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配置资源 构建和谐教育

时间:2019-05-12 20:5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均衡配置资源 构建和谐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均衡配置资源 构建和谐教育》。

第一篇:均衡配置资源 构建和谐教育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均衡配置资源 构建和谐教育

我家屋后有一名后生小子,名叫朱xx,他现在在xx二中校内参加七年级暑期补课。

每年暑期,xx二中担心优质生源流失,免费为他们补课。有的学生觊觎二中补课不收钱,纷纷投奔门下。到了开学报名,又另投它处。

我问朱xx,他打算在哪就读?

他小子毫不避讳地说,那不一定在二中就读,有可能去区一初呢。他奶奶说,二中分班把学生当猪肉剮。我听后,无语。的确,二中近几年分班内部强占优质生源的现象愈演愈烈。行内人士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社会百姓亦有所耳闻,无可奈何。

说句实在话,在学校要想实现均衡教育,就像要求当今社会,大家人人均衡致富,一点都不现实。但教育是国家的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在毕业班的这几年,心中最盼望的还是学校不再姑息某些人强占优质教育资源。在分班的时候,借口某学生的家长委托自己,这个学生读书一定要到自己班上来。xx二中教职工200多号人,人人都有权利,个个都介入学校分班工作,那毕业班工作如何得以顺利开展。还恬不知耻地说,这是传统。学校中考考得好,并不是靠少数几个班考得好,而要所有班级的齐心协力啊!学校实际意义上中考录取一类高中过百人大关,只有两届。这两届取胜留给我们的思考,就是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最后的胜利都属于我们大家自己。

只有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才能构建和谐教育。

一是分班,学生成绩要均衡。学生成绩不均衡,毕业班的教学难以齐头并进,对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将会不利。我们曾建议过,在中考后,九年级老师都在家休息,可以每个考室两位老师监考,打开摄像头,放上屏蔽仪,以一次真实的成绩为分班的基准。当然,学校以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区调考)、下学期期中(联考)、期末(区调考)按一定的比例结构,这也是基本准确的。

二是分班,学生良莠分配要均衡。每学期分班,都有所分班级人数几乎全都发生变化的班级。只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强占优质教育资源。说白了,谁霸道,谁得便宜。

对于分班的恶性竞争,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出言制止,不出面干涉。

三是分班,师资资源要均衡。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也可以年级搞成几个教师组合,采取抓阄的形式完成。教师组合的强弱,决定了这个班级教学班子配备的强弱。

我们呼吁公平教育,领导干部要采取得力措施。不要不作为,更不要乱作为。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二篇: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构建治理和预防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

——省纠风工作暗访片观后感

在单位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们观看了广东省纠风工作暗访实录的影像,影片中反映出来的形式多样的、巧立名目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

几年来,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正在得到有效遏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一些省、市、县的教育收费比较规范,已不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取得这些成效的基础还比较脆弱,成果不很稳固,产生乱收费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学校教育乱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很严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教育收费规范问题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依然严峻。比如,部分学校借培训机构之名,在校外进行强制性补课,收取培训、补课费带来乱收费问题,以及个别地方和学校名目繁多“教材、辅导资料订购”的乱收费等等。我们应当清晰地看到教育乱收费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引起了学生家长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乱收费存在的原因的多方面的,其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是教育乱收费有体制上的深层原因。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政策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城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资源配置很不均衡,教师福利待遇差距较大,给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群众对良好教育资源需求旺盛,已经不满足于“有学上”的基本需要,还迫

切要求“上好学”、“上好校”,学校面临的择校压力与日俱增。建立治理教育乱收费长效机制,要做到两个“三管齐下”。

第一个“三管齐下”,就是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一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二是理顺合理收费的机制。理清制定教育收费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理清合理收费和乱收费的政策界限。三是要坚决纠正学校自身乱收费。要克服困难,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违规擅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第二个“三管齐下”,就是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教育乱收费体系。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制度和机制。三是加强监督。各地要坚决把住学校春秋两季开学关口,普遍开展学校自查自纠与职能部门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活动。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希望我们能够建立治理教育乱收费长效机制,还校园一片净土,让学生、教育事业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

罗柏荣2011年9月19日

第三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

文章标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的社会主义和谐理论,成为建设以“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规则和教育分配”为核心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也为推进教育和谐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如何认识和谐教育

