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青年干部要珍惜舞台不辱使命
中青年干部要珍惜舞台不辱使命
中青年干部是事业的骨干,是干部队伍中最积极、最有生机、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力量。组织寄予厚望,群众满怀期待。中青年干部在这种厚望和期待中成长成才,更应该自觉担负使命、珍惜舞台、干事创业、砥砺前行,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投入到建设“四化两型”的历史进程中,才能有所建树、有所成就,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追求崇高,立志才能立业
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人生脊梁。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中青年干部有了崇高理想信念的校准,才能在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做好选择题,在素质要求和能力不足之间做好填空题,在外部诱惑和清正廉洁之间做好改错题,最终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志存高远。理想高度决定人生高度。志向有多高,作为就有多大。中青年干部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追求。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民族、社会相联系、相同步,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追求国家的富强、追求人民的幸福、追求社会的和谐、追求经济的发展,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如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任何重担都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而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享受的就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永存下去。”中青年干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应该要有这样的信仰和抱负,应该自觉地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中。要有“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的境界。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只有立志做大事,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如果立志“做大官”,不仅得不到别人的真心敬重,还有可能使自己误入歧途。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沈浩等之所以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键在于他们有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的崇高志向。
志在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是一种志向、一种境界、一种品质。能不能、敢不敢担当也是衡量一个干部的重要标尺。担当源自责任。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行其权就要担其责。中青年干部应把担当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越在危难时刻,越要敢于担当,越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当,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守土一片、造福一方。担当需要勇气。担当具有风险,如果在困难和矛盾面前,没有冲的胆量、没有闯的精神,瞻前顾后、怕这怕那,就会错失良机、贻误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中青年干部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多考虑事业的成败,少计较个人的得失,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问题,雷厉风行地抓,理直气壮地管,不怕得罪人、不怕丢选票、不怕失“人缘”,遇到问题不绕道、遇到矛盾不上交、遇到困难不退缩。担当重在行动。担当不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中青年干部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把自身追求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以等不得、慢不得、松不得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做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先锋,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志坚不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是对中青年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当前,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中青年干部面对的考验更突出、矛盾更复杂、诱惑更多样,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立常志,而不是常立志,这样才能肩负起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志坚不移,须靠坚定信念来支撑。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要明辨是非、坚定不移,始终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真信、真守、真懂、真用。志坚不移,须靠坚决执行来体现。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带头落实各级党委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志坚不移,须靠坚守底线来保证。坚持以党的纯洁性要求为镜子,时刻不忘对照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对危及政权根基和人民利益的言行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珍惜岗位,吃苦才能吃香
岗位就是“站岗”的位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岗位就是展示才华的舞台、成长进步的阶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载体。中青年干部要倍加珍惜组织给予的岗位,在艰苦历练中成长成才,在干事创业中成就成功。
忠于职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忠于职守。当前,一些中青年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能正确看待本职工作,或觉得职位“低”了,大材小用;或觉得岗位“偏”了,用非所长;或觉得待遇“差”了,无权无利;或觉得进步“慢”了,前途渺茫。把干事创业的舞台作为沽名钓誉的秀台,这山望着那山高,吃到碗里看着锅里,整天瞅着那些所谓“权力大、待遇高、福利多、提拔快”的岗位。这是极其短视和错误的。要知道,没有平庸的岗位,只有平庸的人,只要忠于职守,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精彩的事业。中青年干部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历练中积累经验,在尽责中收获成功。
安于基层。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现象。现在的中青年干部中,“三门”干部比较多,这些同志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基层工作经历尤其是基层领导工作经历不足,这已成为制约这些干部成长的一个重要瓶颈。有些中青年干部不愿意到艰苦地区去,吃不了亏、受不了苦;有的不愿意到复杂环境中去,担心风险大、丢帽子;有的不愿意到基层一线去,认为层次低、提拔慢。须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环境越艰苦,困难越突出,越能考验人,越能磨炼人。中青年干部不能躲在机关里当盆景,要到艰苦复杂环境中去当雪松,到困难大、矛盾多、基础差的地方去历练,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去经风雨、练本领、长才干,这样才会大有作为、大有出息。
乐于奉献。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共产党人最响亮的名片就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奉献的最好诠释。雷锋同志也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奉献”。奉献的层次很多、范围很广,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奉献既表现在国家需要时顾全大局、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表现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更表现在本
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奉献还能使人充实、使人幸福。我国一位科学家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说:“为了心中的梦想,18年我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对我来说,科研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科学奉献祖国是最大的幸福。”中青年干部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把个人的幸福融入到人民的幸福之中,把奉献作为一种工作常态、一种人生追求,立足本职岗位乐于奉献、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脚踏实地,有为才能有位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勉励青年学子: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才会看得远,脚踏实地才能走得稳。中青年干部既要有远大抱负,又要有实干精神,扎扎实实干出群众认可的成绩。
戒浮躁。事业成于坚忍,毁于浮躁。中青年干部鲜明的特征就是激情蓬勃、追求进步,但往往也容易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把官位看得重,谋事干事漫不经心,谋官谋人一门心思,谋事的目的也是谋官;有的热衷于造势作秀,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在意,还怕媒体不注意;有的刚提拔就琢磨着再上一个新台阶,两年不挪动,就要去活动,三年不提拔,就得要说法;有的不提拔不满意,提拔了也不满意,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欠他的”,这些都是浮躁的表现。实践证明,干部的成长需要沉淀,宁静才能致远,厚积才能薄发。中青年干部要力戒浮躁,沉心静气,实干苦干,从小事做起、从基础性工作做起、从群众最关切的事情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组织的信任、群众的信服,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敢创新。要有为,就要敢创新。列宁曾说:“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的。”中青年干部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是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但现实中,中青年干部面对创新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有的不愿创新,习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有的不敢创新,担心失败、患得患失;有的不会创新,缺乏思路、缺少方法;有的盲目创新,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中青年干部理应在创新中走在前、干在前。创新须打破禁锢。要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来观察事物、破解难题。创新须求真务实。要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掌握实情,立足实际,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求新、求变。要躬身践行,在实践中探索经验、发现规律,见微知著,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须胆识过人。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既有阻力,也有压力,既有风险,也有危险,要有“敢于探脚试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排除非议、抛弃顾虑、不怕挫折,敢为人先、敢担责任、敢冒风险。
