唯希从速示复。尊意如何,请即示知。

结束语

纸短情长,不胜依依。恕不赘述,就此搁笔。专此奉复。手此奉复。敬候回谕。匆此先复,余容后凛。临书仓卒,不尽欲言。书不尽意,余言后续。情长纸短,不尽依依。日来事忙,恕不多谈。草率书此,祈恕不恭。特此致候,不胜依依。谨申数字,用展寸诚。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言不尽思,再祈珍重。匆杂书复,见谅。

附言语

××附笔致意。不另。××嘱代笔问候。夫人小女均此请安。顺询合家安好,不一。另请代问邻安,以念旧居之情。

资料三·书信祝颂问安语

同志之间通信,结尾常用“此致敬礼”四字,这样的用语虽简明、朴素,但稍嫌简单。不同界别人士之间的书信,其祝颂问安语应有所区别,可分为以下各类:

1.给尊长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叩金安,(“金”,贵也)、敬请福安(父母)、谨祝荣寿、恭祝健康长寿(亦可视寿)、敬祝安好、敬祝健康、敬请康安、恭请示安、顺叩崇祺(“祺”,系吉祥之意)、虔请崇安、敬请钩安(“钧”,重,古制三十斤为钧)、恭请颐安(“颐”,保养)、恭请福绥、(以下对女长辈)恭叩慈安、恭请懿安、敬请坤安、敬请淑安。

2.给平辈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祝你进步、祝你健康、祝你愉快、祝你成功、祝你安好、祝工作顺利;敬颂大安、顺颂时绥、即颂时祉、此颂近祺、敬候佳祉、即候日祉、顺候起居;顺祝曼福不尽、顺询起居健吉、顺询兴居安吉、此询康健精进、顺贺行止佳胜、此祝晨祺百益、此间鹏程万里、顺祝万事如意;敬候坤棋、并颂妆安(女辈);顺颂侍安、并颂侍福(为兄、友父母寿致兄、友用)。

3.给晚辈的书信祝颂问候语有:祝幸福、祝愉快、祝进步、祝健康、祝工作好、望努力学习、顺询近祉、此询近佳、即问近好、即问日佳。

4.给知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道安、并询文安;对教师常用即颂教安、恭请教祺;对写作者,常用顺候着安、敬请着福、敬颂撰安、敬请撰祺、即颂着祺、敬请文安、敬请文祺;对编辑,常用肃请编安、即颂编祺;对学生,常用并询学安、敬问学祺。

5.给军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谨请勋祺、即颂勋祉(“祉”,意为幸福)、敬问戎安、即颂戎绥;顺颂筹安、敬候筹绥、并颂财安、顺询筹祉。

6.给旅行旅居者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旅安、顺请客安、并颂旅祺、顺候旅社、此祝行安、谨问游安;此贺旅居多福、此问鹏程万里。

7.贺婚的书信祝颂语有:祝俪安、敬候俪安、即颂俪祉、恭贺燕喜、顺贺大喜、祝新婚幸福快乐。

8.贺年的书信祝颂语有:恭贺新喜、敬贺岁祺、敬贺年僖、顺贺新祺、并颂春禧,祝新年快乐。

9.有关唁丧问病的书信问候语有:敬请礼安、即请卫安、顺候痊安、祝早日康复。

10.对全家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恭请阖府康福、祝全家安好。

11。四季适用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颂春祺、敬颂春安;肃请夏祺、即请夏安、敬候暑安、顺候夏祉;谨颂秋安、顺问秋祺;敬请冬安、敬颂冬绥。

12。对领导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请复示、请指正、请指示、请教正、妥否请批复。

○书信末的启禀语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谨上、敬禀、拜上、百拜、再拜。

对平辈:谨启、手肃、上言、上书、鞠躬、鞠启、脱帽、敬上、顿首、谨肃、谨复、敬启、亲笔、谨献(礼信用)。

对晚辈:示、字、白、谕、手白、手偷、手泐。

庆贺类:叩贺、拜贺、敬贺、恭贺、谨贺、同贺(多人)、序贺。

资料四·不见面的礼仪:书信

发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

一、书信格式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这类文字在魏晋到隋唐之际非常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茝、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等都有《书仪》传世。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仪、杜友晋书仪等。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书信格式,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写信时所使用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等也都有相应的区别,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就是失礼。这套语言相当复杂,本文只能略述其梗概。

〔一〕敬称

首先我们要谈到书信中必须使用的敬称和谦称,这是中国书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识,它所要体现的,则是君子“自谦而敬人”的理念。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将古代爵称等转换成敬称。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诗-大雅-假乐》“宜君宜王”,此处的君就是指诸侯。后来,“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史记-申屠嘉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时至今日,君作为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保留着。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称。如果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卿”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如荀况(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诸侯,《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有所见。

