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市级统筹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缩小区(县)财政投入差距,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质量,办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保证全体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该方案实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3年底,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与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和人口流向变化相适应;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办出特色。第二阶段,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办学特色明显,质量显著提升。
为做好试点工作,上海市出台了六项改革措施和六项配套政策。
六项改革措施是:
1.完成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所有随迁子女全部免费接收义务教育。实施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规范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
2.实施郊区学校建设工程,根据城郊结合街镇的常住人口状况及未来增长情况,重新修订教育资源配置规划,新建公办学校。按照市政府规定,严格实施学校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同步进行。
3.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成片经济适用房、动迁房基地公建配套学校开展对口办学,提高办学起点。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扩大受益面,提升工作效益。推进城郊学校结对考核、组建教育集团、教育协作共同体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方式。
4.研究制定《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和资源配置标准》,定期对区县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督导评估,完善市统筹管理、区县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形成区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5.实施全市标准基本统一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健全与绩效工资制度相配套的义务教育教师准入制度、考核制度等。建立教师柔性、刚性流动机制,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使每所学校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务教师。开展农村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工作。
6.下沉管理重心,形成富有特色的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经验,下放管理权限,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研究制订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估办法,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学校考核评估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树立一批“高质量、轻负担、有特色”的典型学校。通过学校特色创建,有效缓解择校矛盾。
六项配套政策是:
1.在城市布局形态调整中,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学校资源。
2.完善有关购买服务的配套政策等,解决局部地区突出的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3.在试点扩大的基础上,对委托管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等进行评估。
4.研究和实施发达地区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和配置标准。
5.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
6.制订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建设的改革措施。
为了保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展开,市、区政府及发展改革、财政、人事、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和相关职责的履行。市教委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区县教育局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统筹规划和实践探索。
试点情况
第二篇:2016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2016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1、教育现状
**区位于**市区西部,总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为23.63万人,辖区有2个街道,5个镇。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在校生26969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7所,小学21所及农村教学点7个,在校初中学生6880人,小学学生20169人。
全区共有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6所,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89.7%,区级以上优质学位达24270个,优质学位率达90%。新华街道办事处、惠民街道办事处、龙归镇、江湾镇、西联镇、重阳镇已被评为省教育强镇(街),西河镇正在积极申报省教育强镇。2016年3月,**区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称号。
二、措施及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扶助联合体建设,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行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做法,在开展校际扶助联合体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省'千校扶千校'活动开展的契机,抓好校际扶助联合体建设,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大力推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促进农村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轮校际扶助联合体试点工作以第九中学、东岗小学、金福园小学、田家炳小学、红星小学为龙头学校,分别与部分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至今,共有28位教师进行了联合体内的岗位交流,上校级以上示范课78节,听课教师达549人次,听课、评课达183节,参加教师737人次,召开教师专题讲座(报告)18场,参加教师796人次,安排研讨展示课30节,参加教师173人,集体备课活动320多次,联合体内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有270多次。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73篇,教师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343篇。各联合体学校共向区申报立项课题40多个,如红星小学的《基于教育叙事的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齿轮小学的《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改良措施的研究》,**小学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田家炳小学联合体邀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726项目研究中心王建、马严君教授到田家炳小学举办国家级课题《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与衔接》开题报告会。2016年3月,红星小学联合体的《网络环境下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申报成为广东省67个重点德育课题之一。各联合体注重加强交流与借鉴,创新工作方式,有效整合资源,联合体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受帮扶的学校进步明显,原本办学基础较薄弱的龙归中学、重阳中心小学、**小学、齿轮小学、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龙归中心小学、镇泰小学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等方面加大对联合体学校的帮扶力度,使受扶助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新华小学、芙蓉山小学在新一轮的布局调整中分别并入东岗小学、金福园小学,增加了城区小学的优质学位。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龙归中心小学、齿轮小学、镇泰小学先后获得'**区教学工作进步奖';龙归中学、龙归中心小学、**小学、重阳中心小学、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校际扶助联合体'试点活动的开展,是**区实施城乡教育均衡配置战略的一种尝试,有效缩小了校际间的差异,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6年12月,**日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了**区'校际扶助联合体'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目前已开展了新一轮的校际扶助联合体帮扶活动。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投入体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归位使用,让教育发展'轻装上阵'。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得到贯彻落实。近三年,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12136万元、14018万元、170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3%、15.51%、21.47%,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3102万元、15130万元、18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15.48%、20.95%,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近三年,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856元、3179元、3768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06元、675元、965元;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均逐年增长。同时,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每年都在40%以上,这为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此外,我们倡导善举,发动驻区单位、企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助教,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筹措创强经费。据统计,自启动教育创强工作以来,我区共投入1.1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全区教育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区教育专用资金的使用做到四个'全部':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学校的基本建设及相关教育事业的开支;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总额按省核定的比例全部用于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按时下拨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到位。各种教育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的现象。
