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官之要在于勤政为民
为官之要在于勤政为民
勤政为民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党执政合法性和稳固性的现实基础。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来,勤政为民是为官之要,是立身之本,是衡量其能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常怀为民之心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在思想深处尊重群众,在心灵深处关爱群众,不论面临多么复杂的局面,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必须以民为本。在行动上要坚决克服漠不关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作风,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切切实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
常听为民之言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听民声、察民情、交民友;只有尊重民意,才能顺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稳民心。要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就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彻底改变那种“心中无数主意多、情况不明胆子大、关起门来想思路、脱离群众画蓝图、跟着感觉发号召”的错误现象,真
心实意拜人民群众为师,把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创造的新鲜经验集中起来,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常思为民之策
一是常思富民之策。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市政改革与发展后劲和自主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市政管理与维护各项工作,为全市人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市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连年被评为双拥模范城,去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现在又争取文明城市的评选活动,在此期间,市政管理处领导干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为格尔木的发展做了许多艰苦卓绝的工作。格尔木市正在展现出勃勃生机,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在崛起。今年,我市将继续在“增总量、提质量、强实力”上下功夫,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二是常思安民乐民之策。要加大软硬环境的治理力度,积极营造人民群众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和创业者满意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常兴为民之举
以民为本,多办实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常兴为民之举,就是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搞没有实际效果的虚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做欺上瞒下的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来,市政设施管理处在坚持以市政管理与维护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水平的同时,把为民办实事好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今年,市政管理处在市委、市政府及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了~项市政基础设施民心工程,下大力气抓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民心工程的建设,得民心、合民意,进一步拉近了市委、市政府及市政管理处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常记为民之托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常记为民之托,十分珍惜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同时,要坚持“两个务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为官之责,常敲忧患之钟,常怀律己之心,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躲避,诱惑面前不走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市政设施管理处主任索南
第二篇:北京大学生村官:为官勤政为民
北京大学生村官:为官勤政为民
【背景材料】
“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这是时下百姓对某些机关干部工作的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现状。“慵、懒、散、奢”正日益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人民群众集中反映政府部门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四难”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
【习题】
请结合背景材料,以“勤政为民”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800~1000字。【参考范文】 为官以勤为先
--加强制度建设 净化干部庸懒之风
北京大学生村官http://bj.offcn.com/html/cunguan/
韩愈曾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秦二世皇帝胡亥怠政四载,朝政混乱,国家**,人民苦不堪言,秦王朝迅速衰败。汉文帝刘恒勤政爱民,完善国家制度,加强官员管理,官员勤政蔚然成风,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础。由此可见,庸政懒政致使国家灭亡,勤政促使国家兴盛。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了巨大辉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思想与实践共勤的结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和政府加强干部勤政建设的要求,为促进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治理庸政懒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部分官员庸政懒政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部分官员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追求安逸,懒官当道、庸官盛行、思想麻痹,缺乏责任心、同情心,服务态度差。“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比比皆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普遍存在„„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推动干部队伍勤政建设势在必行。
以勤政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治理“庸懒散”。目前我国治理庸政懒政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问责机制不健全,问责流于形式,同时治理庸政懒政基本上采取上级监督下级的方式,缺乏公众监督,无法取信于民,无法真正取得实效。因此,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形成竞争择优的管理机制,特别是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增强干部勤政的动力;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度,增加压力,倒逼干部积极进取、勤于工作,治理“隐性失职”行为;明确细化考评方式,增强干部勤政的活力;同时,完善公开制度,给予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任命、升迁乃至考核、评价的实质性监督权力,畅通监督诉求渠道,增强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
“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实现胡锦涛同志“党员领导干部要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殷切期盼。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北京大学生村官http://bj.offcn.com/html/cunguan/
第三篇:为官之本在于廉为政之要在于勤2010
为官之本在于廉 为政之要在于勤
勃利县交通纪检委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勤政是廉政的目标或结果。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
廉政和勤政,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古人云: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从一定意义上讲,廉政是勤政的前提,勤政是廉政的目标或结果。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一个干部能力再强,工作再勤奋,如果在廉政上出了问题,就丧失了根本;一个干部再廉洁,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必然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在实际生活中,不廉和不勤往往是“孪生子”,一些腐败分子或因贪欲而丧失了工作上的进取之心,或因懒惰而贪恋物质上的享受。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