称呼对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时下,人们常常把对方的配偶称为“夫人”,也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敬称。此外,“公子”,原本指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对于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女儿为令爱或令媛。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如台启、台端、台甫、台安等。书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简称,三台是天上的三颗星,古人用来指三公,故也用来当作尊称。古代台与台是两个字,后来将台简化成台,致使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字,其实不然。所以,给港台等通行繁体字的地区的友人写信,千万不能将台甫写成台甫,那样就会贻笑大方。

古人行冠礼之后都要取表字,或者还要取雅号。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所以《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目前,进入近代以来,一般人已经很少再取表字或雅号,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与他们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以免唐突。

此外,与敬称相呼应,书信中凡涉及对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语,如对方的住宅,要称府、邸,或者称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犹深宅大府,是对对方住宅的美称,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来表示阖府皆安的祝愿。如果对方有所馈赠,感谢时可称厚赐、厚赠、厚贶等,以表示看重这份情谊。对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称,如果是对方来信,可以称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诗文著述,则可称华章,瑶章;如果是宴请,则要称盛宴、赐宴等。

书信中一般不要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这也是简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现,凡是遇到类似的地方,应该酌情处理。如提及对方时,可以用阁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时,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时,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当第三人称用,始见于《三国志-吴志-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二〕谦称

谦称是与敬称相对的称谓,一般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先秦文献可以知道,当时的贵族都有特定的谦称,如《老子》说:“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称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谷”是善的意思,不谷犹言不善。《礼记-曲礼》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

古人每每用“臣妾”作为谦称。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臣妾”的本义,犹后世言奴才。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也是奴仆的意思,日本人至今还“仆”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象牛马一样供驱使奔走的人。与此相类似的用法,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

对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就不能用敬称,而要用谦称,一般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则对人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样,对他人称呼自家的其他亲戚,也都要加一“家”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或者用平称“爱人”“太太”。常常听到有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妻子时说:“这是我夫人。”这是非常失礼的说法,如前所说,诸侯的元配才能称为“夫人”。普通人相交,称对方配偶为夫人,略有恭维的意思。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就显得自大,或者是无知。

如果向对方有所馈赠,则要用谦语,如菲仪、芹献、寸志等,意识是说自己的东西微雹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对方收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二、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三、思慕语

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地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辩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以说:“孟春犹寒,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还,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暄,离心抱恨,慰意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倍感亲切。

后世书信的思慕语相当丰富,不胜枚举,比较常用的如:

云天在望,心切依驰。相思之切,与日俱增。望风怀想,时切依依。仰望山斗,向往尤深。风雨晦明,时殷企念。寒灯夜雨,殊切依驰。瘦影当窗,怀人倍切。

还有一类思慕语是从回忆上次见面的时间及其思念切入的,如:

不睹芝仪,瞬又半载。自违芳仪,荏苒数月。久违大教,想起居佳胜,定符私祈。久疏问候,伏念宝眷平安,阖府康旺。

思慕语十分丰富,读者可以在阅读书信范文时留心摘录,以供自己习用。最好是提高的文学素养,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实的情感。

四、书信中的平和阙

我们先来看一封儿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谨禀者:男离家后,一路顺利,平安抵达学校,可纾

廑念。惟思

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伏望

训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过。王阿姨家已去看望过,家中老幼平

安,嘱笔问好。专此谨禀,恭请

福安。男某某谨禀某月某日

信的开头“父母亲大人膝下”顶格书写,下文大多没有写到头就另起一行再写,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但凡在书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及他们的行为时,在书写方式上一定要有所变化,以表示尊敬。书信的第一行要顶格,高出下面所有的文字一格,称为“双抬”。正文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双亲等字样,或者慈颜、尊体、起居、桑梓、坟垄等与之相关的字样时,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叫“平台”,就是另起一行,与上一行的开头齐平着再书写;另一种叫“挪抬”,就是空两格或一格书写。在上面所例举的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亲的词语如廑念(犹言挂念)、双亲、训令、福安等,都采取平抬的方式。

这种方式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敦煌文书中将“平抬”称为“平”,“挪抬”称为“阙”。近代以后,传统书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渐减少,“挪抬”则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台、韩国、日本文人写信时还常常用“抬”的方式表示敬意。

五、师生之间的称谓

学生称呼老师,最普通的是夫子、函丈。以“夫子”称呼老师可以追溯到孔子,故后世用来作为对老师的通称。“函丈”一词源于《礼记-曲礼上》:“席间函丈。”函是容纳的意思,学生与老师讲问,彼此之间应该留有一丈左右的距离,以便尊者有所指画,故可以作为对老师的尊称。

学生自称自称生、受业。《诗经》中就有把读书人称为“生”的,《小雅-常棣》说“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史记-儒林传》:“言礼自鲁高堂生。”司马贞《索隐:“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可见西汉以后,“生”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在实际使用上,老师称呼弟子为“张生”“李生”;学生也自称“生”“小生”。