三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为标准,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我区按照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制定了《关于加快我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意见》,区财政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社会各界捐资1500多万元,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新建**中学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扩建、维修沐溪小学、江湾中心小学、龙归中学等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功能场室,扩大校园面积4760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22234平方米;二是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配置各中小学电脑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安装校园网,装备初中理化生实验室,补充教学仪器设备,安装校园监控系统。投入1300多万元改善龙归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投资596万元新建建筑面积为4205平方米的龙归中学教学楼;投入800多万元改善重阳镇学校的办学条件,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西河镇**中学的办学条件,将该校改建为一所规范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由创强启动前的3所增至目前的26所,到2016年,全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率达到100%。
四是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加强农村校长队伍建设。坚持办好每年一度的校长培训班,邀请国内着名的名校长等教育名家来我区授课,并积极选派校长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工作,还开展了**区'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每学期举行评优课、示范课、论文评比等教学教研活动,实施'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的校长及教师。严把教师准入关,在向外公开招聘优秀教师的同时,充分利用我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实行上岗退费的政策机遇,吸收和鼓励优秀师范生到农村任职任教,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近三年来面向社会择优招聘了134名教师,大部分安排在农村学校任教,优化了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了教师交流制度,把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纳入职称评定的条件之一,三年来,城区中小学先后有88位教师主动报名到乡镇农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年以上的支教活动。同时也安排了141位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区各中小学进行教学交流。目前,全区学校有市级以上教育专家2人,市级以上的名校长6人,市级以上名教师15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05人。全区小学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8.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9.1%,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74.3%;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4.5%,其中研究生3人,占专任教师的1.8%。
五是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启动创建省教育强区之前,我区有中小学58所(含教学点),布局分散,部分边远学校办学规模小,功能场室不足,教学设施设备比较落后,专业教师相对薄弱,素质教育难以开展,均衡教育差距较大。()针对这一状况,本着整合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就近读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了《**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6——2020年)》及《**区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6——2016年)》及《**市**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2016-2020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撤并学校及撤并时间、方法、步骤、责任,近年来,我们先后撤并了新华小学、芙蓉山小学、一棉小学、龙归二中等28所学校(含教学点),使我区学校更好地适**市发展的需要,学校布局趋于合理。使均衡化教育有了较大的进步,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认同。
六是加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督导。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督导制度,每年组织由党委牵头,人大、政协参与的教育专项督查,重点强化对教育投入,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情况的监督,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专项检查,并将督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区对实现教育目标任务好的镇(街)进行适当奖励,对不能如期实现目标任务的镇(街)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存在问题
1.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还存在一些差距。
2.老城区人口逐年增多,住宅小区不断兴建,学位偏紧,城区部分学校存在大班额现象。
3.**城市西移,芙蓉新城开发,需新建一批学校。这些学校要按城市学校标准规划、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以城市学校标准配置,教育用地和教育投入都面临较大困难。
4.新一轮的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
四、意见和建议
(一)虽然我区的房地产业不断发展,小区、楼盘纷纷建起,但配套建学校的却一所也没有,市民入住新小区后,常为了孩子上学问题而烦恼。越来越多的城市'新移民'令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压力不断增大,出现了部分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和入学难问题。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尽早出台相关文件,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成片开发的住宅区,应做到配套学校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分期分批建设的开发区,要按城市规划要求和标准留足中小学、幼儿园规划用地,并由建设部门责成开发单位将配套建设学校资金存入市财政专户,在开发建设面积达到住宅区总建筑面积的60%时,必须动工建设配套学校。未能整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零星分散住宅区,由规划部门根据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统一安排建设用地,建设单位按建筑面积大小分担配套学校建设费用,将资金上交市财政专户储存,统一管理,用于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招生的透明度,预防开发商不建校,却打着可以入读名校的幌子卖房的现象的发生。
(二)为解决城市'新移民'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减少'大班额'现象,减轻我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压力,拟在目前及未来几年学生生源集中地新建4所学校,扩建2所学校,改建1所学校。
第三篇: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2011-1-30
学习记录
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
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
三是教师岗位设置政策。
四是教师工资福利政策。
五是教师专业成长政策。
六是教师交流轮换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发展任务。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从以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配备达到基本标准为主要任务的基本普及阶段,进入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巩固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转变为推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这一问题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2005年~2008年,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4562件教育建议或提案中,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869件,占19.1%。其中,关于义务教育教师问题的建议或提案从2005年的3.3%增长到2008年的6.8%,呈逐年上升趋势。
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分布很不平衡,其中的“短板”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概括起来,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截止2007年,全国中小学尚有30余万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其中26.5万是农村教师;农村小学具有专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比城市低28.9个百分点,农村初中具有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部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相当数量的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