重实绩。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青年干部有抱负、有冲劲,都想干出政绩,但关键是要把这种政绩冲动转化为创造实绩的行动。重点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实与虚,不只是作风问题,也是品行问题、党性问题。作决策、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切合实际需要,取得实际成效,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处理好潜与显的关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胸怀和境界,多干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不贪表面之功,不图个人之名。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要把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统一起来,既解决发展不足的问题,也解决发展不优的问题,在加快转变中加快发展。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发展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任又一任领导持续奋斗。中青年干部在一
个地方或单位任期有限,短则两三年,长则六七年,要秉着对下任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多做保质期长的事,多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心系群众,服务才能服众
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中青年干部要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亲民、敬民、爱民、为民。
把群众当亲人。感情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一名干部只有对群众充满感情,才能和群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才能真心实意站在群众一边,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孔繁森同志说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党和人民的教育培养,一定要懂得知恩图报,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要把为群众排忧解难,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价值取向,而不是恻隐之心,更不是策略安排。要真正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关心农村空巢老人,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留守儿童,像对待自己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农民工,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关心弱势群体,真正做到与群众手相牵、心相连、情相系。
认群众作老师。中青年干部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当前,有些中青年干部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机关,有的虽然出身农村,但在机关工作多年,对农村的艰苦、农民的艰辛体会没那么深,对基层的真实情况、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没那么透。这迫切需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基层群众中吸取营养、改良心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干部只有接“地气”,做事才有底气。中青年干部要经常走出机关大楼,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摸准群众脉搏,贴近群众心窝,倾听群众心声。要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深入落实党员干部调查研究、住村入户、结对帮扶、接访下访等制度,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民生诉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
为群众办实事。民生连民心,民心聚民力。为群众办实事,要善于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毛主席早就指出:“我们要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生小孩的问题。”一切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都是中青年干部应该关注的问题。中青年干部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重点关注、认真对待、着力解决,通过点点滴滴的作为、桩桩件件的实事,让老百姓过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不断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
认清自我,自省才能自励
一些中青年干部处在重要的岗位上,活在社会的“聚光灯”下,承载更多的期盼、肩负更多的重任,更加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名利,树立良好的形象,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看低自己。中青年干部,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中青年干部,听到吹捧的话多,提醒的话少;表扬的话多,批评的话少。孟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青年干部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听了几句表扬话,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在现实中,有些中青年干部心高气傲,自认为能力过人,什么岗位都干得下,到头来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得不到干部群众的认可。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主动放低姿态、低调做人、谦虚谨慎,多看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多与别人比能力、比成绩、比干劲、比贡献,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中自我加压、自我警醒。
看淡名利。中青年干部在能力上要有危机感,在名利上要有满足感。习近平同志指出:“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领导干部政德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党从不否认干部的正当合理利益,如果过多考虑个人,总是“不知足”,就会成为名缰利锁的囚徒,甚至滑到邪路上去。“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近年来查处的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等,无不是因为私欲膨胀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深刻,令人警醒。拒绝贪婪,就是拒绝犯罪;看淡名利,就是远离“祸源”。中青年干部,在名利上要力戒攀比之心,特别是在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学历相当、资历相近的干部先提拔时,一定要有平常心,不去盲目攀比,不能心理失衡,更不能自我放纵,要做到上不喜、下不悲,得不宠、失不惊,快不傲、慢不怨,“淡看云舒云卷,静观花开花落”,始终淡定从容、宠辱不惊。
看重形象。对领导干部来说,能力是“硬实力”,形象是“软实力”。没有好的形象,就没有感召力、凝聚力,就得不到干部群众的信服拥护。中青年干部既要提升能力,又要注重形象。既要靠卓越的能力推进事业、造福百姓、赢得民心,又要靠清廉的形象处事为人、严于律己、赢得口碑。中青年干部有让人看好的发展前景,有的手中还握有一定的权力,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挖空心思套近乎,把中青年干部当“优质资源”来经营、当“潜力股”来投资、当重点对象来“公关”。因此,中青年干部更要洁身自好、防身有术、慎重交友、简单生活,不为物所役,不为欲所累,始终保持一颗高尚的灵魂、一个清白的名声、一种廉洁的形象。
第二篇:中青年干部要努力做到健康成长
中青年干部要努力做到健康成长
中青年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体,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骨干,也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永续和国家政权的薪火相传,其意义十分重大。湖南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干部153.2万人,其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130.1万人,占85%;地(厅)、县(处)级干部36182人,其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20375人,占56%。我省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障湖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做好的重大现实课题。
促进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蕴涵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成就事业继往开来的战略思维
岁月不居,人事代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党和国家要赢得美好未来,必须认真解决有人接班和接好班的问题。有人接班,就是要做到江山代有人才出,让事业的接力棒通过一茬一茬人、一代一代人的顺利传递而不致中断;接好班,就是要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一代胜过一代,一代超越一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高度关注中青年人,尤其要重视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古人强调:“后生可畏,来者难诬”,对中青年人从来就是高看一眼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十分关心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毛泽东同志讲,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年轻人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强调要大胆选拔四十岁左右、五十岁左右或者更年轻一点的同志进入领导班子,对优秀年轻干部要给他们搭梯子,好让他们越级而上。他还特别指出:“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雄精神的班,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发扬起来。”江泽民同志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大力培养任用年轻人。这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工作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长远看是青年素质的竞争。”并反复强调要选好用好中青年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习近平副主席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注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堪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可见,我们党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来看待中青年人,重视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关注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
促进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体现出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要求
中青年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中所处的地位,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中所起的作用,决定了中青年干部在哪一个地方、哪一个单位都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奋发有为,就能不辱使命;反之,中青年干部无所作为甚至颓废落伍,就会有辱使命。