“业”字的本义是木版,古时老师授课,将要讲的篇章写在“业”上,《礼记-曲礼》说“请业则起”,意思是说向老师请教问题要起身,因此,学生称老师为“业师”而自称“受业”。

一般来说,只要同一时期、在同在一学校生活过的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有师生的名分。老师如何称呼学生,要看彼此在学问上有无直接的授受关系。如果对方是自己正式的学生,并向他传授过学业,可以称之为“弟”。这里的“弟”是“弟子”的意思,与兄弟之弟无关,古代师生称“师弟”,学生如若见到老师的这种称呼,千万不要误解。如果彼此虽有师生名分,但没有授过课,则老师一般称学生为“兄”,例如,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顾颉刚是北大的学生,彼此有师生的情谊,所以,胡适在给顾颉刚的书信中称之为“兄”;再如大家都熟知的,鲁迅给许广平的第一封信中称“广平兄”,许广平不解其意,回信表示不敢与鲁迅兄弟相称,其实鲁迅并没有称兄道弟的意思,“兄”不过是老师对学生辈的最普通的称呼罢了。

老师给学生的书信,落款一般只写自己的名字。

同学之间的称呼,则可以视进入师门的先后,以学长、学弟、学妹,或者师兄、师弟、师妹相称。书信往还时,也有用比较雅气的叫法,称“砚兄”之类的。

六、祝愿语及署名敬词

两人见面后,即将分别之时,应该互道珍重。这一礼节表现在书信中,就是祝愿语和署名启禀词。

由于辈份、性别、职业的差别,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恭请 福安。叩请 金安。敬叩 禔安。

用于长辈:恭请 崇安。敬请 福祉。敬颂 颐安。

用于师长:敬请 教安。敬请 教祺。敬颂 诲安。

用于平辈:顺祝 时绥。即问近安。敬祝 春祺。

用于同学:即颂 文祺。顺颂 台安。恭候 刻安。

用于女性:敬颂 绣安。即祝 壼安。恭请 懿安。

祝愿词的主题,是希望对方幸福、平安。上面列举的祝愿词中,禔、祉、祺等都是福的同义词;绥也是平安的意思。明白于此,就可以视需要选择、搭配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祝愿词切不可混淆对方的身份,如绣安、壼安、懿安是专用于女性的祝愿词,如果用到男性身上,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此外,祝愿词中的某些字比较古奥,要弄清楚字义之后再使用,例如“壼(kun)”字的本义是指宫中的道路,后引申为后妃居住的地方,故借用为对女性的尊称。壼字的字形与茶壶的壶字很相像,有人不察于此,将壼安写成壶安,就成笑柄了。

旧式书信在落款之后,一般还要根据彼此关系写敬词(或称启禀词),例如: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叩是叩首,即磕头,这是礼仪书面化的表现。磕头礼节早已废止,但在书信中也还见使用,不过是借以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罢了,不必过于拘泥字义。

七、信封用语

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帛或竹简、木板作为书写材料,故书信又称书简、尺牍。在今天的书信用语中,还残留着某些早期书简的专门用语,需要先作一些介绍。

所谓“牍”,就是将树木锯成段后剖成的薄片。在牍上写信后,为了保密,用另一块木板覆盖在上面,称为“检”;在检上书写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称为“署”。用绳子将牍和检一并捆扎、再打上结,称为“缄”,缄是封的意思(我们今天还用这个字)。如果是用竹简写信,简数较多,就盛在囊中,用绳子扎口。为了保密,在绳结处用泥封住,上面加盖印章作为凭记。

信封的书写,也有很多讲究,要体现出自谦而敬人的原则。书写收信人的称谓,除了一定要用尊称之外,至少还有两种表示尊敬的用法:

其一,在收信人姓名、称谓之后用“俯启”“赐启”等用语,表示请求对方开启信封。俯启,有显示对方高大,必须俯下身子来接信的意思。赐启,是请对方赏光、恩赐启封。

其二,使用“某某先生将命”之类的用语。古人每每用陛下、殿下之类的词语来表示不敢与对方平起平坐,而只能与对方站在丹陛、大殿之下的执事者对话,请他们传话。类似的意思表现在信封上,就有了“将命”“将命考”等用语。将命,是指古代士大夫家中为主人传话的人。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将命者收,是表示不敢让对方直接收信,而只能将信交由传命者转呈,这是一种自谦的表达方式。“将命考”是传命者的副手,让将命考转呈,则是谦中尤谦的表示了。

与上述表达方法相似的还有,“某某先生茶童收”“某某先生书童收”等等,意思都一样,写信者明知对方并没有将命者、茶童、书童之类的仆人,如此书写,一则是借此表示敬意,二则也可以为书信增添一些雅趣。

顺便说一句,明信片没有信封,所以不能再用“缄”和“启”等字样。

书信举例 1.鲁迅致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

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全不能吃了。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

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

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

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

书信举例 2.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荆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

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肃此。敬颂

教安。不具。

受业毛泽东

书信举例 3.曾国藩致儿子曾纪鸿

字谕纪鸿:自尔还乡启行后,久未接尔来禀,殊不放心。今日天气奇热,尔在途次平安否?