2.优质教师资源“逆向流动”,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现实情况是:优质教师资源从农村到县镇,从县城到地市城市,从地市城市到省城,从中西部省城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持续呈现“逆向梯次流动”的趋势。
3.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由于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所以农村学校靠收费发放的教师津贴、补贴失去了经费来源,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师的实际收入有所降低。
4.农村教师补充困难
一方面,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偏紧,限制了农村师资的正常补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布局结构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调整后,中师的大量停办、师专数量的减少,使农村小学和初中没有了稳定的合格师资的补充渠道。聘用代课人员的情况在农村学校比较普遍。
二、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分步实现目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办学资源的均衡配置,主要包括办学设施、办学经费和办学者三个方面。政府应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依法合理配置城乡、区域教师资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笔者认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在全国2862个县(市、区),包括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374个县级市、852个市辖区,率先实现县(区)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二步,在全国333个市(地、州),包括283个地级市、50个地区(州、盟),实现市(地、州)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三步,在全国32个省(区、市),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现省(区、市)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四步,最终在全国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近期目标是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这可以用下面六个政策指标来衡量:
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按照同样的标准招聘录用新教师,保证新补充教师的质量水平基本相同。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按照同样的生师比、班师比配备教师,保证教师的工作量基本相同。
三是教师岗位设置政策。按照同样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设置教师岗位,保证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级别教师的比例基本相同。
四是教师工资福利政策。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政策的均等,可以保证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师收入水平的基本相同。
五是教师专业成长政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指教师的培养培训政策)均等,可以保证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条件基本相同。
六是教师交流轮换政策。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的建立,可将不同学校之间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措施
笔者将当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的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归纳为18项(详见表1)。
综合上述政策措施,可以归纳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实施途径。
1.教育法律手段是基础
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属性和法律地位,是整体设计教师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基石。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属性还不是很清晰。如果能够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就为国家财政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等政策措施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已与公务员之间建立了比较和联动机制,并且全额由公共财政来保障,这为将义务教育教师作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教师财政政策是保障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财政政策,是解决农村师资薄弱、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基本保障。其中,设立乡村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对乡村教师实行待遇倾斜政策,对于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教师人事政策是动力
统一城乡学校编制标准和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建立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以及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和城乡对口支援制度等等,可以鼓励、支持和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4.教师成长性政策是突破口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好农村教师的培养补充和培训提高工作。当前的政策要点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有效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完善和大规模培训农村教师等。借鉴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经验,建议在农村学校设立特设校长岗位,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聘优秀管理人员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国家保障农村特岗校长的待遇和相关的优惠政策。
5.道德调节手段是补充
政府调节、市场调节和道德调节是教育调控的主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鼓励和倡导社会责任感强、有志于无偿支援农村教育的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支教。团中央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农村教育工程”等项目代表了值得称道的理想价值追求。各级政府对于这样一些崇高的志愿者行为,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新闻媒体应予以大力宣传和表彰。
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黄伟 来源:《中小学管理》2010年第12期
第四篇: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全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适应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要求,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坚持“政府主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区域推进”的原则,实施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的三个层次,以县、区为单位逐步推进。凡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45%,办学条件、管理和质量达到国家与省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要求并经过省级以上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教学点办学符合最低要求的地区,为初步均衡。凡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85%以上,办学条件、管理、质量符合国家与省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要求并通过省级以上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教学点符合最低办学条件要求的地区,为基本均衡。凡达到办学条件现代化标准,教育管理、质量符合国家与省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要求,通过省级以上督导评估验收的地区,为优质均衡。具体目标如下:
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初步形成全省义务教育投入均衡配臵机制和补偿激励机制,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建立,标准化学校完成率达45%,70%的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标准要求,市、县城区学校择校生控制在招生总额5%以内,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长效机制建立,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的县(市、区)各占50%。
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中部省份平均水平,全面实施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教育资源均衡配臵机制基本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标准要求,市、县城区学校择校生得到进一步控制,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得到全面保障,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省80%的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其中20%达到优质均衡。