总的来说,我省中青年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团结坚强、肯干事能干事的好队伍,是一支有理想、有作为、有政绩、深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信赖和拥护的队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中青年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不少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习抓得不紧,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工作水平不高,讲话缺乏道道,干事缺乏办法,做人缺乏底气,领导不满意,群众不信服;有的心态比较浮躁,只想当官,不想做事,整天设计升迁路线,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有的干事状态不佳,对事业没有热情,对工作缺乏干劲,作风懈怠,庸碌无为,习惯于耍嘴皮子、摆花架子,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毫无建树;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升官有望时是一种工作状态,升官无望时又是一种工作状态,遇事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心有旁骛,拿公家的钱干自己的事;有的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权欲重、效率低、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创新精神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用大话吓唬群众,用套话应付上级,用假话糊弄领导,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习惯于弄场面、造声势,做表面文章,不敢较真,不想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律己不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情趣低下,道德缺失,行为失范,甚至滑向违法违纪的深渊。中青年干部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堪当历史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上述问题。
促进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创新型人才的才智发挥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优秀的人才。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一个国家,哪个党最能吸引人才,哪个党就能执政;在整个世界,哪个国家最能吸引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发展得更快。而人才特别是对推进伟大事业起关键作用的创新型人才,大量聚集在中青年群体中。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思维最敏捷、创造力最强的中青年时期。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是三十八岁;牛顿和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时分别是二十二岁和二十八岁;牛顿写出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时才四十三岁;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时是二十二岁,后来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是三十岁,发明电灯是三十二岁;贝乐发明电话时是二十九岁;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时是三十一岁,由此得了诺贝尔奖,后来又由于发现钋、镭并提炼出纯镭,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时年四十四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是二十六岁,提出广义相对论时是三十七岁。自然科学是如此,许多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杰出功业也大都是在中青年时期创立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三十岁,恩格斯是二十八岁。《共产党宣言》发表十一年以后,马克思写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也不过四十一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毛泽东同志是二十八岁;陈独秀当选党的中央局书记,是四十二岁,此前他早就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了。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同志也只有五十六岁,邓小平同志是四十五岁。再说,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学士,也都是在青春韶华之时就已功成名遂。西汉的贾谊死时三十二岁,毛泽东同志称赞他的《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王勃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不仅文采斐然,意境深远,而且政治性、思想性很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启人心智,激励着一代代的有志之士拒腐防变、自强不息。而王勃是在去南方探望父亲途经南昌时作的此文,后在途中溺水身亡,死时才二十七岁。
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外到国内、从政治到经济文化社会不同时空不同层面,大量事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创新型的人才,特别要靠中青年英才不断涌现出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更要重视中青年人才特别是年轻英才的培养,更要重视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让他们发挥出聪明才智和杰出作用。
中青年干部努力做到健康成长,要自觉作五个方面的表率:
一、要作勤于学习的表率。理论使人清醒,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首先要勤于学习。古人讲:“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做勤于学习的表率,必须认真理解中央反复强调的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政治责任的要求,从思想上切实解决把学习视为责任、当作追求的问题。第一,勤于学习,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勤于学习的楷模。早在抗战时期,他就倡导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认为,如果党员干部放松学习,就免不了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不能很好地指导革命和建设,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他实践了自己的豪言壮语:用笔和墨打败蒋家王朝。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学得很精、很管用的表率。他强调领导干部对于不熟悉的东西要学习,凡是不熟悉又不愿意学习的要调整他的工作岗位。他还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会拿笔杆,认为拿笔杆是做领导工作的重要方法。很显然,拿笔杆要求不断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理论,催生新思维,归根结底离不开学习。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提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三讲”,第一讲就是要“讲学习”。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肩负的重大职责”。由此可见,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爱好学习的政党,无论什么时候,党中央总是把加强学习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从来没有放松过要求。第二,勤于学习,是领导干部承担重任的迫切需要。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履职环境是一个充满变化、充满挑战的环境,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比较突出,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到使时方显拙的情况经常出现,不刻苦学习,不抓紧提高,就真有像总书记讲的“势必落伍”的危机感,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第三,勤于学习,是领导干部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做领导工作,不仅需要很强的能力,而且需要很高的思想境界、人文精神和理想追求。而这些东西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和实践就是源头活水。有些同志之所以思想滑坡,道德伦丧,甚至腐化堕落、掉进违法犯罪的深渊,放松学习、放松思想改造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勤于学习,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提升工作能力,而且有利于排除杂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思想境界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就不会斤斤计较,更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摆在合适的岗位上,就能更加自觉地把精力用到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勤奋工作上来。古诗云:“海到无边天作岸,山临绝顶我为峰。”用其比喻学习及其运用也是精当的。只要我们具有尽收人类文明成果为我所有的学习气魄,具有通晓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积累,我们就可以“以天作岸”,储才似海,肩负重任而得心应手;就可以“呼我为峰”,登高望远,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对于中青年干部来说,事业没有止境,理论和知识更新也没有止境,人生的路有多长,学习之路就有多长。中青年干部要自觉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学好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各种专门知识,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使自己成为内行,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坚定信念 脚踏实地 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学生“村官”介绍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感受和体会,征询大家对抓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使大学生“村官”这项工作健康发展、富有成效。
刚才,听了6位大学生“村官”代表饱含深情的发言,还有各位与会大学生“村官”的简短感言,感到同志们肩负组织的殷切期望,带着为基层服务的满腔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较好地完成了角色转变,迈出了成长成才的重要步伐,我为你们的真情而感动,为你们的业绩而欣慰,为你们的进步而高兴。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向在座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大学生“村官”表示诚挚的慰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已经7次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李源潮同志也多次批示并作重要讲话。去年5月,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在鹿寨县与大学生“村官”座谈,并深情寄语大学生“村官”:“希望大家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立足基层、奋发进取,脚踏在坚实的大地上成长。”2008年3月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我区共选聘了935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总的来看,两年来,这项工作总体进展健康有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干部群众是普遍欢迎的,社会各界反映是好的。两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当作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事情来抓,认真抓好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聘任、待遇保障、教育培训、培养使用、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工作,普遍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和考核,不少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还亲切看望大家。市、县党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真正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党政后备人才来培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来使用,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村“两委”干部大培训计划,加强能力培训,合理安排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团委等部门认真落实待遇保障相关政策,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为大学生“村官”安心农村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资金贷款,支持有创业项目和能力的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实践。这些都体现了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厚爱,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关爱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
