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03:3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篇: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内容提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义务教育历经五十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也隐藏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创建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和谐社会 将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 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扮演着十分 重要的角色。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进程的回顾,对义务教育现存问题的反思,浅析如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义务教育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从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起,共和国就把提高民 族 素质,普及义务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五十多年过去了,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义务教育在曲折中前进。从新中国成 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义务教育在曲折中探索前进。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学龄 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80%以上。为了实现迅速普及初等教育目标,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识字学 校等正式纳入学校系统,重点加强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形成工农速成教 育、成人业余教育和正规教育三足鼎立之格局。1952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49.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高达96%。1956年1月,面对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教育部印发的 《十二年教育事业规划纲要》提出,“七年内在全国基本上普及义务教育”。当年9月,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将受教育时间延长为12年。那时,基础教育对于广大农村基本上是免 费的,我国的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巨大的进步。1964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甲辰谈 话,对农村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提出批评。在“文革”中,大批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下 放到农村,农村学校大量设立,民办教师也大量出现,教育资源由城市流向农村,使大规 模的农村教育成为可能,中小学教育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1976年,农村学龄儿童 入学率达到97.1%,小 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4.2%。这一时期的义务教育尽管教育质量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但它实现了大多数人上学的愿望,为消除文盲半文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义务教育走向法制化。义务教育的基 础性作 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凸显,义务教育立法成为现实,义务教育和谐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1977年,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主管教育工作。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此后,教育问题备受关注。1980中共中央《 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必须逐步地提高教育投资的比重,改变教育 经费过少的状况。”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 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1982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被写进了新修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年5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邓 小平在这次会上发表了《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著名讲话。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 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 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 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作出了《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义务教育变成了9年:“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 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明确地 提出了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 交给地方”,中小学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定于当年7月1日开始实施;将教育经费“两个增长” ? 写进该法,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义务教育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使我国教育事业从此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义务教 育法》的出台,大大推进了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 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 轨道上来”。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并确定 了将“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重要目标。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义务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教育经费“两个增长”增加为“三个增长” ?,并提出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1995年3月,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又以法律的形式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固定下来。1997年,党的十五大站 在时代和历史高度,把实施“两基”作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提出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2000年底,国家宣布如期实现普九目标,全国平均“普九”人口覆盖率为85%。

至此,教育规 模最大,受教育者最多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它的 普及扩大了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快了我国从贫困走向小康的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务教育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到2000年已经 从总体上基本实现“普九”达标,2002年年底,全国实现 “两基”的县及县级单位已达2598个,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但各省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差距很大,发展极不平衡,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一直是 束缚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束缚着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虽然教育经费的 “两个增长”早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也提出到20世纪末使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4%的目标至今没有实现。为逐步改变教育投入相对较低的现状,中央于1998年出台了“1个百分点”政策 ?,到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例为3.41%,是自1989年对此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这个比率仍远低于 联合国规定的、发展中国家应达到的6%的标准。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经费的增长没能与财 政收入增长相同步,更没有做到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国家对 教育的投入比例不协调。以2000年为例,国家财政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114.4%,而对教 育经费拨款的增长是102.9%,这远不能体现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不仅如此,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此后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04年全国教育 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4年我国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79%,与上年公布的3.28%相比,减少了0.49个百分点;我国是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 占世界近20%的中小学生。同时教育投入内部比例不协调,以“九五”期间为例,财政预 算内教育经费对普通高校拨款增长最快,增幅为155.8%;对普通高中的拨款增 幅为123.9%;对义务教育的拨款增幅仅为98%,明显低于高中和普通高校的增幅。投入不足使我国义务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老百姓也为支撑教育付出了极高的费用。

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接受教育是现 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解 决的问题。当前,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 距不断拉大,农村教育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贫困的农村地区,在义务教育投入 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无法给学龄儿童提供公平的学习机 会。据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已在1000亿元以上。农村义 务教育经费缺口的扩大,导致全国农村每年大约有100万左右名儿童不能入学,失学率也 居高不下,农村孩子没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另一方面:城乡教育条件差距较大。一是 师资水平相差大,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1)数据,2001年全国,小学专任教 师学历合格率城市为98.3%,农村为96%;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市为92.3%,农村为8 4.7%,学历比例悬殊更大。二是 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硬件实施不足和落后等,使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异。截至2002年,还有372个县没有实现“两基”目标,它们都集中在条件恶劣的西部农村地区。