余在金陵与阮叔相聚二十五日,二十日等舟还皖,体中尚适。余与阮叔蒙恩晋封侯伯,门户大盛,深为袛惧。尔在省以谦、敬二字为主,事事请问意臣、芝生两姻叔,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十六日出闱,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家。九月初在家听榜信后,再启程来署可也。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此嘱。(涤生手示)

旧式书信在大陆已经基本废止,但港台、韩国、日本以及在华侨中间还依然使用,因此,了解有关的知识不仅有助于阅读古代文献,而且可以增进与海外的交流。

第四篇:思念旧时的年

思念旧时的年

一家三口来到大街上准备办点年货,千挑万选,两手空空。样样平时都有得卖,就觉得这过年真没意思。便思念起旧时的年来。

孩提时候,盼过年跟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只要听到大人们说进入腊月初,我们就喜出望外,觉得有指望。

先是母亲把我和弟弟带到肖家坪小镇上请马瘸子大妈量身定做一套的确良的新衣服。上衣是白底红花,一排扣子各有各的门,谜语叫“一家五口人,各有各的门,谁要进错门,就会笑死人”就是说我们的新外衣。上衣定做好了,拿回去放家里,等到腊月三十晚上洗大澡才能换上。外衣是用来穿棉袄外面的叫幔衣服,一到两年就会缝一件,我小时候总共穿过一件新棉袄。格子里子,蓝卡几布面子,毛领。我穿不得了弟弟接着穿。家里的那件毛衣倒是比青铜器还要珍贵,先外公穿,因为外公在乡银行做后勤工作,自然要讲究一些。我十三四岁,人模人样高了,轮到我穿,我穿三四年后觉得穿着丑了自已时,轮到弟弟穿,弟弟不穿了妈妈穿,最后我都二十几岁时,那毛衣一直是我外婆穿。下面一圈破了外婆用针线就在毛线上缝,像父亲打巴寨子一样不是横就是竖地别啊别。在这样情况下,过年穿新衣服的确比如今当省劳模还要开心。

再是母亲打扬尘。每年打扬尘的日期都不一样,老爷爷们对着老皇历搬着指头算,算准是哪一天就告诉妈妈们年青人打。关于扬尘也有一个谜语:屋里生屋里长,倒生根,让你想。谜底就是扬尘,的确很像哟。母亲打扬尘一般选下午。先要武装一下:头上捆绑一条旧毛巾,系得像个撮瓢,身穿最旧的衣服。找来两根带巅子的小竹子,攥在手里就可以开始打。楼上楼下满屋三间地刷啊刷。墙上、瓦上都干净了,可是楼板上,楼梯上,地面上,家具上到处一片脏乱,简直跟日军扫荡差不多乱。这个时候我和弟弟就会被排上用场。三母子分工,负责到人,一间一间地收拾。母亲要求我们先抹灰,再扫,再抹一道,就算干净了。我们要忙活半夜才打扫完。一年忙一回,再苦再累我们也很开心,因为只要一打扬尘就意味着年马上就拢来了。

再是七不炒八不闹九里黑达炸格糟(书面语跳蚤)。意思就是腊月27里不炒泡泡儿,腊月28里也不炒泡泡,腊月29里晚上大作文章。没等天黑,母亲把干货诸如干土豆片、干玉米、干红薯根儿、瓜子、花生通通找出来放到厨房里,外祖母和我两个人炒。我架起灶堂里的火,把锅洗干净,外婆把用桐油煅过的细砂放些在锅里,再找来筛子,撮瓢和一些小口袋。一般先炒玉米和土豆片、红薯片。瓜子和花生因为有壳不至于脏就后炒。我把火烧得旺,外婆手里的锅铲子有板有眼地在她手里挥动。锅铲子与砂还有锅三者之间发出的摩擦声特别刺耳。外婆把炒好的果实装进口袋扎好口再上楼送进木箱子里,上面还要盖一层薄膜以免回潮。关于炒这一套工作完成任务得三个小时。母亲则撮10多斤小麦面和上水,里面还和上一点白酒和菜油(这个配量是密方,叫做起酥),然后用尽力气捏面团,再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皮状,再切,然后我们小家伙就一个一个地捏成各种花样。母亲教我们做会的花样有柿子花,肚脐儿,背子细,莲花子,还有风车子,还有八角茴香等。我们接受能力强,母亲一教就会。母亲擀完我们做完,手脚麻利得很。小家伙这家忙到那家,因为都是赶在这天晚上做,我和弟弟常常至少帮忙做三四家,相互换工,才能有更多的人手帮我们做。这活的名儿叫“做小果果儿”或者是“搞煎炸”。做好几簸箕才算完,要用菜油炸。母亲把锅洗净,放上半锅菜油,开始炸。火候很重要,要干柴,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中等火力。母亲炸时,我就用撮瓢从簸箕里捡了传到灶台上。外婆把炸好的“小果果儿”往楼上送,依然用口袋封好口再用一层薄膜搭好,主要是防潮,潮了就不酥,不好吃了。父亲通常是劈干柴,架火的,有时母亲一会儿说火大一会儿骂火小,老是咕噜咕噜说父亲这也不是那也不然,父亲从不还嘴,脸上一直挂着笑。一家老小忙个大半夜,看到胜利果实都赖不活吃了,因为早被油烟熏得要吐不吐。