要理解和谐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所以古人推而广之,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和谐”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运动的、活跃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相反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辩证的“和谐观”,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具有生机与活力,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战略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既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又受和谐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和谐的关键是人与人的利益的和谐,核心是建立协调和谐的教育利益关系。它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是“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②”的有机统一,而且是“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收益”的有机统一,是人与人的获得教育利益的和谐。和谐教育的标准不仅包括四要素的实现与和谐,更重要的是应该包括实现教育收益的公平,而且教育收益的公平才是教育和谐的“灵魂”。由此,和谐教育的实质可以概括为“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规则公正、教育分配合理、教育收益公平”的和谐统一。在五要素中,权利、机会、分配和收益是教育和谐的内容,而规则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

二、如何构建和谐教育

教育和谐实现的途径就是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责任政府科学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全面发展。它是将教育和谐、教育公平的思想可操作化、可实践化,是“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调整及资源的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宏观上讲,教育和谐实现的重要标志:一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主要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结构、规模与质量的和谐统一。二是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

第四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让人民群众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分别到仁化、曲江等县(市、区),对目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写出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R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21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完全小学25所,教学点77所。在校小学生23340人,教学班706个,平均每班33人(县城班额偏大,每班大都超过50人);在校初中生16892人,教学班329个,平均每班5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配臵不合理最直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资源的配臵不合理。R县的县城学校、镇级学校与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异表现非常明显。县城学校享受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各类设备十分完备,镇级中小学校教学资源也较为完备,村级小学条件相差较远。近十年来,该县基本上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乡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村级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教学器具缺乏,没有配备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些位臵上较偏远、经济上欠发达的乡镇,学校的校舍残破不堪,有些甚至成了“危房”,在一些远离城镇的村办学校,校舍条件就更是简陋。由于许多村级小学面临被撤并,办学条件无法提升,教育教学总体质量非常不乐观。

二是师资配臵不合理。R县各镇特别是村级小学师资力 量非常薄弱,镇、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单

一、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等情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都难以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乡村小学已多年未补充年轻教师,现在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很多村小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甚至更高,比如翁源县江尾镇新生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55岁。镇村两级学校紧缺英语、计算机、体、音、美等学科教师。村级小学基本上是教师包班教学,学校没有专职音、体、美、计算机课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村小教师甚至只上好语文、数学课,其它学科安排了课程也没人上。由于城乡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距明显,近年来R县“教师入城”风潮引起社会的相当关注,许多教师都挤着调入县城或镇级中小学校,乡村学校的师资只有流失没有补充,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稳定。

三是经费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经费配臵差异巨大。由于教育政策中的“城市中心”取向和近年来创建教育强县的政策引导,R县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城镇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于城镇,原本更需要扶持的乡村教育得到的资金支持远远少于城镇,很大程度制约了基层教育的发展。

四是生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臵导致学校条件及教学水平上存在差异,优质资源集中在城镇少数的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择校风盛行,家长都争相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好学校,争相往城镇里钻,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减少严重。同时好学校对生源进行“择优”录取,导致优质生源向少数学校不断集中,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则步入恶性循环。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程 度。当前存在的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师资配臵不合理、经费配臵不合理等不均衡的现象,必然制约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因此就会越拉越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乡村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惯势,总以为基层学校的投入难出成绩,基层学校“庙小人少”没必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在分配教育资源时“重城市轻基层”,导致城乡差异明显。

二是基层学校难以留住优秀教师。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师资配臵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待遇差,很多人不愿去农村任教。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很多因为条件差,待遇低而离开。另一方面,农村生活环境差,没有完善的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教师居住社区,在硬件环境上跟城镇差别很大,同时农村的多媒体的建设、互联网工程也不完善,农村教师的生活面较窄,精神文化匮乏,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造成愿意到基层任教的老师少之又少。

三是经费配臵重城市轻基层。在教育经费配臵上,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城市轻基层的偏向。由于基层学校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且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是往往集中在县城学校或是个别的好学校,导致乡村基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是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优先选拔。乡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结构失衡,校园环境不好,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低下,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家长逐渐丧失信心。同时“普九”后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凸显。城市学校对优质生源进行选拔,优质生源流向县城现象严重。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 城市学校的容量有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城市好学校就读。R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县城小学班额人数每班都达到50多人,有的甚至安排到60多人一个班。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就读,使县城学校面临更大压力。