素质教育实施不彻底。素质教育,是 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尚未得到真正落实,这与对素质教育的 认识,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未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直接相关。师生关注的掌握多少个知识点,背了 多少个概念和公式,考了多少分,这不是义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全面推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义务教育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和谐,离不开教育的和谐,义务教育是教育整体工程的基石,全面推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义务教育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义务教育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义务教育。和谐,是全 体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是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培育高素质的人,人与社会是统一的,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和谐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与之相应的和谐教育、和谐的义务教育。首先,保证公民接受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义务教育是教育中的基础,它向所有适龄儿童 提供均等的学习、发展机会,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最佳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倡导的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主要体现在这个阶段,教育和谐也是主要体现在这个阶段。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素质面临着严峻挑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 知识结构重心偏低,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 的文化素质,使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都具备最起码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目的的义务教育,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具体体现,是解决巨大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转化的最有效途径。义务 教育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远远大于其他阶段教育。和谐义务教育应该是和谐的教育、公平的教育、诚信与法制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的教育。这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它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政府应担负起构建和谐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全面推进和谐义务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公平公正。面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和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等问题,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担 负起历史责任。可喜的是,新一届政府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2003年9月,国务院召 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提出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 ?,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 而失学;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 以下。2005年12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发 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主要内容:

(一)从2006 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 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 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 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按照国务院深 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要求,在今年开学初,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 生全面免除学杂费。这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瓶颈的根本之策,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 大政策。与此同时,《义务教育法》也在修订之中,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将进一步推 进教育公平,更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已经 全面启动。这是又一个中长期的教育发展规划,将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谋划发展、规划未来。将体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更好地研究解决关系教育全局 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包括不少与义务教育相关的问题。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如何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随着财政体 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解决好教育 投入;在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差距的条件下,如何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抓质量就是要切实抓好素质教育。作者认为,实施好素质教育,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德育先行,使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育 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眼中无“差生”,让 其“天生我才必有用”,彰显学生个性,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教学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义务教育要最大限度地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应重新重视国学价值,如单独开设以《三字经》、《曾广 贤》等为内容的道德修养课,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伦理的教育。书中的邻里、父子、兄弟、姊妹等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对树立和谐社会道德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要营 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改革和完善选才制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使素质教育走向全社会。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 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 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四是适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年限的长 短,是培养人的素质高底的表现。目前许多国家已实现了12年义务教育,朝鲜也实现11年 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并实践。当前,我国正全力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献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且国力已具备,完全可以先在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试行“9+3”义务教育,然后再推广,以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搞好义务教育,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综合素质提高而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是时代赋予义务教育 的使命,也是构建和谐教育根本的目的,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人全面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

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理论上看,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体现事物本质特点的关系也就是规律。从实践上看,把握了客观规律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并不只是我国面临的独特课题。事实上,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必然面对的课题。建设和谐社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关系,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其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利益格局。和谐是和而不同,将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对利益差异的承认,因为没有差异,就谈不上和谐。从逻辑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那么,该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一)首先,要大力宣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

着力营造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好的社会氛围犹如阳光雨露,对人才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满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人们的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形成人人可以干事、人人能够干事、人人干得成事的观念。只要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创造、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象这样的人,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与此同时,还要牢固地树立“惜才如金、用得其时、用得其所”的思想,用真心来留住人才。

(二)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造就千百万高素质人才队伍,抓好制度建设是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能够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科学评价人才,使人们的创造成果和社会贡献得

到社会的尊重。特别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制定和落实必要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干事和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还应主动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成果转化,使人才的创造成果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要健全人事仲裁制度,使人才的引进、流通、培养、使用等有法可依。要建立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中的职责。总之,要以优越的环境留住人才。

(三)再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谐社会应是人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的社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地有序流动。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加强管理等方式,指导和调控人才的流动和配置。这样可以防止人才工作中的无序和混乱情况发生,以确保将每位有才之士能真正的用在刀刃上,并发挥其价值的作用。

(四)最后,要坚持好党管人才原则

不断提高党领导人才工作的水平。培养和选拔构建和谐社会的千百万人才,必须加强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

则,做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其重点应放在制定好政策,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工作中,努力开创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法制保障人,构建和谐社会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抓好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级各部门领导的责任。因此,只能重视,不能忽视。只有在全社会中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才能使无数的有才之士更好的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大胆地展示才华的同时,使他们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贵宾留言

注册会员

投稿须知

汇款须知党代会报告

全委会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工作会议(书记)

经济工作会议(首长)

