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16
【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16
解除劳动合同之职工应征入伍的情形
【文档简介】劳动者不仅与用人单位之间具有基于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劳动者也具有着公民的身份,除法律规定的情形意外,对社会对他人都负有一定的义务。兵役就是我国公民已经的义务之一。劳动者本人应注意到在履行社会义务和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劳动权益。
【案情介绍】伍元中专毕业后,来到某私营企业做财务工作,与私营企业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一年后,伍元蔚应征入伍,当兵三年退伍后,伍元回原单位要求上班,但被领导告知早已经解除劳动关系。伍元心理很纳闷,不是入伍的时候,武装部的干部还告诉我,可以保留劳动关系吗?
【问题】职工应征入伍,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无忧劳动法特邀北京义贤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
职工应征入伍,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做了具体的规定,当劳动者的行为和劳动能力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时,用人单位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你单位对你服兵役而未能尽劳动合同义务的事实,给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职工应征入伍后与企业劳动关系的复函》的相关规定,职工应征入伍后,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应当与其继续保持劳动关系,但双方可以变更原劳动合同中具体的权利与义务条款。按照《兵役法》的有关规定,义务兵入伍前原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正式职工,退伍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复工、复职。作为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必须执行国家的上述规定,你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你可以要求公司恢复与你的劳动关系。由于劳动者不仅与用人单位之间具有基于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劳动者也具有着公民的身份,除法律规定的情形意外,对社会对他人都负有一定的义务。兵役就是我国公民已经的义务之一。其他如参与选举的权利与义务,参与紧急救援,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活动等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鼓励劳动者履行社会义务。劳动者本人也应注意到在履行社会义务和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劳动权益。
【关键词】服兵役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篇:【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10
【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10
解除劳动合同之偷盗公司价值七元的纱布的情形
【文档简介】《劳动法》第25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严重失职的,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案情介绍】时某系一家纺织厂的职工,在工作中偷盗了价值七元的纱布,后被厂方发现。两年前,厂方曾经在职工大会上通过的《XX纺织厂内部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凡是有偷盗行为厂方财产行为的均和其解除劳动合同。厂方遂此规定做出与史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时某接到通知后,很后悔,但是他认为自己因为家里有急用,偷了价值七元的纱布,情节轻微,并且已经给厂里写了检讨书和保证书,自己已在厂里工作10余年了,此次行为还系初犯,而厂方却将自己开除,张榜公布处理结果,丝毫没有关怀他、教育他,处罚也太严重了。于是时某提起了劳动仲裁。
【问题】纺织厂解除与时某的劳动关系的行为是否合法?
【无忧劳动法特邀北京义贤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
纺织厂解除与时某的劳动关系的行为不合法。纺织厂做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虽然有人事任免权利,但是其在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时还是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而不能私自制定严于劳动法的规章制度。纺织厂的规章制度凡是有偷盗行为厂方财产行为的均和其解除劳动合同。该规定明显有违《劳动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精神和规定。《劳动法》
第25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严重失职的,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也详细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其中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这些规定都强调了劳动者的行为必须达到“严重”程度,用人单位才能适用解除权。法律如此规定的目的即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自主用工权,同时也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此权,以种种理由,解除劳动者劳动关系。本案中,虽然纺织厂内部管理规定制定程序合法,但是规定了严格于劳动法律的措施,因此该该规定无效。纺织厂无权和时某解除劳动合同。
【关键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篇:【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5
【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5
解除劳动合同之单位欠缴社会保险,员工是否可以随时要求解约?
【文档简介】《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社会保险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案情介绍】2004年5月,李春与长星无线电厂签订了五年期劳动合同。单位一直没有给李春买社会保险。李春找单位询问社保缴纳情况,厂里回答她说,由于经济困难,暂时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缴纳社会保险金,希望李春能够等到和其他职工一起解决社保缴纳的问题。李春认为反正有5年的合同,单位早迟有一天会给买保险。转眼3年过去了,由于经营不善,无线电厂的效益逐渐下滑。对于李春提出补缴社保的要求,一直推说让李春等着。李春考虑到厂里的情况也不想继续呆下去,如果辞职的话,又怕追不到单位欠缴的社保。
【问题】李春能否既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又要求单位补缴社保?
【无忧劳动法特邀北京义贤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李春有权利以单位欠缴社保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单位补缴拖欠的社会保险金。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社会保险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无线电长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排除这个义务。《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李春可以就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由无线电厂补缴社会保险金,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要求无线电厂支付经济补偿金。
【关键词】社会保险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篇:【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2
【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2
辞职申请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是否相同?