四、对策

(一)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不断加大、保证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教育重要性,树立城乡均衡的发展观。要在思想意识里树立发展乡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千家万户农民的希望所在。只有加快发展乡村教育,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实现广大农民求知求富的愿望,才能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过去的那种“城市中心”偏向,牢固树立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变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理解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资源配臵上改变过去的重城市轻乡村的做法,向农村倾斜,保障乡村教育的发展。要克服均衡发展就是搞平均主义的倾向,逐渐消除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合理差距,落实教育平等,在城乡之间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以达到教育平等的目的。

(二)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走规模办学之路。优化学校布局,要统筹兼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全县教育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一要重视学前教育,赢在起点。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是儿童各种行为、习惯和性 格和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及日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办好学前教育,从缩小城乡教育的“起点差距”着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不要在出现农忙时节适龄儿童在田间地头独自玩耍的情景。首先学前教育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县财政要加大对乡镇公办幼儿园的倾斜力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改建成幼儿园。其次是要发挥社会合力办好学前教育。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做大做强民办幼儿园,对各镇(场)中心幼儿园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扶助,推动中心幼儿园上等级、上水平。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再者要提高幼儿教师水平,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合理确定生师比,基本达到每班配备二教一保,实现全县幼师学历达标,并持证上岗。二要做好撤点并校,优化布局。撤点并校是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结构。工作中要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我县人口分布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学校分布现状等因素。撤点并校工作首先要着眼于科学规划,围绕“一个镇办好一所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的目标,村小、教学点向中心小学集合,村小高年级向中学或中心小学集合的做法,整合和配臵教育教学资源。积极鼓励支持各镇撤并规模小、质量低的教学点。想方设法撤并30人以下的教学点,以规模促效益,以规模促质量,从而达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其次撤点并校工作不搞“一刀切”。对目前校园、校舍条件较好,又具有一定生源的学校,予以保留;对离镇区较远,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小学要保留,并结合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 设、规范化学校建设、教育创强工程等对校舍及设施进行改造,在建立和完善镇中心小学或片完小,形成规模办学的同时统筹兼顾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问题。三要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未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农民创富的重要途径。县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走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路子。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的政策,继续扩大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职校的范围。同时,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相结合,推行企业“定向式”、“定单式”培养,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还加强对学的就业指导,努力做到“助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臵不均的问题。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加大对教师待遇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福利待遇,吸引优质师资。按照每年不低于50人的规模,引进补充教师队伍,改变目前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不断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机制,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教师学历提升及素质提高。二是形成稳定的教师农村任教机制,改变农村师资结构。引导新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改变目前农村学校老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的状况;制定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3年经历的政策,这样,每年将有一定数量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县人事部门要考虑作为山区县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比例,切实改变山区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创新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首先,实施县域内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建立县、镇教师流动或支教机制,每年以10%的教师数进行流动,以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中层领导与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换。其次,充分利用与城市学校对口帮扶的机会,促进学校教师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加大基层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基层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投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形成合力的资金投入体制,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依法和按政策增加教育投入。要按照有关规定,不断增加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在实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同时,应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农村教育发展经费。在目前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省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资金按省核定数全部用于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足额拨付;确保上级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学校使用,不挤占、挪用或抵顶原有教育经费拨款。改变过去在学校建设上先保城市教育后发展农村教育的做法,更多的关注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将财力重点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中去,着力解决农村学校校园校舍、设施设备和场地不足的问题。二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在乡村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建设发展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学校要积极与市场接轨、与企业联合,争取更多的各级各类项目资金,以项目建设推动我县教育资源的优化;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提高乡村办学的质量和水平,缩小 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五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均衡发展

洪湖市新滩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周华明

副组长:李长发 张振涛 胡旭东

成员:程昌云 胡永斌 李永安王 进 张毅君 高加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程昌云同志兼任。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知识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

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 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 ——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5.均衡发展“八大均衡”: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衡发展,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

二、湖北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摘要)

总体目标

到2015年,使我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教育质量一体化。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基本建立。生源分布均衡,择校现象有效缓解。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质量差距缩小,教育质量整体明显提高。

2、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师编制配备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补充渠道畅通、科学。县域内教师的定

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基础设施标准化。学校数量、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符合要求。