经济形势分析会

考察报告

调研文章

农村工作

工作汇报

干部大会

其他信息

农业产业

工业企业

经贸外

财税金融

水利电力

林业生态

城建旅游

公路交通

项目招商

园区经济

第三产业

其他信息

体制改革

发展环境

科技人才

服务效能

行政执法

非公有制

维护稳定

其他信息

精神文明

教育文体

医疗卫生

民政保障

资源环保

计生安全

其他信息

干部队伍

领导艺术

一次全会

思想观念

精神状态

落实作风

关心群众

信访调处

廉洁从政

执政能力

其他信息

党建综合组织工作

宣传思想

纪检监察

中心学习

保先教育

其他信息

站点公告

人大

政协

工商统战

工会

共青团

妇联

老年工作

其他信息

办公室工作

往来书信

主持发言

庆典致辞

联谊座谈会

结束时讲话

其他信息

工作述职

竞争上岗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应当是公正、平等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和谐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课题。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系统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光辉文献。

《决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四中全会《决定》据此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1]《决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易传》高度赞美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北宋思想家张载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篇》)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在张载这里,“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弥差异的和谐,而是存在着浮沉、升降、动静、相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等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和谐。因此,这种和谐是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西周末年,周幽王的太史伯阳父(史伯)在议论周朝兴亡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时,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著名论断

。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他区分了“和”与“同”的内涵及其作用。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是指各种事物的配合与协调。所谓“和”的基本含义是指各个不同的对立面相互配合、统一而达到的平衡状态。“和”才能

产生新事物。所谓“同”的基本含义是指只有某一面的自我同一,即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就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产生质的变化,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事物的发展就停止了。孔子进一步丰富了“和”的内涵,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谐是宇宙和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规律,也是做人的原则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目标。

孔子的学生有子(公元前518—?)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孔子及其学生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孔子认为真正的和谐必须有严格的原则规范,并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儒家主张,施政使民,贵乎“执中”;天地万物,贵乎“中和”;君子言行,贵乎“中庸”。《周易》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乾·彖辞》)意为天体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律运动变化,公正无私地对待各种事物的生命,保持着完满的和谐,这一切都是以有利万物的正常生长为前提的。天道超然于万物之上,保证大自然的和谐和万国的安宁。子思认为,“中和”是天下万物存在的依据,是天下万物规律的体现。子思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1章)贾谊说,“刚柔得道谓之和”(《贾子·道术》),称“和”为刚柔结合之道。中国哲学从远古到宋明理学以下,讲阴阳之道,讲天人之道,讲道的休用,都是贯穿着一种中正、均衡、和谐、和合、和平精神的。周敦颐说:“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通书·师第七》,《周子全书》卷8)程颐说:“若至中和,则是达天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5,《二程集》,第160页)司马光说:“苟不能以中和养其志,气能浩然乎!”(《温国公文集》卷4)朱熹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安泰。而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乖错。其间一家一国,莫不然。”(《中庸或问》第1章)王阳明说“天理亦有个中和处”(《传习录上》)。戴震说:“中和,道义由之出。”(《原善下》)先哲们的这些话,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影响很大,构造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与根本哲学。只有以和谐、均衡、中和、公正为本,才能均调天下,才能和乐人民,才能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2]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非常善于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了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了创新的战略思想。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说明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高度重视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作为执政党的主要职责。

[当前第1页/共2页]<<上一页下一页>>

第四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从改善民生角度说起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基于这一理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显得既十分突出又尤为迫切,那就是民生问题。(改善民生和和谐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由此可见,改善民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只有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才会得到满足,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那么,如何发展/改善民生?细化到细节上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我认为其,应该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第一,应该做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优化教育结构,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更新教育理念,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

第二,应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规范协调劳动关系;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采取多种方法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并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主义建设才算是取得了真正进步与长足发展。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改善民生,道路艰巨而又繁重,但确实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经途径。相信在党的带领下,上述目标都会逐步得以落实,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最终得以实现。

第五篇: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开始形成,为了适应这个布局,我们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来源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

人类始终向往着和平和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着很多和谐思想的产生。从孔子的“以和为贵”到孟子描述的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片安宁祥和的社会现状看来,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追求由来已久。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

致,增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的理想,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而更高级的社会则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

(二)西方和谐思想

而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蕴含社会和谐的思想。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6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极不和谐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使一些思想家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都知道》提出过“和谐制度”必将取代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空想社会学者也曾提出过“新和谐”一词。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思想的正确途径。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人类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都一直追求的一种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

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同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三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二、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总之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党的带领下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进,党和政府应该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下载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李西安学生学号:院系专业:数学系所在年级:指导教师:孟文静完成时间: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0100809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10级2012-03-1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还没进入社会,还是一个在学校读书的一名普通学生,但是通过这个学期的毛论课的学习,我明白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就是我对于构建社会......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纲: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班级:A1045姓名:白艳......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专业 2007级3班 王玉麟 自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形势新局......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化学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 杨露090204122联系方式***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党执政能力 的......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