再就是办年货。外公是我们家里财神爷,等到腊月二十四五才放假回来。一大早把我和弟弟叫上,他走在前面,我们两个小家伙背个背笼像跟屁虫一样来到大队部。年货是海带、粉条、白糖、洗衣粉、肥皂、煤油、杂糖果果儿、连环酥,针、线、还有母亲要用的卫生纸、火柴、几颗炮竹和几封小鞭、用来祭祖的火纸、几包关陵牌香烟。年货不多,可在那年代算是办得丰盛得了,售货员只要一见到外公脸上就堆满笑,恨不得请外公把他的货买个津光。要说,外公在乡银行做了29年饭,是我们村里唯一一个吃皇粮的人,在他们眼里还真是大户人家。可我们一家六口就指望外公那点钱,总是不够开支,因此一样穷得丁当响,办不起多的年货。再来到粮店,外公递过粮食本儿就会称到几斤米,几斤面条。我个子大背粮食,弟弟背年货,回来的路上,外公嘴里老咕叽,认为用了很多钱,春耕时节又会差钱买种子。我和弟弟两个跟屁虫不懂事,只知道傻子般地笑,姐弟俩你望我,我望你,甚至学外公嘀咕。长大后我才知道当家人不容易。

再说烧猪头。也是腊月29日晚上的活,这事交由外公做。架起一堆疙瘩火,火里放个三角子,外公把猪头放上面烧得黑漆漆。烧不到的地方,外公就把火钳放火里烧得通红后烙,区溜区溜,几股白烟一冒,就算搞定。忙完后,外公的手又油又黑。身子骨忙热了,鼻尖却冻得痛红,一滴清鼻子似露珠挂在鼻尖上,外公却无能为力。因为他的手暂时不能摸鼻子。

小时候过年那些事那场面只有过年才有,因此特别珍惜,特别期盼。又要过年了,夕日的老者早已弃我们而去,热闹的场面不复存在,只有母亲和父亲还在老家守着那三间大瓦屋。

年到哪去了,没有了从前的苦,也没有了从前的欢乐……

思念旧时的年,思念过世的人。

第五篇: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篇一:《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有一种时光,叫做青春;有一种方式叫做回忆;有一种态度,叫做珍惜;更有一种蜕变叫做成长;当岁月剥落层层凝重的壳,彼时的少年已然蜕茧成蝶,站立在成长的尽头,回首过去,一路崎岖已繁花盛开。最近把八月长安的《你好,旧时光》看完了。一本写80后的青春回忆录,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1987——2010,不禁迸发出些许共鸣,因为我正是1987年出生的,现在已然27岁,结婚了,正在孕育一个宝贝。

看完这本书后,不禁联想自己的青春是怎样一路走来的,校园生活几乎伴随着我们整个青春,想想在我的青春里同样有像沈屾那样的人,把学习看成是全部,不是最聪明的人,但却是最最最努力的人,什么时候都在看书,争分夺秒的,但往往大考的时候总是失利。

也有像奔奔那样的人,人很好,但学习成绩真的一点都不好,混迹在差生中。

也有像凌翔茜那样的人,学习又好,家境又好,人又长得漂亮,有很多人追求,生活在鲜花簇拥中。

也有像温淼那样的人,仿佛是聪明的化身,不争不抢,但学习和玩都没有耽误,上学的时候我们最艳羡这种人了。

还有很多书中描写到的人物在我们的青葱岁月中似乎都能找到翻版。有家境好的,家境不好的,我们都在同一个年龄伴随过彼此走过这段青葱岁月,我们之间也发生过懵懂的爱情,有过最铁的朋友,也有过彼此之间的小秘密。有过自己的自卑,有过自己的不堪,有过自己的遐想,但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怎样我们都长大了,都已然告别了孩提,告别了那段青葱岁月,很多时候会想那些儿时喜欢、讨厌、爱慕、欣赏的人现在都是什么样了。

其实这么一路走来,就是一个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时间的累积转化成了我们对待生活态度,记得24岁之前总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好想快快长大,但一过24岁,就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好快,都来不及咀嚼和回味就不禁走过了青春,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妈妈!