实施措施

配套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等“四项工程”。

1、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一是激励“优者从教”。加大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力度。实行“双岗计划”,推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脱岗培训”。实施“启明星计划”,从城镇学校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中小学任职任教。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二是保障“教者从优”。对在农村任教满30年、贡献突出的教师,设立荣誉称号予以表彰奖励。实现农村教师培训全覆盖。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实施“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培养一批教育家型的教师和校长。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养培训,重视后备人才建设。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教师的师德标准和考核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考核的首要内容,实行 “一票否决制”。每年评选十

大“荆楚师德楷模”,树立师德典型。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和查处机制。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全省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统一组织中小学新进教师考试,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逐步建立“省考、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

2、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提升机制,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德育工作,建设一批德育精品课程、一批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一批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和备课组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加强地方课程建设,鼓励学校根据自

身特点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推行小班教学,逐步达到小学每班35人以下、初中40人以下。落实国家体音美课程计划,完善学生升学体育考试和体音美学业水平评价办法。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学习困难生帮扶机制。健全防止与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机制。广泛开展“湖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教师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和免费健康检查制度,加强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提倡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落实体育大课间,深入开展中小学“大家唱、大家跳”等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大力推进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提高农村学校语言文

字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增加课时和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探索率先在小学低年级实现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零负担。

3、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以县域为单位,以乡镇为重点,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按县确定“永久保留”、“过渡性保留”、“撤销”三类学校名单。制定学校建设标准,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学校装备水平。从2010年起,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提高综合效益。在县域内统一义务教育学校的标识。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

育资源共享,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

4、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探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完善随班就读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小学阶段特殊教育原则上集中在县(市、区)进行,初中、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原则上集中市(州)进行;加强特殊教育师

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创新立体帮扶机制,关爱弱势群体。

保障条件

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推进,重点落实“两项机制”,开展“两个创建(评选)活动”。

1、探索建立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筹资政策,探索县(市、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引导,统筹使用中央和省在县域内相关项目的经费,主要投向均衡发展。

2、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评价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库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逐步建立和完善经常性、过程性、客观性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地教育质量监测,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落到实处。开展探索建立省域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改革教育督导运行机制两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3、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对于经过省级综合督导评估认定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要求的县(市、区),授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的称号。2010年开始开展创建活动,2012年开始接受申请。

4、开展湖北省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制定《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办法》,从2010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活动。对于获奖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绩

1.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基础建设经费,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2010年223.7万元新建塑胶运动场、水泥校道、门房安装电动本校门和对教学楼进行装修改造;2012年投入

60万元对学生食堂进行改扩建和校园环境进行改造;2013年投入54万元搭建学生舞台,新建文化长廊和实施校园绿化工程。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生活用房生均达到国家标准,校园环境优美。

2.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校教学设备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学校建成标准化实验室3个,计算机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班班通教室13个,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卫生)咨询室、科技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各室装备按二类及以上标准配备齐全。3.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学生数536人,教学班12

个,平均班额45人。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分班采用电脑平均分配学生,各班科任教师配备均衡,课程设置按国家标准设置,学生文体活动时间充足,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课业负担安排合理,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4.重视师资培训,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保障教师培训经费,2010年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投入5%。2011年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投入5%。2012年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投入6%。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比教学活动”的开展,宣起校际交流和校本教研活动的高

潮,做到教师个个参与,教研氛围深厚,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11名参加市级教学比武的教师中有5人获得了市一等奖,6人获得了二等奖。省级教研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5.特色教育亮点突出。学校注重书法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设书法写字课,教育学生写规范字,学校配备专职书法教室,成立兴钟书法社,活动开展常态化,活动成果突出,经常组织学生作品展,学生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人次多,级别高。

下载均衡配置资源 构建和谐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均衡配置资源 构建和谐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公平配置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张放平“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七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说:“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合理地......

    均衡教育资源

    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面对新实施的教育发展......

    整合教育优质资源 构建教育均衡发展

    整合教育优质资源 构建教育均衡发展 ——更乐镇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邯郸市委、市政府《关于深......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参加甘肃干部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郭建新1214010491 临夏市南川小学 2012年3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干部在线教育培训,认真听取了......

    2016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2016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1、教育现状**区位于**市区西部,总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为23.63万人,辖区有2个街道,5个镇。全区现有义......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2011-1-30学习记录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三是教师岗位设......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船山区燕山小学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1年度工作总结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

    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市级统筹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缩小区(县)财政投入差距,推动优质教育资......