廉政与勤政,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达到的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目标。廉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广大干部发扬优良作风,规范从政行为,正确使用权力,为勤政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勤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广大干部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转变作风,提高效率,陶冶情操,促进廉政建设。
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创业者。明确一个导向:两袖清风、奋发有为的干部,是好干部;两袖清风、一事无成的干部,可能是好人,但一定不是称职的好干部。要形成一种风气,就是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但不允许无所作为,要在干中积累经验,在干中完善提高。
要旗帜鲜明地保护干事者。干事就难免会有失误。要把改革发展中的失误与渎职失职、违纪违法区分开,正确把握,区别对待。对在改革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出现失误的干部,要帮助总结教训,支持其大胆工作;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到错告诬告的干部,要帮助澄清事实,坚决予以保护,对诬告陷害者坚决予以查处;对拉拉扯扯、造谣生事、拨弄是非、闹不团结的,要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要旗帜鲜明地惩治违纪违法者。对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惩治,绝不姑息。要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对重大案件深入剖析,认真查找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源头预防和治理的措施,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方环境。
第四篇:为官之本在于廉 为政之要在于勤
为官之本在于廉 为政之要在于勤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勤政是廉政的目标或结果。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
廉政和勤政,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古人云: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从一定意义上讲,廉政是勤政的前提,勤政是廉政的目标或结果。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一个干部能力再强,工作再勤奋,如果在廉政上出了问题,就丧失了根本;一个干部再廉洁,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必然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在实际生活中,不廉和不勤往往是“孪生子”,一些腐败分子或因贪欲而丧失了工作上的进取之心,或因懒惰而贪恋物质上的享受。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
廉政与勤政,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达到的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目标。廉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广大干部发扬优良作风,规范从政行为,正确使用权力,为勤政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勤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广大干部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转变作风,提高效率,陶冶情操,促进廉政建设。
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创业者。明确一个导向:两袖清风、奋发有为的干部,是好干部;两袖清风、一事无成的干部,可能是好人,但一定不是称职的好干部。要形成一种风气,就是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但不允许无所作为,要在干中积累经验,在干中完善提高。
要旗帜鲜明地保护干事者。干事就难免会有失误。要把改革发展中的失误与渎职失职、违纪违法区分开,正确把握,区别对待。对在改革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出现失误的干部,要帮助总结教训,支持其大胆工作;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到错告诬告的干部,要帮助澄清事实,坚决予以保护,对诬告陷害者坚决予以查处;对拉拉扯扯、造谣生事、拨弄是非、闹不团结的,要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要旗帜鲜明地惩治违纪违法者。对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惩治,绝不姑息。要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对重大案件深入剖析,认真查找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源头预防和治理的措施,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方环境。
第五篇: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为官勤政为民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为官勤政为民
【背景材料】
“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这是时下百姓对某些机关干部工作的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现状。“慵、懒、散、奢”正日益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人民群众集中反映政府部门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四难”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
【习题】
请结合背景材料,以“勤政为民”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800~1000字。【参考范文】
为官以勤为先
--加强制度建设 净化干部庸懒之风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韩愈曾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秦二世皇帝胡亥怠政四载,朝政混乱,国家**,人民苦不堪言,秦王朝迅速衰败。汉文帝刘恒勤政爱民,完善国家制度,加强官员管理,官员勤政蔚然成风,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础。由此可见,庸政懒政致使国家灭亡,勤政促使国家兴盛。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了巨大辉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思想与实践共勤的结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和政府加强干部勤政建设的要求,为促进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治理庸政懒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部分官员庸政懒政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部分官员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追求安逸,懒官当道、庸官盛行、思想麻痹,缺乏责任心、同情心,服务态度差。“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比比皆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普遍存在„„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推动干部队伍勤政建设势在必行。
以勤政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治理“庸懒散”。目前我国治理庸政懒政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问责机制不健全,问责流于形式,同时治理庸政懒政基本上采取上级监督下级的方式,缺乏公众监督,无法取信于民,无法真正取得实效。因此,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形成竞争择优的管理机制,特别是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增强干部勤政的动力;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度,增加压力,倒逼干部积极进取、勤于工作,治理“隐性失职”行为;明确细化考评方式,增强干部勤政的活力;同时,完善公开制度,给予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任命、升迁乃至考核、评价的实质性监督权力,畅通监督诉求渠道,增强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
“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实现胡锦涛同志“党员领导干部要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殷切期盼。
2014山东省考笔试辅导:http://sd.offcn.com/zg/2014sdkb/index.html?wt.mc_id=bk10520 凡标注来源“中公教育山东分校(http://sd.offcn.com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