两年来,大学生“村官”不负重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到村工作后,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有的引领群众发展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有的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带头创业,已经小有成就;有的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给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有的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有的利用网络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为当地农村、农民、农业做出了不少成绩,成为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大家的辛勤付出,为农村带去了现代知识,送去了信息技术,传播了先进文化,更带去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你们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先行者,给在校大学生作出了表率,也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创业成才的榜样。
实践证明,当代大学生在基层是大有作为的,大学生选择当“村官”这条路是正确的,党中央作出开展这项工作的决策是英明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区大学生“村官”工作还有不少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比如,有的地方在管理、指导、服务上做的不到位,重选聘轻管理,对大学生“村官”疏于日常管理;培养使用的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培养发展缺乏系统考虑,扶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缺少实招;有些大学生“村官”不适应农村环境,不能很好发挥作用;部分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还有偏差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把大学生“村官”工作抓好抓出实效。
二、崇尚实干,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主角是我们在座的大学生“村官”。这项工作开展的成效到底如何,最终取决于你们自身。自治区党委对大家寄予厚望,农民群众对大家充满期待。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增长才干、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这里,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参考。
一要坚定信念,真情投入扎根农村基层。人,只要有信念、有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能适应。大学生“村官”只有坚定信念,才能真正扎根基层,融入基层,引领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你们自愿选择到农村工作,就是立志要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干出一番事业。你们有的是城市的孩子,却毅然选择了农村;有的生在农村,父母期待你们跳出“农”门,而大家还是选择了回报家乡。你们的这种选择,令人钦佩。你们到村后,面对农村工作生活的复杂情况、艰苦条件,能够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做出成绩。你们的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要继续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继续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着眼长远,不浮躁,不短视,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做好长期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准备,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锤炼品格。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干事创业、有所作为,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后备人才。
二要勇于实践,带头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践锻炼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对青年学生来说,农村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新的广阔天地。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群众的期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有职位,有舞台,有机遇,肯干就有希望。你们选择担任“村官”,都是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优秀大学生,都有大展身手、创造一流业绩的迫切心情和愿望。要把愿望变成现实,关键是要立足本职,实干兴村,为民造福。要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做起,从农民需要的事情做起,从农村正在推进的工作做起,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本领。农村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当前,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致富门路不多,增加农民收入是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这就要求大家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把握工作大局,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特色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协调作用,积极招商引资,广开门路壮大集体经济;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因地制宜发展劳务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群策群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三要自强不息,满怀激情投身自主创业。创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动力。当今时代,创业成为一种时尚,青年成为创业的先锋。大学生“村官”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观念,已经逐步成为时代创业大潮中的一支新生力量。2009年11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当“村官”就是创业,当好“村官”必须创业。希望大家紧紧抓住时代提供的机遇,立足当地的资源特点、产业基础等实际,合理确定创业方向,明确创业思路,制定创业规划,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充分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专长,带头艰苦创业,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真正实现从“思想扎根”到“事业扎根”,在自主创业的大舞台上奉献青春、展示才华。大学生“村官”创业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创业,要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和服务“三农”的目标要求,正确处理好当“村官”与创业的关系,把实现个人创业理想与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学生视野开阔、信息灵敏、思维活跃的优势,找准创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准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好项目、好方法、好路子,通过勤奋扎实的工作,努力实现成功创业,让群众得到实惠、使自己得到锻炼。相信大家的创业实践,必将汇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好又快推动农村发展的巨大力量。四要甘于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农村基层是社会的缩影,那里的事务,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那里的工作,项项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年轻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零距离地接触普通群众,长期一起生活和工作,可以培养起对人民群众纯朴的感情,也能够比较深切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大家在农村工作过几年,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在年轻的时候培养起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今后无论做什么工作,就能踏踏实实做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所以,希望大家要尊重农民、心系农民,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在体验农民甘苦、与农民一起摸爬滚打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要关心农民群众的疾苦冷暖,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先行一步,做给他们看,让他们感受到实际成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以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办实事不违背民意,做好事不超越民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在服务群众、造福百姓、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五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非学无以立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成事。”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事业的基石。学习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点。特别是对刚刚走进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责任对大家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学历高、文化知识水平高,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勇于接受新事物,这是你们的优势。但千万不能自满,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是佼佼者,就不需要再学习了。