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教育资源均衡配臵机制趋于常态,学校办学条件、教师队伍配臵均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稳定提升,城乡、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覆盖城乡、供给均等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班额无超标,同城市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无择校,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无差别,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无障碍。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其中40%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改革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1、建立设区的市城区义务教育市级统筹、区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设区的市承担统筹领导和宏观管理职责,区政府实施统一办学,统一管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市,也可采取市、区政府分级办学,分段管理,初中和小学的管办职责分别由市、区政府分担,但同学段管理避免交叉。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招生等业务按照相应层级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市或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2、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学区委员会管理制度。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各县以中心学校为依托设立学区,中心学校管辖范围为一个学区。学区设立管理委员会,由学区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组成,中心学校校长担任主任,学区委员会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本学区学校的教学、教研、队伍、资源和考核评价实行统一管理,学区内布局规划、人事调配、资源配臵、资金项目安排等重大事项需由学区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中心学校受县教育
主管部门委托,在学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学区管理的日常事务。建立学区监督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学区建设和学区管理工作的监督。
(二)建立义务教育资源均等配臵机制
1、建立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要求,合理划定省、市、县(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逐年提高,确保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依法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使用出让金中计提教育资金,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
2、加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机制。各级政府按照科学布局、均衡发展适度超前、够用适用的原则,做好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划统筹。要进一步统筹好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解决城镇化带来的中心城市和县镇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解决流动人口入学同城同待遇问题。统筹处理好整体优质资源扩大和重点学校做大做强的关系,高度重视薄弱学校建设规划,认真解决热门学校“大班额”与普通学校生源匮乏的矛盾;统筹处理好农村生源减少和留守儿童增加的关系,认真谋划寄宿制学校发展规划,解决农村学校规模发展和留守儿童上学过远的矛盾。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参与规划的前臵审核制度,实施各级教育专项规划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制度,提高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
3、建立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臵标准。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制定全省统一的办学标准、教师编制标准、最低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实施教育资源均等配臵,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趋于一致,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4、建立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设臵不同地区校长和教师交流的条件和办法。原则上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期不超过两届,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必须交流,交流区域和范围由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具体制定。
5、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进一步消除制度和政策性障碍,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镇就学、升学得到平等对待。加强特殊教育,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的指导和支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工读教育,科学规划与布局,改善工读学校办学条件,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标准,强化保障能力,到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调整经费投入方向,优化分配结构,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预算内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图书仪器配备等项支出所占比例,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待遇改善与提高的保障水平,与农村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周转房、公寓房、工资福利倾斜政策等全面纳入保障范围,以稳定和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安心农村教育。建立教学点的最低保障标准,保证规模偏小、位臵偏远、条件偏差的学校能够正常运转。
2、建立有利于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的政策导向。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以及申报评选特级教师和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的,应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在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改革中,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在开展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时,名额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倾斜;向新聘用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
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可高定1至2级。同时为体现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学校的倾斜,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农村艰苦学校津贴,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教。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镇政府或中心学校所在地集中建设教师公寓;对于布局调整后确需保留的不足100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小学1:
3、初中1:4的班师比配备教师。
3、建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补偿机制。对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资源“存量”上的差距,实行差别分配的原则,加大省对经济欠发达市、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项目支持倾斜力度。切实落实县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在加强省级统筹,加大省级投入的同
时,按照县级财政应担、能担的原则,确定全省义务教育县级财政分担比例并督促实施。加强各县义务教育资源均等配臵和补偿机制的建立。围绕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保证县域内学校之间资源配臵均等,办学条件相当。
4、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实现义务教育“两基”达标以后重中之重的任务,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县域内基本均衡的重要门槛和衡量标准,加大各级政府投入,纳入民生工程,建立推进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信息管理平台以及标准化建设验收制度,促进工作落实。将城镇薄弱学校改造作为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建设,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加强农村学校食堂、厕所、饮水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生活设施条件。实施县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工程,到2015年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省整合中央财政专项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重点加强对79个农业县(区)支持。市、县财政也要增加相应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改造建设。
(四)加速提升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改进中小学校长选任和管理制度。执行国家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全省中小学校长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聘任制和考核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
2、创新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方式。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学校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全省公办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补充教师,按国家、省相关规定,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积极探索建立新补充教师“省考、县聘、校用”的制度,严把“进口”。新补充教师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制度,原则上三年一聘,完善教师资格证书管理,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登记制度,每5年根据教学业绩、师德表现、继续教育等情况对教师资格证书进行一次重新登记。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工作。