时间过得真的好快,感谢《你好,旧时光》让此刻的我泛起了回忆的涟漪!同时给即将升级的自己送上满满的祝福!!

篇二: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临近期中还是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你好,旧时光》。一连两节的自习课上,午晚睡前那些时间,全部被发配充军到这本书里面。看完的时候,同桌问我,你怎么哭了?是么?纸巾沾染上眼泪散发出香味;蓄满已久的情绪决堤而出的时候是那么不动声息。余周周就像小时候的我一样:

曾经也幻想过自己是聪明漂亮、受万人宠爱的公主,穿着靓丽的泡泡袖蕾丝边的公主裙等待骑白马的王子到来;曾经也希望过自己是拯救世界和平的奥特曼,在关键时刻使用光波打败怪兽,在胸前的能量灯“Bi——Bu Bi——Bu” 响起来的时候飞向天际,受万人景仰;曾经也玩过角色扮演游戏,平常点的就是某人演爸爸,某人演妈妈。深度点的就是一人分饰两角,先是克鲁克鲁公爵,后是西里西里伯爵。你是星矢,你是雅典娜,你是小甜甜,你是月野兔,你是夜礼服假面,你是流川枫,你是樱木花道,你是西米克,你是希瑞,你还是白娘子甚至总舵主。小时候甚至做梦都想成为他们。

我们曾经都是余周周吧。她做过的傻事我们都做过,她喜欢的人我们也喜欢。她长大了,我们也这样长大了。长大又是什么呢。余周周似乎不喜欢长大。她以为所有人都爱她,世界等着她拯救。却没想到,这世界无人可拯救,她所能做的,只有长大。然后就无可救药地没入成人海洋。亲爱的余周周,人就是这样,总要长大的,Marry Sue 痊愈了,你的少女心,也要成熟了。

小时候我们学会的形容词严重匮乏,分辨人永远只有好与坏,有多好,想了很久最多会回答很好很好;可是现在的我,穿越一路走来的时光,频频回首也感动得只会用那么那么来形容这条路了。我很辛苦很辛苦,但那段旧时光我最喜欢最喜欢了。亲爱的余周周,我想起一句话,旧时光她是个美人。

余周周的怀抱拥纳了她的所有的柔光。她保持着微笑热烈地流泪说,“ 因为生命过分美丽。” 伸出的手微微用力,抓住的只是虚无,接着吸吸鼻子,语气已是常惯的冷静却悄然多了点欣喜的成分在里面: “ 你好,旧时光。” 旧时光,你好吗?我很好!

篇三: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终于把《你好 旧时光》读完了。之所以说是读完了,而不是看完了,是因为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在心里读的。

“这是一个喜欢角色扮演的彪悍又温柔的小女孩的故事,她是女侠、总舵主、雅典娜、月野兔、西米克、希瑞、白娘子……她以为所有人都爱她,世界等着她拯救,却没想到,这世界无人可以拯救,她所能做的,只是长大。然后没入无药可救的成人海洋。”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都把自己的小时候丢了,忘记了多久没有回忆过自己的过去,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走到了成人的海洋。

从周周的生活背景来看,她是不幸的,然而放到大的环境下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不管她怎样挣扎,纠结,依然有那么多的人爱她。在她的小时候,面对周围的指点,流言,很庆幸她有一个很爱很爱自己的好妈妈,美好美丽的妈妈,保护了幼小的她,遇到了陈桉这个“神仙”,还有林杨。她经历了所有80后孩子经历的一切大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孩子之间的层次分明,成绩 升学的压力生动的跳跃到我面前,里面也有我的。因为奥数、英语的困惑,同样快乐的初中生活,我不禁问,是不是每个孩子的初中都是快乐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书,是自己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文字,但是我发现,我们如果不及时把它变成文字的话,就把它们遗忘了,慢慢的,消失的不留痕迹,在你没有察觉的时候。看来还是要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曾经我记录的东西被烧掉了,烧的时候我很自信的想,这些东西都刻在脑子里了,一辈子不会忘记。呵呵,可是,你看,我忘记了。千万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我的小时候过得快不快乐,说实话我不记得了。我记得的是当时的情景,而不是心情。那时候小小的嫉妒心,自尊心,自卑,为了隐瞒成绩撒的谎……呵呵,看,我还是能记得一些的。现在饿了,突然很想吃小时候吃的一袋有四个面包的面包,很好吃,比长成月亮形状的好吃。记忆中很多次中午都吃不上饭,都是妈妈给钱在外面吃,有时候会为了吃零食,不吃中午饭,下午买很多很多话梅,瓜子和叫不出名字的一种小零食,很满足,很开心……