我们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仅仅凭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农村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家都有一个政治上不断成熟、理论上不断提高、工作中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希望大家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把加强学习、苦练内功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明确政治方向;要学习农村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要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学会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尤其注意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和创造,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努力把感性的认识通过理性的思考,转化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长远,努力构建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中央决定,2008年到2012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计划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根据这一调整,2010年全国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新增选聘名额为3.6万名,下达我区的选聘名额是1147名。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队伍将会不断壮大,我们要真正把这件大事做好,真正实现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培养成熟悉农村基层情况、与农民群众感情深厚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下功夫去做。各地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树立战略眼光,着眼长远,加强领导,完善政策,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稳步健康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
第一,要更加注重合力推进。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创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解决。各地各部门要从对到村任职大学生负责、对这项工作长远负责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调动相关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防止出现多头管理、实际上又多头不管的现象。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抓宏观、抓政策、抓协调,负责抓好选聘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划转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督促各地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代为偿还助学贷款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政策规定及时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要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政策优惠、工龄认定以及户口档案关系的保留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指导、项目开发等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与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优势,积极搭建青年创业平台;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要向创业大学生“村官”提供贷款支持,简化信贷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为创业大学生“村官”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其它相关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积极参与、支持和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
第二,要更加注重帮助扶持。选聘大学生到村工作,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在农村基层历练。一句话,就说要让大学生“村官”有事干,干成事。一要压担子。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要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要给大学生“村官”分配具体任务,让他们参与村里的重要工作,让他们参加或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为他们提供干事的机会和舞台。二要结对子。实行结对帮带制度,由乡村干部、组工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子,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三要引路子。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向沈浩同志学习,脚踏实地在农村干一番事业。要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重点帮助那些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搭建创业富民平台,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创办农副产品小型加工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园区、创办专业合作社等,就近就地自主创业,让大学生“村官”尽快成长成才。
第三,要更加注重有序流动。引导期满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是确保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做好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工作,中央高度重视。去年4月,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5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最近,中组部等部门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五条出路”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要求。从明年开始,我区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村官”面临期满流动问题。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打通“五条”出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流得动”的机制。要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的总体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要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认识“五条出路”的发展前景,形成合理预期,建立健全竞争择优的工作机制,切实把“五条出路”条条走通。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村官”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只是一部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这条“独木桥”,还有多条出路可走。比如,“五条出路”的第一条是留任村干部,中央最近下发的意见明确,大学生“村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得到党员和群众的认可,可通过推荐并按一定程序参加村干部选举。对留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任职期间继续纳入大学生“村官”名额,保留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同时可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明年是村“两委”集中换届年,我们鼓励有更多的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加入到村干部队伍中来,也希望看到有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位置,找到出路,施展作为,成长成才。
第四,要更加注重教育管理。对大学生“村官”要坚持从严要求、热情爱护,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一要加强日常管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办法,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负责,乡镇党委具体实施。特别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思想上、工作上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二要完善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和聘期考核的具体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报考公务员、参加选调生考试、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及享受有关激励政策的重要依据,真正树立竞争择优、注重实绩的导向。三要加大培训力度。继续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全区村“两委”干部大培训计划,重点培训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增强做好农村工作、服务农民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实际本领。
第五,要更加注重选聘质量。根据中央下达的计划,今年我区选聘名额为1147名,多于前两年选聘总和。今年我区重点选聘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的中共党员、学生干部等优秀高校毕业生。目前,选聘工作已全面启动,7月10日将进行考试。今年的选聘工作数量大、任务重,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序推进,确保高质量地完成选聘任务。一要坚持标准,严格条件,切实把好资格审查关、公开考试关、考察体检关,注重选聘涉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鼓励家在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回乡应聘,真正把有志向、热情高、能力强、愿奉献的大学生选出来。二要公正透明,严格程序,强化监督,让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确保选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三要大力宣传,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把中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宣传到校园、到院系、到班级,宣传到每一名大学生中去,动员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报名和应聘。同时,要宣传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引导更多优秀大学生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
同志们,大学生“村官”都是胸怀理想、崇尚实干、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你们的选择与奋斗,对国家、对人民、对你们自身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辛、不辱使命,健康成长、早日成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三篇:中青年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定)
中青年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
——在2008级在职本科班、省函大专班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邰爱国
2008年9月3日
同志们:
我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开学典礼。大家到党校来参加在职和函授学习,这充分体现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追求和愿望,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中青年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也是各级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的中青年干部要想跟上形势的发展,就必须高度自觉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把学习贯穿于自己生命的全过程。
第一、加强学习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据有关资料表明,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是80年至90年,19世纪到20世纪缩短为20年,而现在,只有5到10年甚至更短。在知识更新、岗位变化越来越快的今天,如果不树 1
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其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就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加强学习,发奋学习,具备必需的政治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应的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真正肩负起全面振兴阳泉的重任。
第二、加强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干部自身素质,而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以学习能力为基础的。当前,我们有很多同志,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市场经济、金融、信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有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相差甚远,尤其缺少总揽全局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很难经得起复杂形势的考验。究其原因,可以说这些都与学习不够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要自觉地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与经受各种考验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带动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第三、加强学习是搞好工作的需要
在工作实践中,新问题不断产生,新矛盾不断增多,新情况不断出现,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对我们每一个中青年干部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搞好本职工作,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就要为弥补不足而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更新知识结构,进一步增强搞好工作的能力和才干。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这些都决定了我们的学习不是一时的行动,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的毅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本领,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完成历史赋于的重任。
二、中青年干部要珍惜学习机会,圆满完成学业 中央党校函授停止招生后,你们是省委党校在阳泉招收的第一批在职本科班和省函大专班,你们从不同的工作岗位走来,相聚在一起,参加在职和函授学习,踏上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征程。这是大家人生道路和工作事业上的新起点。在此,给各位学员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学可以立德,学可以增志。大家一定要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像海绵吸水一样来补充知识;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确保学有所成;一定要明白今天的学习能力就是明天的生存本领,从而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学习,确保学习质量。
第二,要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成效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在学习中,绝不能停留于死记硬背,而应该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理性思考。今年10月,党中央将要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隆重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家要充分利用党校学习阵地,坚持把学习理论同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同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努
力做到分析形势要有新视野、研究问题要有新见解、推进工作要有新思路、克服困难要有新方法,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要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主观世界。我们看学习的效果,不仅要看你学懂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你的党性修养是否切实得到了加强,看你的主观世界是否真正得到了改造。通过学习,大家都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情操。通过学习,努力把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能力,把党对干部的要求转化为率先垂范的优良品德和表率作用。
总之,同志们到党校参加学习,是在新形势下“充电”和“加油”的极好机会,大家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跟时代步伐,刻苦钻研,加倍努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以优异成绩为建设我们的新阳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四篇:中青年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中青年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曹普华
2012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我们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大力倡导担当精神,努力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中青年干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正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珍惜组织的关怀,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在敢于负责中进步,在勇于担当中成长。
一、中青年干部要具有担当精神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从本质上讲,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我们党先进、优秀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证,是中青年干部无私的政治品格、必备的履职能力、过硬的工作作风,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中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
推动转型发展要有担当精神。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
— 1 — 型经济水平,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不足,仍然是我州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转型发展是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当前,武陵山片区内的4省市77个县市区都在全力抢抓机遇,发挥区域优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州发展形成了倒逼态势。群雄逐鹿,不拼则败,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我们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争先意识,努力在“腾笼换鸟”中转型升级,在“凤凰涅槃”中激发活力,在“爬坡过坎”中攻坚克难,抢占区域发展制高点,提高经济竞争力。
推动跨越发展要有担当精神。推进跨越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与总体任务。从“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果来看,我州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全州GDP年均增长12.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8%。但相对贫困落后的基本州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脱贫致富任重道远,追赶跨越任务艰巨。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测算,目前我州贫困人口有150万,占全州总人口的52.6%。另外,从2011年经济总量、城乡收入及发展速度来看,我州与岳阳、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常德等省内发达地区比较,差距十分明显。GDP仅为长沙市的6.4%,相当于其他5市平均水平的22.2%;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长沙市的51%和28.9%,相当于其他5市平均水平的69%和44.8%;GDP— 2 — 增速低于6市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我们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正视差距,用好用活湘西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积极把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今后五年,是我州深化扶贫开发、缩小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是增比进位、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先行先试,奋发追赶,不断刷新“湘西速度”。
推动科学发展要有担当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我州就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调研时明确要求,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要以高度的发展自信和发展自觉,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在加快推进湘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摒弃“唯GDP主义”,做到既注重发展速度,又注重发展质量,既注重经济指标,又注重环境指标,切实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湘西宝贵的财富之源。我们要增强环境意识,树立担当精神,筑牢生态理念,努力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行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加快构建“绿色长廊”,让绿色生态成为湘西第
— 3 — 一形象。要带头发展循环经济,带头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建设和谐湘西的伟大实践,凝心聚力共同建设绿色生态美好家园,努力在武陵山片区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中青年干部要增强担当意识
思想领先是最根本的领先,观念落后是最致命的落后。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州的最大差距不是经济基础、不是地理困境、不是生产资源,而是思想观念。不怕发展落后,就怕观念落后;不怕底子薄,就怕妄自菲薄;不怕条件差,就怕干部作风差;不怕不可为,就怕不作为。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和日益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敢于担当,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