3、大力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对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的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完善课程方案,重视中小学生艺术、美术和体育健康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切实处理好学生减负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重点提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能力。加强教育科研,充分发挥教研队伍和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4、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制度。积极探索以年级和学段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实施途径的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并将区域内中小学质量差异性的监测纳入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性考核的核心内容。
5、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班班通”。有条件的地方逐步为村完小以上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加强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立义务教育学科专题网站,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创共享,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缩小城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五)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
1、明确办学行为规范。重点在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和班级设臵、班额控制、招生和收费监管等方面建立规范。义务阶段全面取消重点班、重点校,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禁止任何形式的选拔性招生。严格控制择校,禁止同城借读,禁止任何与招生有关的捐赠行为。示范高中招生计划切块分配到初中学校,到2015年,各市、县(区)分配指标不低于招生总额的80%,鼓励进行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尝试。中小学班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禁止加班加点、节假日补课和乱收费。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引导义务教育生源合理分布,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2、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促进各地各学校落实办学行为规范。按照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开展普法执法检查,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公告制度。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局长、校长责任制,开展行为规范示范校、示范县评估并实施奖励,对于达不到评估要求的学校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和各类示范性学校称号,对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地区、学校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
3、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建立教育经费预决算经人大审议制度,各级政府教育经费的预决算,要提交同级人大单独审议。建立各级政府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单列制度,防止地方政府教育投资出现“挤出效应”。建立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可用财力的比例考核制度,确保教育财政投入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比重逐步提高。建立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教育资金均衡配臵督导考核制度,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臵方向、使用及效果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对于资源配臵没有体现均衡和补偿原则,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在省级资金和项目分配上予以调整和干预,教育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新建示范高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制度,建立教育内部预算管理审计制度,督促各地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对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审计结果要向上级政府和人大报告,向社会公开,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和使用臵于公共监督之下,对违法违纪者要追究其经济和行政乃至法律责任。
四、工作机制
(一)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统筹机制。省政府成立协调小组,省政府主管负责人任组长,教育、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税务等部门参加,统筹协调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扎实做好各自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加强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与实施的领导,部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改革。指导改革试点和实验项目,促进改革统筹,推进区域协作;支持和督促市、县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义务教育。设区的市政府负责统筹、指导和整体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监督和考核,指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改革的开展。县级政府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负主要责任,要统筹教育资源,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改革措施,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规划、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和重点支持。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管理制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足额按时拨付。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合理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标准,及时核定教职员编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需要。规划、城乡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优先保障教育项目建设用地。税务部门要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验收机制。省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重点对各地县域内中小学办学水平、教育管理和质量的差异性量化监测结果与各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对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综合考核。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结果,与市、县党委、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考核,以及教育发展强县的考核挂钩。经省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评估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县(市、区),由省政府批准认定后上报教育部审核认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加强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发展差距的监测,及时督促纠正区域内教育资源配臵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建立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主要指标发布制度,由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
(三)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问责机制。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市、县党委、政府的分管负责人是本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市、县区域内出现妨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的严重问题且不能及时纠正的,要依照《义务教育法》及我省的实施办法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
(四)建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推进机制。为更好探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与途径,鼓励各市、县结合实际,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申报改革试点项目,为全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创造经验。
附件: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规划表
第五篇:推进义务教育在学区内均衡配置的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
王集中心小学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在学 区内均衡配置的实施方案及相关举措
一、公共政策的设计
当代政策学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是与谋略、法令、措施、办法、规定等密切关联的政治行为。作为一种政治运行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按照政治原则与程序周转与流变。