篇四:《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上午、凌晨、下午,总共12小时的时间,终于把同桌力荐的八月长安写的《你好,旧时光》两大本厚厚的书搞定了。然后花了20分钟的时间发呆,几乎对所有人都做了个粗略的评价。所以,想写这样的一篇读后感。

在看这本书之前,有听同桌兴奋地讲这本书里的部分内容,而我最感兴趣的却不是林杨,而是陈桉。陈桉名字的由来,是他亲生父母爱情的开始,那棵恣意舒展的树。呵,其实很讽刺,他和他父亲唯一的联系居然是血缘,如果没有这一层联系,陈桉于他父亲来说,什么都不是。陈桉,这个在余周周的生命里始终扮演着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没有陈桉,就没有现在的余周周。看书之前,我对他的了解始终停留在一个温暖的大哥哥的印象上,看了书,这个印象没有变,但是,陈桉的温暖至少在他29岁之前只属于余周周。我没有办法想象,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冲向有着外公遗体的医院,帮外公穿上寿衣,甚至在寿衣的口袋里放入了象征着尊严的那50块钱。不属于十二岁孩子的老成敏感通通出现在了陈桉身上,他自己说过,在十二岁的尾巴,失去了拼尽全力想要保护的人,所以当他知道这个女孩和他一样没有属于孩子应有的成长轨迹,他就不想让周周变成第二个他,便有了后来对周周的次次指引。尽管,他的陪伴停留在了周周高二的那个暑假(好吧看到那段有点想哭的冲动来着,十年让我的泪点变高了—— ——)。陈桉,很孤独,对任何人,都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即使站在人群中,也始终能划分出明显的界限,他不会让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就算是周周,也只是听过他对自己十几年的人生轻描淡写的叙述,这算是在给周周引路的过程中最大的让步吗?不得不说,当了余周周十年的大哥哥,十年的引路人,真的很称职。其实说实话,陈桉这样的人,确实需要像林杨那样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性格的阳光的女生,他的心已经被那个“家庭”弄得结冻了,因此最需要的,是温暖。

这本书里我最羡慕的那个人是米乔,面对人生的最后几年,依然还能和周周再一次打闹,抱着保媒一桩胜造七级浮屠的心态尽力撮合林扬和周周,还有他父亲和那位护士哈哈哈;还能在周周给她削苹果的时候调侃周周;还能开玩笑地对周周的林杨说她先去那个世界帮他们买个房子贷个款……面对死亡仍能这样的从容乐观,虽然是故事,但我无论如何也确实做不到她那个境界,所以羡慕。

而最让我震撼的那个人是詹燕飞,那个从小有着小燕子称号穿梭在各个节目中的主持人,那个从小就知道这个社会的基本准则的小孩子,那个面对自己主持生涯的落幕以及母亲不讲理的责骂仍没有自暴自弃的小姑娘,那个在初中时期就能坚定地对她的同学说出她要考师范做个老师,当个好妈妈,并且郑重地在心里对未来的孩子承诺:“这样,我就可以将我曾经没有得到的所有的爱与尊重,统统都给你”的好女孩。最让我震撼的,就是这个承诺。要经历多大的打击,要在多高的云层上跌落才会在十岁出头的孩子的心上定下这样的诺言。

最看不起的,大概就是楚天阔了。暮霭沉沉楚天阔,楚天辽阔,我想,你的父母应该是期望你做个心胸宽广的人吧。而你呢,一直保持着年段第一的位子,当凌翔茜考不好的时候,假惺惺地对凌翔茜说他下次考个段二,而当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连年段第二的位子都保不住,当做没啥事的样儿恭喜林杨得了年段第一,却把考砸的原因一股脑的全部推向凌翔茜。当双方父母以及老师询问你俩的关系时,你居然说:“我是没意思,她有什么意思我就不知道了。”真狠啊,有胆子做没胆子承担。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担当我看不到。自主招生的考试,凌翔茜被辛锐陷害,以作弊的名义赶出考场,林杨周周蒋川直接放弃考试去找她。而你楚天阔,为了那所谓的轻重缓急继续考试。周周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用也要找,荒唐也要找,如果你当时坐在考场上假惺惺地关心却动也不动,我想你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而且这对凌翔茜也很重要”.真不知道你的脑袋长哪去了,对于一个被冤枉作弊的人来说,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让她知道,还是有人相信她的。而你所谓的轻重缓急,只不过是在自己的利益没有被影响情况下的消遣。可能有人会想,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样。我用周周的话来回答“如果是我爱的人,我会放弃,如果不是,我不会。”况且,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世界中的可能性为0,我不是玛丽苏,不存在的假设根本没必要想象,没有任何意义。