要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意识。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落后,就要加快发展、奋力追赶。我们要不断强化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增强发展自觉,提振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把率先试点的优势转化为率先发展的优势,在先行中创先示范,在先试中率先崛起,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短短数年、十年乃至数十年时间,弱— 4 — 可以变强,强也会变弱。当前,我们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光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意识还不行,还要靠真情实感来彰显,靠真才实学来支撑,靠真抓实干来捍卫,靠勇于担当来推动,努力在战略层面加强谋划,在执行层面狠抓落实,舍得为发展劳心智、为百姓下苦功、为工作多流汗。
要有审视发展的宽广眼界。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最重要的问题是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深邃的历史眼光,又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我们要坚持以宽广的眼界审视湘西发展,做到立足当前看长远,立足局部看全局,深入观察和把握发展变化的态势与趋势,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跳出湘西看湘西,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主动融入时代潮流,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规划湘西未来的美好蓝图,自觉把湘西的发展放到国家战略层面及全省战略布局去谋划和推进,积极探索推动湘西科学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
要有谋划发展的开阔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关系全局。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变化的过程,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我们的工作、事业和生活,也随之变得难以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安于现状虽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而有的人思路敏捷,勤于思考,每天过得充充实实,收获丰富。同样是一
— 5 — 生,为什么结果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思路问题。我们要以开阔的思路理清和找准湘西发展的方向、方略、方式和方法,充分整合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社会资源,积极推动湘西走项目整体打捆、产业集团经营、城市组团发展之路。
要有推动发展的强力举措。实践充分证明,好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必须要靠科学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去推动落实。能否拿得出有力措施和有效办法来推动发展,直接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发展境界的高低。“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出,到2015年要实现全州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销售收入、旅游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收入6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发展举措。当前,我们重点要围绕加快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扶贫攻坚实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文化保护核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大胆先行先试,用好用活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新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企业落地湘西。同时,要继续在推进精细化扶贫、矿产整治整合、产业园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扩容提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
要有保障发展的优良作风。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1938年4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向1600— 6 — 名学员说:“今天陕北公学开学,我应当送点礼物。但是,我没有多少东西,只能给你们两件礼物。第一件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第二件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对湘西发展来说,好作风、好环境比黄金还重要。政策可以向上争取,干部作风却无法争取;资金项目可以引进,发展环境却无法引进。因此,我们要自觉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严防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切实以优良的作风凝聚民心、保障发展。
三、中青年干部要提高担当能力
当前,我州正处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类社会矛盾凸现,群众对政府、对组织、对干部的期望值高,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个时期,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怀。这个时期,正是我们施展才华和砥砺自己的大好时机,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担当能力,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作为一种工作常态,肩挑使命感,心装责任感,把组织的期盼和重托转化为精神源泉和力量源泉,融入工作的点滴之中。
坚持勤学善思,提升担当“底气”。学习是提升担当“底气”的有
— 7 — 效途径,是增长本领的重要前提。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要增强学习自觉。经常听到有些干部说,现在工作任务太重了,工作压力太大了,应酬活动太多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是一种缺乏学习自觉的表现。要解决“知识短缺”、“本领恐慌”的问题,必须培养高度的学习自觉,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常态,持之以恒,常抓松懈,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突出学习重点。要立足自身和发展需求,重点加强学习一些经济学知识,确保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更好地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兼顾保稳定与保民生;学习应急管理和公共管理知识,确保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突如其来的情况下,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做好应急工作;学习新媒体知识,掌握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舆论特点,确保更好地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纾解民意。要提高学习实效。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善于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把学习的收获体会转化为谋划工作、提升工作、促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把理论成果充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更好地推动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担当“勇气”。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提升担当“勇气”的有效途径。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沉重的转型压力,我们只有— 8 — 坚持开放心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勇于推陈出新,才能加快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挤压中突围出来,变 “后卫”为“前锋”,变“跟跑”为“领跑”。要有创新的胆识。胆识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前提和保证。要敢作敢为,看准的事要大胆去做,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误,用包容的心态谋求发展、共赢发展。要有进取的精神。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不进则退的经济竞争压力,我们既要保持一种崇文而不尚空谈、包容而不惧竞争、内敛而不失大气的精神风格,也要塑造一种负重加压、超越自我、创新创优的精神追求,还要打造一种敢为人先、勇为人先、能为人先、善为人先的精神气质,破除“小富即安”、因循守旧观念,做到在扶贫攻坚中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奋发拼搏、勇往直前。要有过硬的本领。攻坚克难要有本领。没有过硬的本领,心里没有底,就不敢去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即使勉强做了,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毛主席1939年说的这句话,今天读来仍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逼人奋进。本领恐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本领的认识迟钝、麻木,甚至丝毫没有意识到本领恐慌,那将是最可怕的恐慌。当前,我们应着重解决上手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努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本领。
坚持求真务实,提升担当“硬气”。实践证明,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只有实干,才有硬气。要解决好“浮”的问题。一定要克服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与群众经常性对话、零距离交流、点对点服务、手牵手帮扶,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解忧愁,拉近群众距离,增进群众感情。要解决好“庸”的问题。当前,有些干部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平庸无能、敷衍塞责,在其位不谋其政,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问题绕着走,对职责范围内事情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解决“庸”的问题,关键是要增强责任意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谋划发展上,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扶贫攻坚上,把更多的功夫下到推动落实上。要解决好“散”的问题。现在有少数干部自由主义严重,组织纪律性差,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自由散漫,在群众中形象很差、影响很坏。中青年干部一定要增强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带头讲政治、讲纪律、讲民主、讲团结、讲合作。