美国著名学者戴维·伊斯顿从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出发,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而北京大学陈庆云教授则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有权威的分配。公共政策的价值标准和取向直接关系其性质、方向、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应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目标: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克服和矫正市场的固有缺陷,争取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维护社会公正;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政策必须保障、促进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有效发挥,以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和价值。
现代国家的主要政府职能是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的本质和要义是公平和公正。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在政府、关键也在政府。作为义务教育办学的主体,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全属性的公共教育服务负责,义务教育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逻辑优先。政府应当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科学的布局规划、合理的资源配置、完善的保障机制和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推进机制的建立
机制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的制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是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建立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县(区)为主。认真落实政府教育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义务教育“以县(区)为主”管理体制的优势;二是底线均衡。就是要强调区域内使用公共财政的义务教育学校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软、硬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一个公平、均衡的环境;三是适度倾斜。对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实行政策倾斜,关注弱势群体,为每一个学生享有基本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创造条件;四是有效监管。重点应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师资队伍流动机制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及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切实加快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加快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机制建设,在区域内部,特别是在县(区)域范围内,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经费保障、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生源调配等六大机制,是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保障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是体现政府责任的主要标志。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此作了专门规定。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将中小学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单列。除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二)建立和完善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机制。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要严格实施教师考录制度,确保教师聘用质量。其次要规范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及岗位聘用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次,要加快完善体现绩效要求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覆盖全域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管理和教学应用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要创新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建设,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等方面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
(四)建立生源有序调配的机制。
分布均衡的生源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要通过改革完善招生考试办法、规范招生秩序、加强学籍管理、合理划分学区、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等手段,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学校生源,缩小生源水平差距。继续推行区域内优质热门高中招生名额100%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学借读和择校问题。
(五)建立弱势帮扶助学机制。
继续完善帮扶助学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认真落实国家的减免政策,同时按照“广覆盖、不遗漏”的工作方针,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强对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关爱心理、行为有偏差和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六)建立督导评估考核机制。
研究和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系列,实施政府问责制,强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完善督导通报制度,把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定期督查和通报。针对均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和调研,对区域促进均衡发展作出科学决策,并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
三、推进路径的选择
有学者通过归纳,认为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大体包括:“常规路径、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路径、自外而内的专家驱动路径、自内而外的主题路径和自下而上的民间利益驱动路径”。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探索构建“政府主责、学校主体、社会主动”的路径,对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和独特意义。
“政府主责”,即落实政府责任,强化政府行为,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学校主体”,即学校应当承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性作用,这是由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主动”,即在强化政府办学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形成社会多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其中以“学校”为主体,倡导积极有效的校本行动,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对提升区域内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一)中心带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之路,必须关注村小。因此,要以均衡发展为导向,将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划分若干片区,以中心(实验)学校为带动,实施中心、村小一体化管理,在经费投入、管理模式,师资配备和培训,教师待遇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扩大辐射范围,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相应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二)典型推动
均衡发展,并不等同于“平均发展”,不该是“削峰填谷”,而应是“扬峰填谷”,让强的更强,弱的渐强,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优质均衡。“典型推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名校”、“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这些学校已有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拉动形成更多的优质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校际联动
校际结对联动是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校际联动平台,能促使结对学校优质资源共享,在师资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有力地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化水平。
(四)自主滚动
自主滚动,即催生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强化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每一所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目标,健全完善自主发展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五)评估促动
为扎实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建立规范、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评估体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政府教育督导体系,通过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提出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建议,制定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推进重点的确定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服务全民的一种公共产品,在对其进行分配时必须符合公共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义务教育不能在市场上随意进行买卖,它必须由政府免费向社会提供;第二,政府在对义务教育资源和权利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原则,即缩小城乡、区域及校际教育差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因此,义务教育资源应当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差距。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要围绕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等重点方面,整体构思,均衡配置,系统推进,逐步建立区域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一)办学条件均衡化,填谷与造峰并举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完成“普九”任务,实现让每位孩子“有学上”之后,如何让每位孩子“上好学”,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想人人“上好学”,就得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就得关注义务教育均衡的那块短板。