【文档简介】辞职申请并不等同于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行使,并不需要用人单位的同意,只要劳动者提前30天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书面通知了用人单位,30天后,劳动合同即行解除。
【案情介绍】张杰于1963年分配进华兴锅炉厂工作,1994年6月30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996年1月张杰向华兴锅炉厂提出辞职申请,但未获准许。1996年6月张杰在担任该锅炉厂二分厂厂长期间,在没有得到锅炉厂的同意下,变更了二分厂的厂名,事后华兴锅炉厂责令其将二分厂的厂名重新改回来,同年6月9日张杰再次向某锅炉厂以书面形式提出辞职申请,辞职申请内容为:“因与厂领导经营理念不合,故特申请辞职,望批准!”锅炉厂收到张杰钱刚杰的辞职申请后,书面答复:不予准许。之后,张杰钱刚杰一直离职。1996年6月和1997年1月华兴锅炉厂两次书面通知张杰钱刚杰尽快回单位上班,但张杰收到通知后,一直没有回单位上班。华兴锅炉厂以张杰1996年6月在担任上海华中锅炉厂二分厂厂长期间擅自变更二分厂厂名为由,于1997年4月对张杰处以记大过处分,又在同年5月12日以张杰于1996年6月和1997年1月两次收到华兴锅炉厂上班通知后均未到厂上班为由,对张杰作出除名决定。张杰认为自己1996年6月向某锅炉第二次提出辞职申请,某锅炉未予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故张杰早在1996年7月9日就已解除劳动关系,华兴锅炉厂还于1997年对张杰作出处理决定于法无据。
【问题】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辞职申请,劳动合同是否必然就被解除?
【无忧劳动法特邀北京义贤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本案是关于辞职申请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的区别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予以办理。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劳动者要想在劳动合同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管用人单位同不同意,30天后,劳动者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而在现实中,大多数劳动者在辞职时,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递交的是辞职申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辞职申请并不等同于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行使,并不需要用人单位的同意,只要劳动者提前30天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书面通知了用人单位,30天后,劳动合同即行解除,而辞职申请则是一个要约行为,其是向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如果用人单位批准了其申请,用人单位的行为即相当于承诺。由此可以看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和辞职申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涵义与法律后果不同。
本案中,张杰于1996年6月向上海华中锅炉厂递交的是辞职申请,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所以,上海华中锅炉厂有权在收到辞职申请之日起30天内不批准张杰的辞职申请。上海华中锅炉厂在收到张杰的辞职申请后,当即就书面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答复,那么张杰与上海华中锅炉厂的劳动合同则仍然有效,双方均应认真履行,而张杰自递交辞职申请
后,一直没有回单位上班,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以及《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上海华中锅炉厂有权以张杰无故旷工为由,对其作出除名决定。
针对劳动者行使辞职权的程序,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一致,对此项权利也做了规定,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劳动者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的内容是解除劳动合同,而非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因为,劳动者是有权利在劳动合同期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行使单方面解除权时,而不需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因此,无需递交解除劳动合同(或辞职)申请,否则,就变成了一项要约行为,要约的内容能否实现,还得取决于受要约方的意思表示。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一般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没有做出新的规定,基本沿用以前的规定,因此,本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来判决的话,也应是得到一样的结果,即:上海华中锅炉厂对张杰的处分决定是合法有效的,上海华中锅炉厂与张杰的劳动合同应于1997年5月解除。
第五篇:【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1
【无忧劳动法案例】-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1
员工提前解约,另谋“高就”是否违法?
【文档简介】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规定了劳动者的辞职权。《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案情介绍】陈小数是某软件开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的才华得到公司老总的赏
识,被安排在软件开发部任职。出于工作的需要,他掌握着公司软件开发过程中许多关键性的技术和机密,然而,正是这些技术和机密给他带来了一场官司。原来,陈小数觉得一家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公司更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和特长,他想“另谋高就”,遂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公司未做答复。一个月后,陈小数要求办理辞职手续,被公司拒绝。双方为此发生争执,陈小数的辞职主张得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支持,仲裁委裁定陈小数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依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3000元。
公司不服,遂起诉到法院,请求撤销仲裁委的裁定,判令陈小数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由此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理由是陈小数掌握着公司的商业秘密,他跳槽后,很可能使第三者知道并利用这些技术,使公司利益受损。况且,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应当继续履行。被告陈小数则不同意公司的诉讼请求,要求维持仲裁委的裁决。法庭质证过程中,陈小数和公司都对双方所签劳动合同认可。公司对其所称经济损失的主张,没有举出相应证据。
【问题】员工提前解约,另谋“高就”是否违法?
【无忧劳动法特邀北京义贤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本案当事人双方争议的焦点是被告陈小数是否享有辞职权,以及软件开发公司能否以保护商业秘密为由不给予办理辞职手续。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规定了劳动者的辞职权。《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陈小数提前30日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履行了劳动者的预告通知义务,公司应当同意,并为其办理辞职手续。其次,公司能否以保护商业秘密为由,阻止陈小数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除了依照法定程序以外,对劳动者行使辞职权不附加任何条件。用人单位不能以风险和损失阻止和干扰劳动者辞职。双方在商业秘密上争议的实质其实是对商业秘密保守和竞业禁止。《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从这里可以看出,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条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选择约定,也可以不约定,并不存在法律义务。在本案中,软件公司没有和陈小数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条款,又没有能够举证证明陈小数的提前解约行为已经给单位造成现实的直接的损失。因此单位不能以此理由阻止、干扰陈小数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3000元”,陈小数应当依约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