坚持政治操守,提升担当“正气”。“物先自腐,而后虫生”。中年轻干部要把清廉自守作为第一操守,时时、事事、处处牢记“勿以— 10 — 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管住小节、守住清贫,这样才会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正气”。要有信仰。精神懈怠的根源在于信仰缺失。一个人如果信仰出了问题,就会对整个事业丧失信心,失去斗志。面对“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不为杂音噪音干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凝心聚力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责。要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身正是我们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一定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别人职务的升迁,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官位,要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一定要重视小节,留心小处,“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要见微知著,时时处处防微杜渐,不在小事上自我放纵,不让腐败从小事上打开缺口。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中年轻干部沐浴党的阳光,背负国家未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地位如何,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离不开领导同事们的支持,离不开家庭的关爱。可以说,没有这些,就没有我们的一切。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导之恩,感谢组织的栽培之恩,感谢同志的帮扶之恩。只有怀感恩之心,才能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性地对待同事的每一次进步,正确地看待每一次升降去留、进退流转,— 11 — 才会在人生征途走得更坚实、更远。
— 12 —
第五篇:中青年干部要持之以恒提升学习能力
中青年干部要持之以恒提升学习力
市委办公室彭飞
所谓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实践和终身学习的总和,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合力和学习转化力等诸多要素。学习力的强弱,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是中青年干部的能力之基、素质之本。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高度重视学习。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强调各级干部要“善于学习”。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要求干部“重新学习”。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强调干部要“终身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号召干部要“加强学习”、“刻苦学习”;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位居首位;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写进政治报告,表明我们党立足实际,放眼世界,将学习制度化、政策化,持之以恒抓学习,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和先进性的坚强决心;胡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中青年干部在工作上是“承重墙”,在社会上是“风向标”,在家庭中是“顶梁柱”,肩负重要职责,承担繁重任务。中青年干部要想在能力上领先,必须首先在学习上领先,紧紧抓住“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效率”四个关键词,持之以恒提升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学习动力
当前,随着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多数中青年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明显增强,但就少数干部而言,还存在着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学习、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应付学习、以工学矛盾突出为由逃避学习等现象。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中青年干部必须走在前列,进一步转变学习观念,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一要强化责任。中青年干部是一个地方、部门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学习的好坏、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修养、能力强弱,还关系到一个地方和部门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大局。因此,中青年干部必须树立学习是责任的理念,自觉学习,加强学习,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武装头脑,在引领发展、促进和谐中建功立业。
二要学以致用。毛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当前,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为中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难得舞台,中青年干部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立足本职工作,着眼长远发展,注意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把学以致用作为第一追求,用所学知识指导新的实践。要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与思考、学习与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才干,在运用过程中提高学习水平。
三要锐意创新。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时代对中青年干部提出的重要课题,创新的智慧要靠学习来点燃,创新的平台要靠学习来支撑。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学习的过程就是探求新知、扬弃旧义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创新的过程。如果中青年干部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会对事业和工作
1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中青年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学习就是创新的理念,坚定不移地用创新的精神抓好学习、干好工作,如此才能与时俱进,完善新思路、制定新举措,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科学谋划工作。
创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加强学习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中青年干部既要注重学习的专用性,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力求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又要注重学习的广博性,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使自己具有复合性的知识结构,如此才能思路宽广,逐步增强综合思维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
一要深化理论学习。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要参加高端培训。古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青年干部阅历有限、岗位锻炼单一,参加高端培训,是迅速提高政策水平、理论水平、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青年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参加高层次培训,以此开阔眼界、开阔胸襟,启迪思维、拓宽思路,进一步提升学习的层次。
三要加强向实践学习。实践是领导干部提高水平、增长才干的大课堂,也是中青年干部加强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平台。因此,中青年干部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不论在什么地方、分管什么工作、组织什么项目,都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专心致志学习专业知识,结合实践勇于思考,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靠学习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增长工作本领和领导智慧。
四要积极向上级学习。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吃透上情,把握政策,确保工作不偏离正确方向。要主动接受上级领导的具体指导,拨云见日,触类旁通,使局部工作符合全局工作的要求。特别是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更要做有心人,勤于和善于向领导同志学习,潜心研究领导同志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领导艺术、处理复杂棘手问题的能力等,通过认真学习和揣摩,潜移默化地提高综合能力。
五要注重向群众学习。群众中蕴藏无穷智慧,向群众问计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中青年干部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学习群众中的鲜活经验,吃透下情、问计于民,积极汲取来自群众的智慧,为做好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深入思考,提升学习转化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青年干部是不是善于学习,检验的标准不是高学历,更不是高谈阔论、坐而论道,而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成效。
一要在深入思考上下功夫。中青年干部提高学习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思考能力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就是深入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进行深度思考,实现从“会读”到“会悟”的升华,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
二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中青年干部要做好工作、胜任现职,超越自我、勇于进步,必须要学会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这是学习能力作用于领导能力的实际体现。要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形成研究式的工作状态,时时、事事、处处以研究的心态去工作,改变被动应付日常事务的工作方式,养成动脑用心的研究式工作的习惯,如此,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推进重要工作、解决难点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学习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中青年干部只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牢固树立效率意识,才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打造多样化学习的平台。要适应社会新变化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特点,在积极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理论轮训、集中教育的同时,充分运用好在职培训、岗位交流、网络等多种载体,广泛学习新知识,吸纳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同时,要结合中青年干部学历较高、信息接触面广等特点,不断丰富学习载体,主动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二是探索开放式学习方式。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肯做有心人,开卷皆有益。因此,在信息社会海量的信息和书籍中,中青年干部要找准学习的兴奋点,开展“互动式”、“交流式”学习等有效方法,通过交流研讨、考察调研、学习观摩等,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要针对工作特点,积极组织开展课题式学习、共享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使学习与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三是拓展个性化学习空间。中青年干部要根据不同岗位职责的需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拓展个人学习空间,采取自主学习、行动学习、团队学习等方式,灵活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