均衡是个相对概念,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均衡,而应是在螺旋式发展基础上的动态性均衡,是有差异的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义务教育的那块短板就是“相对薄弱学校”,要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就必须让“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那些短木板先“长”起来。
办学条件的均衡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是统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要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就要既加快投入补短,又要加大投入扬长,通过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改造相对薄弱学校、大力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等举措,实施“填谷”与“造峰”并举的发展思路。
(二)师资队伍优质化,区本与校本同行
师资科学配置和队伍整体优化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美国科尔曼教授的调查研究也显示,教师的表率、语言、能力等,作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条件,会造成较大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可见,教师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对教育均衡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要始终坚守“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强化“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改变教师“非不为而不能也”的最长效、最主要的途径。校本培训是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的一种行为。要加快完善校本培训和区本研修相结合、个人进修和选送外培相结合的专业化、终身化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优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兼顾年龄梯队、专业结构等因素,科学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努力为每一所学校配齐配强专任教师,促进区域内小学(含村小)、初中学校之间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及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
要大力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针对村小和边缘地区初中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建立教师交流制度,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进一步缩小校际差异。
(三)教育管理人文化,领导与引导结合
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文化和办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积淀而成。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的不均衡是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区域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应当成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要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完善校长任命任期制,积极推行公推竞岗、“两推一决”、校内直选和授权聘用等校长选任机制,为每一所学校配优配强校长。不断拓展校长和班子成员的管理视野,整体提高领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改变校长重“管”轻“理”,重“权利”轻“权威”,重“领导”轻“引导”的倾向,坚持校长专业化发展方向,健全校长任职研修制度,提高校长的“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他们对学校发展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要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建立新型政校关系,着力构建以学校文化凝聚师生、以特色建设提升品位、以教育国际化拓展视野的现代学校运行机制。要积极倡导教育管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向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教代会民主管理监督和理事会议事监督职能,推动形成“自主办学、自我约束、民主管理、社会监督”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四)办学质量品质化,课程与课堂相融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环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命题。优质均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
要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着力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点,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完成国家规定教育教学内容、达成国家规定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以合格率、完成率和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从升学竞争向办学水平、育人水平竞争转变。
要提高“课程”和“课堂”的实施水平。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在构建课程管理体系,创新课程实施模式,建立课程评价机制上下工夫。使“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规范化”,不断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和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坚持特色办学、品质立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文化传统、社区资源和教师特长,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着力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的发展格局,为促进中小学生特长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发展平台,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区域教育的影响力。
(五)教育公平全纳化,共有与共享一体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促进社会公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地区呈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急剧上升的态势。同时,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等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也相当突出。维护这些社会弱势群体依法享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
要落实“两个为主”政策,切实负起对适龄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管理职责。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上做到:在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教育发展规划中与本地生一并纳入,在免费政策上与本地生完全一致,在教育培养上与本地生同等对待。
要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帮扶:提高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是义务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要坚持“管”、“督”、“扶”并重的策略,努力缩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差距,促进区域内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要全面推进特教事业和全面落实减免救助政策: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按需供教。进一步完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大力实施贫困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教育救助,确保无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100%的残疾生免费就读。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是追求教育公平,最高价值是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率高质量,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论是作为一种教育理想,还是作为一种过程目标,就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区域内的学校实力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成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实现优质的均衡。从理论上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它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应该承认,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才是常态,教育的发展理应是一个“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因此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是向更高层次的均衡和个性化的发展,这将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永恒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王集中心小学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