喜欢林杨是有原因的,他可以严肃地对他母亲说:“这是我的事,也是我的选择,是对是错,我自己担着。”而这件“事”就是周周。楚天阔,这就是林杨和你最大的不同,当然,对比才能产生美。就像周周说的,虽然这样做很不好,但是,只有对比,才能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幸福。从6岁开始看到周周就能对他爸说男人要专一;一年级之后的一段时间直到四年级由于父母的阻拦没有几乎和周周断绝关系;小学六年级就能在周周面前回答詹燕飞的问题,大方承认了自己对周周的情感;初中的开学第一天捧着从法国带回来打算给周周的巧克力蛋糕大哭;初二看到周周的情绪失控并且在周周班级的公开课上巧妙化解了当时对于周周和温淼来说的刁钻问题,并能在那样的场合认真地对刚刚的行为说一声对不起;高一那一整年的愧疚;高二高三甚至可以说是死皮赖脸的追求……好多好多,这样的林杨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存在,虽然比言希的可能性大了太多。林杨是幸福的,尽管在他的人生路的开头,只有余周周不能如了他的意,但到最后,不也承了周周的“万事胜意”?林杨那招装醉,真的让我在心里偷笑好久哈哈哈。自己出的馊主意吧,不过如果没有这招,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余周周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林杨,在确定自己的未来之前,凑齐足够的资本吧—— 总之,你们有着明媚的未来。

林杨后面肯定要接着周周是吧。好吧。余周周,这个坚强的不像话的女孩子。她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坚强,二熊对她背景的把握虽然极其戏剧化,但是她的心理二熊仍可以把握的很真实。周周和辛锐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想要他们前进,必须要有一个动力,一个目标。而这恰好是他们最大的差别,周周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得极端,是的,极端。我在这点上和周周一样,必须要有目标才有动力。辛锐甚至可以为了个人去牺牲真心对她好的人,她的形象完全阐释了一句话“环境造就性格”.在周周的身上,她的性格上我可以找到一丝和她相同的地方,这也就是二熊想要的那个“共鸣”,所以这本书很成功。周周,祝你万事胜意。

温淼,他说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周周,当你放下戒备,真心想要对一个人好的时候,你就成了瞎子。”这话说的很实在,特别是用在社会上。温淼也是阳光的孩子啊,喜欢这样的性格,但是他怕努力过后没有结果,这是同林杨最大的差别。不过,人大了会变的,相信他在新加坡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目睹书中各个人物的遭遇,总会让我想到《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面的一句话:“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

还是不可避免的提到《十年一品温如言》,十年,为什么我没有这样为它写一篇读后感。因为写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真的是写不出来,或许,太爱它了吧哈哈哈。到了大学闲下来再看上一遍一定要补上一篇。十年 带给我最大感触的句子,不是“除了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也不是“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言不羡仙”,绕来绕去只有那一句“人若有知配百年”.如果我的人生最高目标是和阿衡一样当个贤妻良母的话,那么这句话中的“知”则是我的人生规划,人若是得到知己,足以当做良配,度过百年。

下载旧时情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旧时情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篇一:你好旧时光读后感读完这本书,感慨自然是很多很多,心绪被挑起千丝万缕,却不知如何理清这头绪。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在其间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朋友的影子,找到很......

    中学生你好旧时光读后感[合集]

    读这篇文,仿佛是上个世纪的古老的放映机,在‘叽叽呀呀’的伴奏之下,眼前铺开的是一幕幕叫做‘曾经’的影像。一丝丝的缓慢的勾起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童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美好......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合集5篇]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一)西洲这个年纪轻轻的妮子出了本散文集,还起了一个很沧桑的名字——《你好,旧时光》,真叫人感叹后生可畏。西洲多才,写作范围比较宽泛,近年来创作勃发,诗歌、小说......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通用)五篇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好旧时光读后感范文(通......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五篇模版]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 西洲这个年纪轻轻的妮子出了本散文集,还起了一个很沧桑的名字——《你好,旧时光》,真叫人感叹后生可畏。 西洲多才,写作范围比较宽泛,近年来创作勃发,诗歌、小说......

    旧时的童谣杂文随笔

    他耳边隐隐约约的回响起旧时的童谣,期间夹杂着一种莫名的语言,沧桑古老的气息缭绕在他的周身。他浑身的疲累似乎都被这气息冲刷走,风铃的演奏声响起,似乎这才是这乐曲真正的篇章......

    旧时民间婚嫁礼仪谨遵

    旧时民间婚嫁礼仪谨遵 “六礼”古制,其主要程序如下: 签条上写“预报佳期”或“捷报良辰”,其书写方式和内容为:(应用竖行书写) 庚书封面上书:天作之合,良缔夙缔,大哉乾元,顺乎天道......

    情书

    写给我最最最亲爱的贺霓,贺大美女。其实了,老婆你说我没有跟你写东西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真的不爱写,爱是要靠行动,是不是的?我对你的爱,远方的你不知道能否感觉到, 但是爱你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